CN113888991B -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88991B CN113888991B CN202111248500.3A CN202111248500A CN113888991B CN 113888991 B CN113888991 B CN 113888991B CN 202111248500 A CN202111248500 A CN 202111248500A CN 113888991 B CN113888991 B CN 1138889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 emitting element
- waveleng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MCPLVIGCWWTHFH-UHFFFAOYSA-L methyl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a+].[Na+].C1=CC(S(=O)(=O)[O-])=CC=C1NC1=CC=C(C(=C2C=CC(C=C2)=[NH+]C=2C=CC(=CC=2)S([O-])(=O)=O)C=2C=CC(NC=3C=CC(=CC=3)S([O-])(=O)=O)=CC=2)C=C1 MCPLVIGCWWTHFH-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25000001495 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H])* 0.000 claims 1
- KQOMUSLQKQAVTD-UHFFFAOYSA-N sodium 4-hydroxy-3-[(4-nitrophenyl)diazenyl]naphthalene-1,5-di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C(C(=C2C(=C1)S(=O)(=O)O)O)N=NC3=CC=C(C=C3)[N+](=O)[O-])S(=O)(=O)O.[Na+] KQOMUSLQKQAVTD-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发光面板包括驱动基板以及位于驱动基板一侧的多个蓝光发光元件;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第二发光区域位于第一发光区域靠近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第一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其中,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本发明实施例用以改善发光面板边缘偏色问题,提高了发光面板的出光一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光面板的激发层边缘存在失效区,该失效区将蓝光转化为其他颜色光的能力相比正常区域偏弱,因此屏幕边缘的出光颜色偏蓝,影响出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改善发光面板边缘偏色问题,提高了发光面板的出光一致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包括驱动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多个蓝光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靠近所述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光面板和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位于所述发光面板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玻璃板对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一透过率,对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二透过率,其中,所述第一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透过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光面板。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二玻璃板对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三透过率,对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四透过率,其中,所述第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四透过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发光面板包括靠近面板中心的第一发光区域以及靠近面板边缘的第二发光区域,同时设置第二发光区域的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发光区域的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由于玻璃对于不同波长的蓝光的透过率不同,因此发光面板发出的光在经过玻璃板时,由于玻璃的固有特性,第二发光区域较小的透过率较低弥补了第二发光区域偏蓝的问题,能够修正第二发光区域的偏蓝问题,提高发光面板的出光一致性,提升出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直下式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在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蓝光LED30作为背光发光元件制造直下式发光面板。在设置有蓝光LED30的直下式发光面板的出光侧,还需设置颜色转换层,用来将蓝光LED30所发出的蓝光转化为其他颜色光线,形成背光模组或者显示面板。然而,由于颜色转换层的颜色转换材料普遍为荧光粉或者量子点材料,这些材料容易和水氧等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失效。失效区转化蓝色光的能力变弱,因此具体会体现出失效区的背光颜色偏蓝。并且由于水氧等物质往往是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从显示面板边缘的封装结构侵入的,因此失效区存在于发光面板边缘。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包括驱动基板1以及位于驱动基板1一侧的多个蓝光发光元件;
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第二发光区域22位于第一发光区域21靠近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
第一发光区域21包括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第二发光区域22包括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
其中,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
其中,蓝光发光元件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和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可以是同种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异种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区域22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区域21的任何边缘,也可以围绕第一发光区域21设置。由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且发光面板出光侧的玻璃板对于波长较短蓝光的透过率低于波长较长蓝光的透过率。因此,可以针对发光面板失效区的具体位置设置第二发光区域22。由于玻璃板对于波长较短蓝光的透过率较低,因此设置第二发光区域22的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发光区域21的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因此发光面板发出的光在经过玻璃板时,第二发光区域22较小的透过率较低弥补了第二发光区域22偏蓝的问题,能够修正第二发光区域22的偏蓝问题,提高发光面板的出光一致性,提升出光质量。
对于发光面板的形成,可以在驱动基板1上进行发光元件的转运,然后采用喷涂或膜压方式在驱动基板1具有发光元件的一侧形成保护胶,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面板的具体形成方式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以及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具体发光波长不进行限定,只需满足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以及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可以出射蓝光,并且保证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即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设置发光面板包括靠近面板中心的第一发光区域以及靠近面板边缘的第二发光区域,同时设置第二发光区域的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发光区域的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由于玻璃对于不同波长的蓝光的透过率不同,因此发光面板发出的光在经过玻璃板时,由于玻璃的固有特性,第二发光区域较小的透过率较低弥补了第二发光区域偏蓝的问题,能够修正第二发光区域的偏蓝问题,提高发光面板的出光一致性,提升出光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蓝光发光元件可以为微型蓝光发光二极管,例如蓝光micro-LED和/或蓝光mini-LED。设置蓝光发光元件为微型蓝光发光二极管,可以减小蓝光发光元件的体积,相同面积的基板上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蓝光发光元件,实现更加细腻的出光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多个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
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且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大于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
