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234A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13234A CN113613234A CN202110767435.9A CN202110767435A CN113613234A CN 113613234 A CN113613234 A CN 113613234A CN 202110767435 A CN202110767435 A CN 202110767435A CN 113613234 A CN113613234 A CN 113613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element
-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
- function network
- data p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2—Criteria or parameters used for performing billing operations
- H04M15/8214—Data or packet ba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0—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 H04M15/8016—Rating or billing plans; Tariff determination aspect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2—Criteria or parameters used for performing billing operations
- H04M15/8228—Session ba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包括: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第一SMF网元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中,提出了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的服务区域的概念,即SMF网元只管理服务区域内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在不同的区域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UPF网元访问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管理不同UPF网元的SMF网元也可能不同。
现有技术中,在锚点SMF网元管理的第一区域内,由锚点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区域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例如,该处理方法包括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
当终端设备移动到第二区域时,插入了中间SMF网元,并通过插入第二UPF网元和分支点,实现第二区域的用户面连接。由于第二区域内的数据包不经过第一区域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所以第一区域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无法执行对第二区域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由此,如何执行对第二区域内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至少一个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三规则信息,第三规则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由此,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锚点UPF统计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或第二锚点UPF网元统计的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执行对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该方法还包括: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由此,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由此,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删除第三规则信息,第三规则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由此,可以节省第二锚点UPF网元的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规则信息还用于指示处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第一网元为分支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处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第一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至少一个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A-UPF)和分支点传输。该方法还包括: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分支点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由此,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锚点UPF统计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或第二锚点UPF统计的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执行对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该方法还包括: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二规则信息向分支点发送第四规则信息,第四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该方法还包括:第二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第二标识信息。由此,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相应地,第二SMF网元根据接收的第三指示信息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由此,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规则信息还用于指示处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第一网元为分支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处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第一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指示信息为第一信息。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支点从第二SMF网元接收指示信息,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网元根据指示信息向第二SMF网元发送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其中,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根据上述方法,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锚点UPF统计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或第二锚点UPF统计的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执行对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九信息,第九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插入了分支点,分支点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中,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根据上述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1内的分支点执行对区域2内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该方法还包括: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由此,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由此,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插入了分支点,分支点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和第二规则信息,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其中,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根据上述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1内的分支点执行对区域2内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一规则信息向分支点发送第十一信息,第十一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由此,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二应用的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相应地,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三指示信息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由此,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支点通过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应用(例如,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标识信息(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标识信息),该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三SMF网元管理的锚点UPF网元传输,其中,分支点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该分支点与锚点UPF网元相连;分支点从锚点UPF网元接收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识别下行数据包;其中,第一SMF网元为锚点SMF网元,第三SMF网元为第一SMF网元或第二SMF网元中的一项或多项。
根据上述方法,当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锚点UPF网元发送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该应用对应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该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分支点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和标识信息。