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2153155B -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3155B
CN112153155B CN202011043095.7A CN202011043095A CN112153155B CN 112153155 B CN112153155 B CN 112153155B CN 202011043095 A CN202011043095 A CN 202011043095A CN 112153155 B CN112153155 B CN 112153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equest
server
characteristic value
target server
server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3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3155A (zh
Inventor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ingan Zhihu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ingan Zhihu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ingan Zhihu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ingan Zhihu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30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3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3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3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3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保存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服务请求时,根据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信息转发所述第二服务请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高了客户端与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目标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效率。

Description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供应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SaaS平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
客户从厂商那里购买软件系统后安装在本地的一台服务器上面,并按厂商要求配置授权,软件启动后以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这类软件通常在某一个业务领域非常优秀,但底层架构非常薄弱,以单机授权的形式售卖,不提供源代码和二次开发,只能进行有限的参数配置,其本身对服务器集群部署方式支持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客户端在每次发出服务请求,以访问服务器集群中某一节点服务器时,往往需要在服务器集群中轮询一遍服务请求所针对的目标服务器,通信效率十分低下。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客户端与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目标服务器之间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一参数值;
对所述第一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二参数值;
对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提取得到多个第一参数值时,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所述第一参数值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所述第一参数值拼接为第一字符串;
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提取得到多个第二参数值时,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所述第二参数值拼接为第二字符串;
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响应数据中获取Cookie值;
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获取Cookie值;
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路由器为路由器集群中的一个路由节点,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将所述关联数据以块链式的账本进行存储,并在所述路由器集群中同步更新所述账本。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变更时,对所述内部地址信息进行更新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不到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时,将所述第二服务请求更新为第一服务请求,并将更新后的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所述服务器集群,以使所述服务器集群分配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服务请求的目标服务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查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转发模块,用于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保存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服务请求时,根据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信息转发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这样,在客户端和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之间引入路由器作为数据中转,并在客户端初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后,由路由器保存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当客户端再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时,路由器即可快速为客户端匹配到目标服务器,无需每次发送服务请求时都在服务器集群中进行轮询,提高了客户端与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目标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客户端、路由器和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客户端、路由器集群和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示意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包括:
步骤S10、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步骤S20、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实施例终端为计算机设备,如电脑、智能终端、路由器等,需要说明的是,路由器是用于网络设备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可选的,参见图2,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10包括有多个节点服务器11,服务器集群10与客户端20之间通过路由器31进行数据中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请求为客户端针对服务器集群中的某一节点服务器,首次对该节点服务器发起的服务请求;或者是客户端针对某一节点服务器的某一端口首次发起的服务请求。
可选的,路由器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服务请求时,根据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请求路径包含服务器集群的外部域名地址),将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服务器集群,由服务器集群轮询节点服务器(如轮询空闲的或者负载小的节点服务器),以分配负责响应第一服务请求的节点服务器,该节点服务器即为目标服务器。
可选的,目标服务器在接收到路由器转发的第一服务请求后,根据第一服务请求所请求调用的服务器端口,获取基于该端口所响应的响应数据发送至路由器。
可选的,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一服务请求所返回的响应数据时,将响应数据转发至客户端。同时,判定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有效,并获取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包括内部IP地址和/或内部域名地址。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域名地址(以及外部域名地址对应的外部域名地址)是服务器集群对外提供,供各客户端访问至服务器集群,相当于每个节点服务器的外部域名地址均相同;而节点服务器的内部域名地址(以及内部域名地址对应的内部IP地址)是供服务器集群内部进行消息转发的,每个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内部域名地址均不相同。
可选的,当路由器判定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有效,并保存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时,路由器先确定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可选的,第一特征值可以是根据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一参数值,利用预设散列算法进行散列运算后得到的特征值;第一特征值也可以是根据预设值和从响应数据中获取得到的Cookie值生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路由的本质是转发消息到合适的目标节点,这个过程需要依赖路由规则完成。具体的路由规则可由相应的工程师搭建路由器的可实现功能时设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服务请求是基于匹配到的路由规则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故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一服务请求所返回的响应数据,理应也与已匹配的路由规则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服务请求,并返回响应数据时,所返回的响应数据包括有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且Cookie值是与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而且当客户端发送第二服务请求时,第二服务请求也会包括有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Cookie值也会与第二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客户端将Cookie值返回至目标服务器,是为了让目标服务器快速得知客户端上一次服务请求的操作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散列算法可以是SHA-1、MD5等。
