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5832A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5832A CN111895832A CN202010832068.1A CN202010832068A CN111895832A CN 111895832 A CN111895832 A CN 111895832A CN 202010832068 A CN202010832068 A CN 202010832068A CN 111895832 A CN111895832 A CN 1118958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ipe
- heat
- working medium
- building structure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第一热管的蒸发段靠近建筑结构的外壁,冷凝段靠近建筑结构的内壁;至少一个第二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第二热管的蒸发段靠近建筑结构的内壁,冷凝段靠近建筑结构的外壁;第一管路,与各第一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第一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第一热管中的工作介质;第二管路,与各第二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第二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第二热管中的工作介质。本发明可以在屋体室内需要制冷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在屋体室内需要采暖时,将室外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内,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节能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热管是利用工作介质在热端蒸发后在冷端冷凝的相变过程(即利用液体的蒸发潜热和凝结潜热),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可以通过真空程度和介质的选择进行控制,得到不同启动温度的热管。在热管的蒸发段温度高于液体沸点时,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热管的冷凝段,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在重力或者毛细吸附作用下,液体回流到蒸发段。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加热段传到散热段。当加热段在下,冷却段在上,热管呈竖直放置时,工作液体的回流靠重力足可满足,无须毛细结构的管芯,这种不具有多孔体管芯的热管被称为热虹吸管。
热管(heat pipe)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特别是用于增强换热。热管可以快速高效的传热,其导热能力可到金属铜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建筑领域,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建筑热惰性的存在和太阳辐射作用,冬季和春季部分时段室外温度高于室内,室外比较温暖时室内仍旧较为阴冷。将室外热量快速大量的传递到室内,可以改善室内热舒适状况,并减少采暖能耗。在夏季和秋季,部分时段室外较为凉爽,但是由于建筑室内设备人员发热和建筑的热惰性,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此时,将室内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使室内变得凉爽,减少空调制冷能耗。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冬季通过热管将室外太阳辐射热高效的传导到室内,而不考虑其他季节热管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热管根据季节调节室内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结构为屋体的墙体或屋顶;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外壁,冷凝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内壁;至少一个第二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内壁,冷凝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外壁;第一管路,与各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一热管中的工作介质;第二管路,与各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二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二热管中的工作介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冷凝段高于蒸发段;所述第二热管的冷凝段高于蒸发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启动温度为10℃~24℃;所述第二热管的启动温度为25℃以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管径为3cm~5cm;所述第二热管的的管径为3cm~5cm。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热管之间的间距、各所述第二热管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之间的间距均为20cm~35cm。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的长度为1cm~3cm;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的长度为1cm~3cm。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有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中排空工作介质;所述第一热管中排空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中充灌有工作介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还包括: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的工作介质;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的工作介质;第一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储存罐和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一热管,或将所述第一热管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一储存罐;第二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储存罐和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二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二热管,或将所述第二热管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罐。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如上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在屋体室内需要制冷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在屋体室内需要采暖时,将室外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内,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应用于墙体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中组合式热管系统应用于屋顶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组合式热管系统
110 第一热管
111 蒸发段
112 冷凝段
120 第二热管
121 蒸发段
122 冷凝段
130 第一管路
140 第二管路
150 第一储存罐
160 第二储存罐
170 第一泵体
180 第二泵体
200 建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利用热管根据季节调节室内温度的问题。
