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968A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29968A CN112929968A CN201911243346.3A CN201911243346A CN112929968A CN 112929968 A CN112929968 A CN 112929968A CN 201911243346 A CN201911243346 A CN 201911243346A CN 112929968 A CN112929968 A CN 1129299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dom access
- access preamble
- doppler
- coverage area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1—Reducing phase shif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通常采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网络。
相关技术中,网络设备以小区为单位广播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进一步地,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在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相关技术中的位于同一小区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均相同。
可见,对于距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来说其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距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相同,从而会导致浪费时频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提升了时频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该预设覆盖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从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获取的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其中,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为根据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划分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多普勒参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该多普勒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包括: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中的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由系统预置的,或者由上述网络设备预置的;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或者理解为: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越长,则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
接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该终端设备在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该目标时频资源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该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以便于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后,可以根据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进一步地,该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所发送的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任意终端设备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该预设覆盖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获取的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其中,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为根据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划分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多普勒参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该多普勒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包括: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该终端设备在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该目标时频资源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该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数据和输出处理后的数据,该处理器用于对该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得到该处理后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该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
该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该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
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如上述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数据和输出处理后的数据,该处理器用于对该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得到该处理后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由该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
该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该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
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如上述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陆地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TN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O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场景和部分词汇进行解释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适用于陆地通信场景中,也可以适用于非陆地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通信场景中;当然,还可以适用于其它通信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陆地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陆地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1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为了便于画图,图1中以终端设备11和终端设备12为例示出的);其中,终端设备11与网络设备10之间的距离,小于终端设备12与网络设备10之间的距离。
当然,该陆地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上述陆地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可以是2G网络的基站接入系统(即该RAN包括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或可以为3G网络的基站接入系统(即该RAN包括基站和RNC),或可以为4G网络的基站接入系统(即该RAN包括eNB和RNC),或可以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网络的基站接入系统,或者可以为未来网络的基站接入系统等。
示例性地,在陆地通信场景中,上述网络设备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站、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其中,基站: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或者称之为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gNodeB,gNB),或者未来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终端设备11和/或终端设备12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又例如,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机器类型通信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上述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UE),在此不作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TN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NTN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为了便于画图,图2中以终端设备21和终端设备22为例示出的);其中,终端设备21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距离,小于终端设备22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距离。
当然,该NTN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上述NTN通信场景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卫星通信中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示例性地,在NTN通信场景中,网络设备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卫星设备,例如,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设备、LEO卫星设备中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LEO卫星设备中设置于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内的芯片、非静止轨道(non-geostationary earthorbit,NGEO)通信卫星设备、NGEO通信卫星设备中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者,NGEO通信卫星设备中设置于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内的芯片。
上述终端设备21和/或终端设备2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移动终端、中继站、或者上述陆地通信场景中的基站。例如,上述卫星设备可以为上述终端设备21和终端设备22提供通信服务,上述终端设备21和终端设备22作为中继站向与其连接的其它设备提供上述通信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中具有网络功能的设备,对应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D2D通信中具有接收功能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网络设备侧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任意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上述任意网络设备中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的)。示例性地,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电路或者模块等,本申请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终端设备侧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任意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上述任意终端设备中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的)。示例性地,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可以是芯片系统、电路或者模块等,本申请不作限制。
本申请所涉及的上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随机接入前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序列(sequence)和保护间隔(guard time,GT)。考虑到CP的作用之一是消除由往返时延差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因此,当往返时延差增大时,则CP的长度也增加,另外序列的长度和GT的长度均不短于CP的长度,所以,往返时延差的增大,势必会使随机接入前导的总长度增加。
由于上述陆地通信场景中的陆地小区半径不大于100km,陆地小区内往返时延较小,因此,随机接入前导的CP长度小于或等于684.37us。但是,在上述NTN通信场景中每个波束(beam)的直径较大,波束中的往返时延差远大于陆地通信场景中的往返时延,考虑到随机接入前导中CP的长度要大于最大往返时延差,且序列的长度和GT的长度均不短于CP的长度,因此,NTN通信场景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总长度远大于陆地通信场景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的总长度,从而NTN通信场景中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会占用更多的时频资源。
以上述LEO卫星通信为例,假设轨道高度为1200km,波束直径约为300km,最小仰角为12度,则该波束中的最大往返时延差为1.86ms,即随机接入前导中CP的长度至少为1.86ms。可见,LEO卫星通信场景中CP的长度是陆地通信场景中CP的长度的2.74倍,LEO卫星通信场景中分给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时域资源至少为5.58ms,而陆地通信场景中分给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最长为3.51ms。
下面以陆地通信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介绍:
在陆地通信场景中,终端设备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包括:
步骤S301、网络设备以小区为单位广播随机接入前导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前导(preamble)格式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步骤S302、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上述配置信息,在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与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位于同一小区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均相同。
