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2710A -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62710A CN113062710A CN202110220497.8A CN202110220497A CN113062710A CN 113062710 A CN113062710 A CN 113062710A CN 202110220497 A CN202110220497 A CN 202110220497A CN 113062710 A CN113062710 A CN 1130627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ge
- clamp head
- frame
- guide cylinder
- head conv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btaining from underwater installations
- E21B43/013—Connecting a production flow line to an underwater well hea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4/00—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4/02—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 heads
- E21B34/04—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 heads in underwater well he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4/00—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4/02—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 heads
- E21B34/04—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 heads in underwater well heads
- E21B34/045—Valve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in well heads in underwater well heads adapted to be lowered on a tubular string into position within a blow-out preventer stack, e.g. so-called test tre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包括:内导向筒,外导向筒、下卡箍头转换法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框架、ROV操作单螺栓卡箍、节流阀、吊装机构,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和上卡箍头转换法兰通过ROV操作ROV操作单螺栓卡箍对接或分离;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可以通过鞍形下放工具或者吊杆进行水下起吊和回收;可通过ROV操作进行锁紧和解锁单螺栓卡箍进行水下对接和分离;外导向筒和内导向筒配合可进行粗略导向,降低对接难度;可通过ROV操作旋转装置调整节流阀节流开口的开度,调节压力和流速;指针和指示刻度标识可显示水下部件的动作情况;通过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上的测试通道连接试压管线,可实现反向试压,检测对接密封压力完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井喷事故后,从事故井内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溢油,并伴随有毒有害的腐蚀性气体,并产生水合物。救援过程中,一般利用封井装置进行封堵和回收溢油,并采用软关井的封井策略,即利用分支通道的阀门和节流装置控制流量和压力,以实现可控关井。而节流装置下放安装困难,下放安装后不能确定密封性是否良好,由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安全有效封井。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实现可控软关井功能,确保井下抢险期间节流装置能正常工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满足钻井、开采、井喷事故等作业中调节并控制井内或者管道内的流体的要求,该装能够实现调节压力和流速,能够配合ROV进行水下起吊和对接,并能够进行水下压力完整性测试,保证节流装置正常工作,进而提高了封井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包括:
内导向筒,内导向筒包括两部分,其两部分合并后抱紧下卡箍头转换法兰的外圆柱面形成一体,并预设于对应的管汇中;
外导向筒,外导向筒一端可套设于内导向筒外壁面上、且形成对接粗定位;其另一端固定有一个框架;
ROV操作单螺栓卡箍,框架内部形成一个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有ROV操作单螺栓卡箍,ROV操作单螺栓卡箍操作孔侧向伸出安装腔室;
上卡箍头转换法兰,框架中部有贯穿孔,下卡箍头转换法兰的另一端经贯穿孔底部穿入安装腔内,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一端自贯穿孔顶部穿入安装腔内,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和上卡箍头转换法兰通过ROV操作ROV操作单螺栓卡箍对接或分离;
节流阀,上卡箍头转换法兰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节流阀;节流阀出口与海水连通向外喷射溢油,或节流阀出口连接连接管线回收溢油;
以及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固定于框架上方,用于吊装;
