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4263B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24263B CN111824263B CN202010249906.2A CN202010249906A CN111824263B CN 111824263 B CN111824263 B CN 111824263B CN 202010249906 A CN202010249906 A CN 202010249906A CN 111824263 B CN111824263 B CN 1118242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bar
- vehicle body
- vehicle
- garnish
- suppor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fixedly moun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adhes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5—Pillars; Roof r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的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挡风玻璃;辅助玻璃,其比前挡风玻璃靠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设置;前柱,其具有前柱上部和纵挡条,其中,所述前柱上部设置在车身的顶部与上梁之间,用于形成与上梁发生前面碰撞时的载荷路径,所述纵挡条比前柱上部靠前方设置,用于对前挡风玻璃的端部及辅助玻璃的端部分别进行支承;以及装饰物,其从车室外覆盖纵挡条。
Description
本申请基于2019年04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08206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有各种通过在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与辅助玻璃之间设置前柱并将该前柱小型化来使驾驶员的视野良好的技术。
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5-125946号中记载有如下的车辆结构:在车辆的前柱的两侧的凸缘上分别粘接前挡风玻璃的端部及三角窗玻璃(辅助玻璃)的端部,从车身外侧覆盖上述前柱和上述两端部的装饰物安装在上述前柱上。根据日本国特开2005-125946号所记载的技术,通过在具有中空截面的前柱上固定装饰物来缩小前柱的截面积,从而能够扩大驾驶员的视野。
在日本国专利第4244558号中记载有具备前柱主体的前柱的结构,其中,前柱主体由一体的管状构件和与该管状构件的车辆外方侧面接合的外板构件构成。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由于前柱主体通过具有中空截面的一体的管状构件来构成,因此能够确保高刚性并形成为细长形状。
发明内容
然而,就日本国特开2005-125946号及日本国专利第4244558号所记载的技术而言,为了提高前柱的强度而在前柱形成中空截面,导致前柱进一步的小型化受到限制。由此,在通过缩窄从驾驶员观察到的前柱的宽度来使视野更为良好这方面留有课题。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的车身前部结构。
(1)本发明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挡风玻璃;辅助玻璃,其比所述前挡风玻璃靠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设置;前柱,其具有前柱上部和纵挡条,其中,所述前柱上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与上梁之间,用于形成与所述上梁发生前面碰撞时的载荷路径,所述纵挡条比所述前柱上部靠前方设置,用于对所述前挡风玻璃的端部及所述辅助玻璃的端部分别进行支承;以及装饰物,其从车室外覆盖所述纵挡条。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纵挡条的上端部安装于所述前柱上部的上部,所述纵挡条的下端部安装于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从设置于所述前柱上部的下方的所述上梁朝向上方延伸。
(3):在上述(2)的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纵挡条中的至少所述下端部与所述延长部通过紧固构件来枢轴连接。
(4):在上述(2)或(3)的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在所述前柱的下端配置有与所述纵挡条的下端连接且沿着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挡条,所述延长部架设于所述上梁和所述横挡条。
(5):上述(1)~(4)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纵挡条通过前方支承部和侧方支承部而形成为截面V字状,其中,所述前方支承部用于供所述前挡风玻璃安装,所述侧方支承部比所述前方支承部靠所述车宽方向的外侧配置且用于供所述辅助玻璃安装,所述前方支承部及所述侧方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朝向所述装饰物侧延伸的装饰物固定部,在所述装饰物固定部安装所述装饰物。
(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装饰物固定部通过接合部和连结部而形成为L字状,其中,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前方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前方支承部,所述连结部从所述接合部的端部朝向所述装饰物侧延伸。
