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5324A - 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25324A CN113525324A CN202110411012.3A CN202110411012A CN113525324A CN 113525324 A CN113525324 A CN 113525324A CN 202110411012 A CN202110411012 A CN 202110411012A CN 113525324 A CN113525324 A CN 1135253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follower element
- brake booster
- elastomer
- spi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5—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 hydraulic system, e.g. a master cylind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1—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cting on an ultimate actua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制动力放大器,具有壳体;主轴螺母;电机;两个拉杆;钩架;并且具有压力活塞,该压力活塞能够在第一端部处与制动踏板相耦联并且在第二端部处与制动主缸相耦联,并且回位弹簧分配给该压力活塞,压力活塞在第二端部处承载随动元件,该随动元件在后方接合钩架并且在静止位置中利用穿过钩架的间距保持件贴靠在主轴螺母的端侧处,使得随动元件相对于钩架相间隔,并且在操作位置中通过压力活塞相对于主轴的移动与钩架相间隔,并且利用间距保持件与端侧相间隔。在随动元件的朝向钩架的一侧布置了轴向地朝着钩架的方向突出的弹性体元件,和/或在钩架的朝向随动元件的端侧上布置了轴向地朝着随动元件的方向突出的弹性体元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具有壳体;具有一能旋转地被支承的主轴螺母,该主轴螺母与一轴向地能移动的主轴有效接合;电机,用于旋转驱动所述主轴螺母以便移动所述主轴;两个紧固在壳体处的并且相对于所述主轴平行地延伸的拉杆;紧固在所述主轴处的钩架,该钩架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拉杆处;并且具有一穿过所述主轴来延伸的、并且相对于所述主轴能移动的压力活塞,该压力活塞能够在第一端部处与制动踏板相耦联,并且在第二端部处与制动主缸相耦联,并且回位弹簧分配给该压力活塞,其中所述压力活塞在所述第二端部处承载了一随动元件,该随动元件在后方接合所述钩架,并且在静止位置中利用穿过了所述钩架的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如此贴靠在所述主轴螺母的端侧处:使得所述随动元件相对于所述钩架以一间距存在着,并且在操作位置中通过所述压力活塞相对于所述主轴的移动与所述钩架相间隔地存在着,并且利用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与所述端侧相间隔地存在着。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其带有一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来构造的制动力放大器。
背景技术
开始时所提及的种类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那么例如公开文件DE 10 2015 217 528 A1公开了一种所属类别的制动力放大器。如果车辆的驾驶员在运行中操作所述制动踏板,那么压力活塞就相对于主轴轴向地移动,从而直接地机械地操作所述制动主缸。由此,在随动元件与钩架之间的间距就变大了。为了实现所述制动力放大,就操控所述电机,该电机由于所述操作而驱动所述主轴螺母,以便也轴向地移动所述主轴以及紧固在该主轴处的钩架。所述主轴因此在时间上跟在机电的操作之后,从而使得在随动元件与带有钩架的主轴之间、以及在间距保持件与主轴螺母之间至少暂时地产生了间距。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将其脚从制动踏板拿起或者从制动踏板滑落,那么为了将所述压力活塞挤压到初始位置中,被分配给所述压力活塞的回位弹簧就负责将压力活塞与主轴运动相反地移置回去。由此,所述随动元件就撞到钩架,这可能一方面导致所述钩架的以及所述随动元件的负载,并且另一方面导致非期望的噪声产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制动力放大器具有下述优点:在上述情况下减弱了所述随动元件到构架上的撞击,从而一方面使得所述碰撞不会导致所述钩架的和/或所述随动元件的损坏,并且另一方面减小了或者避免了碰撞噪声,由此确保了对于制动力放大器的或者说车辆的使用者而言的另外的舒适性优点。