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3630902B -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902B
CN113630902B CN202110956447.6A CN202110956447A CN113630902B CN 113630902 B CN113630902 B CN 113630902B CN 202110956447 A CN202110956447 A CN 202110956447A CN 113630902 B CN113630902 B CN 113630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qos
data packet
s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4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0902A (zh
Inventor
罗海燕
戴明增
卓义斌
唐廷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64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90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794 priority patent/WO202301989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0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第二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IP包头信息(如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和QoS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第一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和/或第二网络节点构建后发送的第二通道信息与QoS流标识等信息之间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以使第一/第二网络节点依据获得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给对方,满足了端到端的QoS要求一致性,且由于不需要核心网构建上述映射关系,避免了更改核心网功能配置增加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要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满足如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中,各新兴业务对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在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高并发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需求,设计了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空口技术标准CCSA TC10《无线短距通信车载空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并组建了产业推广联盟——星闪联盟(Sparklink)。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节点(如用户设备UE,或Sparklink定义的T-Node)经过第二网络节点(如可信非3GPP接入节点TNAP,或Sparklink定义的G-Node)、第三网络节点(如可信非3GPP网关功能(TrustedNon-3GPP Gateway Function,TNGF)与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核心网进行数据包传输。
其中,对于5G通信网络结构中的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通常是参考可信非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接入的用户面协议栈,如直接将其中的non-3GPP的接入层协议替换为Sparklink接入层,得到如图1a和图1b所示两种用户面协议栈,以便在用户设备UE的上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传输应用中,能够据此实现端到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管理,满足相应应用业务的QoS要求。
为了减少包头开销,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GRE(Generic Routing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Inner IP,IPSec协议栈,也可以用GTP-U(GPRS TunnelProtocol-User,用户面GPRS隧道传输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来替代。当采用GRE,Inner IP,IP sec协议时,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端到端的IPSec子安全通道(IPSec Child Security Association)。当采用GTP-U,UDP协议时,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直接按建立端到端的GTP-U隧道。
然而,对于目前用户面协议栈应用中,由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用户面协议层是端到端的直连,使得第二网络节点无法确定通过IPSec子安全通道或GTP-U隧道传输的数据包的QoS要求,这就很容易导致第二网络节点对数据包的处理无法满足实际的QoS要求,影响数据包传输的效率、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其中,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服务质量QoS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包括: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识别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各第一网络节点;
确定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或QoS参数和QoS标识;
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
建立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或者,
获取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所对应的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或者,
依据来自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历史数据包,确定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与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依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得到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和/或第三网络节点建立提供,且包括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QoS标识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目标PDU会话标识的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对应的第一通道信息和QoS标识,和/或该第一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IP包头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将获得的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所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包括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依据所述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相应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
将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可选的,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获得第二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或者,
依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获得第三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获得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示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
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或者;
获取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或者,由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获得第五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五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五映射关系表示第一IP包头信息、QoS信息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以及待发送数据包;其中,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接入所述第三网络节点的相应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用于识别相应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确定的;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和QoS标识;
传输控制信息获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QoS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PDU会话资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第三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和/或第三网络节点建立提供,且包括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第二通道信息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QoS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PDU会话请求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包括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第四映射关系获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以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相应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
第四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通信模块、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上第二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一程序;或者存储实现如上第一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二程序;或者存储实现如上第三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三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一程序,实现如上第二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或者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二程序,实现如上第一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或者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三程序,实现如上第三网络节点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各节点包含的处理器调用并加载,以实现上述相应节点侧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第二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IP包头信息(如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和QoS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第一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和/或第二网络节点构建后发送的第二通道信息与QoS流标识等信息之间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以使第一/第二网络节点依据获得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给对方,满足了端到端的QoS要求一致性,且由于不需要核心网构建上述映射关系,避免了更改核心网功能配置增加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基于IPSec的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的一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基于IPSec的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的又一可选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基于5G融合的远程IP数据传输应用的一可选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实现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应用环境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一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系统的有一可选示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一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二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二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可选示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今,在基于5G融合的远程IP数据传输应用中,如图2所示的应用系统架构,第一网络节点(如星闪联盟Sparklink系统包含的被管理节点T-Node,也可以是用户设备UE,其支持非接入层(NAS,Non-Access Stratum)消息收发的节点)通常是通过接入第二网络节点(如Sparklink系统包含的管理节点G-Node、可信非3GPP网络接入点TNAP(Trusted Non-3GPP Access Point)等),建立与5G核心网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从而通过核心网实现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的通信,通信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结合上文IP数据传输应用以及背景技术部分的描述,针对目前5G网络应用中的用户面协议栈,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均可以接入第三网络节点,如可信非3GPP网关功能(TNGF,Trusted Non-3GPP Gateway Function)节点,实现不同的端到端的连接,从而通过第三网络节点实现与5G核心网中相应网元节点之间的通信,在如上图1a和图1b所示的用户面协议栈结构中,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通过3GPP定义的Inner IP层的IP地址,识别不同PDU会话的不同IPSec child SA即IPSec子安全通道,并将该PDU会话包含的至少一个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流映射到一个IPSec子安全通道上传输。