(7):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连结部设置于位于所述前方支承部与所述侧方支承部之间的弯曲部。
(8):在上述(5)~(7)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前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与所述侧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相同。
(9):在上述(1)~(8)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装饰物具备:内部,其具有与所述纵挡条卡合的卡合部;外部,其覆盖所述内部且配置在所述车室外;内密封部,其与所述前挡风玻璃接触;以及外密封部,其与所述辅助玻璃接触。
(10):在上述(1)~(9)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及所述辅助玻璃与所述纵挡条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和密封件,其中,所述粘接剂用于将所述前挡风玻璃及所述辅助玻璃固定于所述纵挡条,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在所述车宽方向上比所述粘接剂远离所述纵挡条的中央部的一侧。
(11):在上述(5)~(8)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所述纵挡条通过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重合多个板材而形成,在前侧的所述板材上固定有所述装饰物固定部,在后侧的所述板材上固定有至少将所述前柱从车室内覆盖的车内用装饰物的固定托架。
根据上述(1)的方案,前柱具有比前柱上部靠前方配置且配置在前挡风玻璃与辅助玻璃之间的纵挡条,因此能够利用纵挡条来对前挡风玻璃和辅助玻璃进行支承。这里,在从车身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的情况下,通过向用于形成与上梁发生前面碰撞时的载荷路径的前柱上部传递冲击载荷而将冲击向顶部传递。根据本结构,由于在前挡风玻璃与辅助玻璃之间设置有纵挡条,且前柱上部配置在辅助玻璃的后方,因此能够抑制向纵挡条作用的冲击载荷。由此,与通过在前挡风玻璃与辅助玻璃之间配置具有中空截面的前柱来利用该前柱承受冲击载荷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小从驾驶员观察到的纵挡条的宽度。由此,能够缩小遮挡驾驶员的视野的障碍物的面积,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另外,由于装饰物从车室外覆盖纵挡条,因此能够提高前柱的强度。由此,能够在维持前柱的强度的同时使视野良好。
因而,能够提供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的车身前部结构。
根据上述(2)的方案,纵挡条的下端部安装于从上梁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部。根据该结构,例如从车身的前方输入了的冲击载荷会经由上梁向前柱上部传递。由此,能够抑制向纵挡条传递的冲击载荷,因此能够缩小从驾驶员观察到的纵挡条的宽度。由此,能够使驾驶员的视野更进一步地良好。
根据上述(3)的方案,由于纵挡条的下端部与延长部枢轴连接,因此,在纵挡条的下端部的固定点处纵挡条与延长部能够相互旋转。由此,即便在例如因从车身的前方输入了的冲击载荷而使上梁后退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部相对于纵挡条朝向后方旋转,由此也能够抑制向纵挡条传递的冲击载荷。因而,能够缩小纵挡条的宽度,并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
根据上述(4)的方案,由于在前柱的下端配置有横挡条,因此能够利用横挡条来对前挡风玻璃的下端部进行支承。另外,由于延长部架设于上梁和横挡条,因此能够利用延长部将纵挡条及横挡条的强度维持得高。由此,能够牢固地支承前挡风玻璃及辅助玻璃的端部。
根据上述(5)的方案,由于纵挡条形成为截面V字状,因此能够在提高纵挡条的强度的同时缩小宽度,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纵挡条。由于前方支承部及侧方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装饰物固定部,因此通过将装饰物安装于装饰物固定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装饰物安装于纵挡条。
根据上述(6)的方案,由于装饰物固定部固定于供前挡风玻璃安装的前方支承部,因此能够利用装饰物固定部来加强前方支承部。由此,前方支承部能够确保相对于重量比辅助玻璃大的前挡风玻璃来说足够的支承强度。
根据上述(7)的方案,装饰物固定部中的供装饰物安装的连结部设置于位于前方支承部与侧方支承部之间的弯曲部。由此,由于在相对于前方支承部及侧方支承部而言高强度的弯曲部设置有连结部,因此能够牢固地支承装饰物。
根据上述(8)的方案,由于前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与侧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相同,因此,能够缩小纵挡条的宽度,从而使驾驶员的视野良好。另外,通过缩小纵挡条整体的宽度尺寸,由此能够相对于来自车身的前方的风在大范围内产生较强的剥离旋涡,从而降低风切声。
根据上述(9)的方案,由于装饰物具备内部、外部、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因此能够将内部例如利用刚性高的树脂材料等形成而容易地向纵挡条装配,能够将外部例如利用涂装性良好的树脂材料等形成来提高外观性。另外,能够将内密封部及外密封部利用密封性良好的材料形成来提高密封性。这样,通过匹配各自的用途地选定各部件的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出可利用简单的方法制造且功能性优越的装饰物。
