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2913A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2913A CN113872913A CN202111230668.1A CN202111230668A CN113872913A CN 113872913 A CN113872913 A CN 113872913A CN 202111230668 A CN202111230668 A CN 202111230668A CN 113872913 A CN113872913 A CN 1138729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set
- uplink
- scheduling assignment
- uplink scheduling
- logical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3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RNCYVBFPDDJNE-UHFFFAOYSA-N pemoline Chemical compound O1C(N)=NC(=O)C1C1=CC=CC=C1 NRNCYVBFPDDJN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82 thermal adhesion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11667 Arabidopsis thaliana RAN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14328 RAN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74586 RAN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器,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该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该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以及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该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该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电路,耦合到接收器,并且基于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通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26日、申请号为201780049667.2、发明名称为“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申请人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所述移动通信系统涉及若干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本公开提供了对应的方法、无线电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
基于WCDMA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部署。增强或发展所述技术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HSDPA)和增强型上行链路,也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从而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为了应对进一步增加的用户需求并且与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竞争, 3GPP引入了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新的移动通信系统。LTE被设计来满足未来十年运营商对高速数据和媒体传输的需求以及高容量语音支持。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LTE的关键措施。
关于称为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和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的长期演进(LTE)的工作项(WI)规范被最终确定为版本8(LTE Rel.8)。LTE系统代表有效的基于分组的无线电接入和无线电接入网络,其提供了具有低延迟和低成本的完全基于IP的功能。在LTE中,指定可扩展的多个传输带宽,诸如1.4、3.0、5.0、10.0、15.0和20.0MHz,以便使用给定频谱来实现灵活的系统部署。在下行链路中,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电接入,因为其由于低码元率、循环前缀(CP)的使用及其对不同传输带宽安排的亲合力而具有对多路径干扰(MPI)的固有抗扰性。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无线电接入,因为考虑到用户设备(UE)的受限传输功率,所以优先级排序提供广域覆盖而不是改进峰值数据速率。采用许多密钥分组无线电接入技术,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传输技术,并且在LTE Rel.8/9中实现了高效的控制信令结构。
LTE架构
总体LTE架构如图1所示。E-UTRAN由演进节点B(eNodeB)组成,从而向用户设备(UE)提供E-UTRA用户平面(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终端。eNodeB(eNB)托管物理(PHY)、媒体访问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以及包括用户平面报头压缩和加密的功能的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它还提供对应于控制平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它执行许多功能,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调度、协商的上行链路服务质量(QoS)的实施、小区信息广播、用户和控制平面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报头的压缩/ 解压缩。eNodeB借助于X2接口彼此互连。
eNodeB还借助于S1接口连接到EPC(演进分组核心),更具体地借助于S1-MME连接到MME(移动性管理实体),并且借助于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服务网关与eNode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SGW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包,同时在eNodeB间切换期间还充当用户平面的移动锚,并且充当用于LTE与其他3GPP技术之间的移动性的锚(终止S4 接口并且在2G/3G系统与PDN GW之间中继业务量)。对于空闲状态用户设备,SGW在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用户设备时终止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并触发寻呼。它管理和存储用户设备上下文,例如IP承载业务的参数或者网络内部路由信息。它还在合法监听的情况下执行用户业务量的复制。
MME是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用户设备跟踪和寻呼过程,包括重传。它涉及承载激活/去激活过程,并且还负责在初始附接时以及在涉及核心网络(CN)节点重定位的LTE内切换时为用户设备选择SGW。它负责(通过与HSS交互)验证用户。非接入层(NAS)信令终止于MME,并且还负责向用户设备生成和分配临时标识。它检查用户设备的授权以预占服务提供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并且实施用户设备漫游限制。MME是网络中用于NAS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终止点,并且处理安全密钥管理。MME也支持信令的合法监听。MME还为LTE与 2G/3G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提供控制平面功能,其中S3接口终止于来自 SGSN的MME。MME还终止朝向用于漫游用户设备的归属HSS的S6a接口。
LTE中的分量载波结构
3GPP LTE系统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时频域中在所谓的子帧中细分。在3GPP LTE中,如图2所示,每个子帧被划分为两个下行链路时隙,其中第一下行链路时隙包括第一OFDM码元内的控制信道区域(PDCCH区域)。每个子帧由时域中的给定数量的OFDM码元(3GPPLTE(版本8)中的12 或14个OFDM码元)组成,其中每个OFDM码元跨越分量载波的整个带宽。OFDM码元因此各自由在各个子载波上发送的多个调制码元组成。在 LTE中,每个时隙中的发送信号由NDL RB×NRB SC子载波和NDL symbOFDM码元的资源网格描述。NDL RB是带宽内的资源块的数量。数量NDL RB取决于在小区中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并且应当满足
假设例如采用OFDM的多载波通信系统例如在3GPP长期演进(LTE) 中使用的,可以由调度单元分配的最小资源单元是一个“资源块”。物理资源块(PRB)被定义为时域中的连续OFDM码元(例如,7个OFDM码元)以及如图2所示频域中的连续子载波(例如,用于分量载波的12个子载波)。在3GPP LTE(版本8)中,物理资源块因此由资源元素组成,所述资源元素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以及频域中的180kHz(关于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进一步细节,参见例如3GPP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当前版本 13.1.0(NPL 1),第6.2节,可获自http://www.3gpp.org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组成,使得当使用所谓的“正常”CP(循环前缀)时子帧中存在14个OFDM码元,并且当使用所谓的“扩展”CP时,子帧中存在 12个OFDM码元。为了术语,在下文中,相当于跨越整个子帧的相同连续子载波的时频资源被称为“资源块对”或者等同的“RB对”或“PRB对”。
术语“分量载波”是指频域中的若干资源块的组合。在未来的LTE版本中,不再使用术语“分量载波”;相反,术语改变为“小区”,其是指下行链路和可选的上行链路资源的组合。在下行链路资源上发送的系统信息中指示下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与上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之间的链接。
对于分量载波结构的类似假设也将适用于后续版本。
LTE-A中的载波聚合用于支持更宽的带宽
IMT-高级的频谱是在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上决定的。尽管确定了IMT-高级的整体频谱,但是实际可用的频率带宽因各个地区或国家而异。然而,在关于可用频谱概述的决定之后,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中开始无线电接口的标准化。在3GPPTSG RAN#39会议上,批准了关于“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LTE-Advances)”的研究项目描述。所述研究项目涵盖了E-UTRA的演变所考虑的技术组成,例如以满足IMT- 高级的要求。
LTE-高级系统能够支持的带宽是100MHz,而LTE系统仅可支持20 MHz。如今,无线电频谱的缺乏已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瓶颈,并且因此很难找到用于LTE-高级系统的足够宽的频谱带。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获得更宽的无线电频谱带的方法,其中可能的答案是载波聚合功能。
在载波聚合中,聚合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以便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传输带宽。LTE系统中的若干小区被聚合到LTE-高级系统中的一个更宽的信道中,所述信道对于100MHz足够宽,即使LTE中的这些小区可能处于不同的频带中。
至少当分量载波的带宽不超过LTE Rel.8/9小区的支持带宽时,所有分量载波可以被配置为LTE Rel.8/9兼容。并非所有通过用户设备聚合的分量载波都必须可为Rel.8/9兼容的。现有机制(例如阻拦)可以用来避免Rel- 8/9用户设备预占在分量载波上。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其能力同时接收或发送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对应于多个服务小区)。具有用于载波聚合的接收和/或发送能力的LTE-A Rel.10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服务小区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而LTE Rel.8/9用户设备仅可以在单个服务小区上接收和发送,只要分量载波的结构遵循Rel.8/9规格。
对于连续和非连续分量载波两者都支持载波聚合,其中每个分量载波使用3GPPLTE(版本8/9)参数集在频域中被限制为最多110个资源块。
可以配置3GPP LTE-A(版本10)兼容的用户设备以聚合源自同一 eNodeB(基站)的不同数量的分量载波以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可能不同的带宽。可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取决于UE的下链行路聚合能力。相反,可配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取决于UE的上行链路聚合能力。目前,可能无法配置具有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更多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移动终端。
在典型的TDD部署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以及每个分量载波的带宽是相同的。源自同一eNodeB的分量载波不需要提供相同的覆盖。
连续聚合分量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隔应为300kHz的倍数。这是为了与3GPPLTE(版本8/9)的100kHz频率光栅兼容,并且同时保持具有15 kHz间隔的子载波的正交性。取决于聚合情境,可以通过在连续分量载波之间插入少量未使用的子载波来促进n x300kHz间隔。
多个载波的聚合的性质仅暴露给MAC层。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对于每个聚合分量载波,MAC中需要存在一个HARQ实体。(在不存在用于上行链路的SU-MIMO的情况下)每个分量载波存在至多一个传输块。传输块及其潜在的HARQ重传需要映射在同一分量载波上。
当配置载波聚合时,移动终端仅具与有网络的一个RRC连接。在RRC 连接建立/重新建立时,一个小区提供安全输入(一个ECGI、一个PCI以及一个ARFCN)以及类似于LTERel.8/9中的非接入层移动性信息(例如TAI)。在RRC连接建立/重新建立之后,对应于所述小区的分量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主小区(PCell)。在连接状态下,每个用户设备始终配置一个且仅一个下行链路PCell(DL PCell)和一个上行链路PCell(UL PCell)。在配置的一组分量载波内,其他小区被称为次级小区(SCell);其中SCell的载波是下行链路次级分量载波(DL SCC)和上行链路次级分量载波(UL SCC)。
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PCell的特性是:
-对于每个SCell,除了下行链路资源之外,UE的上行链路资源的使用是可配置的(因此,配置的DL SCC的数量总是大于或等于UL SCC的数量,并且没有SCell可以被配置用于仅上行链路资源的使用)
-与Scell不同,下行链路PCell无法去激活
-当下行链路PCell经历瑞利衰落(RLF)时而不是当下行链路SCell经历RLF时触发重建
-非接入层信息取自下行链路Pcell
-PCell可以仅利用切换程序进行更改(即利用安全密钥更改和RACH程序)
-PCell用于PUCCH的传输
-上行链路PCell用于传输层1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从UE视点来看,每个上行链路资源仅属于一个服务小区
可以由RRC执行分量载波的配置和重新配置以及分量载波的添加和移除。经由MAC控制元素完成激活和去激活。在LTE内切换时,RRC还可以添加、移除或重新配置SCell以用于在目标小区中使用。当添加新的SCell 时,专用RRC信令用于发送SCell的系统信息,所述信息对于发送/接收是必需的(类似于Rel-8/9中的切换)。
当用户设备配置有载波聚合时,存在至少一对始终有效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所述对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也可以称为“DL锚载波”。同样情况还适用于上行链路。
当配置载波聚合时,可以同时在多个分量载波上调度用户设备,但是应当在任何时间进行最多一个随机接入过程。跨载波调度允许分量载波的 PDCCH在另一分量载波上调度资源。为此目的,在相应的DCI格式中引入分量载波标识字段,称为CIF。
通过RRC信令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建立的链接允许标识当没有跨载波调度时对其施加授权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链接不一定需要是一对一的。换句话说,多于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链接到相同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同时,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仅可以链接到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MAC层/实体、RRC层、物理层
LTE层2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协议栈包括四个子层:RRC、PDCP、RLC 和MAC。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是LTE无线电协议栈的层2架构中的最低子层,并且由例如当前版本13.0.0(NPL 2)的3GPP技术标准TS 36.321 定义。以下与物理层的连接是通过传输信道,并且以上与RLC层的连接是通过逻辑信道。MAC层因此在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执行多路复用和解复用:发送侧中的MAC层从通过逻辑信道接收的MAC SDU构造MAC PDU (称为传输块),并且接收侧中的MAC层从通过传输信道接收的MAC PDU 恢复MAC SDU。
MAC层通过逻辑信道为RLC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参见TS 36.321的子条款5.4和5.3,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所述逻辑信道是携带控制数据(例如RRC信令)的控制逻辑信道或者携带用户平面数据的业务逻辑信道。另一方面,来自MAC层的数据通过传输信道与物理层交换,所述传输信道被分类为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根据其在空中传输的方式而多路复用到传输信道中。
物理层负责经由空中接口实际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即物理层通过传输侧上的空中接口携带来自MAC传输信道的所有信息。由物理层执行的一些重要功能包括编码和调制、链路自适应(AMC)、功率控制、小区搜索(用于初始同步和切换目的)以及用于RRC层的其他测量(在LTE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物理层基于传输参数执行传输,所述传输参数诸如调制方案、编码率(即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物理资源块的数量等。可以在3GPP技术标准36.213的当前版本13.0.0(NPL 3)(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找到关于物理层的功能的更多信息。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控制无线电接口处的UE与eNB之间的通信以及跨若干小区移动的UE的移动性。RRC协议还支持NAS信息的传输。对于RRC—IDLE中的UE,RRC支持来自传入呼叫的网络的通知。RRC连接控制覆盖与RRC连接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相关的所有过程,包括寻呼、测量配置和报告、无线电资源配置、初始安全激活、以及信令无线电承载 (SRB)和携带用户数据的无线电承载(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建立。
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主要包括ARQ功能并且支持数据分段和级联,即RLC层执行RLC SDU的成帧以将它们置于由MAC层指示的大小。后两者独立于数据速率最小化协议开销。RLC层经由逻辑信道连接到 MAC层。每个逻辑信道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量。RLC层上方的层通常是 PDCP层,但在某些情况下,它是RRC层,即在逻辑信道BCCH(广播控制信道)、PCCH(寻呼控制信道)和CCCH(公共控制信道)上发送的RRC消息不需要安全保护,并且因此绕过PDCP层直接进入RLC层。
用于LTE/LTE-A的上行链路接入方案
对于上行链路传输,需要功率有效的用户终端传输来最大化覆盖范围。已选择与具有动态带宽分配的FDMA组合的单载波传输作为演进的UTRA 上行链路传输方案。与多载波信号(OFDMA)相比,偏好单载波传输的主要原因是较低的峰值对平均值功率比(PAPR),以及对应的改进功率放大器效率和假设改善的覆盖范围(用于给定终端峰值功率的较高的数据速率)。在每个时间间隔期间,节点B为用户指派用于发送用户数据的唯一时间/频率资源,从而确保小区内正交性。上行链路中的正交接入通过消除小区内干扰来承诺提高频谱效率。在基站(节点B)处处理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这受助于在发送信号中插入循环前缀。
用于数据传输的基本物理资源包括在一个时间间隔期间大小为 BWgrant的频率资源,例如子帧,编码信息比特被映射到子帧上。应当注意,子帧(也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最小时间间隔。然而,通过子帧的级联,可以在与一个TTI相比更长的时间段内将频率资源 Bwgrant指派给用户。
