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3490875A -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0875A
CN113490875A CN202080016715.XA CN202080016715A CN113490875A CN 113490875 A CN113490875 A CN 113490875A CN 202080016715 A CN202080016715 A CN 202080016715A CN 113490875 A CN113490875 A CN 113490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frame
eccentric roller
lens
usable
lens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7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0875B (zh
Inventor
武泽秀行
高桥将志
森田哲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9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0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提供镜头镜筒,具备: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保持透镜组;固定筒(10),保持第1镜头保持框架(30),形成有在外周部形成的多边形形状的长窗部(11);第1台阶式偏心辊(50),能够绕旋转轴旋转,且固定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第1台阶式偏心辊(50)在与旋转轴大致垂直的径向上分别具有多个可使用区域和不可使用区域,在可使用区域的范围内与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始终固定,各个可使用区域的与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互相不同,通过以旋转轴为中心的第1台阶式偏心辊(50)的旋转来改变形成窗部的多边形形状的边与可使用区域的卡合位置,并使透镜组向与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进行移位调整并将透镜组固定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利用台阶式偏心辊的移位调整机构的镜头镜筒等。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能够使用调整垫圈相对于固定筒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调整镜头保持框架(以下,设为移位调整)的镜头镜筒是公知的。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通过利用调整垫圈的厚度来调整保持构件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将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位置调整为相同量的镜头镜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6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进行使用调整垫圈的移位调整时,需要暂且将镜头镜筒拆解,加入调整垫圈,并进行再次组装。因此,存在移位调整的作业工序、调整所花费的成本较大之类的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在镜头保持框架的外周上具备多个偏心辊,并将这些偏心辊调整为相同量来进行移位调整。根据这样的方法,不需要在每次进行移位调整时进行镜头镜筒的拆解,可缩短作业工序。
在此,为了利用多个偏心辊来对镜头保持框架进行移位调整,需要针对各个偏心辊进行偏心调整。然而,通过目视不能正确地对多个偏心辊进行偏心调整,而需要利用专用的夹具来固定镜头镜筒,并利用测定器不断测定镜头保持框架的平行状态,且进行精细的调整。因此,组装工序变得复杂,组装成本也增加等,在作业性上存在课题。
根据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镜头保持框架的移位调整中的作业性以及调整成本优异的偏心辊的镜头镜筒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镜头镜筒具备:第1镜头保持框架,对具有至少1块透镜的透镜组进行保持;固定筒,保持所述第1镜头保持框架,形成有在外周部形成的多边形形状的长窗部;和第1台阶式偏心辊,能够绕旋转轴旋转,并被固定在所述第1镜头保持框架,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在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径向上分别具有多个可使用区域和不可使用区域,在所述可使用区域的范围内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始终固定,各个所述可使用区域的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互相不同,通过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的旋转来改变形成所述窗部的多边形形状的边与所述可使用区域的卡合位置,并使所述透镜组向与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进行移位调整并将所述透镜组固定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发明,能够提供镜头保持框架的移位调整中的作业性以及调整成本优异的镜头镜筒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镜筒的主要构件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镜筒的主要构件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外周上的区域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保持框架的移位调整部位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状态的转移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的固定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随附的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镜筒的主要构件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镜筒的主要构件的剖视图。以下,使用图1、图2对镜头镜筒的构件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图1中的右侧称为拍摄装置侧,将其相反侧称为物体侧。
本实施例的镜头镜筒是用于经由安装部而将拍摄透镜能够更换地安装在未图示的拍摄装置的装置,拍摄透镜的光学系统在中心具有光轴。此外,镜头镜筒具有固定筒10、保持筒20、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第2镜头保持框架40。