例如在下述情况下也表现出了已减小的碰撞噪声的优点:实现了机动车辆的例如自动驾驶系统的自动化的制动需求,并且所述钩架通过主轴、朝着由于所述制动踏板所致的从现在开始不再被移置的或被操作的随动元件的方向来移动,直至该钩架撞到该随动元件上。根据本发明,为此设置了:在所述随动元件的、朝向所述钩架的一侧上布置了轴向地朝着该构架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弹性体元件。通过位于随动元件与钩架之间的弹性体元件,因此减弱了所述随动元件在钩架处的碰撞或者所述钩架在随动元件处的碰撞,并且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减少了在碰撞时的动能。可以替代的是,将所述弹性体元件布置在所述钩架的、朝向随动元件的一侧上,该弹性体元件轴向地朝着所述随动元件的方向突出。由此同样得到了上面所提及的优点。通过所述制动力放大器的有利的构造方案此外实现了:通过钩架和随动元件的彼此的由于所述弹性体元件所致的减弱了的碰撞,避免了或者防止了踏板振动。如果所述随动元件例如具有一测量传感器,该测量传感器被分配给在壳体侧的测值传感器或测值接收器,那么通过有力的构造方案就避免了:所述测值接收器由于踏板振动并且因此由于所述随动元件的振动,在没有操作所述制动踏板的情况下探测到错误信号。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改进方案,在随动元件处或者在钩架处布置了至少两个、优选地正好两个、或者更多个轴向地朝着所述钩架的方向或者所述随动元件的方向突出的弹性体元件。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在随动元件处布置了仅仅一个弹性体元件,该弹性体元件为此例如延伸到所述随动元件的、朝向所述钩架的表面上,或者延伸到所述钩架的、朝向所述随动元件的表面上。此外所述弹性体元件例如被喷涂到随动元件或钩架上,其中特别优选地使得所述随动元件由弹性体元件来注塑包覆(umspritzen)或者说包围,或者至少局部地包围。
此外有利地设置了,所述随动元件或所述钩架对于弹性体元件中的每个弹性体元件而言都分别具有一容纳凹部。所述弹性体元件因此被布置在钩架或随动元件的所述容纳凹部中,由此使得弹性体元件尤其防丢失地紧固在各自的元件处,并且由此也可靠地确保了在更高的碰撞力的情况下使得弹性体元件待在所期望的位置处。通过将各自的弹性体元件布置在容纳凹部中,此外实现了下述优点:通过所述容纳凹部的内径或者所述容纳凹部的内横切面,有利地限制了所述弹性体元件的径向的移位空间,由此有利地影响了弹性体元件在负载时的刚性(Steifigkeit)。特别优选地将各自的容纳凹部构造为裂口,从而使得所述容纳凹部延伸完全地穿过所述随动元件,并且因此形成一通路开口或者说所提及的裂口。在根据替代的实施方式以盲孔的方式构造所述容纳凹部时,通过所述裂口的构造方案却得出了下述优点:所述弹性体元件在负载时能够轴向地移位,由此能够有利地调节所述弹性体元件的作用特征线、尤其是阻尼特征线(Dämpfungskennlinie)。
特别优选的是,各自的容纳凹部为了锁定各自的弹性体元件具有一能够由所述弹性体元件在后方接合的底切。在安装在所述容纳凹部时,所述弹性体元件能够通过其弹性能变形性挤过在所述底切的后方接合的锁定位置,从而使得该弹性体元件在到达所述底切时由于该弹性体元件的固有弹性回到其原始形状,并且由此有利地在后方接合所述底切。特别地,各自的弹性体元件轴向地在后方接合了所属的底切,从而确保了弹性体元件在随动元件或钩架处的防丢失的布置。通过有利的构造方案,也确保了弹性体元件在随动元件或钩架处的简单的安装。
此外优选地设置了的是,各个弹性体元件都具有一从所述随动元件或钩架突出的接触端部,以及一嵌入所述容纳凹部中的锁定部,其中所述锁定部具有一径向地突出的凸缘用来在后方接合所述底切。各个弹性体元件因此都具有一被设置用于轴向的锁定的部分,该部分被构造为径向地突出的凸缘,并且由此,也在弹性体元件的放松的状态中确保了在所述钩架或随动元件处的可靠的轴向的锁定。通过所述凸缘的、或者所述随动元件的锁定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廉价地且简单地安装、并且也廉价地且简单地拆卸所述弹性体元件。
此外优选地设置了的是,在所述锁定部的端侧处,尤其至少在所述凸缘的高度上,在所述弹性体元件中为了材料弱化构造了一轴向凹部。通过所述材料弱化实现了:所述锁定部尤其在所述凸缘的范围中能够以少的力量消耗如此来变形:使得所述弹性体元件能够以少的力量消耗装入所述在底切的后方接合的位置中。此外所述弹性体元件的这种有利的构造方案使得弹性体元件从工具的脱模(Entformen)容易一些,通过该工具例如以注塑法(Spritzgussverfahren)来制造所述弹性体元件。通过随后对于所述弹性体元件在随动元件或钩架处的形状配合的轴向的固定,可靠地确保了所述弹性体元件在随动元件或钩架处的持久的布置。
