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2734A -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22734A CN112822734A CN202011639596.1A CN202011639596A CN112822734A CN 112822734 A CN112822734 A CN 112822734A CN 202011639596 A CN202011639596 A CN 202011639596A CN 112822734 A CN112822734 A CN 1128227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user equipment
- reference signal
- access
- ground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优先驻留NTN网络;NTN网络接收本小区用户设备上报的RSRP,当均值小于或者等于RSRPThreshold时,通知核心网启动高铁近距离范围的TN网络基站;用户设备切换到TN网络;用户设备测量到NTN网络的信号转好,切换回NTN网络;NTN网络接收本小区用户设备上报的RSRP均值大于RSRPThreshold时,通知核心网关闭刚才启动的TN网络基站。本发明避免用户设备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通过核心网动态配置基站的打开与关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3GPP的技术演进过程中,R15制定了NR(5GNewRadio,5G新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一版标准;R16对NR标准做了进一步的增强;R17正在讨论TN(TerrestrialNetwork,地面网络)与NTN(Non-TerrestrialNetwork,非地面网络)等网络的联合组网。因此,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的发展趋势是需要能够同时支持TN和NTN网络。
现有UE的接收机算法一般只考虑TN网络或只考虑NTN网络,而即使同时考虑TN网络和NTN网络的接收,也没有考虑高铁在这种混合网络中的布网和节能问题。
目前铁路沿线会按照等距离部署基站小区的方式,满足高铁用户的通信需求。但是沿线地形复杂多变,部分站址由于传输、供电引接困难等原因,无法按照规划建设落地,导致站间距超过理论值,是典型的大间距场景,导致问题路段覆盖较差。如果以补救的方式,不停在问题路段增加小基站增强,费用巨大,而且也增加了用户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不利于节能。在5G通信模式下,功耗在网络部署中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高铁沿线进行网络接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实现避免用户设备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通过核心网动态配置基站的打开与关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步骤:
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所述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用户设备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核心网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用户设备判断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所述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网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包括步骤:
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所述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包括步骤: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且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且若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继续检测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所述地面网络。
进一步的,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所述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之前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判断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高铁使用场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核心网;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网络接入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网络接入模块,用于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所述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所述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网络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且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
第二网络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且若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继续检测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所述地面网络。
进一步的,还包括:
场景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判断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高铁使用场景。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能够避免用户设备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通过核心网动态配置基站的打开与关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S100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具体的,用户设备包括但是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用户设备的使用场景包括但是不限于轮船使用场景、高铁使用场景、飞机使用场景、城市使用场景、偏远地区使用场景。用户设备开机上电后,用户设备会自行检测判断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当然,也可以手动输入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S200用户设备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S300核心网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且用户设备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具体的,RSRP是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的英文缩写,用户设备通过现有技术可以检测获取当前所接入非地面网络后每一时刻的第一参考接收功率RSRP1ti。其中,RSRP1ti为用户设备在上电后接入非地面网络,或者从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非地面网络后每一时刻的参考接收功率。然后,用户设备对接入非地面网络后所有时刻的第一参考接收功率RSRP1ti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一参考接收功率均值即ΔRSRP1。
其中,RSRP1t1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非地面网络后第一时刻的第一参考接收功率,RSRP1t2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非地面网络后第二时刻的第一参考接收功率,RSRP1ti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非地面网络后第i时刻的第一参考接收功率。此处的时刻可以分钟、秒钟为时间单位。
另外,事先设定预设功率阈值RSRPThreshold,用户设备将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ΔRSRP1与预设功率阈值RSRPThreshold进行初次比较,进而得到初次比较结果。
S400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具体的,如果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同样通过现有技术可以检测获取当前所接入地面网络后每一时刻的第二参考接收功率RSRP2ti。其中,RSRP2ti为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目标地面网络基站所提供的地面网络后每一时刻的参考接收功率。然后,用户设备对接入地面网络后所有时刻的第二参考接收功率RSRP2ti进行均值计算得到第二参考接收功率均值即ΔRSRP2。
其中,RSRP2t1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地面网络后第一时刻的第二参考接收功率,RSRP2t2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地面网络后第二时刻的第二参考接收功率,RSRP2ti为用户设备当前所接入地面网络后第i时刻的第二参考接收功率。此处的时刻可以分钟、秒钟为时间单位。
