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3750B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23750B CN112823750B CN201911153684.8A CN201911153684A CN112823750B CN 112823750 B CN112823750 B CN 112823750B CN 201911153684 A CN201911153684 A CN 201911153684A CN 112823750 B CN112823750 B CN 1128237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uck
- tube
- sealing
- passage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20347 spindle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5245 righ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0591 tricuspid val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01000001943 Tricuspid Valve Insufficienc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5241 right ventri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Na+].[Cl-]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698 chordae tendinea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540 papillary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61 ventri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01526 Air embol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4640 Tricuspid valve incompet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9280 Heart failur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91 femoral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8578 heart valv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115 mitral val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47 pulmonary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02 pulmonary val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2 trau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31 vena cava inferio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78—Operations on blood vessels
- A61B2017/00783—Valvuloplast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缝线器,包括旋转芯轴组件、鞘管、及夹头模组;旋转芯轴组件包括旋转芯轴及套设在旋转芯轴上的三通模组;旋转芯轴设置内部通道及夹头推管通道,内部通道连通鞘管,夹头推管通道容置夹头推管,三通模组包括套接在旋转芯轴上的密封轮及密封套接在密封轮外的密封壳,密封轮与密封壳之间围成收液腔,密封轮设置连通内部通道与收液腔之间的第一通路及连通夹头推管与第一通路之间的第二通路,收液腔内的排气液体经第一通路流入并填充内部通道内、旋转芯轴组件内、鞘管内与近端夹头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收液腔内的排气液体述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流入并填充夹头推管内与远端夹头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瓣膜缝线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背景技术
三尖瓣为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单向阀门,其解剖结构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瓣叶由前瓣、后瓣、隔瓣组成,瓣环是三个瓣叶的附着缘,各瓣叶的游离缘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正常的三尖瓣能够保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向右心室方向流动,而当右心室收缩挤压室内血液时,三尖瓣关闭,血液不会倒流入右心房,从而右心室的血液由肺动脉瓣送入肺动脉。
三尖瓣返流是由于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心脏收缩期右心室血液返流到右心房,再流入上下腔静脉,造成右心房容积扩大,压力升高,并加重右心室负荷,容易引发心力衰竭。
对三尖瓣返流的传统治疗方式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风险高等缺点。近年来,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三尖瓣返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经导管微创介入的瓣膜修复器械在介入人体前一般需要做排气处理,一方面避免存留在器械内的空气在人体血管及心脏内引发气栓,另一方面由于人体内的血液具有一定的压力,若所述瓣膜修复器械内被空气占据的空间较大,可能会有大量血液进入所述空间内,造成人体失血。然而,现有的瓣膜修复器械往往存在排气功能不完善、排气不彻底、器械内仍有较多空气残留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气较彻底、空气残留微少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缝线器,包括旋转芯轴组件、鞘管、及夹头模组;所述鞘管的近端密封连接所述旋转芯轴组件的远端;所述夹头模组包括相对开合的近端夹头与远端夹头及夹头推管,所述近端夹头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远端,且所述鞘管与所述近端夹头的外部连通,所述夹头推管活动穿装在所述鞘管内并固定连接所述远端夹头,且所述夹头推管与所述远端夹头的外部连通;所述旋转芯轴组件包括旋转芯轴及套设在所述旋转芯轴上的三通模组;所述旋转芯轴沿轴向设置贯穿的内部通道及容置所述夹头推管的夹头推管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所述鞘管,所述三通模组包括套接在所述旋转芯轴上的密封轮及密封套接在所述密封轮外的密封壳,所述密封轮与所述密封壳之间围成收液腔,所述密封轮设置连通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收液腔的第一通路及连通所述夹头推管与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瓣膜缝线系统,包括所述瓣膜缝线器及可调弯鞘,所述可调弯鞘套设在所述瓣膜缝线器的鞘管外,用于调节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本发明的瓣膜缝线装置与瓣膜缝线系统,在所述旋转芯轴上套设三通模组,所述三通模组的密封轮与壳体之间围成收液腔,密封轮上设置的第一通路连通旋转芯轴的内部通道与所述收液腔,密封轮上设置的第二通路连通夹头推管与所述第一通路,向所述收液腔内注入的排气液体经所述第一通路流入并填充所述内部通道内、所述旋转芯轴组件内、所述鞘管内与所述近端夹头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向所述收液腔内注入的排气液体经所述