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1715A -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1715A CN113761715A CN202110917593.8A CN202110917593A CN113761715A CN 113761715 A CN113761715 A CN 113761715A CN 202110917593 A CN202110917593 A CN 202110917593A CN 113761715 A CN113761715 A CN 1137617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l
- following
- vehicle
- gmm
-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Geomet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各个驾驶人在跟驰工况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中,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本发明用数据驱动的双层跟驰模型能有效描述驾驶人跟车行为的个体差异,满足对智能驾驶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由驾驶人因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在事故总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由于驾驶人因素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轻驾驶人的操作强度,各种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部分自动驾驶系统相继被采用。
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离不开驾驶人模型的研究,驾驶人模型分析由各种车载传感器收集到的车辆行驶过程中自车状态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状态参数,将其变换为车辆运动参数(加速度、方向盘转角)来实现车辆控制。目前的辅助驾驶系统,多采用传统的基于逻辑和经典控制的驾驶人模型,然而,由于驾驶人个体属性、心理特征、驾驶经验、对道路环境的感知、对信息的决策处理能力的不同,驾驶人在跟车、换道、制动等方面表现出典型的差异性,这就导致目前的辅助驾驶系统难以适应不同驾驶人的驾驶习性,从而降低智能车辆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实车实验获取的自然驾驶车辆轨迹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驾驶人跟驰行为差异性,提取驾驶人差异性指标,构建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双层个性化跟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进一步优化模型参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个驾驶人在跟驰工况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中,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
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
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
进一步,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模型数据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实验数据:在实验车上装配毫米波雷达、速度传感器、视频影像传感器和GPS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参数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第t时刻主车的速度第t时刻主车的加速度第t时刻前车的速度和第t时刻前车的加速度所述毫米波雷达和视频影像传感器获得用于采集第t时刻两车跟驰车头间距和第t时刻两车相对车速Δvt;第t时刻跟驰时距XTHWt和第t时刻碰撞时间倒数XTTCit通过对第t时刻两车相对跟驰车头间距和跟驰时间计算得出;
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指数滑动平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利用区间估计法去除异常数据,并根据设定规则提取跟驰工况下数据,作为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其中设定规则如下:
1)跟车距离100m以内;
2)跟车时长不低于40s;
3)主车速度高于10km/h;
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在顶层模型数据库中,以两车速度差小于2m/s作为限定条件,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
进一步,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底层GMM-PDF模型:
其中,K为高斯模型分量的个数;
μk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均值;
∑k分别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协方差矩阵;
θ为高斯混合模型中待定参数,θ={πk,μk,∑k};
式中:d为数据维度;
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具体包括:
对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所有特征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得到各个特征的检验结果Sig值,取Sig值小于0.01时的特征作为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将作为顶层GMM-HMM模型的输入值,其中ξt′为中的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为第t时刻实际主车加速度;
构建顶层GMM-HMM模型:使用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的训练集训练相应驾驶人的高斯混合模型,将高斯混合模型中的高斯模型分量表示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隐含状态Q={N1,N2,...,Ni,...Nj,...NR},其中i,j为中间状态数,且无先后顺序;R为总状态数;
训练顶层模型:基于输入参数xt′={ξt′,at p},其中ξt′为第t时刻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为第t时刻实际主车加速度,使用Baum-Welch算法来估计不同风格驾驶人的HMM模型参数,通过计算下一时刻使概率密度函数的值最大的参数来预测车辆加速度
