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384A -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3384A CN113873384A CN202111147366.8A CN202111147366A CN113873384A CN 113873384 A CN113873384 A CN 113873384A CN 202111147366 A CN202111147366 A CN 202111147366A CN 113873384 A CN113873384 A CN 1138733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voice
- talkback
- circuit
- earph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346 Meles mel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5 deep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3—Execution procedure of a spoken com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无线耳机包括:语音拾取电路;耳机控制电路,与语音拾取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无线通信电路,分别与耳机控制电路和语音拾取电路连接;无线通信电路用于实现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的无线连接;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电路将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对讲功能的无线耳机,通过无线耳机连接蓝牙操作对讲手机执行对讲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对讲机对于很多行业的执勤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信设备,尤其是对于执法、急救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等,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对讲机大多数为手持式对讲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对讲机放置在嘴边进行通讯,这种手持式对讲机在进行工作时会由于使用场景的限制,使得用户不便于操作手持式对讲机,或者对双手进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旨在提高对讲终端的操作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语音拾取电路;
耳机控制电路,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无线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和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用于实现所述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的无线连接;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可选地,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语音识别电路,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所述语音识别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时,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输出至所述耳机控制电路;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可选地,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终端控制指令时,将所述终端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响应所述终端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信息。
可选地,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包括对讲启动指令和对讲结束指令;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启动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语音信息并进行录音;
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结束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结束录音,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可选地,所述无线耳机具有对讲工作模式及耳机工作模式,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模式切换电路,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用户触发时,输出对应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或者耳机工作模式;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向对讲终端发送对讲请求,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及右耳机;
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PTT按键,所述PTT按键设置于所述左耳机和/或右耳机的壳体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对讲系统,所述对讲系统包括对讲终端及如上所述无线耳机;
所述对讲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所述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将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其中,所述对讲控制指令为语音控制指令、按键控制指令及对讲终端发出终端指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地,所述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识别到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且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信息。
本发明无线耳机通过设置语音拾取电路及耳机控制电路,并耳机控制电路在耳机控制电路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同时还设置有无线通信电路来实现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的无线连接;以在耳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对讲功能的无线耳机,使得在移动对讲终端上使用该耳机不仅可以实现无线耳机的音乐播放、接挂电话、音量调节等常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耳机连接蓝牙操作对讲手机执行对讲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线耳机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线耳机应用于对讲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语音拾取电路 | 60 | PTT按键 |
20 | 耳机控制电路 | 71 | 充电控制模块 |
30 | 无线通信电路 | 72 | 音频处理模块 |
40 | 语音识别电路 | 73 | 传感器模块 |