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流入并填充所述夹头推管内与所述远端夹头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从而能够将瓣膜缝线器里各处空隙内的空气较彻底地排出,使瓣膜缝线器内残留的空气微少,大幅降低气栓及失血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与调弯鞘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在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旋转芯轴与导丝、夹头推管、插针及探针分离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旋转芯轴与导丝、夹头推管、插针及探针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旋转芯轴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旋转芯轴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的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三通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三通模组的径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1中的三通模组的轴向剖视图。
图14是图11中的三通模组与部分旋转芯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三通模组与旋转芯轴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组装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三通模组与旋转芯轴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组装图。
图17是图15中的旋转芯轴组件的轴向立体剖视图。
图18是显示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排气时,排气液体在旋转芯轴近端的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19是显示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排气时,排气液体在旋转芯轴远端的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沿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的整体的轴向剖视图。
图23是图22中的瓣膜缝线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4-图25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操控手柄上的夹头开合控制模块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6-图27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的操控手柄上的探针移动控制模块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28-图30是本发明的瓣膜缝线器中操控手柄上的插针锁放控制模块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远”、“近”“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操控手柄及瓣膜缝线装置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限定术语“近端”及“远端”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惯用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缝线系统100,其包括瓣膜缝线器20、可调弯鞘30及夹具50。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及图21与图22,瓣膜缝线器20包括操控手柄21、夹头模组23、鞘管233、插针模组25、探针260及缝线(未图示)。所述操控手柄21包括壳体210及旋转芯轴组件220,旋转芯轴组件220在壳体210内沿轴向延伸且其远端伸出壳体210。所述鞘管233固定连接旋转芯轴组件220的远端并沿轴向延伸。所述夹头模组23包括固定连接鞘管233远端的近端夹头231、可相对近端夹头231开合的远端夹头235、及固定连接远端夹头235并活动穿装在鞘管233及旋转芯轴组件220内的夹头推管230。插针模组25包括活动穿装在鞘管233及旋转芯轴组件220内的插针250。探针260活动穿装在鞘管233及旋转芯轴组件220内。本实施例中,缝线2337(见图10所示)活动穿装在夹头推管230内,且缝线2337的远端被收纳在远端夹头235内。近端夹头231与远端夹头235相对开合用于夹持或放松瓣叶,探针260可伸出近端夹头231用于探测瓣叶是否被夹头模组23有效夹持,插针250用于穿刺瓣膜并带出缝线2337,以将缝线2337植入瓣叶。在其它实施例中,缝线2337也可不穿装在夹头推管230内,而是在鞘管233内设置单独的用于穿装缝线的腔体或管体。近端夹头231的远端面上开设有供插针250、探针260伸出的数个通孔(见图25所示,未标示),因此,近端夹头231的内部与外部是连通的;远端夹头235内设有与夹头推管230连通的空间用于容置缝线,远端夹头235的近端面上开设有供插针250进入以连接缝线的通孔(未图示),因此,远端夹头235的内部也是与外部连通的。
请参阅图1、图3、图21、图22及图24-图30,所述操控手柄21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210的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及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夹头推管230的远端、近端分别连接远端夹头235及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插针250的近端连接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探针260的近端连接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包括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包括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包括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及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均设置于壳体210朝向操作者的正面。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用于控制夹头推管230沿轴向移动,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用于锁定或释放插针模组25以限制或允许插针250沿轴向移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用于控制探针260沿轴向移动。
可调弯鞘30套设在瓣膜缝线器20的鞘管233外,通过可调弯鞘器30来调节鞘管233的弯曲状态,以适应弯曲的人体管腔结构。
夹具50包括基座501、设置于基座501相对的两端的第一支撑架502及第二支撑架504,瓣膜缝线器20的操控手柄21的壳体210被固定于第一支撑架502上,可调弯鞘30的手柄(未标示)被固定于第二支撑架504上,操作者不必用手握持瓣膜缝线器20的操控手柄21及可调弯鞘30的手柄,既省力又利于瓣膜缝线器20及可调弯鞘30的稳定。
