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32C - 低形模块化电接插件和包括该电接插件的通信卡 - Google Patents
低形模块化电接插件和包括该电接插件的通信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632C CN1136632C CNB998058351A CN99805835A CN1136632C CN 1136632 C CN1136632 C CN 1136632C CN B998058351 A CNB998058351 A CN B998058351A CN 99805835 A CN99805835 A CN 99805835A CN 1136632 C CN1136632 C CN 113663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terminal
- connector
- shell body
- kee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模块化电接插件(14)包括一外壳体部分(42)以及一内壳组件(44),内壳组件连接于外壳体部分,并与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22)。内壳组件(44)包括触片/端子构件(34),至少一个构件包括一连接于一基板(30)的端子部分(34b)、一延伸入相应的插座(22)的弧形触片部分(34a)、以及一连接端子部分(34b)和触片部分(34a)的中间桥接部分(34c)。桥接部分(34c)相对于外壳体部分(42)的内表面(54a)倾斜,使桥接部分(34c)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外壳体(42)的内表面(54a),而桥接部分(34c)的其余部分与内表面相间隔。这种触片/端子构件可使包括该触片/端子构件(34)的接插件(14)的高度低于包括传统触片/端子构件的现有的RJ型接插件,同时能为触片/端子构件(34)提供足够的法向力以满足FCC的要求。还揭示了一种包括该接插件(14)的通信卡(10),如PCMCIA卡。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外形低于传统模块化电接插件(例如美国专利4,703,991中所揭示的那种类型)的模块化电接插件。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个人计算机的通信卡,如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卡,其包括一用于使计算机接收和传输数据的电接插件。
发明背景
在数据通信,如通信卡应用场合,采用模块化的连接器已经越来越普遍。由于模块化连接器的结构和尺寸已经标准化了,并且由于模块化插头和模块化接插件的接配和脱开非常简单并被大多数人所熟悉,所以采用模块化连接器特别适合于希望构件具有可互换性或可脱卸性的数据通信场合。
鉴于计算机设备的尺寸不断地减小,特别是可接纳PCMCIA型III通信卡(大约10.5mm)的膝上型计算机的插槽的厚度非常的薄,因而希望提供一种最大高度为大约10.5mm的RJ型模块化接插件,其高度小于传统的RJ型模块化接插件的高度(大约11.5mm),同时可满足或超过FCC的要求。与减小RJ型模块化接插件的高度相关的问题是,在这种尺寸的接插件壳体内不能配置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一电触片,具有一可伸入接插件的用于接纳插头的插座的触片部分,以及一适于和一其上安装接插件的基板相连接的端子部分),且不能在满足FCC要求的同时获得正常的接触力。
尽管如此,在已有技术中,通过改进通信卡的结构,或者为通信卡提供一种连接以形成一个可被插座所接受的RJ形插头,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实际上,在已有技术中,至少有五种电连接器结构可被用于能和RJ型电连接件相配的通信卡。
第一种类型的已有技术连接器是设计成一种可伸缩的或可伸展的接插连接件,其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可接纳RJ-xx系列插头,当把通信卡插到计算机的卡片插槽中时,凹槽从通信卡延伸至计算机卡片插槽外侧的一个位置,例如参见美国专利5,338,210。这些连接件从卡片可滑动地延伸,并限定了可接纳RJ-xx系列插头的凹槽,插头是取向为:插头插入凹槽时的移动方向平行或垂直于卡片的上下表面,或与之成一定的角度。
第二种类型的已有技术连接器是这样一种配置,其具有专用的雌、雄构件,该两构件的厚度小于通信卡的厚度(例如PCMCIA型III卡的厚度约为10.5mm)。例如,如美国专利5,457,601所述,该卡片具有专用的双接插销连接器,其雌部与卡片形成一体,而其雄部则连接于一电线的一端。电线的另一端具有一用于连接电话线的RJ型插头。这种配置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卡片上的连接器本身不能接纳标准的RJ-xx系列的插头。
第三种类型的已有技术连接器是这样一种配置,即,通信卡具有一与之成一体的接插连接件,该连接件限定了一个可接纳一RJ-xx系列插头的凹槽。该凹槽敞开于卡片的主表面之一,并且取向为:当把插头插入凹槽时,插头的移动方向与卡片的上表面成一角度。例如,美国专利5,338,210描述了这样一种卡片,其具有一敞开在卡片上表面上的凹槽,该凹槽取向为相对于上表面成一角度(图14)。计算机壳体包括一位于卡片插槽上方的访问通道,以便于将插头插入凹槽。采用这样一种连接器需要改变计算机的壳体。
第四种类型的已有技术连接器是这样一种配置,其中通信卡具有一与卡片插接部分成一体的插接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该连接件位于卡片插槽的外侧,即计算机壳体的外侧。例如,美国专利5,547,401描述了一种通信卡,其包括一具有一个RJ-11插座的一体化连接器(图8和9)。这种一体化连接器的厚度大于卡片的厚度。
美国专利5,773,332(Glad)揭示了另一些类型的已有技术连接器,其中描述了几个用于构成一专用通信卡的方案,该通信卡包括一可接纳RJ-xx系列插头的RJ型接插件,即厚度小于10.5的PCMCIA型III卡片。例如,如图1-20所示,PCMCIA型III卡片是构造成可接纳RJ-xx系列插头,所述插头可以沿着基本上垂直于卡片上下表面的方向插入,或者被接纳在一与卡片分开的插座模块(例如图1-3、12、13)中,或者被接纳在一容纳在卡片中、但在使用时伸出的插座模块(例如图4-11)中。另一方面,图21示出了一PCMCIA型III卡片,其具有一个一体化的接插连接件,该连接件限定了一凹槽,凹槽是构造成能接纳沿着基本平行于卡片上下表面而来的接配的RJ-xx系列插头。其中没有揭示关于插接件中的触片/端子构件的特殊构造。
发明目的和发明概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单口和多口的RJ型模块化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低形模块化接插件,即,接插件的厚度小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的厚度(大约11.5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用于通信卡(如PCMCIA卡)的模块化接插件。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通信卡,其包括一可接纳至少一个RJ型插头的接插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通信卡,其包括一可接纳至少一个RJ型插头的接插件,该接插件在卡片内是取向为:能沿着基本上平行于卡片主表面的方向接纳插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通信卡,其包括一可接纳至少一个RJ型插头的接插件,该接插件在卡片内是取向为:能使卡片沿着一个人计算机的一个标准尺寸的通信卡片插槽的外侧伸出得最少,同时还能释放插头与接插件之间的联接。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这些和其它的目的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模块化电接插件来实现,该接插件是一种多件式的设计,包括一外壳体部分以及一内壳组件,内壳组件连接于外壳体部分,并与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内壳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每个构件均包括一连接于一印刷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一延伸入插座的并适于在插头插入时与插头的插刀相接触的触片部分、以及一连接端子部分和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接触部分是弧形的,例如凹形或凸形,而桥接部分相对于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使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外壳体的内表面,即形成点接触,因而桥接部分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内表面相间隔。在此方式下,这种触片/端子构件可使包括触片/端子构件的接插件的高度低于包括传统触片/端子构件的现有的接插件,同时能提供足够的法向力以满足FCC的要求。
