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0900B -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 Google Patents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60900B CN112060900B CN202011079384.2A CN202011079384A CN112060900B CN 112060900 B CN112060900 B CN 112060900B CN 202011079384 A CN202011079384 A CN 202011079384A CN 112060900 B CN112060900 B CN 1120609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spring
- inner cylinder
- piston rod
- decoupling
- to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47986 Calotropis proc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75—Plastically deformable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包括:主簧外骨架、连接被动端的主簧内芯和具有弹性的橡胶主簧以及连接主动端的橡胶衬套;外壳部固定连接主簧外骨架和橡胶衬套,外壳部内部填充磁流变液体;励磁结构包括绕线筒和励磁线圈,绕线筒与外壳部之间形成惯性流道;上活塞杆与主簧内芯通过连接件沿上活塞杆的轴向固定,径向可相对运动的连接;具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解耦流道,具有用于通断解耦流道的解耦膜。通过液压单元与橡胶单元并行作用、设置高频自解耦的内部双流道并利用磁流变液的流体可变属性,实现在高频小振幅工况下维持较低的动刚度和阻尼提升隔振能力,在低频大振幅工况下提供更大的阻尼力来应对大冲击载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背景技术
在钟摆式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抗扭拉杆主要起到隔离动力总成向车身或副车架的振动传递和限制动力总成位移的作用。一般的设计原理表明,为了在汽车怠速等正常行驶工况下有效的隔离动力总成向车内的振动传递,抗扭拉杆需要设计较低的刚度;而在发动机点火、熄火、原地换挡等大振幅以及低频冲击工况下,为了有效控制动力总成的位移,又要求抗扭拉杆提供大刚度和大阻尼,这就在设计中产生了矛盾。
传统的抗扭拉杆一般包括支架和分别安装在支架两端的两个衬套,通过衬套内设置的内管将抗扭拉杆安装在动力总成与车身或副车架之间。对动力总成振动的隔离和位移的控制都是通过衬套内的橡胶实现的,而橡胶由于峰值阻尼低的特点使得传统抗扭拉杆不能很好的隔离动力总成振动和应对大冲击载荷工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抗扭拉杆,实现抗扭拉杆的刚度和阻尼的调节,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扭拉杆,实现抗扭拉杆的刚度和阻尼的调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抗扭拉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扭拉杆,其包括:
橡胶单元,所述橡胶单元包括主簧外骨架、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被动端的主簧内芯和具有弹性的橡胶主簧以及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主动端的衬套内管和具有弹性的橡胶衬套,所述主簧内芯位于所述主簧外骨架中间并通过所述橡胶主簧与所述主簧外骨架连接;
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外壳部、活塞机构和励磁结构,
其中,
所述外壳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簧外骨架和所述橡胶衬套,所述外壳部内部为用于填充磁流变液体的液压腔;
所述励磁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机构与所述外壳部之间的绕线筒以及绕设在所述绕线筒上的励磁线圈,所述绕线筒与所述外壳部之间形成惯性流道;
所述活塞机构包括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主簧内芯通过单向锁死的连接件沿所述上活塞杆的轴向固定,径向可相对运动的连接,所述上活塞杆和所述下活塞杆均与所述外壳部相对轴向运动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机构将所述液压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所述上活塞杆内伸于所述上腔室,所述下活塞杆设置在所述下腔室内部;
所述绕线筒与所述活塞机构之间具有能够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解耦流道,所述绕线筒与所述活塞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解耦流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通断所述解耦流道的解耦膜。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活塞机构还包括:
上内筒,所述上内筒与所述绕线筒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内筒与所述上活塞杆螺纹连接;
下内筒,所述下内筒与所述绕线筒固定连接,且所述下内筒与所述下活塞杆螺纹连接;
