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3677003B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7003B
CN113677003B CN202110911958.6A CN202110911958A CN113677003B CN 113677003 B CN113677003 B CN 113677003B CN 202110911958 A CN202110911958 A CN 202110911958A CN 113677003 B CN113677003 B CN 1136770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arget cell
target
time
us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19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7003A (zh
Inventor
吕玲
杨中志
钱鹏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19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77003B/zh
Priority to EP21953252.0A priority patent/EP425505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6971 priority patent/WO20230156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77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7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7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7003B/zh
Priority to US18/117,744 priority patent/US11870526B2/en
Priority to US18/472,05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1487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站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同一个寻呼,只对目标波束对应的用户组发起寻呼,而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组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5G)移动标准要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大的连接数量和更好覆盖等改进。5G标准旨在为数万的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提供每秒几十兆比特的数据速率,一些无线通信网络,诸如5G或者后续技术演进,会支持在非常高、甚至是极高频率(EHF)带的操作,比如支撑毫米波(mmW)频带的操作,一般为1mm至10mm波长,或30至300太赫兹(GHz)。这些极高频率的操作,可以支持非常高的吞吐量。然而,在非常高或极高频率的无线通信中,高频通信可能会发生极大的传播损耗。在mmW频带,传播损耗可能比较严重。且在大量密集分布的天线单元中,会迫使终端设备考虑在模拟域进行波束赋形,即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波束指向一个方向。因此,基站需要经常通过扫掠在不同方向上聚焦的波束集合来向终端设备进行传送,但是扫掠波束集合的方式,在时间、功耗和空中资源方面具有昂贵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缩短寻呼时间,有效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
更新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
寻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基站通过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同一个寻呼,只对目标波束对应的用户组发起寻呼,而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组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初始波束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分组管理用户组的第一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分组管理用户组的第二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分组管理用户组的第三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分组管理用户组的第四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与终端的交互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免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例如,通信系统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若干个终端设备110以及若干个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110进行通信。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3个网络设备和5个终端设备,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11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110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终端设备110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或者,该终端设备1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110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用户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1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网络设备120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20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20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110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比如频域资源、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120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120(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其中,网络设备120和终端设备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
例如,终端设备110之间还可以建立端到端(End to End,E2E)连接。
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管理设备130。若干个网络设备120(基站)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5G核心网,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 l i cy a nd C harg i ng R ules F un c ti o n,PCR 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 eSubscriber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基站(网络设备120)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终端设备110)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同一个寻呼,只对目标波束对应的用户组发起寻呼,而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组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可选的,在基站(网络设备120)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终端设备110)建立初始波束时,基站根据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基站接收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基站根据CSI报告,预测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当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其中,目标终端为需要寻呼的终端,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小区内;通过目标波束向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目标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为每一终端的初始波束管理的用户组,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根据所有终端上报的CSI报告,重新预测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最强波束为预估波束,预测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当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上述预估波束和预估用户组确定待寻呼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时UE的目标波束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且仅对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波束管理的目标用户组发起寻呼,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请参阅图2至图9,图2、图5、图9和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图4、图6至图8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