固定筒10是将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保持在内部的圆筒状的构件。固定筒10在外周上具备3个部位的沿周方向具有长边的长窗部11。此外,长窗部11具备作为贯通孔的未图示的横孔部。
第1镜头保持框架30是能够相对于固定筒10而在光轴方向上进行移位调整的镜头保持框架。第1镜头保持框架30在外周上具备3个部位的将台阶式偏心辊50的插入部56插入的未图示的辊接受孔。
3个台阶式偏心辊50穿过固定筒10的长窗部11的横孔部,卡合而紧固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由此将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保持在固定筒10。台阶式偏心辊50的插入部56被插入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辊接受孔,被紧固构件90紧固,并被固定构件80以不能旋转的状态固定。对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移位调整,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
保持筒20是将第2镜头保持框架40保持在内部的圆筒状的构件。保持筒20在外周上等间隔地具备3个部位的沿周方向具有长边的长窗部。此外,长窗部具备作为贯通孔的未图示的横孔部。
第2镜头保持框架40是能够相对于保持筒20,调整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度(镜头倾斜度)的镜头保持框架。第2镜头保持框架40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属于同一透镜组,在调焦、变焦时,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间隔不变化。此外,第2镜头保持框架40通过1个台阶式偏心辊50和2个偏心辊60穿过保持筒20的长窗部的横孔部而紧固在第2镜头保持框架40,从而保持在保持筒20。台阶式偏心辊50以及偏心辊60的插入部56被插入到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辊接受孔,并被紧固构件90紧固。对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倾斜度调整,在后面描述。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立体图。以下,使用图3、图4、图5对台阶式偏心辊50进行说明。
台阶式偏心辊50是在贯通孔51以及轴部55从中心偏离了的状态下具备的陀螺形状的构件。贯通孔51是插入紧固构件90的孔,具备与紧固构件90的头部抵接的接受部。卡合槽53是用于对台阶式偏心辊50进行旋转操作的夹具以及与固定构件80卡合的槽。另外,垂直方向的卡合槽53不贯通地具有定位部(突
Figure BDA0003229186040000041
Figure BDA0003229186040000042
部)54。轴部55具备与镜头保持框架的辊接受部卡合的插入部56和与固定筒10以及保持筒20的长窗部的横孔部嵌合的嵌合部57。此外,如图3所示,台阶式偏心辊50的外周部与以往的偏心辊不同,不采用正圆形状。
图6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外周上的区域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特征在于,在外周上各具备4个部位的可使用区域和不可使用区域70。可使用区域以及不可使用区域70在图6中由边界直线区分而进行了示出。在此,将图6中的位于贯通孔51的上方的可使用区域设为第1可使用区域71,从此处起顺时针地设为第2可使用区域72、第3可使用区域73、第4可使用区域74。此外,将可使用区域以外的区域设为不可使用区域70。另外,在图6中由虚线示出的是通过贯通孔的中心52的水平线以及垂直线。此外,各可使用区域在外周上由粗线示出。
可使用区域是在其范围内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相同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外周上的区域。例如,第1可使用区域71是第1边界直线75与第2边界直线76呈锐角的扇形的外周部分,在第1可使用区域71内的所有部位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相同。
此外,特定的可使用区域与夹着贯通孔51而对置的另一可使用区域形成对,由共同的2根边界直线以相等的角度划分。例如,第1可使用区域71和第3可使用区域73形成对,夹着贯通孔51以相等的角度由第1边界直线75和第2边界直线76划分。此外,成对的2个可使用区域成为相似形状的扇形。
如果将第1可使用区域71中的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设为第1距离,将第2可使用区域72中的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设为第2距离,将第3可使用区域73中的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设为第3距离,将第4可使用区域74中的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设为第4距离,则第1距离、第2距离、第3距离、第4距离分别成为不同的距离。由此,本实施例的台阶式偏心辊50与各个可使用区域相应地具备不同的偏心量。对于台阶式偏心辊50的偏心量,详细情况在后面描述。
此外,穿过外周上的任一可使用区域的1点和贯通孔的中心52的直线上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直径在所有可使用区域中相同。换言之,作为成对的可使用区域的将第1距离和第3距离相加得到的直径和将第2距离和第4距离相加得到的直径相同。将该直径称为台阶式偏心辊50的最大直径。
不可使用区域70是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不相同的外周上的区域。不可使用区域70以从两侧夹着的形状与可使用区域相邻,并具备4个部位。此外,穿过外周上任一不可使用区域70的1点和贯通孔的中心52的直线上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直径在所有不可使用区域70中小于台阶式偏心辊50的最大直径。
接下来,对具备台阶式偏心辊50的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卡合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3个部位的台阶式偏心辊50进行旋转操作,来进行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相对于固定筒10的移位调整。
图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镜头保持框架的移位调整部位的立体图。台阶式偏心辊50被插入于固定筒10的长窗部11的横孔部,嵌合部57与横孔部嵌合,圆柱形状的插入部56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辊接受孔卡合。此外,台阶式偏心辊50的最大直径与长窗部11的短边大致相同,因而台阶式偏心辊50在最大直径处与长窗部11的长边在2点处抵接,从而限制其移位移动。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拍摄装置侧的抵接点称为第1抵接点77,将物体侧的抵接点称为第2抵接点78。对于向第1镜头保持框架的周方向的旋转,通过圆柱形状的嵌合部57与横孔部嵌合来限制其移动。
