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9429B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39429B CN113639429B CN202110866933.9A CN202110866933A CN113639429B CN 113639429 B CN113639429 B CN 113639429B CN 202110866933 A CN202110866933 A CN 202110866933A CN 113639429 B CN113639429 B CN 1136394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current
- frequency
- air conditioner
- obt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该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三通阀和喷水部件,压缩机的出气口与三通阀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进气口与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与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该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在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采用该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可降低了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的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和智能空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环境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可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提高用户舒适度。
现有的智能空调中,通常具有加湿功能,例如,在空调室内机设置一接水盘,收集室内机盘管上的冷凝水,在利用水泵等动力装置将接水盘内的水转换为水雾,从而提高了室内空气湿度。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利用水泵等动力装置将接水盘内的水转换为水雾的过程中,水泵等动力装置通常会产生比较高的噪音,使加湿除尘过程伴随着噪音,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的加湿过程噪音较高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三通阀和喷水部件,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
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
可选地,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包括: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获得当前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一提高频率;
或者,
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获得当前内机出风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二提高频率。
可选地,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将所述节流阀的开度提高所述第一提高开度;
或者,
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将所述节流阀的开度提高所述第二提高开度。
可选地,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
可选地,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一除尘时长,获得与所述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二除尘时长,获得与所述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
可选地,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灰尘量与所述设定灰尘量的灰尘量差值;在所述灰尘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一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一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确定为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在所述灰尘量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二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二频率确定为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其中,所述第一灰尘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灰尘量,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
可选地,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小于所述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之间的通路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三通阀和喷水部件,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得模块、第二获得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所述第二获得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空调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利用空调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为喷水部件提供压力的过程中,在室内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进而降低了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的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视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加湿除尘功能的智能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备加湿除尘功能的智能空调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该智能空调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5、节流阀13、蒸发器14、三通阀12和喷水部件16,其中,压缩机11的出气口与三通阀12的进口连接,冷凝器15的进气口与三通阀12的第一出口连接,喷水部件16的压力输入口与三通阀12的第二出口连接,冷凝器15的出气口与节流阀13的第一接口连接,节流阀13的第二接口与蒸发器14的进气口连接,蒸发器14的出气口与压缩机11的进气口连接。该智能空调的室内机还设置有接水盘,用于收集室内机盘管上的冷凝水。
在喷水部件16的压力输入口提供足够的压力后,喷水部件16可向室内环境或室内机内部喷水。
例如,喷水部件16可包括:喷头161、储水腔室162和活塞163,活塞163设置在储水腔室162内,将储水腔室162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喷头161连通,第二腔室与压力输入口连通,第一腔室用于存储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在加湿过程中,连通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二出口,冷媒由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流入储水腔室162的压力输入口,并进入第二腔室,活塞163在冷媒压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一腔室中存储的冷凝水,使冷凝水由喷头161喷出。
储水腔室162可开设单向导通阀,以使接水盘的水可注入储水腔室162内,并在活塞163向第一腔室施加压力时,水不会在储水腔室162回流至接水盘。
活塞163可包括磁饼,在第二腔室中远离磁饼的位置可设置电磁铁。在停止加湿的过程中,可使压缩机停机,再为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后,对活塞163中的磁饼产生吸力,活塞163向使第一腔室增大、第二腔室减小的方向移动,使第二腔室中的冷媒返回送空调的冷媒循环系统,之后关断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二出口,启动压缩机,使空调进入常规控制模式。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的示意图。该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可在空调的控制器内部执行,还可在空调的控制终端执行,例如空调的遥控器或控制面板,还可以在智能家居的服务器执行。
结合图2所示,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
S201、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
可通过粉尘传感器获得室内的当前灰尘量,或者,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获得当前灰尘量,例如,在用户认为室内灰尘量过大时,通过语音输入装置获得用户输入的有关“灰尘”、“多”、“少”等的关键词,如果语音输入装置获得“灰尘”和“多”的关键词,则可获得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结果,如果语音输入装置获得“灰尘”和“少”的关键词,则可获得当前灰尘量小于设定灰尘量的结果。
S202、在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
三通阀的进口与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连接,在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不连通的情况下,冷媒在压缩机的出气口流出后,依次经过三通阀、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最后在压缩机的进气口返回压缩机。
在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的情况下,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之间的通路可关断,也可以继续保持连通。
如果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之间的通路关断,则冷媒在压缩机的出气口流出后,流入三通阀的进口,再由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流至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
如果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之间的继续保持连通,则冷媒在压缩机的出气口流出后,流入三通阀的进口,此时一部分冷媒在三通阀的第一出风口流出,依次经过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最后在压缩机的进气口返回压缩机;另一部分冷媒在三通阀的第二出口流出,自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流入喷水部件内部。
设定灰尘量可以是基于大数据分析获得的,也可以用户手动设置的。在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表示此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过多,需要空调进入加湿除尘模式。
在当前灰尘量小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表示此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含量较少,可使空调退出加湿除尘模式,例如,将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之间的通路关断。
S203、获得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压缩机的设定频率。