可以理解,若图1a和图1b中的GRE、Inner IP、IPSec协议层用GTP-U,UDP协议层替换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通过GTP-U包头中携带的隧道端点标识(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和/或IP包头中携带的IP地址,识别不同PDU会话的不同GTP-U隧道,并将该PDU会话包含的至少一个QoS流映射到一个GTP-U隧道中。下面为了方便描述数据包传输过程,将上述IPSec子安全通道、GTP-U隧道统一记为第一通道。
在实际应用中,以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为例,第一网络节点向核心网申请建立PDU会话后,可以获得核心网提供的该PDU会话包含的至少一个QoS流标识(QFI,QoS FlowIdentifier)和对应的QoS规则,根据需要,还可以获得QFI对应的QoS参数,即各QoS流的QoS参数,如保证流比特率(GFBR,Guaranteed Flow Bit Rate),最大流比特率(MFBR,MaximumFlow Bit Rate)、包时延预算(PDB,Packet Delay Budget)、误包率(PER,Packet ErrorRate)、平均窗口(average window)等)。后续第一网络节点的应用层产生数据包时,第一网络节点确定该数据包关联的PDU会话后,可以基于QoS规则确定该数据包关联的QFI,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为了识别不同的第一通道,如在基于IPSec协议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为第一网络节点分配Inner IP地址,使得同一PDU对应的不同第一通道各自具有UP_IP_ADDRESS,以及对应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实现方法本申请不做详述。应该理解,在基于GTP-U协议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确定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在该第三网络节点侧的IP地址和TEID,以便后续可以将其作为第一通道信息,来表示相应的第一通道。
基于上文描述,在数据包传输应用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用户面协议层如GRE/inner IP/IPSec或者GTP-U/UDP,都是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协议层。第二网络节点只能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例如DSCP值),实现对数据包在第二通道(如Sparklink空口或其他non-3GPP空口)进行处理,但无法得知传输该数据包的具体QoS要求,也就无法实现精准地QoS参数控制,才会导致第二网络节点基于DSCP值实现的QoS处理与相该数据包的具体QoS要求不一致,无法真正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数据包传输的端到端QoS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希望数据包的发送端如第一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能够准确得数据包对应的具体QoS参数,满足不同方面的QoS控制需求。提出在第一网络节点向核心网注册期间,由核心网的统一数据管理(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网元通过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网元,通过N2接口给第三网络节点发送5QI(即5G定义的QoS标识)/DSCP/XQI(即Sparklink定义的QoS标识)/QoS参数等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A。再有第三网络节点将该映射关系A分别发送给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及其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图3以第一网络节点为T-node、第二网络节点为G-node、第三网络节点为TNGF为例进行说明。
之后,第一网络节点向核心网申请建立PDU会话期间,核心网中的AMF网元仍可以通过N2接口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将如第一网络节点在N2接口的标识、PDU会话标识、至少一个QFI及其对应的QoS参数,以及5QI与QFI之间的映射关系B等数据发送至第三网络节点,这样,该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映射关系A和映射关系B,获得QFI/DSCP/XQI之间的映射关系C,将其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这样,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时,获得该数据包对应的PDU会话标识和QFI后,可以依据该映射关系C确定相应的DSCP和QoS参数;同理,在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待发送数据包后,可以通过IP包头信息中的DSCP,依据接收到的该映射关系C,获得待发送数据包映射的QoS参数,从而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的QoS控制。
可见,整个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利用所获取的映射关系,确定通过第一通道传输的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保证其实现的QoS处理与该数据包的QoS要求一致,真正实现端到端的QoS处理。然而,在上文描述的处理过程中,PDU会话申请建立过程中,由于核心网的AMF会给第一网络节点发送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其包含有QoS参数,导致第一网络节点会收到冗余的QoS参数,造成了存储资源的浪费;而且,核心网的AMF是通过N2接口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映射关系A,这就需要修改传统的N2接口消息,使其能够支持该映射关系A的传输,降低了处理消息;另外,相对于传统的PDU会话请求消息包含的映射关系,需要核心网UDM建立映射关系A,这就需要对UDM处理功能进行调整,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到冗余QoS参数的问题,本申请提出可以提供相应的指示信息,即指示是否需要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QoS参数,如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可以指示AMF不用向第一网络节点反馈QoS参数,来解决冗余问题,但无法解决上述其他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希望在不需要调整核心网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端到端的QoS处理,如将第一通道的DSCP值和QoS参数的映射关系的确定,限制在Sparklink内部,具体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和/或第二网络节点,依据核心网反馈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包含的内容,确定所需的不同信息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映射关系,再将该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使其在发送待发送数据包时,可以依据该映射关系,来确定通过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哪个第二通道传输,需要按照哪些QoS参数进行QoS处理,满足数据传输要求,保证端到端的QoS要求一致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可见,本申请提出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中,核心网侧不需要建立各种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也就不用修改核心网功能配置代码,这样,核心网仍可以按照传统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内容传输,不需要传输映射关系,也不需要更改核心网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N2接口消息,使其能够支持映射关系的传输,从而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可靠地端到端的QoS处理。
基于上文实施例的描述内容、5G无线网络架构以及5G空口协议栈结构,参照图3,为实现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应用环境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应用环境中,其系统架构的组成设备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第一网络节点100、第二网络节点200、第三网络节点300以及核心网400,其中:
第一网络节点100可以是5G无线网络应用中的用户设备UE或其他被管理节点,如星闪联盟Sparklink系统中的被管理节点记为T节点(T-Node),在如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不同场景下,该第一网络节点所表示的设备类别可以不同,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设备、智能音箱、机器人、台式计算机等,本申请对第一网络节点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接入网接入5G核心网,以实现与其他数据网络DN的通信,整个通信架构可以结合5G无线网络架构确定,本申请不做详述。另外,对于第一网络节点所遵循的应用面协议,可以结合上文对5G空口协议栈结构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第二网络节点200可以是基于5G融合的远程IP数据传输中的中转设备,在Sparklink系统中,其可以管理节点即G节点(G-Node),由于每个第二网络节点200可以接入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节点100,所以,该第二网络节点200可以用于负责协调接入的不同第一网络节点100之间,以及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100与自身(即第二网络节点200)之间的通信,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其中,对于上述Sparklink系统,通常包括Sparklink接入层,基础服务层以及基础应用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础服务层可以包括数据传输与适配层(DTADP,DataTransmission ADaPtation),或者数据适配层(TADP,Transmission ADaPtation),用于实现数据分段和重组、重传和流控、封装等处理;实际应用场景中,如图1b所示,基础应用层的数据(如IP数据包等)可以通过基础服务层传输至Sparklink接入层;也可以直接传输至Sparklink接入层(如图1a所示),可依据场景需求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无线通信应用中,基于无线短距通信空口技术标准CCSA TC10,对于第一网络节点100与第二网络节点200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记为第二通道,如Sparklink空口链路,两者之间待发送的数据包最终可以映射到Sparklink空口进行传输,也就是映射到DTADP层的传输通道(用TCID标识)或Sparklink接入层的逻辑信道(可以用LCID标识)。
第三网络节点300可以是上述TNGF节点等,如上图1a和图1b所示,其可以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实现网络节点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实现过程可以结合5G空口协议栈结构确定,本申请不做详述。
核心网400可以用于实现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分离,可以将用户侧发送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等,转接到不同的数据网络上,满足业务需求。本申请核心网可以是5G核心网(即5GC),其主要包括AMF、UPF和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这几部分网元,关于这些核心网网元所实现的功能本申请不做详述。
结合上图2所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核心网400可以接入相应的数据网络DN,以满足相应场景的业务需求,本申请对核心网400与各数据网络DN的通信实现过程不做详述。
应该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环境的系统限定,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系统架构包括比图3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设备,或者组合某些设备,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结合上文实施例描述的应用环境,下面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实现过程,但并不局限于下文各实施例描述的实现方法。且为了便于描述,实施例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而且,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本申请描述的如“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另外,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来说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或其组成设备侧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本申请并未一一举例详述。
