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0515A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10515A CN112910515A CN201911230121.4A CN201911230121A CN112910515A CN 112910515 A CN112910515 A CN 112910515A CN 201911230121 A CN201911230121 A CN 201911230121A CN 112910515 A CN112910515 A CN 1129105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data
- composite signal
- demultiplexer
- sh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different recept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与外置天线连接;当终端设备与外置天线连接时,终端设备的第一天线与外置天线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具体地,获取由每个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的第一数据;获取由外置天线发送的复合信号;通过解复用器对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通过处理器对每个第一数据和每个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本实施例中,通过解复用器来与外置天线配合,从而将外置天线的各个第二天线作为一个内置天线使用,使得在终端设备上内置天线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数据的接收速率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是为极大地提高信道容量,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在收发之间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MIMO系统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大规模MIMO技术在提高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上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大规模MIMO的实现需要接收端和发送端设置大量的天线组成天线阵列来增加信道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对于网络端而言,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的MIMO,那么只需要直接增设物理天线即可,像常见的网络端,已经能够设置上千个物理天线来实现大规模MIMO。然而,对于普通的终端设备,例如对手机等而言,对体积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要实现大规模MIMO,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设置物理天线,从而会导致终端设备的体积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可与外置天线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当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连接时,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每个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的第一数据;
获取由外置天线发送的复合信号,所述复合信号为所有第二天线接收的第二数据经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处理后的数据;
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通过处理器对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和每个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置天线还包括第二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获取由外置天线发送的复合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接收由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复合信号;
通过所述解复用器从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可选地,所述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所述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获得中间信号;
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可选地,所述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
如果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强度阈值,则将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调节至预设的强度阈值之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还可连接请求终端,当所述终端设备与请求终端连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
响应所述请求终端的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数据接收系统,所述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外置天线,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每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每个第二天线分别接收第二数据并采用多路复用器对所有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处理,获得复合信号;
所述外置天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置天线还包括第二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复合信号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接收由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解复用器从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所述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获得中间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解复用器、第一天线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天线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解复用器用于获取由多个第二数据经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处理得到的复合信号,并对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以获得每个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的第二天线所接收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数据。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系统,所述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外置天线;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解复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和多路复用器,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接收第二数据;
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对所有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处理以获得复合信号;
所述解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复合信号并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以获得每个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数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置天线首先将多路第二数据复合为一路复合信号,然后将复合信号传输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由外置天线采集的复合信号,然后通过解复用器对该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得到外置天线上各个第二天线所接收的第二数据,然后再将通过解复用器解复用后得到的第二数据分别输入处理器,由处理器根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获得目标数据。这样,外置天线接收的多路第二数据仅仅作为一路复合信号在外置天线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然后由终端设备的解复用器解复用处理获得多路第二数据,并将第二数据直接传送至处理器,这样,终端设备上不需要再增设物理天线便可以实现极大地提高现有的MIMO的规模的目的,从而可以在体积改变极小的情况下提升通信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系统与基站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信号与复用信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复用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标:100-终端设备;110-解复用器;120-第一天线模块;130-处理器;140-第一短程通信模块;200-外置天线;210-第二天线模块;230-多路复用器;240-第二短程通信模块;300-基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是为极大地提高信道容量,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构成多个信道的天线系统,MIMO系统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效率。然而,随着各种技术的提升,人们对于通信速率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规模MIMO随之出现。大规模MIMO,是通过比普通MIMO更多的天线来实现更多传输信道、更高的传输速率的技术。
