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3567689B - 凝血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凝血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7689B
CN113567689B CN202110767439.7A CN202110767439A CN113567689B CN 113567689 B CN113567689 B CN 113567689B CN 202110767439 A CN202110767439 A CN 202110767439A CN 113567689 B CN113567689 B CN 113567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unit
reagent
reaction cup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674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7689A (zh
Inventor
张金科
曹凌飞
马宁
孙红杰
乔广民
刘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rong Bio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trong Bio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trong Bio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trong Bio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7674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7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7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7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86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coagulating time or factors, or their recep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血分析方法,包括:利用进杯单元连续装载反应杯;利用样本单元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反应杯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一抓取位;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传送至加样位接收样本针单元吸取的待检测样本;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第一反应杯从加样位传送至第一抓取位;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进行孵育;利用取样臂或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接收试剂针单元吸取的第一试剂并振荡混匀;利用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转移至检测单元的检测区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存储大量的样本并自动传送样本,提高存储和传送的效率。

Description

凝血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血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凝血分析仪作为一种常规的医疗检测设备,用于抗栓药物的评价,可做抗凝系统、纤溶系统的检测,可评价各凝血因子水平以及抑制物的研究。
现有的凝血分析仪,不能存储大量的样本,在每次使用时,都是将少量的样本送入凝血分析仪,在送检结束后,只能手动取出送检成功的样本,每次的送检都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凝血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血分析方法,包括:利用进杯单元连续装载反应杯;利用样本单元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进杯单元的反应杯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一抓取位,被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反应杯为第一反应杯;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传送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加样位;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从加样位传送至第一抓取位;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位于第一抓取位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对承载在第一反应杯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孵育;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孵育盘运载单元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一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利用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转移至检测单元的检测区;利用检测单元对第一反应杯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存储大量的样本并自动传送样本,提高了存储和传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凝血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省去输入输出单元后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示意了抓取位、等待位和加样位的位置关系;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进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省去安装架后的示意图;
图8为周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通道组件和连杆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10为图8中通道组件和连杆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11为图8中通道组件和连杆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三;
图12为图8中通道组件和连杆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四;
图13为图9略去一个侧板和第一连杆后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1略去一个侧板和第一连杆后的正视图;
图15为图9中通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通道组件和滑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图17略去通道组件的一个侧板和一个滑道侧板后的正视图;
图19为杯口朝上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一;
图20为杯口朝上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二;
图21为杯口朝上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三;
图22为杯口朝上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四;
图23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一;
图24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二;
图25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三;
图26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四;
图27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五;
图28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六;
图29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七;
图30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八;
图31为杯口朝下的反应杯通过通道组件的步骤示意图九;
图32为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滑道和分配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34为第二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6为周转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提供的样本单元的位置示意图,其示意了样本单元与凝血分析仪本体的位置关系;
图38为本发明提供的样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第二传送轨道和样本中转架的组合示意图;
图40为第一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第一传送轨道和样本架托盘的位置示意图;
图42为样本架托盘与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部件、传动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3为样本架托盘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的第一端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4为样本架托盘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的第二端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5为第二驱动组件中的驱动部件与传动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6为图45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7为图46中驱动部件和连杆弹簧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8为送检槽上等待位、样本针吸样位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49为样本中转架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示意图一;
图50为样本中转架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示意图二;
图51为样本中转架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示意图三;
图52为样本中转架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示意图四;
图53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一;
图54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二;
图55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三;
图56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四;
图57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五;
图58为样本中转架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示意图六;
图59为第三驱动组件中的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0为传动部件404和中转底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61为本发明提供的穿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2为图6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3为图61略去滑块架和压块后的示意图;
图64为定位片和传感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65为压块、第二安装板和安装锁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66为图65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7为压块的剖视图,其示意了定位凹槽、定位导向凹槽和贯通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68为压块未固定试管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9为压块固定试管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0为本发明提供的孵育盘运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1为图7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2为驱动组件、加热盘和取样臂的组合示意图;
图73为图72的剖视图;
图74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5为图74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76为第一旋转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7为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8为图77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9为孵育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0为孵育盘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1为本发明的试剂仓单元的立体图;
图82为本发明的试剂仓的内部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其示意了试剂仓壳体、制冷隔层、制冷模组、试剂架转盘和试剂架组的位置关系;
图83为图82省去试剂仓壳体和安装架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4为图83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85为图84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6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87为本发明提供的清洗系统和样本针、试剂针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架
2 进杯单元
3 反应杯传送单元
4 样本单元
6 孵育盘运载单元
7 取杯转臂单元
8 试剂仓单元
10 检测单元
11 穿刺单元
12 缓冲液供给单元
13 清洗单元
14 输入输出单元
15 凝血分析仪本体。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是展示了稍微简化后呈现的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在本发明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相同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显示在附图中并且描述如下。尽管将结合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将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正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文中,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将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描述。
为更清楚的示意各个结构的位置关系,部分图中加入了位于水平面的直角坐标系,其x轴和y轴均是在水平面上的轴,而且,不同图中的x轴指向相同,y轴指向也相同。涉及某个结构可以沿着某个轴的方向平移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指即可以沿着这个轴的正方向,也可以沿着这个轴的负方向平移。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血分析仪,包括:
机架1。
进杯单元2,其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连续装载反应杯。
反应杯传送单元3,其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进杯单元2的第一侧(x轴正方向一侧),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端为第一抓取位3-1,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二端为加样位3-2,被抓取至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反应杯为第一反应杯,第一反应杯用于在所述加样位3-2装载待检测样本。
样本单元4,其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样本单元4设置有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所述样本单元4用于存储大量的待检测样本,并将待检测样本传送至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
样本针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样本针,用于将位于样本单元4的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
孵育盘运载单元6,其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进杯单元2的第一侧(x轴正方向一侧),且位于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y轴负方向一侧,用于孵育承载在第一反应杯的待检测样本。