如图3A和图3B所示,频率资源可以处于局部频谱或分布式频谱中。
如从图3A可以看出,局部单载波的特性在于发送信号具有占据总的可用频谱的一部分的连续频谱。发送信号的不同码元率(对应于不同的数据速率)意味着局部单载波信号的不同带宽。
另一方面,如从图3B可以看出,分布式单载波的特性在于发送信号具有分布在系统带宽上的非连续(“梳齿形”)频谱。应当注意,尽管分布式单载波信号分布在系统带宽上,但是占用频谱的总量实质上与局部单载波的总量相同。此外,对于更高/更低的码元率,“梳指”的数量增加/减少,而每个“梳指”的“带宽”保持相同。
初看之下,图3B中的频谱可以给出多载波信号的印象,其中每个梳指对应于“子载波”。然而,从分布式单载波信号的时域信号生成应当清楚的是,正在生成的是具有对应的较低的峰值对平均值功率比的真实单载波信号。分布式单载波信号与诸如OFDM的多载波信号之间的关键差异在于在前一种情况下,每个“子载波”或“梳指”不携带单个调制码元。相反,每个“梳指”携带关于所有调制码元的信息。这在不同的梳指之间产生依赖性,这导致低PAPR特性。除非信道在整个传输带宽上是非频率选择性的,否则“梳指”之间的相同依赖性导致均衡的需要。相反,只要信道在子载波带宽上是非频率选择性的,就不需要OFDM均衡。
分布式传输可以提供比局部传输更大的频率分集增益,而局部传输更容易允许信道相关的调度。应当注意,在许多情况下,调度决策可以决定将整个带宽给予单个UE以实现高数据速率。
用于LTE的UL调度方案
上行链路方案允许即由eNB控制的调度的接入和基于争用的接入两者。
在调度的接入的情况下,UE被分配以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特定时间的特定频率资源(即,时间/频率资源)。然而,可以为基于争用的访问分配一些时间/频率资源。在这些时间/频率资源内,UE可以在没有首先被调度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其中UE正在进行基于争用的接入的一种情境是例如随机接入,即当UE正在执行对小区的初始接入或者用于请求上行链路资源时。对于数据传输,即,使用UL-SCH/PUSCH的上行链路传输,仅调度的接入方案(即,eNB控制的资源分配)用于LTE/LTE-A。
对于调度的接入,节点B调度单元为用户指派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唯一频率/时间资源。更具体地,调度单元确定
-允许哪个UE发送,
-哪些物理信道资源(频率),
-将要由移动终端用于传输的传输格式(调制编码方案(MCS))
经由在L1/L2控制信道上发送的调度授权向UE发信号通知分配信息。为简单起见,所述信道可以称为上行链路授权信道。调度授权消息至少包含 UE允许使用频带的哪个部分、授权的有效期以及UE必须用于即将到来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最短的有效期是一个子帧。根据所选择的方案,附加信息也可以包括在授权消息中。仅“每个UE”授权用于授予在UL- SCH上发送的权限(即,不存在“每个UE每个RB”授权)。因此,UE需要根据一些规则在无线电承载之间发布所分配的资源,这将结合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来详细说明。
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
对于上行链路传输,希望避免不足,并且在承载之间的资源分配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是可能的,同时保留每个UE而不是每个UE承载的资源分配。
UE具有上行链路速率控制功能,其管理无线电承载之间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共享。所述上行链路速率控制功能在下文中也称为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当执行新传输时应用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即需要生成传输块。对于分配容量的一个提议是按优先级顺序为每个承载分配资源,直到每个承载都接收到相当于所述承载的最小数据速率的分配,之后任何附加容量被例如以优先级顺序分配给承载。
如从以下给出的LCP过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的是,驻留在UE中的 LCP过程的实现是基于令牌桶模型,所述令牌桶模型在IP世界中是众所周知的。所述模型的基本功能如下。定期以给定的速率将表示传输大量数据的权限的令牌添加到桶中。当UE被授予资源时,允许发送数据高达由桶中的令牌数量表示的量。当发送数据时,UE移除相当于发送数据的量的令牌数量。在桶满的情况下,丢弃任何其他令牌。对于令牌的添加,可以假设所述过程的重复周期将是每个TTI,但是可以容易地延长,使得仅每秒添加令牌。基本上,代替每1ms将令牌添加到桶中,每秒可以添加1000个令牌。在下文中,描述了在Rel-8中使用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是例如在3GPP TS 36.321中标准化的,子条款5.4.3.1中的当前版本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RRC通过为每个逻辑信道发信号来控制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
-其中增加的优先级值指示较低的优先级水平的优先级,
-设置优先级排序比特率(PBR)的优先级排序比特率,
-设置桶大小持续时间(BSD)的桶大小持续时间。
优先级排序比特率背后的想法是支持每个承载,包括低优先级非GBR (保证比特率)承载、最小比特率以便避免潜在的不足。每个承载应当至少获得足够的资源以便实现优先级排序比特率(PRB)。
UE应当为每个逻辑信道j维持变量Bj。当建立相关逻辑信道时,Bj应初始化为零,并且增加了每个TTI的乘积PBR×TTI持续时间,其中PBR是逻辑信道j的优先级排序比特率。然而,Bj的值永远不会超过桶大小,并且如果Bj的值大于逻辑信道j的桶大小,那么应当将其设置为桶大小。逻辑信道的桶大小等于PBR×BSD,其中PBR和BSD由上层配置。
当执行新的传输时,UE应当执行以下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UE应当按以下步骤将资源分配给逻辑信道:
-步骤1:其中Bj>0的所有逻辑信道以递减的优先级顺序来分配资源。如果无线电承载的PBR被设置为“无限”,那么UE应当在满足较低优先级无线电承载的PBR之前为无线电承载上可用于传输的所有数据分配资源;
-步骤2:UE应当将Bj减去在步骤1中用于逻辑信道j的MAC SDU的总大小
注意:Bj的值可以为负。
-步骤3:如果剩余任何资源,那么所有逻辑信道都以严格递减的优先级顺序(无论Bj的值如何)来提供,直到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或UL 授权用尽为止,无论哪个先来到。被配置有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应当平等地被服务。
-在上述调度程序过程中,UE还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如果整个SDU(或部分发送的SDU或重新发送的RLC PDU)符合剩余资源,那么UE不应当分段RLC SDU(或部分发送的SDU或重新发送的RLC PDU);
-如果UE分段来自逻辑信道的RLC SDU,那么它应当最大化分段的大小以尽可能多地填入授权;
-UE应当最大化数据传输。
对于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UE应当按降序考虑以下相对优先级:
-用于C-RNTI或来自UL-CCCH的数据的MAC控制元素;
-用于BSR的MAC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填充的BSR除外;
-用于PHR的MAC控制元素;
-来自任何逻辑信道的数据,但是来自UL-CCCH的数据除外;
-用于包括用于填充的BSR的MAC控制元素。
当请求UE在一个TTI中发送多个MAC PDU时,即针对载波聚合的情况,步骤1到3以及相关联的规则可以独立地应用于每个授权或者应用于授权的容量之和。另外,其中处理授权的顺序由UE实现决定。当UE被请求来在一个TTI中发送多个MAC PDU时,这取决于UE实现来决定在哪个 MAC PDU中包括MAC控制元素。
逻辑信道与分量载波之间的映射没有限制。换句话说,可以在每个分量载波上发送每个逻辑信道。因此,当生成用于在给定分量载波上传输的TB 时,在LCP过程期间考虑所有逻辑信道。
缓冲区状态报告
从UE到eNB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用于帮助eNodeB分配上行链路资源,即上行链路调度。对于下行链路情况,eNB调度单元显然知道将要传送到每个UE的数据量,然而对于上行链路方向,由于调度决策在eNB处完成并且数据的缓冲区在UE中,因此BSR必须从UE发送到eNB以便指示需要通过UL-SCH发送的数据量。
存在为LTE定义的基本上两种类型的BSR:长BSR和短BSR。由UE 发送哪一个取决于传输块中的可用传输资源,取决于多少组逻辑信道具有非空缓冲区,并且取决于是否在UE处触发特定事件。长BSR报告四个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而短BSR仅指示为最高逻辑信道组缓冲的数据量。引入逻辑信道组概念的原因在于,即使UE可能已配置多于四个逻辑信道,报告每个单独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也将导致过多的信令开销。因此,eNB将每个逻辑信道分配给逻辑信道组;优选地,应当在同一逻辑信道组内分配具有相同/相似QoS要求的逻辑信道。
针对以下事件触发BSR:
-每当数据到达逻辑信道时,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其缓冲区非空的逻辑信道
-每当数据在先前没有数据可用于传输时变得可用于任何逻辑信道时
-每当重传BSR计时器期满时
-每当定期BSR报告到期时,即定期BSR定时器期满时
-每当传输块中存在可容纳BSR的备用空间时
为了对传输失败具有鲁棒性,存在为LTE定义的BSR重传机制;每当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时,重传BSR定时器就被起动或重新起动。如果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未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那么UE触发另一个BSR。
如果UE在触发BSR时没有分配用于在TB中包括BSR的上行链路资源,那么UE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如果配置的话)上发送调度请求(SR)。针对在配置的PUCCH上不存在D-SR(专用调度请求)资源的情况,UE将开始随机接入过程(RACH过程),以便请求用于将BSR发送到eNB的UL-SCH资源。然而,应当注意,对于将要发送定期BSR的情况,UE将不会触发SR传输。此外,已针对特定调度模式引入对SR传输的增强,其中资源被持续分配有定义的周期性,以便节省用于传输授权的L1/2 控制信令开销,这称为半持续调度(SPS)。已主要考虑用于半持续调度的服务的一个实例是VoIP(IP语音)。在谈话突发期间,每隔20ms在编解码器处生成VoIP分组。因此,eNB可以每20ms持续地分配上行链路或相应的下行链路资源,随后可以将其用于VoIP分组的传输。通常,SPS对于具有可预测的业务量行为(即恒定比特率、分组到达时间是周期性的)的服务是有益的。对于针对上行链路方向配置SPS的情况,eNB可以关闭某些配置的逻辑信道的SR触发/传输,即由于数据到达那些特定配置的逻辑信道而导致的 BSR触发将不会触发SR。这种类型的增强的动机是针对那些将使用半持续分配资源(携带VoIP分组的逻辑信道)的逻辑信道报告SR对于eNB调度没有价值并且因此应当避免
RRC通过配置两个定时器定期BSR-定时器和retxBSR-定时器并且通过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可选地用信号通知将逻辑信道分配给LCG的逻辑信道组来控制BSR报告。
对于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UE应当考虑所有未被暂停的无线电承载,并且可以考虑被暂停的无线电承载。
如果发生任何以下事件,那么应当触发缓冲区状态报告(BSR):
-用于属于LCG的逻辑信道的UL数据变得可用于在RLC实体或PDCP 实体中传输(哪些数据应当被认为可用于传输的定义例如在文件TS36.321- a.4.0的第5.4节中规定),并且数据属于其优先级高于属于任何LCG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并且数据已可用于传输,或者针对属于LCG的任何逻辑信道不存在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BSR在以下称为“常规 BSR”;
-分配UL资源并且填充比特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缓冲区状态报告MAC 控制元素加上其子报头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BSR在以下称为“填充BSR”;
-retxBSR-定时器期满并且UE具有可用于针对属于LCG的任何逻辑信道传输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BSR在以下称为“常规BSR”;
-定期BSR-定时器期满,在这种情况下,BSR在以下称为“定期BSR”。
对于常规和定期BSR:
-如果多于一个LCG具有可用于在发送BSR的TTI中传输的数据:报告长BSR;
-否则报告短BSR。
对于填充BSR:
-如果填充比特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短BSR加上其子报头的大小但是小于长BSR加上其子报头的大小:
-如果多于一个LCG具有可用于在发送BSR的TTI中传输的数据:报告具有带有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LCG的截断BSR;
-否则报告短BSR。
-否则,如果填充比特的数量等于或大于长BSR加上其子报头的大小:报告长BSR。
如果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确定至少一个BSR已被触发并且未被取消:
-如果UE针对此TTI具有分配用于新传输的UL资源:
-指示多路复用和汇编过程来生成BSR MAC控制元素;
-起动或重新起动定期BSR-定时器,除非所有生成的BSR都是截断 BSR;
-起动或重新起动retxBSR-定时器。
-否则如果已触发常规BSR:
-如果未配置上行链路授权或者由于数据变得可用于逻辑信道的传输而未触发常规BSR,针对所述逻辑信道由上层设置逻辑信道SR掩蔽(逻辑信道SR-掩蔽):
-应当触发调度请求。
MAC PDU应当包含至多一个MAC BSR控制元素,即使在多个事件在 BSR可以被发送时触发BSR时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常规BSR和定期 BSR应当优先于填充BSR。
UE应当在指示用于在任何UL-SCH上传输新数据的授权时重新起动 retxBSR-定时器。
在所述子帧中的UL授权可以容纳可用于传输的所有未决数据但是不足以另外容纳BSR MAC控制元素加上其子报头的情况下,应当取消所有触发的BSR。当BSR包含在MACPDU中用于传输时,应当取消所有触发的BSR。
UE应当在TTI中最多发送一个常规/定期BSR。如果请求UE在TTI中发送多个MACPDU,那么其可以包括在不包含常规/定期BSR的任何MAC PDU中的填充BSR。
在已针对此TTI构建所有MAC PDU之后,在TTI中发送的所有BSR 始终反映出缓冲区状态。每个LCG每个TTI应当报告至多一个缓冲区状态值,并且应当在报告所述LCG的缓冲区状态的所有BSR中报告所述值。
注意:填充BSR不允许取消触发的常规/定期BSR。仅针对特定MAC PDU触发填充BSR,并且在此MAC PDU已构建DRX-非连续接收时取消所述触发
为了提供UE的合理电池消耗,LTE/LTE-A提供了非连续接收(DRX) 的概念。可以为“RRC—连接”UE配置DRX功能,使得它不总是需要监测下行链路信道。技术标准TS 36.321第5.7章说明了DRX,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DRX循环由“开启持续时间”组成,在此期间UE监测PDCCH。它是在从DRX唤醒之后UE等待接收PDCCH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持续时间。如果UE成功解码PDCCH,那么UE保持唤醒并且起动“不活动定时器”,从而定义UE监测PDCCH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持续时间。当UE在此期间未能解码PDCCH时,它重新进入DRX。在仅针对第一次传输的PDCCH的单次成功解码之后,UE重新起动不活动定时器(即,这不适用于重传)。
UE唤醒的总持续时间被称为“活动时间”并且包括DRX循环的“开启持续时间”、UE在不活动定时器尚未期满时执行连续接收的时间、以及UE在一个HARQ RTT之后等待DL重传时正在执行连续接收的时间。类似地,对于上行链路,UE在可以接收上行链路重传授权的子帧处唤醒,即在初始上行链路传输之后每8ms接收重传授权直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为止。基于上述内容,最小活动时间的长度等于开启持续时间,并且最大值是未定义的(无限的)。
此外,同样在已在PUCCH上发送SR之后,UE将被唤醒来监测分配 UL-SCH资源的PDCCH。“DRX时期”是下行链路子帧的持续时间,在其期间UE可以跳过下行链路信道的接收以用于节省电池的目的。
DRX循环的参数化涉及电池节省与延迟之间的权衡。一方面,长DRX 时期有利于延长UE的电池寿命。例如,在网络浏览服务的情况下,当用户正在阅读下载的网页时,UE通常浪费资源来连续地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另一方面,当恢复数据传输时,例如当用户请求另一个网页时,较短的DRX时期对于更快的响应更好。
为了满足这些冲突要求,可以为每个UE配置两个DRX循环,短循环和长循环。短DRX循环、长DRX循环与连续接收之间的转换由定时器或来自eNB的明确命令来控制。在某种意义上,短DRX循环可以被认为是在UE 进入长DRX循环之前后续分组到达的情况下的确认时期,如果数据在UE 处于短DRX循环时到达eNB,那么数据被调度用于在下一个唤醒时间进行传输并且UE随后恢复连续接收。另一方面,假设分组活动暂时结束,如果在短DRX循环期间没有数据到达eNB,那么UE进入长DRX循环。
在活动时间期间,UE监测PDCCH,按照配置报告SRS并且报告PUCCH 上的CQI/PMI/RI/PTI。当UE不处于活动时间时,可以不报告PUCCH上的类型0触发的SRS和CQI/PMI/RI/PTI。如果为UE建立CQI掩蔽,那么 PUCCH上的CQI/PMI/RI/PTI的报告被限于开启持续时间。
可用的DRX值由网络控制,并且从非DRX开始最长x秒。值x可以与 IDLE中使用的寻呼DRX一样长。测量要求和报告标准可以根据DRX间隔的长度而不同,即长DRX间隔可以经历更宽松的要求。
当配置DRX时,定期CQI报告仅可由UE在“活动时间”期间发送。RRC 可以进一步限制定期CQI报告,使得它们仅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发送。
在图4中,示出了DRX循环的每个子帧实例。UE在长DRX循环或短DRX循环的“开启持续时间”周期期间检查调度消息(由其在PDCCH上的C- RNTI指示),这取决于当前活动周期。当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接收到调度消息时,UE起动“不活动定时器”并且在不活动定时器运行时监测每个子帧中的PDCCH。在此时期期间,可以认为UE处于连续接收模式。每当在不活动定时器运行时接收到调度消息时,UE重新起动不活动定时器,并且当它期满时,UE移动进入短DRX循环并且起动“短DRX循环定时器”。短DRX 循环也可以借助于MAC控制元素启动。当短DRX循环定时器期满时,UE 移动进入长DRX循环。除了所述DRX行为之外,还定义了“HARQ往返时间(RTT)定时器”,目的是允许UE在HARQ RTT期间休眠。当针对一个 HARQ过程的下行链路传输块的解码失败时,UE可以假设在至少“HARQ RTT”子帧之后将发生传输块的下一次重传。当HARQ RTT定时器正在运行时,UE不需要监测PDCCH。在HARQ RTT定时器期满时,UE正常地恢复 PDCCH的接收。
上述DRX相关定时器如同DRX不活动定时器、HARQ RTT定时器、 DRX重传定时器,并且短DRX循环定时器由诸如接收PDCCH授权或MAC 控制元素(DRX MAC CE)的事件起动和停止;因此,UE的DRX状态(活动时间或非活动时间)可以从一个子帧改变到另一个子帧,并且因此并不总是可由移动站或eNodeB预测。
每个UE仅存在一个DRX循环。所有聚合分量载波都遵循此DRX模式。
定时超前
对于3GPP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案,选择LTE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以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不同用户设备之间实现时间和频率的正交多址。通过确保来自小区中的不同用户设备的发送在eNodeB的接收单元处时间对准来维持上行链路正交性。这避免了在被分配来在连续子帧中发送的用户设备之间以及在相邻子载波上发送的用户设备之间发生小区内干扰。如图5a和图 5b所示,通过在用户设备的发送单元处应用相对于接收的下行链路定时的定时超前来实现上行链路传输的时间对准。其主要作用是抵消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不同传播延迟。
图5a图示了在没有执行上行链路定时对准的情况下来自两个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未对准,使得eNodeB在不同的定时接收来自两个移动终端的相应的上行链路传输。
与此相反,图5b图示了两个移动终端的同步上行链路传输。上行链路定时对准由每个移动终端执行并且应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使得在eNodeB处,来自两个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基本上在相同的定时到达。
初始定时超前过程
当用户设备与从eNodeB接收的下行链路传输同步时,借助于如下所述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设置初始定时超前。用户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eNodeB可以基于其来估计上行链路定时。eNodeB以随机接入响应(RAR) 消息中包含的11位初始定时超前命令来响应。这允许由eNodeB配置定时超前,其中间隔为0.52μs,从0到最大0.67ms。
关于3GPP LTE(版本8/9)上的上行链路定时和定时超前的控制的另外信息可见于John Wiley&Sons有限公司2009(NPL 4)的Stefania Sesia、 Issam Toufik和MatthewBaker的“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的第20.2章中,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定时超前的更新
一旦已首先为每个用户设备设置了定时超前,就不时地更新定时超前,以抵消eNodeB处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到达时间的变化。在导出定时超前更新命令时,eNodeB可以测量任何有用的上行链路信号。eNodeB处的上行链路定时测量的细节未指定,而是由eNodeB的实现决定。
定时超前更新命令在eNodeB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生成,并且作为MAC控制元素发送到用户设备,所述MAC控制元素可以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数据一起多路复用。如同响应于随机接入信道 (RACH)前导码的初始定时超前命令,更新命令具有0.52μs的间隔。更新命令的范围是从-16μs至+16μs,从而允许上行链路定时的阶跃变化等同于扩展循环前缀的长度。它们通常将不会比约每2秒更频繁地发送。在实践中,不太可能需要快速更新,因为即使对于以500km/h移动的用户设备,往返路径长度的变化也不超过278m/s,这对应于0.93μs/s的往返时间变化。