参照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一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可以由第一网络节点执行。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Sparklink接入,此时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T节点,第二网络节点为G节点;也可以适用于可信非3GPP接入,此时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UE,第二网络节点为TNAP。这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本申请对第一网络节点的产品类型不做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是对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在5G网络应用中,结合图6所示的任一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接入核心网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对于任一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二网络节点向5G核心网进行注册后,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向5G核心网申请建立PDU会话,5G核心网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后,可以确定所申请建立的PDU会话的PDU会话标识(用于区别不同的PDU会话),以及该PDU会话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QoS流各自对应的QoS流标识(即QFI)和QoS参数(即QoS流级别的QoS参数)等信息。
之后,依据所获得的PDU会话标识、QFI及其对应的QoS参数,构成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这样,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接收核心网发送的针对其申请建立的PDU会话的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如上述分析,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的PDU会话标识可以对应至少一个QFI,而QFI与QoS参数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该PDU会话包含的每个QoS流,具有对应的QFI和QoS参数。依据场景需求,该QoS参数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动态5QI(即5G定义的QoS标识)描述符(针对动态分配的QFI)、非动态5QI描述符(针对非动态分配的QF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GBRQoS流信息、反射QoS属性、附加QoS流信息等。
核心网给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NAS消息即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包含至少一个QFI和对应的QoS规则。当QFI值等于非动态5QI(即在协议规定的表格中可以找到5QI对应的QoS参数)时,NAS消息(PDU会话接受消息)中不包含QoS参数。因此,第一网络节点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关联的QFI后,根据QFI确定5QI,接着根据协议规定的5QI和QoS参数的映射关系,根据5QI确定对应的QoS参数,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从核心网获取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和QoS流标识,之后,依据协议规则确定QoS流标识映射的QoS参数。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若核心网确定QFI值为动态5QI(即在协议对应的表格中无法找到对应的5QI)时,NAS消息(PDU会话接受消息)中包含QoS参数,也就是说,核心网可以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对应的QoS参数。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从核心网获取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其中,QoS参数是依据待发送数据包关联的QFI所确定的与其对应的QoS参数。
其中,动态5QI描述符(Dynamic 5QI descriptor)可以包括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分组错误率、5QI、关键延迟、平均窗口、最大数据突发量、扩展分组延迟预算、下行(相对于第一网络节点的数据传输方向,即第一网络节点接收数据包传输过程)CN分组延迟预算、上行(即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过程)CN分组延迟预算等不同维度的参数。非动态5QI描述符(Non-Dynamic 5QI descriptor)可以包括5QI,优先级,平均窗口,最大数据突发量,下行CN包延迟预算,上行CN包延迟预算等。GBR QoS流信息(GBR QoS Flow Information)可以包括最大流比特率下行链路、最大流比特率上行链路、保证流比特率下行链路、保证流比特率上行链路、通知控制、最大丢包率下行链路、最大丢包率上行链路、备选QoS参数设置列表等。可以依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各QoS流对应的QoS参数所包含的QoS要求内容,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核心网的SMF通过AMF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NAS消息,除了包含上述PDU会话标识、至少一个QFI及其对应的QoS参数(可选)外,还可以包括QFI对应的QoS规则(即QoS rule),该QoS规则可以包括数据包过滤装置(Packet Filter Set)。其中,针对IP类型的数据包,其数据包过滤装置的参数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下表1所示的参数内容:
表1
Figure GDA0004056772210000171
而对于以太网类型的数据包,上述数据包过滤装置的参数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下表2所示的参数内容:
表2
Figure GDA0004056772210000181
基于上述分析,第一网络节点获得应用层产生待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先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PDU会话,即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之后,可以依据该PDU会话对应的QoS规则和QFI的映射关系,通过数据包过滤装置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匹配,获得该待发送数据包的QFI,即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属于PDU会话的哪一个QoS流,将该QoS流的QFI和QoS参数,确定为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QoS参数。关于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上文描述。
步骤S12,获取包含该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
继上文描述,对于PDU会话包含的各QoS流可能被映射到不同的第一通道,即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IPSec子安全通道或GTP-U隧道,使得不同第一通道有各自对应的一个或多个QoS流的QoS流级别的QoS参数,且由此确定相应的DSCP值(基于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协议第4版)协议要求确定的),或者确定相应的DSCP值和IPv6 flow label(流标识),本申请对DSCP、IPv6流标识的确定实现过程不做详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针对第一通道配置的DSCP值,或者DSCP值和IPv6flowlabel,记为优先级属性值,也就是说,针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相应的优先级属性值,将其包含在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中,作为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IP包头信息的至少一个部分内容。
为了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靠性,满足待发送数据包所在QoS流的QoS要求等,以上图1a或图1b所示的用户面协议栈结构为例,在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待发送数据包时,需要先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QFI和QoS参数,接着确定第一网络节点通过哪个第二通道(例如传输通道或逻辑通道)传输数据,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的QoS处理,即端到端的QoS处理。
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网络节点能够依据接收到的如上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确定其向第二网络节点传输待发送数据包映射的第二通道,第一网络节点可以获取针对其申请建立的上述PDU会话(即待发送数据包所映射的PDU会话)确定的第三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映射关系可以由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和/或第三网络节点建立后发送给第一网络节点的,也就是说,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也可以接收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还可以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包含的一部分映射关系,并接收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该第三映射关系包含的另一部分的映射关系等,本申请对第三映射关系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制。
可见,对于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可以是第三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确定后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的,也可以是由第三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配合确定后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并非是由核心网确定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三网络节点,无需更改核心网协议标准和功能配置。
其中,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可以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等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需要说明,不同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直接映射关系或间接映射关系,可以结合上下文相应分析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且在一些实施中,第三映射关系中也可以不用包含QoS标识,在需要时依据协议规则和QoS流标识等信息来确定相应的QoS标识。
上述第一通道信息可以在不同结构的用户面协议栈中,其包含的内容可能不同,如基于IPSec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第一通道信息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节点为其与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即IPSec子安全通道)分配的inner IP层的IP地址,即第一网络节点在用户面的IP地址UP_IP_ADDRESS;在基于GTP-U的用户面协议栈中,第一通道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节点侧的IP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TEID等,本申请对这些第一通道信息的内容配置实现过程不做详述。可见,该第一通道信息可以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基站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
对于上述第二IP包头信息,如上述分析,其可以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如针对建立的第一通道(如建立的IPSec子安全通道或GTP-U隧道)配置的DSCP或(DSCP,IPv6流标识)等,对于不同的第一通道来说,所配置的DSCP或(DSCP,IPv6流标识)往往不同。对于上述第二通道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如Sparklink空口、非3GPP空口等,可以依据接入网类型确定)的第二通道标识,在不同类型的接入网类型下,该第二通道标识可能不同,其可以是传输通道标识TCID,逻辑信道标识LCID,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接入分类(AC,Access Category)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上文系统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如在Sparklink系统应用中,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可以通过Sparklink空口通信,且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第二网络节点和第三网络节点,建立端到端的IPSec子安全通道或GTP-U隧道;如在非3GPP系统应用中,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可以通过非3GPP空口(如WLAN)通信,且第一网络节点可以通过第二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建立端到端的IPSec子安全通道,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
结合上文描述内容,QoS流的QoS流标识与QoS标识可以是1:1的映射关系或N:1的映射关系。该QoS标识(或QoS流标识)与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可以是1:1或N:1的映射关系,这可以依据同一PDU会话包含的各QoS流与映射到的各第一通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示例性的,若N个QoS流被映射到1个第一通道,那么,QoS标识(或QoS流标识)与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可以是N:1的映射关系;若1个QoS流被映射到1个第一通道,那么,QoS标识(或QoS流标识)与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可以是1:1的映射关系,这可视情况而定,本申请对上述两个信息之间的具体映射关系不做限制。