一种实施方式中大规模的MIMO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增设物理天线来实现,然而,在手机等终端设备100中,大规模的MIMO意味着手机体积过大,这无疑会对手机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在手机等终端设备100实现大规模MIMO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案。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系统与基站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0以及与所述终端设备100通信连接的外置天线200。终端设备100和外置天线200都与同一个基站300通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100包括第一天线模块120、解复用器110以及处理器130,第一天线模块120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处理器13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解复用器110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和处理器130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用于实现数据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外置天线200包括第二天线模块210和多路复用器230,第二天线模块210上设置有第二天线,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
多路复用器230是一种电子器件,该电子器件能接收多个输入信号,按每个输入信号可恢复方式合成单个输出信号。解复用器110是一种电子器件,该电子器件采用一个输入数据线,然后将其切换为任意一个输出线中的一个,从而将输入端的串行数据转换为输出端上的并行数据。
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终端设备的数据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60。
步骤S110,所述终端设备100通过每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第一数据。
步骤S120,外置天线200接收第二数据获得复合信号。
具体地,所述外置天线200通过每个第二天线分别接收第二数据并采用多路复用器230对所有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处理,获得复合信号。
步骤S130,所述外置天线200向所述终端设备100发送所述复合信号。
步骤S140,所述终端设备100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步骤S150,终端设备100对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
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100通过解复用器110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
步骤S160,所述终端设备100通过处理器130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用于通过外置天线200的多路复用器230来将外置天线200中的每个第二天线所接收的第二数据复合为一路复合信号,然后由外置天线200将该多路复用器230复合后的复合信号发送给终端设备100,由终端设备100对该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从而在终端设备100上获得与各个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由于终端设备100上同时还设置有第一天线,因此,对于终端设备100而言,相当于同时具有可接收到第一数据的各个第一天线和可接收到第二数据的各个第二天线,也就是说,对于终端设备100而言,虽然其本身只有第一天线,但是实际上相当于还有与第二天线相同数量的天线,这样就使得终端设备100不用增加物理天线的情况下,也能使传输通道成倍地增加。处理器在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处理时,是根据基站发送数据所采用方式对应的方式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恢复出目标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以是基站300对目标数据按照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方式发送的数据。基站300与终端设备100、外置天线20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采用现有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来实现。例如,本实施例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分集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空间发射分集、空频发射分集、循环延迟发射分集、两天线发射分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复用技术可以采用空间复用、闭环复用和开环复用等方式来实现。
为了加深对本方案的理解,以下结合4路输入1路输出的多路复用器230和1路输入4路输出的解复用器110来讲解本实施例的方案。
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多路复用器230包括两个非门逻辑器件(F1和F2)、四个与门逻辑器件(Y1、Y2、Y3和Y4)和一个或门逻辑器件(H),其中,Y1、Y2、Y3和Y4中每个器件的一个输入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第二天线的输出,也就是说,Y1、Y2、Y3和Y4的中每个器件的一个输入端分别对应输入第二数据D0、D1、D2和D3。Y1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F1、F2的输出端,Y2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F1的输入端、F2的输出端,Y3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F1的输出端、F2的输入端,Y4的另外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F1的输入端、F2的输入端,Y1、Y2、Y3和Y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H的输入端,H的输出端即为本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端。其中,F1的输入端、F2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输入选择信号A、选择信号B。当A、B为不同的选择信号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不同第二数据整合到复合信号的目的。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所示,例如,当选择信号A、选择信号B输入状态分别为0、0时,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结果中复合的为第二数据D0。A、B输入状态分别为1、0时,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结果中复合的为第二数据D1。A、B输入状态分别为0、1时,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结果中复合的为第二数据D2。A、号B输入状态分别为1、1时,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结果中复合的为第二数据D3。从而便可以得到复合信号X。其中,输入状态“0”表示选择信号为低电平,输入状态“1”表示选择信号为高电平。
请参照图6,所述解复用器110包括四个与逻辑门(Y1'、Y2'、Y3'和Y4')、两个非门逻辑(F1'、F2'),其中每个与逻辑门的一个输入端都用于连接用于输入复合信号X的结构,也就是说这些输入端输入的是复合信号X,Y1'的另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的F1'的输出端、F2'的输出端,Y2'的另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的F1'的输入端、F2'输出端,Y3'的另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的F1'的输出端、F2'的输入端,Y4'的另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的F1'的输入端、F2的'输入端。其中,F1'的输入端、F2'的输入端分别用于输入选择信号A'、选择信号B'。当A'、B'为不同的选择信号时候,就可以实现不同的第二数据输出。
请参照图7所示,例如,当A'、B'输入状态分别为0、0时,解复用器110的输出为第二数据D0。A'、B'输入状态分别为1、0时,解复用器110的输出为第二数据D1。A'、B'输入状态分别为0、1时,解复用器110的输出为第二数据D2。A'、B'输入状态分别为1、1时,解复用器110的输出为第二数据D3。其中,输入状态“0”表示选择信号为低电平,输入状态“1”表示选择信号为高电平。
其中,选择信号A、选择信号B、选择信号A'、选择信号B'的状态可以通过修改软件来进行控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00还包括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与所述解复用器1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置天线200还包括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与所述多路复用器2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100与所述外置天线200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和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通信连接。
其中,外置天线200和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例如外置天线200和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WIFI进行通信,此时,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可以是终端设备100本身自带的WIFI模块,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同样采用WIFI模块来实现。外置天线200和终端设备100也可以通过蓝牙进行通信,此时,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可以是终端设备100本身自带的蓝牙模块,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同样采用蓝牙模块来实现。外置天线200和终端设备100之间还可以通过物理传输的方式进行通信,例如,可以通过手机现有的USB接口进行通信,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将USB接口同时与解复用器110的复合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与外置天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可以先将两者配对,从而每个终端设备在接收复合信号时,只接收与其配对的外置天线生成的复合信号。
