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286B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5286B CN111885286B CN202010670477.6A CN202010670477A CN111885286B CN 111885286 B CN111885286 B CN 111885286B CN 202010670477 A CN202010670477 A CN 202010670477A CN 111885286 B CN111885286 B CN 1118852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pixel unit
- camera
- light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9 fusion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摄像区、第二摄像区以及显示区,所述第一摄像区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摄像区包括第二像素单元及第二透光区;所述显示区环绕所述第一摄像区及第二摄像区;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将各个摄像区的像素进行相互补偿,在保证摄像区正常显示的同时,提高摄像区的透光率从而提升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具有高屏占比的全面屏产品成为智能手机备受期待的发展潮流。
目前,手机前置摄像头会占据一定的屏幕空间,导致屏幕的屏占比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为:在手机屏幕上开孔,前置摄像头放置在屏幕开孔的下方。同时,在屏幕开孔区域设置像素密度低于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Pixel),以增加外部光线透过开孔区域。但是,为了使得摄像头开孔区域要保持正常显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在开孔区域设置一些Pixel,这些Pixel会遮挡部分进光量,导致屏下摄像头成像模糊,降低前置摄像模组的摄像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屏下摄像区无像素、不具备显示功能、在开孔区域设置像素会影响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第一摄像区、第二摄像区以及显示区,所述第一摄像区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摄像区包括第二像素单元及第二透光区;所述显示区环绕所述第一摄像区及第二摄像区;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区被划分为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摄像区被划分为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二透光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的间距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区还包括第三摄像区,被划分为第三像素单元及第三透光区;其中,所述第三摄像区被所述显示区环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区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三透光区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和/或,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区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三透光区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所述第三摄像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区包括第四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显示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将各个摄像区的像素进行相互补偿,在保证摄像区正常显示的同时,提高摄像区的透光率从而提升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所述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第一摄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第二摄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所述第三摄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所述第一摄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所述第二摄像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部分标识如下:
1第一摄像区;2第二摄像区;3显示区;4第三摄像区;100显示屏;
11第一像素单元;12第一透光区;
21第二像素单元;22第二透光区;
31第四像素单元;
41第三像素单元;42第三透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用以举例证明本发明可以实施,这些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使得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然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显示屏以及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100包括第一摄像区1、第二摄像区2以及显示区3。其中,显示区3环绕第一摄像区1和第二摄像区2,所述第一摄像头对应显示屏100的位置为第一摄像区1,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显示屏100的位置为第二摄像区2。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并排设置,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的间距为5-10mm,确保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获取的拍摄视野完全相同,提升照片的清晰度。其中,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的间距指的是第一摄像区1中心处到第二摄像区2中心处的距离。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的间距优选为5.5mm、6mm、6.5mm、7mm,使得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获取相同的视野范围。
如图2所示,第一摄像区1包括第一像素单元11及第一透光区12。具体地,第一摄像区1被划分为第一像素单元11及第一透光区12。第一像素单元11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实现彩色显像的功能。第一透光区12使得外界光线从该区域透过提高摄像头的透过率。第一像素单元11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所示,第一摄像区2包括第二像素单元21及第二透光区22。具体地,第二摄像区2被划分为第二像21素单元及第二透光区22。第二像素单元21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实现彩色显像的功能。第二透光区22使得外界光线从该区域透过提高摄像头的透过率。第二像素单元12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像素单元12的形状与第一像素单元11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结合图2~3所示,第一像素单元11在第一摄像区1的位置,与第二透光区22在第二摄像区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像素单元21在第二摄像区2的位置,与第一透光区12在第一摄像区11的位置相对应。简单地来说,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的像素单元排布的方式相互错开,第一像素单元11被设置在第一摄像区1的位置,在第二摄像区2不设置像素单元,同理,第二像素单元21被设置在第二摄像区2,在第一摄像区1不设置像素单元。
第一摄像区11和第二摄像区21的像素单元进行相互补偿,当摄像头透过这摄像区进行拍摄时,提高摄像区的透光率从而提升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确保了成像的质量,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另外,这两个摄像区不进行拍照时,这两个摄像区可以实现正常显像的功能,实现全面显示。因此,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既可以实现拍摄功能也可以实现显像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当进行拍照时,第一步,启动显示装置进行画面拍照,此时所述第一摄像区由显示灰阶状态转化为透明状态,外界光线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进入所述第一摄像头。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区与所述第一摄像区同理设置。第二步,同步启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在同一时间同时获取同一画面,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获取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在第一图像中,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位置的画面形成第一遮挡区,在第二图像中,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位置的画面形成第二遮挡区。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像素单元排布的方式相互错开,同理,所述第一遮挡区与所述第二遮挡区。第三步,通过所述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对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遮挡区进行删除处理,以及将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遮挡区进行删除处理,将所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清晰部位进行融合处理,从而获取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的照片。