根据上述(10)的方案,由于在前挡风玻璃及辅助玻璃与纵挡条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和密封件,因此能够利用粘接剂来将前挡风玻璃及辅助玻璃固定于纵挡条。由于密封件设置在比粘接剂远离纵挡条的中央部的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组装时粘接剂从纵挡条的端部向车室内侵入。另外,能够抑制粘接剂沿着玻璃面溢出。由此,能够设置成制造性及外观性得以提高的车身前部结构。
根据上述(11)的方案,由于纵挡条通过在前后方向上重合多个板材来形成,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来提高纵挡条的强度。另外,例如可以通过在前侧的板材上固定装饰物固定部且在后侧的板材上固定室内用装饰物的固定托架之后使板材前后重合并接合来形成纵挡条。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纵挡条。由此,能够设置成提高纵挡条的强度且制造性得以提高的车身前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III部放大图。
图4是从右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周边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车身前部结构周边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身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身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身的左方。另外,有时将车宽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实施方式)
(车身前部结构)
图1是从左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立体图。
车身前部结构1是位于车身10的前部侧的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前挡风玻璃2、辅助玻璃3、上梁4(参照图2)和前柱5。辅助玻璃3、上梁4和前柱5分别左右一对地设置。
前挡风玻璃2覆盖设置在车身10的驾驶室部前方的前开口20。辅助玻璃3设置在前挡风玻璃2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覆盖在车身10的驾驶室部侧方与前开口20相邻的辅助开口30。辅助玻璃3形成为三角形状。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侧视图。
上梁4比辅助开口30靠前方设置。上梁4从辅助开口30的前端部朝向前方延伸。
前柱5位于车身10的前部车门开口11与上梁4之间。前柱5的后端部构成前部车门开口11的前方部分。在前柱5的上部形成有辅助开口30。前柱5具备主前柱57和辅助前柱59。
主前柱57以连接构成车身10的顶部12的上边梁13与构成底部16的下边梁17的方式向上下方向延伸。主前柱57具有前柱上部61和前柱下部62。
前柱上部61设置在主前柱57中的上方,前柱上部61的上端部63与未图示的顶部连接。前柱上部61构成辅助开口30的后端部。
前柱下部62设置在主前柱57中的下方。前柱下部62的上端部与前柱上部61的下端部连接。前柱下部62的上端部构成辅助开口30的下端部。在前柱下部62的前端部连接有上梁4。
辅助前柱59比主前柱57靠前方设置。辅助前柱59从前柱上部61的上端部63朝向上梁4延伸。辅助前柱59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辅助前柱59构成辅助开口30的上端部。辅助前柱59具备纵挡条7和装饰物8。
(纵挡条)
纵挡条7设置在前柱上部61的前方。纵挡条7从前柱上部61朝向上梁4延伸。具体而言,纵挡条7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纵挡条7的上端部安装于前柱上部61的上端部63。纵挡条7的下端部安装于从上梁4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部41。
图3是表示纵挡条7的下端部的图2的III部放大图。纵挡条7的下端部通过螺栓15等紧固构件以能够相对于延长部41旋转的方式与延长部41枢轴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纵挡条7与延长部41只要是在固定点处能够相互旋转地安装即可,也可以通过螺栓以外的方式、例如铆钉、铆接等来枢轴连接。另外,纵挡条7的上端部也可以与前柱上部61的上端部63枢轴连接。
图4是从右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立体图。
在纵挡条7的下端部配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挡条9。横挡条9经由延长部41支承于上梁4。换言之,延长部41架设于上梁4和横挡条9。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的纵挡条7及装饰物8的剖视图。
纵挡条7在与纵挡条7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观察(图5所示的剖视图)下形成为向车室外侧凸出的V字状。具体而言,纵挡条7通过将形成为同样的形状的第一板材51和第二板材52在前后方向上重合来形成。在第一板材51上固定有前挡风玻璃2、辅助玻璃3及装饰物8。在比第一板材51靠后方设置的第二板材52上固定有从车室内侧覆盖纵挡条7的室内用装饰物的固定托架(均未图示)。在沿着V-V线的剖视观察下,纵挡条7通过形成为V字状而具有弯曲部73。将纵挡条7中的比弯曲部73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设为前方支承部71,将纵挡条7中的比弯曲部73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部分设为侧方支承部72。前方支承部71的沿着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侧方支承部72的沿着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为相同。