由此,终端设备在发送该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时可携带相同的标识信息,以便分支节点根据上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识别出该应用对应的上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该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分支点接收下行数据包和标识信息(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和/或第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终端设备向分支点发送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时,上行数据包携带标识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分支点执行对应用(例如,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应用的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终端设备向分支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携带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应用的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SMF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第二SMF网元/第二锚点UPF网元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二SMF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第一SMF网元/分支点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分支点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装置与第二SMF网元/第一SMF网元/第一锚点UPF网元/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处理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终端设备与分支点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发送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管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6A、6B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策略管理的装置/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管理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8在移动之前位于区域1中,并在区域1中建立了一条用户面路径:终端设备108通过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102接入第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3。其中,第二锚点UPF网元102由锚点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101管理。
当终端设备108从区域1移动到区域2时,由于终端设备108不在锚点SMF网元101的服务区域内,即移出了锚点SMF网元101的服务区域,所以核心网在区域2中插入了中间SMF网元104为终端设备108服务。中间SMF网元104在区域2中插入了分支点105和第一锚点UPF网元106,其中,中间SMF网元106用于管理分支点105和第一锚点UPF网元106。分支点105用于对终端设备建立的会话进行分流,使得终端设备108在区域2中建立了两条用户面路径:(1)终端设备108依次通过分支点105和第一锚点UPF网元106接入第一DN 107;(2)终端设备108依次通过分支点105和第二锚点UPF网元102接入第二DN 103。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区域2中具有N个(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DN,中间SMF网元会插入N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分别连接至N个第一DN。
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第一DN 107在区域2内,第一DN 107支持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106和分支点105传输,所以对区域1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可以由第一锚点UPF网元106和分支点105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第二DN 103在区域1内,第二DN103支持的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二锚点UPF网元102和分支点105传输,所以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可以由第二锚点UPF网元102和分支点105中的一个或多个执行。
图1所示的场景示意图适用于5G通信系统。在5G移动网络架构中,移动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和转发面功能解耦,其分离出来的控制面功能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传统的控制网元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等合并成统一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UPF网元能实现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的用户面功能(SGW-U和PGW-U)。进一步的,统一的控制面网元可以分解成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和SMF网元。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至少包括锚点SMF网元101、第二锚点UPF网元102、第二DN 103、中间SMF网元104、分支点105、第一锚点UPF网元106、第一DN 107和终端设备108。
其中,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108不受限于5G网络,包括:手机、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工业控制设备、车辆设备等等。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中的汽车、机器类通信中的机器等。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第二锚点UPF网元102和第一锚点UPF网元106为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中,作为终端设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锚点的UPF网元。第一锚点UPF网元也可称为第一锚点UPF设备或第一锚点UPF实体。第二锚点UPF网元也可称为第二锚点UPF设备或第二锚点UPF实体。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分支点105为具有以下功能的UPF网元: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到不同的锚点UPF网元,并且能够聚合不同锚点UPF网元的下行数据。其中,分支点包括实现多归属PDU会话(multi-homed PDU session)场景下的汇聚点(branching point,BP)UPF网元,或,实现上行链路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的UP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分支点105和第一锚点UPF网元106可以为一个合设的网元,或者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中间SMF网元104和锚点SMF网元101可以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例如,会话管理包括用户面设备的选择、用户面设备的重选、IP地址分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以及会话的建立、修改或释放等。
本系统中所涉及到的第一DN 107和第二DN 103可以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其中,第一DN 109和第二DN 110可以为相同的DN,第一DN 107和第二DN 103接入网络的位置不同。
可选的,上述5G通信系统中还包括RAN设备。RAN设备是一种用于为终端设备108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RAN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在新一代系统中,称为gNB(gNodeB)。RAN设备也可以是支持非3GPP(Non-3GPP)接入的设备,如支持WIFI接入的N3IWF(Non-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设备等。可选的,上述5G通信系统中还包括AMF网元。例如,AMF网元可负责终端设备的注册、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等。AMF网元也可称为AMF设备或AMF实体。
可选的,上述5G通信系统中还包括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该网元包括策略控制和基于流计费控制的功能。例如,PCF网元可实现用户签约数据管理功能、策略控制功能、计费策略控制功能、QoS控制等。PCF网元可也称为PCF实体或PCF设备。
上述各网元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例如,上述虚拟化平台可以为云平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其他通信技术。本申请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以图1所描述的场景为例,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描述的场景。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区域2的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
例如,第一SMF网元为图1中的锚点SMF网元101。第二SMF网元为图1中的中间SMF网元104。第一锚点UPF网元为图1中的第一锚点UPF网元106。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为图1中的第一DN 107。
例如,第一信息为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中间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第一DN的接入标识。
可选的,若中间SMF网元管理了N个(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锚点UPF网元,且N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分别连接了N个数据网络,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第一锚点UPF网元中各第一锚点UPF网元分别连接的N个数据网络。
S202、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其中,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
例如,分支点为图1中的分支点105。第一网元包括图1中第一锚点UPF网元106或分支点105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应用为图1中第一DN 107支持的应用,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106传输。
例如,第一规则信息可以为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规则。
例如,第一信息为DNAI,若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了第一信息中的DNAI,则第一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对应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和分支点传输,所以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执行该PCC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应用的数据包包括以下任一一种: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或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
相应的,第一网元执行第一规则信息包括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1)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2)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3)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4)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S203、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网元的指示信息(即第五指示信息)。此时,由第一网元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网元是分支点或第一锚点UPF网元,即由第一网元的指示信息指示执行第一规则信息的网元是分支点或第一锚点UPF网元。例如,第五指示信息可以为步骤S201中的第一信息。
可选的,第二信息不包括上述第五指示信息。此时,由第二信息中的第一规则信息指示执行第一规则信息的网元是分支点。
可选的,第一SMF网元还可以通过第二信息向第二SMF网元指示第一网元是分支点还是第一锚点UPF网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信息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时,第一网元为第一锚点UPF网元;当第二信息不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时,第一网元为分支点。例如,该第五指示信息可以是步骤S201中获取的DNAI。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至少一个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对于步骤S202中第一SMF网元确定的第一网元执行第一规则信息的四种方式,第二信息还包括如下内容:
在实现方式(1)中,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如果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业务数据流SDF(Service Data Flow),则分支点识别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可能会依赖该下行数据包的前一个下行数据包。相应的,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因此,即便分支点在PDU会话建立后才插入,分支点也能够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获知该下行数据包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正常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
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包括SDF标签。本实施例不限定SDF标签的格式,例如,SDF标签可以是(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GPRS隧道协议(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头中一个字段,或者在GTP头和(Internet Protocol,IP)互联网协议头间增加的一个用于携带SDF标签的封装,或者其他格式。
根据实现方式(1)的方法,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在实现方式(2)中,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其中分支点可能会在控制会话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时丢包。则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例如,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可以为字节数或者包数。因此,即便分支点可能会丢包,第一SMF网元(例如,锚点SMF网元)也能够根据从第一锚点UPF网元接收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分支点上报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例如,第一SMF网元(例如,锚点SMF网元)通过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从分支点接收上述丢包信息,第一SMF网元通过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从第一锚点UPF网元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然后第一SMF网元从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中减去丢包信息中的丢弃数量,确定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
根据实现方式(2)的方法,当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第一SMF网元根据从第一锚点UPF网元接收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在实现方式(2)中,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统计丢弃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包。
在实现方式(3)中,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如实现方式(1)中所描述的,如果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则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根据第三指示信息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会接收第一标识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向分支点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时携带该第一标识信息。由此,分支点可以识别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
在实现方式(3)中,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如实现方式(2)中所描述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例如,中间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因此,即便分支点可能会丢包,第一SMF网元(例如,锚点SMF网元)也能够根据从第一锚点UPF网元接收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分支点上报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根据实现方式(3)的方法,如果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根据从第一锚点UPF网元接收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在实现方式(4)中,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如实现方式(1)和实现方式(3)中所描述的,如果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则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根据实现方式(4)的方法,如果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上述实现方式(1)、(2)和(4)的实现过程可以分别结合图3、图4和图5进一步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1所描述的场景下,图2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1),即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图3将结合图1和图2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第二SMF网元选择分支点。
例如,第二SMF网元为图1中的中间SMF网元104。分支点为图1中的分支点105。
第二SMF网元选择分支点的过程可参考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可以合设为一个网元,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网元。当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为两个不同的网元时,分支点分别与第一锚点UPF网元和第二锚点UPF网元相连。
S302、第二SMF网元与分支点进行N4会话建立。
例如,第二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分支点向第二SMF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响应。从而创建分支点到第一锚点UPF网元间的用户面隧道以及分支点到第二锚点UPF网元间的用户面隧道。
S303、第二SMF网元与第一锚点UPF网元进行N4会话建立。
例如,第一锚点UPF网元为图1中的第一锚点UPF网元106。
例如,第二SMF网元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锚点UP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N4会话建立响应。从而创建第一锚点UPF网元到分支点间的用户面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3也可以在步骤S302之前执行。
S304、第二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例如,第一SMF网元为图1中的锚点SMF网元101。
其中,第一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2的步骤S201中第一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会话更新请求消息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其中,会话更新请求消息还用于请求创建第二锚点UPF网元到分支点间的用户面隧道。
S305、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
如图2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1),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例如,第一规则信息可以为PCC规则。
例如,第一信息为DNAI,若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了第一信息中的DNAI,则第一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对应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和分支点传输,所以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S307、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例如,第一SMF网元通过会话更新响应消息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携带第二信息的消息格式不做限定。例如,该消息格式可以是PCC规则格式,或者是根据PCC规则生成基于N4接口的消息格式(例如数据包检测规则,Packet Detection Rule,PDR),或者是其他格式。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种信息:数据包标识信息,如SDF标签或五元组或应用标识等;
第二种信息:操作信息,如计费、用量监控或QoS控制等;
第三种信息:参数信息,如计费秘钥(charging key)、用量监控秘钥(Monitoringkey)或QoS参数等。
第四种信息:若第二SMF网元管理了N个(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锚点UPF网元,且N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分别连接了N个数据网络,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N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分别连接的N个数据网络。由于每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只能对经过该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处理,所以为了将数据包的处理规则发送给对应的第一锚点UPF,则当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对经过各个第一锚点UPF网元的数据包的处理规则和各个第一锚点UPF网元对应的DNAI。
可选的,由于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一规则信息中可以不包括该第一规则信息对应的DNAI。
可选的,如图2中的描述,对于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1),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例如,第二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2步骤S202的可选步骤中对实现方式(1)中第二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例如,第二锚点UPF网元为图1中的第二锚点UPF网元102。
例如,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可参考图2步骤S202的可选步骤中的实现方式(1)中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的描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例如,第二标识信息包括SDF标签。本实施例不限定SDF标签的格式,例如,SDF标签可以是GPRS隧道协议头中一个字段,或者在GTP头和IP头间增加的一个用于携带SDF标签的封装,或者其他格式。
根据该方法,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由区域2内的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在步骤S305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306。
S306、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三信息。相应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三信息。其中,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第三信息还包括分支点的隧道信息,分支点的隧道信息用于建立从第二锚点UPF网元到分支点的隧道。
例如,第三信息可以为根据PCC规则制定的N4接口规则信息,例如PDR等。