eNodeB针对当数据到达其发送缓冲区时UE快速发送的能力来平衡向小区中的所有UE发送常规定时更新命令的开销。eNodeB因此为每个用户设备配置定时器,每次接收到定时超前更新时用户设备重新起动。在用户设备在定时器期满之前未接收到另一个定时超前更新的情况下,那么必须考虑它已丢失上行链路同步(也参见3GPP TS 36.321的第5.2节“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版本10.2.0,其可获自http://www.3gpp.org并且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对来自其他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产生干扰的风险,不允许UE进行何任类型的上行链路传输(除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之外)并且需要恢复到初始定时校准过程以便恢复上行链路定时。
在接收到定时超前命令时,用户设备应当调整其用于主小区的 PUCCH/PUSCH/SRS的上行链路传输定时。定时超前命令指示上行链路定时相对于当前上行链路定时的变化为16Ts的倍数(基本时间单位为1/采样频率)。
上行链路中的定时超前和分量载波聚合
在3GPP LTE标准的Rel-10中,用户设备仅维持一个定时超前值并且将其应用于所有聚合分量载波上的上行链路传输。对于Rel-10,支持相同频带内的小区的聚合,所谓的频率内载波聚合。具体地,例如通过PCell上的 RACH过程对PCell执行上行链路定时同步,并且随后,用户设备对聚合的 SCell上的上行链路传输使用相同的上行链路定时。由于3GPPLTE-A Rel-10 仅支持来自相同频带的载波的载波聚合,因此认为所有聚合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单个定时超前是足够的。
从版本11开始,可以处理具有需要不同定时超前的分量载波的CA,例如将来自eNodeB的CC与来自RRH(远程无线电头端)的CC组合以支持非同位配置小区。
另外,对不同服务小区上的不同上行链路传输定时的支持解决了其中由于例如频率选择性中继器而导致传输延迟在不同服务小区上不同的部署情境。
维持每个服务小区的TA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将一组同位配置的服务小区进行分组将是有意义的,使得跨属于所述组的所有服务小区维持相同的 TA。另外,具有用于整个组的定时参考小区是非常重要的。在版本11中,引入定时超前组(TAG)。TAG由具有相同上行链路TA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和相同下行链路定时参考小区组成。每个TAG包含具有配置的上行链路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并且每个服务小区到TAG的映射由RRC来配置。
包含PCell的TAG称为pTAG(主定时超前组)。对于pTAG,UE使用 PCell作为定时参考。如果TAG仅包含SCell并且不包含PCell,那么将其称为sTAG(次级定时超前组)。在sTAG中,UE可以使用所述TAG的任何激活的SCell作为定时参考小区,但是除非必要否则不应当改变它。
UE具有可配置的定时器,称为每个TAG的时间对准定时器。该TAG 特定时间对准定时器在sTAG配置时由RRC提供。
上行链路时间对准的维护
如上所述,UE维持每个TAG的时间对准定时器。时间对准定时器用于控制UE将属于相关联的TAG的服务小区视为上行链路时间对准有多长时间。当在RAR(无线电接入响应)或MAC CE中接收到对应TAG的定时超前命令时,UE应当起动或重新起动TAG相关联的时间对准定时器。
UE的同步状态遵循pTAG的同步状态。当与pTAG相关联的定时器未运行时,与sTAG相关联的定时器不应当运行。
当与pTAG相关联的时间对准定时器期满时,UE应当:
-为属于pTAG以及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刷新所有HARQ缓冲区;
-通知RRC释放所有服务小区的PUCCH/SRS
-清除任何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配和上行链路授权(仅适用于PCell);
-考虑所有运行时间对准定时器(以及sTAG的计时器)期满。
当与sTAG相关联的时间对准定时器期满时,UE应当:
-为属于所述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刷新所有HARQ缓冲区;
-为属于所述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通知RRC来释放SRS。
当与所述服务小区所属的TAG相关联的时间对准定时器未运行时,UE 不应当在服务小区上执行除RA前导码传输之外的任何上行链路传输。
当与pTAG相关联的时间对准定时器未运行时,UE不应当在任何服务小区上执行除(仅)在PCell上的RA前导码传输之外的任何上行链路传输。
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5G
为了在2018年6月(版本15)中提供下一代蜂窝技术(又名5G)的第一版的技术规范,对于3GPP中的5G研究已经开始。在3GPP TSG RAN#71 会议(哥德堡,2016年3月)上,涉及RAN1、RAN2、RAN3和RAN4的第一个5G研究项目“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获得批准。这是重要的3GPP里程碑,因为这个5G研究项目有望成为定义第一个5G标准的版本15工作项。
研究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以满足广泛的使用案例,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MTC(mMTC)、关键MTC 以及在RAN要求研究期间定义的其他要求。预计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 将考虑高达100GHz的频率范围(参见例如3GPPTR 38.913“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Technologies”,当前版本0.3.0(NPL 5),其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
一个目的是提供单一技术框架,其解决了TR 38.913中定义的所有使用情境、需求和部署情境,至少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例如,eMBB部署情境可以包括室内热点、密集的城市、乡村、城市宏观和高速;URLLC部署情境可以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移动医疗保健(远程监控、诊断和治疗)、车辆的实时控制、用于智能电网的广域监测和控制系统;mMTC可以包括具有利用非时间关键数据传输的大量设备的情境,诸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网络。第二个目的是实现向前兼容性。
假设标准规范将以两个阶段进行:阶段I(将于2018年6月完成)和阶段II(将于2019年12月完成)。新RAT的阶段I规范必须与阶段II规范及更高版本向前兼容(在有效的共小区/站点/载波操作方面),而不需要向后兼容LTE。新RAT的阶段II规范建立在阶段I规范的基础之上,并且应当满足为新RAT设定的所有要求。需要确保超越阶段II的平滑未来演进以支持后续的高级特征,并且使得能够支持在阶段II规范之后识别的服务要求。
基础物理层信号波形将基于OFDM,其中可能支持非正交波形和多路接入。例如,进一步考虑在OFDM之上的附加功能,诸如DFT-S-OFDM和/或 DFT-S-OFDM的变型和/或滤波/开窗口。在LTE中,基于CP的OFDM和 DFT-S-OFDM分别用作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NR中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多地寻找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和侧链路的公共波形。一些公司已确认,对于某些上行链路传输情况,可能不需要引入DFT扩频。除了波形之外,将开发一些基本帧结构和信道编码方案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研究还应当就无线电协议结构和架构方面的要求达成共识以实现上述目标。
此外,应当研究使得新RAT满足上述目标所必需的技术特征,包括在同一连续频谱块上有效地多路复用不同服务和用例的业务量。
如TR 38.913中所识别的,NR的各种用例/部署情境在数据速率、延迟和覆盖范围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预计eMBB将支持峰值数据速率 (下行链路为20Gbps,并且上行链路为10Gbps),并且用户体验数据速率约为由IMT-高级提供的数据速率的三倍。另一方面,在URLLC的情况下,更严格的要求放在超低延迟(对于各自用于用户平面延迟的UL和DL均为 0.5ms)和高可靠性(在1ms内1-10-5)上。最后,mMTC需要高连接密度 (在城市环境中为1,000,000个设备/km2),在恶劣环境中具有大覆盖范围,并且对于低成本设备具有极长寿命的电池(15年)。
因此,适用于一个用例的OFDM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OFDM码元持续时间、循环前缀(CP)持续时间、每个调度间隔的码元数)可能不适用于另一个用例。例如,低延迟服务可能需要比mMTC服务更短的码元持续时间(以及因此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和/或每个调度间隔(又名TTI)更少的码元。此外,具有大信道延迟扩展的部署情境需要比具有较短延迟扩展的情境更长的CP持续时间。应当相应地优化子载波间隔以保持类似的CP开销。
在3GPP RAN1#84bis会议(2016年4月,釜山)上,一致认为NR必须支持多于一个子载波间隔值。子载波间隔的值是从子载波间隔的特定值乘以N得出的,其中N是整数。在最近的RAN1会议上,RAN1#85(2016年 5月,南京),其结论是包括15kHz子载波间隔的基于LTE的参数集是NR 参数集的基线设计的工作假设。对于比例因子N,得出N=2n作为NR参数集的基线设计假设。可能在未来的会议中完成参数集候选人的向下选择。相应地,考虑15kHz、30kHz、60kHz......的子载波间隔。图6A至图6C示例性地图示了三个不同的子载波间隔(15kHz、30kHz和60kHz)以及对应的码元持续时间。码元持续时间Tu和子载波间隔Δf通过公式Δf=1/Tu直接相关。以与LTE系统中类似的方式,术语“资源元素”可以用于表示由用于一个OFDM/SC-FDMA码元的长度的一个子载波组成的最小资源单元。
同样在最近的RAN1会议上,一致认为两个基于OFDM的波形、具有 CP的OFDM以及具有CP的DFT-S-OFDM(SC-FDMA)应当用作RAN1 NR波形性能参考。RAN1#84二度会议和#85会议中提出的所有波形都可以基于商定的评估假设来评估。每家公司都应当提供关于DFT扩展、保护间隔、Tx/Rx滤波和/或应用于OFDM波形来进行评估的开窗口的详细信息。缩小NR的波形候选将在未来的会议中完成。
还认识到NR应当支持灵活的网络和UE信道带宽,这是由于若干原因:预计NR将支持在非常宽的频谱范围内的操作,范围从小于GHz到几十GHz,关于可用频谱以及因此可能的传输带宽具有非常不同的可能性。将要用于 NR的许多频带尚未完全确定,这意味着频谱分配的规模尚不清楚。NR预期将支持广泛的应用和用例,其中一些需要非常宽的UE传输/接收带宽,并且另一些需要非常低的UE复杂性,这意味着UE传输/接收带宽要低得多。因此,在RAN1#85中同意NR物理层设计应当允许关于NR载波带宽的良好间隔,并且具有不同带宽能力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接入相同的NR载波,而不管NR载波带宽如何。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 1]3GPP TS 36.211,版本13.1.0
[NPL 2]3GPP TS 36.321,版本13.0.0
[NPL 3]3GPP TS 36.213,版本13.0.0
[NPL 4]John Wiley&Sons有限公司2009年的Stefania Sesia、Issam Toufik 和Matthew Baker的“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第20.2章
[NPL 5]3GPP TR 38.913“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 for Next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版本0.3.0
发明内容
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在用户设备与无线电基站之间提供改进的资源分配过程。独立权利要求提供了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利实施例受到从属权利要求的限制。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为特征。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用户设备的接收单元从控制用户设备的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基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处理器通过将所指派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所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通过对与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无线电基站为特征,所述无线电基站用于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无线电基站的处理器生成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其中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使得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能够基于由用户设备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无线电基站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发送到用户设备。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方法为特征。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控制用户设备的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基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以及
通过将所指派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通过对与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一种通信装置为特征。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器,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以及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电路,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并且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为特征。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一种被配置为操作通信装置的集成电路为特征。所述集成电路包括:接收电路,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以及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接收电路,并且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相应地,在一个通用的第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以一种被配置为操作无线电基站用于针对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集成电路为特征。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处理电路,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其中生成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能够基于由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的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发送电路,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益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和附图变得显而易见。益处和/或优点可以由说明书和附图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单独提供,并且不需要全部提供以便获得其中的一者或多者。
可以使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任何组合来实现这些一般和特定方面。
附图简述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和图来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3GPP LTE系统的示例性架构。
图2示出了针对3GPP LTE(版本8/9)定义的子帧的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性下行链路资源网格。
图3A图示了频率资源的局部分配。
图3B图示了频率资源的分布式分配。
图4图示了不连续接收过程以及对应的短和长DRX循环。
图5a图示了在没有执行上行链路定时对准的情况下来自两个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不对准。
图5b图示了用于两个移动终端的同步上行链路传输。
图6A图示了子载波间隔15kHz以及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
图6B图示了子载波间隔30kHz以及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
图6C图示了子载波间隔60kHz以及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
图7图示了在时域和频域两者中的不同的OFDM参数集的示例性多路复用。
图8图示了具有无线电基站和三个用户终端的简单部署情境。
图9图示了根据三种不同的参数集方案来将无线电资源划分成对应的资源调度单元。
图10是图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UE行为的流程图。
图11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层结构,其中提供了参数集特定的LCP过程以及MAC实体。
图12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层结构,其中提供了公共LCP过程和MAC实体。
图13图示了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图12的公共MAC 层和参数集特定的LCP过程。
图14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UE的层结构,其中提供了使用情境特定的LCP过程以及MAC实体。
图15图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参数集特定的缓冲区状态报告MAC控制元素。
图16图示了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特定的缓冲区状态报告MAC控制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基础
为了支持具有不同要求的不同服务的多路复用,在3GPP RAN1#85(南京,2016年5月)中已同意NR支持在相同的NR载波带宽内(从网络角度) 不同的参数集的多路复用。另一方面,从UE的角度来看,UE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于一个使用情境(例如,eMBB UE或支持eMBB和URLLC两者的UE)。一般而言,支持一个以上的参数集可能使UE处理变得复杂。
从网络的角度来看,考虑在NR载波内的频域(又名FDM)和时域(又名TDM)中的不同的参数集的多路复用将是有益的。图7中给出了不同参数集的一个示例性多路复用,其中参数集1可用于eMBB,参数集2用于 URLLC,并且参数集3用于mMTC。eMBB和URLLC更适合TDMed的原因在于它们都需要非常宽的带宽,这是eMBB实现高数据速率并且URLLC 实现更好的频率分集以满足高可靠性要求所必需的。另一方面,mMTC被认为是利用eMBB和/或URLLC的FDMed,因为它仅需要窄的传输带宽。
在LTE/LTE-A中,频率-时间资源被组织成资源块(RB),其中一个RB 由频域中的12个连续子载波以及时域中的一个0.5ms的时隙组成,如之前结合图2详细说明的。在NR中,预计还将需要某种RB概念来描述最小资源间隔以及资源调度单元。然而,RB的定义传统上与参数集紧密相关。因此,当调度多个不同的参数集时,需要重新审视RB的概念。这是3GPP中正在进行的话题。
目前还不清楚将如何根据不同的参数集来有效地为各种服务分配时频无线电资源。具体地,需要用于新无线电技术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调度方案。
本公开因此应当提供有助于克服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详细描述
移动站或移动节点或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UE)是通信网络内的物理实体。一个节点可以具有多个功能实体。功能实体是指向节点或网络的其他功能实体实现和/或提供预定功能集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节点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接口,所述接口将节点附接到节点可以通过其通信的通信设施或介质。类似地,网络实体可以具有将功能实体附加到通信设施或介质的逻辑接口,通过它可以与其他功能实体或通信节点通信。
如在权利要求书的集合和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资源”应广义地理解为是指物理无线电资源,诸如物理时频无线电资源。
如在权利要求书的集合和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参数集方案”(以及诸如“参数集层”或“OFDM参数集”的其他类似术语)应广义地理解为是指如何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物理时频无线电资源,特别是如何将这些资源划分成由调度单元(例如,在无线电基站中)分配的资源调度单元。换句话说,参数集方案也可以被认为是由用于将上述物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来定义的,诸如子载波间隔和对应的码元持续时间、TTI长度、每个资源调度单元的子载波和码元的数量、循环前缀长度、搜索空间细节等;这些参数可以称为L1(层1)参数,因为它们主要用于物理层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并接收下行链路传输。
术语“资源调度单元”应当理解为一组物理时频无线电资源,其是可以由调度单元分配的最小单元。根据参数集方案的特定特征,资源调度单元因此包括时频无线电资源,其在一个或多个码元的持续时间内由一个或多个连续子载波组成。