取杯转臂单元7,其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进杯单元的第一侧(x轴正方向一侧),同时位于反应杯传送单元3和孵育盘运载单元6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杯单元2提供的反应杯抓取至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抓取位3-1,并用于将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上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3-1抓取至所述孵育盘运载单元6;
试剂仓单元8,其位于所述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第一侧(x轴正方向一侧),用于存储试剂。
试剂针单元9,其包括至少一个试剂针,用于将所述试剂仓单元内的指定试剂吸取至第一反应杯内与待检测样本进行混合(针对不同的试剂,在一些情况下混合后会进行反应)。
检测单元10,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试剂仓单元和孵育盘运载单元的远离反应杯传送单元的一侧,用于检测承载在第一反应杯内的经过反应的待检测样本。
下面结合附图分别介绍各个单元的结构以及使用过程。
参见图4-图5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杯单元2,其在凝血分析仪的内部使用,进杯单元2包括:进杯单元机架2-1、料仓2-2、周转组件2-4、分配盘2-6、第一传送组件2-3以及滑道2-5;其中,进杯单元机架2-1安装在凝血分析仪的内部;料仓2-2安装在进杯单元机架2-1之上,并用于存放反应杯;周转组件2-4安装在所述进杯单元机架2-1之上并位于所述料仓2-2的一侧,所述周转组件2-4用于将所述料仓2-2内的反应杯进行周转并定向;分配盘2-6安装在所述进杯单元机架2-1的一端,并用于分配反应杯;第一传送组件2-3倾斜地安装在所述料仓2-2的出料口处,并用于将所述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至所述周转组件2-4;滑道2-5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2-4和所述分配盘2-6之间,并用于将由所述周转组件2-4周转并定向的反应杯引导到所述分配盘2-6。
料仓2-2内可以存放大量的反应杯(图4-图5中未示意),料仓2-2设置有四个侧壁和一个料仓底板2-202,四个侧壁和一个料仓底板2-202构成容纳空间,反应杯装在该容纳空间内,其中一个侧壁2-203为倾斜的侧壁,该倾斜的侧壁2-203上设置有出料口2-204,第一传送组件2-3就设置在该侧壁2-203的出料口2-204处,以便将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至周转组件2-4;周转组件2-4将反应杯将反应杯周转后进行定向,然后将定向后的反应杯经过滑道2-5传送到分配盘2-6为凝血分析仪供给反应杯,传感器识别有杯子,凝血分析仪的相关机械臂抓手会进行取杯操作。进杯单元机架2-1可以起到支撑上述部件的作用。
这里提及的定向是指确保反应杯在滑入滑道2-5时,杯口能够朝上(即杯底朝下),这样在落入分配盘后可以直接分配使用。
进一步地,容纳空间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可以打开的仓盖(图中未示意),打开仓盖,可以放入反应杯。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3包括驱动部件2-301和带有多个传送板2-302的传送带2-303,传送板2-302用于携带反应杯,所述驱动部件2-301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2-303转动,以实现将反应杯传送至所述周转组件2-4。
驱动部件2-301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2-301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示例性的,传送带2-303缠绕在轴2-304和轴2-305上,驱动部件2-301带动轴2-304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303转动。
示例性的,第一传送组件2-3还包括安装架2-306,安装架2-306安装至料仓2-2的侧壁上,轴2-304和轴2-305安装在安装架2-306上。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传送板2-302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应杯的杯口外缘的直径,且小于反应杯的杯口外缘的直径的2倍,以保证相邻两个传送板2-302之间只携带一个反应杯。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传送板2-302之间的距离大于反应杯的杯口外缘的直径,且小于反应杯的杯口外缘的直径的1.5倍。
进一步地,如图8、图9、图11和图36所示,所述周转组件2-4包括周转组件安装板2-401、周转仓2-402、通道组件2-403和连杆机构2-404,其中,所述周转组件安装板2-401连接至所述进杯单元机架2-1,周转仓2-402、通道组件2-403和连杆机构2-404均安装在周转组件安装板2-401上,周转仓2-402的入口2-4022连接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3靠上的一端,所述周转仓2-402通过通道组件2-403连通至所述滑道2-5,所述通道组件2-403在所述连杆机构2-404的带动下转动,以带动进入到通道组件2-403内的反应杯滑入所述滑道2-5。
来自第一传送组件2-3的反应杯经过周转仓2-402的入口2-4022进入周转仓2-402,然后经由周转仓2-402底部的出口2-4023(配合参见图36)进入通道组件2-403。
下面结合附图对通道组件2-403和连杆机构2-404进行详细介绍,以说明连杆机构2-404如何带动通道组件2-403倾斜,并带动进入到通道组件2-403内的反应杯穿过通道4034滑入所述滑道2-5。
如图9、图15和图16所示,通道组件2-403包括第一枢转板2-4031、第二枢转板2-4032和第一连杆2-4033,其中,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均能够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周转组件安装板2-401,第一枢转板2-403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枢转板2-4032的上表面构成供反应杯通过的通道2-4034,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与周转仓2-402的出口2-4023对应,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与滑道2-5的入口2-502对应,以实现周转仓2-402和滑道2-5的连通,保证周转仓2-402的反应杯能够进入滑道2-5。第一连杆2-4033分别能够转动地连接至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这样保证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同步旋转,以实现第一枢转板2-403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枢转板2-4032的上表面之间始终保持预定间距,保证通道2-4034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反应杯的通过。
上述实施例介绍了反应杯在周转组件2-4内的传送路径,下面介绍在通道2-4034内如何获取反应杯的传送动力,即连杆机构2-404如何保证反应杯可以顺利向滑道2-5的方向传送。周转组件2-4中的反应杯无序放置,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可以让里面的反应杯动起来,才能顺利的进入通道2-4034中,避免在周转仓2-402内堆积。
如图16所示,连杆机构2-404包括能够旋转的连杆机构转轴2-4041、第二连杆2-4042和第三连杆2-4043,第二连杆2-4042的第一端2-40421固定地连接至连杆机构转轴2-4041,所述第二连杆2-4042的第二端2-40422铰链连接至所述第三连杆2-4043的第一端2-40431,所述第三连杆2-4043的第二端2-40432铰链连接至所述第二枢转板2-4032。
进一步地,周转组件2-4还包括驱动部件2-405,驱动部件2-405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机构转轴2-4041围绕自身旋转。
驱动部件2-405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2-405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如图9、图11、图15和图16所示,在驱动部件2-405的驱动下,连杆机构转轴2-4041转动,带动第二连杆2-4042围绕第二连杆2-4042第一端2-40421转动,第二连杆2-4042的第二端2-40422带动第三连杆2-4043的第一端2-40431一起转动,第三连杆2-4043的第二端2-40432带动第二枢转板2-4032围绕第二枢转板2-4032的旋转中心2-40321旋转,在第一连杆2-4033的带动下,第一枢转板2-4031可以围绕第一枢转板2-4031的旋转中心2-40311旋转,实现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一起转动,进而实现通道2-4034围绕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转动。
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靠近周转仓2-402的一端(即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处于最低位置(参阅图9),此时通道2-4034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的状态。
驱动部件2-405运转,带动第一枢转板2-4031和第二枢转板2-4032一起向上转动,实现带动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向上转动,通道2-4034开始倾斜(参阅图10),一直倾斜到最高位置(参阅图11),驱动部件2-405运转,继续带动连杆机构转轴2-4041转动,通道2-4034越过最高位置,开始回落(参阅图12),最后回到如图9的初始状态。通道2-4034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让里面的反应杯动起来,才能顺利的进入通道滑道2-5内。
当然,连杆机构转轴2-4041也可以反方向运转,通道2-4034依次以图9、图12、图11、图10、图9顺序转动。
上述实施例介绍了反应杯在通道2-4034内如何获取传动动力的原理(即连杆机构2-404如何保证反应杯可以顺利通过通道2-4034),下面介绍周转组件2-4如何实现反应杯的定向。
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第一枢转板2-4031靠近滑道2-5的一端设置有能够遮挡通道2-4034的一部分出口的通道挡板2-4035,所述第二枢转板2-4032的上表面靠近滑道2-5的一端设置有通道凹槽2-4036,第二枢转板2-4032的两侧设置有侧板2-4037,两个侧板2-4037能够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周转组件安装板2-401,两个侧板2-4037围绕旋转中心2-40321转动,第二枢转板2-4032固定在两个侧板2-4037之间并随着两个侧板2-4037同步围绕旋转中心2-40321转动,两个侧板2-4037的上边沿2-40371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板2-4032向上突出预设距离。侧板2-4037的上边沿2-40371与滑道2-5的上边沿2-504正好衔接,以保证反应杯2-9滑入滑道2-5。
反应杯2-9的杯口设置有外沿,杯口的外沿的最大外径大于杯身的外径,两个侧板2-4037之间的距离小于反应杯的杯口的最大外径并大于杯身的外径,侧板2-4037、通道挡板2-4035和通道凹槽2-4036共同作用使得杯口朝向滑道2-5的反应杯翻转至杯底朝向所述滑道2-5,即实现对反应杯的定向。
在介绍定向之前,首先介绍一下通道挡板2-4035到通道凹槽2-4036的距离变化问题。因为通道挡板2-4035和通道凹槽2-4036是围绕不同的旋转中心旋转的,在转动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距离是会发生变化的,图13是图9略去一个侧板2-4037和第一连杆2-4033后的正视图,图14是图11略去一个侧板2-4037和第一连杆2-4033后的正视图,可以看出通道2-4034旋转到最低的位置时(参考图13),通道挡板2-4035和通道凹槽2-4036之间的距离是最大的,通道2-4034旋转到最高的位置时(参考图14),通道挡板2-4035和通道凹槽2-4036之间的距离是最小的。
进入通道2-4034的反应杯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杯口朝外(即朝向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第二种是杯口朝内(即朝向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由于实际应用需要落入分配盘2-6的反应杯杯口朝上,所以需要针对第二种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落入滑道2-5的反应杯的杯口都是朝外的。
当进入通道2-4034的反应杯的杯口朝外(即朝向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时,在连杆机构2-404的带动下,反应杯自然进入滑道2-5内。
具体地,如图19,反应杯2-9的杯口被卡在侧板2-4037的上边沿2-40371上方,当反应杯2-9从图19的状态滑落至图20时,反应杯的杯身开始向通道凹槽2-4036内倾斜,继续滑落至图21的状态,在图21中,通道2-4034在连杆机构2-404的带动下旋转至图22的状态,然后依靠重力落入滑道2-5内。
当进入通道2-4034的反应杯2-9的杯口朝内(即朝向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时,从图23滑落至图24的位置,因为两个侧板2-4037之间的距离小于反应杯2-9的杯口的外延的最大外径,杯口的外延始终被挡在侧板2-4037的上边沿2-40371的上方,不会落入通道凹槽2-4036,所以反应杯2-9的杯口会被通道挡板2-4035挡住(参阅图24)。
通道2-4034继续转动,通道挡板2-4035到通道凹槽2-4036的距离开始变大,杯身开始落入通道凹槽2-4036(参阅图25),然后反应杯2-9在通道2-4034的带动下继续滑落至图26、图27、图28、图30、图31的状态,实现以通道2-4034的转动带动反应杯2-9从杯口朝内的状态翻转至杯口朝外的状态。
进一步地,进杯单元2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2-7,料仓2-2的底板设置有开口2-205(参阅图5),第二传送组件2-7安装料仓2-2的底板的开口2-205上,即第二传送组件2-7和料仓2-2的底板共同组成料仓2-2的底,第二传送组件2-7可以将位于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2-3靠下的一端,方便第一传送组件2-3进行传送。
示例性的,料仓2-2的底板设置为带有一定倾斜度,第二传送组件2-7倾斜地安装在料仓2-2的底部,倾斜设置可以更高效地将反应杯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2-3靠下的一端。
示例性的,如图34所示,第二传送组件2-7包括传送带2-701,传送带2-701缠绕在轴2-702和轴2-703上转动,进而传送料仓2-2内位于传送带2-701上的反应杯。
传送带2-701可以通过其中一个轴(轴2-702或轴2-703)连接一个驱动部件获取转动的动力,除此之外,如图35所示,可以增设一个传动带2-8,第一传送组件2-3通过传动带2-8带动第二传送组件2-7转动,传动过程如下:第一传送组件2-3的驱动部件2-301带动轴2-304转动,轴2-304带动传送带2-303转动,传送带2-303带动轴2-305转动,轴2-305带动传动带2-8转动,传动带2-8带动轴2-702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701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料仓2-2安装有第一传感器2-201,用于感测所述料仓2-2内的反应杯数量是否低于预设警戒线。当第一传感器2-201感测到料仓2-2内的反应杯数量低于预设警戒线时,进行报警,通知工作人员向料仓2-2内加入反应杯。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周转仓2-402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2-4021。一方面,第二传感器2-4021可以感测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的数量是否低于预设警戒线,当感测到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的数量低于预设警戒线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组件2-3工作,将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到周转组件2-4内。另一方面,第二传感器2-4021可以对经过周转仓的反应杯进行计数。
进一步地,如图33所示,滑道2-5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2-501,当第三传感器2-501感测到滑道2-5处于缺杯状态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周转组件2-4中的连杆机构2-404工作,将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传送到滑道2-5内。
进一步地,如图33所示,分配盘2-6中设置有3个反应杯放置位2-602,分配盘2-6上设置有第四传感器2-601,当第四传感器2-601感测到反应杯放置位2-602缺杯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分配盘2-6转动进行周转,进而达到传递反应杯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32所示,滑道2-5的侧板503靠近通道组件2-403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槽2-505,弧形槽2-505与通道组件2-403的侧板2-4037的一端形状相匹配,以保证通道组件2-403的侧板2-4037的正常旋转。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进杯单元2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工作人员将大量的反应杯存储到料仓2-2中,第二传送组件2-7将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2-3靠下的一端,经第一传送组件2-3传送到第一传送组件2-3靠上的一端,并传送给周转组件2-4的周转仓2-402。
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经过底部的出口2-4023进入通道组件2-403的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启动连杆机构2-404,带动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向上转动,实现通道2-4034的转动,将位于通道2-4034的第一端2-40341的反应杯传送至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
当进入通道2-4034的反应杯的杯口朝外时,反应杯2-9的杯口被卡在侧板2-4037的上边沿2-40371上方,反应杯2-9的杯身落入通道凹槽2-4036,然后依靠重力落入滑道2-5内。