其中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上开设有测试通道,测试通道一端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密封端面,另一端通过管接头、管线连接水下液飞头Y,并由ROV液压源提供测试压力,ROV液压表显示压力值。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内导向筒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预设于对应的管汇中,通过吊装机构吊装整个装置进入水中,通过外导向筒和内导向筒配合完成对接粗定位导向,通过ROV操作单螺栓卡箍进行上卡箍头转换法兰和下上卡箍头转换法兰的精定位导向,ROV通过操作孔操作ROV操作单螺栓卡箍完成对接或分离,由此吊装、对接方便;且能够在对接后通过ROV液压源提供测试压力,在线实现密封性能测试,进而保证了节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了封井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测试通道包括竖直通道和水平通道,竖直通道一端连通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密封端面处,另一端与水平通道的一端连通,水平通道上密封固定有管接头。密封端面设置有金属密封圈,防止卡箍头转换法兰内部液体外漏,竖直通道一端处于金属密封圈外侧,通过外部测试压力反向加压测试该处气密性,并通过ROV液压表显示压力值,进而判断对接后密封端面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内导向筒外臂圆周方向上竖直筋和斜筋交汇处形成一个圆形区域C,外导向筒上形成有多段为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和内导向筒导向,且错开布置的锥形段和圆柱段;由此方便初始对接中的定位。
进一步地,框架包括四块有孔的矩形侧板,和通过贯穿孔贯穿的框架上板和框架下板;矩形侧板、框架上板和框架下板两两接合并通过双头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在一起形成用于固定ROV操作单螺栓卡箍的安装腔室。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连接的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于节流阀的外壁上对应的进口处,且使节流阀处于水平放置状态;由此该结构适用于分流型截流,即将溢油喷射至海水内,节流阀出口是指向前方的,也就指向井口方向或者叫做井喷射流的方向,这样ROV水下机器人游弋在外侧,不会被射流击中。
进一步地,采用分流型,吊装机构包括:吊杆及第一吊耳,框架顶部相对节流阀两侧对称焊接有两组第一吊耳,第一吊耳具有双吊孔,且形成“7”字形;吊杆为“门”形结构,通过截面为圆柱形钢管弯曲而成,其上部向内收缩形成圆滑弧度,其两侧圆柱形钢管中间通过加强板相连固定,两个圆柱形钢管下端面沿着轴线方向焊接有双吊孔的第二吊耳,第二吊耳与第一吊耳上的吊孔通过销轴穿设固定。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鞍形下放框、升高法兰及三通;鞍形下放框为一个单侧封闭的马鞍形结构,其开口侧通过法兰抱箍与节流阀的进口处法兰连接,其内部设置有与节流阀进口依次连通的升高法兰及三通;鞍形下放框封闭侧对应的底部设置有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与三通固定的通过孔,且使节流阀处于竖直放置状态。由此,该结构适用于回收型,即将节流阀出口引向远离井喷射流的一侧,使出口向下并连接一根水下软管线,这个软管线通过水下的管汇将溢出的原油源源不断的收集起来,回收到海面上停泊的收油船只上,一来减少了海洋污染,二来回收的原油也做为开采收益可以进一步炼化成汽油、柴油等产品,降低了损失。
进一步地,采用回收型,吊装机构为设置于鞍形下放框顶部的第三吊耳。
进一步地,框架顶部装有刻度标识,ROV操作单螺栓卡箍的耳轴上端装有指针,指针跟随耳轴转动而随动并指示于刻度标识上,由此可显示水下部件的动作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收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内导向筒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
图2附图为图1部件的爆炸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流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内导向筒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
图4附图为图3部件的爆炸图;
图5附图示出了内导向筒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连接示意图;
图6附图示出了ROV操作单螺栓卡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附图示出了指针和刻度标识的位置对应关系;
图8附图示出了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密封端面测试示意图;
图9附图示出了回收型节流装置溢油流通路线;
图10附图示出了节流型节流装置溢油流通路线;
图中:100-内导向筒,200-下卡箍头转换法兰,300-外导向筒,301-第二段圆柱面,302-第二段锥面,303-菱形板,304-U型加强筋,305-第一段圆柱面,306-第一段锥面,400-框架,401-矩形侧板,402-框架上板,403-框架下板,404-指针,405-刻度标识,500-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1-耳轴,600-上卡箍头转换法兰,700-节流阀,701-连接法兰,702-鞍形下放框,7021-第三吊耳,703-升高法兰,704-三通,705-法兰抱箍,800-吊装机构,801-吊杆,8011-加强板,8012-第二吊耳,8013-销轴,802-第一吊耳,900-测试通道,901-管接头,902-管线,903-竖直通道,904-水平通道,C-圆形区域,Y-水下液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能够通过钻井船、钻井平台或其他类型船只起吊和下放至水下,通过连接装置进行水下管道对接;对接后可以通过试压接口进行反向压力试验,验证水下压力完整性测试;吊具释放、水下对接、节流阀的控制均可由水下机器人(ROV)来控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分流型或回收型,分流型适合井喷后短期内能够关井的工况,而回收型适合井喷后短期内不能够关井的工况。
