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医院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4G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零延迟,数据的传输以及处理非常迅速,因此在医疗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5G智慧医院的理念,其通过定位跟踪和采集信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运维、机器人自动化物流等,在远程诊断、远程手术、远程查房等项目领域得到实验、推广及应用。借助5G无线网络以及VR技术建立全数据多维度跑到,实现无时差、智能化的隔空远程生命数据传递,使得医生能够快速地对病人的身体情况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现在的病床十分的传统,虽然有的增加了一些移动、升降、简单的监控等功能,但其本质上与传统病床并无区别,都需要医生一一在病床处进行诊断、检查。而医生的数量以及精力都是及其有限的,一旦患者众多,根本无法照看过来。
因此,目前出现了一些智慧医院的应用。例如,在病床旁边设置一交互显示屏,提供一些基本的患者住院服务、临床数据交换、以及一些平台管理等信息;患者躺在床上即可完成一些HIS服务、支付服务等。但是本质上只是将一些原本需要在各个窗口办理的手续通过app的方式进行了处理,简化了流程,提供了一定方便。只是利用物联网对临床服务、护理等方面,提高了患者的体验度,这些操作现在通过对手机app进行开发依然能够得到实现,距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院相去甚远。
为此,我公司基于5G和物联网的快速传递、快速处理等特征,设计一病床床头用智能分机系统,着重用于病者治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病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资源的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其包括:
操控仪,设置于病床床头处;
智能检测机,其上设置有多个检测病人生命特征的检测头,还设置有检测处理器;所述操控仪既能与检测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又能经检测处理器控制检测头动作;
所述检测处理器将检测头检测到的生命特征信息传递通过5G无线信号传递给至医院平台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控仪能直接显示检测头获得的信息;所述的操控仪还能直接与医生、护士进行交流;所述的操控仪还能显示诊断结果、用药清单以及出院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头无引线引出,其通过5G将检测信息传递给检测处理器;所述的检测头非一次性检测头,包括体温测量仪、心跳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控仪包括触屏,触屏经驱动机构实现收缩、展开动作;所述的病床的床头处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实现驱动机构的初步伸展、完全回缩;所述的触屏完全回缩时位于病床床头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关节杆A和关节杆B;在触屏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正反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与关节杆A的一端端头铰接相连,关节杆A的另一端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铰接,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固定在关节杆B的一端,关节杆B的另一端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铰接,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固定在病床的床头内;
所述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电连接;
所述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的输出端设置成花键状,关节杆A的端头设置成适配的花键槽状,关节杆B与对应的电机同理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病床通过前支腿和后支腿支撑;所述前支腿为升降气缸且该升降气缸经触屏操控,前支腿固定在底面上;所述后支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病床和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检测机,其下部为柜体、中部为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上部为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检测处理器;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开有多个平行的滑槽,滑槽内装有滑块,滑块上经手指气缸夹持有检测头,滑块通过丝杠A经电机D驱动,丝杠A与电机D均固定在横板下表面处;所述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其底部设置有经电机E驱动的辊筒,辊筒上放有用于装检测头的移动盒;所述的柜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滚轮,驱动滚轮经多个齿轮与电机F相连;所述的滑块上设置有液压缸C,液压缸端头安装有手指气缸,每个滑块上还设置有相应的人体部位捕捉头,通过人体部位捕捉头捕捉需要检测的人体部位,并驱动相应液压缸C、电机D动作让检测头处于人体待检测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检测机配有自动清洗仪;所述自动清洗仪包括下方的清洗槽体、上方的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所述清洗槽体上装有经丝杠B和电机5G驱动的放置体,放置体上开有用于放需要清洗的检测头的安放头;所述的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其前端设置后夹取机构,其下表面依次设置有冲洗头、烘干头、杀毒灯;所述的夹取机构上,包括基座,基座的下表面经液压缸A设置有夹头,基座的侧面经液压缸B驱动。
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
S1、将手指放置于电容式触碰感应开关上,整个操控仪自动初步展开,且触屏自动开启;
通过触屏控制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关节杆A和关节杆B以及触屏的转动,进而调整触屏的位置;同时还通过触屏调整前支腿,让病床的床头抬起;达到舒适的角度;