当进入通道2-4034的反应杯2-9的杯口朝内时,反应杯2-9的杯口会被通道挡板2-4035挡住(参阅图24),反应杯2-9的杯身在通道凹槽2-4036内翻转至杯口朝外的状态。
经过定向的反应杯2-9从通道2-4034的第二端2-40342滑入滑道2-5(杯口依然卡在滑道2-5的上边沿2-504上,杯身落入两个滑道侧板504之间的空间内),并经过滑道2-5落入分配盘2-6。
在运行过程中,当第一传感器2-201感测到料仓2-2内的反应杯数量低于预设警戒线时,进行报警,通知工作人员向料仓2-2内加入反应杯。
当第二传感器2-4021感测到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的数量低于预设警戒线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组件2-3工作,将料仓2-2内的反应杯传送到周转组件2-4内。另一方面,第二传感器2-4021可以对经过周转仓的反应杯进行计数。
当第三传感器2-501感测到滑道2-5处于缺杯状态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周转组件2-4中的连杆机构2-404工作,将周转仓2-402内的反应杯传送到滑道2-5内。
当第四传感器2-601感测到缺杯时,通知相关控制器,控制分配盘2-6转动进行周转,进而达到传递反应杯的目的。
上述进杯单元2可以不停机连续装载反应杯,同时兼具报警和定向功能。
如图2,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端为第一抓取位3-1,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二端为加样位3-2,被取杯转臂单元7抓取至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反应杯为第一反应杯,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3-1传送至加样位3-2,第一反应杯在加样位3-2装载待检测样本,然后被传送回第一抓取位3-1,第一反应杯在第一抓取位3-1被取杯转臂单元7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6。
下面介绍样本单元4。
参见图37-图39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样本单元4。
进杯单元2、反应杯传送单元3、样本针单元、孵育盘运载单元6、取杯转臂单元7、试剂仓单元8、试剂针单元9和检测单元10组成凝血分析仪本体15。
该样本单元4包括:待检样本仓4-1、回收样本仓4-2、第一传送轨道4-3、第二传送轨道4-4、样本中转架4-5以及样本架托盘4-6,其中,待检样本仓4-1位于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x轴负方向的一侧,用于存放设置于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回收样本仓4-2位于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x轴负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待检样本仓4-1并列设置,用于存放设置于样本架4-10上的已送检样本;第一传送轨道4-3设置在并列设置的待检样本仓4-1和回收样本仓4-2的x轴正方向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回收样本仓4-2和所述待检样本仓4-1连通;第二传送轨道4-4至少包括并列的送检槽4-401和回收槽4-402,所述送检槽4-401的第一端4-4011和所述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4021均与所述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一端4-305(靠近第二传送轨道4-4的一端)连通,设置于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在所述送检槽4-401上的规定位置被凝血分析仪的样本臂吸移部分样本后成为已送检样本;样本中转架4-5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轨道4-4的方向平移,以实现所述样本中转架4-5的第一端4-508与所述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和/或所述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4-4022连通,所述样本中转架4-5用于中转从所述送检槽4-401传输来的样本架4-10,这里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轨道4-4的方向是指y轴的方向,即样本中转架4-5可以沿着y轴方向平移;样本架托盘4-6,能够在第一传送轨道4-3上沿着x轴的方向平移,用于将从所述待检样本仓4-1传输来的样本架传送至所述送检槽4-401,以及将从所述回收槽4-402传输来的样本架传送至所述回收样本仓4-2。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送检槽4-401和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是指靠近第一传送轨道4-3的一端,送检槽4-401和/或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是指远离第一传送轨道4-3的一端(即靠近样本中转架4-5的一端)。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对于送检槽4-401来说,第一端4-4011为进口,第二端4-4012为出口;对于回收槽4-402来说,第一端4-4021为出口,第二端4-4022为进口。
待检样本仓4-1可以存储大量的并排排列的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回收样本仓4-2可以存储大量的并排排列的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单排的样本架4-10在待检样本仓4-1和回收样本仓4-2内均沿着x轴方向布设(平行于x轴),一个单排的样本架4-10上可以装有多个试管,试管用于盛放待检样本或者已送检样本,待检样本仓4-1和回收样本仓4-2均位于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x轴负方向一侧,不会影响凝血分析仪本体15内结构的布局。图37-图39中均为示意待检样本仓4-1和回收样本仓4-2内存储的样本架4-10。
进一步地,待检样本仓4-1内设置有第一推动组件4-101和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一推动组件4-101用于将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推出待检样本仓4-1,所述第二推动组件用于推动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在待检样本仓4-1内的平移。
示例性的,如图40所示,第一推动组件4-101包括推动部件4-1011、导轨4-1012、传动部件4-1013以及驱动部件4-1014,其中,导轨4-1012和驱动部件4-1014安装在待检样本仓4-1的内部,驱动部件4-1014的输出轴连接并驱动传动部件4-1013转动,推动部件4-1011的底部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导轨4-1012上,推动部件4-1011的第一端4-10111用于将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推出待检样本仓4-1,推动部件4-1011的第二端4-10112连接传动部件4-1013,驱动部件4-1014通过传动部件4-1013带动推动部件4-1011在导轨4-1012上滑动,进而实现推动部件4-1011的第一端4-10111对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的推动。
传动部件4-1013可以选用皮带,这里传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驱动部件4-1014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单元4还包括第三推动组件和第四推动组件,所述第三推动组件用于将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推回回收样本仓4-2,所述第四推动组件用于将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回收样本仓4-2内进行归正。
第二推动组件、第三推动组件和第四推动组件的结构、原理与第一推动组件4-101相同或者相似,只是位置不同,此处不再赘述,图中也未示意。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单元4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4-301和传动部件4-302,驱动部件4-301通过传动部件4-302驱动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一传送轨道4-3上平移。
示例性的,如图41和图42所示,第一传送轨道4-3下方设置有导轨4-303,第一传送轨道4-3上设置有导向槽4-304,样本架托盘4-6的中部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4-304内,样本架托盘4-6的底部的中部4-603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导轨4-303上,样本架托盘4-6的底部的一端4-604连接传动部件4-302,传动部件4-302设置在导轨4-303的远离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一侧(即图中x负方向一侧),驱动部件4-301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部件4-302,驱动部件4-301通过带动传动部件4-302的转动实现带动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一传送轨道4-3上的平移。图42中是以传动部件4-302设置在导轨4-303的远离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一侧(即图中x负方向一侧)为例,应当理解,传动部件4-302也可以设置在导轨4-303的靠近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一侧(即图中x正方向一侧)。
传动部件4-302可以选用皮带,这里传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驱动部件4-301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架托盘4-6包括一体设计的并列的第一传送槽4-601和第二传送槽4-602。
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一端4-305为靠近第二传送轨道4-4的一端,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二端4-306为远离第二传送轨道4-4的一端(靠近回收样本仓4-2的一端)。
如图43所示,当样本架托盘4-6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一端4-305时,第一传送槽4-601的第一端4-6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一端4-4011的进口,第一传送槽4-601的第二端4-6012对准待检样本仓4-1的出口4-102,第二传送槽4-602的第一端4-6021对准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4021的出口,此时第一传送槽4-601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来自待检样本仓4-1的存放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经过第一传送槽4-601传送至送检槽4-401,来自回收槽4-402的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可转移至第二传送槽4-602。
如图44所示,当样本架托盘4-6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二端4-306时,第二传送槽4-602的第二端4-6022对准回收样本仓4-2的进口4-201,第二传送槽4-602上的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可转移至回收样本仓4-2。为更清楚的示意第一传送槽4-601和第二传送槽4-602的两端的位置关系,图43和图44中均未示意样本架4-10。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单元4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4-403和传动部件4-404,驱动部件4-403通过传动部件4-404驱动从样本架托盘4-6和/或样本中转架4-5上传送来的样本架4-10在第二传送轨道4-4上平移。
示例性的,驱动部件4-403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部件4-404,从样本架托盘4-6和/或样本中转架4-5上传送来的样本架直接放置在传动部件4-404上,驱动部件4-403通过带动传动部件4-404的转动实现带动位于传动部件4-404上的样本架4-10的平移。
示例性的,驱动部件4-403和传动部件4-404各设置有两个,两个传动部件4-404的一部分分别位于送检槽4-401的底部和回收槽4-402的底部,与两侧的挡板构成送检槽4-401和回收槽4-402,两个传动部件4-404各连接一个驱动部件4-403的输出轴,两个驱动部件4-403的底部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导轨4-408上,导轨4-408固定第二传送轨道4-4下方的安装板4-410上,安装板4-410可以是凝血分析仪本体15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部件,两个驱动部件4-403的第一端4-4031各连接一个连杆弹簧机构,由于两个驱动部件4-403的连接关系是相同的,为方便示意和说明,图45-图47和下面的实施例只以其中一个驱动部件4-403的连接情况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45-图47所示,固定架4-409和导轨4-408都固定在安装板4-410上,固定架4-409上设置有穿过固定架4-409且能够滑动的拉杆4-405,拉杆4-405的第一端4-4051连接驱动部件4-403的第一端4-4031,拉杆4-405的第二端4-4052设置有锁母4-407,锁母4-407和固定架4-409之间连接有套在拉杆4-405上的压缩弹簧4-406。
其中,固定架4-409上设置有穿孔,供拉杆4-405穿过,拉杆4-405在该穿孔内可沿着图中x轴方向滑动,固定架4-409一方面起到在竖直方向支撑拉杆4-405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固定压缩弹簧4-406的第一端4-4061的作用。
固定架4-409是固定不动的,压缩弹簧4-406的第一端4-4061固定不动,锁紧锁母4-407后,压缩弹簧4-406由于压缩产生的弹力给使压缩弹簧4-406的第二端4-4062一个x轴负方向的力。
固定架4-409是固定不动的,压缩弹簧4-406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压缩弹簧4-406的第一端4-4061(即连接固定架4-409的一端)固定不动,压缩弹簧4-406由于压缩产生的弹力会使压缩弹簧4-406的第二端4-4062带动锁母4-407沿着远离导轨4-408的方向(即x轴负方向)运动,而锁母4-407是和拉杆4-405锁在一起的,会带动拉杆4-405一起向远离导轨4-408的方向(即x轴负方向)移动,拉杆4-405产生一个带动驱动部件4-403沿着靠近固定架4-409的方向(即x轴负方向)移动的第一拉力,同时传动部件4-404存在一个带动驱动部件4-403沿着远离固定架4-409的方向(即x轴正方向)的第二拉力,第一拉力和第二拉力会产生一个动态平衡。
如果传动部件4-404在运动过程中松脱或者偏移(即第二拉力变小),此时,第一拉力大于第二拉力,驱动部件4-403会自动沿着靠近固定架4-409的方向(即x轴负方向)运动,进而拉紧传动部件4-404,拉紧的过程中,第二拉力变大,第一拉力变小,直到二者大小相等,以此达到传动部件4-404实时处于张紧状态的效果。连杆弹簧机构的作用是拉紧皮带,保证皮带处于预紧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动部件4-404在运转的过程中,第一拉力和第二拉力会产生一个动态平衡是一个微调的过程,驱动部件4-403在导轨4-408上的滑动也是一个很小的距离范围的滑动。
另外,可以通过调节锁母4-407在拉杆4-405在第二端4-4052的位置来控制弹簧张力的大小。
传动部件4-404可以选用皮带,这里传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驱动部件4-403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48所示,送检槽4-401有送检等待位4-4013、样本针吸样位4-4014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其中,送检等待位4-4013、样本针吸样位4-4014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的旁侧设置有对应的传感器(图中未示意),实时监测样本架4-10是否到达送检等待位4-4013、样本针吸样位4-4014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这三个位置。
传感器监测后续样本的样本架4-10是否到达送检等待位4-4013,减少进样路径造成的等待时间,促成软件实验响应处理。
如果样本需要在穿刺后进行吸样,直接到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并依靠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旁边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如果不需要穿刺,就直接在样本针吸样位4-4014进行吸样。
传感器监测到样本架4-10到达样本针吸样位4-4014后,样本针吸样位4-4014旁边的传感器通知凝血分析仪控制样本臂在该样本针吸样位4-4014上方吸取样本。
传感器监测到样本架4-10到达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后,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旁边的传感器通知凝血分析仪控制样本臂在该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上方吸取样本。在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被吸取部分样本后,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就成为了已送检样本。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中转架4-5包括一体设计的并列的两个中转槽。以图39、图49-图52为例,两个中转槽分别为第一中转槽4-501和第二中转槽4-502,样本中转架4-5平移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时(参阅图39),来自送检槽4-401的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传送到第一中转槽4-501上(参阅图50),然后,样本中转架4-5平移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4-4022(参阅图51),第一中转槽4-501上的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传送至回收槽4-402(参阅图42),至此,样本中转架4-5完成对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的中转功能。图39-图42中是通过第一中转槽4-501完成的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第二中转槽4-502完成对对已送检样本的中转功能,具体过程和第一中转槽4-501的过程一致,不再赘述。在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的中转过程中,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只是作为出口,只需要将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传输至中转槽即可。