更具体地说,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和分离的触片/端子组件,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被布置在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均包括一保持件壳体,触片/端子构件的桥接部分包括一从所述保持件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并终止在一弯曲部的细长部分,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抵靠于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为此,外壳体部分包括一顶壁,该顶壁具有一包括凹槽的内表面,每个触片/端子构件的桥接部分的短区域(即环绕弯曲部的一部分)可布置在一相应的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电接插件包括一外壳体部分以及一内壳组件,内壳组件布置在外壳体部分的内侧,并与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以及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该组件被安装成与内壳体部分相连接,并对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那一个。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均包括一保持件壳体和多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细长的触片/端子构件。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包括一延伸入相应插头接纳用插座的触片部分、一个部分地安装在内壳体部分中的端子部分、以及一连接端子部分和触片部分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保持件壳体中的中间桥接部分。较佳的是,触片部分是弧形的,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外壳体部分是倾斜的,倾斜的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因而桥接部分的其余部分与内表面相互间隔。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化电接插件是一种多口接插件,包括一外壳体部分以及一内壳组件,内壳组件布置在外壳体部分的内侧,并与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插头接纳用插座。内壳体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以及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后者被安装联系于内壳体部分,并对准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一个。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均包括多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细长的触片/端子构件,每个触片/端子构件均包括一延伸经过相应的插头接纳用插座的触片部分、一安装在内壳体部分中的端子部分、以及一连接端子部分和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触片部分最好是弧形的,桥接部分最好是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而桥接部分的其余部分与内表面相间隔。在这一方面,每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包括一壳体,触片部分是弧形的,桥接部分包括一细长部分,该细长部分从所述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到达所述壳体的上壁上方的高度,并终止在所述弯曲部。该接插件最好还包括布置在内壳体部分上和触片/端子组件上的协配固定装置,用于将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保持件壳体固定于内壳体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数据利用装置的通信卡包括:一卡片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一印刷电路板,其上安装有电子通信元器件,元器件位于印刷电路板与卡片件之间;一电连接器,其布置在卡片件的第一端,以便与数据利用装置相连接;以及一接插件,其连接于卡片件的第二端,并可接纳一接配插头。根据本发明,接插件包括一外壳体部分以及一内壳组件,内壳组件连接于外壳部分,并与外壳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内壳体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每个触片/端子构件均包括一电连接于印刷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一位于插头接纳用插座内的弧形触片部分、以及一将端子部分连接于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桥接部分相对于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因而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一个区域抵靠于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桥接部分的其它部分与所述内表面相互间隔。更具体地说,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部分和至少一个分散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触片/端子构件被布置在每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均包括一壳体,桥接部分包括一细长部分,该细长部分从所述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上壁上方的某个高度,并终止在一弯曲部。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通信卡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通信卡的底视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3-3剖取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可用于图1通信卡的模块化接插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外壳部分的立体图;
图5A是图5所示外壳部分的仰视图;
图5B是沿图5中的线5B-5B剖取的、图5和5A所示的外壳部分的剖视图;
图5C沿图5中的线5C-5C剖取的、图5和5A所示的外壳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内壳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内壳部分的顶部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线8-8剖取的、图6所示的内壳部分的视图;
图9是沿图7中的线9-9剖取的、图6所示的内壳部分的视图;
图10是图6所示内壳部分的后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用于图1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触片-端子构件处于弯折状态;
图12是图11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在触片/端子构件弯折成图11所示形状之前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前视图;
图15是图11所示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后视图;
图16是沿图13中的线16-16剖取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可用于图1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1-17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一个子接插件以及图6-10所示的内壳体部分的左视立体图;
图19是图11-17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一个子接插件和图6-10所示的内壳体部分的右视立体图;
图20是在将触片/端子构件的端子部分放入内壳体部分的后表面上的插槽之前,图18所示的子接插件的左侧视图,其;
图21是图19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子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22是图19所示模块化接插件的子组件的后视图;
图23是沿图19中的线23-23剖取的、在将触片/端子构件的端子部分放入内壳体部分的后表面上的插槽之前、图19所示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23A是沿图19中的线23-23剖取的、在将子组件连接于外壳体部分之后、图19所示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24是可用于本发明的模块化接插件的触片-端子构件的另一种构造的前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模块化接插件的剖视图;以及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模块化接插件的剖视图。
对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一通信卡来描述本发明的低形模块化电接插件,所述通信卡中包含有本发明的接插件。通信卡是设计成一种可插入计算机的插槽的电子元件,它能使计算机通过连接于通信卡的电缆来接收和传输数据。鉴于特定的计算机(如膝上型计算机)的插槽具有一定的尺寸,并且按照工业标准,通信卡必须非常薄,因而本发明的接插件特别适合于这样一种通信卡。然而,该接插件也可以单独地作为独立的接插件来使用,例如直接安装于一计算机的印刷电路板(母板),或者可以有很多其它的应用,即,基本上适用于所有那些需要一RJ型插座来接纳一RJ型插头的场合。该接插件对不同场合的应用的主要区别是接插件壳体的构造。如图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接插件内的触片/端子构件的结构是一种新颖的设计,它使本发明的接插件与现有的RJ型接插件(如美国专利4,703,991所揭示的那些)相比具有较低的外形,这种结构可通用于不同场合所用的接插件中。然而,同样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是,接插件包括如下所述的壳体构件(外壳体部分、内壳体部分和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壳体)以及其它包括在接插件内而可以使其高度低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的触片/端子构件。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其它的外壳体部分、内壳体部分和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壳体,并不限于包括所述触片/端子构件的低形接插件或包括其它构造的触片/端子构件的低形接插件,这些构件中的每一个构件都可单独或结合一个或两个其它构件来使用。
现请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由标号10总的表示的通信卡包括一卡片件12和一与其相连接的RJ型的、模块化的、多口接插件或接插件适配器(图1)。卡片件12具有一上表面16。卡片件12的后端包括一种已知类型的连接器焊盘18,用以将卡片10电连接于个人计算机。卡片件12的形状对实施本发明而言并不重要。
