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2568979A -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8979A
CN112568979A CN202011467234.9A CN202011467234A CN112568979A CN 112568979 A CN112568979 A CN 112568979A CN 202011467234 A CN202011467234 A CN 202011467234A CN 112568979 A CN112568979 A CN 112568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ilica gel
inner ring
elastic sleeve
slee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7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军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oc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oc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oc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oc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72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8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8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17/3423Access ports, e.g. toroid shape introducers for instruments or 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切口保护套,弹性套体呈管道状且侧壁内凹设置,上环设在弹性套体的上端,下环设在弹性套体的下端;上环的本体内含一上内环,下环的本体内含一下内环。工艺采用的成型模具内设有仿形型腔,仿形型腔包括环槽、仿形管道。加工步骤包括:准备放入环槽的硅胶环;将硅胶环包裹在内环外并放入环槽;在仿形型腔内注入液态硅胶;成型后打开模具,获得一体式连接的切口保护套。本发明先采用硅胶环包裹住塑胶内环,再将其放入型腔,最后注入液态硅胶使其与硅胶内环融合为一体;保证了塑胶内环的外部弹性均匀,还获得了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弹性恰到好处。相比传统工艺,工艺步骤少,成本低,操作简单,预期效果好,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当医生在患者的手术部位切口后,由于组织的收缩作用,切口会呈闭合状态,为了实施手术,需要使切口牵张扩开。早期,人们是靠人手、金属牵开器或拉钩撑开,但金属牵开器具有拉力不均、视野有限的缺陷,甚至牵拉过度而损伤组织,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金属牵开器的使用增大了切口感染的几率。目前,在微创手术中已开始采用切口保护套以使切口张开;现有的切口保护套一般为弹性的筒状体,套在切口上使切口张开,医生通过切口保护套的通孔可使用手术刀等器具对病人实施手术。
传统的切口保护套样式大多如图1所示,采用硅胶一体成型,弹性较好,便于放置切口处,便于切口吻合。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人员发现纯硅胶材质的切口保护套相对较软,特别是套体的上环和下环处,稳定性较差,容易产出变形,对手术造成影响。再后来,设计者就在其上环和下环内各设置了一圈塑胶材料的内环,稳定性和强度就好些了。
目前,采用传统的塑胶外包硅胶工艺生产的切口保护套,由于生产时,不方便在型腔内将塑胶内环撑起并固定,因此需要先成型一个上、下端都可以卡入内环的硅胶套体,然后再用硅胶将上、下端的内环各自封裹起来,需要分三步工艺来完成,过程繁琐,操作不便,成本较大。而且封胶部分的硅胶层厚薄不均匀,与切口接触时可能导致弹性不足,容易损伤皮肤组织。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口保护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口保护套,包括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所述弹性套体呈管道状且侧壁内凹设置,所述上环设置在所述弹性套体的上端,所述下环设置在所述弹性套体的下端;所述上环的本体内包含一上内环,所述下环的本体内包含一下内环。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均为硅胶制成,所述上内环与所述下内环均为塑胶制成,所述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包括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内设置有仿形型腔,所述仿形型腔包括与所述上环形状对应的第一环槽、与所述下环形状对应的第二环槽以及与所述弹性套体形状对应的仿形管道;
所述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若干个可以放入第一环槽的第一硅胶环和可以放入第二环槽的第二硅胶环,所述第一硅胶环与所述第二硅胶环的截面均为C型;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硅胶环均布包裹在所述上内环外并放入第一环槽;将所述第二硅胶环均布包裹在所述下内环外并放入第二环槽;
第三步:在仿形型腔内注入液态硅胶并保证其充满整个仿形型腔;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一环槽时与第一硅胶环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二环槽时与第二硅胶环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中部型腔时形成弹性套体;
第四步:硅胶成型后,打开成型模具,获得一体式连接的切口保护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所述下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硅胶环、第二硅胶环的截面开口处均朝向内侧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成型模具内设置有若干个仿形型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成型模具由若干模板堆叠组合而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设计的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先采用硅胶材质的硅胶环包裹住塑胶内环,再将其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最后再注入液态硅胶使其与硅胶内环融合为一体;保证了塑胶内环的外部有厚度均匀的硅胶层,切口接触位置的硅胶弹性均匀,还获得了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弹性恰到好处,使用效果好。相比传统工艺,工艺步骤少,成本大幅度降低,操作方式简单,预期效果好,极富创造性和实用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切口保护套立体示意图。