50 | 模式切换电路 | 74 | 存储模块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耳机。该无线耳机可以是头戴式无线耳机、项戴式无线耳机,或者为TWS(True Wireless Stereo的缩写,真无线立体声)。
按其工作原理来说一般指手机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快速连接副耳机,实现真正的蓝牙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当前TWS蓝牙耳机由于其小巧轻便,且不受耳机线限制,备受用户喜爱。Qchat技术是高通公司推出的基于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1XEVDO网络的PTT通信技术。“天翼对讲”业务正是基于高通公司Qchat技术,并依托中国电信覆盖全面的CDMA 1XEVDO网络,已成功地应用在物流、交通、公共服务等行业领域中,其终端也可称为“对讲手机”,兼具“语音QQ”、通话保密等领先功能以及普通手机的上网、拍照、音乐等多种基本功能。PTT(Push To Talk),意为“即按即说”,具有“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即时通话、呼叫建立迅速、方便团队协同使用等优点,对讲终端利用这些特点,已成了警察、城管、行政执法、救护等特殊行业优选的终端产品。当前市面上大多数对讲机是指手持式无线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但这种一般只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不方便用户移动使用。当前基于天翼对讲功能的“对讲手机”,在进行通话对讲时需要手持终端,按住手机上的对应PTT键,同时需要用户嘴部与终端维持在一定距离内,才能实现语音拾取,比较笨重。特别是在某种紧急情况下,如警察开车抓捕坏人,救护车司机开车过程中,或城管行政执法中需要即时对讲,需要用手拿着对讲终端(按住PTT键),而会影响使用者的其他操作,甚至会让用户无法专注正在执行的任务。并且在一些对讲终端中,会出现和其他功能不能兼容,例如,在应用于执法记录仪中,在将执法记录仪挂设于执法人员的衣服上,以拍摄执法现场的情况下,用户需要进行对讲操作时,需要将执法记录仪取下,并且会停止拍摄执法现场。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所述无线耳机100包括:
语音拾取电路10;
耳机控制电路20,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无线通信电路30,分别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和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用于实现所述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的无线连接;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还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
本实施例中,对讲终端200可以是对讲机、能够实现对讲功能的对讲手机、执法记录仪或者对讲移动台,内部集成有无线射频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等,第三方终端300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或者移动控制台,功能类似于对讲终端200,也可以是指挥中心、急救中心等,对讲终端200可以同时连接多个移动终端/控制台,实现一对多的对讲通话。
语音拾取电路10可以设置有麦克风或者麦克风阵列、缓存器等,麦克风可以用于接收语音信息,用户向无线耳机100发出语音信息,麦克风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发送到与无线耳机100无线连接的对讲终端200,缓存器可以在记录模式下,暂存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如此,无线耳机100可以实现通话或录音类型的应用或功能,例如电话通话应用、视频通话功能、网络语音通话功能、发送语音信息功能、录音功能、录制视频,还可以进行电话会议,物联网控制,语音助手功能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外,通过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在实现对讲功能时,双方进行语音对讲,对方的音频,也即语音信号通过无线耳机100上的扬声器进行播放,而对讲本方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被设置在无线耳机100上的麦克风拾取,并经信号处理后再发给对讲终端200,再由对讲终端200向第三方终端300发送,如此实现对讲。语音拾取电路10还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采用微处理器例如,DSP、单片机等来实现,也可以采用耳机主控制器,蓝牙主控芯片等集能够实现无线功能的控制芯片。本实施例可选采用蓝牙主控芯片来实现,蓝牙主控芯片中集成有数据处理器及蓝牙模块,耳机控制电路20为无线耳机100的控制中心,是整个无线耳机100进行控制和处理的核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无线耳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的数据,执行无线耳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无线耳机100进行整体监控。例如,耳机控制电路20具有电源管理、信号处理等多种功能。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工作模式,在进入对讲工作模式后,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该对讲控制指令为语音控制指令、按键控制指令、用户动作指令及对讲终端200发出终端指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也即语音拾取电路10发出语音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无线耳机100壳体上的按键,例如机械按键、触摸按键等发出按键控制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与无线耳机100建立无线通信的对讲终端200,基于对讲终端200触发对讲控制指令。用户动作指令可以是基于设置于无线耳机100中的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用户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触发手势动作指令,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运动头部,触发头部动作指令,实现用户通过动作触发对讲控制指令。
耳机控制电路20在接收到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工作于录音模式,使得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和缓存器工作,麦克风可以实时拾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缓存器可以获取麦克风拾取的语音信息,并进行缓存。耳机控制电路20基于上述对讲控制指令进入至对讲工作模式后,启动无线耳机100的对讲功能,随后,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及无线通信电路30自动拾取语音信息和发送语音信息,用户无需持续按压PTT按键60,即可实现对讲功能。
无线通信电路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可以实现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建立蓝牙通信连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30建立的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实现与对讲终端200的信号交互,可以接收对讲终端200发出的音频信号,控制信号等,无线耳机100可以向对讲终端200发送音频信息,控制信号等。在无线耳机100工作于对讲模式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控制无线通信电路30将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200,对讲终端200再将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与之建立对讲连接的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功能。
