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349B - 管腔支架 - Google Patents
管腔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55349B CN113855349B CN202010601839.6A CN202010601839A CN113855349B CN 113855349 B CN113855349 B CN 113855349B CN 202010601839 A CN202010601839 A CN 202010601839A CN 113855349 B CN113855349 B CN 113855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nt
- support
- main body
- anchoring
- lum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7474 aortic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95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52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腔支架,所述管腔支架可径向压缩或展开,所述管腔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锚定支架,所述锚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部或远端部的外周,所述锚定支架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相连,所述锚定支架的远端形成朝向远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锚定支架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最大外径;所述锚定支架包括锚定支撑体和第一覆膜,所述第一覆膜至少覆盖所述锚定支撑体的近端部。一方面使得锚定支架相对主体支架更加能够贴紧血管的内壁,以彻底的消除管腔支架与血管内壁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从而提高管腔支架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防止管腔支架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移位,进一步提高管腔支架的封堵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腔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医疗器械和介入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在体内植入管腔支架已成为治疗血管中各种瘤体(例如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一般地,通过鞘管将管腔支架植入血管内,利用腔内隔绝原理,使得管腔支架在径向力的作用下与血管内壁贴合,从而对血管中的瘤体产生隔离作用,确保瘤体与血液完全隔绝。即管腔支架隔绝瘤体以重构血流通道,使得瘤体血栓化或肌化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若管腔支架近端的封堵效果或抗移位效果较差时,支架近端很容易因血流冲击滑到瘤腔中,使支架丧失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管腔支架的抗移位能力和密封效果。
一种管腔支架,所述管腔支架可径向压缩或展开,所述管腔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锚定支架,所述锚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部或远端部的外周,所述锚定支架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相连,所述锚定支架的远端形成朝向远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锚定支架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最大外径;所述锚定支架包括锚定支撑体和第一覆膜,所述第一覆膜至少覆盖所述锚定支撑体的近端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支撑体包括沿所述主体支架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锚定单元,所述锚定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主体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朝向所述管腔支架的远端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与主体支架的外表面形成夹角。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5°至45°,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距离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的径向距离为1至4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锚定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端朝远离所述裸支架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管腔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锚定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体可径向压缩;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的远端相连。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件沿所述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覆膜沿所述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腔支架,所述管腔支架可径向压缩或展开,所述管腔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锚定支架,所述锚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部,所述主体支架包括多个沿所述管腔支架长度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波圈,所述锚定支架包括沿所述管腔支架周向排布的多个第四支撑件,每个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波圈相连;且所述锚定支架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最大外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支架还包括第一覆膜,所述多个第四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覆膜相连;所述主体支架还包括第二覆膜,所述多个波圈通过所述第二覆膜相连,所述第一覆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覆膜的厚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管腔支架长度延伸方向平行的线段,或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弧线段。