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2886204B - 穿戴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6204B
CN112886204B CN201911204137.8A CN201911204137A CN112886204B CN 112886204 B CN112886204 B CN 112886204B CN 201911204137 A CN201911204137 A CN 201911204137A CN 112886204 B CN112886204 B CN 112886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wear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radio frequenc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41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6204A (zh
Inventor
彭致勇
向元彬
龙卫
陈全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41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6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6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6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73Adaptation for carrying or wearing by persons or animal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4R60/06Antenna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clock or watch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中板;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边框的周缘连接;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由于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有利于增强第一天线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射频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收发。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天线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中板;
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边框的周缘连接;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部上设置一个第一天线,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阵列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天线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P1-P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P1-P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射频耳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中板10、边框20、第一连接部30、第二连接部40、第一天线50以及第二天线60。
中板1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用于放置电路板、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等结构,中板10也可以部分中空的结构。中板10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板1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边框20,设置于中板10周缘并与中板10连接,边框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第一侧边21、第三侧边23、第二侧边22以及第四侧边24依次连接形成边框20。其中,边框2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边框20可以和中板10的边缘完全连接,也即,中板10的所有边缘均与边框20连接。边框20也可以和中板10的部分边缘连接,即边框20中的一部分可以和中板10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用于形成边框20上天线的净空区域。
第一连接部30与边框20的周缘连接,第二连接部40与第一连接部30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40连接于与第一连接部30相对的边框20的周缘。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0连接于边框20的第一侧边21,第二连接部40连接于边框20的第二侧边22,其中,第一连接部30可以与第一侧边21活动连接,第二连接部40也可以与第二侧边22活动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3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第一侧边21,第二连接部40也可以通过第二转轴连接于第二侧边2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也可以通过柔性材料分别与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连接,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与边框20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其他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30相对边框20转动,第二连接部40相对边框20转动的连接方式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30也可以与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40可以与第二侧边22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30可以与第一侧边21一体成型设置,第二连接部40可以与第二侧边22一体成型设置,又例如,第一连接部30也可以与第一侧边21通过螺钉连接,第二连接部40可以与第二侧边22通过螺钉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与边框20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其他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30固定于边框20,第二连接部40固定于边框20的连接方式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其中,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均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采用导电材料便于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上的天线通过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与射频电路电连接,从而可以避免在边框20上开设通孔,减少在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外部设置走线,可以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的美观度。
第一天线5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0,第一天线50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阵列设置,可以增强第一天线5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第一天线50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50可以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第一天线50也可以用于传输4G毫米波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射频信号,发射射频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
上述毫米波指的是频率在30G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天线的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50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50用于传输N78(3.3GHz~3.6GHz)和N79(4.8GHz~5GHz)频率范围的信号。
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是贴片天线,贴合于第一连接部30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多个贴片天线呈阵列排布。毫米波天线单元也可以是缝隙天线,在第一连接部30的表面形成多个缝隙,多个缝隙天线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大于1/2波长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性能劣化。
可以理解的是,阵列排布也可以是形成特定图案的排布方式,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天线6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40,通过将第一天线5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30,第二天线60设置于第二连接部40,第一连接部30和第二连接部40设置于边框20相对的两边,使的第一连接部30与第二连接部40之间距离较远,可以提高第一天线50和第二天线60之间的隔离度,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天线50个第二天线60之间的干扰,满足通信的稳定性。