本发明通过设置语音拾取电路10及耳机控制电路20,并耳机控制电路20在耳机控制电路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同时还设置有无线通信电路30来实现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的无线连接;以在耳机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电路30将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对讲功能的无线耳机100,使得在移动对讲终端200上使用该耳机不仅可以实现无线耳机100的音乐播放、接挂电话、音量调节等常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耳机100连接蓝牙操作对讲手机执行对讲功能。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100还包括:
语音识别电路40,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连接,所述语音识别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时,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输出至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
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功能,用户通过无线耳机100可以向无线耳机100和对讲终端200发送语音控制指令。具体而言,语音识别电路40可以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的内容,确定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为对话信息还是语音控制指令,例如可以通过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语音唤醒,这些关键词可以预先存储在无线耳机100中,当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与存储的关键词匹配时,则可以确定用户语音信息中包括语音控制指令。
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对语音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当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为需要和第三方终端300进行对讲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工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和缓存器工作,麦克风可以实时拾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缓存器可以获取麦克风拾取的语音信息,并进行缓存。举例而言,在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发出“打开对讲”,“对讲开始”,“进入对讲”等关键词,当语音拾取电路10接收到这些关键词,且语音识别电路40识别到用户发出的这些关键词时,语音识别电路40将这些关键词发送给耳机控制电路20,使得语音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关键词的语音控制指令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模式。其中,关键词可以是无线耳机100的厂商预先录制并存储,也可以由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发出自己的语音作为语音控制指令,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对无线耳机100的控制中,可以语音控制指令调节音量、音质或者无线耳机100的工作模式,例如正常工作模式或者降噪工作模式等。
为了防止误触发,或者不能正确的执行用户发出的语音控制指令,本实施例可以采用预设的模型等对语音控制指令进行识别,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相关的模型(比如神经网络)对该语音控制指令进行识别。
本发明通过用户触发的语音控制指令来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模式,无需用户手动操作PTT(Push To Talk,即按即说)对讲按键,可以解决在某种紧急情况下,如警察开车抓捕坏人,救护车司机开车过程中,或城管行政执法中需要即时对讲,无法或者不便手持对讲终端200(按住PTT键),导致用户无法进行对讲,或者影响使用者的其他操作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终端控制指令时,将所述终端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发送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响应所述终端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触发的语音控制指令,还可以通过无线耳机100实现对对讲终端200的控制,例如对讲终端200为手机、汽车等的中控台时,以举例说明,手机中可以设置有电话应用、信息应用、社交应用、视屏播放应用、音频播放应用等等,根据用户的自定义设置,建立的由用户触发的语音控制指令与应用程序的对应关系。其中,音频播放应用与“打开音频播放”的语音控制指令对应,电话应用与“拨打电话”的语音控制指令对应。在语音拾取电路10获取语音信息,并在语音识别电路40分析出对应的语音信息为语音控制指令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根据语音内容,确定是用于控制无线耳机100自身的控制指令还是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在确定为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时,将该语音控制指令发送给对讲终端200。基于此,无线耳机100可以自动控制对讲终端200上的音频播放应用的音乐的暂停、播放、上一首、下一首等功能,或者,控制对讲终端200电话应用、社交应用等功能的开启、结束等。
对讲终端200还可以在根据接收到语音控制指令,并打开目标应用程序后,在目标应用程序的界面中继续输入语音控制指令。其中,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对讲终端200中的任一应用程序。例如: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用户可以继续控制社交应用,进行发送信息、发送语音等等的控制。本发明通过用户触发的语音控制指令用户不需要手持对讲终端200,即可实现对对讲终端200的控制,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减少用户对对讲终端200的手动操作,有利于提高对讲终端200的使用便利性。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输出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向第三方终端300发送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对讲的过程中,第三方终端300,例如急救中心,指挥中心等,可能会需要获知用户的当前位置或者用户主动上报当前位置。用户可以发出表征定位请求指令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电路40在识别到该语音信息为语音控制指令后,将该定位请求指令发送给耳机控制电路20,以使耳机控制电路20控制无线通信电路30将该语音控制指令发送给对讲终端200,从而使对讲终端200响应并执行该定位请求指令,将用户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三方终端300。或者,第三方终端300发送定位请求指令至对讲终端200,对讲终端200通过无线通信电路30将接收的第三方终端300发送至无线耳机100,无线耳机100对该定位请求指令进行播放后,用户可以发出表征定位请求指令的语音信息,无线耳机100再将该语音控制指令发送给对讲终端200,从而使对讲终端200响应并执行该定位请求指令,将用户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三方终端300,使第三方终端300能够实时对用户进行定位。如此,在用户发出语音定位需求时,语音识别电路40可以识别出用户的语音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在耳机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电路30发送给对讲终端200,对讲终端200再将具体的定位信息发给第三方终端300。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既支持实时对讲和准确定位功能的无线耳机100应用于对讲终端200上,提高了对讲终端200的操作便利性。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包括对讲启动指令和对讲结束指令;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启动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语音信息并进行录音;