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锚定支撑体由第一线材制成,所述主体支撑体由第二线材制成,所述第一线材的丝径小于所述第二线材的丝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由于锚定支撑体的最大外径大于主体支撑体的最大外径,当管腔支架植入血管后,锚定支架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大于主体支架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使得锚定支架相对主体支架与血管内壁形成更强的贴附力,一方面使得锚定支架相对主体支架更加能够贴紧血管的内壁,以彻底的消除管腔支架与血管内壁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从而提高管腔支架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能增大整个管腔支架与血管之间的静摩擦力,防止管腔支架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移位,避免因管腔支架移位而导致密封失效,进一步提高管腔支架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腔支架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腔支架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腔支架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管腔支架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管腔支架植入血管后处于压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管腔支架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管腔支架中第三支撑件与第三波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腔支架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医疗器械领域,定义血液流入的方向为“近端”,血液流出的方向为“远端”。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腔支架10包括主体支架100、裸支架200和锚定支架300,主体支架100包括主体支撑体110和第二覆膜120,第二覆膜120设置在主体支撑体110上。裸支架200与主体支架100的近端连接,裸支架200主要用于将管腔支架10锚定在血管中。锚定支架300设置在主体支架100近端部的外周且靠近裸支架200设置。
锚定支架300包括锚定支撑体310和第一覆膜320,第一覆膜320至少部分覆盖锚定支撑体310的近端部。锚定支架300近端与主体支架100连接,且锚定支撑体310环绕主体支撑体110设置。在自然状态下,锚定支架300的最大外径大于主体支架100的最大外径。锚定支撑体310包括多个锚定单元302,多个锚定单元302沿主体支撑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列。
应当理解,第一覆膜/第二覆膜既可以设置在锚定支撑体/主体支撑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也可以同时设置在锚定支撑体/主体支撑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锚定支架300近端与主体支架100连接,并且形成朝向远端的第一开口301。主体支撑体110包括沿管腔支架10轴向由近端至远端间隔排列且相邻的第一波圈111、第二波圈112和第三波圈113,对于该三个波圈,第一波圈111最靠近裸支架200设置,第三波圈113最远离裸支架200设置,第二波圈112位于第一波圈111和第三波圈113之间。其中,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均为小波圈,即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可以采用更细的丝材编织,主要用于提升管腔支架近端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中,锚定单元302包括第一支撑件311,第一支撑件311为直线型的金属丝,第一支撑件311位于主体支撑体110所围成的空间之外,第一覆膜320设置在第一支撑件311上。第一支撑件311的近端为固定端并与第二波圈112的波峰连接,第一支撑件311的远端为自由端并朝向管腔支架10的远端延伸,使得第一支撑件311相对于主体支架100倾斜设置。显然,沿主体支撑体110的轴向,第一支撑件311的自由端相对其固定端到裸支架200的距离更远。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还可以包括曲线段,例如第一支撑件包括波浪形,多个波浪形的波峰相连构成直线,第一覆膜与多个波峰相连从而覆膜第一支撑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二波圈,此时,第一支撑件的近端可以与第一波圈的波谷相连,且覆膜支架压缩后,锚定支架不会覆盖主体支架上的波圈,从而减小覆膜支架整体的压缩尺寸。
第一支撑件311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支撑件311与主体支架100的外表面形成一个夹角α,此时,第一支撑件311与主体支架100的外表面形成V形的第一开口301。当锚定支架300受到朝向管腔支架径向向内的力作用时,第一支撑件的远端会靠近管腔支架的外表面转动,使得夹角α变小,第一开口也变小。自然状态下,该夹角α的取值范围可为25°至45°,其具体取值可以为25°、30°或45°等;并且,第一支撑件311的自由端距离主体支架100的外表面的径向距离可为1~4毫米,此距离也即锚定支架300的最大外径与主体支架100的最大外径的差值。这样设置,锚定支架的最大外径不会过大,同时,锚定支架的轴向长度也不至于过短,从而可以使得管腔支架释放后锚定支架既不会影响主体支架对血管的支撑作用,也能保证锚定支架较好的锚定和密封作用。
当将整个管腔支架10植入至血管中后,沿垂直管腔支架10轴向的方向,例如沿管腔支架10的径向,整个锚定支撑体310与主体支撑体110均处于合理压缩状态,两者均与血管的管腔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最终使得锚定支架300与主体支架100均紧贴血管的内壁,血液将无法进入管腔支架10与血管内壁的间隙之间,防止血液通过该间隙流入瘤体,确保管腔支架10对瘤体的隔离效果。