S500用户设备判断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S600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具体的,如果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判断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且用户设备再次比较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此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可以是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递增变大,也可以是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非等差值变大。然后,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移动通信网络包括NTN网络和TN网络,其中,NTN是Non-Terrestrial Network的简称即非地面网络。TN是TerrestrialNetwork的简称即地面网络,地面网络包括2G、3G、4G、5G网络。
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在高铁使用场景下选择合适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接入,能够保证用户设备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有效改善了用户设备的通信性能,处理过程简单快捷,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而且,在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布网时,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考虑优先使用波束半径覆盖范围大的NTN网络,在某些地形地貌复杂区域配以TN网络补强。但是考虑到5G基站耗能大,所以核心网动态配置基站的打开与关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包括:
S010根据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判断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高铁使用场景;
具体的,用户设备内置有高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此外,用户设备还内置有GPS定位传感器,通过上述运动传感器可检测获取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包括但是不限于高度值、速度值、经纬度数据、位移数据),通过GPS定位传感器可以定位获取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数据。由于高铁车辆在行驶时用户设备的高度值和速度值是具有标准范围的,例如高铁的时速一般为250㎞/h~350㎞/h。根据地理位置数据可以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高铁车辆附近的预设区域(例如高铁站、高铁轨道),一旦确定用户上传处于高铁车辆附近的预设区域时,因此,再根据高铁车辆在行驶时用户设备的高度值和速度值判断是否在对应的标准范围内,如果在则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反之,则无法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
当然,用户设备还可以内置有视觉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参照上述地理位置数据、高铁车辆在行驶时用户设备的高度值和速度值,以及视觉传感器拍摄获取的周围的环境图像数据(此为状态数据的一种),通过上述方式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后,再通过环境图像数据能够进一步辅助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提升用户设备自行判断确定自身是否处于高铁使用场景的可信度。
此外,用户设备开机上电后,如果触发小区重选功能,会在用户设备的显示界面处显示输入框,由用户手动输入选择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当然,用户设备触发小区重选功能后,会在用户设备的显示界面处显示选择控件,每个选择控件对应一使用场景,用户设备获取用户手动输入的触摸信息(例如点击操作)选择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当然,用户设备触发小区重选功能后,若用户设备集成有麦克风,也可由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号并识别语音信号得到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当然,因为根据状态数据进行判断确定可能存在多个候选的使用场景,因此,由传感器获取状态数据后,可通过显示界面显示输出用户设备的处理器根据状态数据判断得到的多个候选的使用场景,再结合上述输入信息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用户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S100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S200用户设备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S310若初次比较结果为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S320若初次比较结果为若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S400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S500用户设备判断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S610若判断结果为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且再次比较结果为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非地面网络;
S620若判断结果为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且若再次比较结果为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继续检测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并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地面网络。
具体的,核心网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系统支撑部分。高铁使用场景下进行移动通信网络中地面网络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用户设备接入对应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程如图2所示:
1、用户设备优先驻留NTN网络。
2、用户设备获取本小区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获取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当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小于或者等于RSRPThreshold时,通知核心网启动高铁近距离范围的TN网络基站(即目标网络基站)。
3、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到TN网络基站发射的TN网络。
4、用户设备测量到NTN网络的信号转好,切换回NTN网络。
5、用户设备获取本小区用户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大于RSRPThreshold时,通知核心网关闭刚才启动的TN网络基站。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布网时,为了避免UE在小区间的频繁切换,考虑优先使用波束半径覆盖范围大的NTN网络,在某些地形地貌复杂区域配以TN网络补强。但是考虑到5G基站耗能大,所以核心网动态配置基站的打开与关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高铁使用场景,UE(UserEquipment,即用户设备)开机驻留上卫星网络,用户设备获取本小区用户上报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以计算获取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均值,然后判断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均值是否小于-95dB,如果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均值<-95dB,那么通知核心网启动高铁近距离范围的TN网络基站。用户设备切换到TN网络,若用户设备测量到NTN网络的信号转好,切换回NTN网络,然后用户设备获取本小区用户上报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计算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然后判断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均值是否大于-95dB,如果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95dB,通知核心网关闭刚才启动的TN网络基站。