步骤S303、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随机接入前导后,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其中,该RAR中可以携带该网络设备通过检测前导估计的传输时延所对应的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等。
步骤S304、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述RAR后,向上述网络设备发送携带有终端设备竞争解决标识(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的消息用以解决竞争。
步骤S305、上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完成竞争解决。
可见,相关技术的陆地通信场景中,对于距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往返时延小)来说,其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距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设备(往返时延大)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相同,从而会导致浪费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另外,对于NTN通信场景中,波束直径将远大于陆地通信场景的小区半径。如果同一波束中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均相同,则对于距离卫星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往返时延差小)会浪费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波束是指网络设备中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波的覆盖区域;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其它名字,例如,小区、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对应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预设覆盖区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波束组成,该预设覆盖区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多普勒参考信息所划分成的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多普勒(doppler)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由西向东运动的LEO卫星设备为例,对该LEO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进行介绍。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O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如图4所示,假设该LEO卫星设备在经纬度(0,0)的正上方,沿着赤道方向由西向东运动,图4中的虚线表示该LEO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多普勒阈值等高线,实线表示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黑色直线表示该LEO卫星设备的运动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4左上部分的圆圈表示该LEO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如图4所示,多普勒阈值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12个子覆盖区域。其中,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LEO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或者理解为: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LEO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越长,则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例如,如图4所示中的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6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应理解,若考虑多普勒阈值等高线,不考虑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则多普勒阈值等高线可以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多个子覆盖区域;或者,若考虑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不考虑多普勒阈值等高线,则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可以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多个子覆盖区域。
当然,上述预设覆盖区域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划分成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多普勒信息与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对应。示例性地,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
又一示例性地,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又一示例性地,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多普勒变化率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上述多普勒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由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多普勒偏移、网络设备晶振或本振产生的频偏、终端设备晶振或本振产生的频偏。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可以根据上述多普勒值的变化率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任意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相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解决了上述浪费时频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上述多普勒信息和从上述网络设备获取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多普勒变化率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多普勒变化率值、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1、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
示例性地,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其中,不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任意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应理解,任意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时频资源用于上述终端设备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
本步骤中,网络设备可以向位于预设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以便于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后,可以根据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示例性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将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携带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中广播发送。应理解,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SIB中,或者不同SIB中。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配置索引的方式,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对应地,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配置索引后,根据该配置索引查询预设随机接入前导配置表格获取到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
类似地,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多普勒参考索引的方式,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对应地,该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多普勒参考索引后,根据该多普勒参考索引查询预设多普勒参考索引表格获取到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
应理解,上述预设随机接入前导配置表格和预设多普勒参考索引表格可以由系统预置的,或者由上述网络设备预置的;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预置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当然,该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发送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相邻的波束组成。其中,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或者理解为: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越长,则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介绍: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是指:该子覆盖区域中距离该网络设备最远的点,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是指:该子覆盖区域中距离该网络设备最近的点,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是指:该子覆盖区域的中心点与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
当然,上述任意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包括其它含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n个多普勒阈值,则上述n个多普勒阈用于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n+1个子覆盖区域,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假设该网络设备为在经纬度(0,0)的正上方沿着赤道方向由西向东运动的卫星设备,该卫星设备的轨道高度为1200km,最小仰角为10度。图6中的虚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多普勒阈值等高线,黑色直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运动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黑色直线上的圆圈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
如图6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则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和多普勒阈值D2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3个子覆盖区域。
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一。结合图6和表1所示,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D,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用于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和子覆盖区域3。
其中,子覆盖区域1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2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子覆盖区域2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3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对应地,子覆盖区域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一
应理解,若上述普勒值D等于多普勒阈值D1,则上述普勒值D所属位置也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1;和/或,若上述普勒值D等于多普勒阈值D2,则上述普勒值D所属位置也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3。需要说明的是,下述表2和表3中关于“等号”的变形情况也可以按照类似的变形方式处理。
应理解,如上所述实现方式中所列举的表1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关系只是一种可能的举例,不排除相邻的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例如,上述表1中相邻的子覆盖区域1和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相同。或者说,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不短于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卫星设备较近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小,可以使用子载波间隔相对较小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或者称之为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距离卫星设备较远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大,需要使用子载波间隔较大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较大的子载波间隔意味着随机接入前导占用较少的时域资源。因此,当考虑了不同子覆盖区域中多普勒频移对随机接入前导子载波间隔的需求时,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能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子覆盖区域的面积大小等因素给不同子覆盖区域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对应的时频资源。例如,给面积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分配较多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相应的较多数量的时频资源。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不同子覆盖区域配置灵活的、满足性能需求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以达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的目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m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则上述m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用于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m+1个子覆盖区域,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假设该网络设备为在经纬度(0,0)的正上方沿着赤道方向由西向东运动的卫星设备,该卫星设备的轨道高度为1200km,最小仰角为10度。图7中的实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黑色直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运动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图7中部的圆圈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