接插件14包括:一平的上表面18,其与卡片件12的上表面16的前部相邻且在同一平面上;一前表面20,其限定了可接纳RJ型插头的多个孔或凹槽22;以及下表面24和26,在下表面26上形成有用于接纳RJ型插头的夹子或掣子的缺口28(图2)。接插件14的前表面20还形成有一个可让一计算机电缆通过的可选用的孔64。在接插件14的位于计算机电缆接纳孔64上方的位置上形成有一组通气槽76,这也是可选用的特征。
在卡片10上布置有一个印刷电路板30,在印刷电路板30上安装有使用卡片10所必需的电子元器件,如本技术领域众所周知类型的数据访问配置。印刷电路板30的下表面32构成了卡片件12的下表面,但也可以设置一个底盖来覆盖印刷电路板30。
接插件14还包括触片/端子构件34和内壳体部分或插入件36,前者由导电材料制成并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0,后者可接纳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每个组件均可保持若干个触片/端子构件34(图3)。每个触片/端子构件34包括一位于相应的插头接纳用插座22中的一个凹形触片部分34a、一安装于印刷电路板30表面的端子部分34b(一种表面安装配置)、以及在触片部分34a和端子部分34b之间延伸的一个中间桥接部分34c。卡片10是这样安装的,即,借助连接装置(未图示)沿着相邻的接配表面40将卡片件12连接于接插件14。
如在下文中将要详细描述的,接插件14的触片/端子构件34是特别设计成能使接插件14的高度H进而使卡片10的高度小于10.5mm,同时还能为触片/端子构件34提供所需的弹簧回弹力以满足FCC对RJ型连接器的要求(0.96牛(100克))。
虽然卡片10可以如图所示的那样形成为分开的卡片件12和接插件14,但也可以将卡片10和接插件形成为一体。还有,虽然如图10所示的卡片10包括三个用于接纳RJ型插头的孔22和一单个的电缆接纳孔64,但卡片10也可以只包括一用于接纳RJ型插头的单个孔,或者包括其它数量的插头接纳孔和/或电缆接纳孔,这些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
现请参见图4-23来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接插件14。如图4所示,接插件14包括一外壳体部分42和一内壳组件44,后者连接于外壳体部分12,并与之限定了插头接纳用插座22。内壳组件44是由内壳体部分36和安装成与其相连接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一起构成的。
现请参见图4-5C,外壳体部分42是由绝缘材料(如填充玻璃纤维的热塑性材料或填充玻璃纤维的聚酯)制成的单一构件,并具有一可形成接插件14之前表面20的前壁52、一形成接插件14的上表面18的基本上平的顶壁54、以及一对基本上平的侧壁56。外壳体部分42大致在其底面敞开,但也可以设置一个底板来封闭外壳体部分42的底部,即,一旦将接插件14装配和安装到印刷电路板30上时,就需设置底板。底板可以是卡片10的一部分。顶壁54从侧壁56延伸。顶壁54和侧壁56包括凸起和插座58,以便于和卡片件12相连接。前壁52与部分地限定插头接纳用插座22的内表面60相邻,其中一个内表面60是一侧壁56的内表面。一引导件66布置在各侧壁56的外表面的底部,以便于接插件14与卡片件12相结合。在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有三个向内的凹部62a、62b和62c,每个凹部均对准一个相应的插头接纳用插座22,并包括凹槽62’,其目的如下文所述(图5C)。每个插头接纳用插座22都构造成带有标准的引导面和锁定面,以接纳一标准的模块化RJ型插头。在相邻的插头接纳用插座22之间形成有外壳体部分42的夹设的刚性壳体部分68,限定插头接纳用插座22的内表面60也限定了夹设部分68。每个夹设部分68均包括一形成下表面26一部分的底壁70,一中间壁72和一位于中间壁72内的凹孔74(图5B)。
现请参见图6-10,内壳组件44的内壳体部分36是由绝缘材料(如填充玻璃纤维的热塑性材料或填充玻璃纤维的聚酯)模制成形的单一构件,并包括一细长的、平的底部78、一主体部分80和用于将主体部分80横向偏移地支承于底部78的斜支承件82。底部78的上表面84包括若干个凸起86,当把内壳组件44接配于外壳体部分42时,各凸起86适于装配到夹设部分68的中间壁72的对准凹孔74中。主体部分80具有一上表面88和三个纵向偏移段90、92、94,每个段均包括一从所述上表面88凹进的部分,该凹部具有部分地沿着主体部分80的相应部分的前表面98延伸的一组引导槽96。段94相对于段90和92横向地偏移。在各偏移段90、92和94的纵向两端布置有两个斜支承件82。在靠近各段90、92、94的凹部的上表面88上布置有凹口100。凹口100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各部分相配合,藉以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固定于内壳部分36。
段90、92中的引导槽组96包括六个引导槽,而段94中的引导槽组则包括8个引导槽,各段中的引导槽数量取决于所用的接插件14,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引导槽的数量决定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类型,即,组件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触片/端子构件34,这些构件被放在段90、92和94中,因而也决定了可以被接纳在可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相协配的插头接纳用插座22中的插头类型。
每个引导槽96都是由一个从主体部分80的前表面98向内倾斜的斜面102以及一垂直的后部104构成的。.引导槽96被设计成这样,即,当被插入插头接纳用插座22的插头迫使相应的触片/端子构件34的触片部分34a向后直至槽96时,引导槽96可容纳触片部分34a的端部。各引导槽96可以完全在主体部分80的前表面98的上表面88和下表面81之间延伸。
如图10所示,在主体部分80的后表面108上形成有与前表面98的各引导槽96相互对准的引导槽106,这些引导槽是设计成能接纳一相应的触片/端子构件34的端子部分34b。
内壳体部分36的三个段90、92、94的特别构造,例如三个段中的一个相对于另外两个偏移,取决于和接插件14相配合的RJ连接器的类型。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两个RJ-11型连接器(适应于一6位插头)和一个RJ-45型连接器(适应于一8位插头),因而使内壳体部分36呈现如图所示的形式。由于RJ-11和RJ-45型连接器的尺寸差异,因而段94相对于段90、92横向地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把接插件14设计成只与单一类型的RJ型插头(即RJ-45型插头)相配时,那么主体部分的各个段就不需要有横向偏移。内壳体部分的其它结构可以按照本发明来选用。
现请参见图11-16,每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包括一由绝缘材料(如填充玻璃纤维的热塑性材料或填充玻璃纤维的聚酯)制成的保持件壳体110、以及安装成与保持件壳体110相关的多个触片/端子构件34。保持件壳体110具有一前部112、一高度大于前部112的后部114、以及一邻接在前部112和后部114上方的平的顶壁116。前部112包括一前壁118、一底壁120和侧壁122。后部114包括一前壁124、一底壁126、侧壁128和后壁130。侧壁128与侧壁122相邻。后壁130具有一开有槽的凸缘(recessed ledge)132。一曲壁134将后部114的前壁124连接于前部112的底壁120。在保持件壳体110内形成有多个横向槽道136,这些槽道适于接纳一相应的触片/端子构件134。槽道136从前部112的前壁118延伸至后部114的后壁130的开有槽的凸缘132。在保持件壳体110的各侧壁128上布置有若干个安装凸起138,以便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固定于内壳体部分36。在后部114形成有槽140,每个槽140均对准相应的一个槽道136。槽140从前壁124和底壁126向内延伸,并由一水平壁142和一垂直壁144限定,这两个壁通过一曲壁部分146相互连接(图12)。另外,在保持件壳体110的后部114中形成有若干个孔148,这些孔在顶壁116和各槽140的水平壁142之间延伸。在后部114的后壁130中形成有槽150,这些槽分别与槽道136对准,并从开有槽的凸缘132斜伸至后部114的底壁126。
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包括特别形式的触片/端子构件34,以使接插件14具有“减小”的垂直高度(相对于包括现有的、传统的触片/端子构件的接插件而言),同时还能提供足够的法向接触力。因此,接插件14的总高度可以小于大约10.5mm,从而小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的总高度(大约为11.5mm)。
最初,触片/端子构件34具有如图12所示的形式,其被操作处理成图11所示的形式,以便装配于内壳体部分36。如图12所示,在形成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时,每个触片/端子构件34具有一端子部分34A、一触片部分34B和一中间桥接部分34C。端子部分34A包括一细长的第一端子部分152,它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壳体110的后部114的后壁130伸出。中间桥接部分34C包括一细长的第二桥接部分156和一细长的第三桥接部分158,前者位于保持件壳体110的一个相应槽道136中,后者从保持件壳体110的前部112的前壁118伸出,第一、第二和第三细长部分152、156、158基本上全都在同一平面160内。触片部分34C包括一弧形部分162和一弯曲部分164,弧形部分162连接于细长的第三桥接部分158的一端,并且以一个斜角离开第一、第二和第三细长部分所在的共同平面160。
在将触片/端子组件38安装成与接插件14的内壳体部分36相连接,从而形成内壳体组件前,先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上的触片/端子构件34弯折成图11所示的形式。具体地说,将每个触片/端子构件34的细长的第一端子部分152在靠近后壁130的开有槽的凸缘132的位置上弯折成对准槽150,通过将细长的第一端子部分152的端部向内弯折,就可以形成一个端子焊盘部分166。将细长的第三桥接部分158向上弯折一个比较小的角度,直到其位于保持件壳体110的顶壁116的上方,随后再将其本身弯折而形成一个弯头154,这样就由触片部分34C的弧形部分162形成弯曲的触片部分34a。在将一相配的插头插入插座(触片部分34a于其中延伸)时,插头的插刀将沿着弯曲的触片部分34a与触片/端子构件34相接触。为此,通常在触片部分34a上设置一涂层168,以增强触片/端子构件34与接配插头的接触插刀之间的电连接。