除了上述常规的已送检样本的中转功能之外,样本中转架4-5还可以用于在加急样本送检时的加急处理。具体原理如下:
如图53-图58所示,当在送检槽4-401上有一个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尚未完成预定的取样工作,而又有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需要加急处理时,将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放入待检样本仓4-1,装有普通样本的样本架和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用条码进行区分。
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被扫描识别后,平移样本中转架4-5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参阅图53),将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传送至第一中转槽4-501上暂存(参阅图54),然后平移样本中转架4-5至第二中转槽4-502的第一端4-502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参阅图55)。
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传送至送检槽4-401的第一端4-4011处;在送检槽4-401上对设置在样本架4-8上的加急样本进行正常取样工作,等设置在样本架4-8上的加急样本取样完成后,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转移至第二中转槽4-502,此时,只有暂存有样本架4-8的第二中转槽4-502与送检槽4-401连通(参阅图56)。
平移样本中转架4-5至第二中转槽4-502的第一端4-5021与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4022对齐,此时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与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正好也对齐(参阅图57),此时将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传送至回收槽4-402,同时将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传送回送检槽4-401继续完成预定的取样工作(参阅图58),如此,实现加急样本的加急处理。当然,第一中转槽4-501和第二中转槽4-502的功能进行互换,其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在加急处理的过程中,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既充当了出口,又充当了进口,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充当出口时用于将样本架4-7和样本架4-8分别传送至第一中转槽4-501和第二中转槽4-502,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充当进口时用于接收暂存在第一中转槽4-501的样本架4-7。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单元4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件4-503和传动部件4-504,驱动部件4-503通过传动部件4-504驱动样本中转架4-5沿着垂直于第二传送轨道4-4的方向(即样本中转架4-5沿着图中y轴方向)平移。
示例性的,如图59和图60所示,驱动部件4-503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部件4-504,样本中转架4-5的第二端4-509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导轨4-505上,样本中转架4-5的第二端4-509的下部4-510连接传动部件4-504,驱动部件4-503通过带动传动部件4-504的转动实现带动样本中转架4-5在y轴方向的平移。样本中转架4-5由侧面的中转挡板4-507和位于中转挡板4-507的底部的中转底板4-506共同构成,传动部件4-404的一部分缠绕在中转底板4-506上,传动部件4-504带动侧面的中转挡板507平移,即可带动位于中转槽内的样本架在中转底板4-506上沿着y轴方向平移。
传动部件4-504可以选用皮带,这里传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驱动部件4-503可以选用电机,这里驱动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单元4还包括仓盖,所述仓盖可打开地安装在待检样本仓4-1、回收样本仓4-2以及第一传送轨道4-3的上方,当需要取出或者存放相关样本时,可以打开仓盖,进行相关操作。
示例性的,仓盖为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待检样本仓4-1、回收样本仓4-2内部以及第一传送轨道4-3上的情况。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样本单元4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将多排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存储在待检样本仓4-1内。
装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二推动组件的推动下沿着y轴正方向从待检样本仓4-1的第二侧4-104传送至待检样本仓4-1的第一侧4-103,位于待检样本仓4-1的第一侧4-103的样本架正好对齐待检样本仓4-1的出口4-102,此时样本架4-10正好与送检槽4-401位于同一直线上。
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一端4-305时,第一传送槽4-601的第一端4-6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一端4-4011的进口,第一传送槽4-601的第二端4-6012对准待检样本仓4-1的出口4-102,第二传送槽4-602的第一端4-6021对准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4021的出口,来自待检样本仓4-1的存放有待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一推动组件的推动下经过第一传送槽4-601传送至送检槽4-401。
存放在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从送检槽4-401的第一端4-4011传送至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在此过程中,存放在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依次经过送检等待位4-4013、样本针吸样位4-4014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经过这三个位置时,一旁的传感器检测其位置传给凝血分析仪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组件的暂停转动,使得存放在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样本在这三个位置作规定时间的停留,以便被凝血分析仪的样本臂吸移部分样本后成为已送检样本,完成送检工作。
样本中转架4-5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平移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时,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从送检槽4-401传送至第一中转槽4-501。
样本中转架4-5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平移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4-4022时,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从第一中转槽4-501传送至回收槽4-402。
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从回收槽4-402的第二端4-4022传送至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4021。
由于前面样本架托盘4-6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一端4-305时,第二传送槽4-602的第一端4-6021已经对准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4021的出口,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可以直接传送至第二传送槽4-602。
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三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平移至第一传送轨道4-3的第二端4-306时,第二传送槽4-602的第二端4-6022对准回收样本仓4-2的进口4-201,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三推动组件的推动下传送至回收样本仓4-2。
存放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在第四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从回收样本仓4-2的第一侧4-202传送至回收样本仓4-2的第二侧4-203。至此,一个装有待送检样本的样本架4-10的常规送检完成。
如果有加急样本需要加急处理,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样本中转架4-5平移至第一中转槽4-501的第一端4-501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在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下传送至第一中转槽4-501上暂存(参阅图53和图54),样本中转架4-5在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平移至第二中转槽4-502的第一端4-5021对准送检槽4-401的第二端4-4012(参阅图55),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在送检槽4-401上取样工作,等设置在样本架4-8上的加急样本取样完成后,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转移至第二中转槽4-502,然后样本中转架4-5平移至第二中转槽4-502的第一端4-5021与回收槽4-402的第一端4-5021对齐,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和将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分别传送至回收槽4-402和回送检槽4-401,装有在检样本的样本架4-7继续完成预定的取样工作,装有加急样本的样本架4-8经过回收槽4-402和第一传送轨道传送至回收样本仓4-2。
上述样本单元4可以存储大量的样本并自动传送样本,提高了存储和传送的效率,并且可以随时送检加急样本
下面为介绍样本针单元。
图2中是以两个样本针为例,包括样本针5-1和穿刺样本针5-2(图2未示意,详见图87)。
样本针5-1不需要穿刺,由样本臂5-3进行控制,可以直接对位于样本单元4的样本针吸样位4-4014上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吸取。
穿刺样本针由样本臂5-4进行控制,需要在穿刺单元11(随后介绍)的配合下,对位于样本单元4的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上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试管11-9进行穿刺取样。
下面介绍穿刺单元11。
本发明提供的凝血分析仪内设置有穿刺单元11,所述穿刺单元用于配合所述穿刺样本针5-2进行穿刺取样。
参见图61-图6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单元11,该穿刺单元11包括:安装架11-1、导轨11-2、滑块11-3、滑块架11-4、电磁铁11-5、弹簧11-6以及压块11-7;安装架11-1安装在所述凝血分析仪的内部空间;导轨11-2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1的侧壁的内表面且沿竖直方向布设;滑块11-3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11-2上;滑块架11-4固定在所述滑块11-3上;电磁铁11-5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1的顶端;弹簧11-6的一端11-601连接在所述滑块架11-4的第一端部11-401,并且其另一端11-602连接在所述安装架11-1的顶端;压块11-7安装在所述滑块架11-4的第二端部11-402,用于对试管11-9进行固定;滑块架11-4上靠近第一端部11-401的位置11-406安装有磁性部件(图中未示意),并且所述磁性部件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电磁铁11-5的底端,电磁铁的底端能够产生与所述磁性部件磁性相同的磁性,以推动所述滑块架向下移动。
试管11-9为装有待检测样本的容器,其装载在样本单元4的样本架4-10上,在前面提及的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需要进行穿刺吸样。
当需要对试管11-9进行固定时,电磁铁11-5通电,电磁铁11-5的底端产生与磁性部件相同的磁性,电磁铁11-5与磁性部件之间会形成互斥力。电磁铁11-5所在的安装架11-1是固定的,所以电磁铁11-5是固定的,互斥力会推动磁性部件向下运动,与磁性部件固定在一起的滑块架11-4和滑块11-3会一起沿着导轨11-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压块11-7向下运动以实现对试管11-9的固定,防止穿刺过程中试管11-9的偏移,避免穿刺样本针5-2在穿刺之后向上运动时带起试管11-9。
穿刺取样结束后,电磁铁11-5断电,电磁铁11-5的磁性消失,电磁铁11-5与磁性部件之间的互斥力消失,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11-6对滑块架11-4存在的拉力向上拉动滑块架11-4,压块11-7此时可以脱离试管11-9。
这里的安装架11-1起到支撑弹簧11-6、电磁铁11-5以及导轨11-2的作用,而导轨11-2沿竖直方向布设,可以保证滑块架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压块在下降的过程中跑偏,无法准确地固定试管11-9。
进一步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图中未示意),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滑块11-3的上方,用于限制滑块架11-4上升的位置,防止滑块架11-4上升撞击电磁铁11-5。
进一步地,滑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图中未示意),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滑块11-3的下方,当压块11-7压在试管11-9上时,第二限位块的上表面低于滑块11-3的下表面,这样设置既不影响压块11-7对试管11-9的固定,又能限制滑块架11-4下降的位置,防止在没有试管11-9的情况下,滑块架11-4下降的位移过大,超出弹簧11-6的有效行程而损坏弹簧11-6。
进一步地,在滑块架11-4上靠近第一端部11-401的位置11-406安装的磁性部件的一个磁极朝上,电磁铁11-5的底端产生的磁性与该朝上的磁极的磁性相同,如果磁性部件的N极朝上,那么电磁铁11-5的底端产生的磁性也为N极;如果磁性部件的S极朝上,那么电磁铁11-5的底端产生的磁性也为S极。
进一步地,磁性部件可以选用永久磁铁,这里磁性部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滑块架11-4的顶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板11-403,所述磁性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1-403上,并且弹簧11-6的一端11-601连接至第一安装板11-403。第一安装板11-403水平设置,可以为磁性部件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保证磁性部件的N极或者S极稳定的朝向正上方。
进一步地,磁性部件可以镶嵌在第一安装板11-403的上表面,也可以用螺纹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403的上表面,也可以以其它形式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403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架11-4的底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二安装板11-404,第二安装板11-404位于安装架11-1的外侧,并且压块11-7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1-404。第二安装板11-404水平设置,可以为压块11-7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利于穿刺样本针5-2的穿过。
进一步地,如图65和图66所示,压块11-7通过安装锁片11-704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1-404上。
示例性的,压块11-7、安装锁片11-704和第二安装板11-404上均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11-705,压块11-7和安装锁片11-704将第二安装板11-404夹在中间,对应的安装孔11-705对齐后,通过螺纹连接件穿过所有的安装孔11-705将三者固定在一起。当然,也可以是第二安装板11-404和安装锁片11-704将压块11-7夹在中间,安装孔11-705对齐后,用螺纹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地,安装架11-1的顶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三安装板11-101,电磁铁11-5的顶端和弹簧11-6的另一端11-602均连接至第三安装板11-101,第三安装板11-101起到稳固支撑弹簧11-6和电磁铁11-5的作用。