第二连接部40设有第一缝隙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40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二天线60。第二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例如,第二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当第二天线60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时,第一天线50也可以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实现5G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可以增强5G毫米波射频信号的强度,保证5G毫米波射频信号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二天线60也可以通过钢片天线、柔性线路板天线(FPC)、激光成型天线(LDS)或印刷天线(PDS)的形式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天线60也可以用于传输微波射频信号,例如,第二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4G微波射频信号,当第二天线60用于传输4G微波射频信号时,第一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4G或5G毫米波射频信号,第一天线50和第二天线60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信号,可以拓宽天线传输信号的频段,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通信时对多个频段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50、第二天线60传输信号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第一天线50、第二天线60传输信号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一连接部30上设置一个第一天线50,第一天线50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提高第一天线5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阅图2,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70,电路板70设置于中板10,电路板70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70上设置有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用于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者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射频通信。此外,电路板70上还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70,以通过电路板7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的显示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天线5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30与射频电路电连接,第二天线60通过第二连接部40与射频电路电连接,可以减少边框20外部金属走线的设置,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美观度。
上述射频信号(RF-RadioFrequency signal)可以是指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磁波。射频信号通常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信号、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信号、射频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等。
其中,LTE信号是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长期演进LTE信号,其用于接入射频通讯网络,以实现射频通讯。长期演进LTE信号可以分为低频射频信号(Low band,简称LB)、中频射频信号(Middle band,简称MB)、高频射频信号(High 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104MHz至2690MHz。
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的5G信号,或其他5G毫米波频段,如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的毫米波频段范围。
WIFI信号用于接入射频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GPS信号用于接入射频通讯网络,以实现射频通讯。GPS信号包括频率为L1波段的1.57542GHz、L2波段的1.22760GHz和L5波段的1.17645GHz信号。
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后盖80,后盖80与中板10相对设置,后盖80与边框20连接,后盖80可以为金属后盖,后盖8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后盖8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边框20与后盖8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其中,后盖8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
可以理解的是,后盖80的材料也可以包括其他非金属材料,或者是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其中,金属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可以为:塑料、橡胶、木质材料等,后盖80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中板10、边框20以及后盖80形成容纳部123,容纳部123可以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或电路元件等结构。其中,后盖80和边框20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壳体,中板10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主体部进行触控操作。
其中,设置在中板10上的显示屏90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显示屏90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以及电池等结构。盖板安装在中板10上,并且盖板覆盖显示屏90,以对显示屏9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9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90显示的内容。其中,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电池可以安装在中板10上或容纳部123内。同时,电池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实现电池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其中,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穿戴部110,连接于边框20相对的两端,穿戴部110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腕或手臂。穿戴部1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远离边框20的一端与第一部分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拆卸。
其中,穿戴部110的第一部分通过第一连接部30与边框20连接,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40与边框20连接,第一部分可以与第一连接部30固定连接,第二部分可以与第二连接部30固定连接,例如,第一部分可以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部30连接,第二部分可以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也可以与第一连接部30活动连接,第二部分也可以与第二连接部30活动连接,例如,第一部分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部30连接,第二部分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部分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方式,第二部分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其他可以使第一部分与第一连接部,第二部分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部110连接于边框20的相对的两端部,且所述边框20相对的两端部与中板10连接,使得边框20与中板10之间可以不设置间隙,以增加边框20的机械强度,降低穿戴部110与边框20连接时,在拉动穿戴部110时,出现边框20与中板10分离的可能性。边框20与穿戴部110不连接的其他端部,则可以和中板10之间设置间隙,以用于形成边框20上的天线的净空区域。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间隔设置于边框20。例如,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间隔设置于边框20的第三侧边23或第四侧边24。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用于传输4G信号、5G信号、无线保真信号以及卫星定位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的辐射方向可以相反,以适应不同的用户手持姿势。例如,当第三天线201的辐射方向朝向北半球时,第四天线202的辐射方向可以朝向南半球,如果用户的手持姿势遮挡了第三天线201,此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第四天线202来传输射频信号。
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可以传输相同频段的射频信号,以实现射频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例如,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可以传输5G射频信号,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也可以传输无线保真信号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也可以传输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以实现天线可以辐射多个频段的射频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多不同频段射频信号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传输射频信号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传输射频信号的类型。
如图3所示,第三天线202和第四天线202间隔设置于边框20的第三侧边23。具体的,边框20的第三侧边2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31,后盖80与边框20的第三侧边23连接的边缘设有第二缝隙811和第三缝隙812,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31、第二缝隙811、第三缝隙812相互连通,以在第三侧边23处形成第二金属枝节和第三金属枝节,并且,该第二金属枝节和第三金属枝节可以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以使得第二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三天线201,第三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四天线202。
其中,第二缝隙811和第三缝隙812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以降低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之间的相互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二缝隙811、第三缝隙812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边框20和后盖80完全连接。第一开口231内也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后盖80为一整体,增强了后盖80的结构强度。并且,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二缝隙811、第三缝隙812可以填充与后盖8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第一开口231可以填充与边框2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其中,电路板70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电性连接,电路板7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射频电路通过第一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三天线201内,射频电路通过第二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四天线202内。