图2为切口保护套俯视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成型模具立体示意图。
图5为成型模具爆炸示意图。
图6为硅胶环与内环装配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上环1,下环2,弹性套体3,上内环4,下内环5,第一硅胶环6,第二硅胶环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6。须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切口保护套,包括上环1、下环2和弹性套体3,弹性套体3呈管道状且侧壁内凹设置,上环1设置在弹性套体3的上端,下环2设置在弹性套体3的下端;上环1的本体内包含一上内环4,下环2的本体内包含一下内环5。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1 ~图3所示,上环1、下环2和弹性套体3均为硅胶制成,上内环4与下内环5均为塑胶制成,上环1、下环2和弹性套体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如图4~图5所示,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包括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内设置有仿形型腔,仿形型腔包括与上环1形状对应的第一环槽、与下环2形状对应的第二环槽以及与弹性套体3形状对应的仿形管道;
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若干个可以放入第一环槽的第一硅胶环6和可以放入第二环槽的第二硅胶环7,第一硅胶环6与第二硅胶环7的截面均为C型;第一硅胶环6的形状与第一环槽对应设置,第二硅胶环7的形状与第二环槽对应设置。
第二步:将第一硅胶环6均布包裹在上内环4外并放入第一环槽;将第二硅胶环7均布包裹在下内环5外并放入第二环槽;C型开口处的大小按照塑胶内环的尺寸设计即可,保证塑胶内环便于塞入且不会掉出来。
第三步:在仿形型腔内注入液态硅胶并保证其充满整个仿形型腔;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一环槽时与第一硅胶环6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二环槽时与第二硅胶环7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中部型腔时形成弹性套体3;
第四步:硅胶成型后,打开成型模具,获得一体式连接的切口保护套。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6所示,上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下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硅胶环数量至少用三个,均布式包裹在内环上,可以保证受力均匀,支撑稳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3所示,第一硅胶环6、第二硅胶环7的截面开口处均朝向内侧设置。便于液态硅胶进入C型开口内,保证一体式结构的融合完整性,稳定性好,便于操作。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 ~图5所示,成型模具内设置有若干个仿形型腔。多个切口保护套一起成型,提高生产效率。成型模具设计时,可以将多个仿形型腔连通至一个入口,便于液态硅胶的注入,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 ~图5所示,成型模具由若干模板堆叠组合而成。便于生产加工,也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用性强。
本发明设计的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先采用硅胶材质的硅胶环包裹住塑胶内环,再将其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最后再注入液态硅胶使其与硅胶内环融合为一体;保证了塑胶内环的外部有厚度均匀的硅胶层,切口接触位置的硅胶弹性均匀,还获得了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弹性恰到好处,使用效果好。相比传统工艺,工艺步骤少,成本大幅度降低,操作方式简单,预期效果好,极富创造性和实用性,适合推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切口保护套,包括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体呈管道状且侧壁内凹设置,所述上环设置在所述弹性套体的上端,所述下环设置在所述弹性套体的下端;所述上环的本体内包含一上内环,所述下环的本体内包含一下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均为硅胶制成,所述上内环与所述下内环均为塑胶制成,所述上环、下环和弹性套体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内设置有仿形型腔,所述仿形型腔包括与所述上环形状对应的第一环槽、与所述下环形状对应的第二环槽以及与所述弹性套体形状对应的仿形管道;
所述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若干个可以放入第一环槽的第一硅胶环和可以放入第二环槽的第二硅胶环,所述第一硅胶环与所述第二硅胶环的截面均为C型;
第二步:将所述第一硅胶环均布包裹在所述上内环外并放入第一环槽;将所述第二硅胶环均布包裹在所述下内环外并放入第二环槽;
第三步:在仿形型腔内注入液态硅胶并保证其充满整个仿形型腔;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一环槽时与第一硅胶环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第二环槽时与第二硅胶环融合为一体,当液态硅胶进入中部型腔时形成弹性套体;
第四步:硅胶成型后,打开成型模具,获得一体式连接的切口保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所述下内环上包裹的第一硅胶环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环、第二硅胶环的截面开口处均朝向内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内设置有若干个仿形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切口保护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由若干模板堆叠组合而成。