例如,根据步骤S307中的描述,当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时,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锚点UPF网元根据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的第三信息,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三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S3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例如,根据步骤S307中的描述,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删除第三规则信息,第三规则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在步骤S307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308和S309。
S308、第二SMF网元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四信息。相应的,第一锚点UP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四信息。其中,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说,第四信息是第一规则信息的部分。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四信息。第一锚点UPF网元根据第四信息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二SMF网元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四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规则生成第四信息,并将第四信息发送到第一规则中的DNAI对应的第一锚点UPF网元。
S309、第二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第五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五信息。其中,第五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说,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一规则信息获取或生成第五信息。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分支点发送第五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五信息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五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根据步骤S307中第二信息可选的内容的描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第五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
第五信息还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的隧道信息,以便建立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间的隧道。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1所描述的场景下,图2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2),即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图4将结合图1至图3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S404可参考图3中步骤S301~S3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404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405、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
如图2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2),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例如,第一规则信息可以为PCC规则。
例如,第一信息为DNAI,若第一规则信息中包括了第一信息中的DNAI,则第一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对应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和分支点传输,所以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S407、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例如,第一SMF网元通过会话更新响应消息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携带第二信息的消息格式不做限定。例如,该消息格式可以是PCC规则格式,或者是采用N4接口的消息格式(例如PDR),或者是其他格式。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4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这4种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3步骤S307中第一种信息、第二种信息、第三种信息和第四种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2中的描述,对于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2),当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由于分支点可能丢包,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二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2步骤S202的可选步骤中对实现方式(2)中第二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统计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包数量。
可选的,若第一SMF网元确定由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则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由此,即便分支点可能会丢包,当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第一SMF网元根据从第二锚点UPF网元接收的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可选的,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由此,分支点根据第二标识信息识别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统计第二应用下行数据包的丢包数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由区域2内的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在步骤S405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406。
S406、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六信息。相应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六信息。其中,第六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六信息中还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第六信息还包括分支点的隧道信息,以便建立分支点与第二锚点UPF间的隧道。
可选的,在步骤S407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408和S409。
S408、第二SMF网元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七信息。相应的,第一锚点UP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七信息。其中,第七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例如,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一规则信息生成或获取第七信息。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七信息。第一锚点UPF网元根据第七信息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七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S409、第二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第八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八信息。
其中,第八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分支点发送第八信息。分支点根据第八信息通过第二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上报丢包信息。
可选的,第八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第八信息还包括第一锚点UPF的隧道信息,以便建立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间的隧道。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方法用于描述在图1所描述的场景下,图2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4),即第一SMF网元确定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图5将结合图1至图4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1~S503可参考图3中步骤S301~S3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03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4、第二SMF网元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九信息。相应地,第一SM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九信息。其中,第九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插入了分支点。
例如,第九信息也可以包括DNAI。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会话更新请求消息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九信息。其中,会话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分支点的隧道信息。其中,会话更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创建第二锚点UPF网元到分支点间的用户面隧道。
S505、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九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