其中,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可以介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和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或者,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也可以等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根据实际使用中失效区的偏色情况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在第二发光区域22设置发光波长不同的多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多个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同时设置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介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和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如此玻璃板对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介于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以及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之间,降低第一发光区域21与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或者,设置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等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如此玻璃板对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与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相同,同样可以降低第一发光区域与第二发光区域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
继续参考图3和图4,可选的,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依次交替排布;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与驱动基板1所在平面平行,且均与驱动基板1的边缘平行。
其中,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可以在发光元件的行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布。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还可以在发光元件的列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布。或者,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也可以在发光元件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实现类似棋盘格的依次交替排布。通过上述排布方式,可以使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和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322所发出的光均匀散布在发光面板的第二发光区域22。进而使得发光面板中第二区域的出光效果更为均匀,进一步提高发光面板的出光均一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多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和多个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
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波长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且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大于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波长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
其中,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波长介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或者,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波长等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进一步的,在第一发光区域21设置发光波长不同的多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和多个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同时设置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22的发光波长介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和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如此玻璃板对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介于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以及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之间,降低第一发光区域21与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或者,设置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波长等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如此玻璃板对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与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相同,同样可以降低第一发光区域21与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
进一步的,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和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在第一发光区域21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在第一发光区域21内以棋盘格的排布方式设置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和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还可以以距离边缘越近,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占单位面积上发光器件的比例越大的方式,渐进设置发光元件。或者仅在第一发光区域21的边缘设置单行和/或单列的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还可以在第一发光区域21的边缘以棋盘格的排列方式设置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312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使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的发光透过率过渡均匀,发光面板的出光效果更为均匀,进一步提高出光的均一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三发光区域23,第三发光区域23位于第一发光区域21靠近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发光区域22远离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
第三发光区域23包括多个第三蓝光发光元件,多个第三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331;
其中,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331的发光波长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且大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
其中,还可以采用在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添加发光区域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效果过渡的平顺度。第三发光区域23内的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331发光波长介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和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之间,因此玻璃板对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33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介于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以及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光线的透过率之间,降低第一发光区域21与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使得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光线透过率的过渡更为自然,避免了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因发光元件的光线透过率不同导致的交界明显的问题,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