优选地,所述轴向凹部被构造为延伸到所述弹性体元件的整个宽度上的凹槽,或者被构造为杯状的凹部。在这两种情况下实现了确保了上面所提及的优点的有利的材料弱化。所述凹槽以及所述杯状的凹部两种都能够廉价地制造,其中通过所述杯状的凹部使得在所述凸缘的区域中的刚性相比较而言表现得更高,从而需要优选地根据将要期望的负载来选择所述凹槽或杯状的凹部。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体元件被构造为旋转体。由此能够廉价地并且以高的零件数来制造所述弹性体元件。此外得到了排除了不当安装的优点。
此外优选地设置了的是,所述接触端部具有一轴向止挡,用于在所述随动元件的或者所述钩架的、朝向所述钩架或者所述随动元件的端侧上的支承。通过所述轴向止挡确保了:所述弹性体元件能够被挤压不完全穿过所述容纳凹部,尤其在所述随动元件和钩架彼此撞上时不完全穿过。特别地,所述轴向止挡的最大的外径大于所述容纳凹部的最大的内径,并且所述凸缘优选地具有一半径或直径,该直径至少大于所述底切的内径,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体元件持久地防丢失地保持在所述容纳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改进方案,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具有一侧向的突出部,用于支承在所述钩架上、尤其支承在所述钩架的底部部分上,其中所述侧向的突出部、所述回位弹簧以及所述弹性体元件如此被构造:在所进行的制动踏板操作结束之后,当使用者不再操作所述制动踏板或者不再施加力,并且特别地,所述钩架轴向地移动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止挡元件不能达到在所述主轴螺母处的贴靠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的侧向的突出部通过所述回位弹簧、在所述弹性体元件的弹性变形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直至贴靠在所述钩架处。
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车辆的特征在于根据本发明地被构造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由此得到了已提及的优点。
另外的优点以及优选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尤其从之前所描述的内容中以及从权利要求中得出。接下来应该借助于附图来进一步地解释本发明。
附图说明
其中:
图1以简化了的纵截面图示出了有利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
图2以放大了的透视图示出了所述制动力放大器的细节布置;并且
图3示出了穿过图2的布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简化了的纵截面图示出了有利的制动力放大器1。所述制动力放大器1能够在一端部上与制动主缸2相耦联,并且在另一端部上与机动车辆的、在此未被示出的制动踏板3相耦联。制动力放大器1用于,根据制动踏板操作来调节在制动主缸2中的液压。为此,制动力放大器1具有一促动器4,该促动器具有一未被示出的电机以及一主轴传动器(Spindelgetriebe)5,通过该主轴传动能够将电机的转矩作为推力施加到制动踏板3与制动主缸2的连接部上。
所述制动力放大器1具有一压力活塞6,该压力活塞在一端部上分配给制动主缸2,并且在另一端部上与耦联杆7机械地相耦联,该耦联杆与制动踏板3相连接,并且通过制动踏板3的操作来运动。压力活塞6的一端部被分配给能弹性变形的耦联盘8,该耦联盘被连接(schalten)在压力活塞6与另外的、作用在制动主缸2上的压力活塞9之间。所述耦联盘8位于一钩架10的、朝向所述制动主缸2的端侧上,该钩架能纵向移动地支承在制动力放大器1的壳体11中。为此,在壳体11中紧固了两个拉杆12、13,所述两个拉杆与压力活塞6的以及制动主缸2的纵向中心轴线M相平行地延伸。所述钩架10在其分配给拉杆12、13的端部处分别具有一容纳开口14、15,在该容纳开口中构造了用于各自的拉杆12、13的滑动轴承16、17。所述滑动轴承16、17在此位于大约与下述高度相对应的轴向高度上:所述端侧位于该高度上,耦联盘8贴靠在该端侧处。所述钩架基本上V形地或U形地来构造,其中,所述钩架10的、承载了所述耦联盘8的部分18轴向地从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朝着制动主缸2的方向突出。所述部分18优选地通过与钩架10分离的元件来构造,该元件被紧固在钩架10处,或者被紧固在钩架10的、V形地或U形地构造的钩架基体处,尤其被夹(anklipsen)在该处。可以替代的是,所述部分18与钩架10或者与钩架的基体被整体式地构造。正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尤其在另外的碰撞元件的中间连接(Zwischenschaltung)的情况下,所述压力活塞6穿过所述部分18的开口20,从而使得在操作所述制动踏板3时,能够将压缩力(Druckkraft)通过压力活塞6手动地施加到耦联元件8、另外的压力活塞9上,并且手动地施加到制动主缸7上。
