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2884B -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12884B CN113612884B CN202110794834.4A CN202110794834A CN113612884B CN 113612884 B CN113612884 B CN 113612884B CN 202110794834 A CN202110794834 A CN 202110794834A CN 113612884 B CN113612884 B CN 1136128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shutdown
- duration
- starting
- alarm c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关机指令,响应于关机指令,电子设备获取该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及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电子设备根据关机模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电子设备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电子设备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电子设备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并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该方法,可以动态调整开机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调整的方式相比,闹钟的响闹时间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普及,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的终端设备上普遍拥有闹钟应用,利用闹钟应用可以为客户在指定的时间响铃或震动,以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
当前的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关机时,通过获取闹钟设置的时间,以及提前设定的固定时间,例如2分钟,得到终端设备开机的时间,在开机完成后响铃或震动,但是这种设定方法经常会导致闹铃失效,用户体验变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闹钟的精准起闹,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开机方法。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本申请,以下多个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关机指令,响应于关机指令,电子设备获取该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及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电子设备根据关机模式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电子设备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电子设备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定时器用于根据定时时长控制下一次开机的开机时刻;电子设备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并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
本申请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基于关机模式获取到该关机模式对应的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计算开机时刻,可以动态调整开机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调整的方式相比,闹钟的响闹更加精准。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记录并更新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通过及时更新最新的开机消耗时长,以便于在下次计算开机时刻的准确计算,确保闹钟准时响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基于关机时刻加上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电子设备将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系统的实际时刻为电子设备在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当确定预估时刻与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差值重新设定新闹钟,以使新闹钟在原闹钟的闹钟时刻响闹。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系统时间异常而导致在闹钟时刻没有按时提醒用户的问题。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包括:电子设备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预设的缓冲时长大于零秒。通过预设的缓冲时长可以进一步的避免开机时间延迟错过闹钟时刻的问题。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根据关机模式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电子设备为每一个关机模式赋予一个标识,根据关机模式的标识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该方法便于电子设备管理和查找。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电子设备从数据库中未获得对应的关机模式,则电子设备存储本次的关机模式,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以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开机。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在本次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开机完成后,将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关机时刻、定时时长记录在对应的关机模式中。便于在下一次出现该关机模式时,能够获得动态的启动消耗时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式包括OTA升级关机模式或系统常规关机模式。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为与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相邻的上一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或者,与本次关机模对应的多个不同历史时刻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平均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包括关机模块、数据库,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接收到关机指令,具体为:关机模块接收到关机指令;
响应于关机指令,关机模块获取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
关机模块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
关机模块根据关机模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与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
关机模块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定时器和启动模块,电子设备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具体为:
关机模块向定时器发送定时时长;
响应于接收定时时长,定时器设置开机时刻;
电子设备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具体为:
定时器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
电子设备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具体为:
启动模块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记录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数据库中,具体为:
启动模块记录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数据库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方法还包括:启动模块基于关机时刻加上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