进一步地,安装架11-1的侧壁11-102的外侧设置有传感器11-8,传感器11-8用于感测滑块架11-4的位置,传感器11-8将感测到的滑块架11-4的位置传送给凝血分析仪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传感器11-8通过支架11-802安装在安装架11-1的侧壁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64所示,所述滑块架11-4的顶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定位片11-405,所述定位片11-405用于配合传感器11-8来感测滑块架11-4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11-8上设置有传感器凹槽11-801,所述定位片11-405设置为能够穿过所述传感器凹槽11-801。具体地,穿刺装置静置状态下靠弹簧11-6拉力滑块架11-4的定位片11-405处于传感器凹槽11-801中,此时为穿刺装置未工作状态,禁止控制器控制穿刺针进行穿刺;当需要进行穿刺功能时,电磁铁11-5工作,使滑块架11-4的定位片11-405和传感器11-8脱开,压块11-7随之下压,此时传感器11-8将位置变化信号传递给相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穿刺样本针5-2进行穿刺工作;穿刺吸样结束后,电磁铁11-5失效,靠弹簧拉力穿刺装置恢复静置状态,传感器11-8再次检测到定位片11-405,将该信号传输给相关控制器,禁止穿刺。
图61-图64中的传感器11-8都是安装在安装架11-1的侧壁11-102的外侧,根据设计需要,还可以将传感器11-8安装在安装架11-1的侧壁11-102的内侧,然后将滑块架11-4上的定位片11-405对应调整与传感器11-8位置对应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所述压块11-7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1-701,所述定位凹槽11-701用于固定试管11-9,以减小或避免试管11-9的偏移。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所述压块11-7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导向凹槽11-702,定位导向凹槽11-702用于引导穿刺样本针5-2顺利穿过压块11-7并固定穿刺样本针5-2,减少穿刺样本针5-2的晃动和偏移,以避免穿刺样本针5-2在穿刺之后向上运动时带起试管11-9。定位导向凹槽11-702设置有斜面,在穿刺前,穿刺样本针5-2移动到定位导向凹槽11-702上方,然后向下移动穿过定位导向凹槽11-702,如果穿刺样本针5-2并没有位于定位导向凹槽11-702的正上方(有微小偏差),穿刺样本针5-2的头部会触碰到定位导向凹槽11-702的斜面,在斜面的引导下,穿刺样本针5-2穿过定位导向凹槽11-702。穿刺样本针5-2上设置有一个与定位导向凹槽11-702形状相匹配的台阶5-201,台阶1001卡在该定位导向凹槽11-702内,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所述压块11-7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定位凹槽11-701和定位导向凹槽11-702的贯通孔11-703,穿刺样本针5-2依次穿过定位导向凹槽11-702、贯通孔11-703和定位凹槽11-701(即从上向下穿过)进入试管11-9内进行吸样。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穿刺单元11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凝血分析仪的相关机械臂的控制下,穿刺单元11移动,使得压块11-7的定位凹槽11-701位于试管的正上方(参阅图68)。
电磁铁11-5通电,电磁铁11-5的底端产生磁性,进而产生电磁铁11-5和磁性部件之间的互斥力,在该互斥力的推动下,磁性部件带动滑块架11-4和滑块11-3一起沿着导轨11-2向下移动,使得压块11-7压在需要穿刺的试管11-9上,对试管11-9进行固定(参阅图69),防止穿刺过程中偏移,同时也避免穿刺样本针5-2在穿刺之后向上运动时带起试管11-9。在穿刺时,穿刺样本针5-2在相关机械臂的控制下移动到定位导向凹槽11-702上方,然后穿刺样本针5-2向下移动依次穿过定位导向凹槽11-702、贯通孔11-703和定位凹槽11-701(即从上向下穿过),进入试管11-9内进行吸样。
吸样结束后,在相关机械臂的操控下,穿刺样本针5-2上升脱离定位导向凹槽11-702,然后远离压块11-7,电磁铁11-5断电,电磁铁11-5底端的磁性消失,电磁铁11-5和磁性部件之间互斥力消失,弹簧11-6拉动对滑块架11-4向上运动回到原位,以实现带动压块11-7脱离试管11-9。
传感器11-8通过对定位片11-405的感测实现对滑块架11-4的位置的感测,当检测到定位片11-405脱离传感器凹槽11-801后,通知相关控制器,允许控制穿刺针进行穿刺工作。
下面介绍孵育盘运载单元6。
参见图70-图7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孵育盘运载单元6,包括:驱动组件6-1、加热盘6-2、孵育盘6-3和取样臂6-4。
其中,驱动组件6-1安装在凝血分析仪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6-1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6-10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
加热盘6-2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6-1的上方。
孵育盘6-3设置在加热盘6-2的上方,用于为反应杯内的液体提供孵育位置和孵育温度,加热盘6-2为孵育盘6-3加热,第一驱动部件6-101用于驱动孵育盘6-3转动,反应杯内的液体可能是样本,也可能是样本和试剂的混合物。
取样臂6-4设置在孵育盘6-3的上方,用于抓取反应杯,第二驱动部件6-102用于驱动所述取样臂6-4转动,这里抓取反应杯一方面包括从将进杯单元的反应杯抓取到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随后试剂仓单元详细介绍)上,便于在中转盘8-7上对样本进行稀释,另一方面包括取样混匀,取样混匀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取样臂6-4抓取孵育盘6-3上指定孵育孔位6-302内的反应杯,以便凝血分析仪的试剂臂向反应杯内加入试剂,在加入试剂后对反应杯进行振荡能够使反应杯中液体充分混匀均匀,并在混匀之后放回孵育盘6-3的孵育孔位6-302继续孵育;第二种是抓取位于中转盘8-7上的装有稀释液和样本的反应杯,并对其进行振动混匀。
第一驱动部件6-10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可以选用电机,这里第一驱动部件6-10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72、图73、图74和图75所示,驱动组件6-1包括水平的安装架本体6-103、位于安装架本体6-103下方的轴承套6-111和四个支架6-104,其中四个支架6-104用于支撑安装架本体6-103。
安装架本体6-103上安装有第一驱动部件6-10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第二旋转带轮106和转轴6-107。
具体的,第一驱动部件6-10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的主体均位于水平的安装架本体6-103下方,第一驱动部件6-101的输出轴6-1011和第二驱动部件6-102的输出轴6-1021穿过安装架本体6-103延伸至安装架本体6-103的上方(参考图73和图74)。
轴承套6-111固定于安装架本体6-103的下表面。
转轴6-107的下部通过两个轴承6-110安装在轴承套6-111内,轴承套6-111上方的轴承6-110穿过安装架本体6-103后支撑第二旋转带轮6-106,第二旋转带轮6-106支撑第一旋转带轮6-105,孵育盘6-3安装在第一旋转带轮6-105上并由第一旋转带轮6-105支撑。
转轴6-107自下往上依次穿过第二旋转带轮6-106、第一旋转带轮6-105、孵育盘6-3后与取样臂6-4连接,且转轴6-107和第二旋转带轮6-106固定并由第二旋转带轮6-106带动转动。
如图73和图74所示,第一驱动部件6-101的输出轴6-1011通过第一传动部件6-108连接第一旋转带轮6-105,第一驱动部件6-101通过第一传动部件6-108带动第一旋转带轮6-105转动,进而带动孵育盘6-3转动。
如图73和图74所示,第二驱动部件6-102的输出轴6-1021通过第二传动部件6-109连接第二旋转带轮6-106,第二旋转带轮6-106固定在转轴6-107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102通过第二传动部件6-109带动第二旋转带轮6-106转动,以带动转轴6-107转动,进而带动取样臂6-4转动。
第一传动部件6-108和第二传动部件6-109可以选用皮带,这里第一传动部件6-108和第二传动部件6-109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75所示,安装架本体6-103上方设置有传感器6-112,传感器6-112位于加热盘6-2的中部的容纳腔6-201内(随后详述),传感器6-112用于感测第一旋转带轮6-105的转动角度,进而计算孵育盘6-3的转动角度,以便判断孵育盘6-3上指定的孵育孔位6-302是否转到位。
进一步地,如图75所示,安装架本体6-103下方的轴承套6-111上设置有传感器6-113,用于感测转轴6-107的转动角度,进而计算取样臂6-4的转动角度,以便抓取反应杯。
进一步地,如图73所示,转轴6-107和第一旋转带轮6-105之间设置有轴承6-114。
进一步地,如图76和图79所示,孵育盘6-3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槽6-301,第一旋转带轮6-105上设置有与限位槽6-301对应的限位孔6-1051,通过插销件(图中未示意)穿过限位槽6-301和限位孔6-1051实现孵育盘6-3和第一旋转带轮6-105的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76所示,第一旋转带轮6-105的中部设置有穿过孔6-1052,以供转轴6-107穿过。
进一步地,如图80所示,孵育盘6-3的上表面设置有孵育孔位6-302,用于放置反应杯。
进一步地,如图80所示,孵育盘6-3的中部设置有穿过孔6-303,以供转轴6-107穿过。
进一步地,如图77和图78所示,加热盘6-2包括加热盘机架6-201、加热片6-202和导热层6-203,其中,加热盘机架6-201安装在驱动组件6-1的安装架本体6-103上,加热片6-202固定在加热盘机架6-201上,导热层6-203设置在加热片6-202的上表面,加热片6-202的热量经过导热层6-203传导至孵育盘6-3的底部以实现对孵育盘6-3的加热。
示例性的,导热层6-203采用黄铜材质。
进一步地,如图77所示,加热盘6-2上设置有传感器6-205和过热保护控制器6-206,传感器6-205和和过热保护控制器6-206位于孵育盘6-3的下方,传感器6-205用于感测加热片6-202或导热层6-203的温度,当超过预设的温度上限,过热保护控制器6-206控制加热片6-202停止工作,防止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如图72和图77所示,加热盘6-2上设置有传感器6-207,所述传感器6-207位于孵育盘6-3的侧面的上方,用于感测取样臂6-4的抓手是否抓取到反应杯,防止由于各种故障导致的空杯的状态下加入试剂,污染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77所示,加热盘6-2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加热盘的容纳腔6-204,用于容纳传感器6-205、传感器6-112、第一旋转带轮6-105、第一传动部件6-108和孵育盘6-3的底部。
进一步地,取样臂6-4上设置有振荡装置,对反应杯内的液体进行振荡能够使反应杯中液体充分混匀。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外壳6-5,外壳6-5位于所述取样臂6-4的外侧,用于保护取样臂6-4,防止机械损伤。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S110,在凝血分析仪的取杯转臂将装有样本的反应杯抓取到孵育盘6-3上的指定的孵育孔位6-302,加热片6-202工作,通过导热层6-203向孵育盘6-3上的反应杯传递热量,实现孵育。
步骤S120,在步骤S110之后还需要继续加入其它试剂的情况下,启动第一驱动部件6-101,第一驱动部件6-101通过第一传动部件6-108带动第一旋转带轮6-105转动,进而带动孵育盘6-3转动,孵育盘6-3装有反应杯的孵育孔位6-302转动至与传感器6-207对应的位置,同时启动第二驱动部件6-102,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102通过第二传动部件6-109带动第二旋转带轮6-106转动,以带动转轴6-107转动,进而带动取样臂6-4转动至反应杯上方,取样臂抓取反应杯,并向外伸出预设距离,以便凝血分析仪的试剂臂向反应杯中加入试剂,在加入试剂后,取样臂对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并放回孵育盘继续孵育,在此过程中,传感器6-207感测取样臂6-4的抓手是否抓取到反应杯,防止由于各种故障导致的空杯的状态下加入试剂,污染设备。
如果需要进行稀释,在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取样臂转动,向外伸出预设距离,从进杯料斗抓取空的反应杯,然后取样臂继续转动至中转盘8-7上方并将空的反应杯放入中转盘8-7,等待中转盘8-7上反应杯加入样本和稀释剂后,抓取反应杯并对其进行振荡混匀,在混匀后再次将反应杯放入中转盘8-7,最后取样臂缩回至孵育盘上方。
下面介绍取杯转臂单元7。
取杯转臂单元7将进杯单元2的分配盘2-6处的反应杯2-9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抓取位3-1,被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反应杯2-9即为第一反应杯,在第一反应杯加入待检测样本后,取杯转臂单元7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3-1抓取至所述孵育盘运载单元6。
下面介绍试剂仓单元8。
参见图81至图86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仓单元8,该试剂仓单元8包括:试剂仓安装架8-1,试剂仓壳体8-2,制冷隔层8-3,制冷模组8-4,试剂架转盘8-5以及试剂架组8-6,其中,试剂仓安装架8-1设置在凝血分析仪中;试剂仓壳体8-2设置在所述试剂仓安装架8-1上;制冷隔层8-3安装在所述试剂仓壳体8-2的底部,并与试剂仓壳体8-2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送风部件8-301,所述送风部件8-301的下表面与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预定间隙,所述送风部件8-301用于向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吹风;制冷模组8-4设置在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用于对所述制冷隔层8-3进行冷却;试剂架转盘8-5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所述试剂架转盘8-5的下表面高于所述送风部件8-301的上表面;试剂架组8-6设置在所述试剂架转盘8-5上并由所述试剂架转盘8-5承载。
送风部件8-301的下表面与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预定间隙,是为了方便送风部件8-301向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送风,来自送风部件8-301的风吹送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后,向四周扩散,以带动制冷隔层8-3的冷量向四周扩散,然后吹送到试剂仓壳体8-2的侧壁后向上流动,进而实现对整个容纳空间的冷却。
示例性的,所述预定间隙的范围为6~12mm,其中,在送风部件8-301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在预定间隙越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在6~12mm范围内),从送风部件8-301的下表面与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的冷风的速度会比较大,在流出速度较大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冷风到达试剂仓壳体8-2的侧壁并向上流动,从而使得冷却效果好。预定间隙的数值优选6mm。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送风部件8-301以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且等间距分布。图83中只示意了2个送风部件8-301,应当理解,送风部件8-301还可以是3个、4个甚至更多。这里的至少两个送风部件8-301分布在以制冷隔层8-3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且间距相等,可以同时向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吹风,然后将冷空气均匀地吹向四周,确保冷风均匀地冷却整个容纳空间。
示例性的,送风部件8-301选用风扇,以向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吹风,送风部件8-301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仓壳体8-2的底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制冷隔层8-3径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口径向的尺寸且所述制冷隔层8-3封堵所述开口。从而,试剂仓壳体8-2的侧壁、试剂仓壳体8-2的底板的一部分以及制冷隔层8-3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
示例性的,如图82所示,制冷隔层8-3位于所述与试剂仓壳体8-2的底板的上表面。除此之外,制冷隔层8-3还可以位于所述与试剂仓壳体8-2的底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制冷模组8-4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的制冷片8-401和设置在所述制冷片8-401下表面的散热片8-402,所述制冷片8-401用于对所述制冷隔层8-3进行冷却,所述散热片8-402用于对制冷片8-401进行散热。
制冷片8-401可以选用PTC元件,通电后,PTC元件的一面制热,一面制冷,制热的一面接触散热片8-402,制冷的一面接触制冷隔层8-3。散热片8-402接触PTC元件产生热的一面,并且可以进一步地设置有风扇对散热片8-402吹风,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进而使得PTC元件的制冷效率提高。
示例性的,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制冷片8-401可以嵌设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如图83所示,所述散热片8-40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302,温度传感器8-302实时监测散热片8-402的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阈值以下,如果超过预设温度阈值会通过相连接的仪器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如图84所示,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内嵌有温度传感器8-306,通过监测制冷隔层8-3的温度来监测试剂仓单元内的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阈值以下,例如预设温度阈值为12℃,如果超过12℃,会在相连接的仪器软件界面报警。图84中的温度传感器8-306是从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嵌入制冷隔层8-3内部的。