触片/端子构件34的宽度可沿其长度方向变化。具体地说,触片/端子构件34的中间桥接部分34c(包括具有一小直径弯头的弯曲部154)的宽度大于触片部分34b的宽度,以释放应力。
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可以包括密排的八个触片/端子构件34。或者,请参见图13-16,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可以包括没有电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0或接配插头的一个或多个非成形(non-form)触片200。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中的触片/端子构件34和非成形触片200的配置取决于接插件14的构造。最初,非成形触片200具有如图16所示的形式。每个非成形触片200均具有一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后部114的后壁130伸出的第一细长部分202、一位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一个相应槽道136中的第二细长部分204、以及一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前部112的前壁118伸出的第三细长部分206。第一、第二和第三细长部分202、204、206与触片/端子构件34的细长部分152、156、158在同一平面160内。在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安装成与接插件14的内壳体部分36相连接之前,先将各非成形触片200的第一细长部分在靠近后壁130的开有槽的凸缘132的位置上弯折成一个对准槽150。
图17示出了用于本发明接插件14的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该组件由标号38’来表示。在图17中,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和38’的相同元件被加上了“’”。图1 7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与图13-16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最大的结构差异是壳体110上的横向槽道136的数量,进而是与其相关的、可布置的触片/端子34构件的最大数量。具体地说,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只包括六个槽道136’,并具有相应减小的宽度,而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壳体110则包括八个槽道136。否则,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和38’基本上是相同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是设计成可装配入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段90、92、94中相应的一个。
因此,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是布置在段94上,从而允许最多布置八个触片/端子构件34,而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则布置在段90和92上,从而允许最多布置六个触片/端子构件。
此外,在图13-16所示的实施例中,适于装配在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包括四个触片/端子构件34和四个非成形触片200。触片/端子构件34分别布置在位置P3、P6、P7和P8上,而非成形触片200则布置在位置P1、P2、P4和P5(图15)上。适于装配在主体部分80的两个段90和92内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包括两个触片/端子构件34和四个非成形触片200。触片/端子构件34分别布置在位置P3和P4上,而非成形触片则布置在位置P2、P2、P5和P6(图17)上。触片/端子构件34和非成形触片200的位置可以根据接插件14的实际需要来加以改变。
请参见图18-23A,在接插件14的组件中,首先形成壳体组件44。为此,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安装于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段94上,使触片/端子构件34的端子部分34c位于一相应的槽106内。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安装成都与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两个段90和92相连接,使触片/端子构件34的端子部分34c位于一相应的槽106内。借助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的侧壁38上的凸起138与主体部分80的上表面88上的凹口100之间的协配,可以使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与主体部分80保持固连。在本发明的接插件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用于固定触片/端子保持件38、38’的协配固定装置来代替凹口100与凸起138。各触片/端子构件34的端子焊盘部分166暴露在各斜支承件82之间的空间内,以将触片/端子34以表面贴装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板30。焊片170可以通过槽172、172’放置,以将内壳体部分36固定于印刷电路板30。槽172从侧壁174延伸至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下表面81,而槽172’从主体部分80的内侧延伸至主体部分80的下表面81(图21)。
随后,将由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和内壳体部分36组成的内壳组件44放入外壳体部分42。为此,侧边插座58的侧壁56包括一凸起176,该凸起适于装配到内壳体部分36的主体部分80的侧壁174上的凹口178中(图21)。另外,将内壳体部分36的底部80的上表面84上的凸起86装配到外壳体部分42的夹设部68的中间壁72上的凹孔74中。在接插件14的装配过程中或之后,将端子焊盘部分166焊接于印刷电路板30的接触区域。
根据本发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和外壳体部分42是这样构成的,即,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的凹部62a与放入内壳体部分36的段90中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相互对准,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的凹部62b与放入内壳体部分14的段92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相互对准,而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的凹部62c则与放入内壳体部分42的段94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相互对准。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的每个触片/端子构件34均伸入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中的一个相应凹槽62’中。因此,至少要与触片/端子构件34放入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的位置相应地,在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形成凹槽62’。
如图23A所示,触片/端子构件34的中间桥接部分34c只有非常短的一个区域抵靠于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即,沿着引向触片/端子构件34的触片部分34a的弯曲部154。这样可以在触片/端子构件34与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之间形成一个点接触。因此,中间桥接部分34c只在该弯曲部抵靠于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并且由于其从内壳组件44向上倾斜而与顶壁54相互间隔。如上所述,触片/端子构件34与其壳体的特殊结构能使本发明接插件14的高度小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另外,借助该结构的一个有利之处是,在装配接插件14时,例如通过将触片/端子构件34压靠在外壳体部分42的顶壁54的下表面54a上,就可以对触片/端子构件34预加应力。
以上描述了一包括本发明之接插件的通信卡。在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插件中,即用于需要RJ型接插件的通常电气应用场合,接插件包括一外壳体部分,该外壳体部分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在外壳体部分的前表面上限定有一单个的插头接纳用插座(类似于美国专利4,703,991)。按照本发明,在外壳体部分的顶壁上设置有一与内壳组件的触片/端子接纳构件相互对准的凹口和凹槽。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该内壳体部分具有一只有一个段的主体部分(代替如上所述的包括三个段90、92、94的主体部分80)。鉴于段的数量减少,可以对主体部分80作出其它的变化,例如,其长度可以是一单个段的长度,不出现在相邻段90、92、94之间的凸起86。内壳组件还可以包括一单个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38’。可将单个的段构造成可接纳带有可能的、密排的八个触片/端子构件34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或接纳带有可能的、密排的六个触片/端子构件34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还有,虽然可将接插件14设计成可在接插件的高度范围内容纳一印刷电路板,但还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即,触片/端子构件34的端子部分34c可以延伸,以便将接插件以表面贴装的方式贴装到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