启动模块将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系统的实际时刻为电子设备在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
当启动模块确定预估时刻与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差值重新设定新闹钟,以使新闹钟在原闹钟的闹钟时刻响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块根据关机模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与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关机模块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块根据关机模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与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
关机模块根据关机模式的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关机模块从数据库中未获得对应的关机模式,则关机模块将本次的关机模式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装置,包括:关机模块用于接收到关机指令,响应于关机指令,关机模块获取该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及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关机模块根据关机模式从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关机模块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定时模块用于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定时器用于根据定时时长控制下一次开机的开机时刻;启动模块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并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
本申请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装置,基于关机模式获取到该关机模式对应的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计算开机时刻,可以动态调整开机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调整的方式相比,闹钟的响闹更加精准。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块还用于记录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数据库中。通过及时更新最新的开机消耗时长,以便于在下次计算开机时刻的准确计算,确保闹钟准时响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块还用于:基于关机时刻加上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关机模块用于将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系统的实际时刻为电子设备在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当确定预估时刻与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差值重新设定新闹钟,以使新闹钟在原闹钟的闹钟时刻响闹。可以有效避免系统时间异常而导致在闹钟时刻没有按时提醒用户的问题。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块用于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预设的缓冲时长大于零秒。通过预设的缓冲时长可以进一步的避免开机时间延迟错过闹钟时刻的问题。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为每一个关机模式赋予一个标识,关机模块用于根据关机模式的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便于电子设备管理和查找。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关机模块从数据库中未获得对应的关机模式,则将本次的关机模式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以确保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开机。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启动模块用于在本次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开机完成后,将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关机时刻、定时时长记录在对应的关机模式中。便于在下一次出现该关机模式时,能够获得动态的启动消耗时长。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关机模式包括OTA升级关机模式或系统常规关机模式。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为与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相邻的上一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或者,与本次关机模对应的多个不同历史时刻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平均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公开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关机闹钟实现的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手机界面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关机模式的列表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5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手机界面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手机的分层结构框图;
图6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片上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中的出现的名词进行说明。
关机模式,是用于表示关机时的系统状态,不同的关机的系统状态对应不同的关机模式。例如,电子设备在执行接收到关机指令后,判断出该关机指令中含有系统升级更新等信息。例如OTA升级,则对应的关机模式为OTA升级关机模式。或者没有系统升级等信息,仅为常规的关机,则为常规关机模式。
闹钟时刻,是指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闹钟应用设定的用于提醒的时间点,当电子设备的系统时间点到达该时间点,将触发闹钟响铃或震动。
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对应的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也即,电子设备系统启动到启动完成所消耗的时长,例如,1分钟。开机完成的状态对于本申请而言,至少是闹钟应用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不同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有可能是不同的,且,不同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一次的关机,有可能对应不同的关机模式,因此每次关机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需要被记录和存储,以估算不同关机模式下对应的尚未启动的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
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是指在本次关机模式(当前关机模式)之前时间点记录的启动消耗时长,可以是与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相邻的上一次的启动消耗时长,也可以与本次关机模对应的多个不同历史时刻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平均值。例如,在同一关机模式下,历史时刻为2021年5月8号,上午7点,开机的启动消耗时长为3.05秒,历史时刻为2021年5月9号,上午7:30,开机的启动消耗时长为3.07秒,则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为两者的平均值3.06秒。
关机时刻,是指在电子设备开始执行关机时的系统的时间点。
