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9521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39521A CN113539521A CN202110856274.0A CN202110856274A CN113539521A CN 113539521 A CN113539521 A CN 113539521A CN 202110856274 A CN202110856274 A CN 202110856274A CN 113539521 A CN113539521 A CN 113539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al information
- terminal
- pairing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pers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涉及互联网医疗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对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测,在发生异常时,可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并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将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并最终通过第三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医疗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离开用户手机单独使用时,遇到异常情况无法联网,导致用户医疗信息不能及时的推送至可提供救助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用户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穿戴可实时采集生理信息的设备对身体状态进行监控。
现有的生理信息采集设备多为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此类产品在设计时考虑到实际需求和技术限制,通常不具有开通esim的功能,其主要通讯方式采用蓝牙通信与用户的手机进行通信,进而实现在突发情况下,将医疗信息推送并进行处理。
但现有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在现实使用场景下,很多时候用户在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时,手机并不在身边,例如在户外跑步时,这就导致智能穿戴设备在监测到用户生理信息出现异常时,无法将医疗信息推送并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可实时采集生理信息的设备在脱离用户手机时,发生异常状态无法及时联网以推送用户的医疗信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第三人终端、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账户管理模块模块,用于在绑定用户账户时,获取其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第三人终端为:a类第三人终端,包括: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人终端还为:b类第三人终端,其不包含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
且包含第三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还用于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S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S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S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S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
S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P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P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P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a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P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Q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Q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Q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b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Q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包括:
K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设备标识符;
K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K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K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
K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随机选择一个a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再判断是否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在满足最大配对数量约束下,随机选择若干个b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不配对。
进一步的,所述生理信息包括:心率值、血氧浓度值以及体温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包括心率值、血氧浓度值以及体温值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在对应的预设区间时,标记为异常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该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S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S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S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S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
S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随机选择一个a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再判断是否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在满足最大配对数量约束下,随机选择若干个b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不配对。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对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测,在发生异常时,可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并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将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并最终通过第三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医疗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离开用户手机单独使用时,遇到异常情况无法联网,导致用户医疗信息不能及时的推送至可提供救助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用户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信息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可实时采集生理信息的设备在脱离用户手机时,发生异常状态无法及时联网以推送用户的医疗信息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第三人终端、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账户管理模块模块,用于在绑定用户账户时,获取其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第三人终端为:a类第三人终端,包括: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对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测,在发生异常时,可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并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将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并最终通过第三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医疗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离开用户手机单独使用时,遇到异常情况无法联网,导致用户医疗信息不能及时的推送至可提供救助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用户的生命安全。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可为定制的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形式,可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信息,如心率、血氧浓度、体温等参数,每种参数的异常判定区间通过人工预先设置。例如,正常心率为60~150次/秒,则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都可判定为异常。
所述医疗信息接收终端可设置为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合作的如医院或是研究所等医疗机构,或是设置为由用户预设的亲属的手机,以便在发生异常时,及时将用户的医疗信息推送给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而所述第三人终端为用户以外的其他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例如电脑、平板、手机等。由于设备的类型不同,可按是否能独立联网通信进行分类,划分为a类第三人终端,即可独立联网通信的第三人终端,如其他人的智能手机等;以及b类第三人终端,即无独立联网通信功能的第三人终端,如WIFI版的平板等。
因此,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账户管理模块模块,用于在绑定用户账户时,获取其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第三人终端为:
a类第三人终端,包括: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b类第三人终端,与a类第三人终端相比,其不包含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
且包含第三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还用于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基于上述描述,整个医疗信息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生理信息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步骤2、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异常状态识别模块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当心率值、血氧浓度值以及体温值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在对应的预设区间时,标记为异常状态。如体温过高、心率过快、血氧浓度低等。
步骤3、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求助模式下,设备不再对其他蓝牙设备进行搜索,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具体的:
S1、平时蓝牙使用时,蓝牙配对ID为用户指定的ID,求助模式时,对其进行修改,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例如,异常状态标识符为****,设备标识符为MAC地址,如:0016EAAE3C40,则求助模式ID为:****0016EAAE3C40。
S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使别的设备进行蓝牙设备搜索时,看到的ID为求助模式ID。
步骤4、在等待配对请求时,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进一步的,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密,其密钥只有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可进行解密,进一步的,可采用非对称加密。
步骤5、由于第三人终端包含两类,a类第三人终端和b类第三人终端,两者的处理方式有所区别。
对于a类第三人终端:
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P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P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P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a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如a类标识符为aaaaa;设备标识符为MAC地址。
P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对于b类第三人终端:
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第三蓝牙通信模块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Q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Q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Q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b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使可以通过救护模式ID的a类标识符和b类标识符区分设备的类型。
Q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步骤6、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包括:
S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此时接收到的可能是a类第三人终端,也可能是b类第三人终端。
S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在选择配对的设备时,需要优先考虑a类第三人终端,以便及时推送医疗信息;在没有a类第三人终端时,考虑b类第三人终端,以便扩大推送范围。因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判断是否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随机选择一个a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再判断是否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S4.2、若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在满足最大配对数量约束下,随机选择若干个b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以便扩大广播的范围。
若不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不配对。
S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步骤7、第三人终端在获取医疗信息后,需要根据自身的功能特性,选择不同的医疗信息处理方式。
对于a类第三人终端:
由于其本身具有互联网通信模块,因此,可在获取医疗信息后,互联网通信模块通过互联网将医疗信息及时的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而对于b类第三人终端:
由于其本身不包含互联网通信模块,因此,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其第三蓝牙通信模块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包括:
K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设备标识符;以便判断该求助的实际发出设备。
K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K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同理,此时配对请求仍可能为a类第三人终端或b类第三人终端,但由于每个设备的位置差异,能够不断的扩展搜索区域。
K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进一步的可基于以收到的配对请求,进行筛选,剔除一部分以搜索过的设备。且选择配对设备的方法与前述的方法相同,同样是优先匹配a类第三人终端,在不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时,选择b类第三人终端。
K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如此循环,即可将b类第三人终端作为一个中继设备,扩大搜索范围,直至找到一个a类第三人终端将医疗信息推送给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实施例2: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该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与上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相对应,其有关内容的解释、举例、有益效果等部分可以参考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对用户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测,在发生异常时,可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并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将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并最终通过第三人终端的互联网通信模块将医疗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离开用户手机单独使用时,遇到异常情况无法联网,导致用户医疗信息不能及时的推送至可提供救助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用户的生命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第三人终端、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账户管理模块模块,用于在绑定用户账户时,获取其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信息;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第三人终端为:a类第三人终端,包括: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互联网通信模块,用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医疗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送至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人终端还为:b类第三人终端,其不包含所述互联网通信模块;
且包含第三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并在完成配对后,从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获取的医疗信息;
还用于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S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S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S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S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
S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a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a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P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P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P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a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P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处于求助模式时,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b类救护模式,再向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发送配对请求,包括:
Q1、获取周围的蓝牙设备的配对ID;
Q2、当存在配对ID为求助模式ID时,则将该设备标记为处于求助模式;
Q3、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救护模式ID,所述救护模式ID包括b类标识符和设备标识符;
Q4、以救护模式ID发送配对请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取医疗信息后,将b类第三人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包括:
K1、将设备的蓝牙配对ID修改为求助模式ID,所述求助模式ID包括异常状态标识符和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的设备标识符;
K2、以求助模式ID进行广播;
K3、接收所述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K4、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
K5、完成配对后,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至第三人终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接收的配对情求,选择配对的第三人终端,并完成配对,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随机选择一个a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a类第三人终端,则再判断是否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的配对请求;
若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在满足最大配对数量约束下,随机选择若干个b类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
若不存在b类第三人终端,则不配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信息包括:心率值、血氧浓度值以及体温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包括心率值、血氧浓度值以及体温值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在对应的预设区间时,标记为异常状态。
10.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包括:
生理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信息;
异常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理信息识别用户的异常状态;
医疗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时,生成用户的医疗信息;所述医疗信息包括:识别到的异常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用户关联的医疗信息接收终端信息;
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在识别到异常状态后,将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切换至求助模式;并与所述第三人终端进行配对,将用户的医疗信息传输至第三人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6274.0A CN113539521B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6274.0A CN113539521B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9521A true CN113539521A (zh) | 2021-10-22 |
CN113539521B CN113539521B (zh) | 2022-04-01 |
Family
ID=7812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56274.0A Active CN113539521B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3952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0960A (zh) * | 2009-02-19 | 2009-09-23 | 周向进 | 一种免费的无中继移动通信方法 |
CN104939813A (zh) * | 2015-05-27 | 2015-09-30 | 合肥卓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护系统 |
CN105007338A (zh) * | 2015-08-24 | 2015-10-28 | 吴云婷 | 老人健康监测与报警智能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
CN105931428A (zh) * | 2016-06-30 | 2016-09-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报警方法及装置 |
US20160366537A1 (en) * | 2015-06-10 | 2016-12-15 | Le Vise Products, Llc | Extended distance bluetooth (r) location device |
CN106658386A (zh) * | 2017-02-13 | 2017-05-10 | 文革 | 云服务蓝牙紧急救助系统 |
CN107464406A (zh) * | 2016-06-03 | 2017-12-12 | 北京缔凡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可穿戴装置的报警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可穿戴装置 |
CN112185539A (zh) * | 2020-08-17 | 2021-01-05 | 何安霞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数据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
-
2021
- 2021-07-28 CN CN202110856274.0A patent/CN1135395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0960A (zh) * | 2009-02-19 | 2009-09-23 | 周向进 | 一种免费的无中继移动通信方法 |
CN104939813A (zh) * | 2015-05-27 | 2015-09-30 | 合肥卓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护系统 |
US20160366537A1 (en) * | 2015-06-10 | 2016-12-15 | Le Vise Products, Llc | Extended distance bluetooth (r) location device |
CN105007338A (zh) * | 2015-08-24 | 2015-10-28 | 吴云婷 | 老人健康监测与报警智能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
CN107464406A (zh) * | 2016-06-03 | 2017-12-12 | 北京缔凡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可穿戴装置的报警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可穿戴装置 |
CN105931428A (zh) * | 2016-06-30 | 2016-09-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报警方法及装置 |
CN106658386A (zh) * | 2017-02-13 | 2017-05-10 | 文革 | 云服务蓝牙紧急救助系统 |
CN112185539A (zh) * | 2020-08-17 | 2021-01-05 | 何安霞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数据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9521B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90238B2 (ja) | 機器の管理における臨床データの受け渡し及びデータ共有 | |
Lee et al. | A mobile care system with alert mechanism | |
You et al. | A smartphone-based wearable sensors for monitoring real-time physiological data | |
Kraemer et al. | Fog computing in healthcare–a review and discussion | |
Liang et al. | Enabling pervasive healthcare through continuous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 |
Dohr et al. |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 |
CN103281953B (zh) | 用于监测患者生理状态的患者监测系统和方法 | |
Jiménez-Fernández et al. | Usa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patient telemonitoring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 |
Gowda et al. | Industrial quality healthcare services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and fog computing approach | |
CN103997779B (zh) | 信息同步系统和信息同步方法 | |
CN104822310A (zh) | 用于提供病人护理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6652341B (zh) | 一种基于体域网的老人监测救助方法及装置 | |
Shivakumar et al. | Design of vital sign monitor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 |
CN112039978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通讯系统 | |
Shobha et al. |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9509516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档案管理方法 | |
CN113539521B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医疗信息处理终端及系统 | |
Varshney | Managing wireless health monitoring for patients with disabilities | |
CN114446492A (zh) | 多医护人员信息系统的访问 | |
Mendes et al. | Secure low-cost solution for elder's eCardio surveillance | |
CN110852520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看护方法和装置 | |
Rashid et al. | EK-Healthcare: effectiveness of IoT in the medical field with enhanced features | |
Agarwal et al. | IoT-Based ECG monitoring system for health care applications | |
Yassein et al. | A Survey of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in Context of Internet of Things | |
Taleb et al. | A context-aware middleware-level solution towards a ubiquitous healthcar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