如图7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则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4个子覆盖区域。
表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二。结合图7和表2所示,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用于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子覆盖区域3和子覆盖区域4。
其中,子覆盖区域1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2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子覆盖区域2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3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子覆盖区域3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4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
对应地,子覆盖区域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表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二
应理解,若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等于多普勒变化率值DR1,则上述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也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1;若上述普勒变化率值DR等于多普勒变化率值DR2,则上述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也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3;和/或,若上述普勒变化率值DR等于多普勒变化率值DR3,则上述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也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3。
应理解,如上所述实现方式中所列举的表2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关系只是一种可能的举例,不排除相邻的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例如,上述表2中相邻的子覆盖区域2和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相同。或者说,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不短于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卫星设备较近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小,可以使用子载波间隔相对较小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距离卫星设备较远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大,需要使用子载波间隔较大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较大的子载波间隔意味着随机接入前导占用较少的时域资源。因此,当考虑了不同子覆盖区域中多普勒频移对随机接入前导子载波间隔的需求时,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能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子覆盖区域的面积大小等因素给不同子覆盖区域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对应的时频资源。例如,给面积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分配较多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相应的较多数量的时频资源。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不同子覆盖区域配置灵活的、满足性能需求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以达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的目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n个多普勒阈值和m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则上述n个多普勒阈值和m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用于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n+1)*(m+1)个子覆盖区域,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覆盖区域的划分示意图三,如图8所示,假设该网络设备为在经纬度(0,0)的正上方沿着赤道方向由西向东运动的卫星设备,该卫星设备的轨道高度为1200km,最小仰角为10度。图8中的虚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多普勒阈值等高线,实线表示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等高线,黑色直线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运动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8左上部分的圆圈表示该卫星设备的覆盖区域中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
如图8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多普勒阈值D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用于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6个子覆盖区域。
表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三。结合图8和表3所示,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D和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多普勒阈值D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用于将上述预设覆盖区域划分成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子覆盖区域3、子覆盖区域4、子覆盖区域5和子覆盖区域6。
其中,以子覆盖区域2和子覆盖区域3为例,子覆盖区域2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子覆盖区域3与该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对应地,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大于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表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表三
应理解,上述表3中关于“等号”的变形情况,可以按照上述表1或表2中关于“等号”的变形处理方式。例如,若上述普勒值D等于多普勒阈值D1,且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等于多普勒变化率值DR1,则上述普勒值D和多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还可以属于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或子覆盖区域4。应理解,如上所述实现方式中所列举的表3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关系只是一种可能的举例,不排除相邻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例如,上述表3中相邻的子覆盖区域2或子覆盖区域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相同。或者说,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不短于与卫星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的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卫星设备较近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小,可以使用子载波间隔相对较小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距离卫星设备较远的子覆盖区域的终端设备受到信道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较大,需要使用子载波间隔较大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而较大的子载波间隔意味着随机接入前导占用较少的时域资源。因此,当考虑了不同子覆盖区域中多普勒频移对随机接入前导子载波间隔的需求时,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能具有相同的序列长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子覆盖区域的面积大小等因素给不同子覆盖区域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对应的时频资源。例如,给面积较大的子覆盖区域分配较多数量的随机接入前导根序列的预选池和相应的较多数量的时频资源。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不同子覆盖区域配置灵活的、满足性能需求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以达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覆盖区域中子覆盖区域的划分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
步骤S502、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该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可选地,上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上述多普勒信息和从上述网络设备获取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S502之前,可以根据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出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例如,该终端设备通过检测上述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下行信号所在频点的频偏,进而根据该频偏确定出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其中,该下行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同步广播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block,SSB)信号,或其它同步信号。
当然,该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上述多普勒信息和从上述网络设备获取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例如,结合图6和上述表1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和多普勒阈值D2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3个子覆盖区域,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上述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应理解,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大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大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2。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3。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普勒值D所属位置可以同时属于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时,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随机选择一个子覆盖区域作为目标子覆盖区域。或者,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目标子覆盖区域,其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最短。当然,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出目标子覆盖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例如,结合图7和上述表2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4个子覆盖区域,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应理解,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且大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2。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且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3。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4。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可以同时属于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时,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随机选择一个子覆盖区域作为目标子覆盖区域。或者,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目标子覆盖区域,其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最短。当然,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出目标子覆盖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多普勒变化率值,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多普勒变化率值、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例如,结合图8和上述表3所示,若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包括:多普勒阈值D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6个子覆盖区域,则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和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阈值D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以及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应理解,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大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2。