定时时长,是指闹钟时刻与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图1为关机闹钟实现的场景图,在该场景图中,以手机作为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用户在手机100中的闹钟应用101中设置了时间点,即闹钟时刻为“2021年5月8日上午7点”。当用户输入关机指令后,手机100接收到关机指令后,首先确定闹钟时刻,并根据关机指令确定关机模式,例如OTA升级关机模式,并从存储器中获取与OTA升级关机模式对应的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例如2分钟,以及关机时刻(系统时刻),例如2021年5月7号晚上22点。手机100计算出闹钟时刻2021年5月8日上午7点与关机时刻的间隔时长为9小时,再将9小时减掉2分钟得到定时时长“8小时58分”。手机100将8小时58分设置在开机定时器102内,并在关机时刻对应时间开机定时器102开始对8小时58分进行倒计时。当开机定时器102内的定时时长耗尽,触发手机开机,并完成开机,开机完成后,系统时间达到闹钟时刻。触发闹钟响闹,例如,响铃或者震动,以达到准时提醒用户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通过关机模式获取到该关机模式对应的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计算开机时刻,可以动态调整开机时间,与现有技术的固定调整的方式相比,闹钟的响闹更加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开机完成后系统时刻恰好为闹钟时刻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开机完成后的系统时刻与闹钟时刻之间设置的缓冲时长,例如,上述示例中,9小时减掉2分钟,再减掉预设的缓冲时长1分钟,得到定时时长8小时27分。当开机完成后,系统时刻达到闹钟时刻后,触发闹钟响铃。可以避免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大于估算的历史记录时长时,而错过闹钟响闹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手机作为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本申请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的电子设备中,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视,或者可穿戴的电子设备,如手表、手环等。本申请中对电子设备的设备类型不予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进行描述。
图2示出了电子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响闹发生器220,显示屏230,按键240,定时器250,电源管理模块260,电池261,存储器270,传感器模块280,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91和无线通信模块292等,其中,响闹发生器可以包括扬声器221,马达222和指示器223等,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281和触摸传感器282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210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响闹发生器220输出音频、震动或光源等信息,以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
扬声器221,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扬声器221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221可以播放客户预先设定的音乐,在设置的闹钟时刻进行播放,以提醒用户到达设定的时间。
马达222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222可以用于闹钟、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230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222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223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闹钟响闹后的提醒等。
按键240包括开/关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2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用户长按开/关机键3秒,以使电子设备开始执行关机操作。
定时器250即为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RTC),是指可以输出时间的时钟,可以采用精度较高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并且输出的时间可以独立于电子设备200的系统时间。通常是集成电路,也可以成为时钟芯片。RTC有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断电或无法使用时,实时时钟可利用备用电源来继续计算时间,并且可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给后续电路用。例如当定时时长耗尽,定时器会提供的开机的信号,触发电子设备200开机。
电源管理模块260用于连接电池261,定时器25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60接收电池261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定时器250,存储器270,显示屏230,移动通信模块291和无线通信模块292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260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60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
存储器27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27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闹钟记时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2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关机模式标识,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等)等。此外,存储器27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70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使得电子设备200执行以下操作。
电子设备200接收到关机指令,响应于关机指令,电子设备200获取该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及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电子设备200根据关机模式从存储器的存储数据区(重启数据库)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电子设备200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或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电子设备200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250,定时器250在关机时刻开始倒计时定时时长,当定时时长耗尽(此时,即为开机时刻),触发电子设备200开机,开机完成后,电子设备在系统时间到达闹钟时刻,启动闹钟,实现闹钟的响闹。
压力传感器281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281可以设置于显示屏230。压力传感器281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281,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2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230,电子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281检测触摸操作强度。电子设备2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281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根据压力传感器281检测到触摸的位置对应的应用为闹钟应用时,将在显示屏230打开闹钟应用,以使得用户可以对闹钟应用中的闹钟时刻进行设定。
触摸传感器282,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282可以设置于显示屏230,由触摸传感器282与显示屏230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282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282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例如触摸事件为打开闹钟应用等。可以通过显示屏230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282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200的表面,与显示屏282所处的位置不同。
