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0160B -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00160B CN112900160B CN202110075782.5A CN202110075782A CN112900160B CN 112900160 B CN112900160 B CN 112900160B CN 202110075782 A CN202110075782 A CN 202110075782A CN 112900160 B CN112900160 B CN 1129001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drainage
- height
- self
- sub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8—Drainage of t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自排水装置埋置在地铁道床底部,从外至内依次为外壳、吸水体、透水层和排水槽;排水槽沿轨道长度方向密贴于隧道仰拱处,当道床与隧道剥离后,与地铁道床两侧的排水通道相连通;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预留缝隙。本发明设置在道床内部,能及时排出隧道与道床间的渗漏水,避免道床脱空加剧,避免出现冒泥现象,保障列车行车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运输需求及运营里程不断扩大,地铁隧道风险及病害发生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道床脱空是地铁隧道普遍存在的病害问题。地铁整体道床脱空后会出现渗水、翻浆冒泥现象,地下渗出的积水会进一步腐蚀道床,使道床最终形成脱空状态。整体道床脱空在列车经过时使轨道线路及整体道床产生变形或下沉,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速度,给地铁运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地铁隧道渗漏水是导致道床脱空的主要诱因。然而,现有地铁隧道排水措施多为道床表面排水,一旦道床发生的脱空,现有排水措施无法及时排出隧道与道床之间的积水,将进一步导致脱空加大,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因此,如何发明一种设置在道床结构内部,能及时排出隧道与道床间渗漏水的自排水装置,成为行业亟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该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设置在道床结构内部,能及时排出隧道与道床间渗漏水,避免道床脱空加剧,进而避免出现翻浆冒泥现象,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自排水装置埋置在地铁道床底部,且密贴于隧道衬砌顶部。
自排水装置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吸水体、透水层和排水槽。
排水槽沿轨道长度方向密贴于于隧道衬砌顶部,当道床与隧道剥离后,排水槽与地铁道床两侧的排水通道相连通。
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
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预留缝隙。
吸水体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设置为4-9MPa。以保证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的减小量在0.9-2.5mm范围内。
道床浇筑前预留缝隙初始高度设置为1.5-4.5mm,浇筑道床后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1-3mm,列车经过时排水装置外壳受压,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0.1-0.5mm。
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少量ΔH1计算公式为:
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ΔH2计算公式为:
预留缝隙高度计算公式为:
H0=H2+ΔH1+ΔH2
其中,
H为吸水体高度,单位:mm。
H0为预留缝隙初始高度,单位:mm。
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最小高度,单位:mm。
ΔH1为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少量,单位:mm。
Δ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单位:mm。
E为吸水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MPa。
m0为一节列车长度范围内的道床质量,单位:t。
P为一节列车总轴重,单位:t。
σ0为道床最低点压应力,单位:MPa。
S1为自排水装置外壳上表面面积,单位:mm2。
S2为自排水装置吸水体与管片接触面积,单位:mm2。
排水槽断面面积S的计算公式为:
S=Q/V
其中,Q为地铁盾构隧道中渗漏水量。
V为根据地铁线路纵坡平均坡度,计算得出的水流速度。
排水槽的断面呈矩形,外壳和透水层的断面均呈倒置的U型,吸水体的断面呈倒置的凹字型。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自排水装置:在隧道仰拱处布设至少一个自排水装置。其中,每个自排水装置中的排水槽均沿轨道长度方向密贴于隧道仰拱。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初始高度为H0的预留缝隙。
步骤2、浇筑地铁道床:在设置有自排水装置的隧道内浇筑地铁道床,使每个自排水装置均内置在地铁道床底部。此时,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的预留缝隙的高度,将由H0降低至H1,其中,H1<H0。预留缝隙初始高度H0范围为1.5-4.5mm,H1范围为1-3mm。
步骤3、吸水:汇集在地铁道床底部或道床脱空腔中的积水,通过步骤2中高度为H1的预留缝隙与吸水体相接触,吸水体吸纳积水。
步骤4、自排水:当地铁道床上部有列车通过时,列车荷载传至外壳上部,外壳高度下降,挤压吸水体,吸水体中储存的积水通过透水层,汇集到排水槽中,通过排水槽汇集到蓄水池,并通过排水泵排水。与此同时,预留缝隙的高度从H1降低至H2,且H2>0。列车通过后,吸水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外壳缓慢上升,预留缝隙的高度从H2上升至H3,其中,H3≤H1。预留缝高度H2范围为0.1-0.5mm。
步骤5、重复步骤1至步骤4,实现地铁道床的循环自排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道床内部设置自排水装置,在道床与隧道衬砌结合面形成排水通道,及时排出渗漏水,防止道床脱空进一步加大,有利于道床脱空病害的整治,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的第一种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的第二种布置位置示意图。
其中有:
1、外壳;2、吸水体;3、透水层;4、排水槽;5、地铁道床;6、隧道衬砌;7、预留缝隙;8、自排水装置;9、轨道板;10、列车荷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简称自排水装置8,埋置在地铁道床5底部,且密贴于隧道衬砌6顶部。
如图1所示,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1、吸水体2、透水层3和排水槽4。
排水槽沿轨道长度方向布设在隧道衬砌顶部,当道床与隧道剥离后,排水槽与地铁道床外侧的排水通道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优选为矩形,排水槽断面面积S的计算公式为:
S=Q/V
其中,Q为地铁盾构隧道中渗漏水量,设计值为21L/s,具体由消防废水、结构渗漏水和轨道冲洗水三部分组成,其设计值由给排水设计专业给出。
V为根据地铁线路纵坡平均坡度(3%),计算得出的水流速度0.5m/s。
可得排水槽断面面积S为0.042m2。
根据排水槽断面面积S,按照深宽比1∶2.3确定排水槽宽310mm,高135mm。按道床浇筑后吸水体断面面积等于排水槽面积,确定吸水体宽430mm,高195mm。
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透水层优选为金属网状结构。本实施中,透水层的断面呈倒置的U型,透水层的U型内腔形成矩形的排水槽。
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吸水体的断面优选呈倒置的凹字型。吸水体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为4-9MPa,本实施例中优选取5MPa,从而保证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的减小量在0.9-2.5mm范围内。
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断面优选呈倒置的U型,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预留缝隙7。
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少量ΔH1计算公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道床浇筑后,计算得预留缝隙高度优选减少量ΔH1=0.8mm;也即,浇筑道床后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1-3mm。
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列车经过时排水装置外壳受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ΔH2计算公式为:
在本实施例中,列车荷载作用下,计算预留缝隙高度优选减小量ΔH2=1.1mm;也即,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0.1-0.5mm。
预留缝隙初始高度计算公式为:
H0=H2+ΔH1+ΔH2
其中,
H为吸水体高度,单位:mm。
H0为预留缝隙初始高度,单位:mm。
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最小高度,单位:mm。
ΔH1为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少量,单位:mm。
Δ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单位:mm。
E为吸水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MPa。
m0为一节列车长度范围内的道床质量,单位:t。
P为一节列车总轴重,单位:t。
σ0为道床最低点压应力,单位:MPa。
S1为自排水装置外壳上表面面积,单位:mm2。
S2为自排水装置吸水体与管片接触面积,单位:mm2。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上述计算后,道床浇筑前预留缝隙初始高度设置优选为1.5-4.5mm,进一步为2.0mm。
步骤1、设置自排水装置:在隧道衬砌上表面布设至少一个自排水装置。
自排水装置优选具有如下两种布设方式:
布设方式一:自排水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布设在轨道板9正下方(也即地铁道床最低点)的隧道衬砌上表面,在满足道床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前提下,可满足排水要求。
布设方式二:自排水装置的数量为三个,沿周向均匀布设在隧道衬砌上表面,在满足道床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前提下,以满足产生大量结构渗漏水情况下的排水要求。当然,作为替换,自排水装置的数量也可以为若干个,具体根据隧道衬砌的渗水量进行设置。
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高度为2.0mm的预留缝隙。
步骤2、浇筑地铁道床:在设置有自排水装置的隧道衬砌上方浇筑地铁道床,使得每个自排水装置均内置在地铁道床底部。此时,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的预留缝隙的高度,将由2.0mm降低至1.2mm。
步骤3、吸水:汇集在地铁道床底部或道床脱空腔中的积水,通过步骤2中高度为1.2的预留缝隙与吸水体相接触,吸水体吸纳积水。
步骤4、自排水:当地铁道床上部有列车通过时,列车荷载传至外壳上部,外壳高度下降,挤压吸水体,吸水体中储存的积水通过透水层,汇集到排水槽中,并排到地铁道床结构外部。与此同时,预留缝隙的高度从1.2mm降低至0.1mm。列车通过后,吸水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外壳缓慢上升。
步骤5、重复步骤1至步骤4,实现地铁道床的循环自排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排水装置埋置在地铁道床底部,且密贴于隧道衬砌顶部;
自排水装置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壳、吸水体、透水层和排水槽;
排水槽沿轨道长度方向密贴于隧道衬砌顶部,当道床与隧道剥离后,排水槽与地铁道床两侧的排水通道相连通;
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
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预留缝隙;吸水体为多孔材料,弹性模量设置为4-9MPa;以保证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的减小量在0.9-2.5mm范围内;道床浇筑前预留缝隙初始高度设置为1.5-4.5mm,浇筑道床后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1-3mm,列车经过时排水装置外壳受压,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预留缝隙的高度降低至0.1-0.5mm;
当地铁道床上部有列车通过时,列车荷载传至外壳上部,外壳高度下降,挤压吸水体,吸水体中储存的积水通过透水层,汇集到排水槽中,并排到地铁道床结构外部;与此同时,预留缝隙的高度从1.2mm降低至0.1mm;列车通过后,吸水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外壳缓慢上升;
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ΔH1计算公式为:
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ΔH2计算公式为:
预留缝隙高度计算公式为:
H0=H2+ΔH1+ΔH2
其中,
H为吸水体高度,单位:mm;
H0为预留缝隙初始高度,单位:mm;
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最小高度,单位:mm;
ΔH1为道床浇筑后预留缝隙高度减少量,单位:mm;
ΔH2为列车荷载作用下预留缝隙高度减小量,单位:mm;
E为吸水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MPa;
m0为一节列车长度范围内的道床质量,单位:t;
P为一节列车总轴重,单位:t;
σ0为道床最低点压应力,单位:MPa;
S1为自排水装置外壳上表面面积,单位:mm2;
S2为自排水装置吸水体与管片接触面积,单位: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槽断面面积S的计算公式为:
S=Q/V
其中,Q为地铁盾构隧道中渗漏水量;