与压力活塞6同轴地布置了所述促动器4的主轴21,其中压力活塞6能纵向移动地或者能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套筒状地构造的主轴21中。所述主轴21与主轴螺母(Spindelmutter)22有效接合(Wirkeingriff)。在主轴21防旋转地布置在壳体11中时,主轴螺母22能旋转地并且为此轴向地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中。所述电机与主轴螺母相连接用于该主轴螺母的驱动,从而使得当旋转所述主轴螺母22时,就轴向地移动了主轴21。
所述主轴螺母22在其自由的、朝向所述制动主缸2的端部处具有一径向地突出的凸缘23,该凸缘在端侧上分配给所述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如果操控了所述电机并且移动了主轴21,那么与主轴21固定地相连接的、尤其相焊接的钩架10就利用主轴21朝着制动主缸2的方向移动,只要钩架10与主轴21轴向地相互贴靠。由此也能够独立于制动踏板操作——例如通过并非由驾驶员而是由机动车辆的行驶系统来实现的制动力需求——来实现一制动力产生。
在所述压力活塞6处将一随动元件24紧固在朝向所述制动主缸2的端部处,或者说紧固在朝向所述耦联盘8的端部处。根据当前的实施例,所述随动元件24被构造为随动盘,该随动盘被塞出(ausstecken)到所述压力活塞2的端部上,并且尤其被紧固在该端部处。所述随动元件24承载了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间距保持件25,该间隔保持件朝着主轴螺母22的凸缘23的方向延伸。钩架10的、紧固在主轴21处的底部部分19为此对于所述间距保持件25中的每个间距保持件都具有一空隙,所述间距保持件25在图1中所示出的静止位置中穿过该空隙,从而使得所述间距保持件25置于径向突出部23的端侧上,其中所述随动元件24相对于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轴向地相间隔地存在着。
所述部分18——耦联盘8贴靠在该部分上——与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轴向地相间隔如此程度:使得随动元件24在两个部分18和19之间具有一轴向的间隙。
如果操作所述制动踏板,那么通过压力活塞6就轴向地移动了耦联盘8和另外的压力活塞9。如果为了制动力放大而操控了促动器4,那么通过主轴21来移置的钩架10就尤其时间延迟地跟上所述移动。由此使得与随动元件24一起运动的间距保持件25同样与所述径向突出部23的端侧轴向地相间隔。如果驾驶员仅将其脚从制动踏板拿起,那么所述随动元件就借助于回位弹簧26被拉回,从而使得随动元件24朝着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的方向运动。为了最小化所述随动元件8在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处的、或者方向正好相反的碰撞脉冲,根据当前的实施例布置了多个弹性体元件27,该弹性体元件朝着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的方向突出,并且如此地分配给该底部部分:使得该弹性体元件位于随动元件24与底部部分19之间,以便减弱一碰撞。
图2此外以放大了的透视图示出了所述随动元件24,该随动元件根据当前的实施例具有十字形的横截面,其中在四个臂部28、29、30和31中的每个臂部处都分别布置了所述间距保持件25之一。可选的是,在所述臂部之一31处此外布置一测量传感器32,该测量传感器与固定地布置在壳体上的测值传感器共同起作用,以便在运行中监视所述随动元件24的位置。
所述弹性体元件27在图2的实施例中以爆炸图的方式与所述随动元件24相间隔地来布置。当前存在正好两个相互沿直径对置地布置在所述臂部28和30上的弹性体元件。
图3示出了根据在图2中所标注的切线A-A的来穿过图2的布置的横截面图。所述弹性体元件27由能弹性变形的材料制造为旋转体,并且具有一朝向所述主轴传动器的接触端部33,以及一分配给所述随动元件24的锁定部(Arretierende)34。所述锁定部34在其自由的端部处具有一径向地突出的凸缘35,该凸缘用于轴向地在后方接合所述随动元件24的容纳凹部37的底切36。此外所述容纳凹部37具有一渐缩部38,穿过该渐缩部将所述底切36构造在容纳凹部37的、背离所述底部部分19的一侧上。所述接触端部33此外具有一轴向止挡42用于支撑在所述随动元件24的、朝向所述底部部分19的端侧上。所述轴向止挡39相对于凸缘35的间距大致对应于所述渐缩部38的轴向延伸部。由此使得弹性体元件33一方面通过轴向止挡42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凸缘35轴向地保持在所述随动元件24处。为了装配,将弹性体元件27以凸缘35向前压入所述容纳凹部37中,其中在所述凸缘35的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将该凸缘在渐缩部38处推过去,直到该凸缘35由于其固有弹性在穿过所述渐缩部38之后又径向地撑开,并且由此在后方接合所述底切38。由此确保了弹性体元件27在随动元件24处的简单的装配。
