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9772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69772A CN112669772A CN202011587593.8A CN202011587593A CN112669772A CN 112669772 A CN112669772 A CN 112669772A CN 202011587593 A CN202011587593 A CN 202011587593A CN 112669772 A CN112669772 A CN 1126697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transistor
- driving
- light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group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7571 Visual impairm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依靠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的像素电路驱动,在像素电路驱动周期的复位阶段,第一初始化模块响应第一驱动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对像素电路的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参考信号包括周期状态信号,该信号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以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过程中对于第一节点施加的信号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从而避免了像素电路在驱动发光元件发光过程时受到上一帧画面影响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画面残影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Micro-LED(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微型二极管)显示面板以及QLED(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新型显示面板而言,其发光单元的驱动通常需要依靠包括多个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电路完成。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画面残影的问题,给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画面残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位于衬底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
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其中,
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在复位阶段响应第一驱动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对像素电路的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参考信号包括周期状态信号,参考信号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并使交替复位后的第一节点电位等于第一状态信号,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的相位不同。
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第一节点。
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光阶段,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并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一种如上述一项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方法包括:
在复位阶段,利用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
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第一节点。
在发光阶段,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一项的显示面板。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依靠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的像素电路驱动,在像素电路驱动周期的复位阶段,第一初始化模块响应第一驱动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对像素电路的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参考信号包括周期状态信号,该信号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以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过程中对于第一节点施加的信号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从而避免了像素电路在驱动发光元件发光过程时受到上一帧画面影响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画面残影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驱动信号和参考信号的波形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第三驱动信号和参考信号的波形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100,位于衬底100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LD。
与发光元件LD电连接的像素电路200,像素电路200包括驱动晶体管MQ、第一初始化模块210、数据写入模块220和发光控制模块230;其中,
像素电路200的驱动周期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第一初始化模块210,用于在复位阶段响应第一驱动信号SA,利用参考信号Vref对像素电路200的第一节点N1进行预设复位处理,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参考信号Vref包括周期状态信号,参考信号Vref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并使交替复位后的第一节点N1电位等于第一状态信号,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的相位不同。
数据写入模块220,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第一节点N1。
发光控制模块230,用于在发光阶段,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并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元件LD发光。
图1中除了像素电路200和衬底100之外,还示出了数据线310以及栅极线320,并且图1中所示的栅极驱动方式为交叉驱动,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方式还可以为单边驱动或双边驱动等,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显示面板的画面残影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上一帧画面的数据信号对于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施加的偏压过大,导致驱动晶体管MQ由于受到迟滞效应的影响,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绝缘层中的缺陷态捕获载流子,使得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升高,在当前帧画面显示时,会受到驱动晶体管MQ的阈值电压升高的影响,造成显示面板会从上一帧画面缓慢过度到当前帧画面,从而导致画面残影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显示面板从纯黑画面显示向纯白画面显示的转变过程中尤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在复位阶段响应第一驱动信号SA,利用参考信号Vref对像素电路200的第一节点N1进行预设复位处理,即利用包括周期状态信号的参考信号Vref对第一节点N1进行交替复位,以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过程中对于第一节点N1施加的信号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MQ的迟滞效应,从而避免了像素电路200在驱动发光元件LD发光过程时受到上一帧画面影响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画面残影问题。
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可以分别为高电平和低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具体电位可以分别与驱动发光元件LD发光的正电源信号PVDD(即第一电源信号)和负电源信号PVEE(即提供给发光元件LD阴极的第二电源信号,其中,发光元件LD阴极可通过第二电源信号端PVEE'接受第二电源信号)的电位相同。
结合参考图3,图3示出了第一驱动信号SA与参考信号Vref的可行的波形关系示意图,在复位阶段,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多次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SA导通,在导通状态时,利用参考信号Vref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对第一节点N1进行交替的复位,即对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交替施加正偏压和负偏压,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时,数据信号对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的偏置而导致的迟滞效应的影响,使驱动晶体管MQ的阈值电压等参数恢复正常,避免当前帧画面显示时的画面残影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预设复位处理结束后,需要使得交替复位后的第一节点N1电位等于第一状态信号,以使第一状态信号偏置驱动晶体管MQ,使得该驱动晶体管MQ处于导通状态,保证后续的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能够顺利进行。