例如,可获得当前灰尘量与设定灰尘量的灰尘量差值;在灰尘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一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一频率,将第一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在灰尘量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二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二频率,将第二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其中,第一灰尘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
压缩机的设定频率与压缩机为喷水部件提供的压力一一对应,获得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可为喷水部件提供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喷水压力。
当前灰尘量、设定灰尘量以及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后,即在数据库中获得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将第一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使压缩机为喷水部件提供3MPa的压力,将第二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使压缩机为喷水部件提供4MPa的压力。
S204、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
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以使压缩机在设定频率下运行。
在利用空调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为喷水部件提供压力的过程中,在室内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进而降低了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的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更加符合实际工况,可对设定频率进行补偿,使压缩机在补偿后的设定频率下运行。
例如,在三通阀的进口与第二出口连通后,三通阀的进口与第一出口仍继续保持连通,这种情况下,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可包括: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获得当前内机盘管温度与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值;在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频率,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一提高频率。
其中,预期内机盘管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通常情况下,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大,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越高;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小,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越低。并且,在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温度控制算法可较快地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较高;如果温度控制算法可较缓地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较低。设定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以及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后,可通过数据库可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
在空调进入加湿除尘模式后,冷媒循环系统内的部分冷媒流至喷水部件,导致冷媒循环系统内冷媒量减少。在系统冷媒量较多的情况下,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获得一个温度较低的蒸发器的盘管温度(内机盘管温度),在系统冷媒量较少的情况下,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获得一个温度较高的内机盘管温度,这可能会导致无法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并且,系统冷媒量越少,则空调的制冷效率越低,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得的内机盘管温度也越高。
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越大,表示内机盘管温度升高的趋势越大,即,室内机的制冷效果越差,此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一提高频率,使压缩机为喷水部件提供更大的压力,提高喷水部件为室内空气加湿的速度,以减少空调在加湿除尘模式下的运行时长,使空调尽快地由加湿除尘模式切换至正常的制冷模式,减少空调在低效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长,降低空调功耗;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一提高频率,同时可进一步的提高提供蒸发器的制冷功率,以使提供空调的蒸发器的制冷功率,有效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第一提高频率与第一当前变化率正相关,第一当前变化率越大,则第一提高频率越大;第一当前变化率越小,则第一提高频率越小。第一提高频率和第一当前变化率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一当前变化率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一提高频率相对应的第一当前变化率。
第一设定变化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一除尘时长,获得与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
在冷媒循环系统内的冷媒量减少后,内机制冷效率降低为一个比较低的值,内机盘管温度提高,直至蒸发器内冷媒蒸发放热速率与室内空气的吸热速率平衡,内机盘管温度停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内机盘管温度提高的速率由快变慢。即,内机盘管温度与第一除尘时长一一对应。
第一除尘时长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一除尘时长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
设置与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可在空调进入加湿除尘模式之后,全程对第一当前变化率进行监控,更加符合空调的运行状态。
上述第一设定变化率可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数值越大,则空调在加湿除尘模式下的功耗越低,但可能会降低空调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能力;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数值越小,则空调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能力越强,但可能会提高空调的功耗。本公开实施例不对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数值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第一设定变化率的实际含义,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一设定变化率的具体数值。
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一提高频率之后,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还可包括: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将节流阀的开度提高第一提高开度。
例如,在第一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提高开度为零;在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出与第一温度差值正相关的第一提高开度。第一温度差值与第一提高开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提高开度。
将节流阀的开度再提高第一提高开度,可增加冷凝器流入蒸发器的冷媒量,提高蒸发器的制冷功率,以使蒸发器维持较佳的制冷能力。当然,在确定第一提高开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对应的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室内温度。
可选地,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在第一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一温度差值正相关且与第一当前变化率正相关的第一提高开度。第一温度差值、第一当前变化率与第一提高开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当前变化率之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开度。
这样可更加及时地对节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获得更好的维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或者,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可包括: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获得当前内机出风温度与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值;在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二提高频率。
其中,预期内机出风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通常情况下,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大,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越高;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越小,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越低。并且,在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温度控制算法可较快地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较高;如果温度控制算法可较缓地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则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较低。设定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和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后,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
在空调进入加湿除尘模式后,冷媒循环系统内的部分冷媒流至喷水部件,导致冷媒循环系统内冷媒量减少。在系统冷媒量较多的情况下,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获得一个温度较低的内机出风温度,在系统冷媒量较少的情况下,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获得一个温度较高的内机出风温度,这可能会导致无法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
并且,系统冷媒量越少,则空调的制冷效率越低,按照原有的温度控制算法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获得的内机出风温度也越高。