在前方支承部71安装有前挡风玻璃2。具体而言,前挡风玻璃2通过在其与前方支承部71之间设置的前侧粘接剂21而固定于纵挡条7。在前方支承部71与前挡风玻璃2之间除了前侧粘接剂21以外还设有前侧密封件22。前侧密封件22设置在比前侧粘接剂21远离弯曲部73的一侧。
在侧方支承部72安装有辅助玻璃3。具体而言,辅助玻璃3通过在其与侧方支承部72之间设置的辅助侧粘接剂31而固定于纵挡条7。在侧方支承部72与辅助玻璃3之间除了辅助侧粘接剂31以外还设置有辅助侧密封件32。辅助侧密封件32设置在比辅助侧粘接剂31远离弯曲部73的一侧。
在前方支承部71安装有装饰物固定部75。装饰物固定部75通过沿着前方支承部71而固定于前方支承部71的接合部76和从接合部76的端部朝向装饰物8侧延伸的连结部77而在沿着V-V线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L字状。连结部77与接合部76中的位于弯曲部73侧的端部连接。在连结部77的端部中的面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面上安装有夹持部78。夹持部78形成为向装饰物侧开口的U字状。
(装饰物)
装饰物8形成为沿着纵挡条7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装饰物8从车室外覆盖纵挡条7。装饰物8经由设置于前方支承部71的装饰物固定部75而安装于纵挡条7。装饰物8具有外部81、内部82、内密封部83和外密封部84。
外部81配置在车室最外侧。外部81具有面向车室外的外观面91和内密封部安装腿部92。外部81例如通过涂装性良好的树脂材料等来形成。外部81从车室外覆盖前挡风玻璃2与辅助玻璃3的端部之间的间隙S。
内密封部安装腿部92从外部81的面向车室内侧的面朝向前挡风玻璃2侧突出。内密封部安装腿部92比连结部77靠车宽方向的内侧设置。
内部82与外部81的面向车室内侧的面连接。内部82例如通过刚性比外部81高的树脂材料等来形成。内部82具有延伸部85和突出部86。
延伸部85沿着外部81中的面向车室内的面延伸。延伸部85固定于外部81。
突出部86从延伸部85朝向车室内突出。具体而言,突出部86朝向装饰物固定部75的连结部77突出。在突出部86的前端设置有卡合部88。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88形成为卡爪状。卡合部88能够与设置于纵挡条7的夹持部78卡合。通过卡合部88与夹持部78卡合来将装饰物8安装于纵挡条7。
内密封部83安装于外部81的内密封部安装腿部92的前端。内密封部83与前挡风玻璃2接触。通过内密封部83来对前挡风玻璃2与装饰物8之间进行密封。
外密封部84安装于外部81的面向车室内侧的面中的比突出部86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外密封部84与辅助玻璃3接触。通过外密封部84来对辅助玻璃3与装饰物8之间进行密封。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周边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车身前部结构1周边的流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就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而言,在前挡风玻璃2与辅助玻璃3之间的角部处从前后方向观察到的支柱宽度B比现有技术中的支柱宽度B′(参照图7)小。另外,前柱5相对于从车身10的前方输入的风W的流线方向的倾斜角度θ比现有技术中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7)大。由此,在前柱5的周围在比现有技术大的范围内产生较强的剥离旋涡。由此,能够抑制相对于向车身10输入的风而产生的风切声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车身10的隔音性。
(作用、效果)
接着,对车身前部结构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前柱5具有比前柱上部61靠前方配置且配置在前挡风玻璃2与辅助玻璃3之间的纵挡条7,因此能够利用纵挡条7来支承前挡风玻璃2和辅助玻璃3。这里,在从车身10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的情况下,通过将冲击载荷向用于形成与上梁4发生前面碰撞时的载荷路径的前柱上部61传递来将冲击向顶部12传递。根据本结构,由于在前挡风玻璃2与辅助玻璃3之间设置有纵挡条7且前柱上部61配置在辅助玻璃3的后方,因此能够抑制向纵挡条7作用的冲击载荷。由此,与通过在前挡风玻璃2与辅助玻璃3之间配置具有中空截面的前柱5而由该前柱5来承受冲击载荷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缩小从驾驶员观察到的纵挡条7的宽度。由此,能够缩小遮挡驾驶员的视野的障碍物的面积,从而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另外,由于装饰物8从车室外覆盖纵挡条7,因此能够提高纵挡条7的强度。由此,能够在维持前柱5的强度的同时使视野良好。
因而,能够提供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的车身前部结构1。
纵挡条7的下端部安装于从上梁4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长部41。根据该结构,例如从车身10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会经由上梁4向前柱上部61传递。由此,能够抑制向纵挡条7传递的冲击载荷,因此能够缩小从驾驶员观察到的纵挡条7的宽度。由此,能够使驾驶员的视野更进一步地良好。