在权利要求书的集合和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逻辑信道”可以以与从先前用于LTE和LTE-高级的标准已知的类似方式来理解,即作为用于处理服务的数据传输的抽象概念。然而,在LTE/LTE-A系统中,术语逻辑信道与RLC 层密切相关,然而其在未来的5G版本中不一定相同。尽管术语逻辑信道已与新的5G开发一起使用,但是尚未确定所述术语是否以及确切地如何定义和/或与用户设备中的可能RLC层相关。因此,在本申请中,示例性地假设逻辑信道定义了通过空中传输哪种类型的信息,例如业务量信道、控制信道、系统广播等。数据和信令消息在协议层之间例如在LTE中的RLC与MAC 层之间的逻辑信道上携带。逻辑信道通过它们携带的信息来区分,并且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分类。首先,逻辑业务量信道承载用户平面中的数据,而逻辑控制信道承载控制平面中的信令消息。此外,逻辑信道具有相关联的某些参数,如逻辑信道优先级或其他参数,这些参数应当确保例如在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中满足由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的服务质量要求。无线电承载与逻辑信道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映射。一个无线电承载的数据被映射到一个逻辑信道。
在权利要求书的集合和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或简称“使用情境”可以广泛地理解为移动/固定终端的一系列用例。示例性地,如背景部分中详细介绍的,针对新的5G研究项目研究的使用情境可以是例如eMBB、mMTC或URLLC。
新的无线电技术将从已为LTE(-A)定义的无线电技术发展,尽管可以预期进行若干改变以便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因此,各种实施例的特定示例性实现方式仍然可以重新使用已为LTE(-A)通信系统(根据版本 10/11/12/13/14等)定义的过程、消息、功能等,只要它们同样适用于5G通信系统的新无线电技术并且只要它们适用于如以下实施例所说明的各种实现方式。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总结了可能与本公开相关的这些LTE(-A)过程中的一些。
如背景技部术分中所说明的,预计在新的5G移动通信系统中将支持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具体地,eNodeB和用户设备应当同时支持一个或多个参数集方案,以便能够同时参与许多服务,例如eMBB、URLLC、mMTC。存在关于如何可以在这种新环境中实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持续讨论。通常,两种不同模式正在被讨论用于上行链路调度,即eNodeB控制的传输模式和无授权传输模式。然而,没有对这些模式进行详细讨论,也没有关于如何可以实现这些模式达成协议。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以在用户设备可用来执行传输的上行链路中分配无线电资源。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5G移动通信系统设想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无线电技术的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还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不同实现方式和变型。关于5G移动通信系统,仅有很少的事情已达成一致,使得必须在以下做出许多假设,以便能够说明本公开的基本原理。然而,这些假设仅被理解为不应当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的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如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本公开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并且以本文未明确描述的方式来应用。
此外,即使尚未确定在用于下一个5G通信系统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术语,以下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术语与LTE/LTE-A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意识到,本公开及其保护范围不应限于本文中示例性地使用的特定术语,因为缺少更新的术语,但是应当根据作为本公开的基础的功能和概念得到更广泛的理解。
如图8所示,假设无线电基站和若干用户终端的简单且示例性的情境。三个示图示的UE分别支持不同的服务,即已在背景部分中引入的mMTC、eMBB和URLLC服务。如图所示,假设一个UE应当支持并配置用于两个不同的服务,示例性地为URLLC服务和eMBB服务。
如背景部分中所讨论的,一致认为对于下一代5G,将要支持几种不同的参数集,并且应当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共存,不同的参数集方案适用于特定的服务类型,诸如eMBB、mMTC或URLLC。应当注意,3GPP标准化刚刚开始,并且关于将实际支持哪些特定服务以及如何确切地支持特定服务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然而,对于以下说明,示例性地假设通信系统应当同时支持若干服务(例如,eMBB、mMTC和URLLC),以便允许这些服务中的每一个的数据传输。
相应地,将假定为每个服务定义至少一个相应的参数集方案,其中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允许将频带的可用时频无线电资源(诸如特定带宽的载波,例如100Mhz、低于6GHz)划分成可以由调度单元分配的例如位于eNodeB 中的资源调度单元。对于将在以下用于说明目的的示例性情境,假设频带的带宽为4.3MHz。各实施例和原理可以同样应用于不同的频带和带宽。
通常,参数集方案的特性在于不同的参数,诸如子载波间隔和码元持续时间(彼此直接相关)、每个资源调度单元的子载波的数量、循环前缀长度、或者TTI长度(调度时间间隔;由每个资源调度单元的码元数或者每个资源调度单元的绝对持续时间限定,从其可以推导出码元数)。因此,参数集方案可以通过这些参数集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而彼此不同。通过适当地确定参数集特性,可以针对特定服务及其要求(诸如延迟、可靠性,频率分集、数据速率等)定制一个参数集方案。例如,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服务eMBB和 URLLC类似,因为它们都需要非常宽的带宽,然而不同之处在于URLLC服务需要超低的延迟。这些要求可能导致URLLC服务的参数集方案通常将使用比用于eMBB服务的参数集方案更短的TTI(以及可能更短的码元长度)。目前还不存在关于每种服务使用的参数集特性的协议。
如将从以下变得明显的是,用于说明实施例原理的示例性参数集方案之间不同的主要参数集特性是子载波间隔和码元持续时间以及调度时间间隔的长度(即每个资源调度单元的码元数)。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根据参数集方案,假设循环前缀的长度以与码元长度相同的方式来缩放,而示例性地假设每个参数集方案划分无线电资源,使得资源调度单元具有带有相应的子载波间隔的12个子载波。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各实施例和基本原理不仅限于以下示例性地使用的那些不同的参数集方案,而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和其对应的不同的参数集特性。并且尽管在以下说明中总共仅定义了三个参数集方案,但是当针对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不同组和不同数量的参数集方案时,所述原理将同样适用。
将结合图9并且基于图6A至图6C来说明不同的示例性参数集方案。图9是根据三个不同的参数集方案来划分无线电资源的简化图示。所得的资源调度单元在每个参数集方案中用粗体正方形来图示。
图9的参数集方案1的特性在于具有15kHz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为66.7μs;参见图6A),每个资源调度单元有12个子载波和6个码元。所得的资源调度单元具有180kHz的频率带宽和0.5ms的长度 (当示例性地考虑每个16.7μs的循环前缀时,例如当从LTE系统已知)。相应地,在频域中,频带的带宽将被划分为24个资源调度单元(每个具有180 kHz带宽)。利用这些参数集特性,可以考虑参数集方案1以用于mMTC服务的数据传输。遵循所述参数集方案的UE可以因此由调度单元在理论上每个TTI(即0.5ms)调度一次。
参数集方案2的特性在于具有(2×15kHz=)30kHz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为33.3μs;参见图6B),每个资源调度单元有12个子载波和6个码元。所得的资源调度单元因此具有360kHz的频率带宽和 0.25ms的长度(当示例性地考虑每个16.7μs/2的缩放循环前缀时)。相应地,在频域中,频带的带宽将被划分为12个资源调度单元(每个具有360kHz带宽)。利用这些参数集特性,可以考虑参数集方案2以用于eMBB服务的数据传输。遵循所述参数集方案的UE可以因此由调度单元在理论上每个TTI (即0.25ms)调度一次。
参数集方案3的特性在于具有(4×15kHz=)60kHz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所得的码元持续时间为16.7μs;参见图6C),每个资源调度单元有12个子载波和4个码元。所得的资源调度单元因此具有720kHz的频率带宽和 0.0833ms的长度(当示例性地考虑每个16.7μs/4的缩放循环前缀时)。相应地,在频域中,频带的带宽将被划分为6个资源调度单元(每个具有720kHz 带宽)。利用这些参数集特性,可以考虑参数集方案3以用于URLLC服务的数据传输。遵循所述参数集方案的UE可以因此由调度单元在理论上每个TTI (即0.0833ms)调度一次。
因此,可以基于不同参数集方案下的参数集特性来不同地说明在不同参数集之间共享的频带的时频无线电资源。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应当在移动网络中共存,并且不同的参数集方案的无线电资源应当可用于根据需要分配给用户终端。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讨论的,关于如何在频域和/或时域中的频带及其无线电资源内多路复用不同的参数集存在若干可能性,其中图7仅示出一个实例。存在可以同样使用的其他可能的多路复用方案。通常,为了能够根据每个参数集方案来分配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电资源,应当在系统中共存的不同参数集方案之间以适当的方式来分割频带的可用时频无线电资源。相应地,每个参数集方案与频带的可用无线电资源中的一组特定的无线电资源相关联,随后可由调度单元(诸如无线电基站)使用所述无线电资源以便根据所述参数集方案进行分配,即以便根据特定参数集方案的参数集特性分配无线电资源以传输对应服务(此处为URLLC、mMTC,mMBB)的数据。鉴于每个服务的业务量随时间变化,用于服务的这种不同共存的参数集方案的多路复用也可以是灵活的。
根据各实施例及其变型,应当提供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其允许 eNB控制配置有至少一个上述参数集方案的UE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不同的UE将支持不同的参数集方案。低成本UE仅可以支持一种类型的服务,例如mMTC类型的服务,并且因此将仅支持适用于所述类型服务 (即使用情境)的对应的参数集方案。另一方面,期望其他UE将能够根据各种或甚至所有可能的参数集方案来进行操作,以便能够支持所有使用情境中的数据传输。示例性地假设一个UE被配置有两个不同的服务,一个eMBB 服务和一个URLLC服务(参见图8)。取决于环境(诸如UE与其连接的无线电小区和eNB,其当前具有的服务等),UE将被配置为根据其支持的参数集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操作。这可以在连接到无线电小区时示例性地完成,其中对应的eNB将配置UE来根据其自身在其无线电小区中支持的那些参数集方案中的一些或全部来操作。如何可以实现这一点的确切过程尚不清楚,并且一些细节对于本公开而言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所述方面的一种可能的方法可以是例如当应用于服务时,eNodeB将UE配置有针对UE正在应用的服务的合适的参数集方案。例如,当UE具有要发送的新业务量或者了解到网络发送新业务量的意图时,它向MME发送服务请求消息。在随后的承载建立过程期间,现在建立EPS承载(即DRB、S1承载和S5承载)中的承载和连接以及信令连接(即ECM连接,S11 GTP-C和S5 GTP-C信道),以支持UE与网络之间的业务量传送(UE至P-GW)。eNB进一步向UE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所述消息指定从MME接收的信息连同新的无线电承载配置数据。UE按照指示配置承载,并且通过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来向eNB确认。现在,eNB通过E-RAB设置响应消息进行确认。在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内,eNB可以使用参数集方案来配置UE以分别应用于新承载逻辑信道。
总的来说,UE应当知道配置它的参数集方案以及与配置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对应参数。
根据一个选项,eNB可以保持其无线电小区中支持的参数集方案的列表连同对应的相关联参数,诸如子载波间隔、TTI长度、每个调度间隔的码元、以及可能还有与参数集方案相关的其他信息,诸如搜索空间详细信息、 UL/DL标称设置配置。可以提供每个参数集方案的索引以便于在后面的过程 (诸如以下讨论的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中参考。eNodeB可以在其无线电小区中广播关于所支持的参数集方案的信息,作为系统信息广播(SIB) 的一部分。存在对5G的持续讨论以区分由eNodeB连续广播的基本系统信息与应当仅在需要时提供的不必要的(也可以称为“其他”)系统信息。进行区分以便允许降低复杂性和开销(例如,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境下)。相应地,关于支持的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可以作为基本系统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广播。在参数集特定的随机接入配置的情况下,即对于每个参数集方案,RACH配置是不同的,应当在小区中广播与给定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L1参数。
可替代地,可以将关于所支持的参数集方案和相关联的L1参数的信息作为非必要系统信息的一部分发信号通知,即在需要/请求时直接向UE发信号通知。
可替代地或此外,参数集方案和对应的参数可以例如在由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电话的标准或(U)SIM卡中已固定。为了容易地指示特定的参数集方案,可以将对应的索引与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因此,参数集方案及其参数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可以通过仅提供索引而容易地参考,而不必必须发送 /广播关于参数集方案及其对应参数的所有必要信息。例如,eNodeB可以定期仅广播在其无线电小区中支持的那些参数集方案的对应索引。由于减少的开销,索引可以容易地在基本系统信息中广播,但是理论上可以根据需要作为非必要系统信息的一部分来发信号通知。
此外,示例性地假设UE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可以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更详细地,如从LTE(-A)UE所了解的,当设置/建立无线电承载时,例如当UE具有新的业务量来发送或者了解到网络发送新业务量的意图时,配置/建立逻辑信道。鉴于在所述方面没有过程就5G达成协议,可以示例性地假设LTE(-A)过程将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用于5G-UE。在无线电承载设置过程期间,逻辑信道配置将被提供给 UE,并且eNB配置逻辑信道的相关联/链接的参数集方案作为逻辑信道配置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逻辑信道通常将仅与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即适用于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的一个参数集方案。然而,逻辑信道也可以与多于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例如,特别是当服务提供可以从不同的参数集方案中受益时,可以存在为其定义若干参数集方案的服务。例如,诸如 TCP的eMBB服务可以使用较低频谱或毫米频谱。更详细地说,传输控制协议(TCP)涉及慢起动阶段,其中较大的子载波间隔由于较小的码元长度而提供增益,而在较晚的阶段期间,在其间数据应当以全速传输,较小的子载波间隔可能更有效。因此,为TCP服务建立的逻辑信道可以与至少关于其子载波间隔不同的两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更具体地,UE将优选地在慢起动阶段期间使用具有较大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方案并且在拥塞阶段期间在具有较小子载波间隔的参数集方案上发送逻辑信道的数据分组。为了允许这种行为,UE接入层(AS),例如MAC层,将需要了解TCP协议的不同阶段/ 状态。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性实现方式,应用层向AS指示TCP协议的状态,即分别是慢起动阶段和拥塞控制阶段。AS层,例如MAC层,使用所述信息以便将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映射到对应的参数集层。
通常,对于逻辑信道被映射到多个参数集层/方案的情况,需要指定用于路由分组的UE行为。例如,UE在被调度用于参数集层之一时可以传输尽可能多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没有用于数据分组的路由的附加标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与另一参数集相比,UE可以优选使用一个参数集来传输数据。例如,当逻辑信道被映射到两个参数集层/方案时,一个参数集被用在较低频带上并且一个被用在较高频带上,即毫米波频谱,UE可能试图优化较高频带上的数据传输(因为在较高频带上预期会有更高的数据速率)。另一个标准可能是报头开销,即当选择参数集层来发送数据时,在生成 TB时尝试最小化L2报头开销。通常,UE行为应当是UE报告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并且随后eNB决定在哪个参数集层上调度UE(以及资源分配的大小)。
因此,映射因此在UE中建立,从而将逻辑信道与对应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
在如此配置服务、合适的参数集方案之后并且在已在所述方面建立逻辑信道之后,eNodeB将在服务提供期间控制UE的上行链路调度。如前所述,在3GPP中关于将针对上行链路调度支持哪些调度模式进行一般持续讨论。目前的讨论此时集中于两种类型的调度模式,即eNB控制的调度模式和无授权的调度模式。
通常,eNodeB控制的调度模式的特性在于UE将不会自主地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而是将遵循由eNodeB提供的对应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eNodeB 控制的调度模式允许eNodeB控制其无线电小区中的无线电资源使用,并且从而避免各种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之间的冲突。然而,由于UE在执行上行链路传输之前必须首先请求并且随后接收合适的上行链路授权,因此上行链路传输显著延迟。另一方面,无授权调度模式允许UE在某些情况下立即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而不必从eNodeB请求或接收对应的资源分配,从而显著减少延迟。可用于这种无授权上行链路传输的合适的无线电资源可以例如在先前例如由eNB定义(可以称为资源池)。这种传输是基于争用的,并且因此易于与其他上行链路传输冲突。此外,鉴于正在进行的讨论和标准化的非常早期阶段,也可以在将来定义其他调度模式,并且本公开不应当仅限于上述两种调度模式。一般而言,可能至少两种不同的调度模式将可用于上行链路调度,其中一种允许快速但可能不太可靠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称为快速资源分配模式),而另一种允许可靠但延迟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称为 eNB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
逻辑信道可以被配置有特定的上行链路调度模式,例如目前在3GPP中针对5G讨论的上述两种调度模式中的一种。仅允许某些逻辑信道使用无授权调度模式,例如为具有非常严格的延迟要求的服务(诸如用于URLLC使用情况的服务)建立的逻辑信道,例如用于关键任务传输。
本实施例和变型集中于eNB控制的调度模式,根据所述调度模式,UE 将从eNB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派将要由eNB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由eNB提供的上行链路调度授权可以特定于参数集方案,即由eNB指派的无线电资源将仅应用于由eNB决定的某个参数集方案。相应地,UE在从eNB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随后,当处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UE将在此基础上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通过适当地将所指派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所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另外对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预期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在所述上下文中对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还可以意味着所指派的无线电资源将专门用于仅传输与预期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的数据。图10是图示了所述基本UE 行为的示例性流程图。