在图24中示出了另一种可用于上述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的触片/端子构件,以标号250来表示,并处于装配完成状态。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触片/端子构件相同的特征。触片/端子构件250与触片/端子构件34的区别在于,桥接部分34c包括一从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38(如图中假想线所示)伸出的细长部分158,以及一从细长部分158延伸至弯曲部256的斜伸部254。触片/端子构件250还包括一适于接配一相配插头的相应触片部分的凸形触片部分252。桥接部分的向上倾斜部分(斜伸部254)、引向触片部分252的弯曲部256和凸形触片部分252是设计成能使触片252具有可满足FCC对RJ型连接器之要求的回弹力,同时又能构成一个包括这样的触片/端子构件250的接插件,其外形低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由标号300表示的模块化接插件的剖视图。接插件300包括一内壳体部分302、一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312的外壳体部分304以及触片/端子构件306,触片/端子构件306具有一用以与一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电连接的端子部分320,以及一伸入插头接纳用插座312中的触片部分322。内壳体部分302包括若干个用于保持触片/端子构件306的槽314和槽道316。触片/端子构件306是“向前”的,这意味着触片部分322具有一靠近插座312入口的前端,该前端位于外壳体部分304的一个凹口中,并倾斜地向后伸向内壳体部分302。外壳体部分304包括一个能保持一回弹弹簧310的弹簧安装件308。各弹簧310与相应的触片/端子构件306的触片部分322相接触,以为其提供弹力。可以将如上所述的外壳体部分42和内壳体部分26的特征分别结合到外壳体部分304和内壳体部分302中。利用向前的触片/端子构件与如上所述的触片/端子构件34、250相结合,可以减少串扰,如美国专利5,639,266(Patel)所述。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以标号400总的表示的模块化接插件的剖视图。接插件40包括一外壳体部分402、一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416的内壳体部分416以及触片/端子构件406,每个触片/端子构件均具有一电连接于一印刷电路板414的端子部分412,以及一伸入插头接纳用插座416的触片部分410。内壳体部分404包括用于保持触片/端子构件406的槽408。触片/端子构件406是“向前”的,这意味着触片部分410具有一靠近插座416入口的前端,该前端位于外壳体部分402的一凹口中,并倾斜地向后伸向内壳体部分404。可以将如上所述的外壳体部分42和内壳体部分36的特征分别结合到外壳体部分402和内壳体部分404中。利用向前的触片/端子构件与如上所述的向后的触片/端子构件34、250相结合,可以获得减少串扰的优点。
显然,按照以上的说明,本发明还可有很多改型和变型。因此,应该理解,按照上述说明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的实施例。例如,虽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图示了一双件内壳组件,但也可以构成一个单件内壳组件。还有,虽然图中所示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包括有本发明的触片/端子构件用以提供一低形的接插件,但如果需要,也可将这些构件(外壳体部分、内壳体部分和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与其它一些其高度不必低于传统的RJ型接插件的触片/端子构件相结合应用。也就是说,采用外壳体部分、内壳体部分和触片/端子-保持器组件壳体并不限于低形接插件,在其它的模块化接插件应用场合,这些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的一个或两个构件结合起来使用。
Claims (35)
1.一模块化电接插件,包括:
一外壳体部分,以及
一内壳组件,该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并与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
所述内壳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
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可连接于一基板的端子部分、一延伸入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一个插座的弧形触片部分、以及一连接所述端子部分和所述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所述接触片部分具有一面对所述外壳体后部的自由端,所述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使所述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比所述触片部分的所述自由端更靠近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的保持件壳体包括多个横向槽道,每个槽道可保持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内壳体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上的协配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保持件壳体固定于所述内壳体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组件包括一保持件壳体,所述桥接部分包括一从所述保持件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并终止在一弯曲部的细长部分,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所述桥接部分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内表面相间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包括一顶壁,顶壁具有一包括凹槽的内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中的每一个构件的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被布置在所述各凹槽中的相应的一个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包括多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包括多个插头接纳用插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高度小于10.5mm,并包括一由相邻的每一对所述插头接纳用插座之间的所述内表面形成的、夹设的刚性壳体部分,所述每个夹设的壳体部分包括一底壁、一中间壁和一在所述中间壁内的凹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部分包括一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接纳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一细长的、平面的底部和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支承于所述底部的斜支承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包括一由相邻的每一对所述插头接纳用插座之间的所述内表面形成的夹设的刚性壳体部分,所述每个夹设的壳体部分包括一底壁、一中间壁和一在所述中间壁内的凹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部分包括一形成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后表面上的、对准每一个所述槽的引导槽,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端子部分被保持在所述各引导槽中相应的一个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凹形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凸形的。
15.一种模块化电接插件,包括:
一外壳体部分,以及
一内壳组件,该组件布置在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侧,并与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所述内壳组件包括
一内壳体部分,以及
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该组件安装成与所述内壳体部分相连接,并对准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那一个,
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组件包括一保持件壳体和多个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细长的触片/端子构件,