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结束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结束录音,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200,以使对讲终端2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
为了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无线耳机100和/或对讲终端200的手动操作,提高用户的对讲便利性和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每轮对讲中,用户可以通过发送关键词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每一轮对讲讲话的开始、结束控制,例如用户需要开始讲话时,可以发出“开始”、“启动”等较短的语音控制指令,当语音识别电路40接收到这些关键词时,将接收的关键词发送给耳机控制电路20,耳机控制电路20则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进行语音拾取,控制缓存器进行录音。用户也可以通过发出可以发出“结束”、“完毕”等较短的语音控制指令来结束一轮对讲讲话,当语音识别电路40接收到这些关键词时,将接收的关键词发送给耳机控制电路20,耳机控制电路20则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停止语音拾取,并控制无线通信电路30将存储在缓存器中的录音发送至对讲终端200,从而使对讲终端200将对话内容发送至第三方终端3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
可以理解的是,在和第三方终端300进行对讲时,由于双方对讲可能是间断性进行的,或者两轮对话间的间隔较长,为了降低无线耳机100的功耗,实现节能减排,本实施例在进入对讲模式后,还可以通过设置于无线耳机100中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对讲启动或者结束的指令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控制语音识别电路40和语音拾取电路10进入低功耗状态,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获取到用户触发的对讲语音控制指令时,则可以控制无线耳机100退出对讲工作模式,或者控制无线耳机100整机进入低功耗模式。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100具有对讲工作模式及耳机工作模式,所述无线耳机100还包括:
模式切换电路50,所述模式切换电路50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连接,所述模式切换电路50被用户触发时,输出对应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还用于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100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或者耳机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模式切换电路50可以采用按键等器件构成的电路来实现,例如设置于无线耳机100壳体上的机械按键,或者触摸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次数,按键长短等来在对讲工作模式与耳机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根据无线耳机100的操作设定指令对无线耳机100进行控制。例如,无线耳机100的操作设定指令中包含长按按键,短按按键,当用户发出长按的操作信号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模式,当用户发出短按的操作信号时,无线耳机100切换为耳机工作模式。如此基于模式切换电路50,当用户需要和第三方终端300进行对讲时,可以通过模式切换电路50触发表征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对讲工作模式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在对讲工作模式下,语音拾取电路10可以拾取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并对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进行录音。当用户结束和第三方终端300对讲时,可以通过模式切换电路50触发表征控制无线耳机100进入耳机工作模式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在耳机工作模式下,无线耳机100可以用于播放音频,语音通话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基于模式切换电路50触发进入对讲模式后,语音识别电路40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并通过用户触发的关键词唤醒,并进入对讲状态,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发送关键词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每一轮对讲讲话的开始、结束控制,当语音识别电路40接收到这些关键词时,将接收的关键词发送给耳机控制电路20,耳机控制电路20则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进行语音拾取/停止语音拾取,并控制无线通信电路30将存储在缓存器中的录音发送至对讲终端200,从而使对讲终端200将对话内容发送至第三方终端300,与第三方终端300实现对讲。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控制电路20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100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30向对讲终端200发送对讲请求,以使对讲终端200与第三方终端300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模式切换电路50还可以用于控制无线耳机100和对讲终端200的对讲连接。具体地,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进行蓝牙配对连接,配对成功后即可开始下一步操作,例如进行音频播放,语音通话等。在基于模式切换电路50触发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选择进入对讲工作模式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30向对讲终端200发起对讲请求。移动终端的CPU处理器芯片识别无线耳机100的对讲请求后,通过无线网络与第三方终端300建立通信连接,并向第三方终端300发起对讲请求,得到响应后就建立起了通信链路。这样用户通过无线耳机100和对讲终端200就可以开始对讲通话,此时无线耳机100和对讲终端200可以等待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100包括左耳机及右耳机;