请参阅图1、图4、图5、图6至图9、图15至图17,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包括旋转芯轴221,旋转芯轴221包括过渡导引部2210及设置于过渡导引部2210近端的轴杆2218,过渡导引部2210的远端邻近鞘管233的近端。过渡导引部2210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面积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过渡导引部2210的外表面开设相互间隔且贯通过渡导引部2210的近端与远端的夹头推管通道2212、插针通道2214及探针通道2215,以分别供所述夹头推管230、插针250、探针260对应活动穿插,进一步地,所述夹头推管通道2212、探针通道2215在轴杆2218上沿轴向延伸并穿通轴杆2218的近端面及外周面,所述插针通道2214在轴杆2218内沿轴向延伸并穿通轴杆2218的近端面。所述旋转芯轴221内部还设有贯通过渡导引部2210远端与轴杆2218近端的内部通道2211,该内部通道2211可活动穿装导丝201并连通所述鞘管233,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部通道2211沿旋转芯轴221的轴心线穿通旋转芯轴221。所述过渡导引部2210具有扩散作用,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夹头推管230、插针250、及探针260于过渡导引部2210的远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221的轴线聚拢、于过渡导引部2210的近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221的轴线扩散,从而图10中示出的集中排布在鞘管233内沿轴向延伸的夹头推管230、插针250及探针260经所述过渡导引部2210扩散后,各件之间的空间增大,从而各件便于连接操控手柄21上相应的动作控制模块,即便于安装至操控手柄21;各通道之间相互隔离,从而各件可分别独立受控、互不干扰,各件可分别顺畅运动;同时,各所述动作控制模块的尺寸可设计的相对较大,能够大幅降低加工及装配难度。
优选的,配合所述瓣膜缝线器20内设置两个插针250及两个探针260,所述旋转芯轴221上设置相互间隔的两个插针通道2214和两个探针通道2215,两个插针通道2214相对旋转芯轴221的轴心线对称,两个探针通道2215相对旋转芯轴221的轴心线对称。
请参阅图3-图5、图17、图21及图22,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还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芯轴221远端上的旋转操作机构223,该旋转操作机构223的内周面为锥筒面,从而能够与过渡导引部2210的外表面贴合。旋转操作机构223的远端通过注胶或其它方式密封连接鞘管233的近端,旋转操作机构223的近端的外表面开设有旋转导槽2231,以与所述壳体210旋转连接。旋转所述旋转操作机构223即可带动旋转芯轴221同步旋转。
如图4、图5、图21、图22、图24与图25所示,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还包括邻近旋转操作机构223处滑动套设在轴杆2218上的第一套环2296,第一套环2296可沿旋转芯轴221的轴向滑动。第一套环2296的外壁周向开设环形的第一环槽22961。第一套环2296的内壁设置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夹头推管通道2212内的第一凸耳22963,夹头推管230于邻近其近端处固定连接第一凸耳22963,第一套环2296通过所述第一环槽22961连接所述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从而,穿装于所述推管通道2212内的夹头推管230由于所述过渡导引部2210的扩散作用、经所述第一套环2296而被方便地连接至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当操作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驱动第一套环2296沿所述轴杆2218滑动时,便能带动夹头推管230沿夹头推管通道2212移动,远端夹头235被夹头推管230带动向远端移动而远离近端夹头231而张开或者远端夹头235被夹头推管230带动向近端移动而靠近近端夹头231而闭合。
如图4、图5、图21、图22、图26与图27所示,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还包括滑动套设在轴杆2218上的至少一第二套环2297,第二套环2297可沿旋转芯轴221的轴向滑动。第二套环2297的外壁绕周向开设环形的第二环槽22971。第二套环2297的内壁设置可滑动地插入所述探针通道2215内的第二凸耳22973,探针260的近端固定连接第二凸耳22973。第二套环2297通过所述第二环槽22971连接所述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从而,穿装于所述探针通道2215内的探针260由于所述过渡导引部2210的扩散作用、经所述第二套环2297而被方便地连接至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当操作所述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驱动第二套环2297沿所述轴杆2218滑动时,便能带动探针260沿探针通道2215移动,以使得探针260伸出或缩进近端夹头231,以探测瓣叶是否被夹头模组23有效夹持。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探针260,旋转芯轴221上相应套设有两个第二套环2297,两个探针通道2215内分别收容一探针260,一探针260的近端对应固定连接一第二套环2297的第二凸耳22973。
如图4、图5、图21、图22、图28至图30所示,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还包括滑动套设在轴杆2218近端上的插针手柄251,插针手柄251可沿旋转芯轴221的轴向滑动。插针250的近端固定连接插针手柄251。插针手柄251的远端的外壁周向开设定位环槽2512,插针手柄251通过所述定位环槽2512连接所述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从而,穿装于所述插针通道2214内的插针250由于所述过渡导引部2210的扩散作用被方便地连接至插针手柄251,并经所述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而被方便地连接至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当操作所述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使得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释放插针手柄251时,可沿轴向移动所述插针手柄251,以带动插针250前进或后撤,从而穿刺瓣叶或牵出缝线;当操作所述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使得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锁定插针手柄251时,可使得插针250保持位于所述近端夹头231内。本实施例中,插针250的数量为两根,两插针250均可通过锁固件或直接固定连接于插针手柄251。
请参阅图4、图5、图17至图19及图22所示,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还包括套设在旋转芯轴221上的三通模组225。所述三通模组225包括套接在旋转芯轴221上的密封轮2251及密封套接在密封轮2251外的密封壳2253,密封轮2251与密封壳2253之间围成收液腔2252,密封轮2251上设置连通所述内部通道2211与收液腔2252之间的第一通路22511及连通所述夹头推管230与第一通路22511之间的第二通路22512,向收液腔2252内注入的排气液体经第一通路22511流入并填充内部通道2211内、旋转芯轴组件220内、鞘管233内与近端夹头231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向收液腔2252内注入的排气液体经第一通路22511及第二通路22512流入并填充夹头推管230内与远端夹头235内的空隙以排出空气,从而能将瓣膜缝线器20内部的各处空隙内的空气较彻底地排出,使瓣膜缝线器20内残留的空气微少,大幅降低气栓及失血的发生几率。
如图4、图5、图11-图16所示,所述密封轮2251包括固定套接于旋转芯轴221上的定位筒22513、沿轴向凸设于定位筒22513的内周面上的第一凸部22514及两个第二凸部22515,以及分别设置于定位筒22513的外周面相对两端的环形的凸缘22516。第一凸部22514插入夹头推管通道2212内,两个第二凸部22515分别插入两个探针通道2215内;第一凸部22514轴向开设导流腔22517,夹头推管230的近端插入该导流腔22517内,导流腔22517连通第二通路22512。每一第二凸部22515轴向开设通孔,供探针260穿过。