温度传感器8-306可以设置在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下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优选设置在下表面。
当温度传感器8-302和/或温度传感器8-306监测到温度异常时,通过相关仪器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控制制冷模组8-4进行冷却降温,或者直接反馈给相连接的处理器自动控制制冷模组8-4进行降温,进而实现制冷仓持续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安装有垂直于所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的旋转轴8-303,所述旋转轴8-303用于安装所述试剂架转盘8-5并带动所述试剂架转盘8-5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架转盘8-5的中心设置有贯通孔8-501,所述旋转轴8-303穿过所述贯通孔8-501并连接所述试剂架转盘8-5。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8-303上表面还设置有安装柱8-304,安装柱8-304穿过所述贯通孔8-501与限位块8-305连接,以实现对试剂架转盘8-5在竖直方向的限位,其中,安装柱8-304的直径小于贯通孔8-501,限位块8-305的直径大于贯通孔8-501。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仓单元8还包括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8-303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86所示,所述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11驱动所述旋转轴8-303转动。
示例性的,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位于试剂仓壳体8-2的外侧,剂仓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组件8-11对应的孔,供第一传动组件8-11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架组8-6包括多个试剂架基本单元8-601,多个试剂架基本单元8-60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试剂架转盘8-5上,多个试剂架基本单元8-601以试剂架转盘8-5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且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仓单元8还包括位于所述试剂仓壳体8-2上方的仓盖8-9。具体地,仓盖8-9包括固定盖和可动盖,所述可动盖可以开合,可动盖通过铰链构件可枢转地连接在固定盖的前沿,打开可动盖后,可漏出试剂仓单元8内部的一部分结构,方便放入或者取出试剂架基本单元和试剂管。并且,所述仓盖8-9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8-901,所述多个贯穿孔8-901与所述试剂架组8-6上设置的试剂瓶,相对应,从而供样本针穿过以实现吸移样本或供试剂针穿过以实现吸移试剂。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仓单元8还包括中转盘8-7,所述中转盘8-7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试剂仓壳体8-2的外侧,用于放置反应杯,反应杯用于定标或者稀释实验中的样本稀释,中转盘8-7为定标和稀释实验过程中用于样本和缓冲液融合的中转机构,可以与试剂仓壳体8-2相对转动,缩短了加样与稀释所需时间,为凝血分析仪提供了自动定标和自动稀释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仓单元8还包括中转盘驱动部件8-8,所述中转盘驱动部件8-8用于驱动所述中转盘8-7转动。
示例性的,如图81和图86所示,中转盘驱动部件8-8通过第二传动组件8-12驱动所述中转盘8-7转动,其中,为更清楚地示意第二传动组件8-12的位置,图86中略去了中转盘8-7。
示例性的,中转盘驱动部件8-8位于试剂仓壳体8-2的外侧。
示例性的,第一传动组件8-11和/或第二传动组件8-12选用皮带,这里传动组件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试剂仓单元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试剂仓单元8使用的过程中,制冷模组8-4对制冷隔层8-3进行冷却,送风部件8-301保持开启状态并向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吹风,来自送风部件8-301的风吹送到制冷隔层8-3的上表面后,向四周扩散,然后吹送到试剂仓壳体8-2的侧壁后向上流动,以带动制冷隔层8-3的冷量向整个容纳空间扩散,进而实现对整个容纳空间的冷却。
在试剂仓单元8使用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8-302会实时监测散热片8-402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温度传感器8-306会实时监测试剂仓单元8内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当任意一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会进行报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控制制冷模组8-4进行降温,或者直接反馈给相连接的处理器自动控制制冷模组8-4进行降温,进而实现试剂制冷仓持续制冷效果。
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8-11驱动旋转轴8-303转动,旋转轴8-303带动试剂架转盘8-5转动,试剂架转盘8-5带动其承载的试剂架组8-6转动,方便凝血分析仪上的机械臂吸移试剂架转盘8-5上不同位置的试剂以及更换试剂。
当需要吸移试剂时,通过前述的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带动试剂架转盘8-5转动,直到需要被吸移的试剂正好位于仓盖8-9的贯穿孔8-901的正下方,操控凝血分析仪上的机械臂的试剂针穿过贯穿孔8-901后进行吸移。
当需要更换试剂时,打开仓盖的可动盖部分,如果待被替换的试剂正好位于可动盖的下方,直接取出待被替换的试剂瓶,进行更换;如果待被替换的试剂正好位于固定盖下方,不方便取出,可以通过前述的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带动试剂架转盘8-5转动,直到待被替换的试剂正好转动到可动盖的下方,再取出待被替换的试剂瓶,进行更换。
中转盘驱动部件8-8通过第二传动组件8-12驱动中转盘8-7转动,带动反应杯围绕试剂仓壳体8-2转动至预定位置,供机械臂加入相应的试剂、样本或者稀释液,进行定标或者样本稀释。
下面介绍试剂针单元9。
图2和图87中是以三个试剂针为例,包括试剂针9-1、试剂针9-2和试剂针9-3,分别在试剂臂9-4、试剂臂9-5和试剂臂9-6的控制下,穿过试剂仓单元8的仓盖8-9上的贯穿孔8-901,吸取试剂仓单元8内对应的试剂。
下面介绍检测单元10。
检测单元10设置有检测区10-1和抓手10-2,抓手10-2还设置有振荡混匀装置(图中未示意),第一反应杯内的待检测样本在检测区10-1接受检测单元10的检测,抓手10-2用于抓取第一反应杯,抓手10-2用于抓取第一反应杯后可能是直接放入检测区10-1进行检测,也可能是配合试剂针9-2或试剂针9-3再次加入试剂,然后振荡混匀,之后再放入检测区10-1进行检测。
检测单元10可以电阻抗检测技术或光散射检测技术对经过反应的待检测样本进行检测,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常规的检测装置。
下面介绍缓冲液供给单元12。
本发明提供的凝血分析仪内设置有装有缓冲液的缓冲液供给单元12,所述缓冲液供给单元12靠近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加样位3-2,所述缓冲液用于稀释和定标待检测样本。
下面介绍清洗单元13。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清洗单元13,包括:
清洗液桶,用于存储清洗液;
多个清洗站;
多个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数量与所述清洗站的数量相对应,并且每个第一泵用于将清洗液桶的清洗液传送至对应的清洗站,以及将洗液桶的清洗液传送至对应的样本针和/或试剂针的顶端;
其中,传送至清洗站内的清洗液用于清洗样本针或试剂针的外壁,传送至样本针和/或试剂针的顶端的清洗液用于清洗样本针和/或试剂针的内壁。
下面结合图87,以3个试剂针和2个样本针为例,对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清洗单元13进行介绍。
如图87,该清洗单元13包括:
1个清洗液桶13-1,用于存储清洗液。
5个清洗站13-6,其中3个清洗站13-6用于清洗3个试剂针的外壁,2个清洗站13-6用于清洗2个样本针的外壁,每个试剂针只对应一个清洗站13-6,每个样本针只对应一个清洗站13-6。
清洗液桶13-1的出口通过管路13-101连接5个并联的第一泵13-2,分别为3个试剂针和2个样本针,具体包括试剂针9-1、试剂针9-2、试剂针9-3、样本针5-1和穿刺样本针5-2所在管路支路提供带动清洗液流动的动力。
以试剂针9-1为例,第一泵13-2的出口连接的管路一分为二,具体包括管路13-201和管路13-202。
其中,第一泵13-2的出口通过管路13-201连接试剂针9-1的顶端,清洗液从试剂针9-1的顶端流入试剂针内部,并从试剂针9-1的底端流出,以实现清洗试剂针9-1的内壁。
第一泵13-2的出口通过管路13-202连接试剂针9-1所对应的清洗站13-6内,在机械臂(图中未示意)的控制下,试剂针9-1进入清洗站13-6,以实现清洗试剂针9-1的外壁。
外壁和内壁同时清洗,从试剂针9-1的底端流出的已经使用过的清洗液流入清洗站13-6。
试剂针9-2、试剂针9-3、样本针5-1、样本针5-2的清洗过程与试剂针9-1的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第一泵13-2可以选用隔膜泵,这里第一泵13-2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泵13-2与试剂针9-1、试剂针9-2、试剂针9-3的顶端,以及与样本针5-1和穿刺样本针5-2的顶端之间都设置有一个二通阀13-4和一个第二泵13-5,以便样本针和试剂针精确吸样和打样,其中,第二泵13-5提供吸样和打样的动力,二通阀13-4用于在吸样和打样的过程中隔绝洗液,防止洗液影响吸样和打样。
还是以试剂针9-1为例,清洗时,二通阀13-4打开,第二泵13-5不工作,第一泵13-2的出口通过管路13-201连接二通阀13-4,并将清洗液桶13-1的清洗液经过管路13-201、二通阀13-4和第二泵13-5传送至试剂针9-1的顶端,清洗试剂针9-1的内壁。
在不清洗时,第二泵13-5工作,提供吸样和打样的动力,二通阀13-4关闭,隔绝清洗液,防止清洗液影响吸样和打样。
第二泵13-5可以选用柱塞泵,这里第二泵13-5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单元13还包括废液桶13-8,所述废液桶13-8与所述清洗站13-6连接,用于回收清洗站13-6内的清洗液。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单元13还包括废杯箱13-9,废杯箱13-9与清洗站13-6连接,用于承载溢液、冷凝水13-20和废杯。
进一步地,废杯箱13-9通过管路连接至清洗站13-6的底面,清洗站13-6产生的冷凝水和溢流造成的液体通过图示管路靠重力导入到废杯箱13-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13-2与所述清洗站13-6之间还设置有节流阀13-3,用于平衡第一泵13-2的出口连接的两路(即流向管路13-201和管路13-202)的压力。节流阀13-3的内径与试剂针的针芯或样本针的针芯的内径大致相等,以保持第二泵13-5的压力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桶13-8与清洗站13-6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泵13-7,所述第三泵13-7用于将清洗站13-6内的废液传送至废液桶13-8。第三泵13-7的开启时间比第一泵13-2的开启时间延迟预设时间段,例如,延迟100毫秒,如此,清洗试剂针和样本针的清洗液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使得清洗效果更佳。
第三泵13-7可以选用隔膜泵,这里第三泵13-7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13-2的出口通过管路13-202连接至清洗站13-6的侧壁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泵13-7的入口通过管路13-601连接至清洗站13-6的侧壁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液桶13-1中设置有浮子开关,该浮子开关位于清洗液桶13-1的底端,用于检测清洗液桶13-1的液面位置。清洗液桶13-1灌满清洗液,浮子开关处于底端位置,此时浮子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可以正常输送管路所需清洗液。
示例性的,清洗液桶13-1内的浮子开关选用MJ-10265P浮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废液桶13-8中设置有浮子开关,该浮子开关位于废液桶13-8的顶端,用于检测废液桶13-8的液面位置。
废液桶13-8的浮子开关处于顶端位置,此时浮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回收清洗液。
示例性的,废液桶13-8内的浮子开关选用MJ-10110P浮子开关。
进一步地,清洗液桶13-1的出口还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清洗液桶13-1内的异物,防止异物进入清洗管路。
上述结构之间都是通过螺纹接头和PVC管实现连接。
图87是以5个清洗站对应3个试剂针和2个样本针为例进行介绍的,根据试剂针和样本针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应性增加或者减少清洗站的个数。
下面将针对本发明的清洗单元13的使用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以试剂针9-1为例,通过机械臂的控制,将要清洗的试剂针9-1转移至对应的清洗站内。
打开二通阀13-4,第二泵13-5不工作。
打开试剂针9-1所对应的第一泵13-2和节流阀13-3,清洗液桶13-1内的清洗液经过第一泵13-2后分为两路,包括管路13-201和管路13-202,管路13-202内的清洗液经过节流阀13-3进入清洗站13-6,为清洗试剂针9-1的外壁做准备,管路13-201的清洗液经过二通阀13-4和第二泵13-5进入试剂针9-1内部,清洗试剂针的内壁。清洗内壁和清洗外壁同时开始。
对试剂针9-1的内壁进行清洗的清洗液在清洗完后从试剂针9-1的底部流出,进入清洗站13-6。
在开启第一泵13-2的预设时间段后,开启第三泵13-7,将清洗站13-6内的废液传送至废液桶13-8。
进一步地,所述凝血分析仪还包括输入输出单元14,其位于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样本单元4的一侧(y轴正方向一侧),输入输出单元17与进杯单元2、反应杯传送单元3、样本单元4、样本针单元、孵育盘运载单元6、取杯转臂单元7、试剂仓单元8、试剂针单元9、检测单元10、穿刺单元11和清洗单元13电连接,用于接收各种指令、控制进杯单元2、反应杯传送单元3、样本单元4、样本针单元、孵育盘运载单元6、取杯转臂单元7、试剂仓单元8、试剂针单元9、检测单元10、穿刺单元11和清洗单元13的运行,并显示各种运行状态和结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血分析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凝血分析仪,该凝血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利用进杯单元2连续装载反应杯2-9。
步骤S2,利用样本单元4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
步骤S3,利用取杯转臂单元7将进杯单元2的反应杯2-9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抓取位3-1,被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反应杯2-9为第一反应杯,第一反应杯用于装载待检测样本和试剂。
步骤S4,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3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3-1传送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加样位3-2。
步骤S5,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6,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3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从加样位3-2传送至第一抓取位3-1。
步骤S7,利用取杯转臂单元7将位于第一抓取位3-1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6。
步骤S8,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对承载在第一反应杯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孵育。
步骤S9,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或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孵育盘运载单元6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第一等待位用于加入第一试剂。
步骤S10,利用试剂针单元9将试剂仓单元3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一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11,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6-4或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步骤S12,利用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转移至检测单元10的检测区10-1。
步骤S13,利用检测单元10对第一反应杯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检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即步骤S5)中,进一步包括稀释操作,并具体包括:
步骤S501,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进杯单元2的反应杯2-9抓取至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上的第二抓取位8-701,其中,被抓取至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上的反应杯2-9为第二反应杯,第二反应杯用于稀释。
