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网格触控电极,所述网格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触控电极及位于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间隙的多个阻光部,所述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所述多个阻光部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垂直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所述多个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可选的,任意一所述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可选的,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实体部具有交叠。
可选的,所述多个阻光部包括第一阻光部和第二阻光部,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及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开口部位于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之间;
及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开口部位于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之间。
可选的,在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阻光部和所述第二阻光部交替排布。
可选的,所述实体部包括第一子实体部和第二子实体部,在相邻两所述子触控电极的相对方向上,所述实体部的第一子实体部和第二子实体部相对设置,且所述阻光部的开口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实体部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之间;
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子实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所述第二子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子实体部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相对端侧,所述第一子实体部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中至少一子实体部的端侧为凹陷侧,且另一子实体部的端侧为凸出侧,所述凸出侧延伸至所述凹陷侧。
可选的,所述网格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辅助实体部,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光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辅助实体部;
在所述阻光部及其对应所述辅助实体部中,所述辅助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可选的,所述实体部包括第一子实体部、第二子实体部和至少一个辅助子实体部,在相邻两所述子触控电极的相对方向上,所述实体部的第一子实体部和第二子实体部相对设置,且所述阻光部的开口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实体部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之间;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辅助子实体部;在所述阻光部中,所述辅助子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子实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所述第二子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
可选的,所述多个阻光部包括第一阻光部和第二阻光部,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嵌入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的边线,且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阻光部的开口部隔离;所述第一阻光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
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嵌入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的边线,且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阻光部的开口部隔离;所述第二阻光部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网格触控电极,所述网格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触控电极及位于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间隙的多个阻光部,所述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所述多个阻光部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垂直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所述多个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处包括多个阻光部,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且在垂直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多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通过多个阻光部实现对间隙处透光的阻挡,打断间隙处透光时视觉上的连续性现象,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有效降低触控面板的成本,同时满足终端消费性电子产品轻薄化市场趋势,近年来发展了一种金属网格触控面板技术(Metal MeshTP),其触控感应层通过金属网格来实现。现有的网格触控电极结构具有缺陷,使得采用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时,会出现视觉上的亮线情况而影响显示效果,故而现有网格触控电极的结构有待优化。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未画出)。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网格触控电极,所述网格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触控电极110及位于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110之间间隙120的多个阻光部130,所述阻光部130包括实体部131和开口部132,所述多个阻光部130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Y依次设置;在垂直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Y的第一平面上,所述多个实体部131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网格触控电极的网格形状不做具体限制,网格可以为菱形网格、矩形网格等,且不同网格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具体设计。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处包括多个阻光部,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且在垂直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多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通过多个阻光部实现对间隙处透光的阻挡,打断间隙处透光时视觉上的连续性现象,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任意一所述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进而,通过每一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均能够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设置,或者,通过将相邻两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设置,进而通过增加透光时能够打断视觉连续性的阻光结构的数量,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实体部具有交叠。下面结合图2至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几种具体的触控面板的阻光部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个阻光部包括第一阻光部1301和第二阻光部1302,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接触,及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之间。
及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接触,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和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交叠区域;并且第一阻光部的开口部和第二阻光部的开口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不交叠,使得多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与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使得第一阻光部的实体部做为第一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同时,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与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使得第二阻光部的实体部做为第二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进而能够通过开口部实现相邻两子触控电极相互隔离的基础上,将实体部设置为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而提高子触控电极的感应面积,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效果。