所述解耦膜位于所述上内筒与所述下内筒之间,所述绕线筒套设在所述上内筒和所述下内筒的外侧。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解耦流道包括:
所述上内筒和所述下内筒沿周向均匀布置的且沿轴向贯通的轴向流道;
所述上内筒和所述下内筒之间具有与所述轴向流道连通的解耦通道,所述解耦膜位于所述解耦通道内,并在所述上内筒的轴向流道与所述下内筒的轴向流道之间浮动。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液压单元的所述外壳部包括:
外缸体,所述外缸体与所述绕线筒之间形成所述惯性流道;
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外缸体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上活塞杆穿过所述上端盖,并与所述上端盖间隙配合,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主簧外骨架螺纹连接;
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与所述外缸体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活塞杆穿过所述下端盖,并与所述下端盖间隙配合。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外缸体和所述绕线筒均为高导磁材料件,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所述上内筒和所述下内筒均为非导磁材料件。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上活塞杆之间以及所述下端盖与所述下活塞杆之间均设置有活塞杆端盖密封圈;所述上内筒和所述下内筒与所述绕线筒之间均设置有活塞内部密封圈。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下端盖的下表面具有多个注液孔。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下端盖的中间部分沿径向设置有为所述励磁线圈提供工作电源的导线的出线孔,所述绕线筒、所述下内筒和所述下活塞杆均设置有连通的布线通道。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T型连接块,所述T型连接块包括平板段和与所述平板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段,所述平板段沿所述活塞机构的轴向限位安装于所述主簧内芯的矩形的卡槽内,所述平板段沿所述活塞机构的径向与所述主簧内芯可相对运动,所述圆柱段与所述上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前侧橡胶垫和后侧橡胶垫,所述前侧橡胶垫和所述后侧橡胶垫分别安装在所述卡槽用于轴向限位所述平板段的相对端面上,所述平板段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侧橡胶垫和所述后侧橡胶垫抵接。
优选的,上述的抗扭拉杆中,所述橡胶主簧硫化于所述主簧内芯与所述主簧外骨架之间,所述橡胶衬套的内部设置有衬套内管,所述橡胶衬套硫化于所述衬套内管与所述下端盖上对应的衬套安装孔之间。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抗扭拉杆,其中,所述抗扭拉杆为上述所述的抗扭拉杆。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中,所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扭拉杆,通过增加液压单元,并且该液压单元与橡胶单元可实现解耦和并行,并且该液压单元内设置磁流变液体可改变磁场大小。通过液压单元与橡胶单元并行作用、设置高频自解耦的内部双流道并利用磁流变液的流体可变属性,实现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动刚度和阻尼可调,从而实现在高频小振幅工况下维持较低的动刚度和阻尼提升隔振能力,在低频大振幅工况下提供更大的阻尼力来应对大冲击载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抗扭拉杆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HH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抗扭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上内筒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液压-橡胶耦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KK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T型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磁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扭拉杆,实现抗扭拉杆的刚度和阻尼的调节。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抗扭拉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汽车。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抗扭拉杆,其包括橡胶单元和液压单元,其中,橡胶单元包括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被动端的主簧内芯2和具有弹性的橡胶主簧24以及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主动端的橡胶衬套14,橡胶主簧24连接主簧内芯2和主簧外骨架1。具体的,主簧外骨架1为圆环结构,套设在主簧内芯2外侧,并通过橡胶主簧24连接主簧内芯2和主簧外骨架1,通过橡胶主簧24实现减震和抗扭;上述的橡胶衬套14内侧设置有衬套内管13,通过橡胶衬套14的作用实现对振动的隔离和位移的控制。此部分可参照现有抗扭拉杆的结构。