图3中示出的第一驱动信号SA是以低电平使能为例进行说明的,即第一状态信号为低电平,第一初始化模块210中的薄膜晶体管以及驱动晶体管MQ均为P型晶体管,在控制端接收低电平时导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初始化模块210中的薄膜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MQ也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此时第一状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一部分为P型晶体管,另一部分为N型晶体管,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同时,图2中还示出了电容Cst、第二驱动信号SC、数据信号Data以及第三驱动信号EM,电容Cst的一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电容Cst可以用于在复位阶段结束后保持第一节点N1的电位,以保持驱动晶体管MQ的导通状态,第二驱动信号SC和第三驱动信号EM分别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控制数据写入模块220和发光控制模块230的导通状态。
针对一个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参考图4,图4为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多个发光元件LD阵列排布,构成多行发光元件LD,相邻两行发光元件LD构成一组发光元件组400。
结合参考图5,图5示出了第一参考信号Vref1、第二参考信号Vref2和各行发光元件LD接收的第一驱动信号SA的波形示意图,参考信号Vref包括周期为2T的周期状态信号,第一驱动信号SA包括复位波形,复位波形包括周期为T的周期状态信号,参考信号Vref包括第一参考信号Vref1和第二参考信号Vref2,第一参考信号Vref1和第二参考信号Vref2的相位相反。
第一参考信号Vref1用于驱动第i组发光元件组400,第二参考信号Vref2用于驱动第j组发光元件组400,i为大于0的奇数,j为大于0的偶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将参考信号Vref分为第一参考信号Vref1和第二参考信号Vref2,第一参考信号Vref1和第二参考信号Vref2的相位相反,此时第一参考信号Vref1用于驱动奇数组的发光元件组400(即第1、2行、5、6行、9、10行……发光元件LD),第二参考信号Vref2用于驱动偶数行组的发光元件组400(即第3、4行、7、8行、11、12行……发光元件LD),同时参考信号Vref包括的周期状态信号的周期为2T,第一驱动信号SA包括的复位波形的周期为T,此时在当第一驱动信号SA相邻两次变化为第一状态信号时,参考信号Vref分别处于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以利用参考信号Vref对第一节点N1进行交替复位。
另外,为了保证无论针对哪一行的发光元件LD进行驱动,在复位阶段,当第一初始化模块210最后一次响应第一驱动信号SA导通时(在图5中即为第一驱动信号SA处于最后一个低电平时),参考信号Vref此时都应该处于第一状态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MQ在复位阶段结束后,处于导通状态,保证后续的数据写入模块220和发光控制模块230可以正常进行,仍然参考图5,复位波形包括N个第三状态信号,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
相邻两个第三状态信号之间包括第四状态信号。
第三状态信号为能够使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导通的电平信号,相应的,第四状态信号为能够使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关断的电平信号。
当第一初始化模块210中的薄膜晶体管类型与驱动晶体管MQ的类型相同时,第三状态信号可以与第一状态信号相同,第四状态信号可以与第二状态信号相同。
当第一初始化模块210中的薄膜晶体管类型与驱动晶体管MQ的类型不同时,第三状态信号通常与第一状态信号不同,第四状态信号通常与第二状态信号不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复位阶段多次导通第一初始化模块210,配合参考信号Vref和第一驱动信号SA的周期关系(如前文,参考信号Vref包括的周期状态信号的周期为2T,第一驱动信号SA包括的复位波形的周期为T,此时在当第一驱动信号SA相邻两次变化为第一状态信号时,参考信号Vref分别处于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交替地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另一方面N为奇数的目的是可保证在一个周期中,当复位波形处于最后一个第三状态信号时,参考信号Vref均处于第一状态信号,以使第一节点N1在复位阶段结束后,第一节点N1的电位均等于第一状态信号,保证驱动晶体管MQ的导通。
仍然参考图5,图5中还示出了提供给数据写入模块220的第二驱动信号SC,第二驱动信号SC包括第五状态信号,在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220响应第五状态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导通,以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第一节点N1。第五状态信号与数据写入模块220中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具体种类相关,在图5中,当数据写入模块220中包括的薄膜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第五状态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在当数据写入模块220包括的薄膜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时,第五状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图5中还示出了提供给发光控制模块230的第三驱动信号EM,第三驱动信号EM包括第六状态信号,在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230响应第六状态信号,接收第一电源线信号并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元件LD发光。
在图5中,EMi表示提供给第i行发光元件的第三驱动信号,SAi表示提供给第i行发光元件的第一驱动信号,SCi表示提供给第i行发光元件的第二驱动信号,i=1、2、3、4、5……。
下面对第一初始化模块210、数据写入模块220和发光控制模块230的可行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参考图6,图6示出了像素电路200的可行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参考信号端Vref'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连接,控制端与第一驱动信号端SA'连接。
参考信号端Vref'用于接收参考信号Vref,第一驱动信号端SA'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SA。
第一晶体管M1的类型可以为P型晶体管(如图6所示),此时第三状态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四状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晶体管M1的类型也可以为N型晶体管,此时第三状态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第四状态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可选的,第一晶体管M1具体可以为铟镓锌氧化物(IndiumGallium Zinc Oxide,IGZO)晶体管,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的沟道材料为铟镓锌氧化物,这种类型的薄膜晶体管在关断时产生的漏电流较小,这样在当第一晶体管M1为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时,可有效降低第一初始化模块210产生的漏电流,改善了漏电问题,有利于优化显示面板在低刷新率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另外,参考图7,图7示出了另一种像素电路200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晶体管M1还可以为双栅或多栅结构,即第一晶体管M1具体包括两个或多个晶体管,图7中以两个晶体管为例,这两个晶体管的控制端均电连接,T1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信号端Vref'电连接,T1晶体管的第二端与T2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T2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连接,双栅或多栅结构的第一晶体管M1有利于降低第一初始化模块210在关断状态时产生的漏电流,降低显示装置功耗,提高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电压的稳定性,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8,图8示出了又一种像素电路200的结构示意图,像素电路200还包括:
第二初始化模块240,第二初始化模块240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LD的阳极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驱动信号端SC'电连接。
第二驱动信号端SC'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SC,第二驱动信号SC的可行波形可参考图5。
第二晶体管M2可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SC对发光元件LD的阳极进行复位,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零灰阶画面时,对比度更好。
针对第二晶体管M2的具体复位方式,参考图8和图9,图9示出了再一种像素电路2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其控制端电连接。
或者,
参考图9,图9中,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端Vref3'电连接。
在图8中,当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其控制端电连接时,可在数据写入阶段即利用第二驱动信号SC实现对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关断控制,也可在第二晶体管M2导通时,利用第二驱动信号SC处于低电平时的状态直接对发光元件LD的阳极进行复位。
在图9中,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信号端Vref3'电连接,复位信号可以均为低电平信号,在第二晶体管M2响应第二驱动信号SC导通时,利用复位信号对发光元件LD的阳极进行复位。
仍然参考图6-图9,图6-图9中还示出了一种可行的数据写入模块220的结构,发光控制模块230包括: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其中,