当进行摄像时,摄像时的第一步与拍照时的第一步操作步骤完全相同。第二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拍摄频率完全相同,即在同一时间点同时获取同一影像,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摄像时,通过执行拍照时的第二步操作步骤连续获取多帧的图像。第三步,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在同一时间点获取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即执行拍照时的第三步操作步骤,对多帧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处理结束形成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的影像。本实施例中,显示区3包括第四像素单元31,第一像素单元11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以增加外界光线透过第一摄像区1,提升透过第一摄像区1的拍摄效果。第二像素单元2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以增加外界光线透过第二摄像区2,提升透过第二摄像区2的拍摄效果。第四像素单元31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实现彩色显像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像素单元11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第二像素单元2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因此,第一摄像区1的分辨率小于显示区3分辨率,第二摄像区2的分辨率小于显示区3分辨率。在显示屏100显示图像时,从第一摄像区1至显示区3的突变,以及从第二摄像区2至显示区3的突变,用户可能观察到部分区域的图像显示不清楚,降低了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在第一摄像区1的中心至显示区3的方向上,将第一摄像区1内相邻的两个像素的间距减小,使得从显示区3至第一摄像区1的突变减小,第一摄像区1的分辨率逐渐减小。同理,也将所述第二摄像区内相邻的两个像素的间距减小,使得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摄像区的突变减小,所述第二摄像区的分辨率逐渐减小。因此,在保证拍摄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较佳分辨率的显像,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三摄像区。
如图5所示,显示屏100包括第一摄像区1、第二摄像区2、第三摄像区4以及显示区3。其中,显示区3环绕第一摄像区1、第二摄像区2以及第三摄像区4。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区1与第二摄像区2、第三摄像区4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的两个摄像区的间距为5-10mm,确保相邻的摄像区获取的拍摄视野完全相同,提升照片的清晰度。其中,相邻的两个摄像区的间距指的是一个摄像区中心处到另一摄像区中心处的距离。相邻的两个摄像区的间距优选为5.5mm、6mm、6.5mm、7mm,使得每个摄像区获取相同的视野范围。
如图6所示,第三摄像区4被划分为第三像素单元41及第三透光区42。具体地,第三像素单元41在第三摄像区4的位置,与部分第一透光区12在第一摄像区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像素单元11在第一摄像区1的位置,与部分第三透光区42在第三摄像区4的位置相对应;和/或,第三像素单元41在第三摄像区4的位置,与部分第二透光区22在第二摄像区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像素单元21在第二摄像区2的位置,与部分第三透光区42在第三摄像区4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摄像区4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实现彩色显像的功能。
如图6~8所示,第一像素单元11、第二像素单元21以及第三像素单元41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像素单元11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像素单元21、第三像素单元41的形状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3包括第四像素单元31,第一像素单元11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以增加外界光线透过第一摄像区1,提升透过第一摄像区1的拍摄效果。第二像素单元2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以增加外界光线透过第二摄像区2,提升透过第二摄像区2的拍摄效果。第三像素单元4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以增加外界光线透过第三摄像区4,提升透过第三摄像区4的拍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像素单元11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第二像素单元2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第三像素单元41的像素密度小于第四像素单元31的像素密度。因此,第一摄像区1的分辨率小于显示区3分辨率,第二摄像区2的分辨率小于显示区3分辨率,第三摄像区4的分辨率小于显示区3分辨率。在显示屏100显示图像时,从第一摄像区1至显示区3的突变,从第二摄像区2至显示区3的突变,以及从第三摄像区4至显示区3的突变用户可能观察到部分区域的图像显示不清楚,降低了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在第一摄像区1的中心至显示区3的方向上,将第一摄像区1内相邻的两个像素的间距减小,使得从显示区3至第一摄像区1的突变减小,第一摄像区1的分辨率逐渐减小。同理,将所述第二摄像区及所述第三摄像区内相邻的两个像素的间距减小,使得从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摄像区及所述第三摄像区的突变减小,所述第二摄像区及所述第三摄像区的分辨率逐渐减小。因此,在保证拍摄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较佳分辨率的显像,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显示屏以及在一平面内成直线设置的三个摄像头。当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时,第一,所述显示屏显示摄像头的拍摄界面,第一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一摄像区获取拍摄界面的图像,第二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二摄像区获取拍摄界面的图像,第三摄像头透过所述第三摄像区获取拍摄界面的图像。第二,对启动所述摄像头,并启动对拍摄景象的自动对焦处理。第三,所述显示装置接收用户拍摄操作,相应于所述拍摄操作,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第二图像以及所述第三摄像头拍摄的第三图像。最后,通过显示装置的处理器对第一图像、第二图像以及第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获取照片。其中,所述照片的像素包括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以及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以得到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的照片。与实施例1相比,通过显示屏获取的照片的清晰度大于通过实施例1显示屏获取的照片的清晰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摄像区,从而得到更加亮度清晰且背景高清的照片。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将各个摄像区的像素进行相互补偿,在保证摄像区正常显示的同时,提高摄像区的透光率从而提升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亮度清晰且背景清晰,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摄像区,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一透光区,与所述第一摄像区对应的第一摄像头用以拍摄第一图像,在所述第一图像中,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的位置为第一遮挡区;
第二摄像区,包括第二像素单元及第二透光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对应的第二摄像头用以拍摄第二图像,在所述第二图像中,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对应的位置为第二遮挡区;以及
显示区,环绕所述第一摄像区及第二摄像区;其中,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摄像区与第二摄像区的间距为5-10mm,使得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取相同的视野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区被划分为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一透光区;
所述第二摄像区被划分为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及所述第二透光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区还包括
第三摄像区,被划分为第三像素单元及第三透光区;
