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3090564B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0564B
CN113090564B CN202110461548.6A CN202110461548A CN113090564B CN 113090564 B CN113090564 B CN 113090564B CN 202110461548 A CN202110461548 A CN 202110461548A CN 113090564 B CN113090564 B CN 113090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ide wall
wall structure
gear memb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15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0564A (zh
Inventor
李享福
何志强
谢佳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15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0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0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0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2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62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26Mounting or removal of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风扇组件,壳体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套设于第一侧壁结构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于第一侧壁结构和第二侧壁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相对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壳体还围成与风扇收纳腔连通的环形风道和与环形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或者包括多个对应环形风道环形排列的子出风口;底座具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底座主体。其中,风扇主体可相较于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天气或环境下,为缓解高温、闷热,空气不流通带来的不适,人们通常会使用风扇等电器来带动空气流动,从而提升人体舒适度,市面上常见的风扇,通常立式或者坐式,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办公室等个人空间较小的环境中,立式或者坐式风扇通常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合使用,另一些常见的手持或者夹持风扇,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出风方向固定,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风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所述风扇收纳腔、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环形风道和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或者包括多个对应所述环形风道环形排列的子出风口;所述底座具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底座主体。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主体可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齿轮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齿轮件,所述第一齿轮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齿轮件啮合,使得所述第二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一齿轮件运动,进而所述风扇主体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所述风扇主体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可以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围成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还围成中空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在所述出风通道加速汇聚后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吹出。通过设置所述出风口为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可以起到对出风进行最大限度的压缩的作用,并能使得所述环形风道邻近所述出风口部分的气压大于所述出风口外部的气压,从而形成负压将所述环形风道中的出风压向所述出风口,使出风速度更快,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延伸部至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所述第一弧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用于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引导所述出风口的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部至所述延伸部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可以在增大所述环形风道的容积的同时,对出风起到压缩加速吹出的作用,使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更快的吹出,且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另外,所述第一弧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具有预设距离,可以对所述出风口的出风起到引导的作用,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在压缩排出后,在惯性作用下沿着原方向冲下弧形表面,带动弧形表面附近的风一起冲下来,形成瀑布一样的增压效果,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的相对设置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上,所述壳体还包括进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且分别罩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进风挡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之间还形成进风间隙,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通过所述进风间隙实现所述风扇的进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所述风扇收纳腔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风道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的第一风扇收纳腔和第二风扇收纳腔,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且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且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风扇组件、所述第二风扇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应可以使所述风扇的两端独立进出风,降低所述风扇使用时的噪音,同时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环形的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之间的所述风扇收纳腔、两个中轴线并列设置的所述环形风道和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分别连通的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扇收纳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连通;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的风扇轴平行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通过两个并列设置且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连接部围成所述风扇的壳体并将所述风扇组件收容其中,且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和所述连接部还围成两个中轴线并列设置的环形风道和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分别连通的两个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可以将风经由两个所述环形风道及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吹出,达到出风降温,使用户更加舒适的目的,所述风扇组件包裹于所述壳体内部,使所述风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噪音更小,且整个所述风扇的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同时,通过所述环形风道及所述环形出风口将风吹出,使所述风扇的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使用户使用时体感更加舒适,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还用于连接所述驱动件,使得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通过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可以使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可通过遥控器、按键等进行控制,更加便于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所述主齿轮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所述次齿轮件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可以精确控制所述主齿轮件与所述次齿轮件之间的啮合与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更加精确,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所述底座主体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通过在所述第二侧壁结构设有贯穿的安装开口,且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并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使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可以对所述主齿轮件进行限位固定,使所述主齿轮件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时更加稳定,保障了所述风扇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磁性件,所述底座为磁吸底座且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通过在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可以使得所述底座与设有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所述风扇主体磁性相吸,以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角度,方便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更佳。