具体的,第一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一馈入点和第二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一馈入点馈入第三天线201内然后从第一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三天线202传输射频信号。第二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二馈入点和第二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二馈入点馈入第四天线202内然后从第二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四天线202传输射频信号。其中,第一接地点,第二接地点可以设置于后盖80、电路板70、边框20、中板10等。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实际传输的射频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可以共同连接一个射频电路,以降低射频电路的功耗。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也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射频电路,以实现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的精准控制。
示例性的,以传输5G信号为例,5G信号的频段范围至少包括N78和N79两个频段,第三天线201可以连接一个第一调谐电路401,第四天线202也可以连接一个第二调谐电路402,可以通过第一调谐电路401和第二调谐电路402改变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的接地点的位置,使得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对5G不同频段的需求。
具体地,第一调谐电路401至少包括第一通路4011和第二通路4012,当所述第一通路4011连通时,第三天线201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5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通路4012连通时,第三天线201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5G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N78频段,第二频段为N79频段。
第二调谐电路402至少包括第三通路4021和第四通路4022,当所述第三通路4021连通时,第四天线202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5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四通路4022连通时,第四天线202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5G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N78频段,第二频段为N79频段。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调谐电路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每个调谐电路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三天线201、第四天线202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的需求。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五天线203,第五天线203设置于边框20,且第五天线203与第三天线201和第四天线202间隔设置,例如,第三天线203和第四天线204间隔设置于第三侧边23,第五天线203设置于第四侧边24。第四侧边24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41,所述后盖80与所述第四侧边24连接的边缘处设有第四缝隙813,第二开口241与第四缝隙813相互连通,以在第四侧边24处形成第四金属枝节,并且,该第四金属枝节可以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以使得第四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五天线203。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四缝隙813、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边框20和后盖80完全连接。第二开口241内也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后盖80为一整体,增强了后盖80的结构强度。并且,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二开口241可以填充与边框2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第四缝隙813可以填充与后盖8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其中,电路板70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五天线203电性连接,电路板3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信号源,射频电路通过第三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五天线203内。
具体的,第三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三馈入点和第三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三馈入点馈入第五天线203内然后从第一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五天线203传输射频信号。其中,第三接地点可以设置于后盖80、电路板70、边框20、中板10等。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五天线203实际传输的射频信号的频段来选择。其中,第五天线203用于传输4G信号、5G信号、无线保真信号以及卫星定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以传输4G信号为例,4G信号的频段范围至少三个频段,即,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第五天线203可以连接一个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通过第三调谐电路403改变第五天线203的接地点的位置,使得第五天线203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对4G不同频段的需求。
具体地,第三调谐电路403至少包括第五通路4031、第六通路4032和第七通路4033,当所述第五通路4031连通时,第五天线203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六通路4032连通时,第五天线203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七通路4033连通时,第五天线203用于传输第三频段的4G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低频段,第二频段为中频段,第三频段为高频段。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第五天线203也可以连接多个第三调谐电路403,下面以第五天线203连接两个第三调谐电路403为例。例如,第五天线203可以连接有第三调谐电路403a和第三调谐电路403b,第三调谐电路403a由一个单刀四掷开关、电感、电阻组成,第三调谐电路403b也可以由一个单刀四掷开关、电容、电感以及电阻组成,通过第三调谐电路403a和第三调谐电路403b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4G信号的低频射频信号、中频射频信号、高频射频信号的传输;再例如可以传输N78、N79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L1、L2和L5频段的GPS信号。
当然,第三天线201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一调谐电路401,第四天线204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二调谐电路402,第二调谐电路402和第一调谐电路401的具体结构可以与上述第一调谐电路401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调谐电路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每个调谐电路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五天线203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三天线201、第四天线202和第五天线203也可以通过钢片天线、柔性线路板天线(FPC)、激光成型天线(LDS)或印刷天线(PDS)的形式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六天线120,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第六天线120设置于穿戴部110,第六天线120可以用于传输5G毫米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强第六天线120的传输性能,第六天线120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阵列设置。
上述毫米波指的是频率在30G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第六天线120的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六天线120用于传输N78(3.3GHz~3.6GHz)和N79(4.8GHz~5GHz)频率范围的信号。
