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1982B -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41982B CN112341982B CN202011335517.8A CN202011335517A CN112341982B CN 112341982 B CN112341982 B CN 112341982B CN 202011335517 A CN202011335517 A CN 202011335517A CN 112341982 B CN112341982 B CN 1123419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solvent
- adhesive
- glycol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0‑50份、植物油12‑20份、小分子多元醇5‑8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60‑80份、玻璃粉7‑10份。在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为1:(1.2‑1.5)混合均匀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不含没有添加任何溶剂,故不存在溶剂污染的残留问题,属于一种绿色环保型胶粘剂,并且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胶粘性能、抗介质性和透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溶剂型胶粘剂在复合软包装行业被广泛的应用,但是溶剂型胶粘剂在使用时醇在易挥发、气味大、有一定毒性的缺点,而在食品上的软包装行业对胶粘剂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发展了无溶剂型胶粘剂,无溶剂型胶粘剂中不含任何溶剂,所以不存在溶剂残留的问题,为了增加无溶剂型胶粘剂的抗介质性能,往往在填料中加入一些无机填料,比如说,二氧化硅、碳酸钙等,但是这些填料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胶粘剂的透明度,并且因为这些无机填料与胶粘剂中的树脂原料的相容性不好,虽然可以提高胶粘剂的抗介质性,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胶粘剂的胶粘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0-50份、植物油12-20份、小分子多元醇5-8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60-80份、玻璃粉7-10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3)。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选自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戊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物油包括环氧大豆油。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物油还包括蓖麻油酸。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1,3-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烯基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不含没有添加任何溶剂,故不存在溶剂污染的残留问题,属于一种绿色环保型胶粘剂;
2.在本发明体系中,蓖麻油酸部分催化环氧大豆油开环形成了多元醇,增加了环氧大豆油在体系中的相容性,再加上蓖麻油酸中本含有的羟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与体系中的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胶粘剂的胶粘性。
3.在本发明体系中,在本体系中通过引入小分子多元醇,可以增加体系的交联程度,从而提高体系交联剂的粘结性;
4.在本发明体系中,脂肪族异氰酸酯使得胶粘剂具有优良的耐候、耐光、不泛黄、耐水解等具有优良;
5.本发明体系使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相互协同作用可以改善胶粘剂的耐水解性;
6.在本发明在体系中加入玻璃粉可以增加胶粘剂的断裂伸长率和抗介质性,并且不会影响胶粘剂的透明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0-50份、植物油12-20份、小分子多元醇5-8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60-80份、玻璃粉7-10份。
优选的,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3)。
聚酯多元醇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是常用的胶粘剂原料,其具有比较好的耐温性、耐油性和抗氧化性。
优选的,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选自聚己二酸丙二醇酯、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戊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混合物,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重量比为1:(1.5-2)。
聚己二酸戊二醇酯是的粘结性能较好,申请人发现,单独使用聚己二酸戊二醇酯时所得到的胶粘剂透明性能不好,但当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混合使用时,可以改善胶粘剂的透明度,可能是因为聚己二酸戊二醇酯中的结构较规整,容易产生结晶,而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可以映入醚键,在一定程度上使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分子链随机排列,降低体系的结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胶粘剂的透明性。
更优选的,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4000-6000cps。
申请人发现,在本发明体系中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4000-6000cps时,胶粘剂的胶粘性、柔韧性、外观同时达到最佳。可能是因为,当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小于4000cps时,体系的结晶性能降低,透明度增加,但是其体系的氢键的交联程度和分子间作用力也降低,这样使得体系胶粘剂的胶粘性降低,而当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大于6000cps时,链段之间的结晶性能增强,导致胶粘剂的透明度降低。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
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
植物油
所述植物油包括环氧大豆油。
在本体系中加入环氧大豆油提高了胶粘剂的粘结性和抗介质性,可能是因为环氧大豆油中含有环氧基团,环氧基团在体系中存在可以提高聚酯多元醇的交联程度、环氧大豆油中的环氧基团与异氰酸酯基团反应使体系产生部分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了其抗介质性。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还包括蓖麻油酸(CAS号:141-22-0),所述蓖麻油酸与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2.5-3)。
所述环氧大豆油为新锦龙环氧大豆油E-20。
申请人发现,在体系中加入环氧大豆油虽然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粘结性和抗介质性,但是也影响了体系的柔韧性和透明度,在蓖麻油酸的添加降低了体系的改善了胶粘剂的柔韧性和透明度,同时还提高了胶粘剂的粘结性和抗介质性。可能是因为环氧大豆油中没有不活泼氢,其与体系的相容性不好,从而影响了胶粘剂的柔韧性和透明度,蓖麻油酸可能会部分催化环氧大豆油开环形成了多元醇,增加了环氧大豆油在体系中的相容性,再加上蓖麻油酸中本含有的羟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与体系中的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
小分子多元醇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一缩二乙二醇(254)、乙二醇(198)、1,3-丙二醇(210)、1,3-丙二醇(187)、1,4-丁二醇(228)、1,6-己二醇、二乙烯基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体系中通过引入小分子多元醇,可以增加体系的交联程度,从而提高体系交联剂的粘结性。
优选的,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1.5-2):1。
聚酯多元醇中的酯键极性高,容易产生结晶,从而会影响了胶粘剂的透明性。申请人发现当使用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时,不但可以增加体胶粘剂的胶粘程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胶粘剂的透明性能和抗介质性。可能是因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3-丙二醇一方面与聚酯多元醇中的醇键相互交联,另一方面一缩二乙二醇与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中的一缩二乙二醇键相互缠绕,从而更容易形成是三维网络结构,增加胶粘剂的抗介质性;并且1,2-丙二醇的分子链上含有侧甲基,这种甲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环体系的中分子结构的线性对称,进而提高其柔顺性和透明度。
异氰酸酯
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可以列举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包括但不限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脂肪族异氰酸酯具有优良的耐候、耐光、不泛黄、耐水解等具有优良。
优选的,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5-3):1。
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巴斯夫IPDI,NCO质量分数为37.5%。
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万华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CO质量分数为49.7%。