其中,所述第三摄像区被所述显示区环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一透光区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一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三透光区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和/或,
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二透光区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第二摄像区的位置,与部分所述第三透光区在所述第三摄像区的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区与所述第二摄像区、所述第三摄像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形状包括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四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显示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70477.6A CN111885286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0/114736 WO2022011816A1 (zh) | 2020-07-13 | 2020-09-11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US17/051,467 US11974032B2 (en) | 2020-07-13 | 2020-09-11 |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70477.6A CN111885286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5286A CN111885286A (zh) | 2020-11-03 |
CN111885286B true CN111885286B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315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70477.6A Active CN111885286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74032B2 (zh) |
CN (1) | CN111885286B (zh) |
WO (1) | WO20220118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90300B (zh) * | 2022-04-20 | 2023-10-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386634U (zh) * | 2018-06-04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0493523A (zh) * | 2019-08-27 | 2019-1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769151A (zh) * | 2019-09-27 | 2020-0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CN111405087A (zh) * | 2020-03-05 | 2020-07-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摄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96322B2 (en) * | 2004-10-08 | 2010-09-14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Programmable window: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pacity of small-scale areas within a large scale transparent membrane |
CN107277329A (zh) | 2017-07-31 | 2017-10-2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0557473B (zh) * | 2018-05-31 | 2024-06-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US12132849B2 (en) * | 2019-03-28 | 2024-10-29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Terminal device, and display scree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CN109962092B (zh) * | 2019-03-29 | 2021-09-2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231735B (zh) * | 2019-05-16 | 2023-08-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0610966B (zh) * | 2019-08-26 | 2022-03-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7-13 CN CN202010670477.6A patent/CN111885286B/zh active Active
- 2020-09-11 WO PCT/CN2020/114736 patent/WO202201181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9-11 US US17/051,467 patent/US1197403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386634U (zh) * | 2018-06-04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0493523A (zh) * | 2019-08-27 | 2019-1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769151A (zh) * | 2019-09-27 | 2020-0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CN111405087A (zh) * | 2020-03-05 | 2020-07-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摄像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974032B2 (en) | 2024-04-30 |
US20230345099A1 (en) | 2023-10-26 |
WO2022011816A1 (zh) | 2022-01-20 |
CN111885286A (zh) | 202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2072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0200615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image capturing through hole formed in display region | |
JP4411059B2 (ja) | カメラ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KR20170123661A (ko) | 촬영 방법, 촬영 장치, 및 단말 | |
EP2720455B1 (en) |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moving image and two-dimensional moving image,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mounting image pickup device | |
KR20200031168A (ko) | 듀얼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이동 단말기 | |
US8593503B2 (en) | Videoconferencing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to maintain eye contact | |
CN111586273B (zh) |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 |
US8842168B2 (en) | Multi-view video and still 3D capture system | |
CN111081741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7465777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成像方法 | |
CN111885286B (zh) |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US20100007766A1 (en) | Camera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CN211531217U (zh) | 3d终端 | |
KR100862521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214381044U (zh) | 电子设备 | |
FI114752B (fi) | Valosähköinen elementti ja sellaisen käsittävä päätelaite | |
JPH0326189A (ja) | テレビ電話用モニタテレビ装置 | |
JPH0846162A (ja) | 表示・撮像装置 | |
TWI722229B (zh) | 具有不同大小光圈的多攝像頭模組及其應用 | |
JP3087915B2 (ja) | 表示・撮像装置 | |
CN103167183A (zh) | 一种半透明取景框处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11447423A (zh) | 图像传感器、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JP2859417B2 (ja) | 表示・撮像装置 | |
JP2010178112A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ドアホ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