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91,无线通信模块292,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2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291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29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291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291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91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2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291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2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292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292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292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10。无线通信模块292还可以从处理器2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91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92耦合,使得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卫星通信,并获得系统时间,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3,图3示出了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有上述图2中描述的电子设备执行,下面以手机作为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流程图包括S301~S310。
在S300,手机存储用户输入的闹钟时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交互界面上的闹钟应用进入可编辑闹钟时刻的界面,并通过界面的提示输入用于提醒自己的闹钟时刻,例如,2021年5月8号上午10点等具体的时间点,手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时间点并存储。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设置不同时间点,以实现手机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提醒用户。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闹钟时刻设定完成后,若手机一直保持开机的状态,当手机的系统时间到达闹钟时刻,则触发闹钟响闹,即手机可以通过上述图2中描述的响闹发生器响闹,例如通过扬声器播放音乐,或者通过马达使得手机震动来提醒用户。
参考图3b,图3b示例性示出了手机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b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界面310中的时钟应用311进入闹钟编辑界面320,在界面320中,用户可以通过时间设置框321设定闹钟时刻,例如“17:00”(日期为2021年5月9日下午5点)。还可以通过“重复”设置周一到周日的同一时刻是否需要重复响铃。用户可以通过“铃声”和“震动”选择响闹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闹钟名”设置闹钟名,例如,闹钟1。在设定闹钟时刻后点击确认图标322进入闹钟的定时器倒计时提醒界面330,通过倒计时显示框331显示倒计时响闹时间“31小时候响闹”。其中该定时器中显示的时间为当前系统时间(系统时刻)为“10:00”(即2021年5月8日上午10点),与闹钟时刻“17:00”之间的时间间隔31小时。若手机在闹钟时刻之前关机,那么定时器内的时间将被重新设定为从关机时刻到开机时刻之间的倒计时时间(定时时长)。则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定时时长,及实现闹钟的响闹。
在S301中,手机接收关机指令。其中,该关机指令中包括关机时的系统状态信息,例如,当前系统需要空中下载(Over The Air,OTA)升级时,则将此次关机认定为OTA升级关机模式。若系统没有更新升级,即系统没有特殊的状态信息时,则将此次的关机认定为常规关机模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手机接收到关机指令后,执行关机操作的过程中完成关机模式的确认。即手机完全关机前,系统状态信息能被获取。例如,用户按下关机键后,手机的处理器210接收到关机电源发出的关机信号。此时,处理器210并不会马上控制电源停止供电,而是首先确定出关机模式,并进一步需要核对闹钟的情况和相应的计算,即执行S302~S305。
在S302中,手机判断是否有设定闹钟。手机上的闹钟可以是手机上的主操作系统自带的闹钟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闹钟应用,通过下载安装在手机上。
当手机的处理器210判断没有设定闹钟时,则执行S310直接执行关机,即处理器210控制电源停止为系统供电,并关机。
当手机处理器210判断有设定闹钟,例如,处理器查询到数据库中有尚未执行的闹钟时刻,则判定有设定闹钟,并执行S303。
在S303中,手机获取闹钟时刻和关机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在多个闹钟时刻时,即用户设置多个闹钟,此时手机的处理器210只需要获取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手机从数据库中未获得对应的关机模式,则将本次的关机模式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以便于在下一次遇到该关机模式,可以依据本次的启动消耗时长作为历史记录时长进行计算。
S304,手机根据关机指令中的关机模式,获取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例如,关机指令为OTA升级关机模式。手机可以从数据库中查询与当前OTA升级关机模式对应的上一次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即从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消耗的时上),如480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对每一种关机模式赋予一个标识。例如,常规关机模式的标识可以为001,OTA升级关机模式的标识可以为002,。并通过关机模式的标识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方便的查询,在数据库中可以将所有的关机模式统计在一个列表。并从列表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如图4所示,该列表中可以包括:“关机模式”“启动耗时时长”“上一次关机时刻”“定时时长”。其中,“0001”“0002”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关机模式,例如,分别代表常规关机模式和OTA升级关机模式,“300s”为常规关机模式的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400s”为OTA升级关机模式的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其中,每一个模式下对应的历史记录时长都可以是该关机模式对应的上一次手机从开机到完成消耗的时长。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7天)的多次从开机到完成消耗的时长的平均值。此处并不作为唯一限定。
S305,手机计算出定时时长,并执行关机操作,在关机时刻开始倒计时。
其中,关机时刻是指在计算定时时长之前获取的系统时刻。定时时长通过闹钟时刻减去关机时刻,再减去手机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举例说明,手机获取的系统时刻(关机时刻)为2021年5月29号晚上10点,闹钟时刻为2021年5月30号上午7点,启动消耗时长为30秒,则定时时长为8小时59分30秒。计算结束后将该8小时59分30秒设置在定时器中,并执行对该时长的倒计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闹铃响闹的精准性,还可以在计算定时时长时,增设提前触发开机的预设的缓冲时长,例如,1分钟。则定时时长的计算方式为闹钟时刻减去关机时刻,再减去手机系统的启动消耗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结合上面的示例说明,关机时刻为2021年5月29号晚上10点,闹钟时刻为2021年5月30号上午7点,启动消耗时长为30秒,预设的缓冲时长为1分钟,则定时时长为8小时58分30秒。通过预设的缓冲时长的设定可以避免本次启动耗时时长与预期的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不符合时,出现闹钟不能准时响闹的问题。
在S306,定时器的定时时长耗尽,触发手机执行开机操作,并完成开机。
当定时器的定时时长耗尽,会向手机的电源发出中断信号,并由手机电源为片上系统上电,并实现系统启动,完成开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计算出本次的启动消耗时长,并更新至数据库中。例如,启动过程包括片上系统运行阶段、小系统运行阶段和启动系统阶段。手机将上述每一个阶段的所需的时长累加起来,如,包括片上系统硬件初始化,引导程序(BIOS/Bootloader)时间、内核启动时间、系统库启动时间和应用框架启动时间等,进行累加,得到本次的启动消耗时长。并将该启动消耗时长更新至图4所示的列表中的对应的关机模式中。当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是上一次启动耗时时长时,则直接将上一次启动耗时时长更新为本次的启动耗时时长。当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是多次的历史记录时长的平均值时,则基于本次的启动耗时时长求出平均值。以便于下一次开机时,根据最新的启动耗时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以得到更精准的开机时刻。