所述无线耳机100还包括:PTT按键60,所述PTT按键60设置于所述左耳机和/或右耳机的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PTT按键60与耳机控制电路20电连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按压无线耳机100上的PTT按键60,来触发对讲功能。在用户按下PTT按键60时,可以触发PTT启动信号,在用户松开PTT按键60时,触发PTT停止信号。具体而言,耳机控制电路20在接收到用户基于PTT按键60触发PTT启动信号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10工作,也即语音拾取电路10中的麦克风和缓存器工作,麦克风可以实时拾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缓存器可以获取麦克风拾取的语音信息,并进行缓存。在耳机控制电路20在接收到用户基于PTT按键60触发PTT停止信号时,耳机控制电路20可以控制无线通信电路30将语音拾取电路10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200,对讲终端200再将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与之建立对讲连接的第三终端,实现对讲功能。
PTT按键60可以设置在左耳机和/或右耳机上,当PTT按键60同时设置在左耳机和右耳机时,用户可以触发任意一个PTT按键60即可实现对讲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100与对讲终端200蓝牙连接后,还可以通过PTT按键60设置左耳机1或右耳机作为对讲耳机,在用户按下左耳机或右耳机的PTT按键60时,左耳机或右耳机向对讲终端200发送录音的语音信息,完成对讲功能。
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还可以包括充电控制模块71、音频处理模块72、传感器模块73、存储模块74等模块。其中,存储模块74是用来存储无线耳机100相关的数据和音频信息。音频处理模块72用于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如可以用来将无线耳机100的麦克风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音频芯片通过扬声器发送出去。传感器模块73包括多种传感器,如磁力传感器可以用来进行开盒检测,触摸IC传感器可以用来进行滑动切歌或音量加减,光距离传感器可以用来进行无线耳机100佩戴检测,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实现语音唤醒功能,心率传感器可以进行心率检测等。充电控制模块71主要是用来进行无线耳机100的充电和放电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还可以设置有对用户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监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采集的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200,对讲终端200可以将这些生命体征信息发送至急救中心,指挥中心等,使得对讲终端200在应用于消防行业、武警行业等高危行业时,指挥中心监控人员可实时监控执勤人员的身体状态,方便监管人员了解用户的生命体征信息,有利于指挥中心、管理人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
参照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中设置有语音拾取电路,语音拾取电路可以设置有麦克风或者麦克风阵列、缓存器等,麦克风可以用于接收语音信息,用户向无线耳机发出语音信息,麦克风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语音信息,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发送到与无线耳机无线连接的对讲终端,缓存器可以在记录模式下,暂存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如此,无线耳机可以实现通话或录音类型的应用或功能,例如电话通话应用、视频通话功能、网络语音通话功能、发送语音信息功能、录音功能、录制视频,还可以进行电话会议,物联网控制,语音助手功能等,在此不做限定。此外,通过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用户发出的语音信息,在实现对讲功能时,双方进行语音对讲,对方的音频,也即语音信号通过无线耳机上的扬声器进行播放,而对讲本方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被设置在无线耳机上的麦克风拾取,并经信号处理后再发给对讲终端,再由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如此实现对讲。语音拾取电路还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无线耳机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该对讲控制指令为语音控制指令、按键控制指令、用户动作指令及对讲终端发出终端指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也即语音拾取电路发出语音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无线耳机壳体上的按键,例如机械按键、触摸按键等发出按键控制指令,用户还可以通过与无线耳机建立无线通信的对讲终端,基于对讲终端触发对讲控制指令。用户动作指令可以是基于设置于无线耳机中的传感器,例如接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用户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触发手势动作指令,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在用户佩戴耳机时,通过运动头部,触发头部动作指令,用户通过动作触发对讲控制指令。
步骤S200、将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其中,所述对讲控制指令为语音控制指令、按键控制指令、用户动作指令、对讲终端发送的终端指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无线耳机在接收到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于录音模式,使得语音拾取电路中的麦克风和缓存器工作,麦克风可以实时拾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缓存器可以获取麦克风拾取的语音信息,并进行缓存。无线耳机中还设置有无线通信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可以实现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建立的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之间的蓝牙通信连接,无线耳机可以实现与对讲终端的信号交互,可以接收对讲终端发出的音频信号,控制信号等,无线耳机可以向对讲终端发送音频信息,控制信号等。在无线耳机工作于对讲模式时,无线耳机可以控制无线通信电路将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对讲终端再将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与之建立对讲连接的第三终端,实现对讲功能。