针对不同的血管形态,本发明的管腔支架的主体支架可做相应改进。例如,对于一些大血管,靠近心脏的部分血管内径比远离心脏的部分血管内径大,此时可以将主体支架设计成从近端到远端外径渐缩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管腔支架中的主体支架也可以设计成从近端到远端外径渐大的部分,或者,远端部分的外径大于其它部分的外径,从而适用于一些延长支架,此时,锚定支架设置在靠近主体支架上外径较大的一端,用于防止血液倒流。
因此,通过在主体支架100上再设置锚定支架300,加上自然状态时锚定支架300的直径大于主体支架100的直径,当两者压缩后,锚定支架300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大于主体支架100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使得锚定支架300相对主体支架100更加能够贴紧血管的内壁,从而更加彻底地消除管腔支架10与血管内壁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这样至少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能充分发挥锚定支架300对瘤体更强的隔离作用,在主体支架100所形成的一次密封的基础上,锚定支架300能够进一步形成二次密封,故整个管腔支架10能够对瘤体形成双重密封,从而提高管腔支架10的密封效果。此外,即便主体支架100的密封减弱或失效,锚定支架300还能够起到补充密封的作用。
第二,由于锚定支架300相对主体支架100与血管内壁形成更强的贴附力,能增大整个管腔支架10与血管之间的静摩擦力,防止管腔支架10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移位,避免因管腔支架10移位而导致失效。同时,更为重要是,由于血流从裸支架200流向主体支架100,且第一开口301朝向远端设置,此时,第一支撑件311形成类似倒钩的功能,进一步避免管腔支架10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移位,在裸支架200所形成的一次锚定基础上,第一支撑件311能够形成二次锚定,故整个管腔支架10能够形成双重锚定作用,确保管腔支架10具有良好的锚定能力,防止管腔支架10移位。并且,第一开口301朝向远端设置,能够防止因第一开口301朝向近端设置而使整个锚定支架300形成一个兜围,避免血流对兜围的冲击力而影响管腔支架10的锚定性能。
第三,第一支撑件311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低,能够减少锚定支架300和整个管腔支架10的生产成本,从而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其它实施例中,管腔支架也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管腔支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管腔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定单元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31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锚定单元302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12。第一覆膜320由第一支撑件311延伸至第二支撑件312上,也即第一支撑件311和第二支撑件312上均设置有第一覆膜320。第二支撑件312与管腔支架10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支撑件312的近端为固定端并与第一支撑件311的远端相连,第二支撑件312的远端为自由端并朝远端延伸从而形成朝向远端的第一开口301。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锚定支架300影响主体支架100的支撑作用,第二支撑件312的长度L可选为8mm至12mm。类似地,本实施例的锚定支架受到朝向管腔支架径向向内的力作用时,锚定支架除近端与主体支架外表面相连的部分外均会靠近管腔支架的外表面运动,使得第一开口变小。第二支撑件312与第一支撑件311的材料相同,且两者可以一体成型。
由于设置第二支撑件312,第二支撑件312具有一定的长度且设置有第一覆膜320,当管腔支架10与血管管腔配合后,第二支撑件312的设置能适当提高锚定支架300与血管内部的贴附面积,从而提高锚定支架300的密封能力,最终提高管腔支架10的密封效果。同时,由于贴附面积的增加,可以增加锚定支架300与血管内部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提高管腔支架10的锚定能力和封堵效果,同时也降低了锚定支架对血管的刺激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覆膜可以不覆盖或不完全覆盖第二支撑体,只要保证第一覆膜至少覆盖锚定支撑体的近端部,保证密封效果即可。
在其它实施例中,管腔支架还可以采用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管腔支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管腔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锚定单元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支撑件311和第二支撑件3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锚定单元302还包括第三支撑件313。第三支撑件313呈折线状且可径向压缩,进而使得第三支撑件313形成一个折角β,该折角β的开口朝向管腔支架的远端。在自然状态下,第三支撑件313所形成的折角β的取值范围为60°至70°,其具体取值可以为60°、65°或70°等。第三支撑件313的一端与第三波圈113的波峰连接,第三支撑件31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312远离第一支撑件311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件311、第二支撑件312和第三支撑件313的材料可以相同,并且可以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支撑件上的折角开口也可以朝向近端;同样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支撑件可以包括多段直线,也即第三支撑件形成多个折角,且多个折角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阅图7,第三支撑件313的靠近主体支架100外表面的一端弯曲形成一个环313a,该环313a也可以是独立环,然后与第三支撑件313的端部焊接。当第三支撑件313与第三波圈113连接时,该环313a与第三波圈113的波峰通过缝合线312b紧固,以实现环313a与第三波圈113的缝合连接。
同时参阅图4、图5和图6,通过设置第三支撑件313,当管腔支架10与血管管腔配合后,第三支撑件313沿管腔支架10的径向压缩而使得折角β减少。压缩后的第三支撑件313将产生弹力,可以合理增加锚定支架300与血管内部紧贴时的抵压力,进而提高锚定支架300与血管之间的静摩擦力,最终提高管腔支架10的锚定能力和密封效果。