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且大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3。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大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且大于等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4。
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5。或者,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大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上述多普勒变化率值DR小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6。
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多普勒值D和多普勒变化率值DR所属位置可以同时属于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时,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随机选择一个子覆盖区域作为目标子覆盖区域。或者,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目标子覆盖区域,其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最短。当然,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从上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选择出目标子覆盖区域,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定。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S502之前,接收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但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每次执行上述步骤S502之前都接收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进一步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中预配置有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如上述表1-表3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其中,该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应理解,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子覆盖区域与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的表达形式不局限于表格形式,还可以采用其它表达形式。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中的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由系统预置的,或者由上述网络设备预置的。
示例性地,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将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发送给上述终端设备。例如,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将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承载于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其他系统消息(other system information,OSI)、主系统信息块(materinformation block,MIB)等的广播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消息中向上述终端设备广播发送或或组播发送。如果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阶段发送(更新该映射关系,提供给上述终端设备在中断后再次申请接入系统),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将更新后的上述映射信息承载于RRC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组DCI、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元素(element)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中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或者随数传或在单独分配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中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
当然,该终端设备中的上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还可以为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上述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如上述表1中的子覆盖区域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上述表1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表1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如上述表2中的子覆盖区域2,则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上述表2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表2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和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阈值D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如上述表3中的子覆盖区域3,则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上述表3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6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表3中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S502之前,接收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但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每次执行上述步骤S502之前都接收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无需执行上述确定目标子覆盖区域的步骤,可以根据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例如上述表1~表3中所示的多普勒信息与多普勒参考信息的比对,和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确定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步骤S503、该终端设备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中预先获取有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本步骤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从上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确定出与上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作为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并在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S504、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
本步骤中,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所发送的与上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所发送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所发送的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且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位于同一小区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均相同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终端设备每次执行步骤S502之前,上述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都相应地执行上述步骤S501,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时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9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
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可以包括: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如图6所示,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和多普勒阈值D2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如图6中的圆圈所示区域)划分为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和子覆盖区域3。
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例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与上述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与上述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2,以及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3。
步骤S90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确定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该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1所示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子覆盖区域之间的映射信息、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上述多普勒阈值D1和多普勒阈值D2,便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例如,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大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
步骤S903、该终端设备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1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
进一步地,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
步骤S904、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S905、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无需执行上述确定目标子覆盖区域的步骤,可以根据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例如上述表1中所示的多普勒信息与多普勒参考信息的比对,和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确定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终端设备每次执行步骤S902之前,上述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都相应地执行上述步骤S901,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时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
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可以包括: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如图7所示,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如图7中的圆圈所示区域)划分为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子覆盖区域3和子覆盖区域4。
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例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与上述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与上述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与上述子覆盖区域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2、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3,以及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4。
步骤S100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和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该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2所示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子覆盖区域之间的映射信息、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3,便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例如,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
步骤S1003、该终端设备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2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
进一步地,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
步骤S1004、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S1005、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无需执行上述确定目标子覆盖区域的步骤,可以根据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例如上述表2中所示的多普勒信息与多普勒参考信息的比对,和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确定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终端设备每次执行步骤S1002之前,上述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都相应地执行上述步骤S1001,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上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多普勒变化率值时的可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