优选的,一旦用户设备接入非地面网络,并且判定所接入非地面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时,通过运动传感器(例如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计算获取高铁车辆从接入非地面网络的接入时间为起始点后的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并可从高铁车辆上预先布设的定位传感器(如GPS传感器)获取从接入非地面网络的接入时间这一时间点的高铁车辆所在位置。这样,用户设备可以对接入时间之前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时刻的行驶速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行驶速度均值,然后,用户设备根据行驶速度均值和预设时长计算得到目标距离值,用户设备将目标距离值、行驶方向和高铁车辆所在位置发送给核心网,通知核心网开启距离高铁车辆所在位置目标距离值范围内,且与行驶方向同向的地面网络基站作为目标地面网络基站,进而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开启发射地面网络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假设高铁车辆的行驶方向为图示,如果高铁车辆在接入非地面网络的接入时间t0(例如2020年12月10日10:00)之前的预设时间段(例如t0之前的5分钟,即2020年12月10日09:55到2020年12月10日10:00)内的行驶速度均值为ΔV,此外,用户设备获取接入时间t0时的高铁车辆所在位置。这样,用户设备可以对行驶速度均值为ΔV与预设时长t1计算得到目标距离值d=ΔV×t1,然后,用户设备将目标距离值d、行驶方向和高铁车辆所在位置发送给核心网,通知核心网开启距离高铁车辆所在位置目标距离值范围内,且与行驶方向同向的5G基站1、5G基站2和5G基站3作为目标地面网络基站,进而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5G基站1、5G基站2和5G基站3)开启发射地面网络信号,不在目标距离值d范围内的地面网络基站(例如5G基站4,……,5G基站n),以及与行驶方向反向的5G基站仍旧处于关闭状态不发射地面网络信号。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用户设备包括:网络接入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核心网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网络接入模块,用于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初次比较结果为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初次比较结果为若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判断结果为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控制用户设备切换接入非地面网络;
第二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判断结果为用户设备切换接入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控制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地面网络。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一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再次比较结果为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
第二网络控制单元,用于若再次比较结果为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用户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用户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所述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用户设备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核心网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用户设备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用户设备判断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所述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且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包括步骤:
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且所述核心网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包括步骤: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且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且若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继续检测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所述地面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所述用户设备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之前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判断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高铁使用场景。
5.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和核心网;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网络接入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第三处理模块;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网络接入模块,用于在确定用户设备处于高铁使用场景时,控制自身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初次比较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非地面网络时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所述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初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后,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为所述用户设备从非地面网络切换接入至地面网络后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是否持续增长,并再次比较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和预设功率阈值;
所述网络接入模块,还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自身的网络接入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再次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网络信号发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通知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启动发射地面网络信号,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的地面网络;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初次比较结果为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非地面网络,并继续检测核心网获取所接入网络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网络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持续增长,且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停止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非地面网络;
第二网络接入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接入所述地面网络后的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持续增长,且若所述再次比较结果为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未达到预设功率阈值时,继续检测获取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值,并通知所述核心网控制所述目标地面网络基站继续发射地面网络信号,控制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驻留接入所述地面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高铁沿线网络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场景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数据判断当前使用场景是否为高铁使用场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9596.1A CN11282273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39596.1A CN11282273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2734A true CN112822734A (zh) | 2021-05-18 |
CN112822734B CN112822734B (zh) | 2023-01-31 |
Family