可选的,路由器在得到第一特征值后,将第一特征值与目标服务器进行关联,并将第一特征值作为Key-Value分布式存储系统的Key值,然后将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关联保存进入该Key值对应的存储区域,并与第一特征值相关联。
步骤S30、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其中,第二服务请求为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再次发起的服务请求;或者是客户端针对目标节点服务器的同一端口再次发起的服务请求。
可选的,当路由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则先确定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然后在分布式存储系统查询与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再进一步获取与第一特征值关联保存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基于此将第二服务请求转发至目标服务器。
其中,当第一特征值是根据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一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后得到的特征值时,则路由器在确定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时,同样是提取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二参数值,并将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所述第二特征值。
其中,当第一特征值是根据预设值和所述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生成时;则路由器在确定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时,同样是根据所述预设值和所述第二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生成第二特征值。
步骤S40、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可选的,当路由器查询到与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时,则获取与第一特征值关联的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添加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包中,路由器根据第二服务请求指向的服务器集群的外部地址信息,将第二服务器请求转发至服务器集群时,服务器集群即可根据第二服务请求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快速将第二服务请求发送至对应的目标服务器以及目标服务器上的服务器端口,而无需再根据第二服务请求中的Cookie值在多个节点服务器中轮询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服务请求,并返回响应数据时,所返回的响应数据包括有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而且当客户端发送第二服务请求时,第二服务请求也会包括有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Cookie值记录有客户端上一次服务请求在目标服务器中的操作内容。
或者,当路由器查询到与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时,则获取与第一特征值关联的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并将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添加进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请求路径之中,当路由器基于此对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时,就可通过路由跳转直接将第二服务请求转发至目标服务器。
可选的,若路由器查询不到与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则判定第二服务请求识别错误,并将更新后的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所述服务器集群,并由服务器集群负责轮询,并分配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服务请求的目标服务器,以及将所述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获取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从而执行步骤S10。
可选的,当路由器再次接收到客户端的服务请求时,可以是先检测该服务请求是否包含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若路由器检测到当次服务请求包含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时,将当次服务请求作为客户端针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服务请求,并执行步骤S20;若路由器检测到当次服务请求不包含目标服务器的Cookie值时,说明这是针对新一轮服务请求的第一服务请求,则直接将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服务器集群,并由服务器集群负责轮询第一服务请求所针对的目标服务器,以及将所述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服务器,以获取目标服务器针对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从而执行步骤S10。
在一实施例中,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保存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针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二服务请求时,根据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端口信息转发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这样,在客户端和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之间引入路由器作为数据中转,并在客户端初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后,由路由器保存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当客户端再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时,路由器即可快速为客户端匹配到目标服务器,无需每次发送服务请求时都在服务器集群中进行轮询,提高了客户端与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目标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提取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一参数值。
步骤S12、对所述第一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提取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二参数值。
步骤S22、对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本实施例中,路由器在确定第一参数值时,先确定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并获取路由规则中配置的第一参数值。
可选的,若路由器获取到的第一参数值只有一个时,则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一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当路由器将第一特征值、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后,在接收到第二服务请求时,则从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获取第二参数值,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二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需要说明的是,路由规则中的参数值(即第一参数值或者第二参数值),是与路由跳转相关的定义参数的值,其对应的数值可由工程师在设置路由规则时定义。
可选的,若路由器获取到多个第一参数值时,则先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多个第一参数值进行排列,然后根据这些第一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第一参数值拼接为第一字符串,然后再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一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当路由器将第一特征值、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后,在接收到第二服务请求时,则从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获取多个第二参数值,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多个第二参数值进行排列,然后根据这些第二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第二参数值拼接为第二字符串,然后再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二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排列规则可以是根据第一参数值的参数名称的首字母在ASCII编码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基于此得到的第一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时,可以提高计算的速率。当然,也不排除预设排列规则可以是其他的排列规则,如根据第一参数值的参数名称的首字母在字母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可选的,若路由器在路由规则中获取到第一参数值未配置有对应的参数名称,则根据预设值和所述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生成第一特征值;且在确定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时,同样是根据所述预设值和所述第二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生成第二特征值。
