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779B -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2779B CN113162779B CN202010015135.0A CN202010015135A CN113162779B CN 113162779 B CN113162779 B CN 113162779B CN 202010015135 A CN202010015135 A CN 202010015135A CN 113162779 B CN113162779 B CN 1131627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node
- network
- vpc
- node
- forwarding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06010047289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24
- 238000005129 volume perturbation calori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3748 Device issu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9—Intermediate processing functionally located close to the data consumer application, e.g. in same machine, in same home or in same sub-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多云互联时有助于减少所创建的隧道的数量,以及降低vCPE之间隧道路由的配置工作量。该方法应用于管控设备,该管控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该方法包括:接收部署于第一VPC中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第一边缘节点;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第一设备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用于转发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第二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业务的可用性以及业务的整体性能,用户通常将业务进行多云部署。例如,用户将业务1的不同功能分别部署在m(m为大于1的整数)个虚拟私有云(virtualprivate cloud,VPC)上。这时,m个VPC之间需要互联通信,以便实现业务1的功能。其中,m个VPC的子网互不重叠。
目前,实现m个VPC之间的互联时,m个VPC通过在各自部署的虚拟用户驻地设备(virtual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vCPE)之间创建的全互联的隧道,实现该m个VPC之间的全互联。例如,如图1所示,若有四个VPC需要互联,则用户在VPC1内部署vCPE1,在VPC2内部署vCPE2,在VPC3内部署vCPE3,以及在VPC4内部署vCPE4。然后,vCPE1、vCPE2、vCPE3以及vCPE4之间创建全互联的隧道,以实现4个VPC之间的互联。
然而,vCPE之间创建的全互联隧道的数量与VPC的数量有关。对于m个VPC而言,需要创建全互联的隧道的数量为m*(m-1)/2个,即创建隧道数量较多。并且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配置vCPE之间隧道的路由,因此配置工作量大。例如,对于图1中的vCPE1来说,vCPE1需要分别创建到vCPE2、vCPE3以及vCPE4的隧道,即vCPE1需要分别配置到vCPE2、vCPE3以及vCPE4的路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在多云互联时有助于减少所创建的隧道的数量,以及降低vCPE之间隧道路由的配置工作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管控设备,该管控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该包括:接收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中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这里,第一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网络节点。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第一设备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这里,第二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转发路径用于转发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管控设备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用于转发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该转发路径构成了互联第一VPC与第二VPC的云加速网。也就是说,当m个VPC需要互联时管控设备可以确定该m个VPC中每两个VPC之间的转发路径,这些转发路径则构成了互联该m个VPC的云加速网。因此,一方面,当通过云加速网互联m个VPC时,本申请仅需创建m个VPC中每个VPC与该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创建m个VPC之间全互联的连接。这样的话,当新增需要互联的VPC时,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创建该VPC与边缘节点的连接即可,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创建该VPC和m个VPC中每个VPC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减少了VPC中部署的路由设备(例如是vCPE)的路由配置工作量。示例性的,现有技术中,若有m个VPC互联,对于一个的VPC中部署的vCPE来说,该vCPE需要分别创建到m-1个vCPE的隧道,即需要手动为该vCPE分别配置到m-1个vCPE的路由。而本申请只需创建该vCPE与云加速网中的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即只需配置该vCPE到该vCPE所连接的边缘节点的路由即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包括: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取多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基于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例如,管控设备可以将该多个网路节点中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时延最小的网络节点作为第一边缘节点,或者将该多个网络节点中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时延小于阈值的一个网络节点作为第一边缘节点。这样,有助于减小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在上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部分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这样的话,可以降低管控设备的处理复杂度,以及减小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该情况下,上述“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包括: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以及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这里,主转发路径与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该情况下,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转发报文的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这里,主转发路径用于负载承担,备用转发路径用于容灾备份。当主转发路径正常工作时,备用转发路径不参与报文转发。当主转发路径由于故障或系统维护不能转发报文时,备用转发路径则代替主转发路径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报文。也就是说,备用转发路径的引入,提高了多云互联的可靠性,保证了多云业务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第二设备部署于第二VPC。该情况下,由于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二主边缘节点包含于主转发路径中,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几点包含于备用转发路径中。也就是说,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时,有助于减少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该情况下,用于负载承担的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有助于提高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多云互联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管控设备向确定出的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下发路由信息。这样,通过管控设备自动配置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路由,相比现有技术中,手动配置vCPE上的路由,本申请提高了路由配置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多云互联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周期性的更新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例如,周期性的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转发路径,并将该转发路径更新为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这样的话,可以提高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该方法包括: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这里,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管控设备在管控设备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第一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网络节点。