结合图12-图14、图17与图18所示,所述第一通路22511垂直于旋转芯轴221的轴向,第二通路22512与第一通路22511垂直相贯通。具体的,第一通路22511穿通密封轮2251的外周面及第一凸部22514的外周面,旋转芯轴221上对应所述第一通路22511开设通孔2216(如图18所示),通孔2216垂直连通所述内部通道2211,因此,所述第一通路22511连通了收液腔2252、第二通路22512、导流腔22517及内部通道2211,收液腔2252内的排气液体经第一通路22511及通孔2216能进入内部通道2211内。相应地,第二通路22512连通了第一通路22511、收液腔2252、导流腔22517及及夹头推管230,收液腔2252内的排气液体经第二通路22512进入导流腔22517及夹头推管230内。本实施例中,第一通路22511从密封轮2251的外周面沿径向延伸直至至连通内部通道2211,第二通路22512与第一通路22511垂直相贯。密封壳2253密封套接于两个凸缘22516上,密封壳2253的内周面、密封轮2251的外周面及两个凸缘22516围成收液腔2252。具体的,每一凸缘22516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环形的容置槽22518,容置槽22518内嵌套有密封环2255以密封密封轮2251与密封壳2253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三通模组225还包括嵌套于第一通路22511内的导流件2254,导流件2254沿第一通路22511的延伸方向开设第一通液孔22541,第一通液孔22541相对的两端分别连通内部通道2211及收液腔2252,该导流件2254还沿第二通路22512的延伸方向开设与第一通液孔22541垂直相贯的第二通液孔22542。
导流件2254包括插接于第一通路22511及第二通路22512内的第一导流管22543及套设于第一导流管22543外的密封套22544,第一导流管22543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一通液孔22541,第二通液孔22542穿通第一导流管22543的周壁,密封套22544密封旋转芯轴221与密封轮2251之间对应于第一通路22511处的径向间隙。
优选的,导流件2254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导流管22543外的第二导流管22546,第二导流管22546的周壁对应第二通液孔22542开设通孔22547,第一导流管22543靠近内部通道2211的一端周向向外凸设止挡环22548,密封套22544被挤压于止挡环22548与第二导流管22546之间,以可靠密封所述密封轮2251与旋转芯轴221之间的间隙。
密封壳2253大致呈圆筒体,密封壳2253可转动地套设于两个凸缘22516上,每一凸缘22516的容置槽22518内的密封环2255略外露出凸缘22516的外周面,密封环2255封堵在凸缘22516与密封壳2253的内周面之间,以密封密封壳2253与密封轮2251之间的间隙。密封壳2253的外周面开设连通收液腔2252的输入孔22531(图14中示出),密封壳2253的输入孔22531上连接鲁尔管22533,外部的排气液体经鲁尔管22533及输入孔22531进入收液腔2252内。密封壳225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定位平面22535,该定位平面22535与所述壳体210内设置的限位凸台(图22、图23中示出)相抵接以构成止转结构,从而在旋转芯轴221带动密封轮2251转动的时候,密封壳2253在止转结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既不影响收液腔2253正常容纳排气液体,又阻止了鲁尔管22533发生摆动而影响操作者。
如图18与图19所示,密封轮2251的第一凸部22514的远端沿径向开设卡槽22519,卡槽22519的一端连通容置槽22518,卡槽22519相对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导流腔22517并朝密封轮2251的轴心线继续向内延伸一段,以形成卡口;一密封件2256插入所述卡槽22519内,该密封件2256对应导流腔22517开设密封孔22561,密封孔22561的直径略小于夹头推管230的外径,夹头推管230从所述密封孔22561内穿插,从而该密封件2256密封夹头推管230远端与导流腔22517之间的间隙。导流腔22517的近端密封连接一延长管22571,延长管22571的近端通过密封帽22573密封,具体的,延长管22571的远端密封固定于导流腔22517内,密封帽22573密封覆盖于延长管22571的近端,以防止导流腔22517漏排气液体及阻止空气进入导流腔22517。
如图14、图15、及图17至图18所示,所述内部通道221的近端密封设置导丝密封件2258,导丝201穿通导丝密封件2258。具体的,旋转芯轴221于内部通道2211的近端沿轴向设置定位槽22110,定位槽22110的中心线与内部通道2211的中心线重合,导丝密封件2258密封地定位于定位槽22110内。导丝密封件2258包括插接于定位槽22110远端的导丝导向筒22581、连接于定位槽22110近端的螺塞22583,及被挤压在导丝导向筒22581与螺塞22583之间的密封套22585,密封套22585与定位槽22110的内周面紧密接触,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导丝201沿轴向穿设于导丝导向筒22581、密封套22585及螺塞22583内。进一步地,导丝导向筒22581轴向开设通孔,导丝导向筒22581的外周面的近端周向设置定位环槽22582,密封套22585的远端嵌入所述定位环槽22582内。密封套22585轴向开设切口22586,导丝201能滑动地插设于切口22586,优选的,切口22586为“十”形或“X”形的切口,该切口22586在导丝201进入时贴合导丝201的外周面而起到密封作用。螺塞22583沿轴向开设便于导丝201滑动穿插的通孔,螺塞22583的外周面开设外螺纹,外螺纹与定位槽22110内周面上的内螺纹相适配。
结合图12至图13、图15至图19及图22,通过所述三通模组225对瓣膜缝线器20排气的过程为:利用所述鲁尔管22533向密封轮2251与密封壳2253之间的收液腔2252内注入排气液体(通常是生理盐水);部分排气液体经所述第一通液孔22541流入内部通道2211内,部分排气液体经第一通液孔22541、第二通液孔22542及导流腔22517流入夹头推管230内;之后,排气液体沿夹头推管230及导丝通道2211的延伸方向继续流动:夹头推管230内的排气液体一直向远端流动,直至完全充满夹头推管230并流入远端夹头235,直至将夹头推管230内与远端夹头235内的空隙填充满,从而排净其内的空气;内部通道2211内的排气液体一直向远端流动,邻近过渡导引部2210时,内部通道2211的生理盐水分成两路,第一路沿伸入所述内部通道2211内的导丝管腔2011(结合图10、图19所示)继续流动直至生理盐水充满该导丝管腔2011,第二路沿内部通道2211与导丝管腔2100之间的空间继续流动至流出旋转芯轴221的远端、充满过渡导引部2210与旋转操作件223内周面之间的空隙并继续流入鞘管233内,直至排气液体填满鞘管233内的空隙并流入近端夹头231内将近端夹头231内的空隙填满,被排气液体占据的所有空间内的空气即被排出,从而实现对瓣膜缝线器20的内部进行较为彻底地排气。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9所示,内部通道2211邻近及对应过渡导引部2210的部分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积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以形成锥形的通道,减小排气液体流动的阻力。如图19及图20所示,内部通道2211对应于过渡导引部2210的部分沿轴向开设至少一外凸的分流槽22112,至少一外凸的分流槽22112延伸贯穿至过渡导引部2210的远端,以减小排气液体的流动阻力并增加流向过渡导引部2210与旋转操作件2151之间、及鞘管233内的排气液体的流速。