ID=7585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639596.1A Active CN112822734B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22734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6908A (zh) * | 2009-02-18 | 2010-08-18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基于可用运动自动启动移动设备中的速度测量 |
US20130143568A1 (en) * | 2011-12-06 | 2013-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4185226A (zh) * | 2013-05-24 | 2014-1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控制终端设备切换方法、移动中继节点及终端设备 |
CN106304125A (zh) * | 2016-08-21 | 2017-01-04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铁环境下的复合切换方法 |
CN106792943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高铁专网小区切换点检测方法和系统 |
US20170366249A1 (en) * | 2014-12-16 | 2017-12-21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of selectively enabl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or repeater |
US20190174373A1 (en) * | 2016-04-12 | 2019-06-06 | Softbank Corp. |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
CN110167086A (zh) * | 2019-05-06 | 2019-08-23 | 上海中科辰新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混合使用方法 |
CN110572860A (zh) * | 2018-06-06 | 2019-12-1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0151468A1 (zh) * | 2019-01-22 | 2020-07-30 | 岳秀兰 | 主次无线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建立的车辆远程驾驶体系 |
CN111567091A (zh) * | 2018-10-16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1726845A (zh) * | 2020-07-01 | 2020-09-29 | 南京大学 | 多用户异构网络系统中的基站切换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11639596.1A patent/CN1128227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6908A (zh) * | 2009-02-18 | 2010-08-18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基于可用运动自动启动移动设备中的速度测量 |
US20130143568A1 (en) * | 2011-12-06 | 2013-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networks |
CN104185226A (zh) * | 2013-05-24 | 2014-1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控制终端设备切换方法、移动中继节点及终端设备 |
US20170366249A1 (en) * | 2014-12-16 | 2017-12-21 | Thomson Licensing | Method of selectively enabl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or repeater |
US20190174373A1 (en) * | 2016-04-12 | 2019-06-06 | Softbank Corp. |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
CN106304125A (zh) * | 2016-08-21 | 2017-01-04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铁环境下的复合切换方法 |
CN106792943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高铁专网小区切换点检测方法和系统 |
CN110572860A (zh) * | 2018-06-06 | 2019-12-1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567091A (zh) * | 2018-10-16 | 2020-08-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WO2020151468A1 (zh) * | 2019-01-22 | 2020-07-30 | 岳秀兰 | 主次无线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建立的车辆远程驾驶体系 |
CN110167086A (zh) * | 2019-05-06 | 2019-08-23 | 上海中科辰新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混合使用方法 |
CN111726845A (zh) * | 2020-07-01 | 2020-09-29 | 南京大学 | 多用户异构网络系统中的基站切换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卫星等: "高铁场景下提升4G用户感知的专网优化策略研究", 《信息通信》 * |
孙广新: "关于高铁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建设方案的探讨", 《江苏通信》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2734B (zh) | 2023-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51470B2 (ja) | 携帯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6801778B2 (en) | Efficient location of mobile radiotelephones using cellular and GPS information | |
CN102907121B (zh) | Wi-fi智能选择引擎 | |
EP2046087B1 (en) | Terminal positioning technique | |
CN109996305B (zh) |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 |
GB2465580A (en) | Mobile device arranged to operate in a plurality of modes | |
CN110926484B (zh) | 车辆位置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智能车辆 | |
EP3641350B1 (en) | Automatic driving method for motor vehicle, and terminal device | |
KR101808696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 |
WO2013112322A1 (en) | Dynamic data retrieval in a wlan positioning system | |
US7197310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andoff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1496261B1 (ko) | 부가 정보를 이용하는 통합 단말기 및 그의 통신 수행 방법 | |
EP4192040A1 (en) | Pos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822734B (zh) | 一种高铁沿线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
CN110881205B (zh) | 一种终端驻留方法、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KR100658573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 기반 위치측위 및 위치정보 획득 방법 | |
KR100529023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위치측위 및 위치정보 전송 방법 | |
EP3697135B1 (en) | Location based user equipment band scanning | |
KR101717163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 수행 방법 | |
CN112822733A (zh) | 一种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3607696A (zh) | 一种确定终端通信策略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3242517B (zh) | 一种定位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
CN11663451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082673A1 (zh) | 终端获取测量信息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0318913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정보를 이용한 핸드오프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