此外,磁性可拆卸连接还便于底座和风扇主体的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另外,所述风扇组件收纳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使所述风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噪音更小,且整个所述风扇的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所述第一齿轮件邻近所述第二外表面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件邻近所述第一外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所述底座主体与所述风扇主体相对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通过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磁性连接更加牢固的同时,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以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角度,采用弧形表面可以使两者间转动可以更加顺畅、稳定,且噪音小,易于操作。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以使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被支撑主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如电脑、平板等上,便于用户在使用如电脑、平板等所述第一外部物品时使用,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如桌面等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另外,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使所述底座直接吸附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从而将所述被支撑主体固定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底座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勾,当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所述风扇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到支撑状态用于支撑所述被支撑主体,并在不使用所述底座时转回为折叠状态便于收纳。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卡勾,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使所述风扇在收纳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稳定收纳。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折叠状态时完全收纳于所述底座收纳腔中,使所述底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2图1所示风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风扇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风扇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风扇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风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图7所示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风扇的剖视图。
图11是图7所示风扇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2是图7所示风扇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1。所述风扇1包括风扇主体10和底座40。所述底座40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风扇主体10,且可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支撑或夹持)外部物体上(如支撑在桌面上,或夹持固定在外部物体上)。
具体地,所述风扇主体10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20a的壳体20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中的风扇组件30,所述壳体20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21、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2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之间的连接部23、和与所述连接部23相对设置的延伸部24,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所述连接部23和所述延伸部24还用于围成所述风扇收纳腔20a、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连通的环形风道25和与所述环形风道25连通的出风口27,所述出风口27为环形出风口或者包括多个对应所述环形风道25环形排列的子出风口;所述底座4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的底座主体41,其中,所述底座4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41的第一齿轮件61,所述风扇主体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第二齿轮件62,所述第一齿轮件61用于与所述第二齿轮件62啮合,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61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运动,进而所述底座主体41与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件61和所述第二齿轮件62,使得所述第二齿轮件62可沿所述第一齿轮件61运动,进而所述风扇主体10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41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可以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
所述风扇1还可以包括电路板50,所述电路板50可以电连接风扇组件30以及控制开关(未标示),所述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壳体20上。
所述延伸部24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远离所述连接部23的一端,所述延伸部24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远离所述连接部23的一端围成所述出风口27,所述出风口27为朝向所述连接部23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27;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还围成中空的出风通道21a,所述出风口27的出风在所述出风通道21a加速汇聚后从所述连接部23所在的一侧吹出。通过设置所述出风口27为朝向所述连接部23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27,可以起到对出风进行最大限度的压缩的作用,并能使得所述环形风道25邻近所述出风口27部分的气压大于所述出风口27外部的气压,从而形成负压将所述环形风道25中的出风压向所述出风口27,使出风速度更快,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
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21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221,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221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部23至所述延伸部24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1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27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用于朝向所述连接部23所在一侧引导所述出风口27的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21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221,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21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222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连接部23至所述延伸部24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可以在增大所述环形风道25的容积的同时,对出风起到压缩加速吹出的作用,使所述出风口27的出风更快的吹出,且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另外,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211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27具有预设距离,可以对所述出风口27的出风起到引导的作用,所述出风口27的出风在压缩排出后,在惯性作用下沿着原方向冲下弧形表面,带动弧形表面附近的风一起冲下来,形成瀑布一样的增压效果,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
所述壳体20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连通的进风口26。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壳体20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环形的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外围,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和所述连接部23、所述延伸部24还用于围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之间的所述风扇收纳腔20a、两个中轴线并列设置的所述环形风道25和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25分别连通的两个所述出风口27,所述风扇收纳腔20a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25连通;所述风扇组件30的风扇轴平行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25的中轴线。