上述的液压单元包括:外壳部、活塞机构和励磁结构,其中,液压单元的外壳部固定连接主簧外骨架1和橡胶衬套14,以将这三者形成一个运动主体;具体的外壳部内部为用于填充磁流变液体的液压腔,上述的活塞机构安装在外壳部内侧,上述的励磁结构设置在内部盛有磁流变液体的液压腔内,可产生磁场。
励磁结构包括套设在活塞机构与外壳部之间的绕线筒20以及绕设在绕线筒20上的励磁线圈19,具体的,在绕线筒20的外侧筒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励磁线圈19缠绕在绕线筒20外周的环形凹槽内。上述的绕线筒20与外壳部之间具有缝隙形成惯性流道I。具体的,活塞机构包括上活塞杆4和下活塞杆12,其中,上活塞杆4与主簧内芯2通过连接件沿上活塞杆4的轴向固定连接,而径向可相对运动的连接,从而使活塞机构与主簧内芯2可以沿抗扭拉杆径向相对运动,但是可以沿抗扭拉杆轴向同步运动。上述的上活塞杆4和下活塞杆12均与外壳部配合连接,实现活塞机构与外壳部的轴向可相对运动但是径向可同步运动。
活塞机构将液压腔分为上腔室A和下腔室B,且上活塞杆4内伸于上腔室A,下活塞杆12设置在下腔室B内部;绕线筒20与活塞机构之间具有能够连通上腔室A和下腔室B的解耦流道D,绕线筒20与活塞机构固定连接,解耦流道D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通断解耦流道D的解耦膜8。由励磁线圈19产生的磁场经绕线筒20和惯性流道I和外壳部形成闭合的磁路,并通过改变施加在励磁线圈19的电流的大小控制磁场的强弱。
上述结构在工作时,当衬套内管13与主簧内芯2两者相对运动方向为抗扭拉杆的轴向时,此时由于固定连接,使得衬套内管13与外壳部和主簧外骨架1同步运动,而连接件受到主簧内芯2的作用则与主簧内芯2相对固定,因而连接件带动活塞机构与主簧内芯2同步相对于衬套内管13运动,从而使活塞机构与外壳部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活塞机构在液压腔内产生移动,继而磁流变液体在惯性流道I和解耦流道D内形成流动,液体流动过程中受到阻力使得上腔室A和下腔室B之间产生压力差,压力差作用在活塞机构端面进而产生阻尼力,此时橡胶单元与液压单元产生耦合实现并行作用;当衬套内管13与主簧内芯2的相对运动沿抗扭拉杆轴向没有分量时,即沿抗扭拉杆的径向运动时,连接件在主簧内芯2上沿抗扭拉杆径向可相对运动,此时活塞机构随外壳部同步运动,活塞机构在液压腔内不产生运动,液压单元与橡胶单元实现运动解耦。
当主动端的扭转振动为小振幅高频振动时,由于惯性流道I内液柱的惯性很大,液柱几乎来不及流动,而在解耦流道D内的解耦膜8导通解耦流道D,解耦流道D内的阻尼较惯性流道I小的多,液体主要在解耦流道D内进行流动,消除了惯性流道I内液体的高频动态硬化,由于解耦通道D内的流动间隙较惯性流道I内的流动间隙大,所以此时液体受到较小的黏性阻尼力,降低了抗扭拉杆的高频动刚度;当主动端的扭转振动为大振幅低频冲击时,解耦膜8隔断解耦流道D,阻止液体通过解耦流道D,此时液体主要通过惯性流道I进行流动。在励磁线圈19未通电状态下,磁流变液体可视为牛顿流体,其通过狭窄的惯性流道I时会由于液体自身的黏度而受到黏性阻尼力。在励磁线圈19通电状态下,惯性流道I内的磁流变液受到垂直磁场的作用,磁流变液体中的磁性颗粒相互连接,沿磁场方向成链状排列形成磁链,这样就限制了液体的流动使得磁流变液体从牛顿流体状态变为半固体状态,磁流变液体在惯性流道I内流动时需要打破磁链,故该状态下液体还受到一个剪切阻尼力,从而使得磁流变液流经惯性流道I时的阻力增加。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惯性流道I内磁场的强弱,进而改变惯性流道I内液体的剪切屈服强度的大小,从而达到改变抗扭拉杆输出阻尼力大小的目的。
上述结构通过液压单元与橡胶单元并行作用、设置高频自解耦的内部双流道并利用磁流变液的流体可变属性,实现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动刚度和阻尼可调,从而实现在高频小振幅工况下维持较低的动刚度和阻尼提升隔振能力,在低频大振幅工况下提供更大的阻尼力来应对大冲击载荷。
上述的活塞机构还包括:上内筒7和下内筒10,具体的,上内筒7与绕线筒20固定连接,且上内筒7与上活塞杆4螺纹连接。下内筒10与绕线筒20固定连接,且下内筒10与下活塞杆12螺纹连接。上述的解耦膜8位于上内筒7与下内筒10之间,并且绕线筒20套设在上内筒7和下内筒10的外侧。本申请中的上内筒7、下内筒10、绕线筒20、上活塞杆4和下活塞杆12同轴布置。上内筒7和下内筒10以及绕线筒20共同将液压腔分为上腔室A和下腔室B,上内筒7和下内筒10与绕线筒20通过紧固螺栓25固定连接,对于上内筒7和下内筒10的具体尺寸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解耦流道D包括:轴向流道和解耦通道。其中,上内筒7和下内筒10沿周向均匀布置有轴向流道,具体的,上内筒7的轴向流道沿上内筒7的轴向贯穿上内筒7;下内筒10的轴向流道沿下内筒10的轴向贯穿下内筒10,轴向流道有多个,并沿上内筒7和下内筒10的周向均匀布置,对于相邻的轴向流道的角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同时,对于轴向流道的尺寸也不做限定。解耦膜8在上内筒7的轴向流道与下内筒10的轴向流道之间浮动。工作时,当解耦膜8向上或向下浮动时可封堵上内筒7与下内筒10的轴向流道与解耦通道之间的连通;当解耦膜8位于解耦通道中间位置时,则上内筒7与下内筒10的轴向流道与解耦通道之间连通。