接收管控设备发送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这里,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经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转发路径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第二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该情况下,上述“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包括:根据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及根据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这里,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是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备用转发路径是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主转发路径与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上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这里,第二设备部署于第二VPC。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多云互联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配置到第一边缘节点的路由。这样的话,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VPC发送的待转发报文时,可以根据该路由将该待转发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以便于第一边缘节点将该待转发报文经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转发至第二VPC。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控设备,该管控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管控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对该管控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示例性的,本申请可以按照功能将该管控设备划分为接收单元、确定单元以及发送单元。上述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的可能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或其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管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管控设备执行时,使得管控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对该第一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示例性的,本申请可以按照功能将该第一设备划分为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以及确定单元。上述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的可能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以参考上述第二方面或其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管控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接口电路用于从管控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管控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接口电路用于从第一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信号,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第一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管控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管控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实现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管控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管控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到第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到第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管控设备和第一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实现多云互联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多云互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VPC10和用于互联该至少两个VPC10的云加速网(cloudacceleration network,CAN)20。可选的,该多云互联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创建云加速网20的管控设备30。
每个VPC10中均部署有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可以是vCPE,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路由功能或网关功能的虚拟化设备,或者是物理的路由设备或网关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若路由设备是虚拟化设备,则该路由设备可以由运行在计算机设备中的一段程序代码实现。在下文描述中,本申请实施例以路由设备是vCPE为例进行说明。vCPE通过运行于虚拟机或物理机上的程序实现其功能。
以至少两个VPC10包括第一VPC和第二VPC为例,为了方便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VPC中部署的路由设备称为第一设备,将第二VPC中部署的路由设备称为第二设备。互联第一VPC和第二VPC可以通过互联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实现。
管控设备30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其中,管控设备30可以是通用计算机或服务器等设备,也可以是通用计算机组或服务器组,还可以是其他任一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管控设备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网络节点可以包括物理机或虚拟机。
云加速网20可以是一种基于公有云的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该情况下,管控设备30可以是公有云中的管控设备。公有云中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公有云中的管控设备用于管理该多个网络节点,例如在该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互联该至少两个VPC10的网络节点,并由所确定的网路节点构建该至少两个VPC10的转发路径。
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云加速网20中的网络节点区分为边缘节点和转发节点,边缘节点是云加速网20中的与VPC中的路由设备直接连接的网络节点,例如,边缘节点可以是图2中以实心圆示出的网络节点21。转发节点是云加速网20中的与VPC中的路由设备间接连接的网络节点,例如,转发节点可以是图2中以空心圆示出的网络节点25。边缘节点和转发节点分别可以是公有云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云互联网络。如图3所示,该多云互联网络中包括VPC1、VPC2、VPC3、VPC4、以及用于互联VPC1,VPC2,VPC3和VPC4的云加速网20。VPC1中部署vCPE1,vCPE1通过边缘节点21与云加速网的连接。VPC2中部署vCPE2,vCPE2通过边缘节点22与云加速网的连接。VPC3中部署vCPE3,vCPE3通过边缘节点23与云加速网的连接。VPC4中部署vCPE4,vCPE4通过边缘节点24与云加速网的连接。任意两个VPC之间的报文,可以通过该两个VPC对应的两个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来转发报文。这里,两个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可以包括n个网络转发节点(n个网络转发节点包括两个边缘节点、以及两个边缘节点之间转发节点),n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该计算机设备40可以是上述用于运行VPC中的路由设备所执行的功能的计算机设备,或者可以是上述管控设备,或者可以是上述网络节点。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通信接口43、总线44。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通信接口4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44连接。
处理器41是计算机设备4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的CPU 0和CPU1。
存储器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1存在。存储器42可以通过总线44与处理器41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4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2也可以和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43,用于计算机设备40与其他设备(如公有云中的网络节点等)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4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管控设备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计算机设备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云加速网20中边缘节点的数量与互联的VPC的数量有关,若互联的VPC的数量有m个,则云加速网20中边缘节点的数量为m或2m,m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m个VPC通过云加速网互联,m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第一VPC请求接入该云加速网,以实现第一VPC与该m个VPC中每个VPC之间的互联。其中,第一VPC中部署有第一设备,例如是第一vCPE。
该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第一vCPE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
第一vCPE部署于第一VPC中。当第一vCPE确定第一VPC需要接入云加速网时,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接入上述云加速网。
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vCPE在公网中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
响应于第一vCPE的操作,管控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
S102、管控设备根据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