步骤S502,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8-701转动至稀释位8-702,所述稀释位8-702靠近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加样位3-2。
步骤S503,利用样本针单元将位于缓冲液供给单元12的缓冲液和位于样本单元4的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稀释位8-702的第二反应杯内。
步骤S504,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稀释位8-702转动至第二抓取位8-701。
步骤S505,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抓取位于第二抓取位8-701的第二反应杯,并对第二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步骤S506,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第二反应杯在振荡混匀后放回第二抓取位8-701。
步骤S507,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振荡混匀后的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8-701转动至稀释位8-702,至此,稀释完成。
步骤S508,利用样本针单元将位于第二反应杯的经过稀释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即步骤S5)中(即步骤S5)中,进一步包括定标操作,其与上述稀释的过程类似,区别在于加入样本和缓冲液的次数不同,稀释只是加入一次样本和缓冲液,而定标操作是分别就加入多次至不同的反应杯,例如,DD定标需要5个反应杯,那么就需要样本和缓冲液分别加入5个不同的反应杯。
进一步地,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或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孵育盘运载单元6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即在步骤S9)之后和/或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步骤S901,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或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二等待位。
步骤S902,利用试剂针单元9将试剂仓单元8内的第二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二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903,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6-4或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二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进一步地,在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或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二等待位(即步骤S901)之后和/或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步骤S904,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或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三等待位。
步骤S905,利用试剂针单元9将试剂仓单元8内的第三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三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906,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6-4或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三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实施例1
以图1、图2、图3和图87为例,样本针单元包括样本针5-1和穿刺样本针5-2,试剂针单元9包括试剂针9-1、试剂针9-2和试剂9-3,凝血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利用进杯单元2连续装载反应杯2-9。
步骤S2,利用样本单元4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
步骤S3,利用取杯转臂单元7将进杯单元2的反应杯2-9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第一抓取位3-1,被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反应杯2-9为第一反应杯,第一反应杯用于装载待检测样本和试剂。
步骤S4,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3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3-1传送至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加样位3-2。
步骤S501,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进杯单元2的反应杯2-9抓取至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上的第二抓取位8-701,其中,被抓取至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上的反应杯2-9为第二反应杯,第二反应杯用于稀释。
步骤S502,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8-701转动至稀释位8-702,所述稀释位8-702靠近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3的加样位3-2。
步骤S503,利用样本臂5-3控制样本针5-1将位于缓冲液供给单元12的缓冲液和位于样本单元4的样本针吸样位4-401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稀释位8-702的第二反应杯内。
步骤S504,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稀释位8-702转动至第二抓取位8-701。
步骤S505,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抓取位于第二抓取位8-701的第二反应杯,并对第二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步骤S506,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第二反应杯在振荡混匀后放回第二抓取位8-701。
步骤S507,利用试剂仓单元8的中转盘8-7将振荡混匀后的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8-701转动至稀释位8-702,至此,稀释完成。
步骤S508,利用样本针5-1将位于第二反应杯的经过稀释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6,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3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从加样位3-2传送至第一抓取位3-1。
步骤S7,利用取杯转臂单元7将位于第一抓取位3-1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6。
步骤S8,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对承载在第一反应杯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孵育。
步骤S9,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孵育盘运载单元6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等待位16-1。
步骤S10,利用试剂臂9-4试剂针9-1将试剂仓单元3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等待位16-1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11,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6-4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在混匀之后,放回孵育盘运载单元6。
步骤S901,利用检测单元10的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从孵育盘运载单元6抓取至等待位16-2。
步骤S902,利用试剂臂9-5控制试剂针9-2将试剂仓单元8内的第二试剂吸取至位于等待位16-2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903,利用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二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步骤S904,利用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等待位16-3。
步骤S905,利用试剂臂9-6控制试剂针9-3将试剂仓单元8内的第三试剂吸取至位于等待位16-3的第一反应杯内。
步骤S906,利用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三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步骤S12,利用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转移至检测单元10的检测区10-1。
步骤S13,利用检测单元10对第一反应杯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检测。
由于图2是俯视图,只大概示意了等待位16-1、16-2、16-3的水平位置,其实际位置位于图示位置的上方且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对应试剂针的底端,以便配合试剂针加入试剂。其位置也可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实施例1中,等待位16-1为第一等待位,用于加入第一试剂,等待位16-2为第二等待位,用于加入第二试剂,等待位16-3为第三等待位,用于加入第三试剂,根据试剂的检测需求,可以只利用其中一个等待位加入一种试剂,也可以利用其中两个等待位加入两种试剂。
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中一个等待位,比如等待位16-1,配合对应的试剂臂加入两种甚至更多种试剂,在每次加入试剂之后,要对对应的试剂针进行清洗,并通过转动试剂仓单元8的试剂架转盘8-5,将需要加入的试剂转动至等待位16-1,如果是加入两种试剂仓单元8内的试剂,那么等待位16-1就同时作为第一等待位和第二等待位,如果是加入三种试剂仓单元8内的试剂,那么等待位16-1就同时作为第一等待位、第二等待位和第三等待位。
另外,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样本针5-1和/或穿刺样本针5-2进入试剂仓单元内进行吸样。
图1、图2、图3和图87中的示例,是以三个试剂针为例进行介绍,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可以适应性的增加或者减少试剂针的数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6-4或抓手10-2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或第二试剂或第三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之后,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孵育盘进行孵育。
还是以实施例1为例,在如果需要孵育,在步骤S11之后,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对加入第一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孵育,在步骤S903,以及步骤S906之后,利用抓手10-2将第一反应杯放到孵育盘运载单元6上对第一反应杯进行孵育。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样本针单元每次使用之前和/或之后,以及在试剂针单元9每次使用之前和/或之后,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清洗单元13对使用的样本针或试剂针的内壁以及外壁进行清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清洗单元13对使用的样本针或试剂针的内壁以及外壁进行清洗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机械臂将要清洗的试剂针或样本针转移至对应的清洗单元13的清洗站13-6内。
利用清洗单元13的第一泵13-2将清洗单元13的清洗液桶13-1内的清洗液传送至清洗站13-6内和要清洗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顶端。
利用清洗站13-6内的清洗液清洗对应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外壁。
利用试剂针或样本针的顶端的清洗液清洗对应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内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进杯单元2连续装载反应杯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进杯单元2的第一传送组件2-3将进杯单元2的料仓2-2内的反应杯2-9传送至进杯单元2的周转组件2-4。
利用周转组件2-4将料仓内的反应杯2-9进行周转并定向。
利用滑道2-5将由周转组件2-4周转并定向的反应杯2-9引导到分配盘2-6。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样本单元4向样本针单元2提供待检测样本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第一驱动组件推动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一传送轨道4-3平移至与待检样本仓4-1的出口4-102对齐。
利用第一推动组件4-101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样本架4-10从待检样本仓4-1经样本架托盘4-6推动至第二传送轨道4-4的送检槽4-401。
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将位于送检槽4-401上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样本架4-10推送至送检槽4-401的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以供样本针单元吸取待检测样本,设置于样本架4-10上的待检测样本在样本针吸样位4-4014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4-4015被样本针单元吸移部分样本后成为已送检样本。
利用样本架托盘4-6将所述送检槽4-401传输来的样本架4-10中转至回收槽4-402或者中转回送检槽4-401。
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将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从回收槽4-402的进口传送至样本架托盘4-6上。
利用第一驱动组件将样本架托盘4-6在第一传送轨道4-3上平移至与回收样本仓4-2的进口4-201对齐。
利用第二推动组件并将从回收槽4-402传输来的样本架4-10传送至所述回收样本仓4-2。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穿刺操作,并具体包括:
利用机械臂移动穿刺单元11,使得穿刺单元11的压块11-7的定位凹槽11-701位于需要穿刺的试管11-9的正上方。
利用穿刺单元11的电磁铁11-5通电,推动磁性部件带动滑块架11-4和滑块11-3一起沿着导轨11-2向下移动,使得压块11-7压在需要穿刺的试管11-9上,对试管11-9进行固定。
利用样本臂5-4移动穿刺样本针5-2向下移动穿刺进入试管11-9内进行吸样。
利用样本臂5-4控制穿刺样本针5-2在吸样结束后脱离试管11-9,并将样本吸取至第一反应杯。
利用弹簧11-6在电磁铁11-5断电后拉动滑块架11-4向上运动回到原位,以实现带动压块11-7脱离试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4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3-2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穿刺操作,并具体包括:
利用机械臂移动穿刺单元11,使得穿刺单元11的压块11-7的定位凹槽11-701位于需要穿刺的试管11-9的正上方。
利用穿刺单元11的电磁铁11-5通电,推动磁性部件带动滑块架11-4和滑块11-3一起沿着导轨11-2向下移动,使得压块11-7压在需要穿刺的试管11-9上,对试管11-9进行固定。
利用样本臂5-4移动穿刺样本针5-2向下移动穿刺进入试管11-9内进行吸样。
利用样本臂5-4控制穿刺样本针5-2在吸样结束后脱离试管11-9,并将样本吸取至预存装置。
利用样本臂5-3控制样本针5-1将预存装置内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第一反应杯。
利用弹簧11-6在电磁铁11-5断电后拉动滑块架11-4向上运动回到原位,以实现带动压块11-7脱离试管。
这里在穿刺样本针5-2穿刺吸样后将足量的样本吸取至预存装置中,可以供多个项目中多次使用,例如,可能一次凝血分析中,有十几个检测项目用到某个需要穿刺取样的样本A,本申请可以通过穿刺样本针5-2的1~3次的穿刺取样操作,将足量的样本存在预存装置中,这样可以减少穿刺样本针的使用次数。
示例性的,预存装置可以选用一个反应杯,例如,在第二反应杯之外,再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6的取样臂6-4将来自进杯单元2的一个反应杯抓取至中转盘8-7,作为预存装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一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和/或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二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二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和/或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三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三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8-10带动试剂架转盘8-5转动,使得第一试剂和/或第二试剂和/或第三试剂正好位于仓盖8-9的贯穿孔8-901的正下方,以便试剂针可以吸移相应的试剂。