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可以包括:多普勒阈值D1,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可以包括: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如图8所示,上述多普勒阈值D1等高线、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等高线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等高线将上述网络设备的一个预设覆盖区域(如图8中的圆圈所示区域)划分为子覆盖区域1、子覆盖区域2、子覆盖区域3、子覆盖区域4、子覆盖区域5和子覆盖区域6。
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例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与上述子覆盖区域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与上述子覆盖区域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与上述子覆盖区域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与上述子覆盖区域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与上述子覆盖区域5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5、与上述子覆盖区域6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6、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2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2、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3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3、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4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4、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5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5,以及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6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6。
步骤S110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多普勒变化率值、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该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3所示的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子覆盖区域之间的映射信息、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多普勒变化率值DR、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和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2,便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例如,若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值D小于等于上述多普勒阈值D1,且多普勒变化率值DR大于上述多普勒变化率阈值DR1,则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上述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为子覆盖区域1。
步骤S1103、该终端设备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表3所示的预设子覆盖区域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6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1。
进一步地,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如上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1。
步骤S1104、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
步骤S1105、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在该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无需执行上述确定目标子覆盖区域的步骤,可以根据预设多普勒信息、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例如上述表3中所示的多普勒信息与多普勒参考信息的比对,和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确定与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和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采用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使得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短,距离该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所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越长,从而可以节省用于传输随机接入前导的时频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终端设备每次执行步骤S1102之前,上述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都相应地执行上述步骤S1101,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2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201以及发送模块1202。
其中,处理模块1201,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该预设覆盖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发送模块1202,用于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获取的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其中,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为根据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划分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120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该多普勒参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模块1201还用于:
根据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该多普勒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模块1201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该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包括: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120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20,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3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301以及接收模块1302。
其中,发送模块1301,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该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该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
接收模块1302,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该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该终端设备在该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该目标时频资源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该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子覆盖区域与该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该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该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该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不同该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该子覆盖区域和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30,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141和通信接口142,示例性的,处理器141和通信接口14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通信,通信接口142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数据和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处理器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图5、图9、图10或图11对应的实施例所示的任一方法。其中,在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待处理的数据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等,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为上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等。在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时,待处理的数据可以为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等,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为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等。
可选的,通信接口142还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或接收器。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143,用于存储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图5、图9、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被执行。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该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151、输入接口152和输出接口153,其中: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上述图5、图9、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其中,在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待处理的数据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和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等,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为上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等。在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时,待处理的数据可以为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等,处理后的数据可以为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上述任一个通信装置,或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功能,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上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每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对应地,终端设备根据上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在该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并从上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出与该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然后,该终端设备在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指示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与该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等功能。该芯片具体可以用于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当实现上述方法的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进一步的,芯片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当芯片包括通信单元时,所述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单元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处理模块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动作,通信单元可执行相应的接收或发送动作,例如,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图5、图9、图10或图11所示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图12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如图13所述的网络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37)
1.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所述预设覆盖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获取的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为根据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划分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多普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所述子覆盖区域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11.一种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所述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