参见附图1和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回收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包括:
内导向筒100,内导向筒100包括两部分,其两部分合并后抱紧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外圆柱面形成一体,并预设于对应的管汇中;
外导向筒300,外导向筒300一端可套设于内导向筒100外壁面上、且形成对接粗定位;其另一端固定有一个框架400;
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框架400内部形成一个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有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操作孔侧向伸出安装腔室;
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框架400中部有贯穿孔,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另一端经贯穿孔底部穿入安装腔内,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一端自贯穿孔顶部穿入安装腔内,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通过ROV操作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对接或分离;
节流阀700,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节流阀700;节流阀700出口与海水连通向外喷射溢油,或节流阀700出口连接连接管线回收溢油;
以及吊装机构800,吊装机构800固定于框架400上方,用于吊装;
其中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上开设有测试通道900,测试通道900一端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另一端通过管接头901、管线902连接水下液飞头Y,并由ROV液压源提供测试压力,ROV液压表显示压力值。
参见附图8,测试通道900包括竖直通道903和水平通道904,竖直通道903一端连通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处,另一端与水平通道904的一端连通,水平通道904上密封固定有管接头901。
参见附图5,内导向筒100外臂圆周方向上竖直筋和斜筋交汇处形成一个圆形区域C,外导向筒300上形成有多段为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内导向筒100导向,且错开布置的锥形段和圆柱段。
框架400包括四块有孔的矩形侧板401,和通过贯穿孔贯穿的框架上板402和框架下板403;矩形侧板401、框架上板402和框架下板403两两接合并通过双头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在一起形成用于固定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的安装腔室。
上述方案中,连接部包括鞍形下放框702、升高法兰703及三通704;鞍形下放框702为一个单侧封闭的马鞍形结构,其开口侧通过法兰抱箍705与节流阀700的进口处法兰连接,其内部设置有与节流阀700进口依次连通的升高法兰703及三通704;鞍形下放框702封闭侧对应的底部设置有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与三通704固定的通过孔,且使节流阀700处于竖直放置状态,方便将节流阀出口引至远离井口处,吊装机构800为设置于鞍形下放框702顶部的第三吊耳7021。
参见附图9,回收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节流阀的法兰可以连接管线,可以跨接管线,也可以是连接水下管汇的管线或者FPSO收油船的浮力管线,通过钻井船、钻井平台或其他平台起吊下入海中或吊出,鞍形下放工具上的吊耳作为下放和回收吊点;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和内导向筒安装在预先布置的水下管道上,水下对接时,导向筒外筒可以进行粗略导向,插入后ROV操作单螺栓卡箍进行精确导向,ROV操作单螺栓卡箍锁紧,完成水下对接。上述回收型节流装置水下溢出原油→下部的其他阀门→下卡箍头转换法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三通→升高法兰→水下节流阀→回收管线→海面回收船只→经过炼化获得收益降低损失。
参见附图3和4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流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包括:
内导向筒100,内导向筒100包括两部分,其两部分合并后抱紧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外圆柱面形成一体,并预设于对应的管汇中;
外导向筒300,外导向筒300一端可套设于内导向筒100外壁面上、且形成对接粗定位;其另一端固定有一个框架400;
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框架400内部形成一个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有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操作孔侧向伸出安装腔室;
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框架400中部有贯穿孔,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另一端经贯穿孔底部穿入安装腔内,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一端自贯穿孔顶部穿入安装腔内,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通过ROV操作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对接或分离;
节流阀700,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节流阀700;节流阀700出口与海水连通向外喷射溢油,或节流阀700出口连接连接管线回收溢油;