S2、通过触屏控制智能检测体动作;
触屏开启电机E,电机E开启后,根据自动地达到设置好的位置;
经触屏选择要检测的检测项,相应的检测头根据人体部位捕捉头获得的人体部位,通过液压缸C和电机D自动地伸到人体相应部位;
当检测头检测到数据后,将数据传递给检测处理器,检测处理器一方面将测得的数据上传给医院平台系统,让医生及时获知该数据,检测处理器另一方面将测得的数据差地至触屏上;
S3、病人根据触屏的数据及时地与医生进行交流,医生开好对应药方后,显示在触屏上;
病人根据药方上的信息,通过触屏选择相应药品,并将选择后的药品信息传递给药方处,药方处根据该药品信息进行拿药,且护士能通过触屏及时与病人交流;
病床的床体上设有感应器,当检测到~小时内无病人,智能检测机自动到自动清洗仪处卸下检测头,并将检测头清洗、杀毒。
自动清洗仪清洗时,步骤为:
S1、智能检测机通过液压缸C、电机D将检测头置于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内的移动盒上,且通过辊筒将移动盒移动至固定位置;
S2、当智能检测机达到自动清洗仪指定的位置是时,通过夹取机构上的夹头将移动盒内的检测头夹起,并放置在放置体上的安放头上;
S3、放置体在电机5G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分别途径冲洗头、烘干头和杀毒灯,依次完成清洗、烘干和杀毒;
S4、自动清洗仪的夹头在辅助机器人的辅助下,自动完成更换;且同时移动盒在辅助机器人的辅助下自动完成更换;
S5、杀毒后的检测头又重新被更换后的夹头夹住放置在新的移动盒内,然后智能检测机再将杀毒后的检测头夹好。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操控仪和智能检测机,病人通过简单操作就可需求进行自我日常简单检测,且能直观地看到变化,节约医生资源;
检测头采用5G信号传递检测数据,检测完成后通过相应辅助设备自行完成清洗,提高了整个医疗检测的自动化,节约了大量人力;
操控仪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自锁正反盘式电机起到类似人体关节的作用,体积小,不会占据病床处太大空间,实用且可靠;且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避免了人的其他部位不小心触碰;
智能检测机通过操控仪操控完成检测动作,且通过人体部位捕捉头获知人体待检测部位后,检测头自动地伸到待检测部位处,无需病人频繁操作,简单方便;
智能检测机中,柜体底部的驱动滚轮、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的辊筒,实现了检测头自动地到自动清洗仪处进行清洗、杀毒,然后再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操控仪设置在病床上的展开示意图;
图3 为操控仪设置在病床上的收拢示意图;
图4 为操控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关节杆A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智能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智能检测机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检测头设置在横板下表面处的俯视图;
图9 为自动清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安放头与清洗槽体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1 为夹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控仪,2-病床,2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202-前支腿,203-后支腿,3-触屏,3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4-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5-关节杆A,6-关节杆B,6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50-智能检测机,51-检测头,52-检测处理器,53-柜体,5301-驱动滚轮,54-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5401-辊筒,55-横板,5501-滑槽,56-滑块,57-丝杠A,58-移动盒,59-电机F,100-自动清洗仪,101-清洗槽体,102-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103-放置体,104-安放头,105-冲洗头,106-烘干头,107-杀毒灯,108-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5所示,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包括操控仪1和智能检测机50;其中,操控仪1设置于病床2床头处;通过操控仪1控制智能检测机50进行动作,并让智能检测机50上的多个检测头51对应地检测病人生命特征进行检测;检测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检测处理52,检测处理器52将该信息传递给操控仪1便于病人查看,且同时传递给医院平台系统,便于医生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检测头51本身无引线,是一个密封的实体,其内部设置有5G信号发射器,通过5G信号将信息传递各检测处理器52。同样地,操控仪1、智能检测机50以及医院平台系统均是通过5G信号来实现的。由于5G信号零延迟的特点,传输速度快,能及时处理。本方案中,操控仪1既能与检测处理器52进行信息交互,又能经检测处理器52控制检测头51动作。
本方案中的检测头51非一次性检测头,能重复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体温测量仪、心跳检测仪。
如图2~5所示,操控仪1包括触屏3,触屏3经驱动机构实现收缩、展开动作。并且还能直接与医生、护士进行交流;同时显示诊断结果、用药清单以及出院信息。
驱动机构:包括关节杆A5和关节杆B6,在触屏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正反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3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301与关节杆A5的一端端头铰接相连,关节杆A5的另一端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601铰接,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601固定在关节杆B6的一端,关节杆B6的另一端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201铰接,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201固定在病床2的床头内。