步骤S130中,所述外置天线200向所述终端设备100发送所述复合信号时,可以通过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来发送。
步骤S140中,终端设备100获取所述复合信号时,可以通过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来发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接收由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发送的所述复合信号,然后再通过所述解复用器110从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本实施例用于通过第一短程通信模块140和第二短程通信模块240来实现终端设备100和外置天线200之间的数据交互。
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中的干扰信号影响,从而导致信号出现失真的现象。故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50还包括子步骤S151-子步骤S152。请参照图8所示。
步骤S151,所述终端设备100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所述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获得中间信号。
步骤S152,终端设备100对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
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100通过解复用器110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本实施例用于对终端设备100接收到的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从而消除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也就是说消除接收到的复合信号中的噪声。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50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100检测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如果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强度阈值,则将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调节至预设的强度阈值之上。
本实施例用于终端设备100对接收到的复合信号进行调整,从而使用于解复用的复合信号的强度能够维持在预设的强度阈值上,确保复合信号的准确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接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100通信连接的请求终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100可连接请求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并响应所述请求终端的获取请求。然后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用于将终端设备100作为一个数据接收系统中的一个数据接收点,从而将接收到的数据根据请求终端的请求转发给请求终端,从而能够实现为其他设备提供高速通信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100中设置解复用器110,在外置天线200中设置多路复用器230,从而将外置天线200接收的多路第二数据以一路复合信号的形式传输到终端设备100上,终端设备100通过解复用器110将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恢复多路第二数据,并将每个第二数据以与第一天线上第一数据相同的方式传输至处理器130,由处理器130来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终端设备100在没有增加物理天线的情况下实际接收的信号的路数在第一天线数量上大幅增加,从而使得终端设备100与基站300之间的传输通道数量增多,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与外置天线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当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连接时,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每个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的第一数据;
获取由外置天线发送的复合信号,所述复合信号为所有第二天线接收的第二数据经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处理后的数据;
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通过处理器对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和每个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置天线还包括第二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获取由外置天线发送的复合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接收由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复合信号;
通过所述解复用器从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的步骤还包括:
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所述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获得中间信号;
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
如果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的强度阈值,则将所述复合信号的信号强度调节至预设的强度阈值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可连接请求终端,当所述终端设备与请求终端连接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
响应所述请求终端的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6.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接收系统,所述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外置天线,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每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每个第二天线分别接收第二数据并采用多路复用器对所有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处理,获得复合信号;
所述外置天线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置天线还包括第二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复合信号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接收由所述第二短程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复合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解复用器从所述第一短程通信模块获取所述复合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滤波以滤除所述复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获得中间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解复用器对所述中间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获得与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对应的第二数据。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解复用器、第一天线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天线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解复用器用于获取由多个第二数据经多路复用器多路复用处理得到的复合信号,并对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以获得每个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与所述第一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的第二天线所接收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数据。
10.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以及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外置天线;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解复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解复用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外置天线包括第二天线和多路复用器,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组成MIMO天线阵列;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接收第一数据;
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接收第二数据;
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对所有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处理以获得复合信号;
所述解复用器用于接收所述复合信号并对所述复合信号进行解复用处理,以获得每个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30121.4A CN112910515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EP20896126.8A EP4072033A4 (en) | 2019-12-04 | 2020-12-04 | DATA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