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端PVDD'电连接,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Q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电连接,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MQ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发光元件LD的阳极电连接。
对于数据写入模块220的可行结构,仍然参考图6-图9,数据写入模块220包括: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其中,
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信号端SC'电连接,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Q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端与第一节点N1连接,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Q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驱动信号端SC'用于接收第二驱动信号SC,第二驱动信号SC的波形可参考图5,第二驱动信号SC仅在数据写入阶段为第五状态信号,以控制第五晶体管M5导通,而在复位阶段和发光阶段均为第六状态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M5关断,避免在复位阶段导通第五晶体管M5,从而避免提供给上一行发光元件LD的数据信号误写入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而导致不同的驱动晶体管MQ的复位效果不一致的问题,避免了由于复位效果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画面残影问题。
对于第六晶体管M6的控制端,当第六晶体管M6与第五晶体管M5的种类相同(例如均为P型晶体管或均为N型晶体管)时,可以均与第二驱动信号端SC'电连接,通过一个第二驱动信号SC控制第六晶体管M6和第五晶体管M5的导通和关断,当第六晶体管M6和第五晶体管M5的种类不同时,第六晶体管M6的控制端可另外接于第四驱动信号端,接收与第二驱动信号SC相位相反的第四驱动信号。
可选的,第六晶体管M6可以为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此时第六晶体管M6的控制端可以在接收到高电平时导通,其中,第六晶体管M6为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时有利于降低第六晶体管M6在关断状态下产生的漏电流,改善漏电问题,降低显示装置功耗,提高驱动晶体管MQ的控制端电压的稳定性,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可选的,第六晶体管M6为双栅或多栅结构,其具体设置形式可参考第一晶体管M1。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10所示,图10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驱动方法包括:
S101:在复位阶段,利用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
S102: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第一节点。
S103:在发光阶段,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利用包括周期状态信号的参考信号对第一节点进行交替复位,以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过程中对于第一节点施加的信号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从而避免了像素电路在驱动发光元件发光过程时受到上一帧画面影响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画面残影问题。
可选的,参考图11,图11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S1012: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可使显示面板在显示零灰阶画面时,对比度更好。
具体地,参考图12,图12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数据写入阶段,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包括:
S10121: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并利用第二驱动信号对发光元件的阳极复位;
或者,
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并利用复位信号对发光元件的阳极复位。
图12中涉及的两种对阳极的复位方式针对两种具体地第二晶体管的连接方式,具体参考图8和图9,在图8中,当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其控制端电连接时,可在数据写入阶段即利用第二驱动信号实现对第二晶体管的导通/关断控制,也可在第二晶体管导通时,利用第二驱动信号处于低电平时的状态直接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在图9中,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提供复位信号的复位信号端电连接,复位信号可以均为低电平信号,在第二晶体管响应第二驱动信号导通时,利用复位信号对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A1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依靠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的像素电路驱动,在像素电路驱动周期的复位阶段,第一初始化模块响应第一驱动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对像素电路的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参考信号包括周期状态信号,该信号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以消除上一帧画面显示过程中对于第一节点施加的信号而导致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从而避免了像素电路在驱动发光元件发光过程时受到上一帧画面影响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画面残影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
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包括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阶段响应第一驱动信号,利用参考信号对所述像素电路的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周期状态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的各个周期包括交替的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所述预设复位处理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和所述第二状态信号进行交替复位,并使交替复位后的第一节点电位等于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和所述第二状态信号的相位不同;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并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构成多行发光元件,相邻两行发光元件构成一组发光元件组;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周期为2T的周期状态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包括复位波形,所述复位波形包括周期为T的周期状态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包括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的相位相反;
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用于驱动第i组发光元件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驱动第j组发光元件组,i为大于0的奇数,j为大于0的偶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波形包括N个第三状态信号,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
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状态信号之间包括第四状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参考信号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控制端与第一驱动信号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驱动信号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其控制端电连接;
或者,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一端与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
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二驱动信号端电连接,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晶体管为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复位阶段,利用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节点进行预设复位处理;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预设复位处理后的所述第一节点;
在所述发光阶段,利用写入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对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对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复位包括:
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并利用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对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复位;
或者,