例如,第一规则信息可以为PCC规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九信息,确定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与图3和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图3和图4中,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规则信息对应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和分支点传输,所以第一SMF网元确定由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而在图5中,第一SMF网元在获知第二SMF网元插入了分支点后,第一SMF网元确定由分支点执行对所有数据包(即,包括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以及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S507、第一SM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的,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例如,第一SMF网元通过会话更新响应消息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携带第二信息的消息格式不做限定。例如,该消息格式可以是PCC规则格式,或者是采用N4接口的消息格式(例如PDR),或者是其他格式。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3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这3种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3步骤S307中第一种信息、第二种信息和第三种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2中的描述,对于步骤S202中的实现方式(4),对于分支点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或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项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二SMF网元根据第三指示信息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会接收第一标识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向分支点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时携带该第一标识信息。例如,第二信息的内容可参考图2步骤S202的可选步骤中对实现方式(4)中第二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若第一SMF网元确定由分支点执行对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或下行数据包中至少一项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分支点执行对区域2内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在步骤S505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6。
S506、第一SMF网元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S506可参考图3中步骤S307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S507执行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508和S509。
S508、第二SMF网元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十信息。相应的,第一锚点UPF网元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十信息。可选的,第十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十信息。第一锚点UPF网元根据第十信息的指示在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S509、第二SMF网元向分支点发送第十一信息。相应的,分支点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十一信息。其中,第十一信息根据第一规则信息获取或生成,第十一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例如,第二SMF网元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向分支点发送第十一信息。分支点根据第十一信息执行对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包和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第十一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第十一信息中还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的隧道信息,以便建立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间的隧道。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和设备,例如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终端设备、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和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例如,当上述网元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该策略管理的装置可包括接收模块601、处理模块602和发送模块603,如图6A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策略管理的装置可用于执行第一SMF网元的操作。例如:
接收模块601用于从第二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发送模块603用于向第二S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至少一个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可选的,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其中该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向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二标识信息。
此外,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3还可实现第一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6A所示的策略管理的装置可用于执行第二SMF网元的操作。例如:
发送模块603用于向第一S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由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第一网元包括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第一锚点UPF网元相连,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锚点UPF网元传输。接收模块601用于从第一S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规则信息。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当区域2内的数据包不经过区域1内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时,可以由区域2内的第一锚点UPF网元或分支点中至少一个网元执行对区域2内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区域2中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用量控制、服务质量控制等处理,增强了核心网对用户数据的管理能力。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传输。
可选的,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应用的数据包。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向分支点发送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可选的,若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分支点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装置,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SMF网元请求第一锚点UPF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第一标识信息。
此外,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3还可实现第二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6A所示的策略管理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分支点的操作。例如:
接收模块601用于从第二SMF网元接收指示信息,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发送模块603用于根据指示信息向第二SMF网元发送丢包信息,丢包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其中,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二SMF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第一SMF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UPF网元和分支点传输。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SMF网元根据第一锚点UPF统计的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或第二锚点UPF统计的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数量和从分支点接收的丢包信息,可以确定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实际数量。从而保证了执行对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时的准确性。
此外,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3还可实现分支点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6A所示的策略管理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分支点的操作。例如:
接收模块601用于通过第二SMF网元从第一SMF网元接收应用的数据包的标识信息,应用的数据包经过第三SMF网元管理的锚点UPF网元传输,分支点为第二SMF网元管理的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分支点与锚点UPF网元相连。接收模块601,还用于从锚点UPF网元接收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下行数据包中携带标识信息。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识别下行数据包。其中,第一SMF网元为锚点SMF网元,第三SMF网元为第一SMF网元或第二SMF网元中的一项或多项。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锚点UPF网元发送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标识信息,分支点根据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该应用对应的下行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该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可选的,发送模块603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和标识信息。
此外,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601、处理模块602和发送模块603还可实现分支点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6A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执行终端设备的操作。例如:
接收模块601用于从分支点接收下行数据包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应用的下行数据包,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UPF网元。发送模块603用于向分支点发送应用的上行数据包时,上行数据包携带标识信息。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支点执行对应用(例如,第一应用和/或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应用的数据包属于需要通过深度报文检测的SDF时,终端设备向分支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携带标识信息,从而使分支点根据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出应用的数据包,从而可以执行对应用的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此外,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3还可实现终端设备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图6B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鉴权的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鉴权的装置包括收发器604和处理器605,如图6B所示。例如,处理器605可以为通用微处理器、数据处理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FPGA)电路。所述鉴权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6,例如,存储器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605耦合,其保存该鉴权的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6061。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鉴权的装置还提供了一种载体607,所述载体内保存有该鉴权的装置的计算机程序6071,可以将计算机程序6071加载到处理器605中。上述载体可以为光信号、电信号、电磁信号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硬盘)。
