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766530A -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6530A
CN111766530A CN202010624417.0A CN202010624417A CN111766530A CN 111766530 A CN111766530 A CN 111766530A CN 202010624417 A CN202010624417 A CN 202010624417A CN 111766530 A CN111766530 A CN 111766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storage battery
ion storage
internal resistance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44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6530B (zh
Inventor
孟仙雅
冯修成
周建刚
任卫群
宋宏贵
罗霄
周芷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Truc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Truc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Truc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44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6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6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6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6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6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模型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计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特定温度下对基准温度的直流内阻变化率;计算运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等效系数;将等效系数与标准件寿命值相乘,等效绘制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待测件寿命曲线,预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

Description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电源中应用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电源的使用寿命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此,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寿命成为设计师在新能源汽车新产品设计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所采用的锂离子蓄电池相对准确的循环寿命特性,对于新能源汽车开发十分重要。由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具有充放电电流小,发热量小、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单体寿命曲线推算法。该方法是先测试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全生命周期寿命曲线,根据准确的测试曲线模拟获得准确电池包的使用寿命,但测试单体电池一次循环需要约4h,对锂离子电池全寿命周期(80%能力)进行评估则需要约8500小时以上,评价全寿命周期花费时间太长,故延长了新车型开发周期。另一种典型方法电池包寿命测试法。该方法是测试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寿命,该方法测试的寿命特性更准确,但其测试的周期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周期相当,故测试周期长;而且该方法还需要搭建一个温控系统、安全预警/防爆系统及测试系统组成的综合台架,导致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全寿命周期评价资源短缺。因此,目前仍较多的采用单体寿命曲线推算法来满足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需求。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锂离子蓄电池包的寿命与其组成的单体电池寿命密不可分。但是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的加速或延缓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对电池寿命影响显著的外部因素包括工作温度、工作电流,内部因素则包括电池电极材料和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正常充放电以外的副反应。内部因素特性采用电化学性能表征,则包括欧姆电阻、极化电阻、极化电容和开路电压等参数,以上参数适用于材料基础研究也与其直流内阻有着直接关系。故在电池应用阶段,在外部因素条件的干涉下,采用直流内阻可以较准确的表征电池自身的特征,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获得做出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1710238631.0,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4月13日的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的锂离子蓄电池采用大电流寿命测试等效其小电流时的寿命,还是需要对电池进行大电流寿命测试,测试周期较长,且对于同体系同结构的高比能功能与高功率功能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不可通用,应用范围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缩短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循环寿命的测试周期,扩大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模型的应用范畴,满足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容量值;
b.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c.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d.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e.依据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计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特定温度下对基准温度的直流内阻变化率;
f.依据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不同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及标准件直流内阻变化率等效运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g.根据步骤f中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等效运算的直流内阻值,和步骤d中在基准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测量计算的直流内阻值,计算运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等效系数;
h.依据步骤c测量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将等效系数与标准件寿命值相乘,等效绘制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待测件寿命曲线,预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在指定温度的环境中,先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以恒流恒压方式充满电,搁置30min,再分别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搁置指定温度对应的时间,然后分别在不同的特定电流条件下,分别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流放电,放电完成后搁置30min,测量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不同特定电流条件对应的电池容量值;求取在某一特定温度下不同特定电流条件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电池容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特定容量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和d中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设定电流值,在指定温度的环境中,先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剩余电量调整至50%,再分别在不同特定温度下搁置指定温度对应的时间,采用不同的特定电流分别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进行恒电流放电10s,接着以相同的特定电流值恒电流充电10s,测量得到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放电电压差与充电电压差;依据欧姆定律,计算获得某一特定温度下采用某一特定电流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放电直流内阻与特定充电直流内阻,两者平均值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在该特定温度下采用该特定电流对应的特定直流内阻值;求取在某一特定温度下不同特定电流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做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值的50%,以得到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在指定温度的的环境下,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电流充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充电时间,搁置至指定时间后,再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电流放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放电时间,搁置至指定时间,依照上述方式进行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50%,以得到指定温度的环境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e中选取特定温度值中的某一数值作为基准温度值,则其他