CN202011467234.9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2568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7234.9A CN11256897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7234.9A CN11256897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979A true CN112568979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7234.9A Pending CN11256897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897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4688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Smith Keith A.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around the surface of an object
CN200939151Y (zh) * 2006-08-18 2007-08-29 焦永春 腹腔扩张过渡器
US20080281162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Applied Medical Resources Corporation Surgical retractor
KR101086025B1 (ko) * 2011-01-18 2011-11-22 (주)메다스 제조 및 설치가 용이한 운드 리트랙터
CN102743199A (zh) * 2011-04-20 2012-10-24 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 切口保护牵开器
CN204072183U (zh) * 2014-06-28 2015-01-07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
CN204306853U (zh) * 2014-12-02 2015-05-06 深圳市安特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定高切口保护牵开器
CN107283729A (zh) * 2017-08-24 2017-10-24 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链条加工方法
CN206675553U (zh) * 2016-11-24 2017-11-28 无锡荣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切口扩张器及其卡环
CN109454811A (zh) * 2018-12-29 2019-03-12 武汉康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高切口保护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4688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Smith Keith A.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around the surface of an object
CN200939151Y (zh) * 2006-08-18 2007-08-29 焦永春 腹腔扩张过渡器
US20080281162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Applied Medical Resources Corporation Surgical retractor
KR101086025B1 (ko) * 2011-01-18 2011-11-22 (주)메다스 제조 및 설치가 용이한 운드 리트랙터
CN102743199A (zh) * 2011-04-20 2012-10-24 北京航天卡迪技术开发研究所 切口保护牵开器
CN204072183U (zh) * 2014-06-28 2015-01-07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
CN204306853U (zh) * 2014-12-02 2015-05-06 深圳市安特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定高切口保护牵开器
CN206675553U (zh) * 2016-11-24 2017-11-28 无锡荣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切口扩张器及其卡环
CN107283729A (zh) * 2017-08-24 2017-10-24 江阴澄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链条加工方法
CN109454811A (zh) * 2018-12-29 2019-03-12 武汉康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高切口保护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9581U (zh) 单孔多通道穿刺器
CN112568979A (zh) 一种切口保护套及其加工工艺
CN204306853U (zh) 定高切口保护牵开器
CN205286525U (zh) 一种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的通道装置
CN221964284U (zh) 一种可撕开型血管鞘
CN102551872B (zh) 一种单孔腹腔镜鞘管总成
CN204767001U (zh) 心脏扩张装置
CN214966354U (zh) 一种腹腔穿刺装置
CN205144749U (zh) 腔镜手术双孔切口保护套
CN204500801U (zh) 一种新型的多通道腔镜操作平台
CN210121159U (zh) 用于人体腔道扩张的支撑环
CN116849728B (zh) 一种多通道单孔胸腹腔镜套管装置
CN217510526U (zh) 一种手术通道及阴式手术通道
CN205698040U (zh) 一种区域控制型皮肤扩张器
CN111407329A (zh) 单孔多通道开合器
CN219289617U (zh) 穿刺器密封阀保护装置
CN222815835U (zh) 一种穿刺器的针头保护装置
CN222533941U (zh) 一种卡接型多连板三通
CN111870402B (zh) 一种骨水泥抗生素内棒制备工具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36823U (zh) 硅胶头部外引流管
CN215739159U (zh) 抽脂切口保护器
KR20250052133A (ko) 의료용 개창기구
CN213552216U (zh) 一次性使用单孔腹腔镜手术多通道适配器
CN213249595U (zh) 克氏针安全帽
CN204699226U (zh) 可撕脱鞘的穿刺导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