如果以贯通孔的中心52为轴使台阶式偏心辊50旋转,则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与台阶式偏心辊50的偏心量相对应而倒下。因此,通过将配置在外周上的3个部位的台阶式偏心辊50全部旋转操作成相同的状态,从而第1镜头保持框架30能够在给定的方向上进行移位移动。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状态的转移的俯视图。台阶式偏心辊50具备偏心量不同的4种状态,将图8的(a)设为第1状态(基准状态),将图8的(b)设为第2状态,将图8的(c)设为第3状态,将图8的(d)设为第4状态。在图8中,与台阶式偏心辊50抵接的垂直的实线表示长窗部11的长边,水平的实线表示长窗部11的短边。此外,垂直的虚线是水平的实线的垂直二等分线,垂直的单点划线成为通过贯通孔的中心52的垂直线。因此,垂直的虚线和垂直的单点划线的水平方向上的偏离幅度成为该状态下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偏心量。
台阶式偏心辊50在各状态下,成对的可使用区域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例如,在第1状态下,第2可使用区域72在第1抵接点77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第4可使用区域74在第2抵接点78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在此,在各状态下,在各可使用区域的范围内与贯通孔的中心52的距离相等,所以不论哪个部位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贯通孔的中心52的位置均相同。因此,在各状态下,台阶式偏心辊50的偏心量与成对的可使用区域的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的部位无关而成为固定。
接下来,对台阶式偏心辊50的移位调整时的状态的转移进行说明。台阶式偏心辊50的第1状态是基准状态,将此时的偏心量定义为“+1”。在此,在本实施例中,+方向是第1镜头保持框架30向拍摄装置侧的移动,-方向是第1镜头保持框架30向物体侧的移动。
如果在顺时针方向上对第1状态的台阶式偏心辊50进行旋转操作,则在第2可使用区域72以及第4可使用区域74的范围内,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的部位移动。进一步地,如果以此状态继续旋转操作,则第2可使用区域72以及第4可使用区域74与长窗部的长边11的抵接被消除。
在此,如前所述,在不可使用区域70中,台阶式偏心辊50的直径小于最大直径。因此,不可使用区域70不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台阶式偏心辊50在具有间隙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操作。
如果继续进行旋转操作,则第3可使用区域73在第1抵接点77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第1可使用区域71在第2抵接点78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该状态成为台阶式偏心辊50的第2状态。第2状态的偏心量在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的范围内固定为“+3”。
以下同样地进行旋转操作,台阶式偏心辊50从第2状态向第3状态、第4状态对转移状态,最终向第1状态回归。在此,关于第3状态,第2可使用区域72在第2抵接点78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第4可使用区域74在第1抵接点77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偏心量固定为“-1”。关于第4状态,第3可使用区域73在第2抵接点78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第1可使用区域71在第1抵接点77与长窗部11的长边抵接,偏心量固定为“-3”。
以上为台阶式偏心辊50的旋转调整。移位调整通过针对3个部位的台阶式偏心辊50,相等地向具有设为目的的偏心量的任一状态进行旋转操作来进行。只要进行使夹具向台阶式偏心辊50的卡合槽53卡合从而进行旋转操作等即可。此外,在台阶式偏心辊50被紧固构件90紧固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状态下进行移位调整。关于紧固构件90,台阶式偏心辊50被夹具利用能够旋转且不在固定筒10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位置关系中产生偏离的程度的力量而锁住。
本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与以往的偏心辊不同,在各状态的可使用区域中,总是能够维持一定的偏心量。因此,台阶式偏心辊50的旋转操作只要使得将各台阶式偏心辊50设为目标的状态,并且在可使用区域的范围内与长窗部11抵接,则能够可靠地进行正确的调整。因此,不需要利用专用的夹具以及测定器来确认镜头保持框架的平行,在目视下也能够进行容易且正确的移位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将偏心量为“+1”的第1状态设为基准状态,并能够向物体侧方向进行2阶段的调整,向拍摄装置侧进行1阶段的调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需要向拍摄装置侧的调整量更多的情况下,变更基准状态以使得能够向物体侧方向进行1阶段的调整,向拍摄装置侧进行2阶段的调整等,只要根据设计的需要来适当设定即可。
接下来,对固定构件80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的固定构件80的俯视图。固定构件80是用于针对移位调整结束之后的台阶式偏心辊50,在利用紧固构件90进行的固定之外,进一步牢固地进行固定的构件。固定构件80呈在贯通孔的中央具有桥接部81的形状,由紧固构件90紧固在固定筒10。
图9的(a)示出了使用了固定构件80的表面的情况下的固定方法。在台阶式偏心辊50为第1状态以及第3状态的情况下,因为卡合槽53朝向水平方向,所以固定构件80的表面被使用,桥接部81与卡合槽53卡合。图9的(b)示出了使用固定构件80的背面的情况下的固定方法。在台阶式偏心辊50为第2状态以及第4状态的情况下,因为卡合槽53朝向垂直方向,所以固定构件80的背面被使用,桥接部81与卡合槽53卡合。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固定构件80通过使用两面,从而能够与台阶式偏心辊50的状态无关地使用。因此,不需要根据台阶式偏心辊50的状态来单独地准备固定构件80,所以有助于调整工序的简化、成本降低化。
接下来,对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倾斜度调整进行说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倾斜度调整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移位调整之后进行。第2镜头保持框架40在外周部与1个部位的台阶式偏心辊50和2个部位的偏心辊60卡合。
如果进行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移位调整,则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间隔自未进行移位调整的状态即基准状态进行变化。在此,如果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间隔变化,则镜头镜筒整体的光学性能变化。因此,在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倾斜度调整时,首先进行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移位调整,以使得将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距离与初始状态相等。