结合图3、图4、图21、图22及图24至图30,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用于控制夹头推管230沿轴向移动,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用于锁定或释放插针手柄251以限制或允许插针250沿轴向移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用于控制探针260沿轴向移动。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及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均位于壳体210的正面,且旋转芯轴组件220旋转地连接壳体210、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及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壳体210及壳体210正面上的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与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不会随其它部件一同转动而一直朝向操作者,操作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操控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与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以分别通过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与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来驱动夹头模组23的开合、探针260的伸出或缩回、以及锁定或释放插针手柄251;并且,当需要旋转鞘管233及夹头模组23来改变夹头模组23的开口朝向以夹持不同的瓣叶时,仅旋转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即可,而不需要旋转操控手柄21整体及瓣膜缝线器20整体,操作更加方便。可见,瓣膜缝线器20及其操控手柄21的操作界面(操控手柄21的壳体210的正面及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与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可称为操作界面)对于操作者来说是便捷、友好的。
具体地,如图3、图4、图21、及图22所示,所述壳体210包括第一外壳211及与第一外壳211对合的第二外壳213。第一外壳211背离第二外壳213的面为正面2110,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及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均位于正面2110上。优选的,第一外壳211与第二外壳213扣合或粘接以形成两端开口的类管状结构,旋转芯轴组件220沿轴向于所述类管状结构内延伸。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设置于第一外壳211内的远端,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设置于第一外壳211内的近端,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设置于第一外壳211内且位于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与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之间。第一外壳211的远端边缘周向设置半圆弧形的第一远端壁2111,第一外壳211的近端边缘周向设置半圆弧形的第一近端壁2113;第二外壳213的远端边缘周向设置半圆弧形的第二远端壁2131,第二外壳213的近端边缘周向设置半圆弧形的第二近端壁2133;当第一外壳211与第二外壳213对合后,第一远端壁2111与第二远端壁2131构成位于壳体210远端的环形端壁,第一近端壁2113与第二近端壁2133构成位于壳体210近端的环形端壁。所述壳体210远端的环形端壁嵌入所述旋转操作机构223上设置的旋转导槽2231内,所述壳体210近端的环形端壁嵌入插针手柄251外壁周向开设的旋转导槽2531内,从而使得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与所述壳体210之间形成旋转连接,相对壳体210顺时针或逆时针任意角度旋转所述旋转操作机构223,能够带动整个旋转芯轴组件220顺时针或逆时针任意角度旋转。
如图3、图4、图21、图22及图24至图25所示,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还包括与第一套环2296旋转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161及连接于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与第一连接件2161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2166,第一传动组件2166用于将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的转动转化为第一连接件216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第一套环2296及夹头推管230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夹头模组23夹紧或松开瓣叶。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2161包括旋转连接第一套环2296的第一连接片21611。第一连接片21611面朝第一套环2296的一侧开设弧形的开口21612,第一连接片21611的开口21612的内壁嵌入第一套环2296的第一环槽22961内,以使得第一连接件2161与第一套环2296旋转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与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的旋转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2166包括连接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的第一锥齿轮2167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1675轴向垂直且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682以及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1682的丝杆21684,丝杆21684适配连接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61上的螺孔21615,第二锥齿轮21682与丝杆21684的轴向平行于旋转芯轴221的轴向。旋转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便能带动第一锥齿轮21675转动、第二锥齿轮21682及丝杆21684转动,丝杆21684转动驱使第一连接件2161发生轴向移动,第一连接件2161便带动第一套环2296及夹头推管230轴向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21、图22及图28至图30,插针控制模块217还包括锁定件2171、设置于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与锁定件2171之间的推动件2174,及抵接在推动件2174与壳体210之间迫使锁定件2171复位的弹性件2176。锁定件2171用于锁定或放松插针手柄251,即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抵推推动件2174能带动锁定件2171移动至锁定或放松插针手柄251,弹性件2176用于锁定件2171的移动复位;锁定件2171锁定插针手柄251时,锁定件2171与插针手柄251旋转连接,即实现了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与插针控制模块217的旋转连接。
具体地,锁定件2171包括抵接杆2172及连接于抵接杆2172的至少一锁定杆2173,推动件2174抵接于抵接杆2172,使至少一锁定杆2173远离抵接杆2172的一端与插针手柄251之间锁定或放松。