以及吊装机构800,吊装机构800固定于框架400上方,用于吊装;
其中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上开设有测试通道900,测试通道900一端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另一端通过管接头901、管线902连接水下液飞头Y,并由ROV液压源提供测试压力,ROV液压表显示压力值。
参见附图8,测试通道900包括竖直通道903和水平通道904,竖直通道903一端连通至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处,另一端与水平通道904的一端连通,水平通道904上密封固定有管接头901。
参见附图5,内导向筒100外臂圆周方向上竖直筋和斜筋交汇处形成一个圆形区域C,外导向筒300上形成有多段为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内导向筒100导向,且错开布置的锥形段和圆柱段。
框架400包括四块有孔的矩形侧板401,和通过贯穿孔贯穿的框架上板402和框架下板403;矩形侧板401、框架上板402和框架下板403两两接合并通过双头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在一起形成用于固定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的安装腔室。
上述方案中,连接部为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连接的连接法兰701,连接法兰701设置于节流阀700的外壁上对应的进口处,且使节流阀700处于水平放置状态。吊装机构800包括:吊杆801及第一吊耳802,框架400顶部相对节流阀700两侧对称焊接有两组第一吊耳802,第一吊耳802具有双吊孔,且形成“7”字形;吊杆801为“门”形结构,通过截面为圆柱形钢管弯曲而成,其上部向内收缩形成圆滑弧度,其两侧圆柱形钢管中间通过加强板8011相连固定,两个圆柱形钢管下端面沿着轴线方向焊接有双吊孔的第二吊耳8012,第二吊耳8012与第一吊耳802上的吊孔通过销轴8013穿设固定。
参见附图10,分流型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不连接管线,通过钻井船、钻井平台或其他平台起吊下入海中或吊出,吊杆上端弧形作为下放和回收吊点;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和内导向筒安装在预先布置的水下管道上,水下对接时,导向筒外筒可以进行粗略导向,插入后ROV操作单螺栓卡箍进行精确导向,ROV操作单螺栓卡箍锁紧,完成水下对接。上述分流型节流装置水下溢出的原油→下部的其他阀门→下卡箍头转换法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水下节流阀→所在海域的海水中→最终上浮到水面污染环境。
有利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框架下板403和外导向筒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上面有平面,中空的多段锥筒结构;外导向筒与框架下板之间有加强筋,筒圆柱面上在两个加强筋间隔处有窗口;外导向筒下部安装有两层菱形板303,与菱形板303相连有加强筋和强化管;在强化管对应侧,与菱形板303外轮廓相连有三个U型加强筋304,以增强外导向筒强度。
参见附图6和7,本发明中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为现有技术,可参见专利文献CN108678705A公开的一种水下卡箍式连接器,本发明中框架400顶部装有刻度标识405,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的耳轴501上端装有指针404,指针404跟随耳轴501转动而随动并指示于刻度标识405上。刻度标识一侧为S,一侧为O;指针安装在ROV操作单螺栓卡箍的一个螺母耳轴上,刻度标识安装在外框架上板上。单螺栓卡箍锁紧时螺母耳轴位于“S”附近,指针指向“S”,相反,打开时,指针指向“O”。
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密封性测试,ROV携带压力源,通过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上的测试通道连接试压管线,可实现反向试压,检测对接密封压力完整性。竖直通道连通至金属密封钢圈的外侧,密封钢圈是一个圆形平板结构,平板的上下两侧均装有密封O型密封圈,当上、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压紧钢圈时,同时也将这个密封O型圈压紧。这样在金属密封钢圈向外到O形圈以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缝隙容腔。水平通道连接一根管线,用ROV携带一个水下飞线向内部施加静水压力,这个压力只会作用于钢圈的外侧,与工作状态正好相反,工作时,上卡箍头内部流通孔有来自井下的压力,其压力作用于密封钢圈的密封带内侧。通过反向试压可以检验密封钢圈是否形成初始密封,以检验安装是否达到要求。
上述实施例中,关于粗定位和精定位,随着钻井船的钢丝绳下放分流型或回收型便携节流装置,下部的外导向筒慢慢接近早已安装在水下设备管汇上的下卡箍头转换法兰,由于外导向筒的内径较大,而下卡箍头转换法兰的外径较小,尽管随着水流作用便携节流装置会随着水流摆动,但是可以在有较大轴线偏差相差(170-200mm)或者偏角(5~10°)的情况下插入,进入后外导向筒的第一段锥面306接触下卡箍头转换法兰表面,使之慢慢沿着锥面滑入第一段圆柱面305,进入一段距离后,下卡箍头转换法兰的外侧包裹的内导向筒开始起作用,外侧的圆周方向分布的筋形成一个类似圆形的区域C,其直径也略小于外导向筒的第一段圆柱面305,先是内导向筒外侧斜筋接触外导向筒的第一段锥面306,慢慢滑入,随后外侧筋的直面接触外导向筒的第一段圆柱面305,这样可以将下放时较大的轴线偏角或者偏心纠正至(0-1°)和10mm左右的差。随着慢慢进入,当内导向筒斜筋与外导向筒第二段锥面302接触,下卡箍头转换法兰外径于外导向筒第二段圆柱面301接触精确导向开始发挥作用,单螺栓卡箍的下板上有锥面,三个定位销可以形成三点定位的圆形区域,上卡箍头的上部表面接触锥面后,逐步进入三个定位销所形成的圆形区域内,这一过程可以把上下卡箍头的轴线偏差约束在1mm左右以及一个极小的轴线角度内。也就是精确定位的效果。最终实现上下卡箍头法兰的精确对接,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可以通过鞍形下放工具或者吊杆进行水下起吊和回收;可通过ROV操作旋转装置进行锁紧和解锁单螺栓卡箍进行水下对接和分离;外导向筒和内导向筒配合可进行粗略导向,降低对接难度;可通过ROV操作旋转装置调整节流阀节流开口的开度,调节压力和流速;指针和指示刻度标识可显示水下部件的动作情况;通过与上卡箍头转换法兰上的测试通道连接试压管线,可实现反向试压,检测对接密封压力完整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导向筒(100),所述内导向筒(100)包括两部分,其两部分合并后抱紧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外圆柱面形成一体,并预设于对应的管汇中;