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和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交替排布,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阻光部1301的开口部和第二阻光部1302的开口部交错设置,增加了透光时能够打断视觉连续性的阻光结构的数量,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实体部包括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第二子实体部1312,在相邻两所述子触控电极110的相对方向上,所述实体部的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第二子实体部1312相对设置,且所述阻光部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之间。
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接触;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接触。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两个阻光部的实体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交叠区域;并且至少两个阻光部的开口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不交叠,使得多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实体部与第一子触控电极接触,使得第一子实体部做为第一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同时,第二子实体部与第二子触控电极接触,使得第二子实体部做为第二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进而能够通过开口部实现相邻两子触控电极相互隔离的基础上,将子实体部设置为子触控电极的一部分而提高子触控电极的感应面积,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效果。
进一步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相对端侧,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中至少一子实体部的端侧为凹陷侧,且另一子实体部的端侧为凸出侧,所述凸出侧延伸至所述凹陷侧。进而通过凸出侧和凹陷侧的配对设置,进一步提高阻光部中实体部的阻光能力,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凹陷侧可以为三角形凹陷形状,即凸出侧为匹配的三角形凸出形状;或者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凹陷侧和凸出侧还可以其他形状,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网格触控电极还可以设置辅助实体部在间隙延伸方向上与开口部交叠,进一步提高阻光部的阻光效果。即所述网格触控电极还包括多个辅助实体部,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光部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辅助实体部;在所述阻光部及其对应所述辅助实体部中,所述辅助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以图2所示触控面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多个阻光部包括第一阻光部1301和第二阻光部1302,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接触,及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一阻光部1301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之间。及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接触,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二阻光部1302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阻光部中,还包括有一个辅助实体部133,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Y上,辅助实体部133设置于开口部132的一侧,且辅助实体部133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开口部132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进而能够通过辅助实体部133进一步提高阻光部的阻光能力,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5所示触控面板的结构中,阻光部还可以包括两个辅助子实体部,且两个辅助实体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分别设置于开口部的两侧,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阻光部包括有辅助实体部时,至少两个阻光部的开口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可以不交叠,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的结构。或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有阻光部的开口部,在间隙的延伸方向上还可以交叠设置,同时设置辅助子实体部于开口部的至少一侧,进而通过辅助子实体部实现阻光部来打断间隙处透光时视觉上的连续性现象。具体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实体部包括第一子实体部1311、第二子实体部1312和辅助子实体部1313,在相邻两所述子触控电极110的相对方向上,所述实体部的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第二子实体部1312相对设置,且所述阻光部的开口部132位于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之间;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有开口部132具有交叠。且在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开口部13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辅助子实体部1313;在所述阻光部中,所述辅助子实体部1313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开口部132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所述第一子实体部131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接触;所述第二子实体部1312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接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辅助子实体部1313进一步提高阻光部的阻光能力,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触控面板的结构中,实体部还可以仅包括一个辅助子实体部,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多个阻光部包括第一阻光部1303和第二阻光部1304,定义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为第一子触控电极11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所述第一阻光部1303的实体部嵌入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边线,且所述第一阻光部1303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阻光部1303的开口部132隔离;所述第一阻光部1303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接触。
所述第二阻光部1304的实体部131嵌入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的边线,且所述第二阻光部1304的实体部131与所述第二子触控电极11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阻光部1304的开口部132隔离;所述第二阻光部1304与所述第一子触控电极111接触。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光部1303与第一子触控电极111的边线嵌入处,端部可以设置为凸出部深入凹陷部的匹配结构,其中凹陷部和凸出部可以相应设置为三角形形状,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阻光部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变形,仅仅需要满足在垂直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多个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条件即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网格触控电极可以为金属网格触控电极,其中对其金属类型不做具体限制。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格触控电极的线路可以对应显示装置的像素之间间隙处,进而降低网格触控电极对显示装置开口率造成的影响。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可以与显示面板相贴合,进而得到触控显示装置。或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即为触控显示面板,其网格触控电极内置于触控显示面板中,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移动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笔记本、平板电脑、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网格触控电极,所述网格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子触控电极及位于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间隙的多个阻光部,所述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所述多个阻光部沿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垂直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所述多个实体部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子触控电极之间的间隙处包括多个阻光部,阻光部包括实体部和开口部,且在垂直间隙的延伸方向的第一平面上,多个实体部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叠加投影,完全覆盖间隙在第一平面的正投影,通过多个阻光部实现对间隙处透光的阻挡,打断间隙处透光时视觉上的连续性现象,消除现有的显示装置所出现视觉上亮线的情况,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