具体地,抵接杆2172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锁定杆2173,每一锁定杆2173远离抵接杆2172的一端设置有锁定块2175,弹性件2176抵推锁定块2175,锁定块2175能插入所述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内,此时,能阻止插针手柄251轴向移动;通过按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使得锁定块2175插入定位环槽2512内或脱离定位环槽2512,以锁定或放松插针手柄251。两个锁定杆2173之间的间距大于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的外径,当定位环槽2512完全位于两个锁定杆2173之间时,插针手柄251可以在两个锁定杆2173之间转动及轴向移动;两个锁定块2175之间的间距小于定位环槽2512的外径,且两个锁定块2175能插入定位环槽2512内;当两个锁定块2175插入定位环槽2512内时,插针手柄251不能沿轴向移动,仅能转动。弹性件2176设置于锁定杆2173远离抵接杆2172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推动件2174与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的结构与自动圆珠笔的结构相似。当按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时,推动件2174被抵推下移,带动锁定件2171下移,弹性件2176被锁定件2171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锁定块2175下移,解脱对定位环槽2512的限位,插针手柄251被解锁;当未按下或再次按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时,锁放操作件2170复位至初始位置,弹性件2176恢复初始状态并抵推锁定块2175上移至卡入定位环槽2512内,锁定件2171锁紧插针手柄251,且该锁紧状态是常态。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21、图22及图26至图27,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还包括与第二套环2297旋转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182、以及连接于第二连接件2182与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之间的第二传动组件2184。第二传动组件2184将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的运动转化为第二连接件2182的轴向移动,以带动第二套环2297及探针260沿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件2182嵌入第二套环2297的第二环槽22971内,以使得第二连接件2182与第二套环2297旋转连接,即建立起所述旋转芯轴组件220与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的旋转连接。操作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以控制第二传动组件2184带动第二套环2297沿轴向移动,以使探针260沿轴向移动。
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2184包括固定于壳体210内的固定框2185,沿轴向滑动设置于固定框2185上的滑动件2186及连接于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与滑动件2186之间的锁定件2187。移动所述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能够带动滑动件2186沿轴向滑动,从而能带动第二连接件2182沿轴向移动,第二连接件2182的轴向移动能带动第二套环2297及探针260沿轴向移动。锁定件2187可与壳体210锁扣,当按压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后能使锁定件2187脱离与壳体210的锁扣,再移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便能带动第二连接件2182移动;向近端移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近端极限位置时,锁定件2187再次与壳体210锁扣,使得探针260远端保持缩进在近端夹头231内,防止在不需要探针260远端伸出近端夹头231时,误移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182面朝第二套环2297的一侧开设弧形的开口21820,第二连接件2182的开口21820的内壁能转动地收容于对应的第二套环2297的第二环槽22971内。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21、图24与图25,使用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控制夹头模组23时,通过夹头开合控制模块216与夹头模组23相配合一起控制远端夹头235的张开或闭合。旋转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能带动第一锥齿轮21675转动,第一锥齿轮21675通过第二锥齿轮21682带动丝杆21684转动,丝杆21684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片21611沿轴向移动,第一连接片21611带动第一套环2296及连接于第一套环2296的夹头推管230沿轴向移动,从而使远端夹头235远离或靠近近端夹头231,以实现远端夹头235与近端夹头231之间的张开或闭合。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21、图26与图27,初始状态时,探针移动控制模块218中的锁定件2187卡扣于第一外壳211,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位于近端极限位置处,探针260的远端缩入近端夹头231内。当按压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使锁定件2187脱离与第一外壳211的卡扣后,向远端推动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可带动第二连接件2182沿轴向向远端移动,第二连接件2182带动对应的第二套环2297沿旋转芯轴221的轴向向远端移动,使探针260沿轴向向远端移动,使得探针260的远端伸出近端夹头231,以探测瓣叶是否被夹头模组23有效夹持。反之,当向近端拉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时,探针260被带动着向近端移动,直至锁定件2187重新锁扣于第一壳体211,此时,探针260的远端缩回至近端夹头231内。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21、图28至图30,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与插针手柄251相配合一起控制插针250的前推或后撤。插针手柄251沿轴向移动能带动插针250沿轴向移动,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用于锁定或解锁插针手柄251。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处于初始位时,锁定块2175插入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内,以禁止插针手柄251沿轴向移动,此时,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处于锁定状态。当按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使推动件2174向下移动时,推动件2174抵推锁定件2171下移,直至锁定块2175脱离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弹性件2176受压弹性收缩,此时,插针锁放控制模块217处于开锁状态,插针手柄251可沿轴向移动,以带动插针250沿轴向移动,从而前推或后撤插针,以穿刺瓣叶连接缝线或带出缝线。再次按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弹性件2176弹性复位而推动锁定件2171、推动件2174及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复位,锁定块2175再次插入插针手柄251的定位环槽2512内,锁定插针手柄。