接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所述子覆盖区域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在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所述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所述预设覆盖区域包括: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
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获取的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为根据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划分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确定所述多普勒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从获取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子覆盖区域与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之间的映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所述子覆盖区域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17-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2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和多普勒参考信息;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配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以及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用于指示将网络设备的预设覆盖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所述预设覆盖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组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在目标时频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为所述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中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至少两个子覆盖区域中所属的目标子覆盖区域相关联;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为至少两个所述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中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时频资源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覆盖区域与所述终端设备所属位置的多普勒信息和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相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和/或,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其中,不同的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不同的子覆盖区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多普勒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值;和/或,
若所述多普勒参考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变化率阈值,对应地,所述多普勒信息包括:多普勒变化率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不同,且任意子覆盖区域对应的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长度,与所述子覆盖区域和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成正向关系。
32.根据权利要求27-3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格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序列长度、序列的重复次数、子载波间隔。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数据和输出处理后的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所述处理后的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
所述输入接口用于获取待处理的数据;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对待处理的数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处理后的数据;以及
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处理后的数据。
3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3-3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43346.3A CN112929968B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EP20895523.7A EP4061078A4 (en) | 2019-12-06 | 2020-11-11 | DIRECT ACCESS PREAMBL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20/128082 WO2021109816A1 (zh) | 2019-12-06 | 2020-11-11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17/832,880 US20220330350A1 (en) | 2019-12-06 | 2022-06-06 | Random access preambl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43346.3A CN112929968B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29968A true CN112929968A (zh) | 2021-06-08 |
CN112929968B CN112929968B (zh) | 2023-01-06 |
Family
ID=7616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43346.3A Active CN112929968B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30350A1 (zh) |
EP (1) | EP4061078A4 (zh) |
CN (1) | CN112929968B (zh) |
WO (1) | WO202110981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670A (zh) * | 2021-12-03 | 2021-12-31 | 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20462141B2 (en) * | 2020-08-06 | 2024-03-28 | Zte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determination |
US11979919B2 (en) * | 2021-09-17 | 2024-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14588A1 (en) * | 2011-06-09 | 2012-12-13 | Sairamesh Namm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variable cqi reporting peri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395267A (zh) * | 2017-08-28 | 2017-11-24 | 王洋 | 一种ais多天线多通道信号模拟器 |
CN110248366A (zh) * | 2019-04-26 | 2019-09-17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终端移动速度的lte网络动态频率复用方法 |
CN110505700A (zh) * | 2017-08-11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35547B1 (en) * | 1999-06-02 | 2003-03-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130682B2 (en) * | 2008-02-19 | 2012-03-06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ssigning mobile users in a half-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HFDD) system to uplink (UL) sub-frames and to downlink (DL) sub-frames |
US9420582B2 (en) * | 2011-03-25 | 2016-08-1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nfiguration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
WO2017146274A1 (ko) * | 2016-02-22 | 2017-08-31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Bdma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패턴/편파 bdma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
AU2017268026B2 (en) * | 2016-05-20 | 2022-08-04 | Myriota Pty Ltd | Position estimation in a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9831795B (zh) * | 2017-11-23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JP6898258B2 (ja) * | 2018-01-05 | 2021-07-07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中継装置 |
CN110505691A (zh) * | 2018-05-16 | 2019-11-26 | 索尼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028853A1 (en) * | 2019-08-15 | 2021-02-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for cell selection and plmn selection based on rach precompensation |
-
2019
- 2019-12-06 CN CN201911243346.3A patent/CN112929968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11 EP EP20895523.7A patent/EP4061078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11-11 WO PCT/CN2020/128082 patent/WO2021109816A1/zh unknown
-
2022
- 2022-06-06 US US17/832,880 patent/US20220330350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14588A1 (en) * | 2011-06-09 | 2012-12-13 | Sairamesh Nammi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variable cqi reporting peri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505700A (zh) * | 2017-08-11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
CN107395267A (zh) * | 2017-08-28 | 2017-11-24 | 王洋 | 一种ais多天线多通道信号模拟器 |
CN110248366A (zh) * | 2019-04-26 | 2019-09-17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终端移动速度的lte网络动态频率复用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3670A (zh) * | 2021-12-03 | 2021-12-31 | 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3873670B (zh) * | 2021-12-03 | 2022-03-18 | 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61078A4 (en) | 2022-12-14 |
WO2021109816A1 (zh) | 2021-06-10 |
EP4061078A1 (en) | 2022-09-21 |
CN112929968B (zh) | 2023-01-06 |
US20220330350A1 (en) | 2022-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824109B (zh) | 兩步驟隨機接取中從使用者設備到基地台之訊息結構 | |
CN110521161B (zh) | 随机接入及响应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CN107113559B (zh) | 一种位置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 |
US20220330350A1 (en) | Random access preambl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788777B (zh) | 适用于卫星网络的随机接入前导配置方法及装置 | |
US12035389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2997552B (zh) | 用于配置侧链路信道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695125A (zh) | 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 | |
JP2020503738A (ja) |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 |
US11184895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US12120642B2 (en) | Method for demodulating shared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2788752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EP3579630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CN109691187B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286991B (zh) |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EP3468282B1 (en)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1526590B (zh) | 一种指示方法及设备 | |
CN117729636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7223381A (zh) | 随机接入条件的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6264668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7223380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889070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6458229A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