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100,应用于建筑结构200中,所述建筑结构200为屋体的墙体或屋顶。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管110、至少一个第二热管120、第一管路130以及第二管路140。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倾斜置于建筑结构200中,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靠近所述建筑结构200的外壁,冷凝段112靠近所述建筑结构200的内壁。
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在墙体或屋顶的外壁面侧,冷凝段112在墙体或屋顶的内壁面,启动温度高于采暖季建筑室内温度。采暖季节,由于受到太阳照射或者室外气温较高时,当建筑外墙和屋顶外壁面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室外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所述第一热管110传导到室内,否则热管不启动,不发生热传递。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的冷凝段112高于蒸发段111。在不影响墙体和屋顶结构需要时,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和/或冷凝段112可设置加强换热的翅片。
所述第一热管110在外墙和屋顶中倾斜放置,蒸发段111低于冷凝段112,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端部处于墙体外壁面处、冷凝段112处于内壁面处,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与冷凝段112均不伸出墙体外部,不影响墙体外观。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的启动温度为但不限于10℃~24℃。
根据当地气候和建筑是否采用空调制冷采暖设备确定第一热管110工作介质启动温度。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根据室内热舒适性标准和室内热舒适性环境调查,当建筑较少使用空调制冷和采暖设备时,例如第一热管110启动温度为14℃,当建筑较多使用空调制冷和采暖时,例如第一热管110的启动温度为18℃。
确定所述第一热管110启动温度后,选择第一热管110相应的工作介质,并根据工作介质的热物性参数中沸点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热管110内的真空度。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130与各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一热管110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一热管110中的工作介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预留接口,并连接所述第一管路130,便于向第一热管110充灌或排空工作介质。第一管路130可以采用PPR等管道,具体管径根据第一热管110数量计算热管工作介质总量。第一热管110的工作介质每年充灌或排空一次,充灌或排空时间可以在24h-48h左右,确保每个第一热管110均可充满或排空介质。
按照所要应用墙体的厚度和结构要求,确定第一热管110的倾斜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的管径为3cm~5cm,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的长度为1cm~3cm,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长度为2cm。
采暖季节,由于受到太阳照射或者室外气温较高时,当建筑外墙和屋顶外壁面温度高于屋体的室内温度时,墙体或屋顶中的第一热管110的蒸发段111温度高于液体沸点时,第一热管110的工作介质(液体介质)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并带走热量,饱和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第一热管110的冷凝段112方向移动,凝结成液体液滴,同时放出潜热,在重力或者毛细吸附作用下,液体液滴回流到蒸发段111。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蒸发段111传到冷凝段112,从而通过第一热管110将室外的热量可以快速传导到室内,由于蒸发段111在下,冷凝段112在上,第一热管110呈竖直倾斜放置时,液体液滴的回流靠重力足可满足。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20倾斜置于建筑结构200中,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靠近所述建筑结构200的内壁,冷凝段122靠近所述建筑结构200的外壁。
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在墙体或屋顶的内壁面,冷凝段122在墙体或屋顶的外壁面,启动温度低于空调制冷季节室内温度。在需要制冷的季节,当建筑外墙和屋顶外壁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所述第二热管120启动,室内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所述第二热管120传导到室外,否则热管不启动,不发生热传递。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20的冷凝段高于蒸发段。在不影响墙体和屋顶结构需要时,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和/或冷凝段122可设置加强换热的翅片。
所述第二热管120在外墙和屋顶中倾斜放置,蒸发段121低于冷凝段122,所述第二热管120的冷凝段122端部处于墙体外壁面处、蒸发段121处于内壁面处,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与冷凝段122均不伸出墙体外部,不影响墙体外观。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20的启动温度为但不限于25℃以上。
根据当地气候和建筑是否采用空调制冷采暖设备确定第二热管120工作介质启动温度。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根据室内热舒适性标准和室内热舒适性环境调查,当建筑较少使用空调制冷和采暖设备时,所述第二热管120启动温度为26℃;当建筑较多使用空调制冷和采暖时,所述第二热管120启动温度为28℃。
确定所述第二热管120启动温度后,选择第二热管120相应的工作介质,并根据工作介质的热物性参数中沸点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热管120内的真空度。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140与各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二热管120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二热管120中的工作介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预留接口,并连接所述第二管路140,便于向第二热管120充灌或排空工作介质。第二管路140可以采用PPR等管道,具体管径根据第二热管120数量计算热管工作介质总量。第二热管120的工作介质每年充灌或排空一次,充灌或排空时间可以在24h-48h左右,确保每个第二热管120均可充满或排空介质。
按照所要应用墙体的厚度和结构要求,确定第二热管120的倾斜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2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其中,所述第二热管120的的管径为3cm~5cm;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的长度为1cm~3cm,优选地,所述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长度为2cm。
于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热管110之间的间距、各所述第二热管120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热管110与所述第二热管120之间的间距均为20cm~35cm。也就是说,各个热管相互之间间距选择20cm~35cm。
制冷季节,当建筑外墙和屋顶外壁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墙体或屋顶的内壁面中的第二热管120的蒸发段121温度高于液体沸点时,第二热管120的工作介质(液体介质)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并带走热量,饱和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第二热管120的冷凝段122(即墙体或屋顶的外壁面)方向移动,凝结成液体液滴,同时放出潜热,在重力或者毛细吸附作用下,液体液滴回流到蒸发段121。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蒸发段121传到冷凝段122,从而通过第二热管120将室内的热量可以快速传导到室外,由于蒸发段121在下,冷凝段122在上,第二热管120呈竖直倾斜放置时,液体液滴的回流靠重力足可满足。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中充灌有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120中排空工作介质;所述第一热管110中排空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120中充灌有工作介质。