当单独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时,胶粘剂的抗介质性能较好,但是胶粘剂的透明性和胶粘性不佳,可能是因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含有环己烷这个基团,其使得体系的结晶性能增大,从而导致胶粘剂的外观透明度下降,同时还会使得胶液的粘度较小,从而存在粘结性较差的缺点。申请人意外发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使用时,可以克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透明度和粘结性较差的缺点。可能是因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碳碳链段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环己烷相互协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体系的结晶性能适中。
聚醚多元醇
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氧化丙烯二醇、聚氧化丙烯三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单独使用聚酯多元醇时,所制备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则具有粘结强度较高,但耐水解性较差,本发明体系使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相互协同作用可以改善胶粘剂的耐水解性。
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
更优选的,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2-3)。
申请人发现,当单独使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时,胶粘剂的透明度较差,而在本发明体系中,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共同作用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胶粘剂的透明度。可能是因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无侧甲基,结构较为规整,在体系中更容易结晶,从而导致胶粘剂的透明度降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结晶被聚氧化丙烯二醇分散,从而增加了胶粘剂的透明性。
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
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江苏嘉仁化工有限公司的PTMEG2000。
玻璃粉
所述玻璃粉是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玻璃粉,采购于石家庄竹中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发现,在体系中加入玻璃粉可以增加胶粘剂的断裂伸长率和抗介质性,可能是因为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玻璃粉可以很好的与体系中的其他极性原料协同相容,能够显著降固化后胶层的吸水率,从而使胶层具有高的耐水解性能。
优选的,所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200-300目。
申请人研究发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太大或太小,胶粘剂在使用时均会有固体颗粒产生,可能是因为,平均粒径太小玻璃粉之间会因为静电作用团聚在一起。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在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为1:(1.2-1.5)混合均匀使用。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原料均可由市售得到。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0份、植物油12份、小分子多元醇5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60份、玻璃粉7份;
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混合物,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重量比为1:1.5;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4000cps;
所述植物油包括环氧大豆油;
所述植物油还包括蓖麻油酸(CAS号:141-22-0),所述蓖麻油酸与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2.5;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1.5:1;
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
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5:1;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2;
所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200目;
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在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为1:1.2混合均匀使用。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环氧大豆油为新锦龙环氧大豆油E-20;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巴斯夫IPDI,NCO质量分数为37.5%;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万华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CO质量分数为49.7%;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江苏嘉仁化工有限公司的PTMEG2000;所述玻璃粉采购于石家庄竹中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50份、植物油20份、小分子多元醇8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80份、玻璃粉10份;
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3;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混合物,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重量比为1:2;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6000cps;
所述植物油包括环氧大豆油;
所述植物油还包括蓖麻油酸(CAS号:141-22-0),所述蓖麻油酸与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3;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2:1;
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
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3:1;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3;
所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300目;
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在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为1:1.2混合均匀使用。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环氧大豆油为新锦龙环氧大豆油E-20;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巴斯夫IPDI,NCO质量分数为37.5%;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万华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CO质量分数为49.7%;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江苏嘉仁化工有限公司的PTMEG2000;所述玻璃粉采购于石家庄竹中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5份、植物油18份、小分子多元醇6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70份、玻璃粉8份;
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5;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混合物,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重量比为1:1.8;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5000cps;
所述植物油包括环氧大豆油;
所述植物油还包括蓖麻油酸(CAS号:141-22-0),所述蓖麻油酸与环氧大豆油的重量比为1:2.8;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1.7:1;
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
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8:1;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
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2.5;
所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250目;