在下文中,将呈现各种详细实施例。关于UE如何可以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预期的参数集方案,存在若干可能性。一种选项在于eNB 在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包括对应的参数集层指示,使得UE根据所述指示和 UE处将索引与支持/配置的参数集层链接的对应的表格来确定预期的参数集层/方案。更详细地,传送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DCI可以示例性地包含索引,所述索引是指由系统信息中的eNB广播的参数集方案和相关联的L1参数的列表。值为1的索引例如是指参数集信息广播等的第一条目。可替代地,索引可以是指在UE中预先配置的参数集方案/L1参数的列表。
另一选项是eNB在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使用不同的RNTI用于不同的参数集方案,使得UE可以从由eNodeB用于编码处理的RNTI导出预期的参数集方案。具体地,在当前系统中,UE标识(例如,C-RNTI、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由eNB用来加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CRC-(循环冗余校验)-部分,以便允许UE标识哪些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是旨在用于自身的。为了区分参数集方案,可以由eNodeB定义各种RNTI,每个RNTI明确地与为UE配置的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如从当前LTE/LTE-A系统已知的,当为特定UE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eNodeB使用特定的UE特定的和参数集特定的RNTI例如通过对其CRC部分进行加扰来对上行链路调度指派进行编码。
另一选项是通过不同的搜索空间来区分不同的参数集方案,经由所述搜索空间发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具体地,如在LTE/LTE-A中已完成的,可以定义控制信息区域(也可以表示为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搜索空间或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搜索空间),使得这些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可以随后由调度单元(例如,无线电基站)使用,以将诸如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E。相应地,每个UE应当监测相应的控制信息区域,以便查看是否存在实际指向其自身的控制信息。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以及将如何针对5G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来定义搜索空间。通常,可以假设控制信息以与发送控制信息的数据相同的参数集方案来发送。因此,对于支持多个服务和相应的参数集方案的 UE,可以为每个参数集方案定义单独的搜索空间,使得UE可以从所述搜索空间确定参数集方案,经由所述搜索空间由eNodeB发送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
所述方法具有的优点在于,在上行链路调度指派(DCI)中不需要附加信息,并且在所述方面不产生数据开销。另一方面,它可能具有的缺点在于,它可以优选地仅应用于其中用于不同参数集方案的搜索空间被清楚地分离的系统中,从而允许基于用于传输的搜索空间来明确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预期的参数集方案。然而,单独的搜索空间的定义增加了UE侧的盲解码努力。可以通过定义公共控制信息区域或者通过重叠不同的搜索空间来减少UE侧的盲解码努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搜索空间将不会明确地指示预期的参数集方案。UE将需要另外的信息来明确地确定预期的参数集方案。
在任何情况下,在UE已处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并且已根据任何上述选项确定了预期的参数集方案之后,UE操作连续地准备数据传输。在所述方面,UE将必须以某种方式在其传输缓冲区中选择数据,所述数据将要使用如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中指示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来传输。如背景技术部分中详细讨论的,在用于LTE和LTE-A的当前标准化系统中,UE具有上行链路速率控制功能,也称为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在下文中示例性地假设,同样在新的5G系统中,UE将执行类似的功能,其也应当称为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相应地,当将要执行新的传输时,UE 将生成将要在上行链路中传输的数据分组(示例性地也称为传输块),并且确定哪些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包括在数据分组中。如前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是参数集层特定的,并且LCP过程应当通过在LCP过程期间对来自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预期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的数据进行优先级排序来将这一点考虑在内。具体地,由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优选地用于从与预期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发送数据。然而,如果在使所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用于发送预期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的所有未决数据之后无线电资源剩余,那么剩余的无线电资源也可以用于发送与其他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
优先级的一个变型是由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指派的无线电资源仅用于与预期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的数据;即无线电资源不应当用于传输与其他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换句话说,对于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仅考虑被映射到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旨在用于的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尽管可能浪费剩余的无线电资源,但是这种专用优先级确保了始终使用“正确的”参数集方案来传输数据,以便符合参数集方案所配置用于的数据要求。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实现方式,可以对所有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执行公共LCP过程,其中逻辑信道根据其相关联的参数集层来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另一示例性实现方式,针对每个参数集层执行单独的LCP过程,在这种情况下,LCP过程将仅在与LCP过程的相应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上执行LCP过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将仅考虑 (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即因此将不可能逐步对不同的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
可以通过在UE中提供公共MAC(媒体访问控制)实体来实现上述公共LCP过程,所述实体负责处理公共LCP过程。类似地,公共MAC实体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参数集方案执行单独的LCP过程。可替代地,代替提供公共MAC实体,可以提供单独的MAC实体,一个用于UE中配置的每个参数集层,以便实现单独的LCP过程。逻辑信道与MAC实体之间的映射是基于逻辑信道与参数集层之间的映射。
图11和图12图示了用户设备中用于分别是公共MAC实体和公共LCP 过程的参数集特定MAC实体和LCP过程的示例性层结构。如从图11中显而易见的是,UE中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与单独的参数集特定MAC实体和对应的LCP过程相关联。如从图12中显而易见的是,UE包括用于UE中配置的所有参数集方案的一个公共MAC实体和LCP过程。可替代地,如图 13所示,公共MAC实体可以分别仅在与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上执行类似于图11的单独的参数集特定LCP过程,而不是在UE中的所有逻辑信道上执行一个公共LCP过程。
在以上讨论的实现方式中,示例性地假设LCP过程将是UE的MAC实体的一部分,如当前LTE(-A)UE中的情况一样。然而,在所述方面尚未就5G达成任何协议。相应地,可以决定LCP过程驻留在另一个实体(例如 RLC实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讨论应当适用于另一个实体。
示例性地,LCP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基于背景技术部分中讨论的具有如下适当改型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LCP过程的详细算法将针对前三个步骤(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仅考虑与相应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这将确保与相应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的数据被进行优先级排序。随后,在存在一些剩余资源的情况下,即传输块尚未完全填满,那么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LCP过程,即步骤1到步骤3,将随后运行其他参数集层的一些或所有剩余的逻辑信道。基本上,详细算法将是两阶段过程,其中在每个阶段处,当前LCP过程使用不同组逻辑信道运行。
可替代地,当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由具有如资源分配(上行链路授权)中指示的相关联的参数集方案的那些逻辑信道专用时,仅执行第一阶段,即仅针对具有如资源分配中指示的相关联的参数集方案的那些逻辑信道运行 LCP过程。
为了能够执行以上讨论的逻辑信道的参数集特定的优先级排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必须使得关于预期的参数集层的信息可用于LCP过程,更具体地可用于负责执行LCP程序的处理器或(MAC)实体。例如,负责解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UE的物理层可以将相关信息转发到负责LCP过程的UE 的MAC实体。更详细地,当使用单独的MAC实体时,物理层应当将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授权特定信息(例如,传输块大小、示例性地以与当前 LTE/LTE-A系统中类似的方式的HARQ信息等)提供给负责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旨在用于的参数集层的MAC实体。在所述情况下,关于参数集层的信息可以但不需要提供给参数集专用MAC实体。在使用公共MAC实体的情况下,物理层向公共MAC实体提供授权特定信息以及预期的参数集层,使得公共MAC实体可以在LCP过程期间使用所述信息。
UE因此可以生成传输块,并且随后根据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传输所述传输块。
如上所述的根据各种实施例和变型的资源分配过程,其允许eNodeB有效地调度用于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不同参数集层的UE的上行链路传输。
逻辑信道/无线电承载可以与TTI长度相关联,而不是与参数集层相关联,即在UE中提供逻辑信道与TTI长度之间的映射。随后,上行链路授权将指示TTI长度,并且随后将根据指示的TTI长度执行LCP过程,例如在 LCP过程期间,与指示的TTI相关联的逻辑信道被进行优先级排序(或者甚至专门服务)。
作为上述参数集专用LCP过程的另外替代方案,所述实施例的变型预见针对每个使用情境提供一个LCP过程,即针对eMBB执行一个LCP过程,针对URRL执行另一个LCP过程,并且针对mMTC执行另一个LCP过程等等。这可以例如通过为UE的每个使用情境提供单独的MAC实体或者通过提供公共MAC实体在UE中实现。在使用单独的MAC实体的情况下,还将在逻辑信道与使用情境之间分别映射对应的MAC实体。
在所述情况下,当执行LCP过程时,应当清楚哪些逻辑信道与哪个使用情境相关联,使得UE可以在LCP过程期间区分逻辑信道并且适当地对所述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由eNB发送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仍然可以是参数集特定的,使得属于由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的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优先于其他逻辑信道。此外,由于LCP过程是使用情境特定的,因此在使用情境特定的LCP过程期间,应当仅考虑属于所述使用情境的那些逻辑信道并且对所述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图14图示了UE的示例性层结构,其具有单独的使用情境特定MAC实体以及对应的单独的LCP过程。
如前所述,不同的调度模式可以用于UE和逻辑信道。在所述方面,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调度模式来调度逻辑信道。在实施例的另外的改进的变型中,LCP过程还应当考虑逻辑信道的调度模式。一般来讲,由从eNodeB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指派的无线电资源应当优选地用于从与eNodeB 控制的调度模式相关联的逻辑信道发送数据。因此,在LCP过程期间,逻辑信道不仅应当根据其相关联的参数集方案而进行优先级排序,而且还应当根据它们是否与eNodeB控制的调度模式相关联而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由从eNodeB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指派的无线电资源不应当用于从仅与无授权调度模式相关联的逻辑信道发送数据,或者仅应当在分配的无线电资源已分配给来自与eNodeB控制的调度模式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之后无线电资源剩余的情况下分配。
为了协助调度功能(例如,在eNodeB中)并且允许有效的上行链路调度,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可以适用于5G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并且还可以适用于如上所述的改进的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通常,eNodeB中的调度控制功能应当由UE提供适当的信息以生成参数集层特定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因此,由UE执行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应当是将每个参数集层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给eNB,使得eNB可以针对每个参数集层确定UE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量。这可以实现如下。
根据一个选项,在UE中针对所有参数集层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根据所述过程,对于在UE中配置的每个参数集层,在与相应的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逻辑信道上单独确定缓冲区状态。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随后生成对应的报告,所述报告包括关于所有配置的参数集层的缓冲区状态的信息,随后将生成的报告发送到eNodeB。根据一个示例性实现方式,可以定义新的BSR MAC控制元素以携带用于每个配置的参数集方案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图15示出了示例性BSR MAC控制元素,其中假设三个比特用于指示参数集方案,其后分别为用于两个示例性假定的两个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一个的缓冲区大小的6比特。提供扩展位以便指示是否针对另一参数集方案报告另一缓冲区状态。
在这种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中,在其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发送服务的数据的情境下,UE可以建议分别决定如何在相应的参数集方案中划分一个服务的未决数据。
根据另一选项,可以预见针对UE配置的参数集层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使得UE针对每个配置的参数集层单独地执行缓冲区状态报告。因此,在与一个参数集层相关联的逻辑信道上确定缓冲区状态,并且其上的信息包括在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中。根据一个实现方式,可以定义新的 BSR MAC CE以携带用于一个配置的参数集方案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可替代地,可以在所述方面使用从当前标准化的LTE/LTE-A系统已知的BSR MACCE。
此外,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可以在UE中用一个MAC实体或单独的 MAC实体来实现。例如,公共MAC实体可以负责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或者各种单独的参数集特定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另一方面,每个参数集层可以提供一个MAC实体(以上结合LCP过程已讨论的选项),使得BSR 过程已仅特定于相应的参数集层。
在以上讨论的实现方式中,示例性地假设BSR过程将是UE的MAC实体的一部分,如当前LTE(-A)UE中的情况一样。然而,在所述方面尚未就5G达成任何协议。相应地,可以决定BSR过程驻留在另一个实体(例如 RLC实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讨论应当适用于所述另一个实体。
根据改进的BSR过程的另外的变型,可以每个参数集层定义单独的BSR 配置。具体地,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BSR过程由某些事件触发。分别BSR 相关的定时器的部分或全部BSR触发器也可以是参数集层特定的。例如,对于映射到特定参数集层的服务,即对于eMBB服务,周期性地报告缓冲区状态可能是有益的,而对于使用不同参数集的其他服务,它可能不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映射到某个参数集层的mMTC服务。作为另一实例,填充BSR 可能未用于所有参数集层。基本上,BSR配置,即定时器设置或其他BSR触发器对于不同的参数集可能是不同的
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BSR配置/触发器可以是参数集层特定的,缓冲区状态的报告将始终用于所有参数集层。更具体地,在针对任何参数集层触发BSR时,UE将报告UE的完整缓冲区状态,即UE报告所有参数集层对应的缓冲区状态。
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说明的,根据LTE(-A)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是基于组概念,其中在确定缓冲区状态时可以(例如,基于具有相同/相似的QoS要求)将若干逻辑信道分组在一起。以类似的方式,每个参数集层的逻辑信道可以在不同的逻辑信道组中适当地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比由每个参数集层报告的BSR提供的更精细的间隔。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代替提供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来报告每个参数集层的缓冲区状态,其他实施例提供BSR过程来报告每个使用情境的缓冲区状态,使得eNB可以确定在每个UE的使用情境在UE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量。例如,eMBB类型的服务(如以上关于TCP讨论的)可以受益于具有单独的参数集方案(较低频带与较高频带),在这种情况下,eNodeB足以学习在UE中针对eMBB使用情境而不是eMBB服务的参数集方案可用的数据量。eNodeB可以随后决定如何将资源分配给eMBB情境的任一参数集方案,并且因此发出如前所述的对应的参数集特定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
图16公开了基于当前标准化的长BSR MAC CE的这种示例性BSR MAC控制元素,其中三个八位字节可用于每个使用情境,以用于报告四个不同LCG的缓冲区状态。与缓冲区状态报告相比,如结合图15所说明的, UE简单地报告每个使用情境的数据,使得缓冲区状态报告对于其中特定服务与若干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情境不变化。