PCT/CN2020/133776 WO2021110113A1 (zh) | 2019-12-04 | 2020-12-04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US17/830,005 US20220352931A1 (en) | 2019-12-04 | 2022-06-01 | Data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30121.4A CN112910515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10515A true CN112910515A (zh) | 2021-06-04 |
Family
ID=76110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30121.4A Pending CN112910515A (zh) | 2019-12-04 | 2019-12-04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52931A1 (zh) |
EP (1) | EP4072033A4 (zh) |
CN (1) | CN112910515A (zh) |
WO (1) | WO2021110113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411A (zh) * | 2007-07-25 | 2009-01-28 |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天线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1567715A (zh) * | 2008-04-21 | 2009-10-2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多天线设备、移动终端以及多天线通信系统 |
US20130100992A1 (en) * | 2011-10-25 | 2013-04-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antenna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986806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和移动终端 |
US20150092682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2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5337018A (zh) * | 2015-11-28 | 2016-02-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5871431A (zh) * | 2016-01-08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天线复用方法 |
CN106332059A (zh) * | 2015-06-15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70390B2 (en) * | 2000-11-22 | 2014-03-11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331425B2 (en) * | 2006-02-28 | 2012-12-11 | Kyocer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 (MIMO) channel interface |
US8681890B2 (en) * | 2010-06-07 | 2014-03-25 |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 time multiplexing with receiver and antenna array elements |
KR20150003383A (ko) * | 2012-04-27 | 2015-0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입출력 신호를 증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448170B1 (ko) * | 2015-11-19 | 2022-09-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근거리 통신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전자장치 |
CN105337019A (zh) * | 2015-11-28 | 2016-02-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7346983A (zh) * | 2017-06-28 | 2017-11-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内置及外置天线的移动终端 |
-
2019
- 2019-12-04 CN CN201911230121.4A patent/CN112910515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2-04 EP EP20896126.8A patent/EP407203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12-04 WO PCT/CN2020/133776 patent/WO2021110113A1/zh unknown
-
2022
- 2022-06-01 US US17/830,005 patent/US20220352931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5411A (zh) * | 2007-07-25 | 2009-01-28 |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天线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CN101567715A (zh) * | 2008-04-21 | 2009-10-2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多天线设备、移动终端以及多天线通信系统 |
US20130100992A1 (en) * | 2011-10-25 | 2013-04-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antenna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092682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2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3986806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6332059A (zh) * | 2015-06-15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 |
CN105337018A (zh) * | 2015-11-28 | 2016-02-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5871431A (zh) * | 2016-01-08 | 2016-08-17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天线复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52931A1 (en) | 2022-11-03 |
EP4072033A1 (en) | 2022-10-12 |
WO2021110113A1 (zh) | 2021-06-10 |
EP4072033A4 (en) | 2022-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88877A (zh) |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EP3175562B1 (en) | Scaling wireless full duplex in multi-cell networks with spatial interference alignment | |
US11950102B2 (en) |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2369751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基站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7431520B (zh) | 用于通信的装置 | |
WO2010005184A2 (ko) | 다중 셀 기반에서 멀티-셀 mimo 적용 방법 | |
CN106412933B (zh) | 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A2684982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1884671A (zh) |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102857609B (zh) | 在耳机与基站之间传输无线电信号 | |
US2017013406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ed Passive Cancellation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 |
EP2832003A1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15085876A (zh) | 确定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250674B2 (en) | Radio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utual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collaborative data between sites | |
CN104980191A (zh) | 蓝牙音频封包的分享方法 | |
WO2019013812A1 (en) | ANTENNA PORTS COMPRISING SWITCH-TYPE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S | |
EP3761521A1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antenna,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1146240A (zh) | 一种共享总线的分布式交叉装置 | |
CN112910515A (zh) | 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 |
CN101360292A (zh) | 手机中实现单蓝牙支持至少两个sim卡功能互换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953419B (zh) | 光模块 | |
CN110287138A (zh) | 一种集成fpga和mipi的电路装置及装置中信号传输方法 | |
CN112583971B (zh) | 移动终端试验系统 | |
US2018017365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ngle-wire control of a slave integrated circuit | |
CN111614433B (zh) |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