外导向筒(300),所述外导向筒(300)一端可套设于所述内导向筒(100)外壁面上、且形成对接粗定位;其另一端固定有一个框架(400);
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所述框架(400)内部形成一个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固定有所述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所述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操作孔侧向伸出所述安装腔室;
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所述框架(400)中部有贯穿孔,所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的另一端经所述贯穿孔底部穿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一端自所述贯穿孔顶部穿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通过ROV操作所述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对接或分离;
节流阀(700),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节流阀(700);所述节流阀(700)出口与海水连通向外喷射溢油,或所述节流阀(700)出口连接连接管线回收溢油;
以及吊装机构(800),所述吊装机构(800)固定于所述框架(400)上方,用于吊装;
其中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上开设有测试通道(900),所述测试通道(900)一端至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所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另一端通过管接头(901)、管线(902)连接水下液飞头(Y),并由ROV液压源提供测试压力,ROV液压表显示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通道(900)包括竖直通道(903)和水平通道(904),所述竖直通道(903)一端连通至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和所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密封端面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通道(904)的一端连通,所述水平通道(904)上密封固定有所述管接头(9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向筒(100)外臂圆周方向上竖直筋和斜筋交汇处形成一个圆形区域(C),所述外导向筒(300)上形成有多段为所述下卡箍头转换法兰(200)和所述内导向筒(100)导向,且错开布置的锥形段和圆柱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0)包括四块有孔的矩形侧板(401),和通过所述贯穿孔贯穿的框架上板(402)和框架下板(403);所述矩形侧板(401)、所述框架上板(402)和所述框架下板(403)两两接合并通过双头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在一起形成用于固定所述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的安装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连接的连接法兰(701),所述连接法兰(701)设置于所述节流阀(700)的外壁上对应的进口处,且使所述节流阀(700)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800)包括:吊杆(801)及第一吊耳(802),所述框架(400)顶部相对所述节流阀(700)两侧对称焊接有两组所述第一吊耳(802),所述第一吊耳(802)具有双吊孔,且形成“7”字形;吊杆(801)为“门”形结构,通过截面为圆柱形钢管弯曲而成,其上部向内收缩形成圆滑弧度,其两侧圆柱形钢管中间通过加强板(8011)相连固定,两个圆柱形钢管下端面沿着轴线方向焊接有双吊孔的第二吊耳(8012),所述第二吊耳(8012)与所述第一吊耳(802)上的吊孔通过销轴(8013)穿设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鞍形下放框(702)、升高法兰(703)及三通(704);所述鞍形下放框(702)为一个单侧封闭的马鞍形结构,其开口侧通过法兰抱箍(705)与所述节流阀(700)的进口处法兰连接,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节流阀(700)进口依次连通的所述升高法兰(703)及所述三通(704);所述鞍形下放框(702)封闭侧对应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上卡箍头转换法兰(600)与所述三通(704)固定的通过孔,且使所述节流阀(700)处于竖直放置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800)为设置于所述鞍形下放框(702)顶部的第三吊耳(7021)。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0)顶部装有刻度标识(405),所述ROV操作单螺栓卡箍(500)的耳轴(501)上端装有指针(404),所述指针(404)跟随所述耳轴(501)转动而随动并指示于所述刻度标识(40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0497.8A CN113062710A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0497.8A CN113062710A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62710A true CN113062710A (zh) | 2021-07-02 |