例如,在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向第一热管110充灌工作介质,并把第二热管120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每年4月16日至11月14日,向第二热管120充灌工作介质,并把第一热管110中工作介质排空。
通过两套埋设于墙体或屋顶结构中的第一管路130和第二管路140,分别对第一热管110和第二热管120进行工作介质的充灌和排空:在工作时段充灌热管工作介质,在非工作时段排空热管工作介质,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即可满足全年使用需求,避免不合理传热过程的发生。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中应用,可以在需要制冷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在室内需要采暖时,将室外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内,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储存罐150,第二储存罐160,第一泵体170以及第二泵体18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存罐150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一热管110中充灌的工作介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存罐160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二热管120中充灌的工作介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体170分别与所述第一储存罐150和所述第一管路130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一储存罐150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一热管110,或将所述第一热管110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一储存罐15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体180分别与所述第二储存罐160和所述第二管路140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二储存罐160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二热管120,或将所述第二热管120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罐160。
当有多面墙体和屋顶采用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热管时,可分层、分墙面分别建立介质充灌/排空的管路,或者管路相连接,共用储存罐。
也就是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10和第二热管120可以采用相同的工作介质,共用一个储存工作介质的储存罐,并通过第一管路130上的泵体控制将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一热管110,或将所述第一热管110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储存罐,通过第二管路140上的泵体控制将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二热管120,或将所述第二热管120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储存罐。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式热管系统100由组合热管(第一热管110和第二热管120)植入式墙体和屋顶,通过控制热管中工作介质充灌和排空,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即可满足全年使用需求,避免不合理传热过程的发生。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中应用,可以在需要制冷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在室内需要采暖时,将室外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内,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节约能源。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200,所述建筑结构200应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100。其中,图1中所示的所建筑结构200为屋体的墙体,图2中所示的建筑结构200为屋体的屋顶,即屋体的一个或多个墙体、一个或多个屋顶应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100。其中,墙体或屋顶可以通过工厂预制砌块的方式或者现场施工浇筑,不影响使用效果。实施例1已经对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100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屋体室内需要制冷时将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外,在屋体室内需要采暖时,将室外热量快速传递到室内,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节约能源。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所述建筑结构为屋体的墙体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外壁,冷凝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内壁,启动温度高于屋体室内温度;
至少一个第二热管,倾斜置于建筑结构中,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内壁,冷凝段靠近所述建筑结构的外壁,启动温度低于屋体室内温度;
第一管路,与各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一热管中的工作介质;
第二管路,与各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二热管中充灌工作介质或排空所述第二热管中的工作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冷凝段高于蒸发段;所述第二热管的冷凝段高于蒸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启动温度为10℃~24℃;所述第二热管的启动温度为2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二热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管径为3cm~5cm;所述第二热管的的管径为3cm~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热管之间的间距、各所述第二热管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第二热管之间的间距均为20cm~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蒸发段的长度为1cm~3cm;所述第二热管的蒸发段的长度为1cm~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有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中排空工作介质;所述第一热管中排空工作介质时,所述第二热管中充灌有工作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热管系统还包括:
第一储存罐,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一热管中充灌的工作介质;
第二储存罐,用于储存向所述第二热管中充灌的工作介质;
第一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储存罐和所述第一管路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一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一热管,或将所述第一热管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一储存罐;