前面的对本发明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它们并非旨在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公开的精确的形式,且显然的是,根据以上教导,可以进行很多修改和变化。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替代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旨在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形式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进杯单元连续装载反应杯;
利用样本单元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
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进杯单元的反应杯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一抓取位,被抓取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反应杯为第一反应杯;
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第一反应杯从第一抓取位传送至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加样位;
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利用反应杯传送单元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从加样位传送至第一抓取位;
利用取杯转臂单元将位于第一抓取位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对承载在第一反应杯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孵育;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孵育盘运载单元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
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一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利用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转移至检测单元的检测区;
利用检测单元对第一反应杯内的待检测样本进行检测;
其中,反应杯传送单元位于所述进杯单元的第一侧,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一端为第一抓取位,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的第二端为加样位;
所述进杯单元包括:
进杯单元机架;
料仓,其安装在所述进杯单元机架之上,并用于存放反应杯;
周转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进杯单元机架之上并位于所述料仓一侧,所述周转组件用于将所述料仓内的反应杯进行周转并定向;
分配盘,其安装在所述进杯单元机架的一端,并用于分配反应杯;
第一传送组件,其倾斜地安装在所述料仓的出料口处,并用于将所述料仓内的反应杯传送至所述周转组件;以及
滑道,其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和所述分配盘之间,并用于将由所述周转组件周转并定向的反应杯引导到所述分配盘;
所述样本单元包括:
待检样本仓,其位于进杯单元的第二侧,用于存放设置于样本架上的待检样本;
回收样本仓,其位于进杯单元的第二侧且与所述待检样本仓并列设置,用于存放设置于样本架上的已送检样本;
第一传送轨道,其设置在并列设置的待检样本仓和回收样本仓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回收样本仓和所述待检样本仓连通;
第二传送轨道,其至少包括并列的送检槽和回收槽,所述送检槽的第一端和所述回收槽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传送轨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送检槽具有样本针吸样位和穿刺样本针吸样位,设置于样本架上的待检样本在所述送检槽上的样本针吸样位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被凝血分析仪的样本针单元吸移部分样本后成为已送检样本;
样本中转架,所述样本中转架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轨道的方向平移,以实现所述样本中转架的一端与所述送检槽的第二端和/或所述回收槽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样本中转架用于中转从所述送检槽传输来的样本架;以及
样本架托盘,能够在第一传送轨道上平移,用于将从所述待检样本仓传输来的样本架传送至所述送检槽,以及将从所述回收槽传输来的样本架传送至所述回收样本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稀释操作,并具体包括: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将进杯单元的反应杯抓取至试剂仓单元的中转盘上的第二抓取位,其中,被抓取至试剂仓单元的中转盘上的反应杯为第二反应杯;
利用试剂仓单元的中转盘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转动至稀释位,所述稀释位靠近所述反应杯传送单元的加样位;
利用样本针单元将位于缓冲液供给单元的缓冲液和位于样本单元的样本针吸样位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稀释位的第二反应杯内;
利用试剂仓单元的中转盘将所述第二反应杯从稀释位转动至第二抓取位;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抓取位于第二抓取位的第二反应杯,并对第二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将第二反应杯在振荡混匀后放回第二抓取位;
利用试剂仓单元的中转盘将振荡混匀后的第二反应杯从第二抓取位转动至稀释位;
利用样本针单元将位于第二反应杯的经过稀释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孵育盘运载单元上的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一等待位之后和/或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二等待位;
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二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二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对已经加入第二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二等待位之后和/或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取样臂或检测单元的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第三等待位;
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三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三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
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对已经加入第三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对已经加入第一试剂或第二试剂或第三试剂的第一反应杯进行振荡混匀之后,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抓取第一反应杯的取样臂或抓手将第一反应杯抓取至孵育盘运载单元的孵育盘进行孵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样本针单元每次使用之前和/或之后,以及在试剂针单元每次使用之前和/或之后,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清洗单元对使用的样本针或试剂针的内壁以及外壁进行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清洗单元对使用的样本针或试剂针的内壁以及外壁进行清洗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试剂臂或样本臂将对应的要清洗的试剂针或样本针转移至对应的清洗单元的清洗站内;
利用清洗单元的第一泵将清洗单元的清洗液桶内的清洗液传送至清洗站内和要清洗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顶端;
利用清洗站内的清洗液清洗对应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外壁;
利用试剂针或样本针的顶端的清洗液清洗对应的试剂针或样本针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进杯单元连续装载反应杯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进杯单元的第一传送组件将进杯单元的料仓内的反应杯传送至进杯单元的周转组件;
利用周转组件将料仓内的反应杯进行周转并定向;
利用进杯单元的滑道将由周转组件周转并定向的反应杯引导到进杯单元的分配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样本单元向样本针单元提供待检测样本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第一驱动组件推动样本架托盘在第一传送轨道平移至与待检样本仓的出口对齐;
利用第一推动组件将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样本架从待检样本仓经样本架托盘推动至第二传送轨道的送检槽;
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将位于送检槽上的装有待检测样本的样本架推送至送检槽的样本针吸样位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以供样本针单元吸取待检测样本,设置于样本架上的待检测样本在样本针吸样位或穿刺样本针吸样位被样本针单元吸移部分样本后成为已送检样本;
利用样本架托盘将所述送检槽传输来的样本架中转至回收槽或者中转回送检槽;
利用第二驱动组件将装有已送检样本的样本架从回收槽的进口传送至样本架托盘上;
利用第一驱动组件将样本架托盘在第一传送轨道上平移至与回收样本仓的进口对齐;
利用第二推动组件并将从回收槽传输来的样本架传送至所述回收样本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穿刺操作,并具体包括:
利用机械臂移动穿刺单元,使得穿刺单元的压块的定位凹槽位于需要穿刺的试管的正上方;
利用穿刺单元的电磁铁通电,推动磁性部件带动滑块架和滑块一起沿着穿刺单元导轨向下移动,使得压块压在需要穿刺的试管上,对试管进行固定;
利用样本臂移动穿刺样本针向下移动穿刺进入试管内进行吸样;
利用样本臂控制穿刺样本针在吸样结束后脱离试管,并将样本吸取至第一反应杯;
利用穿刺单元弹簧在电磁铁断电后拉动滑块架向上运动回到原位,以实现带动压块脱离试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样本针单元将来自样本单元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位于加样位的第一反应杯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穿刺操作,并具体包括:
利用机械臂移动穿刺单元,使得穿刺单元的压块的定位凹槽位于需要穿刺的试管的正上方;
利用穿刺单元的电磁铁通电,推动磁性部件带动滑块架和滑块一起沿着穿刺单元导轨向下移动,使得压块压在需要穿刺的试管上,对试管进行固定;
利用样本臂移动穿刺样本针向下移动穿刺进入试管内进行吸样;
利用样本臂控制穿刺样本针在吸样结束后脱离试管,并将样本吸取至预存装置;
利用样本臂控制样本针将预存装置内的待检测样本吸取至第一反应杯;
利用穿刺单元弹簧在电磁铁断电后拉动滑块架向上运动回到原位,以实现带动压块脱离试管。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血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一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一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和/或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二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二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和/或在利用试剂针单元将试剂仓单元内的第三试剂吸取至位于第三等待位的第一反应杯内之前,所述凝血分析方法还包括:
利用试剂架转盘驱动部件带动试剂架转盘转动,使得第一试剂和/或第二试剂和/或第三试剂正好位于仓盖的贯穿孔的正下方。
CN202110767439.7A 2021-07-07 2021-07-07 凝血分析方法 Active CN113567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7439.7A CN113567689B (zh) 2021-07-07 2021-07-07 凝血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67439.7A CN113567689B (zh) 2021-07-07 2021-07-07 凝血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689A CN113567689A (zh) 2021-10-29
CN113567689B true CN113567689B (zh) 2024-04-19

Family

ID=7816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67439.7A Active CN113567689B (zh) 2021-07-07 2021-07-07 凝血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7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144A (zh) * 2021-12-03 2022-03-25 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1648A2 (fr) * 2004-07-23 2006-03-02 Biocode Hycel France Sa Analyseur automatique pluridisciplinaire pour le diagnostic in vitro
JP2009244029A (ja) * 2008-03-31 2009-10-22 Sysmex Corp 血液凝固分析装置、血液凝固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07636603U (zh) * 2017-12-12 2018-07-20 深圳拓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孵育清洗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CN109917145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深圳拓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1426514U (zh) * 2019-11-14 2020-09-04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21648A2 (fr) * 2004-07-23 2006-03-02 Biocode Hycel France Sa Analyseur automatique pluridisciplinaire pour le diagnostic in vitro
JP2009244029A (ja) * 2008-03-31 2009-10-22 Sysmex Corp 血液凝固分析装置、血液凝固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07636603U (zh) * 2017-12-12 2018-07-20 深圳拓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孵育清洗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CN109917145A (zh) * 2017-12-12 2019-06-21 深圳拓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1426514U (zh) * 2019-11-14 2020-09-04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689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7688B (zh) 凝血分析仪
CN110133314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JP6843826B2 (ja) 化学発光検出器及びその検出方法
EP0703455B1 (en) Analyzing apparatus having pipetting device
JP5805628B2 (ja) 微生物の自動検出装置
US68250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immunochemistry analysis
US6709634B1 (en) Automatic analytical instrument
EP3671218A1 (en) Blood analyz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2382222B1 (ko) 자동 배양 조작 장치
CN108291919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试剂瓶的搬入方法
CN109975562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2654507B (zh) 分析装置及位置确认方法
CN107407689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13567689B (zh) 凝血分析方法
JPH0829432A (ja) 自動試料調製装置
JP6651380B2 (ja) 臨床検査装置
JPWO2014002953A1 (ja) 容器把持装置
WO2020235134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7607732B (zh) 自动分析器
CN217505892U (zh) 凝血分析仪
CN113406345B (zh) 一种多层式血液样本分析仪
JP2003083986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ディスポーザブルパーツの廃棄処理装置
JP2017072621A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S5951357A (ja)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3778002B2 (ja) 分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