步骤S13,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第三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第一网络节点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第三映射关系后,可以依据所确定的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查询第三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具有该QoS流标识的QoS流所映射到的第一通道的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一包头信息,还可以确定与该QoS流标识(QFI)映射的QoS标识(如XQI),之后,依据QoS标识和/或第二IP包头信息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来获取与确定的QoS标识和/或第二IP包头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即为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其中,关于QoS标识和/或第二IP包头信息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确定,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下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步骤S14,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络节点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及其在哪个第二通道上进行传输之后,可以依据该QoS参数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流量控制,将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确定的第二通道(即具有所确定的第二通道信息的空口)传输至第二网络节点,本申请对确定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传输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第二通道、QoS标识等信息后,如何据此控制待发送数据包的传输实现过程不做详述。
应该理解的,在待发送数据包通过第二通道传输至第二网络节点之前,通常会先依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以便第二网络节点可以从接收到的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中,获取所需的DSCP或DSCP+IPv6流标识等信息,继续转发至第三网络节点。
示例性的,针对基于IPSec的用户面协议栈,第一网络节点可以在待发送数据包的包头中增加GRE包头,该GRE包头中可以包含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QFI,再继续封装Inner IP包头,如在Inner IP包头中写入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该源地址可以是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第三网络节点后,第三网络节点给该第一网络节点分配的UE_IP_ADDRESS,目标地址可以是第一通道信息,即针对第一通道为第一网络节点分配的用户侧IP地址即UP_IP_ADDRESS,之后,可以继续封装IPSec包头、IP包头。其中,最后封装的IP包头中包含有第一网络节点的IP地址,例如第一网络节点获取的内网IP地址或者说本地IP地址,可以用于第二网络节点基于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节点在Sparklink或non-3GPP空口采用的标识(记为第一标识),例如Sparklink标识或MAC地址等,以便据此实现与该第一网络节点的通信。
之后,在如图1a所示的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中,由于Sparklink空口不包含DTADP协议层,第一网络节点完成IP层的封装,可以将封装后的IP数据包(即待发送数据包)继续写入Sparklink的媒体接入层进行封装,在媒体接入层包头中写入上述确定的第二通道信息,如逻辑信道标识LCID这种第二通道标识,封装到Sparklink物理层,最终将封装得到的待发送数据包通过所确定的第二通道(Sparklink空口)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在如图1b所示的Sparklink用户面协议栈中,由于Sparklink空口包含DTADP协议层,第一网络节点封装到IP层后,可以继续封装DTADP协议层包头,使其包头包含如TCID等第二通道信息,之后,按照上文描述的方式进行Sparklink接入层(使其包头包含如LCID这种第二通道标识)、物理层封装,将最终得到的封装后的待发送数据包通过第二通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需要说明,对于其他结构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在得到待发送数据包封装所需的各信息后,可以依据该用户面协议栈进行逐层封装,将最终封装得到的待发送数据包通过确定的第二通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一一详述。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任一第一网络节点获得的应用层产生待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获取该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PDU会话的PDU会话标识,以及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参数(QoS参数可以由第一网络节点确定,或由核心网确定后发送),还可以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和/或第二网络节点建立后发送的上述第三映射关系,这样,可以基于该第三映射关系以及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QoS流标识,来确定用于传输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以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端到端的QoS处理,满足待发送数据包的QoS要求。且在整个实现过程中,不需要核心网建立上述映射关系,通过N2接口传输至第三网络节点,也就不用更改核心网功能配置,减小了核心网配置工作量,提高了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参照图6,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一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对上文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细化实现方法,但并不局限于这种可选细化实现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络节点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关于步骤S21的实现方法,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步骤S22,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四映射关系;
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分为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两部分,该第四映射关系可以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即一个或多个QFI)、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四映射关系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依据核心网发送的信息确定后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上述第二映射关系可以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信息确定后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其中,关于第三网络节点确定第四映射关系的实现方法,以及第二网络节点确定第二映射关系的实现方法,可以参照下文从相应节点侧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步骤S23,基于第四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对应的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和QoS标识;
如上述分析,在PDU会话申请建立过程中,核心网可以确定建立的PDU会话包含的QoS流,以及各QoS流对应的QoS流标识和QoS参数,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各QoS流的QoS参数,确定各QoS流映射到哪个第一通道,确定每个第一通道的第一通道信息,还可以确定各QoS流标识对应的QoS标识,实现过程不做详述。
基于此,第一网络节点获得待发送数据包映射的PDU会话的某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后,可以查询第三网络节点所发送的上述第四映射关系,逐步分析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和QoS标识。
步骤S24,接收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
步骤S25,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将获得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所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结合上文对第二映射关系的描述,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内容的第二映射关系(即其表示的与第二通道信息映射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可以适应调整上述第四映射关系是否包含QoS标识,以保证第一网络节点基于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能够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本申请对上述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的内容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步骤S26,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关于第一网络节点如何依据所获取的各信息,按照用户面协议栈进行数据包封装,再将最终封装得到的待发送数据包通过第二通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详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节点需要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待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节点可以依据第三网络节点提供的PDU会话标志、QoS流标识、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是否包含QoS标识,与第二映射关系是否包含QoS标识一致)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来获得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后,依据第二网络节点提供的相应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的第二映射关系,来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如TCID/LCID等第二通道标识,从而确定了第一网络节点依据什么QoS参数通过哪个第二通道,将封装后的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QoS控制。
基于上文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而第二网络节点的信号覆盖范围是有限的,结合网络节点的移动性特点,在第一网络节点A从当前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B移动到第二网络节点C的覆盖范围内,且该第二网络节点B和第二网络节点C连接同一第三网络节点的情况下,以Sparklink系统为例,第一网络节点A通过第二网络节点B连接到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该第一网络节点A在Sparklink通信的标识;在第一网络节点A接入第二网络节点C后,也可以通过第二网络节点C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其在Sparklink通信的标识,此时,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得知其经过第二网络节点C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A,即为原来通过第二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A。
基于此,第三网络节点给第二网络节点C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中,可以包括如上文描述的第二IP包头信息和QoS信息的映射关系,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节点A在Sparklink的空口标识(即第一网络节点A和第二网络节点C通过Sparklink通信时采用的标识),之后,结合上文实施例描述,第二网络节点C可以获得第三映射关系,将其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A,实现过程不做赘述。
针对第二网络节点B和第二网络节点C连接不同第三网络节点的情况下,如第二网络节点B连接第三网络节点1,第二网络节点B连接第三网络节点2,第一网络节点A可以给第三网络节点2发送第二网络节点B在Sparklink的标识及第一网络节点A在Sparklink的标识,以使第三网络节点2依据之前获得的第二网络节点与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或向周围其他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消息,询问第二网络节点B是否连接周围第三网络节点,获得相应第一网络节点A的上下文信息,如第三网络节点1给第一网络节点A/第二网络节点B发送的相应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内容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从而据此给第二网络节点C发送所需的映射关系,以使该第二网络节点C可以据此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A,实现过程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上文实施例描述的第三映射关系,也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确定后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关于第三网络节点确定第三映射关系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下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且关于第一网络节点依据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通过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上文系统实施例之前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为了避免这种方法对第一网络节点造成的QoS参数冗余问题,减少开销,本申请实施例实现过程中,核心网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可以不包括QoS流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为了实现这种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反馈方式,第一网络节点可以获取QoS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是否向第一网络节点反馈QoS参数,