V为根据地铁线路纵坡平均坡度,计算得出的水流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槽的断面呈矩形,外壳和透水层的断面均呈倒置的U型,吸水体的断面呈倒置的凹字型。
4.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自排水装置:在隧道仰拱处布设至少一个自排水装置;其中,每个自排水装置中的排水槽均沿轨道长度方向密贴于隧道仰拱;透水层罩设在排水槽外侧,吸水体设置在透水层的外周;外壳罩设在透水层外周,且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初始高度为H0的预留缝隙;
步骤2、浇筑地铁道床:在设置有自排水装置的隧道内浇筑地铁道床,使每个自排水装置均内置在地铁道床底部;此时,外壳底端面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的预留缝隙的高度,将由H0降低至H1,其中,H1<H0;预留缝隙初始高度H0范围为1.5-4.5mm,H1范围为1-3mm;
步骤3、吸水:汇集在地铁道床底部或道床脱空腔中的积水,通过步骤2中高度为H1的预留缝隙与吸水体相接触,吸水体吸纳积水;
步骤4、自排水:当地铁道床上部有列车通过时,列车荷载传至外壳上部,外壳高度下降,挤压吸水体,吸水体中储存的积水通过透水层,汇集到排水槽中,通过排水槽汇集到蓄水池,并通过排水泵排水;与此同时,预留缝隙的高度从H1降低至H2,且H2>0;列车通过后,吸水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外壳缓慢上升,预留缝隙的高度从H2上升至H3,其中,H3≤H1;预留缝高度H2范围为0.1-0.5mm;
步骤5、重复步骤1至步骤4,实现地铁道床的循环自排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75782.5A CN112900160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75782.5A CN112900160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0160A CN112900160A (zh) | 2021-06-04 |
CN112900160B true CN112900160B (zh) | 2022-07-08 |
Family
ID=76116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75782.5A Active CN112900160B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00160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5618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宋建新 |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
CN108590752A (zh) * | 2018-01-09 | 2018-09-28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暗沟式隧道衬砌后排水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747874A (zh) * | 2019-10-14 | 2020-02-04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路基渗排水盲沟 |
CN111794782A (zh) * | 2020-07-08 | 2020-10-20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轨道道床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2021
- 2021-01-20 CN CN202110075782.5A patent/CN1129001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55618A (zh) * | 2015-09-30 | 2015-12-16 | 宋建新 | 一种解决城市内涝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 |
CN108590752A (zh) * | 2018-01-09 | 2018-09-28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暗沟式隧道衬砌后排水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747874A (zh) * | 2019-10-14 | 2020-02-04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路基渗排水盲沟 |
CN111794782A (zh) * | 2020-07-08 | 2020-10-20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轨道道床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0160A (zh) | 2021-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78393B (zh) |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 |
CN106981855B (zh) | 一种高铁路基电缆槽系统 | |
CN112900160B (zh) | 一种地铁道床用自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 |
CN202402076U (zh) | 轨道交通地下线路区间排水泵站 | |
CN107905809B (zh) | 双孔中空矩形截面梁承载路堑式拱形隧道衬砌结构 | |
CN209760016U (zh) | 一种齿板伸缩缝的排水装置 | |
CN206834684U (zh) | 一种高铁路基电缆槽系统 | |
CN207093138U (zh) |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 |
CN207568626U (zh) | 一种用于膨胀性地层的隧道结构 | |
CN108361065A (zh) | 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 | |
CN111794782A (zh) | 一种隧道轨道道床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299570A (zh) | 一种能够使失控车辆缓慢减速的车道的施工方法 | |
CN208168937U (zh) | 一种隧道底部排水结构 | |
CN107905808B (zh) | 墙脚倒槽型纵梁承载无隧底结构拱形衬砌系统 | |
CN212803334U (zh) | 便于排水泄压的隧道仰拱下单向排水管 | |
CN211872410U (zh) | 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 | |
CN208168936U (zh) | 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 | |
CN112963171B (zh) | 一种仰拱位置用防道床脱空积水的管片 | |
CN208870637U (zh) | 一种高水头富水隧道隧底构造 | |
CN207987670U (zh) | 一种具有排水净化功能的透水砖 | |
CN106049543B (zh) | 具有泄水抗浮功能的隧道检查井 | |
CN216950474U (zh) | 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 | |
CN221297452U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盾构隧道与轨道梁结合结构 | |
CN116122331B (zh) | 综合管廊 | |
CN215444138U (zh) | 一种地铁隧道内下沉式泵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