这样,实现对目标服务器唯一特征值的提取,并在保存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相应的端口信息时,与唯一的特征值进行关联保存,当接收到下一次服务请求时,根据特征值匹配服务请求指向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这样当路由器保存有多个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时,可以防止保存信息的混淆,同时提高了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查询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13、从所述响应数据中获取Cookie值。
步骤S14、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获取Cookie值。
步骤S24、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本实施例中,路由器在确定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时,可以是从响应数据中,获取第一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然后将预设值与Cookie值拼接为第一字符串,然后再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一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当路由器将第一特征值、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后,在接收到第二服务请求时,则从第二服务请求中,获取第二服务请求的请求路径对应的Cookie值,然后将预设值与Cookie值拼接为第二字符串,再利用预设散列算法对第二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并将散列运算得到的特征值作为与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可选的,预设值可为“xsc-router-”,预设值是用于增加最终得到的第一特征值(或第二特征值)的复杂性,降低数据重复的可能。
这样,实现对目标服务器唯一特征值的提取,并在保存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相应的端口信息时,与唯一的特征值进行关联保存,当接收到下一次服务请求时,根据特征值匹配服务请求指向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这样当路由器保存有多个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时,可以防止保存信息的混淆,同时提高了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查询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包括:
步骤S50、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步骤S51、将所述关联数据以块链式的账本进行存储,并在所述路由器集群中同步更新所述账本。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10包括有多个节点服务器11,服务器集群10与客户端20之间通过路由器集群30进行数据中转,路由器集群30中具有多个路由节点,每一路由节点即为一个路由器31。
可选的,当路由器集群中,直接与目标服务器进行通信的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则获取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并将内部地址信息和响应数据与第一特征值关联,生成关联数据。然后将关联数据以块链式的账本进行存储,同步更新到路由器集群中的每个路由器中。
这样,路由器集群中的每个路由器就相当于一个区块链节点。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监控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监控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监控网络情况、监控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这样,当有路由器接收到第二服务请求时,均可快速查询得到第二服务请求所指向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并且在路由器集群中确定发送第二服务请求的最近转发路径后,在该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均可快速查询第二服务请求所指向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从而提高转发第二服务请求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检测到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变更时,对所述内部地址信息进行更新保存。
本实施例中,当保存的内部地址信息为目标服务器的内部IP地址时,路由器可定时监测其所保存的内部地址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情况。具体可针对内部地址信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测试指令,若测试指令发送成功,则判定内部地址信息未发生变更;若测试指令发送失败,则判定内部地址信息已发生变更。
可选的,当检测到内部地址信息发生变更时,则路由器根据内部IP地址对应的域名地址,在服务器集群中轮询目标服务器,并获取目标服务器的新内部IP地址,基于新内部IP地址对内部地址信息进行更新保存。
或者,当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内部IP地址或内部域名地址均可)变更后,其可根据新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旧的内部地址信息生成通知信息,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路由器。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的通知信息后,可先查询原先是否保存有旧的内部地址信息,若是,则判定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发生变更,并更新保存新的内部地址信息;若否,则路由器不做处理。
这样,可以防止因服务器集群出于负载均衡的考量或其他原因,使得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发生变更后,导致路由器无法快速获取到第二服务请求指向的内部地址信息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10,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10包括:
确定模块11,用于在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保存模块12,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查询模块13,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转发模块14,用于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客户端和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之间引入路由器作为数据中转,并在客户端初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后,由路由器保存目标服务器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当客户端再次向目标服务器请求服务时,路由器即可快速为客户端匹配到目标服务器,无需每次发送服务请求时都在服务器集群中进行轮询,提高了客户端与SaaS平台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的目标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一参数值;
对所述第一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的第二参数值;
对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路由规则中提取得到多个第一参数值时,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所述第一参数值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所述第一参数值拼接为第一字符串;
对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路由规则中提取得到多个第二参数值时,根据预设排列规则对所述第二参数值进行排列;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值的排列顺序将多个所述第二参数值拼接为第二字符串;
对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响应数据中获取Cookie值;
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获取Cookie值;
根据预设值和Cookie值生成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为路由器集群中的一个路由节点,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将所述关联数据以块链式的账本进行存储,并在所述路由器集群中同步更新所述账本。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内部地址信息变更时,对所述内部地址信息进行更新保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不到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时,将所述第二服务请求更新为第一服务请求,并将更新后的第一服务请求转发至所述服务器集群,以使所述服务器集群分配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服务请求的目标服务器。
8.一种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路由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针对客户端的第一服务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特征值;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征值、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服务器集群中的内部地址信息和所述响应数据对应的端口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为SaaS平台提供的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节点服务器;