之后,在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二网络节点、第三网络节点向核心网发送注册请求消息(即一种NAS消息)之前,可以将上述QoS参数指示信息添加至注册请求消息后再发送,以使核心网由此得知是否向本次注册的第一网络节点发送QoS参数。QoS参数指示信息可以取值为1或true,表示在核心网反馈的NAS消息(例如注册请求接受,或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或PDU会话修改接受消息)中需要包含QFI对应的QoS参数。QoS参数指示信息可以取值为0或false,表示在核心网反馈的NAS消息(例如注册请求接受,或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或PDU会话修改接受消息)中不需要包含QFI对应的QoS参数。后者QoS参数指示信息只能取值为0或false,或者只要注册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QoS参数指示信息,则表示在核心网反馈的NAS消息(例如注册请求接受,或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或PDU会话修改接受消息)中不需要包含QFI对应的QoS参数。
需要说明,上述QoS参数指信息示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是Sparklink指示信息或Sparklink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节点指示信息,以此确定第一网络节点是否为Sparklink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节点等,从而确定在核心网反馈的NAS消息(例如注册请求接受,或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或PDU会话修改接受消息)中不需要包含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上述不同的QoS参数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网络节点发送至核心网的AMF,或者通过第三网络节点转发至AMF,或者作为第一网络节点的签约信息的一部分,保存在核心网的UDM,以使AMF从请求到的签约信息,获得相应的QoS参数指示信息等,本申请对核心网的AMF获得各指示信息的实现过程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基于上述分析,第一网络节点通过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注册请求消息(不包含QoS参数指示),第三网络节点将注册请求消息转发至核心网的AMF的同时,可以携带第一网络节点在N2接口的标识以及所需的QoS参数指示信息,该QoS参数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确定,例如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用户位置信息(ULI)中包含的Sparklink指示,或者用户位置信息中第二网络节点的Sparklink标识,以使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Sparklink指示或Sparklink标识,确定第一网络节点为Sparklink的被管理节点。对于非3GPP节点的指示信息获取过程类似,本申请不做详述。
AMF将获取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标识和QoS参数指示信息发送至SMF后,在第一网络节点申请PDU会话建立/修改阶段,SMF可以依据指示信息中的QoS参数指示信息,确定反馈的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是否包含QoS流标识对应的QoS参数。若核心网基于QoS参数指示信息,确定不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QoS参数,可以指示第三网络节点建立的第四映射关系包含QoS流标识对应的QoS参数,也就是说,上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表示PDU会话标识、QoS参数、QoS流标识、QoS标识(可以不包含)、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关于第一网络节点如何利用该内容的第四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信信息的实现过程,与上文实施例描述的实现过程类似,本申请不做详述。
参照图7,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二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执行,可以是对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适用于Sparklink接入或可信非3GPP接入网络场景,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IP toSparklink Traffic Mapping Info或者IP to non-3GPP Traffic Mapping Info),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IP包头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如该第一网络节点在Sparklink内分配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关于第二IP包头信息的内容和功能,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该QoS信息可以包括QoS参数,或者包括QoS参数和QoS标识(如XOI或5QI),可视情况而定。关于QoS参数和QoS标识各自的内容,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步骤S32,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步骤S33,依据流量映射信息包含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
参照上图1a和图1b所示的用户协议栈结构,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第三网络节点转发的核心网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可以从该待发送数据包包头中获得IP包头信息,记为第一IP包头信息,结合上文对第一IP包头信息内容的相关描述,第二网络节点得到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后,可以确定其对应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如Sparklink的空口标识,即第一网络节点在Sparklink媒体接入层MAC层的标识等;对于非3GPP接入,可以是非3GPP空口标识,例如MAC地址等。以使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据此区分接入的不同第一网络节点。
之后,第二网络节点可以获取具有所确定的第一标识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相应的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不同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即上文描述的第二映射关系,从而结合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与QoS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得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
需要说明,对于上述第二映射关系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确定,并由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给第一网络节点。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也可以由第三网络节点确定后,包含在流量映射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可以由第二网络节点基于上述第二映射关系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即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第一IP包头信息映射的QoS标识,来确定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对于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第二网络节点可以依据第一映射关系,直接将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所映射QoS参数,确定为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第二网络节点如何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的实现方法,本申请不做限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节点直接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所对应的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如第三网络节点给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接入该第二网络节点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如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通过Sparklink通信时采用的空口标识,或非3GPP的空口标识等。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网络节点曾经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过数据包,由于第一网络节点是基于被分配的本地IP地址,通过相应的空口给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那么,第二网络节点就可以依据来自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历史数据包,确定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与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第二网络节点可以依据该对应关系和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IP地址,得到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由此识别将要接收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网络节点。
步骤S34,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由此可见,为了解决第二网络节点基于从待发送数据包包头中的DSCP值,实现待发送数据包在第二通道进行不同处理方法,很难满足传输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通道的QoS要求,无法真正实现端到端的QoS控制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由第三网络节点依据核心网发送的信息,确定如上文描述的第一映射关系,这样,在第二网络节点需要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待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包含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以及接收到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以及通过哪个第二通道传输待发送数据包,以保证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待发送数据包过程中,满足待发送数据包的各种QoS要求,即保证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端到端的QoS要求,与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端到端的QoS要求的一致性。
参照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第二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1,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
与上文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接收到的流量映射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关于第二映射关系的获取过程,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网络节点依据核心网AMF提供的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在N2接口的标识,可以据此确定第一网络节点所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以及该第一网络节点的IP地址,如第一网络节点接入该第三网络节点被分配的IP地址,或在建立GTP-U隧道时,第三网络节点给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分配的IP地址等。以便向该第二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将IP地址写入数据包包头,作为第一IP包头信息的一部分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之后,该第二网络节点即可依据本实施例提出的第二网络节点侧实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将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转发至第一网络节点,并保证端到端的QoS要求一致性。
步骤S42,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步骤S43,依据流量映射信息包含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映射的QoS参数;