第一边缘节点是管控设备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CPE的网络节点,也就是说,第一边缘节点是管控设备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网络节点。
具体的,管控设备可以根据下述步骤确定第一边缘节点。
S1021、管控设备根据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
具体的,管控设备可以根据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所标识的区域位置,在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包括与第一vCPE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的网络节点可以包括上述m个VPC中每个VPC所对应的边缘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S1022、管控设备获取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
具体的,管控设备将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分别发送给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并指示接收到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的每个网络节点探测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接收到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的每个网络节点探测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并将探测结果上报管控设备。
其中,网络节点探测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例如,网络节点可以采用ping命令来探测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
响应于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的操作,管控设备获取到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上报的网络延迟结果,并将该网络延迟结果存储到延迟数据库中。
S1023、管控设备在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
第一VPC和m个VPC分别是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服务商处租用的VPC,因此,管控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安全等级确定用于连接每个VPC和云加速网的边缘节点的数量。若用户安全等级为第一安全等级,则管控设备确定用于连接每个VPC和云加速网的边缘节点的数量是1个,若用户的安全等级为第二安全等级,则管控设备确定用于连接每个VPC和云加速网的边缘节点的数量是2个,包括主边缘节点和备用边缘节点。其中,第一安全等级小于第二安全等级,安全等级越高,说明云加速网的容灾能力越好。
管控设备可以通过下述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
一种实现方式:若用户的等级为第一安全等级,则管控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上报的网络延迟结果,在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确定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为第一边缘节点。
另一种实现方式:若用户的等级为第二安全等级,则管控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上报的网络延迟结果,确定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
具体的,若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则管控设备确定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中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为第一主边缘节点,并确定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中、除被确定为第一主边缘节点的网络节点之外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为第一备用边缘节点。若第一候选网络节点集中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的数量为1,则管控设备确定该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为第一边缘节点,并确定与第一vCPE之间具有次小网络延迟的网络节点为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也就是说,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vCPE之间的网络延迟。
S103、管控设备向第一vCPE发送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管控设备将上述S102确定出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vCPE,以使得第一vCPE可以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vCPE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基于此,响应于管控设备的操作,第一vCPE接收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则管控设备将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标识信息均发送给第一vCPE。基于此,响应于管控设备的操作,第一vCPE接收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S104、第一vCP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vCPE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vCP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在第一vCPE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创建隧道。该隧道可以是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eneral routerencapsulation,GRE)隧道,也可以是IP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ruity,IPSec)隧道,即加密隧道。创建的隧道是否加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也可以是默认加密或不加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隧道的创建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则第一vCPE根据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在第一vCPE与第一主边缘节点之间创建隧道,以及根据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在第一vCPE与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创建隧道。
S105、管控设备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在云加速网中确定m个VPC中每个VPC和第一VPC之间的转发路径,以及向确定出的转发路径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下发该转发路径的路由信息。
管控设备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在云加速网中确定m个VPC中的每个VPC和第一VPC之间的转发路径,以及向确定出的转发路径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下发该转发路径的路由信息的过程可以是相同的。
下面以管控设备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确定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并向确定出的转发路径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下发该转发路径的路由信息为例进行说明。这里,第二VPC可以是该m个VPC中的任意一个VPC,第二VPC对应的边缘节点是第二边缘节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管控设备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延迟数据库中的每个网络节点的延迟数据,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具有最小延迟的转发路径。其中,该转发路径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管控设备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的过程,可以参考下文中确定图8中网络节点81和网络节点85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转发路径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若管控设备确定出的转发路径包括P个网络转发节点(包括第一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以及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管控设备向该P个网络转发节点中的每个网络转发节点下发该转发路径的路由信息。对于P个网络转发节点中的第p个网络转发节点来说,该路由信息用于指示当目标地址为第一VPC的地址或第二VPC的地址时,第p个网络转发节点的下一跳地址。其中,P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1≤p≤P,且p是整数。例如,对于第p个网络转发节点来说,路由信息可以为:10.2.0.0/16nexthop 10.3.0.0/16,其中,10.2.0.0/16是目标地址,例如可以是第一VPC的IP地址或者第二VPC的IP地址,10.3.0.0/16是指第p个网络转发节点的下一跳IP地址,例如可以是第p+1个网络转发节点的IP地址。
可选的,响应于管控设备的操作,该P个转发节点的中每个节点可以将该路由信息存储于该节点的路由表中。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这种情况下,管控设备根据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延迟数据库中的每个网络节点的延迟数据,确定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具有最小延迟的主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二主边缘节点。管控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延迟数据库中的每个网络节点的延迟数据,确定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具有最小延迟的备用转发路径。备用转发路径包括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出的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也就是说,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转发路径,当然具体实现时不限于此。这里,主转发路径用于负载承担,备用转发路径用于容灾备份。当主转发路径正常工作时,备用转发路径不参与报文转发。当主转发路径由于故障或系统维护不能转发报文时,备用转发路径则代替主转发路径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报文。也就是说,备用转发路径的引入,提高了多云互联的可靠性,保证了多云业务的质量。