可选的,所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包括:在基站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
其中,目标小区为基站所管理的小区。例如,该目标小区可以为新无线(newradio,NR)小区。NR小区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以及和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BCH)组成的时频资源(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不同的频段对应的同步信号块集合(SS Burst set)使用的SSB数量的上限不同,SS Burst set将在5ms窗口内以预定的方向(波束)在时域内重复,每个SS Burst set周期为20ms。
例如,如图3所示的建立初始波束的场景示意图,假设一个SS Burst set包括5个SSB,编号为RS-1~RS-5。NR小区(目标小区)采用波束扫描方式发送SSB,每个SSB波束在空间的指向都不同。在UE搜索小区阶段,UE测量一个SS Burst set中全部的SSB,并找到信号最好的SSB,这对应图3所示的P1(初始化波束选择)过程。之后通过P2(发射波束改变)过程做波束(BEAM)优化,找到一个比SSB波束更窄的波束,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P3过程用于FR2频段,UE也具有波束赋形能力。在基站与UE建立初始波束时,基站在一个SSB对应的时间内发射的多个优化波束使用相同的CSI参考信号资源,UE采用不同的波束尝试接收,一方面SSB和下行波束相关联,另一方面SSB还和上行随机接入时机、前导码等资源相联系。这样基站就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获知UE选择的下行波束,因为一个特定的时刻波束只能指向一个方向,为不同方向的UE发送的下行数据就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时刻分别进行,接收波束在某一个时刻也只能对准一个方向进行接收,从而实现基站和UE建立初始波束对。并且一个波束与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n ReferenceSignal,DMRS)端口/端口组、或一个传输配置编号(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ex,TCI)、或一个收发点(transmit-receive point,TRP)、或一个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SRSresource indicator,SRI)对应,其中,SRI用于上行数据传输。例如,不同的波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DMRS端口/端口组、或TCI、或TRP、或SRI表示。当建立好后初始波束对后,在随后的通信过程中,UE会假设网络的下行传输会一直沿用相同的空间滤波器,也就是假定网络会一直保持被SSB使用的发射波束。因此,UE会认为后续的下行传输会一直沿用接收的最佳接收波束。其中,5GNR的频率范围分别定义为不同的FR:FR1与FR2。频率范围FR1通常表示5GSub-6GHz(6GHz以下)频段,频率范围FR2通常表示5G毫米波频段。波束赋形BeamForming是一种构造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技术。
例如,每当有终端在基站管理的目标小区范围内出现时,会启动初始接入阶段。例如,在基站和出现在目标小区内的终端A连接建立初始波束过程时,基站发送多个SSB,通过波束扫描同步信号和小区信息,这些SSB依次发送并且每个SSB都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波束上,一方面SSB与下行波束相关联,另一方面还与上行随机时机、前导码等资源相联系。当终端A在基站管理的目标小区范围内出现时,会启动初始接入阶段,终端A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且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多个SSB,选择特定的下行波束(初始波束)来波束匹配和绑定,这样基站就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获知终端选择的下行波束,因为一个特定的时刻波束只能指向一个方向,为不同方向的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就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时刻分别进行,接收波束在某一个时刻也只能对准一个方向进行接收,从而基站和终端A建立初始波束对。根据终端A所确定的下行波束作为初始波束a,然后将终端A归属于该初始波束a的管理下,订阅到该初始波束a的用户组里并成为一员。将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与基站建立初始波束,以根据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
如图4所示的基站分组管理用户组的场景示意图,对一个5G基站(gNB)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分组依据为基于基站下行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
在UE与基站建立连接时,基站存储有目标小区内所有UE id的信息(IMSI,TMSI等),当UE与基站完成初始波束的建立时,基站即知道UE在哪个波束下接收信号,即将在某个波束下接收信号的UE归入同一个用户组中。然而,因为UE的移动性、旋转性等原因,需要定期地重新评估接收端波束和发送端波束是否合适。即使UE完全静止不动,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物体的移动也有可能会阻挡波束或者某些物体不再阻挡某些波束对,这就意味着必须调整波束,以降低寻呼失败的概率,才可以达到最优的服务质量。
步骤202,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
可选的,所述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包括: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如图5所示,步骤202可以通过步骤2021至步骤2023来实现,具体为:
步骤2021,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其中,当UE采用确定好的接收波束(比如初始波束)尝试接收来自基站的不同波束的信号时,基站设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报告框架,并将报告数量设置为“cri-RSRP”。信道状态信息获取(CSI acquisition)信息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PMI),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当UE采用确定好的接收波束尝试接收来自基站的不同波束的信号时,UE会生成CSI报告,该CSI报告可以包括CSI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CSI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用于指示最强的CSI参考信号,即指示UE标识并报告最好的下行链路波束。例如,该CSI报告还可以包括从最强的CSI参考信号中测到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L1-RSRP)。对于FR2频段,在这种情况下,UE可能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面板来提供波束赋形能力。CSI参考信号重复可用于生成同一个CSI参考信号波束的多个传输。UE通过测量这些重复的CSI参考信号来评估最佳的接收波束,即在基站发送重复CSI参考信号时,UE同时完成自身的波束扫描,即当UE正在发送时,UE通过评估来自基站的多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的质量来找出波束方向,UE评估来自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的质量并选择最佳波束。其中,CSI参考信号传输为时间复用。
例如,基站会指示目标小区内的所有UE上报M个CSI参考信号的强度。M小于波束的总个数N。其中,由报告配置中的非零功率信道状态参考信息(non-zero-power CSIreference signal,NZP-CSI-RS)资源组定义待测量的不同波束的参考信号集合,NZP-CSI-RS资源组包括一组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SSB,资源组的多少与UE的能力有关。BeamManagementSSB-CSI-RS参数集(该参数集属于MIMO-ParametersPerBand UE能力信息)根据波束管理支持的参考信号数量来说明UE能力,例如,在3GPP TS 38.306指定当使用FR1的工作频带时,UE必须支持至少8个CSI参考信号资源。即UE需要针对M个参考信号分别进行测量上报。
其中,基站需要设定CSI报告的上报方式,CSI报告的上报方式可以是周期上报或者触发上报,基站在开始就与目标终端达成一致。
可选的,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第一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其中所述第一上报指令为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发送的指令,所述第一上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所述间隔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自动上报所述CSI报告。
例如,对应周期上报的方式,在基站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基站向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上报指令,该第一上报指令携带有时间门限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自动监测间隔时间,当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监测到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自动上报CSI报告。