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移位调整通过将第2镜头保持框架40中的1个部位的台阶式偏心辊50设为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中的台阶式偏心辊50相等的状态来进行。通过将台阶式偏心辊50的状态设为相等,从而第2镜头保持框架40向光轴方向移位移动与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移位调整中的移动距离相同的距离。因此,第2镜头保持框架40和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距离与基准状态成为等间隔。此外,移位调整在台阶式偏心辊50被紧固构件90紧固于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状态下进行。
接着,通过利用专用的夹具以及测量器来测定透镜组并调整2个部位的偏心辊60,从而调整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相对于保持筒20的倾斜度。进行了倾斜度调整的偏心辊60被紧固构件90紧固在第2镜头保持框架40。如以上那样,进行第2镜头保持框架40的倾斜度调整。另外,在不进行第1镜头保持框架30的移位调整的情况下,第2镜头保持框架40只要仅进行利用偏心辊60来进行的倾斜度调整即可。
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将镜头镜筒中的偏心辊设为台阶式偏心辊,从而在目视下也能够进行正确且容易的移位调整。因此,调整工序被简化,能够进行成本降低了的移位调整。
此外,通过使用能够使用两面的台阶式偏心辊的固定构件,能够实现调整工序的简化、成本降低化。
此外,通过在各镜头保持框架中使用台阶式偏心辊,从而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镜头保持框架的间隔调整。
符号说明
10:固定筒;
11:长窗部;
20:保持筒;
30:第1镜头保持框架;
40:第2镜头保持框架;
50:台阶式偏心辊;
51:贯通孔;
52:贯通孔的中心;
53:卡合槽;
54:定位部;
55:轴部;
56:插入部;
57:嵌合部;
60:偏心辊;
70:使用不可能区域;
71:第1可使用区域;
72:第2可使用区域;
73:第3可使用区域;
74:第4可使用区域;
75:第1边界直线;
76:第2边界直线;
77:第1抵接点;
78:第2抵接点;
80:固定构件;
81:桥接部;
90:紧固构件。

Claims (4)

1.一种镜头镜筒,具备:
第1镜头保持框架,对具有至少1块透镜的透镜组进行保持;
固定筒,保持所述第1镜头保持框架,形成有在外周部形成的多边形形状的长窗部;和
第1台阶式偏心辊,能够绕旋转轴旋转,并被固定在所述第1镜头保持框架;
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在与所述旋转轴大致垂直的径向上分别具有多个可使用区域和不可使用区域,在所述可使用区域的范围内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始终固定,各个所述可使用区域的与所述旋转轴的中心的距离互相不同,
通过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的旋转来改变形成所述窗部的多边形形状的边与所述可使用区域的卡合位置,并使所述透镜组向与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进行移位调整并将所述透镜组固定在第1镜头保持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所述台阶式偏心辊的外周上,特定的可使用区域与夹着所述旋转轴而对置的另一可使用区域形成对,将成对的特定的可使用区域和另一可使用区域的相互的与所述旋转轴的距离相加而得到的距离在区域内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镜筒,其中,
在外周上分别具有4个部位的所述可使用区域和所述不可使用区域。
4.一种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是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该移位调整方法具有:
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对所有的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向相同的状态进行旋转调整的步骤;和通过将固定构件与形成在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的卡合槽卡合来固定所述第1台阶式偏心辊的步骤。
CN202080016715.XA 2019-02-28 2020-01-30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Active CN113490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5875 2019-02-28
JP2019035875A JP7304514B2 (ja) 2019-02-28 2019-02-28 段階式偏芯コロ、レンズ鏡筒及びレンズ鏡筒のシフト調整方法
PCT/JP2020/003403 WO2020174995A1 (ja) 2019-02-28 2020-01-30 レンズ鏡筒及びレンズ鏡筒のシフト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0875A true CN113490875A (zh) 2021-10-08
CN113490875B CN113490875B (zh) 2024-02-20

Family

ID=72238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6715.XA Active CN113490875B (zh) 2019-02-28 2020-01-30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032220B2 (zh)
JP (1) JP7304514B2 (zh)
CN (1) CN113490875B (zh)
WO (1) WO2020174995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6056A1 (en) * 2003-06-17 2005-02-17 Masaru Ikemachi Encoder, lens-implement and digital camera
JP2007011051A (ja) * 2005-06-30 2007-01-18 Pentax Corp レンズの偏心調整装置
CN101119397A (zh) * 2006-08-02 2008-02-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置相机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441385A (zh) * 2007-11-19 2009-05-27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镜筒和成像设备
CN101688964A (zh) * 2007-04-13 2010-03-31 株式会社理光 镜头、相机和信息装置
JP2010191070A (ja) * 2009-02-17 2010-09-02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CN103403597A (zh) * 2011-03-23 2013-11-20 株式会社尼康 镜头镜筒及光学设备