以治疗三尖瓣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瓣膜缝线系统100的使用过程:首先对瓣膜缝线器20进行排气,排气完成后瓣膜缝线器20的夹头模组23及鞘管233经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进入右心房,通过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控制远端夹头235相对于近端夹头231打开,必要时通过可调弯鞘30调节鞘管233远端的弯曲程度和/或旋转所述旋转操作机构223来旋转夹头模组23,使得夹头模组23的开口方向朝向欲夹持的瓣叶,再通过夹头开合操作件2160控制远端夹头235相对于近端夹头231闭合以夹取瓣膜;再按下探针移动操作件2180,探针260探测瓣膜是否夹持成功,若夹持成功,则按下插针锁放操作件2170使锁定件2171解除对插针手柄251的锁扣,再通过插针手柄251控制插针250依序穿刺瓣膜、牵出缝线、带动缝线穿过瓣膜,后续可选择将缝线固定至心室壁或乳头肌上达到腱索修复的效果,也可选择将植入不同瓣膜的多根缝线锁结在一起,达到缘对缘修复的效果。
本发明的瓣膜缝线装置100也可用于经导管治疗二尖瓣等其它心脏瓣膜疾病。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芯轴组件、鞘管、及夹头模组;所述鞘管的近端密封连接所述旋转芯轴组件的远端;所述夹头模组包括相对开合的近端夹头与远端夹头及夹头推管,所述近端夹头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的远端,且所述鞘管与所述近端夹头的外部连通,所述夹头推管活动穿装在所述鞘管内并固定连接所述远端夹头,且所述夹头推管与所述远端夹头的外部连通;所述旋转芯轴组件包括旋转芯轴及套设在所述旋转芯轴上的三通模组;所述旋转芯轴沿轴向设置贯穿的内部通道及容置所述夹头推管的夹头推管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连通所述鞘管;所述三通模组包括套接在所述旋转芯轴上的密封轮及密封套接在所述密封轮外的密封壳,所述密封轮与所述密封壳之间围成收液腔,所述密封轮设置连通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收液腔的第一通路及连通所述夹头推管与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二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垂直于所述旋转芯轴的轴向,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一通路垂直相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旋转芯轴组件部分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旋转芯轴组件旋转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芯轴组件构成手柄;所述密封轮与所述密封壳之间旋转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密封壳之间设置止转结构以防止所述密封壳旋转,所述密封轮与所述旋转芯轴同步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模组还包括嵌套于所述第一通路内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沿所述第一通路的延伸方向开设第一通液孔,所述第一通液孔相对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内部通道及所述收液腔,所述导流件还沿所述第二通路的延伸方向开设连通所述夹头推管的第二通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导流管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外的密封套,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内腔为所述第一通液孔,所述第二通液孔穿通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周壁,所述密封套密封所述旋转芯轴与所述密封轮之间对应于所述第一通路处的径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外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周壁对应所述第二通液孔开设通孔,所述第一导流管靠近所述内部通道的一端周向向外凸设止挡环,所述密封套被挤压于所述止挡环与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推管通道沿轴向穿通所述旋转芯轴的外周面,所述密封轮的内周面设置嵌入所述夹头推管通道内的凸部,所述凸部内沿轴向开设导流腔,所述夹头推管的近端插入所述导流腔内,所述导流腔连通所述第二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的近端密封连接一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近端通过密封帽密封;所述夹头推管的外周面与所述导流腔的远端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内活动穿装导丝,所述内部通道的近端设置导丝密封件,所述导丝穿通所述导丝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轮的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周向设置环形的凸缘,所述密封壳密封套接两个所述凸缘,所述密封壳的内周面、所述密封轮的外周面及两个所述凸缘围成所述收液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缘沿周向开设环形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密封环以密封所述所述密封轮与所述密封壳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轴的远端设置有过渡导引部,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远端邻近所述鞘管的近端,所述过渡导引部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面积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所述夹头推管通道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外表面延伸并贯穿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远端与近端,所述夹头推管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远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的轴线聚拢、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近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的轴线扩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针模组及探针,所述插针模组包括活动穿装在所述鞘管内及旋转芯轴上的插针,所述探针活动穿装在所述鞘管内及旋转芯轴上;所述过渡导引部的外表面开设相互间隔且贯通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近端与远端的插针通道及探针通道,以分别供所述插针与探针对应穿插,使得所述插针与探针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远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的轴线聚拢、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近端相对所述旋转芯轴的轴线扩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对应于所述过渡导引部的部分的内周面沿轴向开设至少一外凸的分流槽,所述至少一外凸的分流槽延伸贯穿至所述过渡导引部的远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轴组件还包括密封套接于所述过渡导引部外的旋转操作件,所述旋转操作件的转动带动所述旋转芯轴及所述密封轮一同转动,所述旋转操作件的远端密封连接所述鞘管的近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轴组件