当上述计算机程序6061或6071在计算机(例如,处理器605)上运行时,可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5被配置为第一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604用于实现第一SMF网元与第二SMF网元/第二锚点UPF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5被配置为第二SMF网元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604用于实现第二SMF网元与第一SMF网元/分支点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5被配置为分支点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604用于实现分支点与第二SMF网元/第一SMF网元/第一锚点UPF网元/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5被配置为终端设备的其他操作或功能。收发器604用于实现终端设备与分支点之间的通信。
以上模块或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软件、硬件或二者结合来实现。当以上任一模块或单元以软件实现的时候,所述软件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方式存在,并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并实现以上方法流程。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运行软件的计算设备,每种计算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该处理器可以内置于SoC(片上系统)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也可是一个独立的半导体芯片。该处理器内处理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实现专用逻辑运算的逻辑电路。
当以上模块或单元以硬件实现的时候,该硬件可以是CPU、微处理器、DSP、MCU、人工智能处理器、ASIC、SoC、FPGA、PLD、专用数字电路、硬件加速器或非集成的分立器件中的任一个或任一组合,其可以运行必要的软件或不依赖于软件以执行以上方法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由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网元包括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分支点与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连,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指示执行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网元是所述分支点或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五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DNAI。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分支点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分支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请求所述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所述丢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分支点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分支点对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请求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10.一种系统,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由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网元包括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分支点与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连,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二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指示执行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网元是所述分支点或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五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DNAI。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二规则信息,所述第二规则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分支点对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分支点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所述分支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应用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请求所述分支点上报丢包信息,所述丢包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或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的丢弃数量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包依次经过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二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和所述分支点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分支点对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二信息中还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请求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包时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19.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网元包括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分支点与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连,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指示执行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网元是所述分支点或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五指示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DNAI。
23.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连接的数据网络,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由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管理的第一网元执行的第一规则信息,所述第一网元包括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或分支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分支点为具有分流功能的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分支点与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相连,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用于指示对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包经过所述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网元传输;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规则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AI。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指示执行所述第一规则信息的第一网元是所述分支点或所述第一锚点UPF网元的第五指示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为所述第一锚点UPF网元,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DNAI。
27.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67435.9A CN113613234A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22829.1A CN111586602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202110767435.9A CN113613234A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22829.1A Division CN111586602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3234A true CN113613234A (zh) | 2021-11-05 |
Family
ID=7211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67435.9A Pending CN113613234A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910122829.1A Active CN111586602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22829.1A Active CN111586602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85723A1 (zh) |
EP (1) | EP3920511B1 (zh) |
JP (1) | JP7192140B2 (zh) |
CN (2) | CN113613234A (zh) |
WO (1) | WO20201690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234A (zh) * | 2019-02-19 | 2021-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EP3949270B1 (en) * | 2019-04-02 | 2024-02-1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Local user plane function control |
CN110727633A (zh) * | 2019-09-17 | 2020-01-24 |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SoC FPGA的边缘人工智能计算系统构架 |
CN116669134B (zh) * | 2023-07-07 | 2023-11-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Smf网元与upf网元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339609A1 (en) * | 2016-05-17 | 2017-1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370600A (zh) * | 2017-05-09 | 2018-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8934007A (zh) * | 2017-05-25 | 2018-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pf重选的策略控制方法、pcf及smf |
CN111586602A (zh) * | 2019-02-19 | 202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31420B2 (en) * | 2017-01-05 | 2020-0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friendly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management |