可选的,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发送第二上报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
例如,对应触发上报的方式,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基站向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发送的第二上报指令,第二上报指令用于指示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CSI报告,当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接收到第二上报指令时,触发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立即上报CSI报告。
可选的,在步骤2021之前,还包括:设定间隔时间N。其中,设定的该间隔时间N,用于表示从建立初始波束到当前时刻的间隔时间。
可选的,所述时间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个时频资源SSB;同步信号块集合SSBurst set的周期;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
步骤2022,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
可选的,所述CSI报告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
例如,UE1上报的CSI报告包括与UE1自身匹配的M个波束对应的CSI参考信号,UE1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UE1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UE1的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UE2对应的CSI报告包括与UE2自身匹配的M个波束对应的CSI参考信号,UE2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UE2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UE2的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包括:
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存储至寄存器中;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包括:
根据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所述K时刻和K-1时刻为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有时刻中与所述K+N时刻最接近的两个时刻。
可选的,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
例如,基站指示所有的UE上报自身所测量的M个CSI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以及UE确定的最强波束的L1-RSRP,对于剩余M-1个波束的测量,上报剩余波束的RSRP和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上述上报的测量数据可以通过CSI报告进行上报。例如,基站接收到各个UE在接收确定的波束上上报的K时刻强度为最强波束L1-RSRP,以及M-1个剩余波束的RSRP和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基站根据UE上报的最强波束L1-RSRP,以及M-1个剩余波束的RSRP和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来确定M个波束的强度为RSRPi。其中,被确定的M个波束的强度为RSRPi可以包括多个时刻的波束强度。
其中,基站可设置寄存器,用于存储K时刻及K时刻之前(比如K-1时刻)所有的终端设备UE_ID上报的M个波束的强度为RSRPi,其中,i=0,1,2……M-1;基站有有L个下行波束,每一个波束管理的UE组成一个组,因此有L个用户组,M>0,且M为整数。然而,因为UE的移动性、旋转性等原因,周期地重新评估发送端波束是否合适。即使UE完全静止不动,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物体的移动也有可能会阻挡波束或者某些物体不再阻挡某些波束对,这就意味着必须调整波束,以降低寻呼失败的概率,才可以达到最优的服务质量。
其中,在寻呼下发时刻(K+N)时,基站(Base Station,BS)需要重新调整用于下发寻呼的波束。其中,N表示间隔时间,N最小为一个SSB,N也可以是SS Burst set的周期,N也可是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N表示从建立初始波束到当前时刻的间隔时间。
可选的,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第i个波束在K-1时刻的RSRP值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间隔时间N与所述差值相乘,得到第一计算结果;根据所述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的和,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i=0,1,2…M-1。
其中,在K时刻和K-1时刻,基站根据寄存器存储K时刻和K-1时刻接收的所有UE上报的M个波束的RSRP值,基站基于所有UE对应的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估算目标小区内的每个UE对应的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1):
RSRPi(K+N)=RSRPi(K)+N*[RSRPi(K)-RSRPi(K-1)] (1);
其中,N表示间隔时间;i表示波束编号,i=0,1,2…M-1;RSRPi(k+N)表示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RSRPi(K)表示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RSRPi(K-1)表示第i个波束在K-1时刻的RSRP值;RSRPi(K+N)表示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中括号[]为取整函数。
其中,在估算目标小区内的每个UE对应的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时,可以采用每个UE对应的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及上述公式(1),遍历计算每个UE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
其中,K时刻和K-1时刻为寄存器中存储的所有时刻中与K+N时刻最接近的两个时刻,其中K时刻与K+N时刻最接近,K-1时刻为K时刻之前的时刻,K-1时刻与K+N时刻之前存在K时刻。
其中,对于当前估算的某个UE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基于该UE对应的M个波束的RSRP的值序列为[RSRPi(K+N)]i=0,1,2…M,该序列中取最大值max|RSRPi(K+N)|为该UE在K+N时刻预计的该UE上报的最强的波束强度,将该序列中取最大值max|RSRPi(K+N)|对应的波束确定为该UE的预估波束。若基站需向该UE发起寻呼,则基站将会发送寻呼在这个UE对应的预估波束上。也就是基站预测在K+N时刻UE将会在该预估波束覆盖的用户组内,并可以知晓UE的位置。随后可使用该预测的UE位置来定向地向UE传送寻呼信息。
步骤2023,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包括: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管理的用户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步骤203,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包括:通过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预估波束向每一终端所在的所述预估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例如,如图6所示,在建立初始波束时开始确定该小区有两个用户组:用户组1和用户组3。用户组1包括UE4、UE5、UE6和UE7;用户组3包括UE1、UE2和UE3。
在给定的时间内,尤其UE RRC在去激活(inactive)状态下,基站和UE无需进行波束的再次配对和波束的重新建立过程,当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基站可以根据该方法预测UE在K+N时刻时位于哪一个用户组里,并且发起寻呼。在图7或者图8中,UE1,UE6,UE7的用户分组发生改变,增加了一个用户组2,UE1,UE6,UE7从原来的用户组3和用户组1调整到用户组2,其中,可以根据SSB set的周期计算波束的调整时间。其中,(1)为向用户组1发起寻呼的波束;(2)为向用户组2发起寻呼的波束;(3)为向用户组3发起寻呼的波束。
如图7或图8所示,对一个5G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分组依据为基于基站下行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当基站发起寻呼时,仅对对应波束管理的用户组发起寻呼,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不发起寻呼。
可选的,当所述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需要寻呼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小区内;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所述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的,如图9所示,步骤203可以通过步骤2031至步骤2032来实现,具体为:
步骤2031,当所述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需要寻呼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小区内。