步骤S44,依据流量映射信息包含的第二映射关系,将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的第二IP包头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还可以依据第一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映射的QoS参数和QoS标识,之后,依据第二映射关系,将该QoS标识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实现过程本申请不做详述。其中,对于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是第三网络节点建立的,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节点自己建立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提出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节点也可以将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构成第五映射关系,即第一IP包头信息、QoS信息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直接将其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以使该第二网络节点,依据该第五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
步骤S45,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综上,在第三网络节点需要通过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实现过程中,第二网络节点可以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IP包头信息(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QoS信息(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的组合信息)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该映射关系,第二网络节点可以确定待发送数据包包头中的第一IP包头信息所映射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即得知传输待发送数据包的QoS要求,以及用于传输待发送数据包的是哪个第二通道,之后,就可以依据该QoS参数,通过所确定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保证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QoS处理,与待发送数据包的QoS要求一致,真正实现了端到端的QoS控制。
参照图9,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1,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
结合上文实施例描述的第一网络节点向核心网进行注册,注册完成后,第一网络节点向核心网申请建立PDU会话的描述内容,核心网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后,可以生成相应的PDU会话请求消息,其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所申请建立的PDU会话的PDU会话标识,该PDU会话包含的各QoS流对应的QoS流标识和QoS参数等,本申请对PDU会话请求消息的获取过程不做详述。
步骤S52,第三网络节点依据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中的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
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该第四映射关系可以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关于该映射关系包含的各信息内容的含义,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在确定上述第四映射关系的过程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所接收到的各QoS流的QoS参数,获得相应的QoS流标识与第一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如将QoS参数相似的QoS流映射到一个第一通道,确定这些相似QoS参数对应的QoS流标识与该第一通道的第一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记为第一对应关系,其可以是1:1或N:1的映射关系。关于第一通道信息的配置方法,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详述,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第一通道的第一通道信息不同,因此,该第一通道信息可以用于识别第三网络节点与接入第三网络节点的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
之后,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针对每一个第一通道,配置相应的DSCP/(DSCP和IPv6流标识)等优先级属性值,构成该第一通道的第二IP包头信息,也就是说,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可见,该第二IP包头信息与上述确定的第一通道的第一通道信息之间可以是一一对应的第二对应关系。依据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的QoS参数,可以获得相应的QoS标识,这样结合上文所述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QoS标识和QoS流标识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如1:1的映射关系。这样,第三网络节点结合获得的上述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和第三对应关系,可以生成包含上述内容的第四映射关系。
步骤S53,第三网络节点依据上述第四映射关系以及PDU会话请求消息中的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获得第三映射关系;
在第三网络节点通过N2接口接收AMF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后,还可以依据其包含的第一网络节点在N2接口的标识,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以及该第一网节点的本地IP地址,从而依据该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即接入网的空口标识),获取具有该第一标识的第一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之后,可以建立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记为第二映射关系。之后,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上述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构成第三映射关系。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将该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直接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以使第一网络节点据此实现向其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待发送数据包,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从第一网络节点侧描述的相应实施例内容。
步骤S54,第三网络节点将第三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步骤S55,第一网络节点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步骤S56,第一网络节点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第三映射关系,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步骤S57,第一网络节点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关于步骤S54~步骤S57的实现过程,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步骤S58,第二网络节点将待发送数据包转发至第三网络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二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采用有线通信方式,第二网络节点可以直接通过有线通信通道,将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包转发至第三网络节点,再上报至核心网,由该核心网发送至相应的数据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节点也可以依据接收到的待发送数据包包头信息,如第一通道信息、QFI、XQI、第二IP包头信息等,以及所获得的相应映射关系,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从而依据该QoS参数,将待发送数据包转发至第三网络节点,本申请对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三网络节点转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实现过程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依据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请求消息内容,获得上述内容的第三映射关系,将其发送至接入该第三网络节点的相应第一网络节点,即申请建立相应PDU会话的第一网络节点,这样,在该第一网络节点需要上报应用层产生的待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第三映射关系,直接确定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从而利用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第二通道信息,结合用户面协议栈实现对待发送数据包的逐层封装,再依据所获得的QoS参数,将封装后的待发送数据包通过第二通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由第二网络节点转发至第三网络节点,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相应的数据网络,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
参照图10,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61,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
步骤S62,第三网络节点依据PDU会话请求消息中的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
步骤S63,第三网络节点将该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关于步骤S61~步骤S63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步骤S64,第三网络节点依据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获得第一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映射关系,如上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接入第三网络节点的相应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如上述分析,依据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中第一网络节点在N2接口的标识,获得相应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以及该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之后,可以结合该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中的其他信息,来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映射的QoS参数和QoS流标识,获取QoS流标识对应的QoS标识,获得第一映射关系,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映射关系获取方式。
步骤S65,第三网络节点将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将第一映射关系可以作为流量映射信息,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
步骤S66,第二网络节点依据第一映关系,获得第二映射关系;
如上文描述,第二映射关系可以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之间映射关系,具体获取过程可以结合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步骤S67,第二网络节点将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
关于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四映射关系,以及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后,如何将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参照图11,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又一可选示例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71,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
步骤S72,第三网络节点依据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获得第一映射关系;
关于步骤S71和步骤S72的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
步骤S73,第三网络节点依据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获得第五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映射关系可以表示第一IP包头信息、QoS信息(其包括QoS参数,或者包括QoS参数和QoS标识,如XQI、5QI等)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网络节点可以将第五映射关系包含在流量映射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根据需要,该流量映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接入基站的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如Sparklink的空口标识。
步骤S74,第三网络节点将第五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
步骤S75,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步骤S76,第二网络节点依据第五映射关系,以及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