第二泵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储存罐和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二储存罐中的工作介质充灌入所述第二热管,或将所述第二热管中的工作介质排空流入所述第二储存罐。
10.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式热管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2068.1A CN111895832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2068.1A CN111895832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5832A true CN111895832A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29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32068.1A Pending CN111895832A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9583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5426A (zh) * | 2021-01-21 | 2021-05-18 | 重庆帅豪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超导换热性能的空冷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902274A (zh) * | 2021-05-10 | 2021-06-04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具有需求侧响应功能的采暖系统 |
CN114111407A (zh) * | 2021-11-10 | 2022-03-0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重力式热二极管的建筑围护结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303727A (ja) * | 2006-05-10 | 2007-11-22 | Locus:Kk | 熱交換器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方法 |
JP2014105988A (ja) * | 2012-11-23 | 2014-06-09 | Tsuchiyama Sangyo Co Ltd | ヒートパイプを用いた住宅の空調装置 |
CN210086550U (zh) * | 2019-03-15 | 2020-02-18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一体化非透光墙体热激活节能建筑系统 |
CN210086515U (zh) * | 2019-03-15 | 2020-02-18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被动式非透光墙体节能建筑系统 |
CN212585558U (zh) * | 2020-08-18 | 2021-02-23 | 同济大学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10832068.1A patent/CN1118958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303727A (ja) * | 2006-05-10 | 2007-11-22 | Locus:Kk | 熱交換器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方法 |
JP2014105988A (ja) * | 2012-11-23 | 2014-06-09 | Tsuchiyama Sangyo Co Ltd | ヒートパイプを用いた住宅の空調装置 |
CN210086550U (zh) * | 2019-03-15 | 2020-02-18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一体化非透光墙体热激活节能建筑系统 |
CN210086515U (zh) * | 2019-03-15 | 2020-02-18 | 天津商业大学 | 一种被动式非透光墙体节能建筑系统 |
CN212585558U (zh) * | 2020-08-18 | 2021-02-23 | 同济大学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5426A (zh) * | 2021-01-21 | 2021-05-18 | 重庆帅豪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超导换热性能的空冷器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902274A (zh) * | 2021-05-10 | 2021-06-04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具有需求侧响应功能的采暖系统 |
CN112902274B (zh) * | 2021-05-10 | 2021-10-19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具有需求侧响应功能的采暖系统 |
CN114111407A (zh) * | 2021-11-10 | 2022-03-01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重力式热二极管的建筑围护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arg | Advances in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Volume 2: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Solar Energy | |
CN104879831B (zh) | 一种太阳能相变墙热泵供热系统 | |
CN111895832A (zh)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
CN107130694B (zh) | 墙体自动蓄热排热装置及利用其实现墙体自动隔热的方法 | |
CN103411262B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管集热蓄热辐射供暖系统 | |
CN203671718U (zh) |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集中供暖装置 | |
CN106225043A (zh) | 热泵系统和供暖系统 | |
CN107062693A (zh) |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和热管传热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 |
CN204830575U (zh) | 一种太阳能相变墙源热泵系统 | |
CN101769654B (zh) | 压缩式热泵供热系统以及供热方法 | |
CN205717833U (zh) | 环形热管阵列换热器以及包含其的换热系统 | |
CN107044743B (zh) | 一种利用微通道环路热管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 |
CN212585558U (zh) | 一种组合式热管系统及其应用的建筑结构 | |
CN104613531B (zh) | 分离式热管平板太阳能室内供热系统 | |
CN105157098A (zh) | 利用相变材料作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采暖装置 | |
CN109163396A (zh) | 太阳能季节性相变蓄能室温自动调控系统 | |
CN207455686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无水采暖供冷供热水系统 | |
CN206724515U (zh) | 一种利用微通道环路热管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 |
CN107110527A (zh) | 通过潜能传递进行冷却的系统和方法 | |
CN207113684U (zh) | 基于烟气余热相变蓄热装置的太阳能保温系统 | |
CN105783086A (zh) | 一种利用微通道平板环路热管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 |
CN216693691U (zh) | 一种太阳能热管墙体辐射供暖装置 | |
CN208886989U (zh) | 太阳能季节性相变蓄能室温自动调控系统 | |
CN205037415U (zh) |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作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采暖装置 | |
CN114543217A (zh) | 利用太阳能和天空辐射冷却的嵌管式相变围护结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