本申请中的液压单元的外壳部包括:外缸体9、上端盖6和下端盖11,其中,外缸体9与绕线筒20之间形成惯性流道I,优选地,该外缸体9为圆柱形结构;上端盖6与外缸体9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上活塞杆4穿过上端盖6,并与上端盖6间隙配合,上端盖6与主簧外骨架1螺纹连接;下端盖11与外缸体9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并且下活塞杆12穿过下端盖11,并与下端盖11间隙配合。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液压单元的外壳部的具体结构,在实际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外壳部进行改进,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公开的外缸体9和绕线筒20均为高导磁材料件,上端盖6、下端盖11、上内筒7和下内筒10均为非导磁材料件,可以是不锈钢或铝制材料。采用上述材质可防止出现漏磁的问题。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上端盖6与上活塞杆4之间以及下端盖11与下活塞杆12之间均设置有活塞杆端盖密封圈5,上述的上内筒7和下内筒10与绕线筒20连接之间均设置有活塞内部密封圈18。通过设置密封圈可实现连接的密封性,对于密封圈的具体结构和尺寸以及安装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密封即可。
上述公开的下端盖11的下表面具有多个注液孔16,以通过该注液孔16向液压腔内注射磁流变液体。对于注液孔16的具体位置、形状和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下端盖11的中间部分沿径向设置有为励磁线圈19提供工作电源的导线的出线孔15,绕线筒20、下内筒10和下活塞杆12均设置有连通的布线通道17。出线孔15和布线通道17的作用是为对励磁线圈19提供工作电源的导线提供安装空间。
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件包括T型连接块3,该T型连接块3包括平板段和与平板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段,平板段沿活塞机构的轴向限位安装于主簧内芯2的矩形的卡槽内,平板段沿活塞机构的径向与主簧内芯2可相对运动,圆柱段与上活塞杆4固定连接。本申请中的连接件可实现主簧内芯2与活塞机构沿活塞机构轴向的固定,而径向可相对运动。
采用上述设置,在主簧内芯2的侧面设置沿轴向的矩形的卡槽,在卡槽的用于轴向限位平板段的相对端面上分别硫化前侧橡胶垫22和后侧橡胶垫23,在卡槽的外侧设置中心为圆形,两端为矩形的开口,T型连接块3的头部沿着开口压装于矩形的卡槽内的前侧橡胶垫22与后侧橡胶垫23之间,T型连接块3的尾部与上活塞杆4的顶端可拆卸固定连接;T型连接块3与主簧内芯2沿上活塞杆4轴向通过与前侧橡胶垫22、后侧橡胶垫23产生拉压力而同步运动,T型连接块3与主簧内芯2沿上活塞杆4的径向通过与前侧橡胶垫22、后侧橡胶垫23产生剪切力而相对运动。
上述的橡胶主簧24硫化于主簧内芯2与主簧外骨架1之间,上述的橡胶衬套14硫化于衬套内管13与下端盖11上对应的衬套安装孔之间。对于橡胶主簧24、主簧内芯2和主簧外骨架1之间的连接以及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的结构。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抗扭拉杆,其中,该抗扭拉杆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抗扭拉杆,因此,具有该抗扭拉杆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中,该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因此,具有该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汽车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单元,所述橡胶单元包括主簧外骨架(1)、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被动端的主簧内芯(2)和具有弹性的橡胶主簧(24)以及用于连接被连接件的主动端的衬套内管(13)和具有弹性的橡胶衬套(14),所述主簧内芯(2)位于所述主簧外骨架(1)中间并通过所述橡胶主簧(24)与所述主簧外骨架(1)连接;
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外壳部、活塞机构和励磁结构,
其中,
所述外壳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簧外骨架(1)和所述橡胶衬套(14),所述外壳部内部为用于填充磁流变液体的液压腔;
所述励磁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机构与所述外壳部之间的绕线筒(20)以及绕设在所述绕线筒(20)上的励磁线圈(19),所述绕线筒(20)与所述外壳部之间形成惯性流道;
所述活塞机构包括上活塞杆(4)和下活塞杆(12),所述上活塞杆(4)与所述主簧内芯(2)通过单向锁死的连接件沿所述上活塞杆(4)的轴向固定,径向可相对运动的连接,所述上活塞杆(4)和所述下活塞杆(12)均与所述外壳部相对轴向运动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机构将所述液压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所述上活塞杆(4)内伸于所述上腔室,所述下活塞杆(12)设置在所述下腔室内部;
所述绕线筒(20)与所述活塞机构之间具有能够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解耦流道,所述绕线筒(20)与所述活塞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解耦流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用于通断所述解耦流道的解耦膜(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还包括:
上内筒(7),所述上内筒(7)与所述绕线筒(20)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内筒(7)与所述上活塞杆(4)螺纹连接;
下内筒(10),所述下内筒(10)与所述绕线筒(20)固定连接,且所述下内筒(10)与所述下活塞杆(12)螺纹连接;
所述解耦膜(8)位于所述上内筒(7)与所述下内筒(10)之间,所述绕线筒(20)套设在所述上内筒(7)和所述下内筒(1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流道包括:
所述上内筒(7)和所述下内筒(10)沿周向均匀布置的且沿轴向贯通的轴向流道;
所述上内筒(7)和所述下内筒(10)之间具有与所述轴向流道连通的解耦通道,所述解耦膜(8)位于所述解耦通道内,并在所述上内筒(7)的轴向流道与所述下内筒(10)的轴向流道之间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的所述外壳部包括:
外缸体(9),所述外缸体(9)与所述绕线筒(20)之间形成所述惯性流道;
上端盖(6),所述上端盖(6)与所述外缸体(9)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上活塞杆(4)穿过所述上端盖(6),并与所述上端盖(6)间隙配合,所述上端盖(6)与所述主簧外骨架(1)螺纹连接;
下端盖(11),所述下端盖(11)与所述外缸体(9)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活塞杆(12)穿过所述下端盖(11),并与所述下端盖(11)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9)和所述绕线筒(20)均为高导磁材料件,所述上端盖(6)、所述下端盖(11)、所述上内筒(7)和所述下内筒(10)均为非导磁材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6)与所述上活塞杆(4)之间以及所述下端盖(11)与所述下活塞杆(12)之间均设置有活塞杆端盖密封圈(5);所述上内筒(7)和所述下内筒(10)与所述绕线筒(20)之间均设置有活塞内部密封圈(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11)的下表面具有多个注液孔(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11)的中间部分沿径向设置有为所述励磁线圈(19)提供工作电源的导线的出线孔,所述绕线筒(20)、所述下内筒(10)和所述下活塞杆(12)均设置有连通的布线通道(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T型连接块(3),所述T型连接块(3)包括平板段和与所述平板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圆柱段,所述平板段沿所述活塞机构的轴向限位安装于所述主簧内芯(2)的矩形的卡槽内,且所述平板段沿所述活塞机构的径向与所述主簧内芯(2)可相对运动的安装,所述圆柱段与所述上活塞杆(4)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前侧橡胶垫(22)和后侧橡胶垫(23),所述前侧橡胶垫(22)和所述后侧橡胶垫(23)分别安装在所述卡槽用于轴向限位所述平板段的相对端面上,所述平板段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侧橡胶垫(22)和所述后侧橡胶垫(23)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簧(24)硫化于所述主簧内芯(2)与所述主簧外骨架(1)之间,所述橡胶衬套(14)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衬套内管(13),所述橡胶衬套(14)硫化于所述衬套内管(13)与所述下端盖(11)上对应的衬套安装孔之间。
12.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抗扭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拉杆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抗扭拉杆。
13.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9384.2A CN112060900B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9384.2A CN112060900B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60900A CN112060900A (zh) | 2020-12-11 |
CN112060900B true CN112060900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7365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9384.2A Active CN112060900B (zh) | 2020-10-10 | 2020-10-10 |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60900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25305A (ja) * | 1997-10-24 | 1999-05-11 | Tokai Rubber Ind Ltd | 防振ブッシュ付きアーム部材 |
CN1374207A (zh) * | 2001-03-08 | 2002-10-16 | 北京理工大学 | 半主动控制式车辆动力总成磁流变体液压悬置 |