另外,在病床2的床头处设置有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4;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4与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3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6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201电连接。
操控仪1展开时,如图2所示:将手指放置在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4实现驱动机构的初步伸展;然后通过触屏3调整。操控仪1收拢时,手指放置在电容式触摸感应开关4,整个操控仪1安装指定的动作,完全收拢至床头下方。
本实施例中,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301的输出端设置成花键状,关节杆A5的端头设置成适配的花键槽状,关节杆B6与对应的电机同理设置。
为了提高人的舒适度,病床2通过前支腿202和后支腿203支撑;前支腿202为升降气缸且该升降气缸经触屏3操控,前支腿202固定在底面上;后支腿20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病床2和底面上。通过升降气缸调整让人头扬起。
本方案中,如图6~8所示,智能检测机50:其下部为柜体53、中部为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54、上部为横板55。
具体地,检测处理器52固定在横板55的上表面处。而横板55的下表面开有多个平行的滑槽5501,滑槽5501内装有滑块56,滑块56上设置有液压缸C,液压缸C端头安装有手指气缸,滑块56上经手指气缸夹持有检测头51;并且滑块56通过丝杠A57经电机D驱动,丝杠A57与电机D均固定在横板55下表面处。
并且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安装有伸出头,该伸出头将检测头51夹住,伸出头内侧具有防滑橡胶。并且伸出头通过辅助机器人自行更换。
如图6所示,智能检测机处理腔体54的底部设置有经电机E驱动的辊筒5401,辊筒5401上放有用于装检测头51的移动盒58。移动盒58的位置是被设定好的。
如图7所示,在柜体5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滚轮5301,驱动滚轮5301经多个齿轮与电机F59相连。
本方案中,为了自动而又精确地对人进行检测,不可能让病人进行很细致的操作。因此在每个滑块56上还设置有相应的人体部位捕捉头,通过人体部位捕捉头捕捉需要检测的人体部位,并驱动相应液压缸C、电机D动作让检测头51处于人体待检测部位。病人按一下,其他检测动作自动完成。
智能检测机50配有自动清洗仪100,自动清洗仪100如图9所示:包括下方的清洗槽体101、上方的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102。
在洗槽体102上装有经丝杠B和电机G驱动的放置体103,放置体103上开有用于放需要清洗的检测头51的安放头104。清洗槽体101上设置有网状的盖板,沿安放头104的动作方向开有长槽,安放头104在长槽中左右动作,如图10所示(图中网孔未画出)。
而在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102上,其前端设置后夹取机构,夹取机构上,包括基座,基座的下表面经液压缸A设置有夹头108(图中的夹头仅是示意),基座的侧面经液压缸B驱动。
在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102的下表面,从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具有清洗区、烘干区和杀毒区,分别安装有多个冲洗头105、多个烘干头106、多个杀毒灯107。
需要说明的是,人体部位捕捉头,包括摄像头,其通过摄像的方式,分别、识别人体部位。工作时,如要检测心跳,通过人体部位捕捉头获知人手指的位置,然后相应的检测头51移动至手指处,检测头51张开,人手指放入检测头51中,检测头51夹持手指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更换后的夹头108和移动盒58需要单独清洗,清洗完成后摆好,然后通过辅助机器人取放、安装。
下面针对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以及相应的自动清洗仪100的使用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基于5G和物联网的智慧医院用床头智能分机系统在使用时,步骤为:
S1、将手指放置于电容式触碰感应开关4上,整个操控仪1自动初步展开,且触屏3自动开启;
通过触屏3控制自锁正反盘式电机A3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B601、自锁正反盘式电机C20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关节杆A5和关节杆B6以及触屏3的转动,进而调整触屏3的位置;同时还通过触屏8调整前支腿202,让病床2的床头抬起;达到舒适的角度;
S2、通过触屏3控制智能检测机50动作;
触屏3开启电机E,电机E开启后,根据自动地达到设置好的位置;
经触屏3选择要检测的检测项,相应的检测头51根据人体部位捕捉头获得的人体部位,通过液压缸C和电机D自动地伸到人体相应部位;
当检测头51检测到数据后,将数据传递给检测处理器52,检测处理器52一方面将测得的数据上传给医院平台系统,让医生及时获知该数据,检测处理器52另一方面将测得的数据差地至触屏3上;
S3、病人根据触屏3的数据及时地与医生进行交流,医生开好对应药方后,显示在触屏3上;
病人根据药方上的信息,通过触屏3选择相应药品,并将选择后的药品信息传递给药方处,药方处根据该药品信息进行拿药,且护士能通过触屏3及时与病人交流;
病床的床体上设有感应器,当检测到5~12小时内无病人,智能检测机50自动到自动清洗仪100处卸下检测头51,并将检测头51清洗、杀毒。
自动清洗仪100清洗时,步骤为:
S1、智能检测机10通过液压缸C、电机D将检测头51置于自动清洗仪处理腔体102内的移动盒58上,且通过辊筒5401将移动盒58移动至固定位置;
S2、当智能检测机10达到自动清洗仪100指定的位置是时,通过夹取机构上的夹头108将移动盒58内的检测头51夹起,并放置在放置体103上的安放头104上;
S3、放置体103在电机G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分别途径冲洗头105、烘干头106和杀毒灯107,依次完成清洗、烘干和杀毒;
S4、自动清洗仪100的夹头108在辅助机器人的辅助下,自动完成更换;且同时移动盒58在辅助机器人的辅助下自动完成更换;
S5、杀毒后的检测头51又重新被更换后的夹头108夹住放置在新的移动盒58内,然后智能检测机10再将杀毒后的检测头51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