其中,当核心网络想要发送下行消息或数据的时候,需要通过寻呼的方式让UE回到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状态。寻呼消息属于被核心网寻呼的UE能够正确地接收基于调度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传输的寻呼信息。
其中,当网络需要对目标终端进行寻呼时,为终端服务的核心网节点(比如移动管理实体MME)可以向跟踪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接入网节点(比如,或者基站eNB、eNodeB)发起寻呼流程,此时接入网节点便可以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目标终端。其中,该寻呼消息中可以携带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UE_ID),该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可以包括终端标识索引值和该目标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IMSI),或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索引值和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S-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或者需要寻呼的临时移动台识别码(Temperate Mobile Station Identity,TMSI)。
可选的,所述步骤2031可以包括:在接收到5G核心网传输的寻呼消息时,根据所述寻呼消息中携带的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中与所述目标UE身份标识对应的终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
步骤2032,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所述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例如,其中,该寻呼消息中可以携带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UE_ID),该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可以包括IMSI、S-TMSI)或者TMSI。
其中,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仅对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波束管理的用户组发起寻呼,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不发起寻呼。通过该方法,寻呼信息可以以定向方式被传送,而不是通过扫掠波束集合,从而实现时间、功耗、空中资源使用的节省。从整个小区来看,UE的寻呼分组管理也是动态的,即UE进入小区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一用户组里,而是随着基站发送信号的波束不同而动态的发生变化。
可选的,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内的所有终端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
其中,当目标用户组内的UE监听到寻呼消息DCI内部携带特定的PI-RNTI指示后,就开始解调,解码相应的PDCCH和/或PDSCH以提取自己的寻呼消息。
可选的,当所述间隔时间N未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通过所述初始波束向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例如,当间隔时间N未达到时间门限时,基站依然默认发送给目标终端的初始波束保持不变,目标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也不变,因此,当间隔时间N未达到时间门限时,通过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向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目标终端。
例如,基站可以传输32个SSB,并定期扫描不同的预定义方向(波束),SSB覆盖的方向在某一个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突发间隔内只能是朝向一个预定义方向,下一个SS突发间隔内朝向另外一个预定义方向。SS突发集中预定义方向(波束/SSB)的最大个数与频率有关,如3ghz的“4波束”,从3ghz到6ghz的“8波束”,以及从6ghz到52.6GHz的“64波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UE进入RRC连接模式时,可以启动该波束优化过程。该波束优化过程可用于选择方向性更大、增益更高的波束。更多的定向波束可以改善链路预算,但也需要更频繁地在波束间做切换。
另外,波束信息可通过天线端口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关系来进行指示。具体地,可以在指示信息中指示一个资源(或天线端口)与另一个资源(或天线端口)具有准共址关系,来表示这两个资源(或天线端口)对应的波束具有相同的空间特征,可以采用同一个接收波束来接收。例如,指示信息可以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其中,波束在协议中可以通过各种信号的标识来表示,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的资源索引,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ous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可以简称为SS/PBCH block,也可以简称为SSB)的索引,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的资源索引,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的资源索引。基站通过资源索引可以获得K+N时候发起寻呼的预估波束,并通过QCL,可使用在搜索空间中指示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向UE传送下行数据。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请参阅如图10所示的基站与终端的交互场景示意图。基站按照下行扫描周期周期性地进行波束扫描,以发送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以及广播信道(PBCH)等,将PSS、SSS与PBCH一起作为同步信号发送,终端1和终端2通过波束扫描读取和解调同步信号后,并在初始选定的波束上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将前导码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时隙可配置的子集中进行发送,以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基站通过读取前导码确定终端的接收波束,从而知道终端属于哪一个波束管理之下,进而确定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基站设定一个时间门限,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会触发终端1和终端2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上报,根据上报的结果重新估计终端1和终端2在K+N时刻分别对应的最强波束作为估计终端1和终端2分别对应的目标波束,进而确定终端1和终端2所在的用户组,在分别确定的目标波束上分别向终端1和终端2所在的用户组发起寻呼,并通过QCI(QoS class identifier)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标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传输的波束和资源,以保证后续顺利的传输。例如,该时间门限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一个SSB;SS Burst set的周期;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
其中,对于用户组,UE所在用户组的确定以及订阅是基于用户组确定的波束以及在达到相应的时间门限条件下,即用户组的确定是基于CSI-RS测量的结果确定的,且当间隔时间达到或超过系统设定的时间门限时,会重新确定用户组的管理。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的方法,无论用户是否移动,基站可以预估需要发送寻呼时刻,终端所在的用户群以及用户群所关联的发送波束。
例如,如图11所示,对于用户组的确定,在步骤1101中,在基站和UE连接建立初始波束过程时,基站发送多个SSB,这些SSB依次发送并且每个SSB都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波束上,一方面SSB与下行波束相关联,另一方面还与上行随机时机、前导码等资源相联系。这样基站就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获知终端选择的下行波束,因为一个特定的时刻波束只能指向一个方向,为不同方向的终端发送的下行数据就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时刻分别进行,接收波束在某一个时刻也只能对准一个方向进行接收,从而基站和终端建立初始波束对。在步骤1102中,根据终端所确定的下行波束,即终端归属于该波束的管理下,订阅到该波束的用户组里并成为一员。在步骤1103中,判断间隔时间N是否等于时间门限;若否,则执行步骤1104;若是,则执行步骤1105。在步骤1104中,如果N不等于时间门限,基站依然默认发送给终端的波束保持不变,终端所在的用户组也不变。在步骤1105中,当N等于时间门限时,基站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重新估计每一终端K+N时刻时UE接收的最强波束。在步骤1106中,基站根据估算结果重新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在该实施例中,时间门限可以为SS Burst set的周期或者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当从建立初始波束到当前时刻的间隔时间N等于SS Burst set的周期或者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时,需重新估计每一终端K+N时刻时UE接收的最强波束;当从建立初始波束到当前时刻的间隔时间N不等于SS Burstset的周期或者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时,默认发送给终端的波束保持不变,