另外,若超过2个VPC通过云加速网互联时,云加速网中不同的转发路径(包括不同的主转发路径,或者不同的备用转发路径)之间可以共用一个节点。
示例性的,参考图6,图6示出了3个VPC(第一VPC、第二VPC以及第三VPC)通过云加速网互联。第一VPC中部署vCPE1,第二VPC中部署vCPE2,第三VPC中部署vCPE3。第一VPC对应的主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1,备用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2。第二VPC对应的主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3,备用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4。第三VPC对应的主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5,备用边缘节点可以是边缘节点6。因此,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为路径为1-7-3,备用转发路径为路径2-9-10-4,第一VPC和第三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为路径为1-7-8-5,备用转发路径为路径2-9-10-6,第二VPC和第三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为路径3-7-8-5,备用转发路径为路径4-10-6。
其中,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路径1-7-3)、第一VPC和第三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路径1-7-8-5)、以及第二VPC和第三VPC之间的主转发路径(路径3-7-8-5)共用转发节点7,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路径2-9-10-4)、第一VPC和第三VPC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路径2-9-10-6)、以及第二VPC和第三VPC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路径4-10-6)共用转发节点10。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S103-S104和S105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先执S103-S104,再执行S105,或者同时执行S103-S104和S105等。
S106(可选的)、管控设备更新m个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中每个边缘节点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
管控设备可以周期性的更新m个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中每个边缘节点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管控设备周期性的更新m个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中每个边缘节点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的方式可以是相同的,下面以周期性的更新第二边缘节点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为例进行说明。
管控设备根据延迟数据库中各个网络节点最新的网络延迟数据,周期性的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具有最小延迟的最新转发路径。然后,管控设备判断该最新转发路径和已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是否相同。若不同,则管控设备将该最新的转发路径确定为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并向该最新路径中的每个转发节点下发最新的路由信息。若在更新转发路径的下一时刻,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有报文需要转发时,则通过更新后的转发路径进行报文转发。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时,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均可以周期性的更新。
通过周期性的更新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报文的转发路径,可以减少由于网络质量不稳定造成的报文转发失败、报文转发延迟等问题,从而提高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互联的性能和可用性。
至此,第一VPC完成接入上述互联m个VPC的云加速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通过创建互联m个VPC的云加速网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方法进行说明,该m个VPC中至少包括第一VPC和第二VPC。
下面以创建互联第一VPC和第二VPC的云加速网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7,图7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第一vCPE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第二vCPE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二vCPE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vCPE部署于第一VPC中,第二vCPE部署于第二VPC中。
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互联第一VPC和第二VPC。
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vCPE在公网中的IP地址,第二vCPE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vCPE在公网中的IP地址。
响应于第一vCPE的操作,管控设备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响应于第二vCPE的操作,管控设备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
S202、管控设备根据第一vCPE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并根据第二vCPE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边缘节点。
S203、管控设备向第一vCPE发送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向第二vCPE发送第二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S204、第一vCPE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vCPE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第二vCPE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二vCPE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S205、管控设备根据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确定用于转发第一VPC和第二VPC之间的转发路径,以及向确定出的转发路径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下发该转发路径的路由信息。
S206(可选的)、管控设备更新(例如周期性更新)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
可选的,S202~S20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S102~S106的具体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互联第一VPC和第二VPC的云加速网创建完成。
以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转发路径的技术方案:
公有云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可以预先存储与该网络节点对应的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IP地址。其中,该网络节点对应的网络节点集可以是公有云中的除该网络节点之外的所有网络节点所构成的集合,或者是公有云中的与该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所构成的集合。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该网络节点可以根据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探测(如周期性探测)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与该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并将探测到的网络延迟结果实时的上报到管控设备。网络延迟结果可以用单位为毫秒(ms)的时长来表示,例如0.1ms等。其中,网络节点探测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与该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的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例如,网络节点可以采用ping命令来探测网络节点集中每个网络节点与该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
示例性的,参考表1,表1示出了公有云中的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3、以及网络节点5分别上报的探测到的网络延迟结果。其中,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3分别与网络节点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网络节点5和网络节点1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表1
网络节点 | 网络延迟(ms) |
网络节点1和网络节点2 | 1 |
网络节点1和网络节点3 | 0.5 |
网络节点2和网络节点4 | 1.5 |
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4 | 1 |
网络节点4和网络节点5 | 0.8 |
可选的,管控设备将每个网络节点上报的网络延迟结果存储到数据库(如延迟数据库)中,当管控设备再次接收到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结果时,更新延迟数据库中该网络节点的网络延迟数据。延迟数据库可以用于确定公有云中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转发路径。