第二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越大,表示内机出风温度升高的趋势越大,即,室内机的制冷效果越差,此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二提高频率,使压缩机为喷水部件提供更大的压力,提高喷水部件为室内空气加湿的速度,以减少空调在加湿除尘模式下的运行时长,使空调尽快地由加湿除尘模式切换至正常的制冷模式,减少空调在低效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长,降低空调功耗;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二提高频率,同时可进一步的提高提供蒸发器的制冷功率,以使提供空调的蒸发器的制冷功率,有效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第二提高频率与第二当前变化率正相关,第二当前变化率越大,则第二提高频率越大;第二当前变化率越小,则第二提高频率越小。第二提高频率与第二当前变化率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二当前变化率之后,即可获得与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
第二设定变化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二除尘时长,获得与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
在冷媒循环系统内的冷媒量减少后,内机制冷效率降低为一个比较低的值,内机出风温度提高,直至蒸发器内冷媒蒸发放热速率与室内空气的吸热速率平衡,内机出风温度停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内机出风温度提高的速率由快变慢。即,内机出风温度与第二除尘时长一一对应。
第二除尘时长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二除尘时长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
设置与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可在空调进入加湿除尘模式之后,全程对第二当前变化率进行监控,更加符合空调的运行状态。
上述第二设定变化率可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数值越大,则空调在加湿除尘模式下的功耗越低,但可能会降低空调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能力;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数值越小,则空调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能力越强,但可能会提高空调的功耗。本公开实施例不对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数值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第二设定变化率的实际含义,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二设定变化率的具体数值。
在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二提高频率之后,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还可包括: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将节流阀的开度提高第二提高开度。
例如,在第二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二提高开度为零;在第二温度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出与第二温度差值正相关的第二提高开度。第二温度差值与第二提高开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第二温度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提高开度。
将节流阀的开度再提高第二提高开度,可增加冷凝器流入蒸发器的冷媒量,提高蒸发器的制冷功率,以使蒸发器维持较佳的制冷能力。当然,在确定第二提高开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对应的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室内温度。
可选地,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在第二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的情况下,确定与第二温度差值正相关且与第二当前变化率正相关的第二提高开度。第二温度差值、第二当前变化率与第二提高开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当前变化率之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开度。
这样可更加及时地对节流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获得更好的维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的示意图。该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以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形式实现,结合图3所示,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得模块31、第二获得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其中,第一获得模块31被配置为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第二获得模块32被配置为在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当前灰尘量和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模块33被配置为根据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压缩机。
在利用空调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为喷水部件提供压力的过程中,在室内不会产生额外的噪音,进而降低了具备加湿功能的空调的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补偿单元或第二补偿单元,其中,
第一补偿单元被配置为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获得当前内机盘管温度与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值;在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频率,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一提高频率;
第二补偿单元被配置为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获得当前内机出风温度与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值;在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第二提高频率。
可选地,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还包括第一补偿装置或第二补偿装置,其中,第一补偿装置被配置为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将节流阀的开度提高第一提高开度;
第二补偿装置被配置为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将节流阀的开度提高第二提高开度。
可选地,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
可选地,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第二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
可选地,第一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一除尘时长,获得与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
可选地,第二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二除尘时长,获得与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
可选地,第二获得模块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第二获得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第一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灰尘量与设定灰尘量的灰尘量差值;第二获得单元被配置为在灰尘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一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一频率,将第一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在灰尘量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第二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二频率,将第二频率确定为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其中,第一灰尘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
可选地,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还包括退出模块,退出模块被配置为在当前灰尘量小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三通阀的进口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之间的通路关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41和存储器(memory)4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43和总线44。其中,处理器41、通信接口43、存储器42可以通过总线4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43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41可以调用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4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4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空调,包含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9)
1.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三通阀和喷水部件,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
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
其中,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包括:
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获得当前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一提高频率;所述预期内机盘管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所述第一设定变化率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
或者,
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获得当前内机出风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二提高频率;所述预期内机出风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所述第二设定变化率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将所述节流阀的开度提高所述第一提高开度;
或者,