US11228949B2 (en) * | 2017-01-06 | 2022-01-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tra-RAT handover for next generation system |
US11265705B2 (en) * | 2017-01-17 | 2022-03-01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MF 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8401271B (zh) * | 2017-02-07 | 2021-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的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EP3592033A4 (en) * | 2017-03-21 | 2020-04-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JP7004738B2 (ja) * | 2017-03-31 | 2022-01-21 | 中▲興▼通▲訊▼股▲ふぇん▼有限公司 | セッション管理機能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13194515A (zh) * | 2017-05-05 | 2021-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
CN108882305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数据包的分流方法及装置 |
CN110731099B (zh) * | 2017-06-06 | 2023-05-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用户平面功能分配的技术 |
CN113507730B (zh) * | 2017-06-26 | 2023-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109218032B (zh) * | 2017-06-30 | 2022-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计费方法及设备 |
KR102329925B1 (ko) * | 2017-08-14 | 2021-11-2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4g/5g 동시 등록된 이동 통신 단말을 위한 네트워크 이동시 데이터 동기화 제공 방안 |
US10757611B2 (en) * | 2017-09-22 | 2020-08-25 | Ofinno, Llc | SMF and AMF relocation during UE registration |
CN109673005B (zh) * | 2017-10-17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pcf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895033B2 (en) * | 2017-11-17 | 2024-0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routing and path optimization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CN113473646B (zh) * | 2017-11-21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0035401B (zh) * | 2018-01-12 | 2020-06-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默认服务质量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0167198B (zh) * | 2018-02-14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服务网元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324866B (zh) * | 2018-03-30 | 2021-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0324388B (zh) * | 2018-03-30 | 2022-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324152B (zh) * | 2018-03-30 | 202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630824B (zh) * | 2018-04-04 | 2022-07-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卸载数据流量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11622318B2 (en) * | 2018-04-05 | 2023-04-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MF service area information provision |
CN110650504B (zh) * | 2018-06-26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0924518B2 (en) * | 2018-06-29 | 2021-02-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UPF programming over enhanced N9 interface |
CN109167847B (zh) * | 2018-08-09 | 2021-04-0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地址的生成方法及SMF、通信系统 |
CN110972126B (zh) * | 2018-09-30 | 2023-09-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路径,路径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0887799B2 (en) * | 2019-01-10 | 2021-01-0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Rv6 user-plane-based trigge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or flow migration in mobile networks |
CN111436050B (zh) * | 2019-01-11 | 2022-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KR20230054505A (ko) * | 2019-01-15 | 2023-04-24 | 오피노 엘엘씨 | 시간 민감성 네트워킹을 위한 제어 평면 기반 구성 |
CN111436030B (zh) * | 2019-01-15 | 2022-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用量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9
- 2019-02-19 CN CN202110767435.9A patent/CN113613234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2-19 CN CN201910122829.1A patent/CN111586602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19 WO PCT/CN2020/075786 patent/WO2020169039A1/zh unknown
- 2020-02-19 EP EP20759320.3A patent/EP3920511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2-19 JP JP2021548642A patent/JP7192140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19 US US17/406,733 patent/US2021038572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339609A1 (en) * | 2016-05-17 | 2017-1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du session ident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370600A (zh) * | 2017-05-09 | 2018-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8934007A (zh) * | 2017-05-25 | 2018-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pf重选的策略控制方法、pcf及smf |
CN111586602A (zh) * | 2019-02-19 | 202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92140B2 (ja) | 2022-12-19 |
JP2022521088A (ja) | 2022-04-05 |
US20210385723A1 (en) | 2021-12-09 |
EP3920511A1 (en) | 2021-12-08 |
EP3920511A4 (en) | 2022-03-09 |
CN111586602B (zh) | 2021-07-09 |
EP3920511B1 (en) | 2023-08-30 |
CN111586602A (zh) | 2020-08-25 |
WO2020169039A1 (zh) | 2020-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23245B (zh) |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 |
CN108684073B (zh) | 一种注册及会话建立的方法、终端和amf实体 | |
CN112788543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2423340B (zh) |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11586602B (zh) | 一种策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753335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210032830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sa-upf 재배치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0876159B (zh) | 一种提高时延确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55881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uto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9201322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12133096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US11824783B2 (en) | 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 (MDBV) determ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3079541A (zh) | 一种报告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207528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ffic steer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5244991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726240A (zh) | 一种终端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890967A (zh) | 一种计费处理方法、网元及网络系统 | |
CN114731714A (zh) | 一种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 |
US1215004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uto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598847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15913904A (zh) | 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8741767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5396865A (zh) | 终端漫游数据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16711458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6133059A (zh) | 用于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