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是贴片天线,贴合于穿戴部110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多个贴片天线呈阵列排布。毫米波天线单元也可以是缝隙天线,在穿戴部110的表面形成多个缝隙,多个缝隙天线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大于1/2波长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性能劣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戴部110的表面可以开设多个通槽,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使得毫米波天线单元的物理尺寸较小,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直接嵌设于通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阵列排布可以是矩阵阵列或者直线型阵列,例如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沿穿戴部1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形成直线型阵列,穿戴部90的延伸方向是指穿戴部110的长度方向,当用户手握时,例如用户遮挡部分毫米波天线单元时,第六天线120可通过其他未被遮挡的毫米波天线单元传输信号,进而减少用户手握时对第六天线120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阵列排布也可以是形成特定图案的排布方式,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四信号源,第四信号源与第六天线120电连接,第四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5G毫米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耗,同时,提高用户体验,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于穿戴部110的第一部分,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于穿戴部110的第二部分,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与电路板70上的处理器电连接,第一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穿戴部110的第一部分与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距离,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部分与第一红外传感器的距离,当第一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显示屏亮屏,当第一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显示屏熄屏,可以实现显示屏的自动亮屏与熄屏,不仅可以节省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功耗,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也可以在穿戴部110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外部物体的温度,当外部物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处理器控制显示屏亮屏,否则,处理器控制显示屏熄屏。其中,预设温度可以为一范围值,例如预设温度为35-37度,也即,预设温度接近人体体温。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板;
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所述边框包括第一侧边;
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边框的所述第一侧边;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中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射频电路,所述第一天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射频电路电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的所述边框的周缘;以及
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一缝隙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二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射频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以及
第四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且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第三天线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且所述第五天线与所述第三天线、所述第五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三侧边、第二侧边、第四侧边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第四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
所述第三侧边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的第三侧边连接的边缘处设有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缝隙、所述第三缝隙相互连通,以在所述第三侧边形成第二金属枝节和第三金属枝节,所述第二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三天线,所述第三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四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边设有第二开口,后盖与所述第四侧边连接的边缘处设有第四缝隙,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缝隙连通,以在所述第四侧边形成第四金属枝节,所述第四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五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用于传输毫米波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传输微波射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第四天线以及第五天线均用于传输4G射频信号、5G射频信号、无线保真信号以及卫星定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CN201911204137.8A 2019-11-29 2019-11-29 穿戴式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886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137.8A CN112886204B (zh) 2019-11-29 2019-11-29 穿戴式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137.8A CN112886204B (zh) 2019-11-29 2019-11-29 穿戴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204A CN112886204A (zh) 2021-06-01
CN112886204B true CN112886204B (zh) 2023-05-30

Family

ID=7603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4137.8A Active CN112886204B (zh) 2019-11-29 2019-11-29 穿戴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620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5771A (zh) * 2019-06-30 2019-09-20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1018A (ja) * 2000-01-28 2001-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腕時計型無線装置
US9703272B2 (en) * 2014-06-25 2017-07-1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with radiating element isolated from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earable apparatus carrier device
DE102015115574A1 (de) * 2014-11-13 2016-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ahfeldkommunikations-Chip, der in eine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eingebettet ist, und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CN107817678A (zh) * 2016-09-13 2018-03-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
TWM538608U (zh) * 2016-12-16 2017-03-21 Asustek Comp Inc 穿戴式電子裝置
CN107681266A (zh) * 2017-08-23 2018-02-09 深圳市天威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地层延长式智能手表天线机构
CN110311209B (zh) * 2019-06-30 2021-06-1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5771A (zh) * 2019-06-30 2019-09-20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培杰 等.应用于5.8 GHz的可穿戴天线设计与实现.《安徽大学学报》.2018,第42卷(第6期),第78-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204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5993U (zh)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CN111211402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993515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04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448132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45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0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43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787077A (zh)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CN112886208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1789490U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193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178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993534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3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2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06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01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4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1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2874748U (zh) 电子设备
CN112448133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2874749U (zh) 电子设备
CN112882376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WO2021104158A1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