有利地,所述弹性体元件27在其具有所述凸缘35的锁定部34处具有一在其自由的端侧中所构造的轴向凹部39,该轴向凹部用于在凸缘35的区域中进行锁定部34的材料弱化,从而使得凸缘35在插入容纳凹部34中时的变形简单一些。
有利地,正如在如2中所示出的那样,将所述弹性体元件27中正好两个保持在随动元件24处。可选的是,存在所述弹性体元件27中的大于两个、尤其是三个或者四个弹性体元件,由此确保了随动元件24借助于弹性体元件27在底部部分19处的特别稳定的贴靠。
对于所示出的实施例可替代的是,将弹性体元件27并非紧固在随动元件24处,而是紧固在所述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处。根据另外的实施例,不仅在随动元件24处而且在所述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处紧固了相应的弹性体元件27。
根据在图2和图3中所示出的实施例,所述间距保持件25中的两个具有侧向的突出部40,该突出部轴向地从随动元件24突出,并且由此限定了一止挡面41,随动元件24能够运动到所述钩架的底部部分19处直至所述止挡面。这意味着,所述间距保持件25通过各自的突出部40在随动元件24与所述钩架10的底部部分19之间限定了一间隔保持件,该间距保持件限制了弹性体元件27的最大的变形。为此,所述突出部40侧向地突出到如此程度:使得该突出部能够突出超过所述开口26(所述间距保持件25此外挤入该开口中),并且能够借此达到在所述底部部分19上的支承。所述突出部40、回位弹簧26以及弹性体元件27尤其关于它们的尺寸、弹性以及能变形性如此地相互配合:在止挡元件25不能达到在主轴螺母23上的贴靠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随动元件24朝着底部部分19的方向通过回位弹簧26运动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弹性体元件27最大程度地变形,直至随动元件24以所述突出部40在止挡面41处达到在底部部分19处的贴靠。通过所述回位弹簧26因此使得随动元件在弹性体元件27的最大的变形的情况下运动到底部部分19处。这就例如是下述情况:驾驶员在进行了制动过程之后将脚从制动踏板拿起,并且所述钩架10通过主轴21已经朝着制动主缸2的方向驶出。
在根据图2和图3的实施例将突出部40布置在所述间距保持件25的径向的外侧处时,根据替代的实施例设置了:将所述突出部41构造在所述间距保持件25的相互朝向的内侧处,即径向地向内突出地构造。这示例性地在图1中被示出。
Claims (11)
1.用于车辆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1),具有壳体(11);主轴螺母(22),该主轴螺母与一轴向地能移动地被支承的主轴(21)有效接合;电机,用于旋转驱动所述主轴螺母(22)以便移动所述主轴(21);两个紧固在所述壳体(11)处的并且相对于所述主轴(21)平行地延伸的拉杆(12、13);紧固在所述主轴(21)处的钩架(10),该钩架滑动地支承在所述拉杆(12、13)处;并且具有一穿过所述主轴(21)来延伸的、并且相对于所述主轴(21)能移动的压力活塞(9),该压力活塞能够在第一端部处与制动踏板相耦联,并且在第二端部处与制动主缸(2)相耦联,并且回位弹簧(26)分配给该压力活塞,其中所述压力活塞(9)在所述第二端部处承载了一随动元件(24),该随动元件在后方接合所述钩架(10),并且在静止位置中利用穿过了所述钩架(10)的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25)如此贴靠在所述主轴螺母(22)的端侧处:使得所述随动元件(24)相对于所述钩架(10)以一间距存在着,并且在操作位置中通过所述压力活塞(9)相对于所述主轴(21)的移动与所述钩架(10)相间隔地存在着,并且利用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23)与所述端侧相间隔地存在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动元件(24)的、朝向所述钩架(10)的一侧上布置了轴向地朝着所述钩架(10)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弹性体元件(27),和/或在所述钩架(10)的、朝向所述随动元件(24)的端侧上布置了轴向地朝着所述随动元件(24)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弹性体元件(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动元件(24)处或者在所述钩架(10)处布置了至少两个、尤其正好两个或更多个轴向地朝着所述钩架(10)的方向、或所述随动元件(24)的方向突出的弹性体元件(27)。