通过两个并列设置且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21、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2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的连接部23围成所述风扇1的壳体20并将所述风扇组件30收容其中,且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21、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和所述连接部23还围成两个中轴线并列设置的环形风道25和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25分别连通的两个出风口27,所述风扇组件30可以将风经由两个所述环形风道25及对应的所述出风口27吹出,达到出风降温,使用户更加舒适的目的,所述风扇组件30包裹于所述壳体20内部,使所述风扇1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噪音更小,且整个所述风扇1的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同时,通过所述环形风道25及所述环形出风口27将风吹出,使所述风扇1的出风更加接近自然风,使用户使用时体感更加舒适,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12所示,所述进风口26包括第一进风口261和第二进风口262,所述第一进风口26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62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25的相对设置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2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6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上,所述壳体20还包括进风挡板28,所述进风挡板28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且分别罩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62,所述进风挡板28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之间还形成进风间隙281,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26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62均通过所述进风间隙281实现所述风扇1的进风;所述风扇组件30包括第一风扇组件31和第二风扇组件32,所述风扇收纳腔20a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风道25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25连通的第一风扇收纳腔20b和第二风扇收纳腔20c,所述第一进风口261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20b连通,所述第一风扇组件31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20b且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261,所述第二进风口262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20c连通,所述第二风扇组件32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20c且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262。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风扇组件31、所述第二风扇组件32分别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61、所述第二进风口262相对应可以使所述风扇1的两端独立进出风,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强度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1还包括驱动件63,所述第一齿轮件6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中的至少一个还用于连接所述驱动件63,使得在所述驱动件63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齿轮件61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运动。通过设置所述驱动件63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6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61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运动,可以使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底座40转动可通过遥控器、按键等进行控制,更加便于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所述驱动件63可以为电机。
所述第一齿轮件6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64,所述主齿轮件64包括第一基体641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641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642,所述第一齿轮件6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65,所述次齿轮件65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651,所述第二齿部651与所述第一齿部642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64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642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651运动。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齿部651与多个所述第一齿部642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64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642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651运动,可以精确控制所述主齿轮件64与所述次齿轮件65之间的啮合与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10在所述底座40上的转动更加精确,用户体验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22a,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为所述主齿轮件64,其连接所述驱动件63,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22a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62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22a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61啮合;所述底座主体41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651。通过在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设有贯穿的安装开口22a,且所述第二齿轮件62为所述主齿轮件64,并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22a安装,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22a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61啮合,可以对所述主齿轮件64进行限位固定,使所述主齿轮件64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一齿部642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651运动时更加稳定,保障了所述风扇1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主体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第一磁性件71,所述底座40为磁吸底座且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41的第二磁性件72,所述第二磁性件72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71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底座4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实现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通过在所述底座40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71,可以使得所述底座40与设有所述第二磁性件72的所述风扇主体10磁性相吸,以使得所述底座4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实现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10的角度,方便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更佳。此外,磁性可拆卸连接还便于底座40和风扇主体10的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1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71可以位于所述底座主体41的内侧。所述第二磁性件72可以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20a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的内侧。所述第一磁性件7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72均可为永磁体,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7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72中的一个为永磁体,另外一个为软磁体,永磁体是指在开路状态下能长期保留较高剩磁的磁体,如天然的磁石(磁铁矿)、人造磁体(铝镍钴合金)等,软磁体是指用铁等材料做的磁体,磁性不能永久保持,如铁硅合金(硅钢片),永磁体和软磁体都是常见的磁性材料,生产加工工艺也十分成熟,采用永磁体或软磁体制作所述第一磁性件7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72生成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所述第二侧壁结构22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223,所述底座主体41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223的第二外表面411,所述第一外表面223与所述第二外表面411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223与所述第二外表面411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本实施例中,主要以所述第一外表面223包括所述弧形凸起表面224,所述第二外表面411包括所述弧形凹陷表面41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224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412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7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72磁吸相接,所述第一齿轮件61邻近所述第二外表面411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件62邻近所述第一外表面223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件61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运动,所述底座主体41与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224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412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底座40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通过在所述第一外表面223与所述第二外表面411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223与所述第二外表面411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224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412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7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72磁吸相接,所述第一齿轮件61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62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10与所述底座40之间磁性连接更加牢固的同时,所述弧形凸起表面224可以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412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底座40运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角度,采用弧形表面可以使两者间转动可以更加顺畅、稳定,且噪音小,易于操作。