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变化率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该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与基准温度值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比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f中,在某特定温度下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为该特定温度下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除以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直流内阻变化率的计算结果;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为其他各特定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的平均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g中等效系数为在基准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测量计算的特定直流内阻值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的比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采用同体系同结构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特定温度的温度值包括:-20℃、-10℃、0℃、25℃,选择25度作为基准温度值;指定温度参照运用环境设定为25℃±2℃或10℃±2℃或30℃±2℃;在步骤b和d中当指定温度小于25度时对应的搁置时间为24h,当指定温度大于25度时对应的搁置时间为16h。其中常规的使用环境多选择25℃±2℃作为指定温度,当产品用于较寒冷地区时采用10℃±2℃作为指定温度,当产品用于较炎热地区时采用30℃±2℃作为指定温度。本发明通过设定不同的特定温度,以模拟汽车使用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同环境温度,使得预测结果更符合汽车运用的实际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中,特定电流的电流值包括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最大电流值、最小电流值和设定电流值。设定电流方取值范围不超过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的最大电流值与最小电流值。汽车使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马力时会采用的充放电电流,本发明通过设定不同电流值的特定电流,使得预测结果更符合汽车运用的实际情况。
本发明采用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充电直流内阻与放电直流内阻值来测试其循环寿命,充电直流内阻与放电直流内阻值测试周期短,进而缩短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特性的测试周期,同时可以快速的测试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特性。本发明采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不同温度和不同特定电流条件下的充电直流内阻与放电直流内阻值来表征其性能特征,保证了准确的体现了不同个体的本质特征,提高了本发明方法测试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测试的准确性。本发明采用直流内阻直接表征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功能特征,使得本发明可以在同体系同结构的高比能功能与高功率功能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中通用,降低了应用范围的局限性。本发明采用较短的测试周期,可以精确等效出电池单体的寿命特性,以得到电池包的寿命特性,进而提高了电池应用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指导电池及时更换或维护,提高电池应用的经济性。本发明在同体系同结构条件下,不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功能的限制。因此本发明可以完全应用到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同体系同结构族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准件与待测件特性值
图2为被测件等效循环寿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25℃±2℃环境中,先采用1I1电流先对电池恒流恒压方式充满电,搁置30min,再在特定温度T(T=-20℃、-10℃、0℃、25℃)搁置24h与特定放电电流I(I=Imin、I1、Imax)条件下,对电池进行恒流放完电,搁置30min,测量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特定容量值。
步骤二、采用1I1电流,在25℃±2℃环境中,先将电池SOC调整到50%,再在特定温度度T(T=-20℃、-10℃、0℃、25℃)条件下搁置24h,采用特定电流I(I=Imin、I1、Imax)对电池进行恒电流放电10s,接着恒电流充电10s,测试得到电池放电电压差与充电电压差,依据欧姆定律R=U/I,获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特定放电直流内阻与特定充电直流内阻,两者平均值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特定直流内阻值。
步骤三、在25℃±2℃的温度下,先采用1I1电流对单体电池进行恒电流充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充电时间为54min,搁置30min,再采用1I1电流对单体电池进行恒电流放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放电时间为54min,搁置30min,依次方法对电池做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50%,得到25℃±2℃的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本方法在测量电池全生命周期曲线时,选择了适合新能源车使用条件的电池充放电区间,既可以缩短建模时曲线测试周期,也剔除了电池在SOC≤5%与SOC≥95%区间时较大的电极极化反应影响因素,让曲线更接近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场景。该方法也适用于电池100%的充放电区间。
步骤四、标准件电池单体充放电电流特定为I=1I1,依据步骤二的方法测量其T=25℃时的充电直流内阻为R充0,放电直流内阻为R放0,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0;T=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1,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1,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1;T=-1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2,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2,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2;T=-2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3,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3,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3。同样,被测件电池单体放电电流特定为I=1I1时,依据步骤二的方法测量其T=25℃时的充电直流内阻为R充01,放电直流内阻为R放01,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01;T=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11,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11,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11;T=-1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21,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21,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21;T=-20℃时的充电直流内阻值为R充31,放电直流内阻值为R放31,则该温度下直流内阻均值为充电直流内阻和放电直流内阻的平均值,记作R31
步骤五、依据标准件测量的直流内阻值,计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不同温度对T=25℃时的直流内阻变化率:T=0℃时直流内阻变化率R1 /=R1/R0、T=-10℃时直流内阻变化率R2 /=R2/R0、T=-20℃时直流内阻变化率R3 /=R3/R0
步骤六、依据被测件测量的不同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及标准件直流内阻变化率等效运算被测件T=25℃的直流内阻值R011。T=0℃时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直流内阻值R111=R01/R1 /、T=-10℃时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直流内阻值R211=R02/R2 /、T=-20℃时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直流内阻值R311=R03/R3 /。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的直流内阻值为不同温度下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直流内阻值的平均值,R011=(R111+R211+R311)/3。
步骤七、依据等效运算的被测件T=25℃的直流内阻值及被测件T=25℃测量的直流内阻值,运算被测件与标准件的等效系数n,n=R01/R011
步骤八、依据步骤三测量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等效系数与标准件寿命值相乘,等效绘制待测件寿命曲线,预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标准件为50Ah镍钴锰锂三元体系叠片式结构单体电池。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5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再在T=25℃(0℃、-10℃、-20℃)±2℃环境中搁置24h,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此方法充放电5次,平均5次的放电容量,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值,见图1中标准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50A电流先将镍钴锰锂单体电池SOC调整到50%,再在T=25℃(0℃、-10℃、-20℃)±2℃环境中搁置24h,最后采用5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放电10s,采用5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充电10s,计算出镍钴锰锂单体电池不同温度下放电直流内阻值、充电直流内阻值及直流内阻均值,见图1中标准件部分。