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元件(24)或所述钩架(10)对于每个弹性体元件(27)而言都具有一用于紧固该弹性体元件的容纳凹部(3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容纳凹部(37)为了锁定各自的弹性体元件(27)具有一能够被所述弹性体元件(27)在后方接合的底切(2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各自的所述弹性体元件(27)具有一从所述随动元件(24)突出的接触端部(33)、以及一嵌入所述容纳凹部(37)中的锁定部,其中所述锁定部(34)具有一径向地突出的凸缘(35)用来在后方接合所述底切(3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部(34)的自由的端侧中,尤其至少在所述凸缘(35)的高度上,在所述弹性体元件(27)中为了材料弱化而构造了一轴向凹部(39)。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凹部(39)被构造为延伸到所述弹性体元件(27)的整个宽度上的凹槽,或者被构造为杯状的凹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元件(27)被构造为旋转体。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部(33)具有一轴向止挡(40),用于在所述随动元件(24)的、朝向所述钩架(10)的端侧上的支承,或者用于在所述钩架(10)的、朝向所述随动元件(24)的端侧上的支承。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25)具有一用于支承在所述钩架(10)上的侧向的突出部(40),其中所述回位弹簧(26)和所述弹性体元件(27)如此被构造: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间距保持件(25)的侧向的突出部(40)能够通过所述回位弹簧(26)在制动踏板操作结束之后,在所述弹性体元件(27)的弹性的变形的情况下运动直至支承在所述钩架(10)上。
11.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力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20204834.7A DE102020204834A1 (de) | 2020-04-16 | 2020-04-16 | Elektromechanischer Bremskraftverstärker |
DE102020204834.7 | 2020-04-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25324A true CN113525324A (zh) | 2021-10-22 |
Family
ID=7792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11012.3A Pending CN113525324A (zh) | 2020-04-16 | 2021-04-16 | 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1176747A (zh) |
CN (1) | CN113525324A (zh) |
DE (1) | DE10202020483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0109451A1 (de) | 2020-04-03 | 2021-10-07 | Zf Active Safety Gmbh | Baugruppe für einen elektromechanischen Bremskraftverstärker einer Fahrzeug-Bremsanlage, Bremskraftverstärker mit einer solchen Baugruppe und Fahrzeug-Bremsanlage mit einer solchen Baugruppe |
DE102022205414A1 (de) | 2022-05-30 | 2023-11-30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Zuganker für eine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einer Bremsanlage,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217528A1 (de) | 2015-09-14 | 2017-03-16 | Robert Bosch Gmbh | Lagervorrichtung und elektromechanischer Bremskraftverstärker |