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将所述节流阀的开度提高所述第二提高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第一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一提高开度;
或者,
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二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第二设定温度差值相对应的节流阀的第二提高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一除尘时长,获得与所述第一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一设定变化率;
或者,
所述第二设定变化率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得空调进入除尘模式的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第二除尘时长,获得与所述第二除尘时长相对应的第二设定变化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包括:
获得所述当前灰尘量与所述设定灰尘量的灰尘量差值;
在所述灰尘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一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一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确定为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
在所述灰尘量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灰尘量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二灰尘量相对应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二频率确定为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灰尘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灰尘量,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小于所述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之间的通路关断。
7.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三通阀和喷水部件,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水部件的压力输入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室内空气的当前灰尘量;
第二获得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当前灰尘量大于或等于设定灰尘量的情况下,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并获得与所述当前灰尘量和所述设定灰尘量相对应的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
其中,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设定频率控制所述压缩机,包括:
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盘管温度;获得当前内机盘管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盘管温度的第一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一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一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一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一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一提高频率;所述预期内机盘管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所述第一设定变化率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
或者,
获得与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相对应的预期内机出风温度;获得当前内机出风温度与所述预期内机出风温度的第二温度差值;在所述第一温度差值的第二当前变化率大于第二设定变化率的情况下,获得与所述第二当前变化率相对应的第二提高频率,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设定频率的基础上,再提高所述第二提高频率;所述预期内机出风温度与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相关,空调的温度控制算法可消除设定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所述第二设定变化率平衡制冷速率与功耗。
8.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9.一种智能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66933.9A CN113639429B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PCT/CN2022/079824 WO2023005213A1 (zh) | 2021-07-29 | 2022-03-09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66933.9A CN113639429B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39429A CN113639429A (zh) | 2021-11-12 |
CN113639429B true CN113639429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841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66933.9A Active CN113639429B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39429B (zh) |
WO (1) | WO20230052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9429B (zh) * | 2021-07-29 | 2023-03-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4641A (zh) * | 1999-08-12 | 2001-02-21 | 赵小庆 | 高能效比节能空调器 |
CN2413055Y (zh) * | 1999-08-17 | 2001-01-03 | 上海得灵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空调制冷剂压力差的水压泵 |
JP3417364B2 (ja) * | 1999-09-27 | 2003-06-16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調湿換気装置 |
CN1261151A (zh) * | 1999-12-14 | 2000-07-26 | 上海交通大学 | 利用空调器高低压差为动力的高效蒸发冷却器 |
JP2006207932A (ja) * | 2005-01-28 | 2006-08-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9916003B (zh) * | 2019-03-21 | 2020-11-0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自清洁控制方法 |
CN112648718B (zh) * | 2019-10-10 | 2022-05-17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空调器温度湿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154638B (zh) * | 2021-03-22 | 2022-08-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防凝露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
CN113639429B (zh) * | 2021-07-29 | 2023-03-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10866933.9A patent/CN113639429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09 WO PCT/CN2022/079824 patent/WO202300521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05213A1 (zh) | 2023-02-02 |
CN113639429A (zh) | 2021-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25222B (zh) | 一种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0526765C (zh) | 控制节能器回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542190B (zh) |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1706972B (zh) | 用于空调器除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器 | |
CN109405162A (zh) | 机组的温控方法和装置、空调机组 | |
CN113639485B (zh) | 用于调节热泵设备排气过热度的方法、装置和热泵设备 | |
CN105135628B (zh)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 |
CN110779183B (zh)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763776A (zh) | 空调机组及冷媒迁移控制方法 | |
CN109163427B (zh) |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多联机系统 | |
CN113639442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13639429B (zh) |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
CN115638521A (zh) | 联动新风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10470000B (zh) |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 |
CN108444087A (zh) | 制冷方法、装置及空调 | |
CN106288544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639415B (zh) | 用于空调器除霜的方法和装置、空调器 | |
CN105020853A (zh) | 变频空调制热启动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其空调器 | |
CN113531669B (zh) | 空调器的电辅热模块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3639491B (zh) | 用于热泵设备除霜的方法、装置和热水机组 | |
CN112594796B (zh) | 用于空调出风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 |
CN208012045U (zh) | 制冷装置及空调 | |
CN114646122A (zh) | 用于空调控温的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 |
CN111271812A (zh) |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5183510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压缩机回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i Huagang Inventor after: Sun Zhiguo Inventor after: Lv Kelei Inventor after: Lv Fujun Inventor before: Sun Zhiguo Inventor before: Lv Kelei Inventor before: Lv Fuju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