步骤S77,第二网络节点依据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节点可以针对接入的各第一网络节点的相关信息,确定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以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可以依据核心网发送的各第一网络节点申请建立的PDU会话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获取上述第五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这样,在第二网络节点向第一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依据该第五映射关系,确定该数据包的QoS参数和第二通道信息,即得知针对第一网络节点的待发送数据包的QoS要求,从而据此保证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过程中,端到端QoS处理的一致性。
基于上文实施例的描述,如第一网络节点A从当前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B移动到第二网络节点C的覆盖范围内,且该第二网络节点B和第二网络节点C连接同一第三网络节点的情况下,以Sparklink系统应用场景为例,结合上文对网络节点移动性特点的相关描述,第三网络节点得知其经过第二网络节点C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A,即为原来通过第二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一网络节点A后,第三网络节点可以给第二网络节点C发送包含上述第五映射关系的流量映射信息,以使第二网络节点C据此实现数据包的下发,满足端到端的QoS要求。针对第二网络节点B和第二网络节点C连接不同第三网络节点的情况下,参照上文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详述。
参照图12,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部署在第一网络节点,如图1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PDU会话信息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服务质量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第三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和/或第三网络节点建立提供,且包括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第二通道信息确定模块130,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QoS控制模块140,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QoS标识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情况下,上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20可以包括:
第四映射关系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目标PDU会话标识的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第二映射关系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基于此,上述第二通道信息确定模块130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对应的第一通道信息和QoS标识,和/或该第一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IP包头信息;
第二通道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将获得的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所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取模块120也可以包括:
第三映射关系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
参照图13,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部署在第二网络节点,如图1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流量映射信息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
其中,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或者包括QoS参数和QoS标识;
待发送数据包接收模块220,用于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传输控制信息获得模块230,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QoS控制模块240,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传输控制信息获得模块230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识别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各第一网络节点;
第二映射关系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基于上文实施例的描述,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所对应的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或者,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来自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历史数据包,确定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与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得到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获得该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对应的第二通道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映射关系获取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或者,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取流量映射信息包括的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以使该第一网络节点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第一网络节点的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
参照图14,为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装置又一可选示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部署在第三网络节点,如图14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包括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第四映射关系获得模块320,用于依据所述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四映射关系可以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以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相应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
第四映射关系发送模块330,用于将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PDU会话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映射关系获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获得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和/或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第二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上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获得第三映射关系;该第三映射关系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三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一网络节点。
基于上文实施例的描述,若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N2接口标识,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映射关系获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PDU会话请求消息,获得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示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QoS信息之间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
第一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或者;
第二映射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或者,由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获得第五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五映射关系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第五映射关系表示第一IP包头信息、QoS信息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的各种模块、单元等,均可以作为程序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模块,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关于各程序模块及其组合所实现的功能,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应部分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各节点包含的处理器调用并加载,以实现上述相应节点侧实施例描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文相应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参照图15,为适用于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可选示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上述第一网络节点或第二网络节点或第三网络节点,可以理解,该计算机设备作为系统中的不同节点,其产品类型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可以依据场景需求确定。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至少一个存储器2和至少一个处理器3,其中:
通信模块1可以包括能够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数据交互的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5G/6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模块、GPRS模块等,以实现与其他节点的通信。该通信模块1还可以包括实现计算机设备内部组成部件之间的数据交互的通信接口,如USB接口、串/并口等,本申请对该通信模块1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定,可以依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类型确定。
若计算机设备为第二网络节点,上述存储器2可以用于实现第二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一程序,由其处理器2加载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第一程序,实现第二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同理,若计算机设备为第一网络节点,上述存储器2可以用于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二程序,由其处理器2加载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第二程序,实现第一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若计算机设备为第三网络节点,上述存储器2可以用于实现第三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三程序,由其处理器2加载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第三程序,实现第三网络节点侧执行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处理器3,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本申请对不同计算机设备包含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各自的器件类型不做限制,可视情况而定。
应该理解的是,图1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设备作为不同的节点可以包括比图15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本申请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最后,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流量映射信息;其中,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不同第一IP包头信息与不同服务质量QoS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IP包头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和第二IP包头信息;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QoS信息包括QoS参数,或者QoS参数和QoS标识;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包;
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相应的所述第一网络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和QoS参数,包括: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识别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的各第一网络节点;
确定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的第二通道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通道信息与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或所述QoS参数和QoS标识;