应当注意,图5所示的管腔支架的锚定支架被压缩前及被压缩后,锚定支架上的第一覆膜可以完全遮盖第三支撑件,即第三支撑件沿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覆膜沿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内(即投影线为径向,投影面平行于支架轴线方向),从而避免第三支撑件直接与血管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锚定支架被压缩后也可以部分覆盖第三支撑件,例如,当第二支撑件上完全被第一覆膜覆盖时,第三支撑件与主体支架相连的一端相较于第三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连的一端更靠近主体支架的远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锚定单元302也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311和第三支撑件313,而不包括第二支撑件312。此时,第三支撑件313的一端与第三波圈113的波峰连接,第三支撑件3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311的远端连接。当然,第一支撑件311、第二支撑件312和第三支撑件313还可以呈弧线状。
本发明的锚定单元302的数量可以为三的整数倍,例如,锚定单元302为三个、六个、九个或十二个等。当锚定单元302的数量增多时,锚定支撑体310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越大,从而提高压缩后整个锚定支架300与血管之间的挤压力和静摩擦力,最终提高管腔支架10的锚定能力和密封效果。为保证锚定支架的锚定和密封效果以及主体支架的支撑效果,设置锚定支撑体310的最大外径比主体支撑体110的最大外径大1mm至4mm。例如,主体支撑体110的最大外径为24mm至40mm,主体支撑体110最大外径的具体取值可以为24mm、29mm或40mm等。
对于第一支撑件311、第二支撑件312和第三支撑件313,各个支撑件可以由丝线状结构的第一线材形成,第一线材可以为金属丝。对于主体支撑体110上的第一波圈111、第二波圈112和第三波圈113,各个波圈也可由丝线状结构的第二线材形成,第二线材可以为金属丝。线材的丝径越大,支撑强度越强,丝径越小,顺应性越好,所以从密封效果以及管腔支架的整体支撑角度考虑,第一线材的丝径可以小于第二线材的丝径,例如第一线材的丝径可以为0.35mm,第二线材的丝径可以为0.45mm。第一线材的材料可以与第二线材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二覆膜120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与主体支撑体110缝合连接。第一覆膜320也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与锚定支撑体310缝合连接。当然,第一覆膜320还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ePTFE)膜,聚四氟乙烯膜与锚定支撑体310热熔连接,即聚四氟乙烯膜通过热处理后与锚定支撑体310融合为一个整体。优选第一覆膜320的厚度小于第二覆膜120的厚度,第一覆膜320与第二覆膜120可以分体设置。
由于第一线材的丝径小于第二线材的丝径,可以提高整个锚定支架300的径向柔顺性,同时第一覆膜320的厚度小于第二覆膜120的厚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锚定支架300的径向柔顺性。当锚定支架300的径向柔顺性提高后,可以使得锚定支架300与血管内壁贴合性更好,从而提高锚定支架300的封堵效果。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锚定支架上的第一支撑件的近端与主体支架上的第二波圈的波峰相连,可以提高锚定支架与主体支架的连接性能。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缝合或热熔的方式使锚定支架上的第一覆膜与主体支架上的第一覆膜相连,即可实现锚定支架近端与主体支架外表面的连接。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8,本实施例的管腔支架与第一实施例的管腔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锚定支架。本实施例的锚定单元302自身形成第二开口303,在主体支撑体110的径向上,第二开口303朝向主体支撑体110的中心轴线设置。锚定单元302包括呈折线状的第四支撑件314,当然,第四支撑件314也可以包括弧形段,只要保证第二开口303朝向主体支撑体110的中心轴线即可。第四支撑件314的两端均与主体支撑体110固定连接。
主体支撑体110包括沿自身轴向间隔排列且相邻的多个波圈,其中包括第一波圈111和第二波圈112,第一波圈111最靠近裸支架200,且第一波圈111为小波圈。第四支撑件314的一端与第一波圈111的波谷连接,第四支撑件314的另一端与第二波圈112的波峰连接。具体而言,第四支撑件314包括多个线段,例如包括均呈直线状的第一连接段314a、第二连接段314b和第三连接段314c,第一连接段314a和第二连接段314b通过第三连接段314c相连。第一连接段314a的一端与第一波圈111的波谷连接,第二连接段314b的另一端与第二波圈112的波峰连接。第三连接段314c与主体支撑体110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连接段314a和第二连接段314b两者分别与第三连接段314c所形成的夹角相等,此时,第四支撑件314类似于等腰梯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314a和第二连接段314b两者分别与第三连接段314c所形成的夹角也可以不相等。优选地,第一连接段314a和第三连接段314c所形成的夹角范围为25°至45°。
第二覆膜120与第一覆膜320两者一体连接,当然,第二覆膜120的厚度大于第一覆膜320的厚度。第二覆膜120与第一覆膜320均可以由多层单元膜叠置形成,第一覆膜320可以四至六层单元膜叠置而成,第二覆膜120可以由六至八层单元膜叠置而成。例如,第一覆膜320由六层单元膜形成,六层单元膜分成两组,每组各有三层单元膜,第四支撑件314贴附在两组单元膜之间。第二覆膜120由八层单元膜形成,同样地,八层单元膜分成两组,每组各有四层单元膜,主体支撑体110贴附在两组单元膜之间。覆膜时,可以先在锚定支撑体和主体支撑体的内外表面同时各覆上三层单元膜,然后再在主体支撑体的内外分别加覆一层单元膜,从而实现第二覆膜与第一覆膜一体连接,也即实现锚定支撑体和主体支撑体的一体连接。
为保证管腔支架植入后有足够的支撑力,在自然状态下,主体支撑体110的最大外径为血管内径的1.10倍至1.15倍,锚定支撑体310的最大外径为血管内径的1.15倍至1.20倍。使得主体支撑体110的最大外径大于锚定支撑体310的最大外径。例如,当血管的内径为30mm时,主体支撑体110的最大外径为34mm,锚定支撑体310的最大外径为36mm。