查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服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第二服务请求对应的第二特征值,并查询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相同的第一特征值;
转发模块,用于基于查询得到的第一特征值对应的内部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对所述第二服务请求进行转发。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43095.7A 2020-09-28 2020-09-28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153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095.7A CN112153155B (zh) 2020-09-28 2020-09-28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095.7A CN112153155B (zh) 2020-09-28 2020-09-28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155A CN112153155A (zh) 2020-12-29
CN112153155B true CN112153155B (zh) 2023-03-24

Family

ID=73895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3095.7A Active CN112153155B (zh) 2020-09-28 2020-09-28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3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0428B (zh) * 2021-03-24 2023-1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的测试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90906B (zh) * 2021-05-18 2021-09-21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242307B (zh) * 2021-05-18 2023-04-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39821B (zh) * 2021-10-14 2024-05-24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部署集群和构建基础设施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172946B (zh) * 2021-12-06 2024-06-18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结果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00481B (zh) * 2021-12-29 2024-07-30 众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4500379A (zh) * 2022-02-18 2022-05-13 吉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8651A (zh) * 2022-05-11 2022-08-19 上海柯林布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复杂参数识别的服务透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529352B (zh) * 2022-09-20 2024-11-29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计算服务的路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32248B (zh) * 2022-10-11 2024-05-24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456A (zh) * 2015-12-08 2017-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缓存集群服务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9179026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集群访问域名自动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365663A (zh) * 2019-06-28 2019-10-22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集群之间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7499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92816A (zh) * 2019-11-26 2020-05-01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3768A (zh) * 2019-11-25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456A (zh) * 2015-12-08 2017-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缓存集群服务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9179026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集群访问域名自动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365663A (zh) * 2019-06-28 2019-10-22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集群之间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7499A (zh) * 2019-09-18 2020-01-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3768A (zh) * 2019-11-25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92816A (zh) * 2019-11-26 2020-05-01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集群节点间即时拷贝的会话同步技术研究;曹海涛等;《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0315(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3155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3155B (zh) 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请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092816B (zh)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3163B (zh) 区块链合约部署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80788B (zh) 在用于技术设备的控制系统中的认证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KR20210057149A (ko) 스마트 계약 기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3342371B (zh) 物联网设备升级系统
US201103026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gging into an application on a second domain from a first domain in a multi-tenant database system environment
CN11059754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接口更新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9142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2783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796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oftware artifacts from a source network to a target network
CN113282400A (zh) 基于接口路由的应用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6197B (zh)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12328285A (zh) 系统新功能生产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31397B (zh) 应用管理方法及系统、网关平台、服务端、存储介质
CN11364157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12468B (zh) Ssl证书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KR20060074955A (ko) 홈 네트워크 서비스에 사용되는 단말기 소프트웨어의업그레이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9995698B (zh) 一种资产设备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364737B1 (ko) 동적 url을 이용한 에이전트 자동설치 방법
CN111767524B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CN113676562B (zh) 短链请求收敛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3153538A5 (zh)
CN113300867A (zh) Cdn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cdn节点
CN112685182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0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64, 3 / F, building 364B, Jingui building, 68 Puti Road, Fubao community, Fubao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ingan Zhihu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411-14158, main tower of shipping center, No.59 Linhai Avenue,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Ping An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