示例性的,参考图8,图8示出了公有云中的网络节点81、网络节点82、网络节点83、网络节点84以及网络节点85,图8中示出的虚线圆的直径可以表示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可以看出,网络节点82和网络节点83,均与网络节点8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网络节点82和网络节点83,均与网络节点84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网络节点84与网络节点8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其中,在网络节点81和网络节点85之间存在两条转发路径,包括转发路径A和转发路径B。转发路径A为:网络节点81→网络节点82→网络节点84→网络节点85,转发路径B为:网络节点81→网络节点83→网络节点84→网络节点85。
若网络节点81表示上述表1中的网络节点1,网络节点82表示上述表1中的网络节点2,网络节点83表示上述表1中的网络节点3,网络节点84表示上述表1中的网络节点4,网络节点85表示上述表1中的网络节点5。这样的话,根据上述表1中示出的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管控设备20可以确定出转发路径A的网络延迟是3.3(1+1.5+0.8)ms,转发路径B的网络延迟是2.3(0.5+1+0.8)ms。也就是说,转发路径B的网络延迟小于转发路径A的网络延迟,即管控设备可以根据延迟数据库确定出络节点81和网络节点85之间具有最小网络延迟的转发路径B。
下面对第一VPC和第二VPC通过云加速网转发报文的过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VPC内部署第一vCPE,第二VPC内部署第二vCPE。
参考图9,图9示出了第一VPC和第二VPC通过云加速网转发报文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这里,第一VPC和第二VPC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VPC和第二VPC,或者,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第一VPC和第二VPC。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一VPC生成待转发报文。
第一VPC生成待转发报文,该待转发报文中包括目的转发地址。这里,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转发地址可以是第二vCPE在公网中的地址。
S302、第一VPC经由第一vCPE,向第一边缘节点发送待转发报文。
第一VPC内预先配置了到第二VPC的路由,例如,该路由可以是“10.2.0.0/16nesthop vCPE”,这里,10.2.0.0/16是第二VPC的IP地址,vCPE是指第一vCPE,也就是说,当目的地址为10.2.0.0/16时,该路由指向的下一跳是第一vCPE。因此,第一VPC向第二VPC发送待转发报文时,先将生成的待转发报文按照上述路由发送至第一vCPE。
在第一vCPE中,第一vCPE预先配置了到第二VPC的路由,例如,该路由可以使用缺省路由,即第一vCPE默认下一跳节点为与第一vCPE连接的第一边缘节点。
具体的,第一vCPE将待转发报文通过隧道协议封装,并根据第一vCPE的缺省路由,通过第一vCPE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隧道将封装后的待转发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若与第一vCPE对应的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时,当第一vCPE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待转发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第一vCPE将待转发报文通过隧道协议封装,并通过第一vCPE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隧道将封装后的待转发报文发送至第一备用边缘节点。
S303、第一边缘节点根据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转发地址,通过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向第二边缘节点转发待转发报文。
这该步骤中,第一边缘节点接收到来自第一vCPE的待转发报文后,通过隧道协议解封装得到待转发报文,并根据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转发地址(即第二vCPE在公网中的地址),确定通过第一边缘节点和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转发待转发报文。相应的,第二边缘节点通过该转发路径接收到待转发报文。
若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接收到来自第一vCPE的待转发报文,第一备用边缘节点通过隧道协议解封装得到待转发报文,并根据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转发地址,通过第一备用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向第二边缘节点转发待转发报文。相应的,第二备用边缘节点通过该转发路径接收到待转发报文。
S304、第二边缘节点根据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向第二VPC发送待转发报文。
具体的,第二边缘节点根据待转发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经由第二vCPE向第二VPC发送待转发报文。相应的,第二VPC接收到来自第一VPC的待转发报文。
至此,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通过云加速网来互联m个VPC。其中,每个VPC中均部署路由设备,该路由设备与云加速网中的边缘节点连接,即每个VPC可以对应一个边缘节点。云加速网中,每两个边缘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节点构建转发路径,该转发路径用于转发该两个边缘节点所对应的两个VPC之间的报文。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通过云加速网来互联m个VPC。在互联m个VPC时,本申请实施例仅需建立m个VPC中每个VPC与该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之间的隧道,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建立m个VPC之间全互联的隧道。这样的话,当新增需要互联的VPC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建立该VPC与边缘节点的隧道即可,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建立该VPC和m个VPC中每个VPC之间的隧道。另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管控设备在云加速网中配置m个VPC之间转发路径,相比现有技术实现m个VPC的互联时,需要创建全互联的隧道并手动配置路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大大减少了配置工作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云互联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等级,在通过云加速网来互联m个VPC时,构建承担负载的主转发路径,以及构建用于容灾备份的备用转发路径。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多云互联的容灾能力,保证了多云业务的服务质量。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管控设备和第一设备(例如第一vCPE)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控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管控设备100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以及用于执行上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例如用于执行图5和图7所示的方法。其中,管控设备1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1,确定单元103以及发送单元104。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中。确定单元103,用于基于接收单元101接收的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其中,第一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网络节点。发送单元104,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确定单元103确定出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第一设备创建第一设备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确定单元103,用于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其中,转发路径用于转发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其中,第二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例如,结合图5,接收单元101可以用于响应S101,确定单元103可以用于执行S1021、S1023和S105,发送单元104可以用于执行S103。结合图7,接收单元101可以用于响应S201,确定单元103可以用于执行S202和S205,发送单元104可以用于执行S203。
可选的,管控设备100还包括获取单元102。获取单元102,用于获取多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单元103,具体用于基于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第一边缘节点。例如,结合图5,获取单元102可以用于执行S1022,确定单元103可以用于执行S1023。结合图7,确定单元103可以用于执行S202。
可选的,上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
可选的,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该情况下,确定单元103,具体用于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以及具体用于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其中,主转发路径与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例如,结合图5,确定单元103可以用于执行S105。
可选的,上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上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上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第二设备部署于第二VPC。