依据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
建立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或者,
获取所述流量映射信息包括的第二IP包头信息或QoS标识与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所对应的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或者,
依据来自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历史数据包,确定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与不同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依据所述对应关系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一IP包头信息中第一网络节点的本地IP地址,确定该第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
5.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发送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由第一网络节点接入的第二网络节点和/或第三网络节点建立提供,且包括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第二IP包头信息以及第二通道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所述第二通道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通道;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以及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参数,通过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通道,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网络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第四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QoS标识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示第二通道信息与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依据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和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获得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QoS流标识对应的第一通道信息和QoS标识,和/或该第一通道信息对应的第二IP包头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将获得的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或所述QoS标识所映射的第二通道信息,确定为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第二通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包含所述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网络节点发送的包含所述待发送数据包的PDU会话标识的第三映射关系。
9.一种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核心网发送的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所述PDU会话资源请求消息包括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和QoS参数;
依据所述QoS参数,获得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四映射关系表示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或者表示所述PDU会话标识、QoS流标识、QoS标识、第一通道信息以及第二IP包头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通道信息用于识别相应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IP包头信息包括针对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三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通道配置的优先级属性值;
将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发送至相应的第一网络节点。
10.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通信模块、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一程序;或者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二程序;或者存储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第三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一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或者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二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或者加载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三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
CN202110956447.6A 2021-08-19 2021-08-19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3630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447.6A CN113630902B (zh) 2021-08-19 2021-08-19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2/076794 WO2023019895A1 (zh) 2021-08-19 2022-02-18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447.6A CN113630902B (zh) 2021-08-19 2021-08-19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902A CN113630902A (zh) 2021-11-09
CN113630902B true CN113630902B (zh) 2023-04-28

Family

ID=78386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447.6A Active CN113630902B (zh) 2021-08-19 2021-08-19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902B (zh)
WO (1) WO2023019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0902B (zh) * 2021-08-19 2023-04-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12447A (zh) * 2021-11-11 2023-05-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配置用于传输组播业务的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49602B (zh) * 2022-01-27 2024-02-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17319163A (zh) * 2022-06-22 2023-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7134A1 (zh) * 2022-07-04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427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315A (zh) * 2009-09-29 2011-04-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承载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2098651B (zh) * 2011-01-21 2013-08-14 北京邮电大学 利用用户服务标识usid实施策略标识与控制的方法
CN109548090B (zh) * 2016-05-24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WO2018026169A1 (en) * 2016-08-01 2018-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325344B1 (ko) * 2016-09-30 2021-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규 무선 통신 아키텍쳐에서 듀얼-커넥티비티를 성립하여 데이터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30077B (zh) * 2017-02-14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质量标识的方法及无线接入网元设备
US20190132251A1 (en) * 2017-10-31 2019-05-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qos flows for unstructured pdu sessions
WO2019175805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plane qos bearer control method for 5g fixed access
WO2020104925A1 (en) * 2018-11-19 2020-05-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core network to second core network interworking while reducing usage of default second core network resources
US11240699B2 (en) * 2018-11-19 2022-02-01 Mediatek Inc. Insufficient resources in the UE during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
EP3920491B1 (en) * 2019-02-01 2023-11-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586860B (zh) * 2019-02-19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436081B (zh) * 2019-03-06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的保障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630902B (zh) * 2021-08-19 2023-04-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427A (zh) * 2018-04-28 2019-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902A (zh) 2021-11-09
WO2023019895A1 (zh)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30902B (zh) 基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337102B2 (en) Base station, and QoS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section
US1207541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3890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782401B1 (en) Client device, network control node and upf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treams of data packets in multi-connectivity
US20090080422A1 (en) Header-compressio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195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3565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99870A1 (en) Application method of computing bearer and apparatus
WO2021069552A1 (en) Identifying time sensitive network streams within a 3gpp qos flow
WO2022017285A1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123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0868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thernet-based traffic
CN11594246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4012120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4104253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1237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318540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84542A1 (zh) 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569962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EP3525513B1 (en) Base station, and qos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section
CN116848898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01089A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装置
CN117222006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KR20180042117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무선구간의 QoS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