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旋转芯轴上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及插针手柄,所述第一套环固定连接所述夹头推管邻近近端的部位以通过所述第一套环的轴向滑动带动所述夹头推管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套环固定连接所述探针的近端以通过所述第二套环的轴向滑动带动所述探针沿轴向移动,所述插针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插针的近端,以通过所述插针手柄的轴向滑动带动所述插针沿轴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夹头开合控制模块、探针移动控制模块与插针锁放控制模块,所述夹头推管、探针及插针经所述旋转芯轴的过渡导引部扩散后分别经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及插针手柄旋转连接相应的夹头开合控制模块、探针移动控制模块与插针锁放控制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开合控制模块包括夹头开合操作件,所述插针锁放控制模块包括插针锁放操作件,所述探针移动控制模块包括探针移动操作件,所述夹头开合操作件、插针锁放操作件及探针移动操作件均位于所述壳体朝向操作者的正面。
19.一种瓣膜缝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瓣膜缝线器及可调弯鞘,所述可调弯鞘套设在所述瓣膜缝线器的鞘管外,用于调节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3684.8A CN112823750B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53684.8A CN112823750B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3750A CN112823750A (zh) | 2021-05-21 |
CN112823750B true CN112823750B (zh) | 2024-09-20 |
Family
ID=7590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53684.8A Active CN112823750B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23750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346605U (zh) * | 2019-11-21 | 2021-01-15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52528A2 (en) * | 2007-10-18 | 2009-04-23 | Neochord Inc. | Minimially invasive repair of a valve leaflet in a beating heart |
US8808345B2 (en) * | 2008-12-31 | 2014-08-19 | Medtronic Ardian Luxembourg S.A.R.L. | Handle assemblies for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0213306B2 (en) * | 2017-03-31 | 2019-02-26 | Neochord, Inc. | Minimally invasive heart valve repair in a beating heart |
CN209529400U (zh) * | 2017-07-31 | 2019-10-25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人工腱索及其人工腱索植入系统 |
CN108186163B (zh) * | 2017-11-07 | 2023-07-28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带探测装置的人工腱索植入系统 |
CN109833117B (zh) * | 2017-11-28 | 2020-12-25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 |
EP3768176B1 (en) * | 2018-03-23 | 2024-03-20 | NeoChord, Inc. | Device for suture attachmen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heart valve repair |
CN110313947B (zh) * | 2018-03-28 | 2024-07-02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心脏瓣膜修复系统 |
CN109044564B (zh) * | 2018-07-17 | 2020-12-18 | 江苏大学 | 一种二尖瓣人工腱索放置器械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11153684.8A patent/CN1128237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2346605U (zh) * | 2019-11-21 | 2021-01-15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3750A (zh) | 2021-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46605U (zh)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JP5901098B2 (ja) | ガイドワイヤ式カテーテル | |
US10966755B2 (en) | Implant delivery apparatus | |
CN211834541U (zh) | 旋转芯轴组件、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KR20200024750A (ko) | 경유카테터 인공 심장 판막용 전달 시스템 | |
JP2005515830A (ja) | 心耳血液ろ過システム | |
CN105105870B (zh) | 一种心脏瓣膜输送装置 | |
CN110742710A (zh) | 一种锁线装置 | |
WO2019137456A1 (zh) | 一种医用植入物释放系统的手柄 | |
CN110313951B (zh) | 缝合线锁扣及缝合线锁结系统 | |
CN211834542U (zh) | 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CN216754729U (zh) | 经股瓣膜修复用输送器的输送系统 | |
CN112823750B (zh) | 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US20210353419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deploying an implant | |
CN212346607U (zh) | 直驱式缝合线锁结装置 | |
CN212346606U (zh) |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 |
CN212490016U (zh) | 前推释放型缝合线锁结装置 | |
CN114681147A (zh) | 组织缝线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 |
CN112823751B (zh) | 旋转芯轴组件、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CN112823752B (zh) | 操控手柄、瓣膜缝线器及瓣膜缝线系统 | |
CN215130895U (zh) | 组织缝线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 |
CN112206021A (zh) | 介入式远程缝合线锁结装置 | |
CN113116426B (zh) | 直驱式缝合线锁结装置 | |
CN215839709U (zh) | 心脏瓣膜修复装置 | |
CN212699239U (zh) | 一种瓣膜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