可选的,上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可选的,管控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105。更新单元105,用于更新m个VPC对应的边缘节点中每个边缘节点和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例如,结合图5,更新单元105可以用于执行S106。结合图7,更新单元105可以用于执行S206。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控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单元,例如该管控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6。存储单元106可以用于存储该管控设备100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存储用于确定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数据,如延迟数据库等。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管控设备10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结合图4,管控设备100可以通过图4中的计算机设备40实现。具体的,管控设备100中的接收单元101、获取单元102以及发送单元104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实现。确定单元103和更新单元105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1执行图4中的存储器42中的程序代码实现。存储单元106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存储器42实现。
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110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设备110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并用于执行上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例如用于执行图5和图7所示的方法。其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11,接收单元112以及创建单元113。
发送单元111,用于向管控设备发送第一设备110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设备110的标识信息用于管控设备在管控设备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第一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第一VPC的网络节点。接收单元112,用于接收管控设备发送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单元113,用于根据接收单元112接收的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110与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经转发路径进行转发,转发路径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第二边缘节点是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111可以用于执行S101,接收单元112可以用于响应S103,创建单元113可以用于执行S104。结合图7,发送单元111可以用于执行S201,接收单元112可以用于响应S203,创建单元113可以用于执行S204。
可选的,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该情况下,创建单元11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110与第一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及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第一设备110与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其中,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是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备用转发路径是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主转发路径与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例如,结合图5,创建单元113可以用于执行S104。结合图7,创建单元113可以用于执行S204。
可选的,上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110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一设备110之间的网络延迟。上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第二设备部署于第二VPC。
可选的,上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上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单元,例如该第一设备11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14。存储单元114可以用于存储该第一设备110的程序代码。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第一设备11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结合图4,第一设备110可以通过图4中的计算机设备40实现。具体的:第一设备110中的接收单元112和发送单元111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3实现。创建单元113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1执行图4中的存储器42中的程序代码实现。存储单元114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存储器42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12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22。处理器121和接口电路12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2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12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2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12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2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121执行时,可使得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上运行时,该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该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实施为以机器可读格式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或者被编码在其它非瞬时性介质或者制品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图13示意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在计算设备上执行计算机进程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使用信号承载介质130来提供的。所述信号承载介质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当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提供以上针对图5描述的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因此,例如,参考图5中S101~S106,或者参考图7中S201~S206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由与信号承载介质13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承担。此外,图13中的程序指令也描述示例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承载介质13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131,诸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紧密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数字磁带、存储器、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3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32,诸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 DVD、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30可以包含通信介质133,诸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信号承载介质130可以由无线形式的通信介质133(例如,遵守IEEE 802.11标准或者其它传输协议的无线通信介质)来传达。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逻辑实施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针对图5描述的管控设备或第一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131、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32、和/或通信介质133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提供各种操作、功能、或者动作。
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布置仅仅是用于示例的目的。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布置和其它元素(例如,机器、接口、功能、顺序、和功能组等等)能够被取而代之地使用,并且一些元素可以根据所期望的结果而一并省略。另外,所描述的元素中的许多是可以被实现为离散的或者分布式的组件的、或者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位置来结合其它组件实施的功能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可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管控设备,所述管控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中;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VPC的网络节点;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转发所述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其中,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所述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所述第一边缘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所述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包括:
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主转发路径;
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其中,所述主转发路径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所述第二设备部署于所述第二VPC。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7.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所述方法包括:
向管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管控设备在所述管控设备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VPC的网络节点;
接收所述管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经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所述转发路径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所述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所述主转发路径是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备用转发路径是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主转发路径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所述第二设备部署于所述第二VPC。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11.一种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设备用于管理多个网络节点,所述管控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确定单元以及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一边缘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VPC的网络节点;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转发路径用于转发所述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其中,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所述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设备还包括获取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所述第一边缘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的网络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主转发路径;以及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备用转发路径;其中,所述主转发路径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所述第二设备部署于所述第二VPC。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17.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部署于第一虚拟私有云VPC,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以及创建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管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所述管控设备在所述管控设备所管理的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第一边缘节点;所述第一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VPC的网络节点;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控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创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VPC与第二VPC之间的报文经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所述转发路径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所述第一边缘节点与第二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第二边缘节点是所述多个网络节点中的用于与所述第二VPC连接的网络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节点包括第一主边缘节点和第一备用边缘节点,所述第二边缘节点包括第二主边缘节点和第二备用边缘节点;
所述创建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及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的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用转发路径,所述主转发路径是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备用转发路径是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之间的路径;所述主转发路径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之间没有共用的网络节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
所述第二主边缘节点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备用边缘节点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其中,所述第二设备部署于所述第二VPC。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小于等于所述备用转发路径的网络延迟。
21.一种管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管控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管控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22.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23.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管控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管控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管控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24.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接口电路和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接口电路用于从所述第一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管控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管控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云互联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135.0A CN113162779B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
PCT/CN2020/121987 WO2021139304A1 (zh) | 2020-01-07 | 2020-10-19 |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
EP20911756.3A EP4075730A4 (en) | 2020-01-07 | 2020-10-19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LOUD CONNECTION |
US17/858,346 US11750496B2 (en) | 2020-01-07 | 2022-07-06 | Method for multi-cloud interconnection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135.0A CN113162779B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2779A CN113162779A (zh) | 2021-07-23 |
CN113162779B true CN113162779B (zh) | 2024-03-05 |
Family
ID=7678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5135.0A Active CN113162779B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750496B2 (zh) |
EP (1) | EP4075730A4 (zh) |
CN (1) | CN113162779B (zh) |
WO (1) | WO20211393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77630B (zh) * | 2020-01-13 | 2022-09-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路由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US11405320B2 (en) * | 2020-12-04 | 2022-08-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validation of multiple paths in a network using segment routing |
CN114501161B (zh) * | 2022-04-11 | 2022-08-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音视频系统、接入方法、路由转发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8967A (zh) * | 2013-09-30 | 2015-04-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7517488A (zh) * | 2016-06-15 | 2017-1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551464A (zh) * | 2018-03-08 | 2018-09-18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云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574615A (zh) * | 2017-03-13 | 2018-09-25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路径mptcp的内容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8696895A (zh) * | 2017-04-07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379241A (zh) * | 2018-12-27 | 2019-02-2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0138887A (zh) * | 2019-04-03 | 2019-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224886A (zh) * | 2019-05-31 | 2019-09-1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隧道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边缘设备 |