如果能有一种既支持实时对讲和准确定位功能的无线耳机应用于对讲终端上,就可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在移动对讲终端上使用该耳机不仅可以实现无线耳机的音乐播放、接挂电话、音量调节等常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耳机连接蓝牙操作对讲手机执行对讲功能,为目前的Qchat对讲手机提供了一款理想的对讲耳机。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0、在识别到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且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对讲的过程中,第三方终端,例如急救中心,指挥中心等,可能会需要获知用户的当前位置或者用户主动上报当前位置。用户可以发出表征定位请求指令的语音信息,语音识别电路在识别到该语音信息为语音控制指令后,将该定位请求指令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该语音控制指令发送给对讲终端,从而使对讲终端响应并执行该定位请求指令,将用户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三方终端。或者,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请求指令至对讲终端,对讲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接收的第三方终端发送至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对该定位请求指令进行播放后,用户可以发出表征定位请求指令的语音信息,无线耳机再将该语音控制指令发送给对讲终端,从而使对讲终端响应并执行该定位请求指令,将用户的当前位置发送至第三方终端,使第三方终端能够实时获取用户的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语音拾取电路;
耳机控制电路,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工作,以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无线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和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用于实现所述无线耳机与对讲终端的无线连接;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语音识别电路,与所述语音拾取电路连接,所述语音识别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时,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输出至所述耳机控制电路;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终端控制指令时,将所述终端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响应所述终端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包括对讲启动指令和对讲结束指令;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启动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语音信息并进行录音;
在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对讲结束指令时,控制所述语音拾取电路结束录音,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语音拾取电路拾取的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具有对讲工作模式及耳机工作模式,所述无线耳机还包括:
模式切换电路,所述模式切换电路与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模式切换电路被用户触发时,输出对应的模式切换控制信号;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或者耳机工作模式;
所述耳机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模式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无线耳机工作于对讲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向对讲终端发送对讲请求,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左耳机及右耳机;
所述无线耳机包括:
PTT按键,所述PTT按键设置于所述左耳机和/或右耳机的壳体上。
8.一种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系统包括对讲终端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无线耳机;
所述对讲终端与所述无线耳机无线通信连接。
9.一种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讲控制指令时,拾取用户语音信息;
将拾取的用户语音信息输出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与第三方终端实现对讲;其中,所述对讲控制指令为语音控制指令、按键控制指令及对讲终端发出终端指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识别到所述用户语音信息包括语音控制指令,且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为定位请求指令时,将所述定位请求指令发送至对讲终端,以使对讲终端向第三方终端发送定位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47366.8A CN113873384A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47366.8A CN113873384A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3384A true CN113873384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899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47366.8A Pending CN113873384A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7338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6763A (zh) * | 2023-07-26 | 2023-10-10 | 上海泽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tt通讯对讲控制组件及对讲耳机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5049A1 (en) * | 2006-03-23 | 2007-09-27 | Andrada Mauricio P | Voice controlled push to talk system |
CN101252377A (zh) * | 2008-03-25 | 2008-08-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耳机设备和通信终端使用其实现语音对讲业务的方法 |
CN101562646A (zh) * | 2008-04-14 | 2009-10-21 | 天津市天大通广现代数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通过有效话音信号来实现通信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
KR100962618B1 (ko) * | 2009-06-23 | 2010-06-11 | 휴롭 주식회사 | 무전기의 핸즈프리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CN105978783A (zh) * | 2016-03-21 | 2016-09-28 | 上海季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的语音控制方法 |
WO2017030837A1 (en) * | 2015-08-14 | 2017-02-2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Communication headset compri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evices |
CN207053715U (zh) * | 2017-07-12 | 2018-02-27 |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 |
