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4996B -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34996B CN112834996B CN202011642300.1A CN202011642300A CN112834996B CN 112834996 B CN112834996 B CN 112834996B CN 202011642300 A CN202011642300 A CN 202011642300A CN 112834996 B CN112834996 B CN 1128349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ar sensing
- acquisition
- module
- tested
-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0—Means for monitoring or calibr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雷达感应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采用测试架中的多个采集模块与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连接,通过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基于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采集模块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本技术方案无需借助频谱仪简化了测试环境搭建的复杂度,可批量测试多个雷达感应模块,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感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雷达感应模块由于其感应距离远、角度广、无死角,能穿透玻璃及薄木板,可根据功率的不同穿透不同厚度的墙壁,不受环境、温度、灰尘等影响,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照明领域中。通过雷达感应控制灯具实现人来即亮,人走即灭的智能节能的目的。由于雷达感应模块易受干扰,对测试环境要求苛刻,需要专门屏蔽室,因此现有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都是单个测试,耗时长、测试效率低。在测试时,通过频谱仪判断雷达感应模块是否起振作为检测手段,但频谱仪只能进行单个模块的测试,测试成本昂贵、效率低且需要借助仪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雷达感应模块测试只能进行单个模块的测试,测试效率低且需要借助频谱仪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无需借助频谱仪,可批量测试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效率高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包括:
将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测试架中相应的采集模块连接;
分别通过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分别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可选的,将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测试架中相应的采集模块连接,包括:
将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可选的,分别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包括:
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可选的,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可选的,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包括:
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未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无感应功能;或
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异常;或
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存在干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所述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可选的,生成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模块,包括多个显示窗口,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中,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可采用测试架中的多个采集模块与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连接,通过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基于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采集模块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本技术方案无需借助频谱仪简化了测试环境搭建的复杂度,可批量测试多个雷达感应模块,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应用多个显示窗口展示多个采集波形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中测试架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灯具开关的测试中。本发明采用测试架中的多个采集模块与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连接,通过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基于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采集模块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本技术方案无需借助频谱仪简化了测试环境搭建的复杂度,可批量测试多个雷达感应模块,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测试架中相应的采集模块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进一步地,步骤S1可包括:将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具体的,采集模块的一组测试接口可包括电源接口、接地接口、测试点接口;相应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可包括电源端、接地端和测试端(一级输出测试端或二级输出测试端)。其中,电源接口用于为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源端供电;接地接口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测试点接口用于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端连接以采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采集模块的一组测试接口还可包括输入接口,测试架设置有指示灯与采集模块的输入接口对应;相应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还可包括输出端。采集模块的输入接口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输出端的指示信号,输入接口还与指示灯连接,当采集模块处于上电状态时,指示灯处于发光状态;当采集模块未处于上电状态时,指示灯不发光,通过指示灯可以直观的判断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是否处于通电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架可包括多个(如:5个,8个,10个等)测试区,每个测试区内设置一采集模块,每个测试区上方分别设置有可移动顶针,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放置于测试区中,使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端与采集模块的测试接口连接,通过测试区上方的移动顶针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固定于测试区内,包括测试端与测试接口之间的信号传输,以便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架结构简单,通过测试架可实现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批量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可以达到半自动化测试效果。
S2.分别通过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模块的测试点接口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端连接,以实现采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的目的。
S3.分别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进一步地,步骤S3可包括: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本实施例中,采集波形的横坐标为采集的时间,纵坐标为采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每一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一个采集波形。
S4.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S4可包括: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未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无感应功能;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具有感应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待测雷达感应模块通电,根据采集模块是否采集到采集波形判断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具有感应功能。
进一步地,步骤S4还可包括: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采集波形的电压值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如:3.3V或5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异常;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采集波形的电压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如:3.3V或5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正常。