CN110391982A (zh) * | 2018-04-20 | 2019-10-29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10535930A (zh) * | 2019-08-22 | 2019-12-03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cdn节点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68492B2 (en) * | 2014-05-20 | 2019-04-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Low latency connections to workspaces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US10142293B2 (en) * | 2015-12-15 | 2018-11-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ally defin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tunnels in hybrid cloud environments |
US10819630B1 (en) * | 2016-04-20 | 2020-10-27 | Equinix, Inc. | Layer three instances for a cloud-based services exchange |
US20190238449A1 (en) * | 2017-01-31 | 2019-08-01 | The Mode Group | High performance software-defined core network |
CN108449197B (zh) * | 2018-01-03 | 2020-11-20 | 北京大学 |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云环境网络构建方法 |
CN108270621A (zh) * | 2018-01-22 | 2018-07-1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mas的多云服务管理技术架构及模型 |
CN114374581B (zh) * | 2018-02-20 | 2023-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企业虚拟专用网络(vpn)与虚拟私有云(vpc)粘连 |
US11374794B2 (en) * | 2018-08-24 | 2022-06-28 | Vmware, Inc. | Transitive routing in public cloud |
US11095558B2 (en) * | 2018-12-28 | 2021-08-17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ASIC for routing a packet |
US11252126B1 (en) * | 2019-03-28 | 2022-02-1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omain name resolution in environment with interconnected virtual private clouds |
US11477110B2 (en) * | 2019-04-05 | 2022-10-18 | Google Llc | Cloud network reachability analysis for virtual private clouds |
CN110401588B (zh) * | 2019-07-15 | 2021-09-07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基于openstack的公有云平台中实现VPC对等连接方法及系统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10015135.0A patent/CN113162779B/zh active Active
- 2020-10-19 EP EP20911756.3A patent/EP4075730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10-19 WO PCT/CN2020/121987 patent/WO2021139304A1/zh unknown
-
2022
- 2022-07-06 US US17/858,346 patent/US1175049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8967A (zh) * | 2013-09-30 | 2015-04-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7517488A (zh) * | 2016-06-15 | 2017-1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574615A (zh) * | 2017-03-13 | 2018-09-25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路径mptcp的内容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8696895A (zh) * | 2017-04-07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551464A (zh) * | 2018-03-08 | 2018-09-18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云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0391982A (zh) * | 2018-04-20 | 2019-10-29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9379241A (zh) * | 2018-12-27 | 2019-02-2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路径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0138887A (zh) * | 2019-04-03 | 2019-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224886A (zh) * | 2019-05-31 | 2019-09-1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隧道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边缘设备 |
CN110535930A (zh) * | 2019-08-22 | 2019-12-03 |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cdn节点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750496B2 (en) | 2023-09-05 |
EP4075730A4 (en) | 2023-03-22 |
CN113162779A (zh) | 2021-07-23 |
US20220337506A1 (en) | 2022-10-20 |
WO2021139304A1 (zh) | 2021-07-15 |
EP4075730A1 (en) | 2022-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50586B2 (en) | Inter-clou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inter-cloud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US11750496B2 (en) | Method for multi-cloud interconnection and device | |
CN106878199B (zh) | 一种接入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1021314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8718269B (zh)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4143283B (zh) | 一种隧道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中心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10493129B (zh) | 备份标签路径的更新方法、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80592A1 (zh) |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130982B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25634B (zh) | 虚拟网络下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US12068955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forwarding,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3746717A (zh) |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通信装置 | |
CN104703211B (zh) | 一种虚拟化接入方法及设备 | |
CN108833272B (zh) | 一种路由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393840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 | |
CN114615179A (zh) | 报文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23273957A1 (zh) | 算力发布方法、算力更新方法及装置 | |
CN111263373B (zh) | 数据处理方法、控制器和转发设备 | |
CN114553707B (zh) | 网络的拓扑信息的生成和网络故障的定界方法、装置 | |
CN114422218A (zh) | 一种租户隔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830598B (zh) | Bgp会话建立、发送接口地址和别名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US20170126503A1 (en) |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etwork system | |
US20230188451A1 (en) | User keepal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3472625B (zh)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透明桥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20224638A1 (en) | Preventing generation of duplicate network rout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