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延伸入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的触片部分、一安装在所述内壳体部分中的端子部分、以及一连接所述端子部分和所述触片部分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保持件壳体中的中间桥接部分,所述桥接部分固定于所述保持件壳体,以防止所述桥接部分相对于所述保持件壳体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弧形的,所述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是倾斜的,所述倾斜的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所述内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包括一顶壁,顶壁具有一包括凹槽的内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被布置在所述各凹槽中的相应的一个凹槽内。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凹形的。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凸形的。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在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前部敞开,所述各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接触部分具有一对着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后部的自由端,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比所述触片部分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前部。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弧形的,所述桥接部分包括一从所述保持件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的细长部分,该细长部分延伸至位于所述保持件的上壁上方的高度,并终止在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包括多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具有一前壁、一对基本上平的侧壁、一基本上平的并连接所述侧壁的顶壁、以及邻接于所述前壁的内表面,所述外壳体部分包括一由相邻的每一对所述插头接纳用插座之间的所述内表面形成的、夹设的刚性壳体部分,所述每个夹设部分均包括一底壁、一中间壁、以及一位于所述中间壁内的凹孔。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部分包括一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限定了一用于接纳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接纳段,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一细长的、平的底部和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支承在所述底部上的斜支承件。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该接插件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内壳体部分上和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组件上的协配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保持件壳体固定于所述内壳体部分。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
27.一种用于数据利用装置的通信卡,包括:
一卡片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
一印刷电路板,其上安装有电子通信元器件,所述元器件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卡片件之间,
一电连接器,其布置在所述卡片件的所述第一端,以便与所述数据利用装置相连接,
一接插件,其连接于所述卡片件的第二端,并可接纳一接配插头,
所述接插件包括
一外壳体部分,以及
一内壳组件,该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部分,并与所述外壳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所述内壳体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
每个所述触片/端子构件包括一电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子部分、一位于所述插头接纳用插座内的弧形触片部分、以及一将所述端子部分连接于所述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所述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因而所述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一个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部分包括一顶壁,顶壁具有一包括凹槽的内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被布置在所述各凹槽中的相应的一个凹槽内。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凹形的。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部分是凸形的。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一内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触片/端子构件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内。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均包括一壳体,所述桥接部分包括一细长部分,该细长部分从所述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上壁上方的某个高度。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在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前部敞开,所述各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接触部分具有一对着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后部的自由端,所述桥接部分的所述短区域比所述触片部分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前部。
34.一种模块化接插件,包括:
一外壳体部分,以及
一内壳组件,该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并与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
所述内壳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一内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布置在所述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包括一保持件壳体,
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可连接于一基板的端子部分、一延伸入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一个插座的弧形触片部分、以及一连接所述端子部分和所述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所述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使所述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
所述桥接部分包括一从所述保持件壳体斜向上地向外伸出并终止在一弯曲部的细长部分,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抵靠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所述桥接部分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内表面相间隔。
35.一种模块化接插件,包括:
一外壳体部分,以及
一内壳组件,该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并与所述外壳体部分一起限定了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
所述内壳组件包括触片/端子构件、一内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分离的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布置在所述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
布置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上的协配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触片/端子-保持件组件中的每一个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部分,
所述触片/端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可连接于一基板的端子部分、一延伸入所述至少一个插头接纳用插座中的相应的一个插座的弧形触片部分、以及一连接所述端子部分和所述触片部分的中间桥接部分,所述桥接部分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外壳体部分的内表面倾斜,使所述桥接部分只有很短的区域抵靠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7944798P | 1998-03-26 | 1998-03-26 | |
US60/079,447 | 1998-03-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6685A CN1306685A (zh) | 2001-08-01 |
CN1136632C true CN1136632C (zh) | 2004-01-28 |
Family
ID=22150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80583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6632C (zh) | 1998-03-26 | 1999-03-25 | 低形模块化电接插件和包括该电接插件的通信卡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17391B1 (zh) |
EP (1) | EP1066663B1 (zh) |
JP (1) | JP2002508579A (zh) |