在S307,手机开机完成后,获取系统时间,将系统时间与闹钟时刻进行比较。例如,开机完成后系统时间是2021年5月30号,上午7点,闹钟时刻与该时间点相同,则手机执行S308,触发响闹发生器响闹。例如,触发闹铃响铃,或马达发生震动等响闹动作。若系统时间开机完成后系统时间是2021年5月30号,上午6点59分32秒,而闹钟时刻为相同日期的上午7点,没有到达闹钟时刻,则手机执行S309,直到系统时刻到达闹钟时刻,触发响闹发生器响闹。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即为开机闹钟的响铃操作。例如,可以通过当前系统时间与闹钟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触发闹钟想闹的定时时长。当定时时长耗尽,闹钟响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为了避免在手机开机后,系统时间异常而导致在闹钟时刻闹钟无法响闹的问题。手机开机后,还需要对系统时间进行校验,并且在验证系统时间异常时,通过重新设置一个闹钟,以使得在原来闹钟设定的闹钟时刻,新的闹钟可以响闹,以达到在用户设定的闹钟时刻有闹钟提醒用户,提高用户体验。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对该过程详细说明。
参考图5a,图5a示出了另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3a对图5a的流程图进行说明,由于该方法前面的步骤与图3a中S300~S304相同,因此,该流程图中对前面的步骤不在赘述,图a5中,仅对S305和其之后的步骤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500,手机计算出定时时长,将关机时刻和定时时长记录在对应的关机模式中,完成关机,且定时器进行倒计时。如图4所示的列表中,每一次手机在执行关机指令时,将本次的关机时刻“2021.05.24 17:24′38″”和定时时长“28800s″”分别记录在对应关机模式的“本次关机时刻”和“定时时长”中。
S510,定时器的定时时长耗尽,触发手机执行开机操作,并完成开机。该步骤与图3中的306相同。
S520,获取系统的估算时刻,并获取本次开机后系统当前时间(时刻),计算出两者的时间间隔,记作第一时间差。
其中,估算本次开机后系统的估算时刻的计算公式为:关机时刻+定时时长+本次开机的启动耗时时长。例如,关机时刻为2021年5月24号17点24分38秒,定时时长为8小时,启动消耗时长为30秒,那么估算出手机开机后的系统的估算时刻是2021年5月25号1点25分08秒。若定时时长的计算中增加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预设的缓冲时长1分钟,那么在计算系统的估算时刻时,还需要在上述估算公式中加上该预设的缓冲时长1分钟。估算时刻和当前系统时间(时刻)两者的时间间隔即为两个时刻相减后的时间差。
在S530中,手机判断时间间隔(第一时间差)是否超过设定值。例如3秒。
若第一时间差小于预设值3秒,则执行S560,其中,S560即为图3中的S307~S309,具体可参见上述对应步骤的描述。
若大于等于预设值3秒,则执行S540。例如,获取的系统当前时间(实际时刻)是1970年5月30号上午6点59分30秒。系统的估算时刻是2021年5月30号上午6点59分30秒,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远远大于设定值3秒。此时,手机可以判断系统时间属于异常,则执行S540。
在S540中,手机设定新闹钟。
手机计算出估算时刻与闹钟时刻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二时间差,在根据该差值设置新闹钟和对应的新的闹钟时刻。结合上面的例子。若估算出的系统的估算时刻为2021年5月30号上午6点59分30秒,与闹钟时刻的第二时间差为30秒。那么新的闹钟对应的闹钟时刻则为1970年5月30号上午6点59分30秒加上30秒。即为1970年5月30号上午7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手机设置新闹钟后,可通过界面显示文字信息或图标信息等形式提醒用户,设置了新闹钟。
参考图5b,图5b示出了手机的界面示意图。如图5b所示,该界面510上显示有闹钟图标511和闹钟图标512。其中图标511可以代表用户设置的闹钟。当手机因系统时间异常而设定新闹钟后,可以通过增加一个闹钟图标512的方式提醒用户设置了新闹钟。以便于用户通过界面可以直接观察到是否有新闹钟设定。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文字提醒,或者其他图标等形式提醒用户设置新闹钟,此界面只是示例性说明,此处并不作为限定。
S550,系统时间到达新的闹钟时刻,响闹。从而在30秒后,触发手机的新的闹钟响闹。可以确保原来的闹钟时刻准时有闹钟响闹。准时提醒用户,避免因系统时间异常时导致闹钟不能准时响闹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上述图2-图3a和图5a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层结构的示意图对本申请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进行说明。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的分层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软件架构和硬件层,其中,软件架构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例如,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应用程序层包括闹钟应用600,用户通过闹钟应用输入闹钟时刻。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6a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关机模块610和启动模块660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各种驱动。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可以包括定时器驱动630和响闹发生器驱动670,其中,响闹发生器驱动670根据驱动硬件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扬声器驱动,马达驱动,光源驱动等。
硬件层包括实现各种功能的硬件主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可以包括定时器640、数据库620、电源650和响闹发生器件680,进一步的响闹发生器件680可以是扬声器、马达和LED灯。
下面结合软件架构图和各模块交互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6b,6b示例性示出了关机闹钟实现方法中各模块的交互流程图。结合图6a和图6b所示,当系统关机进程发起关机流程时,执行以下步骤。
S601,关机模块610接收到对应的关机消息(指令)。
S602,关机模块610向闹钟应用600发送获取闹钟时刻的请求。需要说明的是,闹钟应用600的闹钟时刻可以是用户通过手机界面中的闹钟应用输入得到。
S603,闹钟应用600将闹钟时刻t1返回给关机模块610。例如,2021.06.19,10:00。
S604,关机模块610收到闹钟时刻t1,并向数据库620发送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标识,例如,OTA升级关机模式对应的标识为002。
S605,数据库620根据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标识002,为该关机模式匹配对应的启动消耗消息,并将该消息发送给关机模块610。其中,该启动消耗消息中携带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系统启动到启动完成的预估时间,例如,携带OTA升级到完成的预估时间,即下一次系统启动消耗时长的预估时间t2,例如240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数据库620未匹配到对应的关机模式时,可以返回0,以表示未找到匹配的关机模式。同时,数据库将本次的关机模式进行存储,以便于在下次出现该关机模式时,可以获取该关机模式对应的数据,如,启动消耗时长等。
S606,关机模块610接收到预估时间t2,并获取当前的系统时刻t3(关机时刻),例如2021.06.18,11:00,计算定时时长t4。即将t4=t1-t2-t3,也即2021.06.19,10:00减去240秒减去2021.06.18,11:00为10小时56分钟。其中,10小时56分钟作为定时器倒计时的时间。
S607,关机模块610通过定时器驱动630将定时时长t4设置到定时器64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关机模块610在计算出定时时长t4后,将关机时刻t3和t4发送给数据库620,数据库620根据对应的关机模式将原记载的关机时刻t3和定时时长进行更新。
S608,定时器640在定时器驱动630的驱动下t4进行倒计时。
S609,当定时时长耗尽,定时器640向电源650发送硬件中断信号,以触发电源供电。
S610a,电源650接收到硬件中断信号,并向系统供电,执行系统启动流程,同时,S610b,电源650发送系统启动信号给启动模块660。
S611,启动模块660计算本次启动消耗时长t5,即系统从触发系统启动到启动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其中,本次开机时长包括硬件初始化时间,例如,电源上电时间、CPU和DDR初始化等时间、引导程序运行时间,例如,BIOS或Bootloader的运行时间、内核启动时间、系统库启动时间和应用框架启动时间等,累加到一起得到本次启动消耗时长5。
S612,启动模块660并将本次启动消耗时长t5发送到数据库620。
S613,将数据库620中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更新为本次启动消耗时长t5,以便于下一次开机时,手机可以动态调整开机时间,提高闹钟开启的精准度。
当手机开机完成后,手机执行S613。
S614,启动模块660获取当前系统时刻t6,并在系统时刻t6到达闹钟时刻t1时,向闹钟发生器驱动670发送开启响闹信号。
S615,响闹发生器驱动670控制响闹发生器件680响闹,实现关机闹钟响闹的过程。