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并利用复位信号对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复位。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7593.8A CN11266977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87593.8A CN11266977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9772A true CN112669772A (zh) | 2021-04-16 |
CN112669772B CN112669772B (zh) | 2022-12-09 |
Family
ID=7541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87593.8A Active CN112669772B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6977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7090A (zh) * | 2021-09-02 | 2021-11-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758618A (zh) * | 2022-04-15 | 2022-07-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CN114863875A (zh) * | 2022-05-25 | 2022-08-0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974118A (zh) * | 2022-06-29 | 2022-08-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5148144A (zh) * | 2022-07-21 | 2022-10-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
CN119068824A (zh) * | 2023-05-31 | 2024-12-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屏幕显示方法及屏幕模组 |
US12307948B2 (en) | 2022-06-30 | 2025-05-20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56695A (zh) * | 2017-07-31 | 2017-10-17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274830A (zh) * | 2017-07-12 | 2017-10-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CN107342051A (zh) * | 2017-09-07 | 2017-11-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
CN107610651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09285500A (zh) * | 2018-12-05 | 2019-01-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EP3680889A1 (en) * | 2019-01-11 | 2020-07-15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hybrid in-pixel and external compensation |
CN112116897A (zh) * | 2020-10-15 | 2020-12-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
CN112133242A (zh) * | 2020-10-15 | 2020-12-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11587593.8A patent/CN1126697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74830A (zh) * | 2017-07-12 | 2017-10-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CN107256695A (zh) * | 2017-07-31 | 2017-10-17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342051A (zh) * | 2017-09-07 | 2017-11-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
CN107610651A (zh) * | 2017-10-31 | 2018-01-1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09285500A (zh) * | 2018-12-05 | 2019-01-2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EP3680889A1 (en) * | 2019-01-11 | 2020-07-15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hybrid in-pixel and external compensation |
CN112116897A (zh) * | 2020-10-15 | 2020-12-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
CN112133242A (zh) * | 2020-10-15 | 2020-12-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7090A (zh) * | 2021-09-02 | 2021-11-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758618A (zh) * | 2022-04-15 | 2022-07-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CN114863875A (zh) * | 2022-05-25 | 2022-08-0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863875B (zh) * | 2022-05-25 | 2023-05-0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4974118A (zh) * | 2022-06-29 | 2022-08-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4974118B (zh) * | 2022-06-29 | 2024-07-0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US12307948B2 (en) | 2022-06-30 | 2025-05-20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5148144A (zh) * | 2022-07-21 | 2022-10-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
CN119068824A (zh) * | 2023-05-31 | 2024-12-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屏幕显示方法及屏幕模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9772B (zh) | 2022-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6977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12230204B2 (en) |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341257B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1798789B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
US20230024029A1 (en) | Display driving modul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084331B2 (en) |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ircuit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JP2014109703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 |
US11244623B2 (en) |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992891B (zh)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基板 | |
US20210201773A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 |
CN111415612B (zh) | 显示面板的扫描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18830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521554B2 (en) | Gate driver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3724640B (zh)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233648A9 (en) |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 |
US7639216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same | |
CN115206243B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215359A1 (en) |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 |
CN201266474Y (zh) | 一种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 |
CN112435624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
CN111179833B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4114093A1 (zh) |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驱动方法 | |
US12033578B1 (en) |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8553196A (zh) | 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 | |
CN117275400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