CN108494422A (zh) * | 2018-01-22 | 2018-09-04 | 福建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语音控制功能的对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986810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耳机实现语音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708615A (zh) * | 2019-08-29 | 2020-01-17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ws耳机实现的对讲系统及对讲方法 |
CN111163448A (zh) * | 2019-12-24 | 2020-05-15 | 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214101726U (zh) * | 2021-01-29 | 2021-08-31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系统 |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11147366.8A patent/CN1138733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5049A1 (en) * | 2006-03-23 | 2007-09-27 | Andrada Mauricio P | Voice controlled push to talk system |
CN101252377A (zh) * | 2008-03-25 | 2008-08-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耳机设备和通信终端使用其实现语音对讲业务的方法 |
CN101562646A (zh) * | 2008-04-14 | 2009-10-21 | 天津市天大通广现代数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通过有效话音信号来实现通信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
KR100962618B1 (ko) * | 2009-06-23 | 2010-06-11 | 휴롭 주식회사 | 무전기의 핸즈프리 기능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WO2017030837A1 (en) * | 2015-08-14 | 2017-02-23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Communication headset compri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evices |
CN105978783A (zh) * | 2016-03-21 | 2016-09-28 | 上海季诺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软件的语音控制方法 |
CN207053715U (zh) * | 2017-07-12 | 2018-02-27 |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 |
CN108494422A (zh) * | 2018-01-22 | 2018-09-04 | 福建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语音控制功能的对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986810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耳机实现语音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708615A (zh) * | 2019-08-29 | 2020-01-17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ws耳机实现的对讲系统及对讲方法 |
CN111163448A (zh) * | 2019-12-24 | 2020-05-15 | 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214101726U (zh) * | 2021-01-29 | 2021-08-31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66763A (zh) * | 2023-07-26 | 2023-10-10 | 上海泽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tt通讯对讲控制组件及对讲耳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10615B (zh) | 翻译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7907975B2 (en) |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rivers of vehicles | |
CN108737922B (zh) | 蓝牙耳机播放控制方法及蓝牙耳机 | |
EP3606015B1 (en) | Method for call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KR20080072889A (ko) | 사용자의 귀에의 무선식 음성 발생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EP3209003B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 |
EP3139265A1 (en) | Handsfree device with continuous keyword recognition | |
CN108595003A (zh) | 功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2913321A (zh) | 一种使用蓝牙耳机进行通话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20240171953A1 (en) | Earphone communication method, earphone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8566221B (zh) | 通话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217011154U (zh) | 无线耳机、对讲系统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 |
CN113873384A (zh) | 无线耳机、基于无线耳机实现的对讲方法及对讲系统 | |
US11523209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dset with wireless auxiliary device | |
US20230209624A1 (en) | Wireless Audio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7013937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8201943A1 (zh)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19118134A (ja) |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6490751A (zh) | 具有遥控器的智能头盔及其遥控方法 | |
CN114520002A (zh) | 一种处理语音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0042491A9 (zh) | 一种耳机远场交互方法、耳机远场交互配件及无线耳机 | |
WO2020042490A1 (zh) | 一种耳机远场交互方法、耳机远场交互配件及无线耳机 | |
US9699567B2 (en) | Wear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209823846U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组群的蓝牙耳机及其扩展系统 | |
CN107872566A (zh) | 一种终端的通话切换方法、系统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