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基站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基站管理的小区里所有用户进行寻呼分组管理,每一个波束管理一个用户组,并周期性地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然后根据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同一个寻呼,只对目标波束对应的用户组发起寻呼,而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组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具体的,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可以根据所有终端上报的CSI报告,重新预测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最强波束为预估波束,预测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当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上述预估波束和预估用户组确定待寻呼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时UE的目标波束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且仅对与目标终端对应的目标波束管理的目标用户组发起寻呼,对其它波束管理的用户不发起寻呼,进而可以缩短寻呼时间,降低能耗,以及节约成本。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无线通信装置1200包括:
分组模块1210,用于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
更新模块1220,用于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
寻呼模块123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可选的,所述分组模块1210,可以用于在基站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更新模块1220,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CSI报告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
所述预测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可以用于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管理的用户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预测单元在所述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之后,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存储至寄存器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包括:根据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所述K时刻和K-1时刻为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有时刻中与所述K+N时刻最接近的两个时刻。
可选的,所述预测单元在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时,可以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第i个波束在K-1时刻的RSRP值之间的差值;将所述间隔时间N与所述差值相乘,得到第一计算结果;根据所述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的和,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i=0,1,2…M-1。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可以用于: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第一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其中所述第一上报指令为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发送的指令,所述第一上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所述间隔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自动上报所述CSI报告;或者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发送第二上报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
可选的,所述寻呼模块1230,可以用于通过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预估波束向每一终端所在的所述预估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可选的,所述寻呼模块1230,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需要寻呼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小区内;
寻呼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所述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可以用于:收到5G核心网传输的寻呼消息时,根据所述寻呼消息中携带的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中与所述目标UE身份标识对应的终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寻呼单元,可以用于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内的所有终端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
可选的,所述寻呼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间隔时间N未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通过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向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的,所述时间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一个时频资源SSB;SS Burst set的周期;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
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理解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地,图12所示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并且装置中的各个单元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的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的,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2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1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可选的,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1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3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3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3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该通信设备13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13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所示的装置1400包括处理器1410,处理器14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的,如图14所示,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2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从存储器14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4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4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410中。
可选的,该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43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4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440。其中,处理器14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4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可选的,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是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或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或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或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或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或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或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或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针对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包括:在基站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