WO2015045230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CN104937467A (zh) * 2013-01-25 2015-09-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CN105652406A (zh) * 2014-12-02 2016-06-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EP3174191A1 (en) * 2015-11-27 2017-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ltrasonic motor with annular piezoelectric vibrator for optical apparatus
JP2017116788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CN108577788A (zh) * 2014-02-27 2018-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2618U (zh) * 1987-12-12 1989-06-16
JP2006106312A (ja) 2004-10-05 2006-04-20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US7408726B2 (en) 2005-06-30 2008-08-05 Hoya Corporation Lens alignment apparatus
JP5868016B2 (ja) * 2011-04-08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5963532B2 (ja) * 2012-05-16 2016-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偏心/傾き調整構造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6381224B2 (ja) * 2014-02-21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6056A1 (en) * 2003-06-17 2005-02-17 Masaru Ikemachi Encoder, lens-implement and digital camera
JP2007011051A (ja) * 2005-06-30 2007-01-18 Pentax Corp レンズの偏心調整装置
CN101119397A (zh) * 2006-08-02 2008-02-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内置相机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688964A (zh) * 2007-04-13 2010-03-31 株式会社理光 镜头、相机和信息装置
CN101441385A (zh) * 2007-11-19 2009-05-27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镜筒和成像设备
JP2010191070A (ja) * 2009-02-17 2010-09-02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CN103403597A (zh) * 2011-03-23 2013-11-20 株式会社尼康 镜头镜筒及光学设备
CN104937467A (zh) * 2013-01-25 2015-09-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WO2015045230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CN108577788A (zh) * 2014-02-27 2018-09-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CN105652406A (zh) * 2014-12-02 2016-06-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EP3174191A1 (en) * 2015-11-27 2017-05-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ltrasonic motor with annular piezoelectric vibrator for optical apparatus
JP2017116788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军和等: "变焦距镜头的凸轮优化设计", 红外与激光工程, no. 1, pages 51 - 5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46779A1 (en) 2022-05-12
WO2020174995A1 (ja) 2020-09-03
JP7304514B2 (ja) 2023-07-07
US12032220B2 (en) 2024-07-09
JP2020140086A (ja) 2020-09-03
CN113490875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7463B2 (en) Lens unit
EP2074462B1 (en) Lens barrel, imag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US8125722B2 (en) Lens device
CN113490875A (zh) 镜头镜筒以及镜头镜筒的移位调整方法
US7782557B2 (en) Lens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JP3867894B2 (ja) 調心装置
JP5272579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US10203473B2 (en) Lens barrel
JP2004184744A (ja) レンズ鏡筒のティルト調整機構
US7290344B2 (en) Body having angle scaling
EP3220176B1 (en) Lens barrel
CN216526463U (zh) 一种镜头变焦结构
US9709876B2 (en) Optical device
US8284508B2 (en) Imaging lens with a lens posi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JP2000266981A (ja) レンズ鏡筒
JP7051467B2 (ja) 交換レンズの組立方法
JP2006235047A (ja) 光学装置
JP2020013167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3125388B (zh) 一种荧光成像装置及基因测序仪
EP4293404A1 (en) Lens barrel
JP6607235B2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821221B2 (ja) レンズ鏡筒
JPH0651179A (ja) レンズ光学系の補正調整機構
JP2020042119A (ja) 防塵防滴機能を有したレンズ鏡筒
JP2018146779A (ja) レンズ鏡筒の調芯構造及び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