Family
ID=7655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0497.8A Pending CN113062710A (zh) | 2021-02-26 | 2021-02-26 |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6271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8540A (zh) * | 2022-06-14 | 2022-07-12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距离高效驱动水下可回收式节流阀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88622A1 (en) * | 2001-01-10 | 2002-07-11 | Beall Scott Kennedy | Remotely installed pressure containing closure |
CN101553639A (zh) * | 2006-10-04 | 2009-10-07 | 氟石科技公司 | 适于高压井生产的井底双生产节流阀 |
CN201627561U (zh) * | 2010-04-01 | 2010-11-10 | 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 | 带安全阀单筒双井海洋井口装置 |
US20120305259A1 (en) * | 2011-05-31 | 2012-12-06 | Vetco Gray Inc. | Annulus vent system for subsea wellhead assembly |
US20120312543A1 (en) * | 2011-06-09 | 2012-12-13 | Churchill Frederick | Deepwater blow out thrott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20120318520A1 (en) * | 2011-06-14 | 2012-12-20 | Trendsetter Engineering, Inc. | Diverter system for a subsea well |
CN103423530A (zh) * | 2012-07-11 | 2013-12-0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机械锁紧式水下管道连接器 |
CN103422830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压井套管打孔装置 |
CN103470227A (zh) * | 2013-09-16 | 2013-12-25 | 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油田深海采油树 |
CN203500654U (zh) * | 2013-09-24 | 2014-03-26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海底液压卡爪式连接器 |
CN104175279A (zh) * | 2014-07-31 | 2014-12-03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卡箍式手动快速管道连接装置 |
CN204663483U (zh) * | 2015-05-26 | 2015-09-23 | 江苏金加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采油气树 |
CN105952402A (zh) * | 2016-06-20 | 2016-09-21 |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节流阀送入工具 |
CN106369236A (zh) * | 2016-10-12 | 2017-02-01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水下管汇垂直卡箍式连接器 |
CN108678705A (zh) * | 2018-07-03 | 2018-10-19 | 苏州道森钻采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卡箍式连接器 |
CN208456536U (zh) * | 2018-05-19 | 2019-02-01 | 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采油树下放安装测试工具 |
CN111561299A (zh) * | 2020-05-26 | 2020-08-21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工程船的排液采气作业系统及作业方法 |
-
2021
- 2021-02-26 CN CN202110220497.8A patent/CN1130627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88622A1 (en) * | 2001-01-10 | 2002-07-11 | Beall Scott Kennedy | Remotely installed pressure containing closure |
CN101553639A (zh) * | 2006-10-04 | 2009-10-07 | 氟石科技公司 | 适于高压井生产的井底双生产节流阀 |
CN201627561U (zh) * | 2010-04-01 | 2010-11-10 | 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 | 带安全阀单筒双井海洋井口装置 |
US20120305259A1 (en) * | 2011-05-31 | 2012-12-06 | Vetco Gray Inc. | Annulus vent system for subsea wellhead assembly |
US20120312543A1 (en) * | 2011-06-09 | 2012-12-13 | Churchill Frederick | Deepwater blow out thrott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20120318520A1 (en) * | 2011-06-14 | 2012-12-20 | Trendsetter Engineering, Inc. | Diverter system for a subsea well |