因此,当本实施例的管腔支架植入血管后,锚定支架300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大于主体支架100与血管管腔的过盈度,使得锚定支架300相对主体支架100与血管内壁形成更强的贴附力,一方面使得锚定支架300相对主体支架100更加能够贴紧血管的内壁,以彻底的消除管腔支架10与血管内壁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从而提高管腔支架10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能增大整个管腔支架10与血管之间的静摩擦力,防止管腔支架10在血流冲击下产生移位,避免因管腔支架10移位而导致封堵失效,进一步提高管腔支架10的封堵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管腔支架,所述管腔支架可径向压缩或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锚定支架,所述锚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部或远端部的外周,所述锚定支架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相连,所述锚定支架的远端形成朝向远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锚定支架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主体支架的最大外径;所述锚定支架包括锚定支撑体和第一覆膜,所述第一覆膜至少覆盖所述锚定支撑体的近端部;所述锚定支撑体包括沿所述主体支架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锚定单元;
所述锚定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主体支架包括主体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近端与所述主体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朝向所述管腔支架的远端延伸,所述第一支撑件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与主体支架的外表面形成夹角;
所述锚定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远端朝向所述管腔支架的远端延伸,且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管腔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锚定单元还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呈折线且可径向压缩;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支撑体相连,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或第二支撑件的远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25°至45°,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端距离所述主体支架的外表面的径向距离为1至4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件沿所述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覆膜沿所述管腔支架径向的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多段直线,包括多段直线的所述第三支撑件形成多个折角,多个所述折角的大小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靠近所述主体支架外表面的一端设有一环,所述环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靠近所述主体支架外表面的一端弯曲形成,也可是将一独立环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端部焊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单元的数量为三的整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撑体的最大外径比所述主体支撑体的最大外径大1mm至4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还包括第二覆膜,所述第一覆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覆膜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撑体由第一线材制成,所述主体支撑体由第二线材制成,所述第一线材的丝径小于所述第二线材的丝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1839.6A CN11385534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管腔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1839.6A CN11385534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管腔支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5349A CN113855349A (zh) | 2021-12-31 |
CN113855349B true CN113855349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7898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1839.6A Active CN113855349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管腔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55349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02915U (zh) * | 2009-12-18 | 2010-10-13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小波段设计的侧支型覆膜支架 |
CN104287871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黄连军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 |
CN207071110U (zh) * | 2016-12-30 | 2018-03-0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
CN107822739A (zh) * | 2016-09-07 | 2018-03-23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管腔支架系统 |
CN109077836A (zh) * | 2015-12-30 | 2018-12-25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9498211A (zh) * | 2018-11-27 | 2019-03-22 |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9700568A (zh) * | 2018-12-28 | 2019-05-03 |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 |
CN109966033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9984863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层血管支架 |