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包括: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包括:
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包括: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管理的用户组确定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CSI报告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PR值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PR值存储至寄存器中;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PR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PR值,包括:
根据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PR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PR值,其中所述K时刻和K-1时刻为所述寄存器中存储的所有时刻中与所述K+N时刻最接近的两个时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时刻和K-1时刻的RSRP值,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第i个波束在K-1时刻的RSRP值之间的差值;
将所述间隔时间N与所述差值相乘,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根据所述第i个波束在K时刻的RSRP值与所述第一计算结果的和,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i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M个波束在K+N时刻的RSRP值,其中,i=0,1,2…M-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CSI报告,包括:
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第一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其中所述第一上报指令为在所述基站与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所述基站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发送的指令,所述第一上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所述间隔时间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自动上报所述CSI报告;或者
当间隔时间达到时间门限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发送第二上报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根据所述第二上报指令上报的所述CSI报告。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包括:
通过每一终端对应的所述预估波束向每一终端所在的所述预估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其中,所述目标终端为需要寻呼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位于所述目标小区内;
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所述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基站向目标终端发起寻呼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以及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包括:
收到5G核心网传输的寻呼消息时,根据所述寻呼消息中携带的需要寻呼的目标终端的目标UE身份标识,将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中与所述目标UE身份标识对应的终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确定为所述目标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目标波束,以及根据所述确定的目标终端在K+N时刻所在的预估用户组,确定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目标用户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所述目标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波束向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内的所有终端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属于所述目标用户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间隔时间N未达到所述时间门限时,通过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向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初始用户组发送寻呼信息,以寻呼所述目标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门限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一个时频资源SSB;
同步信号块集合SS Burst set的周期;
SS Burst set周期的倍数。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对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进行用户分组管理,包括:在基站与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建立初始波束时,根据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初始波束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所在的初始用户组;
更新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对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更新用户分组,包括:当间隔时间N达到时间门限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所有终端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对应的M个波束的CSI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确定的最强波束的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1-RSRP,以及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的剩余M-1个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所述最强波束的L1-RSRP的差值;根据所述CSI报告,预测所述目标小区内的每一终端在K+N时刻对应的预估波束;根据所述预估波束确定每一终端所在的预估用户组;
寻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分组发起不同组的寻呼。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1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CN202110911958.6A 2021-08-10 2021-08-10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77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958.6A CN113677003B (zh) 2021-08-10 2021-08-10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1953252.0A EP4255059A4 (en) 2021-08-10 2021-09-07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PCT/CN2021/116971 WO2023015643A1 (zh) 2021-08-10 2021-09-07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8/117,744 US11870526B2 (en) 2021-08-10 2023-03-06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8/472,055 US20240014874A1 (en) 2021-08-10 2023-09-2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958.6A CN113677003B (zh) 2021-08-10 2021-08-10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7003A CN113677003A (zh) 2021-11-19
CN113677003B true CN113677003B (zh) 2022-05-31

Family