可选的,还可以在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添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渡区域,全部过渡区域上的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均小于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311的发光波长,且均大于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321的发光波长,并且越靠近第一发光区域21的过渡区域内的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越长,越靠近第二发光区域22的过渡区域内的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越短。通过上述方式设置过渡区域,可以降低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发光光线透光率的差异,使得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之间光线透过率的过渡更为自然,避免了第一发光区域21和第二发光区域22因发光元件的光线透过率不同导致的交界明显的问题,提升发光面板整体出光的均一性。
在现有技术中,发光面板上往往只有一种发光波长的蓝光发光元件,并且,出于控制发光面板发光差异的目的,需要控制发光面板所使用的任意两个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a例如可以为+-3.5nm。因此,制造出的蓝光发光元件中,发光波长过短或者过长以至于不符合任意两个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的蓝光发光元件会被废弃,如此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提高了发光面板的制造成本。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可选的,任意两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1|;
任意两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2|;
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3|;
其中,|a3|>|a1|,且|a3|>|a2|。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光面板在包括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蓝光发光元件。且由于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3|,且|a3|>|a1|。因此可以使原本不符合第一蓝光发光元件标准的蓝光发光元件有可能用作第二蓝光发光元件。例如,可以设置a1=+-3.5nm,a2=+-3.5nm且a3=+-5nm。即使并未降低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和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选取标准,由于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和第二蓝光发光元件所需的发光波长本身不同,还是可以提高蓝光发光元件的良率,进而降低发光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激发层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发光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蓝光发光元件3的激发层4;
蓝光发光元件3的发光波长小于激发层4的激发波长。
其中,激发层4可以设置于蓝光发光元件3的周侧,还可以设置于蓝光发光元件3的出光侧。激发层4中可以包括量子点材料或者荧光粉等光致发光材料,通过上述材料可以形成量子点层或者荧光层。激发层4的激发波长大于蓝光发光元件3的发光波长,激发层4可以在蓝光的激发下产生红光、绿光或者白光等颜色的光线。激发层4可以是整面涂覆或掺杂同一种或者多种光致发光材料的膜层,通过蓝光发光元件3激光后出射白光以形成背光结构,如图7所示。具体的,激发层4可以涂覆或掺杂能够被激发出红色光的量子点材料和能够被激发出绿色光的量子点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还可以涂覆或掺杂能够被激发出黄色光的量子点材料。进一步的,还可以以点阵的形式对激发层4进行划分以得到多个不同发光区域,不同发光区域出射不同颜色光线以形成彩色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具体的,分别在点阵中添加能够被激发出红色光的量子点材料形成多个红色子像素41,添加能够被激发出绿色光的量子点材料形成多个绿色子像素42以及设置能够透射蓝色光的点阵以形成多个蓝色子像素43。红色子像素41、绿色子像素42以及蓝色子像素43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在激发层4上划分子像素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彩色显示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光面板5和第一玻璃板6,第一玻璃板6位于发光面板5的出光侧;
第一玻璃板6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一透过率,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二透过率,其中,第一透过率大于第二透过率。
由于蓝光在穿透玻璃时,波长越长的光透过率越高,波长越短的光透过率越低。因此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透过率相比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透过率更高。相比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透过第一玻璃板6的比例更低,从而抵消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边缘偏蓝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仅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任何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其功能的膜层均可加入图9所示的第一玻璃板6上表面、发光面板5下表面或发光面板5与第一玻璃板6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背光模组7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光面板5。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种发光面板,因此具有相应发光面板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背光模组7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匀光膜、增亮膜以及铁框等结构(图中未示出),保证背光模组正常工作。
在上一实施例基础上,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发光区域,存在两个背光发光区域的发光亮度不同。
其中,背光模组能够针对不同发光区域分别调节亮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用了该背光模组的显示面板可以达到高动态范围的屏幕效果,使画面更为细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7,还包括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8;
显示面板8包括第二玻璃板81,第二玻璃板81对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三透过率,对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四透过率,其中,第三透过率大于第四透过率。
由于蓝光在穿透玻璃时,波长越长的光透过率越高,波长越短的光透过率越低。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显示面板8中的第二玻璃板81对不同波长的蓝光进行过滤。相比波长较长的蓝光,更多的滤除波长较短的蓝光。相比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位于背光模组7边缘的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透过第二玻璃板81的比例更低。以此抵消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边缘偏蓝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仅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部分膜层结构,任何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其功能的膜层均可加入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8上表面、背光模组7下表面或背光模组7与显示面板8之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多个蓝光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一发光区域和第二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靠近所述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
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元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
所述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且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大于所述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乙蓝光发光元件依次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驱动基板所在平面平行,且均与所述驱动基板的边缘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元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且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大于所述第一乙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第三发光区域,所述第三发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靠近所述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远离所述发光面板边缘的一侧;