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另一改进集中于由UE发送的调度请求,以便从 eNodeB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例如通过简单地指示正在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参数集方案/使用情境,所述调度请求可以特定于参数集方案或特定于使用情境。例如,可以预见调度请求中的新字段以指示参数集方案或使用情境。如上所述,eNB在接收调度请求时可以决定将多少无线电资源分配给特定参数集方案。可替代地,为了使eNodeB学习预期的参数集层或使用情境,UE可以被配置有其中正在发送调度请求的不同信道,即针对分别使用情境每个参数集层的一个SR信道配置。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DRX功能可以适用于5G的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具体地,DRX配置可以是参数集特定的或者使用情境特定的。更详细地,如背景技术部分中详细讨论的,DRX过程当前基于子帧来定义。考虑到不同的参数集方案在其子帧时间段方面可能不同,如当前在标准化LTE(-A)系统中使用的公共DRX方案似乎不合适。可以为不同的参数集方案提供单独的 DRX过程。另外,当从服务的视角来看时,不同的使用情境具有非常不同的业务量模型/特征。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单独的DRX配置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境。在一个使用情境(例如,eMBB)使用多个参数集层的情况下,跨这些多个参数集层可能存在一些公共DRX方案/配置,即对于这些多个参数集层,活动时间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当分别的参数集层具有用于使用情境的DRX配置/方案时,基本上将意味着UE可以针对每个使用情境/参数集层具有不同的DRX状态。基本上,对于一个参数集层,UE可以处于 DRX(即功率节省状态),即不需要监测控制信道,而UE处于用于另一个使用情境/数字命令层的活动时间,即UE正在监测控制信道。更具体地,DCI/ 控制信道,例如针对特定参数集层/使用情境接收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授权将触发与所述参数集层/使用情境相关联的DRX过程的DRX相关定时器(即,例如DRX不活动定时器)的起动。例如,当eNB授权用于eMBB服务的上行链路资源时,UE应在接收到所述DCI时起动eMMB链接的DRX过程的不活动定时器。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定时超前过程可以适用于5G的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具体地,例如通过提供对于不同参数集方案不同的定时超前定时器值,定时超前过程可以是参数集方案特定的。由于参数集层的特征/L1参数之一是循环前缀(CP)长度,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维持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对准是参数集层特定的。应当在上行链路CP长度的长度内精确地设置上行链路传输定时。由于如前所述,对于不同的参数集,CP长度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某些参数集,即具有小CP长度的一些参数集,可能需要具有上行链路定时对准的更精细的间隔。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参数集将被分组用于维持上行链路定时/同步,即具有类似信道特征(例如CP长度)的参数集层/方案将具有一个公共定时超前计时器。
另外的实施例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用户设备的接收单元从控制用户设备的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基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处理器通过将所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通过对与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根据除第一方面之外提供的第二方面,接收单元接收关于由无线电基站支持的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可选地,在由无线电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块中接收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作为另外的选项,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包括每个参数集方案的参数集层指示。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到第二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三方面,处理器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来自哪个参数集方案:
-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的参数集层指示,或者
-由无线电基站用于编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用户设备标识,或者
-无线电基站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时频资源。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之一之外的第四方面,用户设备中的不同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被配置用于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并且与所述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用户设备中的每个MAC实体根据相关联的参数集方案负责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可替代地,用户设备中的不同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被配置用于用户设备的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并且与其相关联。用户设备中的每个MAC实体根据相关联的数据传输使用情境负责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可选地,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可选地,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及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之一。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之一之外的第五方面,每个逻辑信道被配置有资源分配模式。资源分配模式用于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和/或快速资源分配模式。处理器通过将所指派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给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通过对与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可选地,快速无线电资源分配模式由用户设备自主执行,而无需从无线电基站请求和接收上行调度分配。
根据除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之一之外的第六方面,处理器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所有参数集方案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当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时,处理器生成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单独指示与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用户设备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可选地,为针对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定义用于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配置和/或触发器。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之一之外的第七方面,处理器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当针对参数集方案之一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时,处理器生成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指示与所述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用户设备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
根据除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之一之外的第八方面,处理器对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当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时,处理器生成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单独指示与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用户设备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可选地,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可选地,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及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之一。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之一之外的第九方面,处理器在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时,对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使得无线电资源仅被分配给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
根据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之一之外的第十方面,处理器生成用于从无线电基站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指示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所请求的参数集方案或数据传输使用情境。
根据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基站,其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无线电基站的处理器生成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使得用户设备在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能够基于由用户设备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无线电基站的发送单元将生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发送到用户设备。
根据除了第十一方面之外的第十二方面,发送单元发送关于由无线电基站支持的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可选地,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在系统信息块中广播。可选地,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包括每个参数集方案的参数集层指示。
根据除了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之外提供的第十三方面,处理器在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
-包括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的参数集层指示,或者
-使用特定于预期的参数集方案的用户设备标识来对上行链路调度指派进行编码,或者
所生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由发送单元在特定于预期的参数集方案的时频资源中发送。
根据除了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十四方面,无线电基站的接收单元接收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单独指示与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或者接收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每个所述报告指示与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或者接收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担单独指示与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可选地,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可选地其中,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及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 之一。
根据除了第十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十五方面,无线电基站的接收单元从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用户设备接收调度请求,其中所述调度请求指示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所请求的参数集方案或数据传输使用情境
根据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方法。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不同方式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从控制用户设备的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用户设备基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通过将所分配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配置的逻辑信道并且通过对与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由用户设备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之外提供的第十七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关于由无线电基站支持的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的步骤。可选地,在由无线电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块中接收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可选地,关于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包括每个参数集方案的参数集层指示。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或第十七方面之外提供的第十八方面,所述确定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来自哪个参数集方案的步骤:
-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的参数集层指示,或者
-由无线电基站用于编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用户设备标识,或者
-无线电基站用于发送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时频资源。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十九方面,每个逻辑信道被配置有资源分配模式。资源分配模式是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和/或快速资源分配模式。所述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的步骤还包括对与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相关联的那些配置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可选地,快速无线电资源分配模式由用户设备自主执行,而无需从无线电基站请求和接收上行调度分配。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二十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所有参数集方案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步骤。所述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步骤包括生成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单独指示与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并且将所生成的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可选地,为针对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定义用于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配置和/或触发器。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二十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步骤。所述针对参数集方案之一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所述步骤包括生成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指示与所述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并且将所生成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二十二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用户设备的所有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步骤。所述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步骤包括生成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报告单独指示与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相关联的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并且将所生成的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无线电基站。可选地,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可选地其中,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及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之一。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到第二十二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二十三方面,所述对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的步骤使得无线电资源仅被分配给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那些逻辑信道。
根据除了第十六方面至第二十三方面之一之外提供的第二十四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生成用于从无线电基站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调度请求,以及将所生成的调度请求发送到无线电基站。所述调度请求指示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所请求的参数集方案或数据传输使用情境。
本公开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式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软件或者软件与硬件协作来实现上述各种实施例。就这一点而言,提供了用户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适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包括对应的实体以适当地参与所述方法,诸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器。
进一步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处理器)来实现或执行各种实施例。计算设备或处理器可以例如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等。还可以执行各种实施例或者由这些设备的组合来实施。具体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由LSI作为集成电路来实现。它们可以单独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便包括部分或全部功能块。它们可以包括与其耦合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本文的LSI可以根据集成度的不同而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然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可以使用可以在制造LSI之后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中设置在LSI 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可以重新配置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各种实施例还可以借助于软件模块来实现,所述软件模块由处理器执行或直接以硬件执行。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能的。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RAM、EPROM、 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还应当注意的是,不同的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的主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具体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公开做出许多变化和/或修改。因此,本实施例视为在所有方面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6)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器,