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在使用时,将A组分与B组分按重量比为1:1.3混合均匀使用。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环氧大豆油为新锦龙环氧大豆油E-20;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巴斯夫IPDI,NCO质量分数为37.5%;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万华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CO质量分数为49.7%;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采购于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所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江苏嘉仁化工有限公司的PTMEG2000;所述玻璃粉采购于石家庄竹中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戊二醇酯。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3500cps。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6500cps。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植物油。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蓖麻油酸。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实施例9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使用1,6-己二醇替代1,2-丙二醇。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实施例10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一缩二乙二醇。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实施例11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1,2-丙二醇。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实施例12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实施例13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聚醚多元醇。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实施例14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聚氧化丙烯二醇。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实施例15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无玻璃粉。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实施例16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150目。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实施例17具体提供了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400目。
性能测试
1.蒸煮前剥离强度测试,根据标准GB 8808-1998测试部分实施例的剥离强度,复合薄膜样品尺寸宽为15.0±0.1mm,长度为200mm,复合样品结构为AL/CPP;
2.蒸煮后剥离强度测试,测试条件:用部分实施例中胶粘剂复合样品结构为AL/CPP的袋制品,内装果汁,在4.5kg/cm2压力下121℃的热水中蒸煮30min,观察并在60℃下放置7天测其剥离强度;
3.观察部分实施例中胶粘剂蒸煮前的外观和蒸煮后的外观;
4.断裂伸长率测试,测试方法:着2mm厚的平板作为模具,将部分实施例中的胶粘剂放入烘干箱中烘干凝固,然后用裁刀切割成哑铃状试样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其断裂伸长率。
评价标准: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400%,为A;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320%,小于400%,为B;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250%,小于320%,为C;断裂伸长率小于250%,为D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胶粘性和抗介质性,并且在蒸煮前后都是透明的。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2)
1.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聚酯多元醇40-50份、植物油12-20份、小分子多元醇5-8份;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异氰酸酯60-80份、玻璃粉7-10份;
所述植物油包括重量比为1:(2.5-3)的蓖麻油酸和环氧大豆油;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1,2-丙二醇的重量比为(1.5-2):1;
所述异氰酸酯为脂肪族异氰酸酯,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5-3):1;
所述A组分的原料还包括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2-3);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混合物,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重量比为1:(2-3);
所述聚酯多元醇为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
所述己二酸类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混合物,所述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与聚己二酸戊二醇酯的重量比为1:(1.5-2);
所述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在60℃时的粘度为4000-6000cps;
所述玻璃粉是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玻璃粉;
所述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200-300目。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中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将B组分中的原料混和均匀得到B组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5517.8A CN112341982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5517.8A CN112341982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41982A CN112341982A (zh) | 2021-02-09 |
CN112341982B true CN112341982B (zh) | 2022-10-14 |
Family
ID=74364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35517.8A Active CN112341982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4198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7470B (zh) * | 2008-06-03 | 2012-05-23 | 北京高盟燕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604583B (zh) * | 2012-03-14 | 2013-12-0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耐蒸煮无溶剂型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15006B (zh) * | 2013-03-19 | 2016-01-2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11335517.8A patent/CN11234198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41982A (zh) | 202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15094B2 (en) | Polyurethane adhesives for bonding low surface energy films | |
US11661538B2 (en) | Two-component polyurethane adhesive | |
CN110256648B (zh) | 包含可持续生产的原料的湿气固化聚氨酯组合物 | |
TWI834600B (zh) | 雙組分無溶劑黏著劑組合物及製造其之方法 | |
RU2755302C2 (ru) | Двухкомпонентная адгезив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и способ её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 |
CA3008034A1 (en) | One-part polyurethane adhesive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king a laminate, and laminate | |
WO2009150010A1 (de) | Vernetzende 2k-isocyanat-zusammensetzungen | |
CN110922929B (zh) | 用于双阻隔蒸煮材料复合的单组份无溶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2341982B (zh) | 一种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59435B (zh) | 一种与聚氨酯油墨匹配性优良的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2341983B (zh) | 一种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795351A (zh) | 一种耐高温的湿气固化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
JP7163709B2 (ja) | 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及び被着体の接着方法 | |
CN110791249A (zh) |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胶 | |
EP3287477B1 (en) | Plastic adhesion promotion for 2k polyurethane adhesives | |
TWI822673B (zh) | 濕固型聚胺酯熱熔樹脂組成物 | |
CN1136284C (zh) | 层压用粘合剂 | |
JPH0323585B2 (zh) | ||
CN111171774A (zh) | 一种反应型热熔胶组合物 | |
JPH06271832A (ja) | 反応性ホットメルト型接着剤 | |
JPH07196913A (ja) | 湿気硬化性ウレタンシーラント組成物 | |
KR20020007869A (ko) | 열가소성 폴리우레탄 수지, 그 제조방법 및 폴리우레탄접착제 | |
CN112694860A (zh) |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6306931A (ja) | 接着剤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