本申请通过动态调整手机的开机时间,能够根据手机处于不同关机模式下,且在闹钟时刻之前准时开机。能够避免因系统更新慢等原因导致手机开机延迟,而使得闹钟无法在闹钟时刻准时响闹的问题,实现了关机闹钟的精准响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启动模块660还可以验证系统时间是否异常,并在出现异常时设定新的闹钟,以确保在闹钟时刻有闹钟响闹,保证用户可以在设定的闹钟时刻得到有效的提醒。具体的,启动模块660在手机开机后,根据对应的关机模式从数据库620中获取系统时间t3(关机时间)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t4,以及获取当前系统时间t7,估算当前的系统时间t6,估算公式为t6=t4+t3+t5,将t6与t7之间的差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差值超过预设值,则判断系统时间异常,并设定新的闹钟。若小于等于预设值则系统时间正常。具体的判断过程以及设定新的闹钟的过程可参考上述图5a所示的S520~S550。
参考图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关机模块710,用于接收到关机指令,响应于关机指令,获取该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及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
关机模块710根据关机模式从存储模块730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
关机模块710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定时模块720,用于根据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定时器根据定时时长控制下一次开机的开机时刻;
定时模块720在开机时刻触发开机。
启动模块740,用于根据闹钟时刻,启动闹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启动模块740还用于记录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存储模块730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启动模块740还用于基于关机时刻加上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
启动模块740将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系统的实际时刻为电子设备在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
当确定预估时刻与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差值重新设定新的闹钟,以使新的闹钟在原闹钟的闹钟时刻响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关机模块710用于:将闹钟时刻距离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定时时长。其中,预设的缓冲时长大于零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为每一个关机模式赋予一个标识,关机模块710用于根据关机模式的标识从存储模块740中获取与该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若关机模块710从存储模块730中未获得对应的关机模式,则关机模块将本次的关机模式记录在存储模块730中,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启动模块740在本次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开机完成后,将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关机时刻、定时时长记录在对应的关机模式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关机模式包括OTA升级关机模式或系统常规关机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为与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相邻的上一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或者,与本次关机模对应的多个不同历史时刻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平均值。
参考图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810,用于存储由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82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解释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3至图5所解释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3至图5所示的方法。
现在参考图9,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1200的框图。设备1200可以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1203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1。对于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器中枢1203经由诸如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之类的多分支总线、诸如快速通道互连(Quick Path Interconnect,QPI)之类的点对点接口、或者类似的连接1206与处理器1201进行通信。处理器1201执行控制一般类型的数据处理操作的指令。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中枢1203包括,但不局限于,图形存储器控制器中枢(Graphics Memory Controller Hub,GMCH)(未示出)和输入/输出中枢(Input Output Hub,IOH)(其可以在分开的芯片上)(未示出),其中GMCH包括存储器和图形控制器并与IOH耦合。
设备1200还可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1203的协处理器1202和存储器1204。或者,存储器和GMCH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被集成在处理器内(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存储器1204和协处理器1202直接耦合到处理器1201以及控制器中枢1203,控制器中枢1203与IOH处于单个芯片中。存储器1204可以是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或这两者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1202是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高吞吐量MIC处理器(Many Integerated Core,MIC)、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图形处理器、通用图形处理器(General PurposeComputing on GPU,GPGPU)、或嵌入式处理器等等。协处理器1202的任选性质用虚线表示在图9中。
存储器1204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1204可以包括闪存等任何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任何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Hard-Disk Drive,HDD(s)),一个或多个光盘(Compact Disc,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驱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1200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Controller,NIC)1206。网络接口1206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设备12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与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206可以与设备1200的其他组件集成。网络接口1206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的功能。