KR20080047738A (ko) * | 2006-11-27 | 2008-05-3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저 전력 탄성력 제어 타입 엠알 유체 엔진 마운트 |
JP2009074633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Bridgestone Corp | トルクロッド |
CN202220821U (zh) * | 2011-09-19 | 2012-05-16 | 重庆大学 | 磁流变摩擦混合式阻尼器 |
CN102829127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重庆大学 |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磁流变隔振器 |
CN103148158A (zh) * | 2013-03-15 | 2013-06-12 | 重庆大学 | 基于挤压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104088955A (zh) * | 2014-07-03 | 2014-10-08 | 重庆大学 | 基于混合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106286687A (zh) * | 2016-11-09 | 2017-01-04 | 重庆交通大学 | 流动与挤压组合模式的磁流变隔振器 |
CN109555811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动型减震装置 |
CN110107639A (zh) * | 2019-05-05 | 2019-08-09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混合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210209533U (zh) * | 2019-07-26 | 2020-03-31 | 吴雪君 | 一种内胀式精密车削夹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4571B2 (en) * | 2001-07-30 | 2004-06-22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Control of magnetorheological engine mount |
US7118100B2 (en) * | 2004-04-16 | 2006-10-10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Magnetorheological-fluid hydraulic mount |
CN201090655Y (zh) * | 2007-10-15 | 2008-07-23 | 宁波拓普减震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活动解耦膜式防撞液压阻尼悬置 |
CN101285514B (zh) * | 2008-05-07 | 2010-05-12 | 浙江骆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阻尼可调式发动机悬置减振装置 |
CN100588853C (zh) * | 2008-05-07 | 2010-02-10 | 浙江骆氏减震件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变阻尼悬置减振装置 |
CN101648581B (zh) * | 2009-09-15 | 2011-06-08 | 吉林大学 | 汽车驾驶室液压悬置 |
CN103185102A (zh) * | 2011-12-29 | 2013-07-03 | 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 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102588501B (zh) * | 2011-12-29 | 2014-02-26 |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液压悬置 |
CN204610676U (zh) * | 2015-05-04 | 2015-09-02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装置 |
JP6616122B2 (ja) * | 2015-08-07 | 2019-12-0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エンジン装置支持構造、及び、エンジン装置設置方法 |
CN205468503U (zh) * | 2016-04-07 | 2016-08-1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抗扭拉杆总成 |
CN105822715B (zh) * | 2016-05-04 | 2018-02-09 |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流道可变的半主动悬置 |
CN106402254B (zh) * | 2016-11-18 | 2018-05-0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 |
CN106594159B (zh) * | 2016-12-16 | 2019-05-3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实现三向隔振的磁流变复合悬置 |
CN110242697A (zh) * | 2019-06-25 | 2019-09-1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刚度可调的汽车悬架用磁流变topmount结构 |