由于纵挡条7的下端部与延长部41枢轴连接,因此在纵挡条7的下端部的固定点处纵挡条7与延长部41能够相互旋转。由此,即便在例如因从车身10的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而使上梁4后退的情况下,通过延长部41相对于纵挡条7朝向后方旋转,由此也能够抑制向纵挡条7传递的冲击载荷。因而,能够缩小纵挡条7的宽度,从而使驾驶员的视野更为良好。
由于在前柱5的下端配置有横挡条9,因此能够利用横挡条9来支承前挡风玻璃2的下端部。另外,由于延长部41架设于上梁4和横挡条9,因此能够利用延长部41将纵挡条7及横挡条9的强度维持得高。由此,能够牢固地支承前挡风玻璃2及辅助玻璃3的端部。
由于纵挡条7形成为截面V字状,因此能够在提高纵挡条7的强度的同时缩小宽度,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纵挡条7。由于前方支承部71具有装饰物固定部75,因此通过在装饰物固定部75上安装装饰物8就能够将装饰物8容易地安装于纵挡条7。
由于装饰物固定部75固定于供前挡风玻璃2安装的前方支承部71,因此能够利用装饰物固定部75来加强前方支承部71。由此,前方支承部71能够确保相对于重量比辅助玻璃3大的前挡风玻璃2来说足够的支承强度。
装饰物固定部75中的供装饰物8安装的连结部77设置于位于前方支承部71与侧方支承部72之间的弯曲部73。由此,由于在相较于前方支承部71及侧方支承部72而言高强度的弯曲部73设置有连结部77,因此能够牢固地支承装饰物8。
由于前方支承部71的宽度尺寸与侧方支承部72的宽度尺寸相同,因此能够缩小纵挡条7的宽度,从而使驾驶员的视野良好。另外,通过缩小纵挡条7整体的宽度尺寸,由此能够相对于来自车身10的前方的风在大范围内产生较强的剥离旋涡,从而降低风切声。
由于装饰物8具备外部81、内部82、内密封部83和外密封部84,因此能够将内部82例如利用刚性高的树脂材料等形成而容易地向纵挡条7装配,能够将外部81例如利用涂装性良好的树脂材料等形成来提高外观性。另外,能够将内密封部83及外密封部84利用密封性良好的材料形成来提高密封性。这样,通过匹配各自的用途地选定各部件的材料,由此能够制造出可利用简单的方法制造且功能性优越的装饰物8。
在前挡风玻璃2及辅助玻璃3与纵挡条7之间设置有粘接剂21、31和密封件22、32,因此能够利用粘接剂21、31来将前挡风玻璃2及辅助玻璃3固定于纵挡条7。由于密封件22、32设置在比粘接剂21、31远离纵挡条7的中央部的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组装时粘接剂21、31从纵挡条7的端部向车室内侵入。另外,能够抑制粘接剂21、31沿着玻璃面溢出。由此,能够设置成制造性及外观性得以提高的车身前部结构1。
由于纵挡条7通过在前后方向上重合多个板材51、52来形成,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来提高纵挡条7的强度。另外,例如可以通过在前侧的板材(第一板材51)上固定装饰物固定部75且在后侧的板材(第二板材52)上固定室内用装饰物的固定托架之后使板材51、52前后重合并接合来形成纵挡条7。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纵挡条7。由此,能够设置成提高纵挡条7的强度且制造性得以提高的车身前部结构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挡条7通过将第一板材51与第二板材52重合来形成,但重合的板材的张数不局限于两张。也可以通过重合三张以上的多个板材来形成纵挡条7。
也可以构成为,在卡合部88形成凸部且在连结部77形成孔等凹部,通过将凸部嵌合于连结部77的孔来将卡合部88卡合于连结部77。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将外密封部84安装于外部81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外密封部84安装于内部82。
装饰物8的外部81及内部82也可以利用树脂材料以外的材料来形成。
装饰物固定部75也可以固定于侧方支承部72。
车身10可以是搭载有发动机的引擎车的车身,也可以是搭载有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车身。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具备:
前挡风玻璃;
辅助玻璃,其比所述前挡风玻璃靠车身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设置;
前柱,其具有前柱上部和纵挡条,其中,所述前柱上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与上梁之间,用于形成与所述上梁发生前面碰撞时的载荷路径,所述纵挡条比所述前柱上部靠前方设置,用于对所述前挡风玻璃的端部及所述辅助玻璃的端部分别进行支承;以及
装饰物,其从车室外覆盖所述纵挡条,
所述纵挡条通过前方支承部和侧方支承部而形成为向车室外侧凸出的板状,其中,所述前方支承部用于安装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侧方支承部比所述前方支承部靠所述车宽方向的外侧配置且用于安装所述辅助玻璃,
所述纵挡条是通过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重合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而形成的,
所述第一板材及所述第二板材为板状且形成为相互同样的形状,
在前方的所述第一板材上固定有朝向所述装饰物侧延伸的装饰物固定部,在后方的所述第二板材上固定有将所述前柱从车室内覆盖的车内侧装饰物的固定托架,
所述装饰物固定部通过接合部和连结部而形成为L字状,其中,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第一板材的所述前方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前方支承部,所述连结部从在接近所述纵挡条的中心的一侧位于所述车宽方向的外侧的所述接合部的端部朝向所述装饰物侧延伸,
在所述连结部的端部的面向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面上安装有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与卡合部卡合来将所述装饰物安装于所述纵挡条,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朝向所述装饰物固定部的所述连结部突出的所述装饰物的突出部的前端,