设备12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设备1205。I/O 1205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该设计使得用户能够与设备1200进行交互;外围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外围组件也能够与设备1200交互;和/或传感器设计用于确定与设备12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或位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图9仅是示例性的。即虽然图9中示出了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控制器中枢1203、存储器1204等多个器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本申请各方法的设备,可以仅包括设备1200各器件中的一部分器件,例如,可以仅包含处理器1201和NIC1206。图9中可选器件的性质用虚线示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4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系统1200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切换应用和应用中任务的方法,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现在参考图10,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1300的框图。在图10中,相似的部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另外,虚线框是更先进的SoC的可选特征。在图10中,SoC1300包括:互连单元1350,其被耦合至应用处理器1310;系统代理单元1380;总线控制器单元1390;集成存储器控制器单元1340;一组或一个或多个协处理器1320,其可包括集成图形逻辑、图像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和视频处理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单元133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单元1360。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1320包括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GPGPU、高吞吐量MIC处理器、或嵌入式处理器等。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1330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单元执行时使Soc1300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图3至图5所解释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暂时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光碟、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OMs)、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用于利用因特网以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来传输信息(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的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器。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可读介质。
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设备实施例中提到的各单元/模块都是逻辑单元/模块,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申请上述各设备实施例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模块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例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示例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关机指令;
响应于所述关机指令,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所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所述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关机模式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所述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所述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闹钟时刻距离所述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所述开机定时器用于根据所述定时时长控制下一次开机的开机时刻;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开机时刻触发开机;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闹钟时刻,启动所述闹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记录并更新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关机时刻加上所述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所述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所述系统的实际时刻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
当确定所述预估时刻与所述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所述差值重新设定新闹钟,以使新闹钟在原闹钟的所述闹钟时刻响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闹钟时刻距离所述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闹钟时刻距离所述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所述定时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缓冲时长大于零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关机模式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为每一个关机模式赋予一个标识,根据所述关机模式的标识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获得对应的所述关机模式,则所述电子设备存储本次的所述关机模式,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所述定时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本次的关机模式对应的开机完成后,将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所述关机时刻、所述定时时长记录在对应的所述关机模式中。
9.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机模式包括OTA升级关机模式或系统常规关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为与本次关机模式对应的相邻的上一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或者,与本次关机模对应的多个不同历史时刻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平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关机模块、数据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关机指令,具体为:所述关机模块接收到关机指令;
响应于所述关机指令,所述关机模块获取所述关机指令对应的关机模式;
所述关机模块确定关机时刻,以及距离收到所述关机指令最近的闹钟时刻,其中,所述关机模式用于指示关机的系统状态;
所述关机模块根据所述关机模式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所述启动消耗时长是指在所述关机模式下的关机的状态中,触发开机到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
所述关机模块将所述闹钟时刻距离所述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定时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定时器和启动模块,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定时时长设置开机定时器,具体为:
所述关机模块向所述定时器发送所述定时时长;
响应于接收的所述定时时长,所述定时器设置开机时刻;
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开机时刻触发开机,具体为:
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开机时刻触发开机;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闹钟时刻,启动所述闹钟,具体为:
所述启动模块根据所述闹钟时刻,启动所述闹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启动模块,所述电子设备记录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所述数据库中,具体为:
所述启动模块记录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并更新至所述数据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启动模块基于所述关机时刻加上所述定时时长和本次开机完成所消耗的时长得到系统的预估时刻,所述预估时刻为本次开机完成后估算的系统时间的第一个时刻;