式中:ξ1:t′表示已知第1时刻到第t时刻的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表示已知第1时刻到第t时刻的主车加速度;αt(i)为第t时刻的前向概率;Aa为主车加速度可能的取值,ξt+1′为第t+1时刻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为第t+1时刻主车预测加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构建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双层模型,采用GMM-PDF方法建立驾驶人跟车期望距离模型,将驾驶人期望车头间距作为描述个体跟驰特征的独立参数模型引入顶层个性化GMM-HMM跟驰模型,在基于学习的生成模型中引入物理模型参数,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本车和前车的运动状态的分析,结合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生成学习模型预测驾驶人跟驰行为,基于自然驾驶轨迹数据,采用数据驱动的双层跟驰模型能有效描述驾驶人跟车行为的个体差异,满足对智能驾驶的个性化需求,易于描述驾驶行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改善传统跟驰模型用于智能跟驰控制中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不稳定跟驰行为示意图,其中图3a为实际车头间距大于期望车头间距示意图,图3b为实际车头间距小于期望车头间距示意图。
图4为稳定跟驰行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单个驾驶人不同单高斯模型个数下双层模型效果图。
图6为各个驾驶人加速度预测精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包括底层高斯混合和概率密度函数(GMM-PDF)模型和顶层的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GMM-HMM)模型;底层GMM-PDF模型用于获取驾驶人期望跟驰车头间距,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拟合稳定跟驰工况下的个体驾驶人数据,建立相应的高斯混合概率密度函数;使概率密度函数最大化来获取跟驰工况下的期望跟驰车头间距。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对实车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指数滑动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利用区间估计法去除异常数据,通过所制定的规则提取驾驶人跟驰行为车辆轨迹数据及稳定跟驰工况下的行车数据;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每个驾驶人的稳定跟驰行为下的行车数据进行拟合,通过使高斯混合模型概率密度函数最大化方法预测该驾驶人的期望跟车距离;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选取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性参数,之后建立顶层GMM-HMM模型并采用Baum-Welch算法进行训练,估计不同风格驾驶人的HMM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建立预测概率密度函数,并使其最大化来得到下一时刻的加速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获取各个驾驶人在跟驰工况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中,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具体如下:
步骤1.1:获取实验数据。在实验车上装配毫米波雷达、速度传感器、视频影像传感器和GPS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参数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第t时刻主车的速度第t时刻主车的加速度第t时刻前车的速度和第t时刻前车的加速度所述毫米波雷达和视频影像传感器获得用于采集第t时刻两车跟驰车头间距和第t时刻两车相对车速Δvt;第t时刻跟驰时距XTHWt和第t时刻碰撞时间倒数XTTCit通过对第t时刻两车相对跟驰车头间距和跟驰时间计算得出;
步骤1.2: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指数滑动平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利用区间估计法去除异常数据,并根据设定规则提取跟驰工况下数据,作为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其中设定规则如下:
1)跟车距离100m以内;
2)跟车时长不低于40s;
3)主车速度高于10km/h;
步骤1.3: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跟驰行为可分为稳定跟驰与不稳定跟驰,如图3a、图3b、4所示。在顶层模型数据库中,以两车速度差小于2m/s作为限定条件,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在稳定跟车工况下,跟车距离变化较小,两车车速差相对稳定,这样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更有针对性。
步骤2: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建立底层GMM-PDF模型。
采集个体驾驶人的自然驾驶车辆轨迹数据,并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用以训练与测试顶层模型。使用高斯混合和概率密度函数模型(GMM-PDF),构建底层GMM-PDF模型。将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的参数作为底层GMM-PDF模型的输入,其中ξt为第t时刻跟驰行为下车辆轨迹参数, 为第t时刻实际跟驰车头间距;
其中,K为高斯模型分量的个数;
μk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均值;
∑k分别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协方差矩阵;
θ为高斯混合模型中待定参数,θ={πk,μk,∑k};
式中:d为数据维度;
步骤3: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具体包括:
步骤3.1:对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所有特征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得到各个特征的检验结果Sig值,取Sig值小于0.01时的特征作为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将作为顶层GMM-HMM模型的输入值,其中ξt′为中的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为第t时刻主车实际加速度;