CN209734240U (zh) * | 2019-01-22 | 2019-12-06 | 程国政 | 一种新型前列腺支架植入器 |
CN111228001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原位开窗支架系统 |
CN111228000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11228002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3225291A1 (en) * | 2002-05-10 | 2003-11-11 | Cordis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a medical device having a thin wall tubular membrane over a structural frame |
EP2926772A1 (en) * | 2003-04-24 | 2015-10-07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Artificial valve prosthesis with improved flow dynamics |
US10531941B2 (en) * | 2016-11-09 | 2020-01-14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Stent including anti-migration capabilities |
KR102112820B1 (ko) * | 2017-12-01 | 2020-05-19 | 주식회사 비씨엠 | 미끄럼 방지기능을 향상시킨 스텐트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1839.6A patent/CN1138553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02915U (zh) * | 2009-12-18 | 2010-10-13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小波段设计的侧支型覆膜支架 |
CN104287871A (zh) * | 2014-10-24 | 2015-01-21 | 黄连军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 |
CN109077836A (zh) * | 2015-12-30 | 2018-12-25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7822739A (zh) * | 2016-09-07 | 2018-03-23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管腔支架系统 |
CN207071110U (zh) * | 2016-12-30 | 2018-03-06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
CN109966033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9984863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双层血管支架 |
CN111228000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11228002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11228001A (zh) * | 2018-11-13 | 2020-06-05 |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及原位开窗支架系统 |
CN109498211A (zh) * | 2018-11-27 | 2019-03-22 |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管腔支架 |
CN109700568A (zh) * | 2018-12-28 | 2019-05-03 |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 覆膜支架 |
CN209734240U (zh) * | 2019-01-22 | 2019-12-06 | 程国政 | 一种新型前列腺支架植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5349A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05286730B2 (en) | Stent graft connection arrangement | |
CN101861134B (zh) | 血液循环管道的治疗装置 | |
CN111067664B (zh) | 覆膜支架 | |
CN106923931B (zh) | 覆膜支架 | |
CN109419566B (zh) | 覆膜支架 | |
CN112823766B (zh) | 双层管腔支架 | |
CN112754731A (zh) | 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及医用装置 | |
CN109966033B (zh) | 管腔支架 | |
CN113855349B (zh) | 管腔支架 | |
CN106923943B (zh) | 覆膜支架 | |
CN110420075B (zh) | 覆膜支架 | |
CN218075337U (zh) | 二尖瓣瓣膜支架机构 | |
CN116035788A (zh) | 开窗支架、覆膜支架系统及开窗支架的缝合方法 | |
CN108261254B (zh) | 分叉型覆膜支架 | |
CN110393607B (zh) | 覆膜支架 | |
US9498323B2 (en) | Stent graft having movable fenestrated tubular bridge | |
US20230087452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ttaching non-connected anatomical structures | |
CN116158890A (zh) | 心脏瓣膜支架及心脏瓣膜假体 | |
CN110420074B (zh) | 覆膜支架 | |
CN113040988B (zh) | 血管支架 | |
CN219184347U (zh) | 管腔移植物及锚定移植物 | |
CN114681116A (zh) | 管腔支架 | |
CN221470079U (zh) | 人工血管的免缝合连接组件 | |
CN219720963U (zh) | 心脏瓣膜支架及心脏瓣膜假体 | |
EP4445869A1 (en) | Airway st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518051 8th floor, Xian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22,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07, Xianjian technology building, No.22,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Xianjian Changtong Medical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