所述启动模块将所述预估时刻与系统的实际时刻进行比较,所述系统的实际时刻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本次开机完成后,系统记录的第一个时刻;
当所述启动模块确定所述预估时刻与所述实际时刻的差值超过预设值,则根据所述差值重新设定新闹钟,以使新闹钟在原闹钟的所述闹钟时刻响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机模块根据所述关机模式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所述关机模块将所述闹钟时刻距离所述关机时刻之间间隔的时长减去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和预设的缓冲时长,得到所述定时时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机模块根据所述关机模式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包括:
所述关机模块根据所述关机模式的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关机模式对应的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关机模块从所述数据库中未获得对应的所述关机模式,则所述关机模块将本次的所述关机模式记录在所述数据库中,并将预设的固定时间作为启动消耗时长的历史记录时长,得到所述定时时长。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由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94834.4A CN113612884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94834.4A CN113612884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2884A CN113612884A (zh) | 2021-11-05 |
CN113612884B true CN113612884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8337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94834.4A Active CN113612884B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128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30846B (zh) * | 2022-05-30 | 2023-10-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计时跳变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207A (zh) * | 2012-08-15 | 2012-12-12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607509A (zh) * | 2013-11-22 | 2014-02-26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关机闹钟触发系统及其触发方法 |
CN104821990A (zh) * | 2015-04-29 | 2015-08-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实现关机闹钟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
CN108881623A (zh) * | 2018-05-30 | 2018-11-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其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5113A (zh) * | 2020-01-08 | 2020-06-02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终端及通信终端的开机方法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10794834.4A patent/CN1136128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207A (zh) * | 2012-08-15 | 2012-12-12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
KR20150018819A (ko) * | 2012-08-15 | 2015-02-24 | 시아오미 아이엔씨. | 셧다운 상태에서의 알람의 구현방법, 이동 단말기,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
CN103607509A (zh) * | 2013-11-22 | 2014-02-26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关机闹钟触发系统及其触发方法 |
CN104821990A (zh) * | 2015-04-29 | 2015-08-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实现关机闹钟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
CN108881623A (zh) * | 2018-05-30 | 2018-11-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其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12884A (zh) | 2021-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63821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поминания в отключен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 |
KR101641174B1 (ko) | 셧다운 상태에서의 알람의 구현방법, 이동 단말기,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 |
WO2020010584A1 (zh) | 一种终端恢复出厂设置时的数据恢复方法及终端 | |
EP340733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reen-off display | |
CN112988213B (zh) | 一种程序数据更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992523A (zh) | 内存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92393A (zh) | 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18900A (zh) | 内存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083042B (zh) | 模板消息的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0037560A1 (zh) | 一种应用的安装方法及终端 | |
CN110764825A (zh) | 一种开机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3612884B (zh) | 关机闹钟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125436B (zh) |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30324974A1 (en) | Method for system switching,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0658717B (zh) | 闹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399874A (zh) | 一种系统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穿戴设备 | |
CN116679900B (zh) | 一种音频业务处理方法、固件去加载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6048546B (zh) | 一种系统升级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719556B (zh) | 系统升级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JP2022527581A (ja) | 運動軌跡記録方法及び関連デバイス | |
CN116700815B (zh) | 硬件资源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009023B (zh) | 显示通知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6033333B (zh) | 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445159A (zh) | 统计应用使用数据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20120188851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timepiece device, pedometer, and progra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