CN (1) | CN1136632C (zh) |
AU (1) | AU757273B2 (zh) |
DE (1) | DE69926224T2 (zh) |
HK (1) | HK1039219B (zh) |
IL (2) | IL138621A0 (zh) |
NO (1) | NO20004749L (zh) |
WO (1) | WO19990495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57992B2 (en) | 1999-02-08 | 2002-10-01 | 3Com Corporation | Visual feedback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
US6325674B1 (en) | 2000-03-20 | 2001-12-04 | 3Com Corporation | Card edge connector for a modular jack |
US6338656B1 (en) | 2000-03-20 | 2002-01-15 | 3Com Corporation | Modular jack for Type III PCMCIA cards |
US6483712B1 (en) * | 2000-03-20 | 2002-11-19 | 3Com Corporation | Illuminating electrical jack system |
US6394850B1 (en) | 2000-03-20 | 2002-05-28 | David Oliphant | Contact pin design for a modular jack |
US6332784B1 (en) | 2000-06-02 | 2001-12-25 | David Oliphant | Housing for a communications card |
US6456496B1 (en) | 2000-10-30 | 2002-09-24 | 3Com Corporation | Type III pccard system with full wall modular extendable RJ45/11 connector |
US6671764B2 (en) * | 2000-12-20 | 2003-12-30 | Intel Corporation | PC adapter card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connector set |
US6273761B1 (en) * | 2000-12-27 | 2001-08-14 | Wieson Electronic Co., Ltd. | Jack-plug socket |
US6650546B2 (en) | 2001-02-27 | 2003-11-18 | 3Com Corporation | Chip component assembly |
US6447306B1 (en) | 2001-02-28 | 2002-09-10 | 3Com Corporation | PC card configuration |
US6577500B2 (en) | 2001-02-28 | 2003-06-10 | 3Com Corporation | Wireless PC card |
TWM311153U (en) * | 2006-08-16 | 2007-05-0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Electric connector |
US20080218319A1 (en) * | 2007-03-07 | 2008-09-11 |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utility control devices |
US20090027196A1 (en) * | 2007-03-07 | 2009-01-29 | Roland Schoettl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mise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ing self-learning detection devices |
US20080218307A1 (en) * | 2007-03-07 | 2008-09-11 |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 Anticipatory utility control device |
US7497273B2 (en) * | 2007-03-07 | 2009-03-03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Plug and play utility control modules |
US20080218372A1 (en) * | 2007-03-07 | 2008-09-11 |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on | Light switch used a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080218338A1 (en) * | 2007-03-07 | 2008-09-11 | Optimal Licensing Corporati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mises monitoring using weight detection |
US20090045968A1 (en) * | 2007-08-16 | 2009-02-19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Utility Outlets Capable of Presenting Images |
US20090044964A1 (en) * | 2007-08-16 | 2009-02-19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Utility Outlets as a Security System |
WO2009023874A1 (en) * | 2007-08-16 | 2009-02-19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Using utility outlets to determine and report media-based activity |
US20090102679A1 (en) * | 2007-10-19 | 2009-04-23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Infrastructure device with removable face plate for remote operation |
US20090101386A1 (en) * | 2007-10-19 | 2009-04-23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Size unconstrained faceplate display for use with infrastructure device |
US20090137163A1 (en) * | 2007-11-26 | 2009-05-28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Infrastructure device with modular replaceable sensors |
US20090135006A1 (en) * | 2007-11-26 | 2009-05-28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Infrastructure device with modular remote sensors |
US20090274064A1 (en) * | 2008-05-01 | 2009-11-05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Light switch as a wireless hub |
US20090274087A1 (en) * | 2008-05-01 | 2009-11-05 | Optimal Innovations Inc. | Utility outlets as remote control repeaters |
SG192299A1 (en) * | 2012-01-12 | 2013-08-30 | Rockwell Automation Asia Pacific Business Ctr Pt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n automation controller and scaleable modu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78261A (en) * | 1978-06-14 | 1995-12-26 | Virginia Patent Development Corp. | Modular jack for directly coupling modular plug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4717217A (en) | 1980-02-12 | 1988-01-05 | Virginia Paten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mating modular plug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4674822A (en) | 1984-11-21 | 1987-06-23 | Virginia Plastics Company | Multi-conductor shielded cable |
US5132877A (en) | 1990-07-05 | 1992-07-21 | Branan Mac W | Molded electrical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l connector |
US5244412A (en) * | 1991-12-24 | 1993-09-14 | Stewart Connector Systems, Inc. | Electrical device for surface mounting on a circuit board and mounting component thereof |
US5547401A (en) | 1992-04-08 | 1996-08-20 | Megahertz Corporation | Media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use with a thin-architecture communications card |