步骤3.2:构建顶层GMM-HMM模型:使用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的训练集训练相应驾驶人的高斯混合模型,将高斯混合模型中的高斯模型分量表示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隐含状态Q={N1,N2,...,Ni,...Nj,...NR},其中i,j为中间状态数,且无先后顺序;R为总状态数;单高斯模型分量个数R也是影响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过少的单高斯模型个数会导致对数据拟合精度不高,无法体现部分数据分布,过大的R值会导致过拟合问题,同时会增大计算量及运算时间,因此选择k∈{6,8,10,15,20,25,30,35,40}来研究单高斯模型的个数R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步骤3.3:训练顶层模型:基于输入参数其中ξt′为第t时刻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为第t时刻实际主车加速度,使用Baum-Welch算法来估计不同风格驾驶人的HMM模型参数,通过计算下一时刻使概率密度函数的值最大的参数来预测车辆加速度
式中:ξ1:t′表示已知第1时刻到第t时刻的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表示已知第1时刻到第t时刻的主车加速度;αt(i)为第t时刻的前向概率;Aa为主车加速度可能的取值,ξt+1′为第t+1时刻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为第t+1时刻主车预测加速度。
实施例
所用数据为实车实验所得,实验场地为城市快速路段,共计8位被试驾驶人。依据上述步骤1。
底层模型性能方面,以其中以为驾驶人实验数据为例,利用枚举法对高斯混合模型的单高斯模型个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为25,此时跟车距离预测误差为0.0045m,表明稳定跟车工况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顶层模型性能方面,同样以其中以为驾驶人实验数据为例,对训练集及测试集进行验证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综合预测平均绝对值误差及计算成本,最终将GMM单高斯模型个数设为25。使用8位驾驶人样本进行模型验证,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误差图如图6所示,其中8位驾驶人训练集平均误差为0.101,测试集平均误差为0.123,表明本发明模型精度较高。
基于以上,证明了个性化GMM-PDF/GMM-HMM跟驰模型具有较好的跟驰行为预测能力,可以满足驾驶人个性化的驾驶风格需求。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个驾驶人在跟驰工况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中,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
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
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模型数据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实验数据:在实验车上装配毫米波雷达、速度传感器、视频影像传感器和GPS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参数其中,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第t时刻的主车的速度第t时刻的主车的加速度第t时刻的前车的速度和第t时刻的前车的加速度所述毫米波雷达和视频影像传感器获得用于采集第t时刻的两车跟驰车头间距和第t时刻的两车相对车速Δvt;第t时刻的跟驰时距XTHWt和第t时刻的碰撞时间倒数XTTCit通过对第t时刻的两车相对跟驰车头间距和跟驰时间计算得出;
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指数滑动平均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利用区间估计法去除异常数据,并根据设定规则提取跟驰工况下数据,作为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其中设定规则如下:
1)跟车距离100m以内;
2)跟车时长不低于40s;
3)主车速度高于10km/h;
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在顶层模型数据库中,以两车速度差小于2m/s作为限定条件,提取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底层GMM-PDF模型:
其中,K为高斯模型分量的个数;
μk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均值;
∑k分别为第k个高斯模型分量的协方差矩阵;
θ为高斯混合模型中待定参数,θ={πk,μk,∑k};
式中:d为数据维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具体包括:
对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所有特征指标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得到各个特征的检验结果Sig值,取Sig值小于0.01时的特征作为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将作为顶层GMM-HMM模型的输入值,其中ξt′为中的个性化跟驰行为指标;为第t时刻的实际主车加速度;
构建顶层GMM-HMM模型:使用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中的训练集训练相应驾驶人的高斯混合模型,将高斯混合模型中的高斯模型分量表示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隐含状态Q={N1,N2,...,Ni,...Nj,...NR},其中i,j为中间状态数,且无先后顺序;R为总状态数;
训练顶层模型:基于输入参数其中ξt′为第t时刻跟车行为显著性差异参数,为第t时刻实际主车加速度,使用Baum-Welch算法来估计不同风格驾驶人的HMM模型参数,通过计算下一时刻使概率密度函数的值最大的参数来预测车辆加速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17593.8A CN113761715B (zh) | 2021-08-11 | 2021-08-11 |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17593.8A CN113761715B (zh) | 2021-08-11 | 2021-08-11 |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1715A true CN113761715A (zh) | 2021-12-07 |
CN113761715B CN113761715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7878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17593.8A Active CN113761715B (zh) | 2021-08-11 | 2021-08-11 |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6171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1575A (zh) * | 2022-05-16 | 2022-07-22 | 天津大学 | 基于双通道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车辆行为预测方法 |