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以及
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
电路,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并且用于: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
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接收关于由所述无线电基站支持的多个参数集方案的信息,其中在由所述无线电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块中接收所述关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的所述信息,其中关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的所述信息包括用于每个参数集方案的参数集层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路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中确定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
-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的参数集层指示;
-由所述无线电基站用于对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进行编码的通信装置标识;或者
-由所述无线电基站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时频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中的不同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被配置用于为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并且与所述每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中的每个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相关联的参数集方案负责所述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或者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中的不同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被配置用于所述通信装置的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并且与所述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相关联,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中的每个所述MAC实体根据所述相关联的数据传输使用情境负责所述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其中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其中所述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以及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每个所述逻辑信道被配置有资源分配模式,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式是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和/或快速无线电资源分配模式,
其中,所述电路通过对与所述无线电基站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式相关联的逻辑信道进行优先级排序来执行所述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以及
其中,所述快速无线电资源分配模式由所述通信装置自主地执行,而无需从所述无线电基站请求和接收上行调度指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为针对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定义用于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配置和/或触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电路对为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的每个所述参数集方案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
其中,当针对所述参数集方案之一执行所述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时,所述电路生成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与所述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以及
其中,发送单元将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所述无线电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电路对所述通信装置的所有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执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
其中,当执行所述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时,所述电路生成第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第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单独指示与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
其中,发送单元将所生成的第二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给所述无线电基站,以及
其中,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包含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其中每个数据传输使用情境是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或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执行所述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时,所述电路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仅分配给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逻辑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电路生成用于从所述无线电基站请求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调度请求,其中所述调度请求指示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所请求的所述参数集方案或数据传输使用情境。
11.一种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
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
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中确定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
-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内的参数集层指示;
-由所述无线电基站用于对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进行编码的通信装置标识;或者
-由所述无线电基站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时频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针对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的每个参数集方案定义用于公共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的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配置和/或触发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为所述通信装置配置的每个所述参数集方案执行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
其中,针对所述参数集方案之一的所述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过程包括:
生成缓冲区状态报告,所述缓冲区状态报告指示与所述一个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以及
将单独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发送到所述无线电基站。
15.一种被配置为操作通信装置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接收电路,
接收配置信息以配置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是逻辑信道之一并与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被定义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以及
从无线电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通信装置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
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接收电路,并且用于: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从所述多个参数集方案中确定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参数集方案,以及
通过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给被配置的并与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的所述参数集方案相关联的所述逻辑信道来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16.一种被配置为操作无线电基站用于针对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无线电资源分配过程的集成电路,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参数集方案,每个参数集方案与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所述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时频无线电资源划分为资源调度单元的参数相关联,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多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与所配置的参数集方案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处理电路,生成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指示由所述用户设备可使用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其中生成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时能够基于由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的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调度指派旨在用于哪个参数集方案,
发送电路,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调度指派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30668.1A CN113872913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6191772.9 | 2016-09-30 | ||
EP16191772.9A EP3301986A1 (en) | 2016-09-30 | 2016-09-30 |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PCT/JP2017/026957 WO2018061438A1 (en) | 2016-09-30 | 2017-07-26 |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CN202111230668.1A CN113872913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CN201780049667.2A CN109565494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9667.2A Division CN109565494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2913A true CN113872913A (zh) | 2021-12-31 |
CN113872913B CN113872913B (zh) | 2023-07-18 |
Family
ID=5704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30668.1A Active CN113872913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CN201780049667.2A Active CN109565494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49667.2A Active CN109565494B (zh) | 2016-09-30 | 2017-07-26 | 不同的ofdm参数集方案中的改进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904902B2 (zh) |
EP (4) | EP3301986A1 (zh) |
JP (3) | JP6967070B2 (zh) |
KR (1) | KR102409010B1 (zh) |
CN (2) | CN113872913B (zh) |
AU (1) | AU2017336823B2 (zh) |
BR (1) | BR112019000785A2 (zh) |
MX (1) | MX2019000606A (zh) |
RU (1) | RU2734646C1 (zh) |
WO (1) | WO2018061438A1 (zh) |
ZA (1) | ZA2019006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91541B2 (en) * | 2016-06-22 | 2020-09-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same |
EP3479515B1 (en) | 2016-09-30 | 2020-06-03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
CN108307467B (zh) * | 2016-09-30 | 2021-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
EP3301986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US11140715B2 (en) * | 2016-10-26 | 2021-10-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veform-depend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
AU2016428456B2 (en) * | 2016-11-04 | 2021-11-0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EP4358623A1 (en) | 2016-11-17 | 2024-04-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deactivating cells with scal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ell aggregation |
CN108282891B (zh) * | 2017-01-05 | 2020-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WO2018126633A1 (en) * | 2017-01-05 | 2018-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JP7144326B2 (ja) * | 2017-01-06 | 2022-09-29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通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EP3566367B1 (en) * | 2017-01-06 | 2021-04-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device and node for adapting a numerology depending on a posi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
WO2018129699A1 (en) | 2017-01-13 | 2018-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and mapping to different numerologies |
MX2019009329A (es) * | 2017-02-07 | 2019-09-19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datos. |
US11122612B2 (en) * | 2017-06-15 | 2021-09-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ogical channel mapping to grant free transmission |
US10568129B2 (en) | 2017-06-15 | 2020-02-18 | Ofinno, Llc | Grant free configuration |
US10764888B2 (en) * | 2017-07-27 | 2020-09-01 | Yeongmoon S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ceive and transmi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SCS |
WO2019033071A1 (en) | 2017-08-10 | 2019-02-14 | Babaei Alireza |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CN109451845B (zh) | 2017-08-11 | 2021-03-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时间提前调整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9391966B (zh) * | 2017-08-11 | 2021-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时提前确定方法及设备 |
CN109587770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的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19127597A1 (zh) * | 2017-12-31 | 2019-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1699648B (zh) * | 2018-04-04 | 2022-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490363B2 (en) | 2018-04-18 | 2022-11-01 | Google Llc | User device-initiated bandwidth request |
US10609681B2 (en) * | 2018-04-24 | 2020-03-31 | Google Llc | User device-initiated request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RU2760233C1 (ru) * | 2018-05-10 | 2021-11-23 |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WO2019220648A1 (ja) * | 2018-05-18 | 2019-11-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813069B2 (en) | 2018-06-29 | 2020-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sing different timing advance values for different numerologies |
JP6963185B2 (ja) * | 2018-08-22 | 2021-11-05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帯域割当装置、帯域割当方法及び帯域割当プログラム |
CN110944395B (zh) * | 2018-09-21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0067971A1 (en) * | 2018-09-27 | 2020-04-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of conveying buffer status with mixed critical and non-critical traffic |