US5183404A (en) | 1992-04-08 | 1993-02-02 | Megahertz Corporation | Systems for connection of physical/electrical media connectors to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ards |
JP2842063B2 (ja) | 1992-07-30 | 1998-12-24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モジュラーコネクタ |
US5773332A (en) * | 1993-11-12 | 1998-06-30 | Xircom, Inc. | Adaptable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
US5411405A (en) | 1993-11-12 | 1995-05-02 | Angia Communications, Inc. | Miniature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
US5457601A (en) | 1993-12-08 | 1995-10-10 | At&T Corp. | Credit card-sized modem with modular DAA |
TW318308B (zh) | 1994-08-29 | 1997-10-2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
JP3559319B2 (ja) | 1994-09-29 | 2004-09-02 | 株式会社東芝 | Icカード情報処理装置 |
JPH08202835A (ja) | 1995-01-24 | 1996-08-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Pcカード |
US5736910A (en) | 1995-11-22 | 1998-04-07 | Stewart Connector Systems, Inc. | Modular jack connector with a flexible laminate capacitor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
US5879199A (en) | 1996-02-29 | 1999-03-09 | Berg Technology, Inc. | Modular jack assembly and universal housing for use therein |
US5691882A (en) | 1996-06-04 | 1997-11-25 | Ma; Hsi-Kuang | PCMCIA mounting structure |
US5704802A (en) * | 1996-06-14 | 1998-01-06 | Maxconn Incorporated | Modular jack assembly |
US5674093A (en) | 1996-07-23 | 1997-10-07 | Superior Modular Process Incorporated | Reduced cross 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
EP0914696A4 (en) * | 1996-07-26 | 1999-12-08 | Berg Tech Inc | MODULAR TELEPHONE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FLOATING CONTACT |
US5775946A (en) * | 1996-08-23 | 1998-07-07 | Amphenol Corporation | Shielded multi-port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US5702271A (en) | 1996-08-30 | 1997-12-30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Ultra low profile board-mounted modular jack |
US5885100A (en) | 1997-05-12 | 1999-03-23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ight transmission means |
US5984731A (en) * | 1997-11-17 | 1999-11-16 | Xircom, Inc. | Removable I/O device with integrated receptacles for receiving standard plugs |
TW421329U (en) | 1998-03-25 | 2001-02-01 | Insert Entpr Co Ltd | Connector |
US5971813A (en) | 1998-04-01 | 1999-10-26 | Regal Electronics, Inc. | RJ-45 modular connector with microwave-transmission-line integrated signal conditioning for high speed networks |
US5975960A (en) * | 1998-10-06 | 1999-11-02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Modular connector with capacitive plates |
-
1999
- 1999-03-25 JP JP2000538407A patent/JP2002508579A/ja active Pending
- 1999-03-25 DE DE69926224T patent/DE6992622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3-25 EP EP99914153A patent/EP106666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3-25 AU AU32055/99A patent/AU757273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9-03-25 CN CNB998058351A patent/CN11366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3-25 IL IL13862199A patent/IL138621A0/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03-25 WO PCT/US1999/006604 patent/WO1999049541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9-03-25 US US09/276,209 patent/US621739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9-21 IL IL138621A patent/IL138621A/en unknown
- 2000-09-22 NO NO20004749A patent/NO20004749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2
- 2002-01-30 HK HK02100723.2A patent/HK103921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066663A4 (en) | 2003-08-27 |
EP1066663A1 (en) | 2001-01-10 |
NO20004749D0 (no) | 2000-09-22 |
AU3205599A (en) | 1999-10-18 |
DE69926224D1 (de) | 2005-08-25 |
AU757273B2 (en) | 2003-02-13 |
HK1039219B (zh) | 2004-12-10 |
WO1999049541A1 (en) | 1999-09-30 |
DE69926224T2 (de) | 2006-04-06 |
US6217391B1 (en) | 2001-04-17 |
IL138621A0 (en) | 2001-10-31 |
JP2002508579A (ja) | 2002-03-19 |
EP1066663B1 (en) | 2005-07-20 |
NO20004749L (no) | 2000-11-23 |
CN1306685A (zh) | 2001-08-01 |
HK1039219A1 (en) | 2002-04-12 |
IL138621A (en) | 2007-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632C (zh) | 低形模块化电接插件和包括该电接插件的通信卡 | |
CN101494336B (zh) | 电缆连接器组件 | |
CN1125515C (zh) | 可拆除插座和具有此插座的数据信号交连模块 | |
CN1310385C (zh) | 具有电磁干扰屏蔽插头和接地锁合部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36633C (zh) | 高频电连接器组件 | |
CN1227783C (zh) | 具有滤波器插件的模块化插座及其接头 | |
CN2682644Y (zh) | 电连接器 | |
CN1288806C (zh) | 带有磁性组件的模块化插座 | |
CN1165590A (zh) | 电接插件、壳体和端子 | |
CN1575532A (zh) | 双功能rj-型连接器 | |
CN100481649C (zh) | 电连接器 | |
CN1685566A (zh) | 电路板内置压接接插件 | |
US6561821B1 (en) | High profile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73056A (zh) | 带有改进的对准特性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1247391A (zh) | 接插件和连接方法 | |
CN1256790C (zh) | 电气插座 | |
CN1287491C (zh) | 电连接器 | |
CN1399807A (zh) | 连接器 | |
CN2609232Y (zh) | 电源转接器 | |
CN1599145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831476Y (zh) | 模组连接器 | |
CN100350674C (zh) | 剥皮压接端子 | |
CN1290231C (zh) | 微型化的连接器 | |
CN1538563A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618330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