所述第三发光区域包括多个第三蓝光发光元件,多个所述第三蓝光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
其中,所述第三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且大于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1|;
任意两个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2|;
所述第二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与所述第一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之间的最大波长差值为|a3|;
其中,|a3|>|a1|,且|a3|>|a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蓝光发光元件的激发层;
所述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小于所述激发层的激发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层包括量子点层或者荧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元件包括微型蓝光发光二极管。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和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位于所述发光面板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玻璃板对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一透过率,对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二透过率,其中,所述第一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透过率。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发光区域,存在两个所述背光发光区域的发光亮度不同。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二玻璃板对所述第一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三透过率,对所述第二甲蓝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光线具备第四透过率,其中,所述第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四透过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500.3A CN113888991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48500.3A CN113888991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8991A CN113888991A (zh) | 2022-01-04 |
CN113888991B true CN113888991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7901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48500.3A Active CN113888991B (zh) | 2021-10-26 | 2021-10-26 |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889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53367A (zh) * | 2023-03-06 | 2023-05-02 | 苏州晶台光电有限公司 | MiniLED背光灯珠和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背光灯珠及背光模组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9616A (ja) * | 2005-09-16 | 2007-04-26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2049333A (ja) * | 2010-08-26 | 2012-03-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発光装置 |
CN106338862A (zh) * | 2016-11-21 | 2017-01-1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6444141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7203064A (zh) * | 2017-07-03 | 2017-09-2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7340638A (zh) * | 2017-08-09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6627730U (zh) * | 2017-03-29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387972A (zh) * | 2017-08-04 | 2019-02-26 | Soraa有限公司 | 低蓝光显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173876A (ja) * | 2013-08-08 | 2016-09-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WO2018142440A1 (ja) * | 2017-01-31 | 2018-08-09 |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 |
-
2021
- 2021-10-26 CN CN202111248500.3A patent/CN1138889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09616A (ja) * | 2005-09-16 | 2007-04-26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2049333A (ja) * | 2010-08-26 | 2012-03-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発光装置 |
CN106338862A (zh) * | 2016-11-21 | 2017-01-1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6444141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206627730U (zh) * | 2017-03-29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203064A (zh) * | 2017-07-03 | 2017-09-2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9387972A (zh) * | 2017-08-04 | 2019-02-26 | Soraa有限公司 | 低蓝光显示器 |
CN107340638A (zh) * | 2017-08-09 | 2017-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8991A (zh) | 202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46015B1 (ko) | 백색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lcd 백라이트용 광원모듈 | |
JP5240603B2 (ja) | 白色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並びにlcdディスプレイ | |
CN109616011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455374B (zh) | 白光發光二極體模組 | |
TWI726611B (zh) | 背光模組、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
JP5076282B2 (ja) | 表示装置 | |
US1079720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quantum dot LED | |
JP2010067596A (ja) |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 |
JP2010092705A (ja)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
TW201506459A (zh) | 顯示面板 | |
JP2011181579A (ja) | 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光源、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 |
JP2010170044A (ja) | カラー表示装置 | |
TW201624688A (zh) | 顯示面板 | |
JP2008117879A (ja) | 平面発光装置 | |
CN108320707B (zh)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JP6186851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8288412A (ja) | Led発光装置 | |
CN109799647A (zh) |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 |
CN113888991B (zh) |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TWI544255B (zh) | 顯示裝置及使用其之顯示方法 | |
JP2009036989A (ja) | 面発光表示装置 | |
CN101294664A (zh) | 高色温发光二极管光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7036041A (ja) | 発光装置及び光学装置 | |
JP2002270020A (ja) | 光源装置 | |
KR100737060B1 (ko) | 발광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