CN110701236B (zh) * | 2019-10-23 | 2023-12-29 | 吉林大学 | 一种磁流变弹性体的半主动控制发动机悬置及其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0-10 CN CN202011079384.2A patent/CN1120609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25305A (ja) * | 1997-10-24 | 1999-05-11 | Tokai Rubber Ind Ltd | 防振ブッシュ付きアーム部材 |
CN1374207A (zh) * | 2001-03-08 | 2002-10-16 | 北京理工大学 | 半主动控制式车辆动力总成磁流变体液压悬置 |
KR20080047738A (ko) * | 2006-11-27 | 2008-05-3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저 전력 탄성력 제어 타입 엠알 유체 엔진 마운트 |
JP2009074633A (ja) * | 2007-09-21 | 2009-04-09 | Bridgestone Corp | トルクロッド |
CN202220821U (zh) * | 2011-09-19 | 2012-05-16 | 重庆大学 | 磁流变摩擦混合式阻尼器 |
CN102829127A (zh) * | 2012-09-20 | 2012-12-19 | 重庆大学 |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磁流变隔振器 |
CN103148158A (zh) * | 2013-03-15 | 2013-06-12 | 重庆大学 | 基于挤压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104088955A (zh) * | 2014-07-03 | 2014-10-08 | 重庆大学 | 基于混合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106286687A (zh) * | 2016-11-09 | 2017-01-04 | 重庆交通大学 | 流动与挤压组合模式的磁流变隔振器 |
CN109555811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动型减震装置 |
CN110107639A (zh) * | 2019-05-05 | 2019-08-09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混合模式的发动机磁流变液压悬置 |
CN210209533U (zh) * | 2019-07-26 | 2020-03-31 | 吴雪君 | 一种内胀式精密车削夹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60900A (zh) | 2020-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32361A (en) | Vibration damper, in particular for motor vehicles | |
EP1151210B1 (en) | Shock absorber | |
JP5568472B2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EP0974014B1 (en) | Double-acting shock absorber with volume compensation for the stroke of the rod | |
WO2001066969A1 (en) |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using a hydraulic damper with a field responsive fluid control | |
JP2011094750A (ja) | 流体封入式能動型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 |
CN111623075B (zh) | 变刚度减振装置 | |
CN111623077B (zh) | 变刚度减振装置 | |
WO2018193670A1 (ja) | 防振装置 | |
EP3477150B1 (en) | Hydraulic mount apparatus | |
CN111623076B (zh) | 变刚度减振装置 | |
CN112060900B (zh) |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其抗扭拉杆 | |
EP1586790B1 (en) | Magnetorheological-fluid hydraulic mount | |
JP6774794B2 (ja) |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自動車 | |
JP2009058081A (ja) | 磁性流体ダンパ | |
US5797469A (en) | Steering valve | |
JP5756310B2 (ja) | 複筒型液圧緩衝器 | |
CN209977136U (zh) | 一种阻尼拉杆 | |
JP3804225B2 (ja) | 防振ブッシュ付きアーム部材 | |
CN210027015U (zh) | 一种复合防扭拉杆减振结构 | |
JP2011099465A (ja) | 防振装置 | |
JP3777784B2 (ja) | 円筒型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 | |
JP2013170660A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3690190B2 (ja) | 流体封入式能動型防振装置 | |
JP5154212B2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