CN103422830A (zh) * | 2012-05-15 | 2013-12-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压井套管打孔装置 |
CN103423530A (zh) * | 2012-07-11 | 2013-12-0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机械锁紧式水下管道连接器 |
CN103470227A (zh) * | 2013-09-16 | 2013-12-25 | 洪泽东俊机械有限公司 | 海洋油田深海采油树 |
CN203500654U (zh) * | 2013-09-24 | 2014-03-26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海底液压卡爪式连接器 |
CN104175279A (zh) * | 2014-07-31 | 2014-12-03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卡箍式手动快速管道连接装置 |
CN204663483U (zh) * | 2015-05-26 | 2015-09-23 | 江苏金加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 整体式采油气树 |
CN105952402A (zh) * | 2016-06-20 | 2016-09-21 | 重庆前卫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节流阀送入工具 |
CN106369236A (zh) * | 2016-10-12 | 2017-02-01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水下管汇垂直卡箍式连接器 |
CN208456536U (zh) * | 2018-05-19 | 2019-02-01 | 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采油树下放安装测试工具 |
CN108678705A (zh) * | 2018-07-03 | 2018-10-19 | 苏州道森钻采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卡箍式连接器 |
CN111561299A (zh) * | 2020-05-26 | 2020-08-21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工程船的排液采气作业系统及作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姜瑛;李忠庆;杨成鹏;刘军;陈卓;王立权;: "卡箍式水下连接器着陆缓冲过程仿真分析", 石油机械, vol. 43, no. 09, pages 47 - 51 * |
陈大江;齐效文;施佳;周声结;张鹏举;叶欣梁;: "水下管道连接器设计研究及应用", 船舶工程, vol. 39, no. 06, pages 89 - 94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8540A (zh) * | 2022-06-14 | 2022-07-12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距离高效驱动水下可回收式节流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354951A (en) | Marine drilling apparatus | |
CN113153173B (zh) | 一种超高压抗硫抗冲蚀节流压井管汇 | |
US6290432B1 (en) | Diverless subsea hot tap system | |
US8931562B2 (en) | Collector for capturing flow discharged from a subsea blowout | |
US3658366A (en) | Underwater pipeline connection | |
US4120362A (en) | Subsea station | |
US4194857A (en) | Subsea station | |
US20050155757A1 (en) | Fluid collecting device | |
US11274504B2 (en) | Top connections of subsea risers | |
NO340393B1 (no) | Subsea reparasjons- og vedlikeholdsverktøy for rørledning, samt fremgangsmåte for utskiftning av ødelagte rørledninger | |
US8069874B2 (en) | System for hot tapping | |
US4335752A (en) | Flanged pipe | |
CN113062710A (zh) | 一种便携式水下对接节流装置 | |
CN111237542A (zh) | 用于j型安装的深水气田水下连接扩展设备 | |
US3454083A (en) | Fail-safe subsea fluid transportation system | |
US4299261A (en) | Offshore loading system | |
CN201615337U (zh) | 海底管道集油器 | |
US12173828B2 (en) | Connector for a subsea drilling riser | |
CN204627551U (zh) | 海上石油钻井功能软管连接及应急释放装置 | |
CN218177188U (zh) | 一种抗冲蚀超高压压井管 | |
CN215371425U (zh) | 用于深水海管法兰连接的对准结构、深水海管法兰组件 | |
CN215169867U (zh) | 一种重建井口应急抢险装置 | |
US20090223673A1 (en) | Offshore Riser Retrof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058494B (zh) | 一种用于绞吸式挖泥船的滑轨式旁通蝴蝶门装置 | |
US8646534B2 (en) | Well head containment fitting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