ID=78541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1958.6A Active CN113677003B (zh) 2021-08-10 2021-08-10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870526B2 (zh)
EP (1) EP4255059A4 (zh)
CN (1) CN113677003B (zh)
WO (1) WO202301564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84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寻呼监测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006807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169156A (zh) * 2017-01-09 2019-08-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控制信道传输传递寻呼分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08786A (zh) * 2017-09-22 2020-05-05 Sk电信有限公司 基站装置和由该基站装置执行寻呼的方法,以及终端装置和由该终端装置支持寻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05B (zh) * 2009-09-29 2016-09-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协同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EP3394991B1 (en) * 2015-12-23 2021-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eam transmission to grouped user equipments
CN107295483A (zh) * 2016-03-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组呼数据的传输方法
EP3577789A1 (en) * 2017-02-06 2019-12-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ulti-beam pag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548136B2 (en) * 2017-02-08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response in beamformed systems
CN107018496B (zh) * 2017-03-23 2019-1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及装置
WO2018203822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ake-up monitor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T201700083557A1 (it) * 2017-07-21 2019-01-21 Telecom Italia Spa Metodo e sistema per gestire interferenze ue-ue in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mobile
CN109391905B (zh) * 2017-08-11 2021-06-25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GB2568513B (en) * 2017-11-17 2020-11-25 Tcl Communication Ltd Paging systems
CN110896550A (zh) * 2018-09-12 2020-03-20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58207A (ko) * 2019-11-13 2021-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770794B2 (en) * 2020-04-10 2023-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update via a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US11627574B2 (en) * 2020-06-09 2023-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ing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downlink power
CN113810089B (zh) * 2020-06-11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253241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156A (zh) * 2017-01-09 2019-08-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控制信道传输传递寻呼分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1849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寻呼监测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006807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08786A (zh) * 2017-09-22 2020-05-05 Sk电信有限公司 基站装置和由该基站装置执行寻呼的方法,以及终端装置和由该终端装置支持寻呼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20549 (R15 NR WI AI 713 Overhead reduction techiques for beam sweep paging)";InterDigital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71117;第1 Introduction及2 Discussion节 *
InterDigital等."R1-1720549 (R15 NR WI AI 713 Overhead reduction techiques for beam sweep paging)".《3GPP tsg_ran\WG1_RL1》.2017,第1 Introduction及2 Discussion节. *
R1-2007675 "Discussion on paging grouping";vivo;《3GPP tsg_ran\wg1_rl1》;2020102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5059A1 (en) 2023-10-04
EP4255059A4 (en) 2024-06-05
US20240014874A1 (en) 2024-01-11
CN113677003A (zh) 2021-11-19
WO2023015643A1 (zh) 2023-02-16
US11870526B2 (en) 2024-01-09
US20230208491A1 (en)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2356B (zh) 用于在功率节省模式下进行信令传递的装置和方法
CN110809894A (zh) 在bwp中使用参考信号测量rsrq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终端
WO20190953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CN113994602B (zh) 用于基于波束扫描的半持久调度/经配置的准许激活的技术
US1204085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475141A (zh) Bwp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086921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reporting signal quality measurements
CN111771420B (zh) 用于cv2x的nr rach msg3和msg4资源配置
CN112640347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208308B (zh) 用于确定上行传输参数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6210326A (zh) 选择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606231A (zh) 邻区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699868B (zh) 重选初始带宽部分bw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35612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20229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9025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67700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5211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76231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325914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669150A (zh)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200397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se station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WO20240313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downlink/uplink timing
US20230328678A1 (en) Access point assisted positioning for a user equipment (ue)
CN118056468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