CN115376316A (zh) * | 2022-08-19 | 2022-11-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隐式马尔可夫链的危险跟驰行为识别方法 |
CN118082890A (zh) * | 2024-04-26 | 2024-05-28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的控制指令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71436A (zh) * | 2018-11-09 | 2019-03-15 | 上海理工大学 | 基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换道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
CN111338385A (zh) * | 2020-01-22 | 2020-06-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GRU网络模型与Gipps模型融合的车辆跟驰方法 |
-
2021
- 2021-08-11 CN CN202110917593.8A patent/CN1137617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71436A (zh) * | 2018-11-09 | 2019-03-15 | 上海理工大学 | 基于混合高斯-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换道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
CN111338385A (zh) * | 2020-01-22 | 2020-06-2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GRU网络模型与Gipps模型融合的车辆跟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IE NI等: "Multivehicle Cooperative Lane Change Control Strategy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pages 1 - 10 * |
李洁等: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驾驶员跟车意图研究",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vol. 56, no. 12, pages 10 - 13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71575A (zh) * | 2022-05-16 | 2022-07-22 | 天津大学 | 基于双通道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车辆行为预测方法 |
CN115376316A (zh) * | 2022-08-19 | 2022-11-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隐式马尔可夫链的危险跟驰行为识别方法 |
CN115376316B (zh) * | 2022-08-19 | 2023-05-3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隐式马尔可夫链的危险跟驰行为识别方法 |
CN118082890A (zh) * | 2024-04-26 | 2024-05-28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的控制指令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8082890B (zh) * | 2024-04-26 | 2024-06-18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的控制指令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1715B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1194B (zh) | 一种基于改进hmm和svm双层算法的驾驶意图识别方法 | |
CN110949398B (zh) | 一种车辆编队行驶中头车驾驶员异常驾驶行为检测方法 | |
CN111238825B (zh) | 面向组合试验路面的智能驾驶自动紧急制动性能测试方法 | |
CN111079590B (zh)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周边车辆行为预判方法 | |
CN113486822B (zh) | 一种基于驾驶意图的周围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2668779B (zh) | 基于自适应高斯过程的前车运动状态预测方法 | |
CN114169444B (zh) | 车辆跟驰工况下考虑风险势场分布的驾驶风格分类方法 | |
CN110910531B (zh) | 一种基于车载obd信息的路面摩擦系数快速检测方法 | |
CN112116100B (zh) | 一种考虑驾驶员类型的博弈论决策方法 | |
CN107273805A (zh) | 一种基于视觉特性的gm‑hmm预测驾驶行为方法 | |
CN112863245B (zh)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车辆换道轨迹实时预测方法 | |
CN113761715B (zh) |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 | |
Öztürk et al. | Driver status identification from driving behavior signals | |
CN114493191A (zh) | 一种基于网约车数据的驾驶行为建模分析方法 | |
CN116279484A (zh) | 一种融合演化博弈与机器学习的多风格驾驶者强制换道预测方法 | |
CN114162132B (zh) | 一种基于主客观评价的驾驶模式识别方法 | |
CN112435466B (zh) | 混合交通流环境下cacc车辆退变为传统车的接管时间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4148349A (zh) |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的车辆个性化跟驰控制方法 | |
CN110525446A (zh) | 一种考虑情绪的汽车强制换道决策安全预警方法 | |
CN116975671A (zh) | L3级自动驾驶车辆驾驶员信任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5482662A (zh) | 一种危险工况下驾驶员避撞行为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4820216A (zh) | 一种行车风险量化方法、分级方法及预测方法 | |
CN115171389A (zh) | 基于gmm-hmm的高速公路他车超车换道意图识别方法 | |
CN114119256A (zh) | 一种ubi危险化学品车辆驾驶行为采集分析系统及保费折扣方法 | |
Ma et al. | Lane chang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using mean impact value method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