其中,探测目标可以是人体,预设距离范围为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探测距离范围(如:6米-10米),由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型号不同,探测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预设距离范围。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待测雷达感应模块通电,使人体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根据采集模块采集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判断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是否异常。
进一步地,步骤S4还可包括: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存在干扰;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0.2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不存在干扰。
本实施例中,对测试架中的所有待测雷达感应模块通电,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分别判断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是否存在干扰。
本实施例中,通过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输出波形可快速有效的获取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是否异常的测试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还可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参考图2所示,图2展示了5个显示窗口,每一显示窗口对应一采集模块以及相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在测试时通过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确认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是否有干扰现象,由图2可知上面三个显示窗口以及下面左侧的显示窗口的波动幅度较小,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无干扰;下面右侧的显示窗口的波动幅度较大,表示该显示窗口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存在干扰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可以是微波雷达感应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采用测试架中的多个采集模块与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连接,通过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基于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采集模块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本实施例无需借助频谱仪简化了测试环境搭建的复杂度,可批量测试多个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成本低,测试环境方便搭建,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1,包括:测试架11、生成模块12和处理模块13。
测试架11,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所述测试架11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如图4所示,测试架11中设置有多个采集模块。
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11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如图4所示,测试架11中设置有多个采集模块。
具体的,采集模块的一组测试接口可包括电源接口、接地接口、测试点接口;相应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可包括电源端、接地端和测试端(一级输出测试端或二级输出测试端)。其中,电源接口用于为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源端供电;接地接口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测试点接口用于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端连接以采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采集模块的一组测试接口还可包括输入接口,测试架11设置有指示灯与采集模块的输入接口对应;相应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还可包括输出端。采集模块的输入接口与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输出端的指示信号,输入接口还与指示灯连接,当采集模块处于上电状态时,指示灯处于发光状态;当采集模块未处于上电状态时,指示灯不发光,通过指示灯可以直观的判断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是否处于通电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测试架11可包括多个(如:5个,8个,10个等)测试区,每个测试区内设置一采集模块,每个测试区上方分别设置有可移动顶针,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放置于测试区中,使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端与采集模块的测试接口连接,通过测试区上方的移动顶针将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固定于测试区内,包括测试端与测试接口之间的信号传输,以便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架11结构简单,通过测试架11可实现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批量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可以达到半自动化测试效果。
生成模块12,用于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进一步地,生成模块12用于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本实施例中,采集波形的横坐标为采集的时间,纵坐标为采集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每一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一个采集波形。
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未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无感应功能;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具有感应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采集波形的电压值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如:3.3V或5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异常;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采集波形的电压值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如:3.3V或5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存在干扰;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如:0.2V)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不存在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1采用测试架11中的多个采集模块与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连接,通过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同时进行测试的目的;利用生成模块12根据每一个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通过处理模块13基于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采集模块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本实施例无需借助频谱仪简化了测试环境搭建的复杂度,可批量测试多个雷达感应模块,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可以是微波雷达感应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所示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1还可包括:显示模块14。
显示模块14,包括多个显示窗口,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参考图2所示,图2展示了5个显示窗口,每一显示窗口对应一采集模块以及相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在测试时通过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确认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是否有干扰现象,由图2可知上面三个显示窗口以及下面左侧的显示窗口的波动幅度较小,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无干扰;下面右侧的显示窗口的波动幅度较大,表示该显示窗口对应的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存在干扰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1可包括测试架11和服务器两部分,测试架11的采集模块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可包括生成模块12、处理模块13以及显示模块14。由服务器控制采集模块对待测雷达感应模块进行测试,并显示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测试架中相应的采集模块连接;
分别通过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分别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包括:
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未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无感应功能;或
探测目标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移动,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异常;或
当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处于上电状态,在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无所述探测目标,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对应的所述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所述采集波形的波动幅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测试结果为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之间存在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测试架中相应的采集模块连接,包括:
将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包括:
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6.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包括:
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采集模块,至少两个待测雷达感应模块与所述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连接;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电压信号;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一个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采集波形;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波形获取与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对应的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组测试接口,每组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一组测试端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待测雷达感应模块的所述测试端与测试架中相应的所述采集模块的所述测试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生成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每一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采集点的时序生成相应的所述采集波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包括多个显示窗口,每一所述采集模块对应一显示窗口,通过所述显示窗口显示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采集波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42300.1A CN11283499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42300.1A CN11283499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34996A CN112834996A (zh) | 2021-05-25 |
CN112834996B true CN112834996B (zh) | 2024-05-10 |
Family
ID=7592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42300.1A Active CN112834996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34996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5769A (en) * | 1975-08-22 | 1977-12-27 | Siemens-Albi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for checking transmitter-receiver reversing switches in pulse-doppler radar devices |
KR20100124041A (ko) * | 2009-05-18 | 2010-11-26 | 서울특별시시설관리공단 | 자가진단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원격제어 분전함 장치 |
EP2998752A1 (en) * | 2014-09-22 | 2016-03-23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Synthetic test circuit |
CN106093897A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雷达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106680788A (zh) * | 2016-12-02 | 2017-05-17 | 安徽波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雷达信号模拟器的中频信号产生系统 |
CN108303142A (zh) * | 2018-03-23 | 2018-07-20 | 广州市科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远程网络基站定相核相、电流、电压的采集装置及系统 |
CN207799062U (zh) * | 2018-01-12 | 2018-08-31 | 江苏和正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侦察雷达模拟目标检测装置 |
CN108603902A (zh) * | 2016-02-06 | 2018-09-28 |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感应式测电笔以及使用方法 |
CN109581309A (zh) * | 2018-11-27 | 2019-04-05 |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雷达干扰装置自动测试系统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42300.1A patent/CN1128349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5769A (en) * | 1975-08-22 | 1977-12-27 | Siemens-Albis Aktiengesellschaft | Method for checking transmitter-receiver reversing switches in pulse-doppler radar devices |
KR20100124041A (ko) * | 2009-05-18 | 2010-11-26 | 서울특별시시설관리공단 | 자가진단 모니터링을 위한 원격제어 분전함 장치 |
EP2998752A1 (en) * | 2014-09-22 | 2016-03-23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Synthetic test circuit |
CN108603902A (zh) * | 2016-02-06 | 2018-09-28 |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感应式测电笔以及使用方法 |
CN106093897A (zh) * | 2016-06-22 | 2016-11-09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雷达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106680788A (zh) * | 2016-12-02 | 2017-05-17 | 安徽波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雷达信号模拟器的中频信号产生系统 |
CN207799062U (zh) * | 2018-01-12 | 2018-08-31 | 江苏和正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侦察雷达模拟目标检测装置 |
CN108303142A (zh) * | 2018-03-23 | 2018-07-20 | 广州市科钛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远程网络基站定相核相、电流、电压的采集装置及系统 |
CN109581309A (zh) * | 2018-11-27 | 2019-04-05 | 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雷达干扰装置自动测试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New Energy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the Unclamped Inductive Switching (UIS) Test";Jian-Hsing Lee et al.;《202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hysical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PFA)》;第1-7页 * |
"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模拟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张旭彬等;《电子设计工程》;第21卷(第16期);第100-10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34996A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7810B (zh) | 一种dcs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07860979B (zh) | 一种测试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容量、内阻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691711A (zh) | 一种内窥镜影像传输延迟测量系统及方法 | |
CN104950189A (zh) | 一种光纤工频高压电场测量探头 | |
CN203658527U (zh) | 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超声波局部放电探测装置 | |
CN112834996B (zh) | 雷达感应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205940771U (zh) | 红外测温装置 | |
CN101975878A (zh) | 一种双稳定辐射梳状信号源 | |
CN204731324U (zh) | 一种光纤工频高压电场测量探头 | |
CN209894878U (zh) | 一种多回路电气量检测系统 | |
CN103048599A (zh) | 一种光伏电池特性测试装置 | |
CN109171685B (zh) | 模拟人体生理信号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001578A (zh) | 一种检测cell面板信号发生器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 |
CN205749862U (zh) | 一种特高频局放标定系统专用干扰源 | |
CN220141673U (zh) | 一种心电记录仪测试装置 | |
CN215340068U (zh) | 一种多功能绝缘电阻测试仪 | |
CN111856163B (zh) | 一种非接触式单杆异步核相方法 | |
CN115372685A (zh) | 一种电压测量方法、电压测量装置以及测电笔 | |
CN103278781A (zh) | 脉冲氙灯电特性分析仪 | |
CN210243747U (zh) | 一种异频全自动介质损耗测试仪 | |
CN219657795U (zh) | 放电测试仪 | |
CN220820139U (zh) | 充电枪测试柜和充电枪测试系统 | |
CN110736906A (zh) | 多功能巡检装置及其系统 | |
CN210572660U (zh) | 一种亮度采集部件及应用其的led老化测试装置 | |
CN201828583U (zh) | 一种双稳定辐射梳状信号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