具体地,所述底座主体4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的第一支撑部4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2一端的第一固定部4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3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44。所述第一固定部4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44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如电脑显示屏、床头板、桌板或手推车的推杆)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4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4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4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42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如桌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44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此外,所述底座4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底座40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42、所述第一固定部4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44、所述第三磁性件等,可以使所述底座40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如电脑显示屏、床头板、桌板或手推车的推杆,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如桌面等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另外,所述底座4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使所述底座40直接吸附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从而将所述被支撑主体固定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底座40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4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44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支撑部42包括支撑主体421、连接所述支撑主体421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43之间的第一连接部422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4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4之间的第二连接部423,所述第一固定部43包括卡勾431,当所述第二连接部423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43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42的一端卡合固定;所述底座主体41还包括第三连接部424和第四连接部425,所述第三连接部424与所述第四连接部425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3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424与所述第四连接部425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42,所述第一支撑部42、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422-425围成底座收纳腔40a。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4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3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所述风扇1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44转到支撑状态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并在不使用所述底座40时转回为折叠状态便于收纳。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部43设置卡勾431,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423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43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42的一端卡合固定,使所述风扇1在收纳时所述第一固定部4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44稳定收纳,使所述底座4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便于收纳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44还设置有第一悬挂部44a,所述第一悬挂部44a用于将所述底座主体41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所述底座4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悬挂部44a悬挂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如墙面,可以在墙面安装悬挂钉等使所述底座4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悬挂部44a悬挂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悬挂部44a可以将所述底座主体41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底座40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所述底座40还包括粘接板45,所述粘接板45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悬挂部44a设置的第二悬挂部451,所述粘接板45用于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所述第二悬挂部451位于所述粘接板45远离所述第四外部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悬挂部451用于与所述第一悬挂部44a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41通过所述粘接板45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使用所述粘接板45可以使所述底座40免钉安装在需要悬挂安装的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粘接板45,可以使所述第二悬挂部451与所述第一悬挂部44a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41通过所述粘接板45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便于所述底座40上所述被支撑主体的悬挂固定和摘取,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挂部44a包括悬挂孔,所述第二悬挂部451包括可安装于所述悬挂孔中的凸块。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悬挂部44a为悬挂孔,所述第二悬挂部451为可安装于所述悬挂孔中的凸块,可以使所述底座40的悬挂固定和摘取更易操作,用户单手即可完成所述底座40与所述第四外部物体的悬挂连接和拆卸,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4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44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4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3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所述底座40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44转到支撑状态用于支撑所述被支撑主体,并在不使用所述被支撑主体时转回为折叠状态便于收纳。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风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风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所述风扇收纳腔、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环形风道和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
底座,具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底座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围成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还围成中空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在所述出风通道加速汇聚后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吹出;
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延伸部至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所述第一弧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用于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引导所述出风口的风,
所述壳体包括两个并列设置且环形的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使得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之间的所述风扇收纳腔、两个中轴线并列设置的所述环形风道和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分别连通的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扇收纳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连通;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的风扇轴平行于两个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
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垂直于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的截面为沿预设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一个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收纳腔、另一个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依次排列,使得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垂直于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的截面为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与所述收纳腔位置对应的部分,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齿轮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齿轮件,所述第一齿轮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齿轮件啮合,使得所述第二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一齿轮件运动,进而所述风扇主体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还用于连接所述驱动件,使得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所述主齿轮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所述次齿轮件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所述底座主体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勾,当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