-
2020
- 2020-04-16 DE DE102020204834.7A patent/DE102020204834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4-09 JP JP2021066358A patent/JP2021176747A/ja active Pending
- 2021-04-16 CN CN202110411012.3A patent/CN11352532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176747A (ja) | 2021-11-11 |
DE102020204834A1 (de) | 2021-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24270B1 (ko) | 볼 스크류 드라이브를 갖는 유압식 자동차 제동 시스템용의 제동 디바이스 | |
CN108025728B (zh) | 机电的制动力放大器和制动系统 | |
US20160107628A1 (en) | Electromechanical braking device for a braking system and brak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 |
CN110366511B (zh) | 机电的制动力放大器以及用于机电的制动力放大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9789865B (zh) | 用于液压式机动车制动系统的制动装置 | |
CN113525324A (zh) | 机电式制动力放大器 | |
KR102203606B1 (ko) | 유압식 자동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브레이크 디바이스 | |
CN106573604B (zh) | 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增强器 | |
CN111433089B (zh) | 机电制动助力器、车辆制动系统、组件以及阻尼元件 | |
KR20100095575A (ko) | 피스톤-실린더 유닛으로부터 구동 장치를 분리하기 위해 브레이크 페달에 의해 변환가능한 클러치를 포함하는 브레이크 시스템 | |
CN110049906B (zh) | 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装置 | |
US11370402B2 (en) | Braking device for a hydraulic motor vehicle braking system comprising a stop disc | |
US12128866B2 (en) | Electrically activatable actuating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brake system, brake booster having such an electrically activatable actuating unit and motor vehicle brake system having such a brake booster | |
CN101415591B (zh) | 具有减振元件的制动助力器装置 | |
JP2012526013A (ja) | 自動車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を作動するためのブレーキ作動ユニット | |
US20100251848A1 (en) | Servo brake | |
US6494125B2 (en) | Pneumatic brake booster with variable force transmission ratio | |
CN112888873B (zh) | 摩擦构件和包括该摩擦构件的主缸 | |
CN109996708B (zh) | 主制动缸、制动设备 | |
CN209539872U (zh) | 用于制动器的汽缸装置 | |
KR102452656B1 (ko) | 페달 스트로크 센서의 설치구조체 | |
JP5694319B2 (ja) | 特に制御付自動車ブレーキシステム用マスターシリンダ | |
KR102416397B1 (ko) | 브레이크용 실린더 장치 | |
KR102718514B1 (ko) | 브레이크용 마스터 실린더 | |
KR102454014B1 (ko) | 브레이크용 실린더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