所述纵挡条的上端部安装于所述前柱上部的上部,
所述纵挡条的下端部安装于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从设置于所述前柱上部的下方的所述上梁朝向上方延伸,
所述纵挡条中的至少所述下端部通过紧固构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延长部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延长部枢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前柱的下端配置有与所述纵挡条的下端连接且沿着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挡条,
所述延长部架设于所述上梁和所述横挡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前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与所述侧方支承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装饰物具备:
内部,其具有与所述纵挡条卡合的卡合部;
外部,其覆盖所述内部且配置在所述车室外;
内密封部,其与所述前挡风玻璃接触;以及
外密封部,其与所述辅助玻璃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及所述辅助玻璃与所述纵挡条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和密封件,其中,所述粘接剂用于将所述前挡风玻璃及所述辅助玻璃固定于所述纵挡条,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在所述车宽方向上比所述粘接剂远离所述纵挡条的中央部的一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82069A JP6871967B2 (ja) | 2019-04-23 | 2019-04-23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9-082069 | 2019-04-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4263A CN111824263A (zh) | 2020-10-27 |
CN111824263B true CN111824263B (zh) | 2022-12-23 |
Family
ID=72913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49906.2A Active CN111824263B (zh) | 2019-04-23 | 2020-04-01 | 车身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92528B2 (zh) |
JP (1) | JP6871967B2 (zh) |
CN (1) | CN1118242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133413B4 (de) * | 2019-12-06 | 2021-12-23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Wasserfangleiste und Anordnung einer Wasserfangleiste an einer A-Säule eines Kraftfahrzeugs |
IT202200003431A1 (it) * | 2022-02-24 | 2023-08-24 | Ferrari Spa | Parabrezza per un autoveicolo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71830A (ja) * | 1999-09-03 | 2001-03-21 | Honda Motor Co Ltd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り付け構造 |
JP2003276519A (ja) * | 2002-03-26 | 2003-10-02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
JP2005125946A (ja) * | 2003-10-24 | 2005-05-19 |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 車両構造 |
CN101269673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管状a柱 |
CN102092355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柱和具有车身结构柱的汽车 |
JP2014133492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
JP2017056787A (ja) * | 2015-09-15 | 2017-03-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8162027A (ja) * | 2017-03-27 | 2018-10-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
JP2018184053A (ja) * | 2017-04-25 | 2018-11-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27225A (en) * | 1974-08-29 | 1976-03-06 | Nissan Motor | Jidosha no shataikozo |
JPS6272845A (ja) | 1985-09-27 | 1987-04-03 | 株式会社フジタ | 遮音構造体 |