7.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的环形的第二侧壁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和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之间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所述风扇收纳腔、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环形风道和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
底座,具有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底座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围成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出风的缝隙式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结构还围成中空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在所述出风通道加速汇聚后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一侧吹出;
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包括朝向内侧凸起的第一弧形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侧壁,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延伸部至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加再减小;所述第一弧形侧壁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结构的外表面为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表面,且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的凸起顶点与所述出风口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弧形侧壁用于朝向所述连接部所在一侧引导所述出风口的风,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环形的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外围,使得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结构、所述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还用于围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两侧的所述风扇收纳腔;
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的相对设置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上,所述壳体还包括进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连接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且分别罩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进风挡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之间还形成进风间隙,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通过所述进风间隙实现所述风扇的进风;
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风扇组件和第二风扇组件,所述风扇收纳腔包括位于所述环形风道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环形风道连通的第一风扇收纳腔和第二风扇收纳腔,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连通,
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扇收纳腔且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连通,所述第二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扇收纳腔且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垂直于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的截面为沿预设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垂直于所述环形风道的中轴线的截面为沿所述预设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齿轮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齿轮件,所述第一齿轮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齿轮件啮合,使得所述第二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一齿轮件运动,进而所述风扇主体相较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还用于连接所述驱动件,使得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所述主齿轮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所述次齿轮件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所述底座主体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磁性件,所述底座为磁吸底座且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所述第一齿轮件邻近所述第二外表面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件邻近所述第一外表面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所述底座主体与所述风扇主体相对转动,从而调整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14.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勾,当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
CN202110461548.6A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Active CN113090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548.6A CN113090564B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548.6A CN113090564B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564A CN113090564A (zh) 2021-07-09
CN113090564B true CN113090564B (zh) 2023-11-10

Family

ID=7668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1548.6A Active CN113090564B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056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335A (zh) * 2009-11-06 2011-05-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202149074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深圳市创意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涡轮式无叶风扇出风圈
CN202228444U (zh) * 2011-08-23 2012-05-23 曹珂 一种具有隐蔽进风口的无叶风扇
CN103104514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103291655A (zh) * 2013-06-24 2013-09-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无叶风扇涡轮装置
JP2015124624A (ja) * 2013-12-25 2015-07-06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機
WO2018059047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CN208057478U (zh) * 2018-04-18 2018-11-06 宁波有铭电器有限公司 风扇、落地扇及台扇
CN212672121U (zh) * 2020-04-10 2021-03-09 国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3994B (zh) * 2011-01-25 2014-04-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風扇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335A (zh) * 2009-11-06 2011-05-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202149074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深圳市创意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涡轮式无叶风扇出风圈
CN202228444U (zh) * 2011-08-23 2012-05-23 曹珂 一种具有隐蔽进风口的无叶风扇
CN103104514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余姚市华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叶风扇
CN103291655A (zh) * 2013-06-24 2013-09-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无叶风扇涡轮装置
JP2015124624A (ja) * 2013-12-25 2015-07-06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機
WO2018059047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CN208057478U (zh) * 2018-04-18 2018-11-06 宁波有铭电器有限公司 风扇、落地扇及台扇
CN212672121U (zh) * 2020-04-10 2021-03-09 国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564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86677A1 (en) Base station, wireless headset and headband thereto
CN113090564B (zh) 风扇
CN101771737A (zh) 电子装置
CN217814038U (zh) 一种风扇
CN111405410A (zh) 磁吸式伸缩装置及头戴设备
CN216592216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WO2021258836A1 (zh) 一种安装于眼镜上的音频设备
CN212899135U (zh) 便携风扇
CN213931251U (zh) 一种可穿戴风扇装置
CN208702759U (zh) 一种磁吸式可充电风扇
CN219191786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磁吸式装饰画
CN215409300U (zh) 风扇及其磁吸底座
CN111829113A (zh) 挂脖风扇及风扇组合
CN215378997U (zh) 支架及手机壳
CN213547795U (zh) 耳机盒
CN211874797U (zh) 挂脖风扇
CN113384904A (zh) 一种可拆分式智能游戏手柄
CN113090565A (zh) 风扇
CN219740368U (zh) 一种带定位机构的对讲机
CN218266411U (zh) 挂脖风扇
CN215058329U (zh) 磁吸底座及风扇
CN217209627U (zh) 一种带有磁吸配套装置的帐篷空调
CN220234285U (zh) 无线充电器、控制器及多功能座椅
CN216381921U (zh) 一种挂脖风扇
KR20200010845A (ko) 휴대용 선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