DE112019004854T5 (de) * | 2018-09-27 | 2021-06-10 | Sony Corporation |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infrastrukturausrüstung und verfahren |
KR102554392B1 (ko) * | 2018-09-28 | 2023-07-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 보고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11132317B (zh) * | 2018-10-31 | 2022-12-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
CN111294936B (zh) * | 2018-12-06 | 2023-04-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11294932B (zh) * | 2018-12-11 | 2022-08-16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逻辑信道调度、配置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
WO2020164530A1 (en) * | 2019-02-14 | 2020-08-20 |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 Data transmission prioritization in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1436165B (zh) * | 2019-03-27 | 2022-06-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US11950254B2 (en) | 2019-04-08 | 2024-04-02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ata transmission mod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
CN112136337B (zh) * | 2019-04-09 | 2022-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US12035326B2 (en) | 2019-04-18 | 2024-07-09 | Apple Inc. | Enhanced signaling to support multiple configured grants |
EP3780891A1 (en) * | 2019-08-01 | 2021-02-1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of monitor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246584B (zh) * | 2020-01-07 | 2023-08-08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资源单元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
WO2021156045A1 (en) * | 2020-02-05 | 2021-08-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ell edge scheduling arrangement for high subcarrier spacing |
CN113395747B (zh) * | 2020-03-12 | 2022-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非连续接收drx参数确定方法 |
CN111567070B (zh) * | 2020-04-07 | 2022-12-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唤醒时间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825448B2 (en) * | 2020-04-10 | 2023-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prioritizing communic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WO2021212478A1 (zh) * | 2020-04-24 | 2021-10-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及用于可穿戴设备获取通信资源的方法 |
CN113746592A (zh) * | 2020-05-27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3766565B (zh) * | 2020-06-04 | 2024-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616594B2 (en) * | 2021-05-04 | 2023-03-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tilizing padding duration at start of a half subframe |
WO2024060102A1 (en) * | 2022-09-21 | 2024-03-28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57547A1 (en) * | 2009-04-23 | 2012-03-0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
US20150117342A1 (en) * | 2012-05-04 | 2015-04-3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hreshold-based and power-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
EP2922360A1 (en) * | 2014-03-21 | 2015-09-2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
EP2723144B1 (en) * | 2012-10-19 | 2016-03-30 | Fujitsu Limited |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
US20160219475A1 (en) * | 2013-07-04 | 2016-07-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s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
EP3051737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s in mcptt-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99424C (zh) * | 2003-05-22 | 2009-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码分多址系统支持集群业务多信道的方法 |
US8040834B2 (en) * | 2004-03-31 | 2011-10-1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traffic volu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to support enhanced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s |
CN100479421C (zh) * | 2004-09-29 | 2009-04-15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资源调度的用户装置和方法 |
US8477593B2 (en) * | 2006-07-28 | 2013-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200969B1 (ko) * | 2006-10-24 | 2012-11-13 |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을 위한 포착 파일럿들 |
US9071414B2 (en) * | 2007-03-23 | 2015-06-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broadcast messages in wireless signals |
US8848620B2 (en) * | 2008-02-04 | 2014-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scheduling request |
US8638815B2 (en) * | 2010-01-08 | 2014-01-28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
KR101790593B1 (ko) * | 2010-04-01 | 2017-10-26 |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 물리적 랜덤 액세스 채널들에 대한 송신 전력 제어 |
US9872257B2 (en) * | 2013-09-04 | 2018-01-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92146B2 (en) * | 2014-08-06 | 2019-05-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LAN |
US10548129B2 (en) * | 2015-02-11 | 2020-01-28 | Apple Inc.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unified flexible 5G air interface |
WO2017005295A1 (en) | 2015-07-06 | 2017-01-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ystems |
US11039485B2 (en) | 2015-08-31 | 2021-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wireless protocol configurable according to services and devices |
EP3456131A1 (en) | 2016-05-12 | 2019-03-20 | IDAC Holdings, Inc. | Flow-based processing in wireless systems |
WO2018031638A1 (en) * | 2016-08-11 | 2018-02-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plink transmission request for multiple numerologies |
WO2018031135A1 (en) * | 2016-08-12 | 2018-02-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selecting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 capabilities |
EP3282623A1 (en) * | 2016-08-12 | 2018-02-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EP3301986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
US10750519B2 (en) * | 2017-03-16 | 2020-08-1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Determining a priority order based on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
-
2016
- 2016-09-30 EP EP16191772.9A patent/EP330198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
- 2017-07-26 KR KR1020197004133A patent/KR10240901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7-26 AU AU2017336823A patent/AU20173368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7-26 RU RU2019102593A patent/RU2734646C1/ru active
- 2017-07-26 EP EP17855396.2A patent/EP3520345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7-26 WO PCT/JP2017/026957 patent/WO2018061438A1/en unknown
- 2017-07-26 EP EP21201290.0A patent/EP3955683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7-26 JP JP2019514837A patent/JP69670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7-26 BR BR112019000785-7A patent/BR112019000785A2/pt unknown
- 2017-07-26 CN CN202111230668.1A patent/CN11387291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6 EP EP24192080.0A patent/EP4436294A2/en active Pending
- 2017-07-26 MX MX2019000606A patent/MX2019000606A/es unknown
- 2017-07-26 CN CN201780049667.2A patent/CN1095654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29 ZA ZA2019/00608A patent/ZA201900608B/en unknown
- 2019-02-04 US US16/266,329 patent/US109049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2-16 US US17/123,596 patent/US11553508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0-21 JP JP2021172332A patent/JP7162715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17 JP JP2022166233A patent/JP7318089B2/ja active Active
- 2022-12-06 US US18/062,542 patent/US11943806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22 US US18/584,628 patent/US2024019642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057547A1 (en) * | 2009-04-23 | 2012-03-0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
CN102415187A (zh) * | 2009-04-23 | 2012-04-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用于生成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
US20150117342A1 (en) * | 2012-05-04 | 2015-04-3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hreshold-based and power-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
EP2723144B1 (en) * | 2012-10-19 | 2016-03-30 | Fujitsu Limited | Up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Multi-RAT System |
US20160219475A1 (en) * | 2013-07-04 | 2016-07-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s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
EP2922360A1 (en) * | 2014-03-21 | 2015-09-2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
EP3051737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3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s in mcptt-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s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ERICSSON: "R5-153225 \"New E-UTRA MAC test case 7.1.4.3a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handling for Category 0 UE\"", 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 * |
INTEL CORPORATION: "\"R2-165018 MAC entities to support multiple NR verticals\"", 3GPP TSG_RAN\\WG2_RL2 * |
XI ZHANG 等: "Filtered-OFDM - Enabler for Flexible Waveform in the 5th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IEEE * |
李贵勇 等: "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组装过程研究与实现", 电视技术, no. 0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65494B (zh) | 2021-10-22 |
AU2017336823A1 (en) | 2019-02-07 |
EP3520345A1 (en) | 2019-08-07 |
US20210105799A1 (en) | 2021-04-08 |
EP3955683A1 (en) | 2022-02-16 |
RU2734646C1 (ru) | 2020-10-21 |
US11943806B2 (en) | 2024-03-26 |
EP4436294A2 (en) | 2024-09-25 |
AU2017336823B2 (en) | 2022-03-31 |
JP6967070B2 (ja) | 2021-11-17 |
JP2022009350A (ja) | 2022-01-14 |
US11553508B2 (en) | 2023-01-10 |
EP3520345A4 (en) | 2019-09-11 |
CN109565494A (zh) | 2019-04-02 |
KR20190060756A (ko) | 2019-06-03 |
EP3955683B1 (en) | 2024-09-11 |
MX2019000606A (es) | 2019-07-04 |
JP2022188277A (ja) | 2022-12-20 |
JP7162715B2 (ja) | 2022-10-28 |
US20230100676A1 (en) | 2023-03-30 |
EP3301986A1 (en) | 2018-04-04 |
JP2019537852A (ja) | 2019-12-26 |
CN113872913B (zh) | 2023-07-18 |
JP7318089B2 (ja) | 2023-07-31 |
US20240196429A1 (en) | 2024-06-13 |
US10904902B2 (en) | 2021-01-26 |
US20190174513A1 (en) | 2019-06-06 |
WO2018061438A1 (en) | 2018-04-05 |
KR102409010B1 (ko) | 2022-06-14 |
ZA201900608B (en) | 2021-06-30 |
EP3520345B1 (en) | 2021-11-17 |
BR112019000785A2 (pt) | 2019-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62715B2 (ja) | 集積回路 | |
EP3048847B1 (en) | Improved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 |
EP3363224B1 (en) | Improved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unlicensed cells with additional transmission timing offsets | |
EP3175657B1 (en) | 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for d2d communication | |
CN106605434B (zh) | D2d数据发送—用于空闲模式ue的定时提前 | |
US9999033B2 (en)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nd reporting a buffer status and device therefor | |
WO2016163065A1 (en)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for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 |
JP7495953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 |
KR20140121098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
JP6820568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RU2751539C2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таймингом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связи d2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