JPS6272845U (zh) * | 1985-10-28 | 1987-05-09 | ||
JP5449285B2 (ja) * | 2011-09-26 | 2014-03-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及び車両のヒンジカバー取付方法 |
-
2019
- 2019-04-23 JP JP2019082069A patent/JP6871967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01 CN CN202010249906.2A patent/CN111824263B/zh active Active
- 2020-04-03 US US16/839,103 patent/US1129252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71830A (ja) * | 1999-09-03 | 2001-03-21 | Honda Motor Co Ltd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り付け構造 |
JP2003276519A (ja) * | 2002-03-26 | 2003-10-02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
JP2005125946A (ja) * | 2003-10-24 | 2005-05-19 |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 車両構造 |
CN101269673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管状a柱 |
CN102092355A (zh) * | 2009-12-11 | 2011-06-1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柱和具有车身结构柱的汽车 |
JP2014133492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
JP2017056787A (ja) * | 2015-09-15 | 2017-03-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8162027A (ja) * | 2017-03-27 | 2018-10-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
JP2018184053A (ja) * | 2017-04-25 | 2018-11-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4263A (zh) | 2020-10-27 |
JP6871967B2 (ja) | 2021-05-19 |
JP2020179703A (ja) | 2020-11-05 |
US20200339199A1 (en) | 2020-10-29 |
US11292528B2 (en) | 2022-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90241B2 (ja) | サンルーフ付き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 |
CN109204572B (zh) | 汽车的下部车体构造 | |
US9592856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EP2676869B1 (en) | Structure for lower portion of vehicle | |
US10457331B2 (en) |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 |
US9616936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10689038B2 (en) | Vehicular pillar structure | |
US11254364B2 (en) |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 |
CN109109979B (zh) | 车辆前部结构及车身模块结构 | |
CN109747719B (zh) | 汽车用柱结构 | |
JP6610595B2 (ja) |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 |
CN111824263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JP2019084887A (ja) |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 |
JP3324493B2 (ja)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 |
US6942278B2 (en) | Automotive door sash construction | |
CN111252144B (zh) | 前支柱构造 | |
CN111824264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11674470B (zh) | 车辆前部构造 | |
KR20110136124A (ko) | 차량용 프런트 필라부 보강 구조 | |
JP4236741B2 (ja) | 自動車のリヤピラー構造 | |
KR20230013758A (ko) | 전방 차체 구조 | |
KR20180068019A (ko) | 선루프 프레임 연결 구조 | |
CN112172923A (zh) | 前柱构造 | |
JP2021126916A (ja) |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 |
KR20200022683A (ko) | 차량 센터의 환형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