在25℃±2℃的温度下,采用5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次方法对电池做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寿命曲线。见图2中标准件部分。
被测件为60Ah镍钴锰锂三元体系叠片式结构单体电池。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再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此方法充放电5次,平均5次的放电容量,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25℃时容量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将镍钴锰锂单体电池SOC调整到50%,再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放电10s,最后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充电10s,计算出镍钴锰锂单体电池25℃时放电直流内阻值、充电直流内阻值及直流内阻均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再在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此方法充放电5次,平均5次的放电容量,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0℃时容量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将镍钴锰锂单体电池SOC调整到50%,再在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在环境下,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放电10s,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充电10s,计算出镍钴锰锂单体电池在0℃时放电直流内阻值、充电直流内阻值及直流内阻均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再在-1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此方法充放电5次,平均5次的放电容量,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10℃时容量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将镍钴锰锂单体电池SOC调整到50%,再在-1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在环境下,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放电10s,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充电10s,计算出镍钴锰锂单体电池在-10℃时放电直流内阻值、充电直流内阻值及直流内阻均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截止电压4.2V,转4.2V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减小到3A,搁置30min,再在-2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采用60A电流对其进行恒流放电,直到截止电压2.75V,搁置30min,依此方法充放电5次,平均5次的放电容量,得到镍钴锰锂单体电池-20℃时容量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在25℃±2℃环境温度中,采用60A电流先将镍钴锰锂单体电池SOC调整到50%,再在-20℃±2℃环境温度中搁置24h,在环境下,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放电10s,采用60A电流对镍钴锰锂单体电池恒流充电10s,计算出镍钴锰锂单体电池在-20℃时放电直流内阻值、充电直流内阻值及直流内阻均值,见图1中被测件部分。
被测件的直流内阻测量值与实施例1标准件的直流内阻值进行等效运算,得到等效系数n=1.078,等效系数与标准件寿命值相乘,等效绘制出被测件寿命曲线,见图2中被测件部分。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容量值;
b.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c.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d.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e.依据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计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特定温度下对基准温度的直流内阻变化率;
f.依据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不同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及标准件直流内阻变化率等效运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
g.根据步骤f中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等效运算的直流内阻值,和步骤d中在基准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测量计算的直流内阻值,计算运算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等效系数;
h.依据步骤c测量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将等效系数与标准件寿命值相乘,等效绘制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待测件寿命曲线,预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在指定温度的环境中,先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以恒流恒压方式充满电,搁置30min,再分别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搁置指定温度对应的时间,然后分别在不同的特定电流条件下,分别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流放电,放电完成后搁置30min,测量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不同特定电流条件对应的电池容量值;求取在某一特定温度下不同特定电流条件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电池容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特定容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d中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取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设定电流值,在指定温度的环境中,先将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剩余电量调整至50%,再分别在不同特定温度下搁置指定温度对应的时间,采用不同的特定电流分别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进行恒电流放电10s,接着以相同的特定电流值恒电流充电10s,测量得到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放电电压差与充电电压差;依据欧姆定律,计算获得某一特定温度下采用某一特定电流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放电直流内阻与特定充电直流内阻,两者平均值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在该特定温度下采用该特定电流对应的特定直流内阻值;求取在某一特定温度下不同特定电流对应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或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做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值的50%,以得到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在指定温度的的环境下,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电流充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充电时间,搁置至指定时间后,再采用设定电流值对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进行恒电流放电到截止电压且限制放电时间,搁置至指定时间,依照上述方式进行充放电循环,直到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50%,以得到指定温度的环境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寿命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选取特定温度值中的某一数值作为基准温度值,则其他特定温度下的直流内阻变化率为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该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与基准温度值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在某特定温度下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为该特定温度下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的特定直流内阻值除以该特定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直流内阻变化率的计算结果;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为其他各特定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等效系数为在基准温度下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测量计算的特定直流内阻值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被测件在基准温度下的特定直流内阻值的等效运算值的比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定温度的温度值包括:-20℃、-10℃、0℃、25℃,选择25度作为基准温度值;指定温度参照运用环境设定为25℃±2℃或10℃±2℃或30℃±2℃;在步骤b和d中当指定温度小于25度时对应的搁置时间为24h,当指定温度大于25度时对应的搁置时间为16h;特定放电电流的电流值包括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的最大电流值、最小电流值和设定电流值;设定电流方取值范围不超过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的最大电流值与最小电流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蓄电池单体标准件和被测件采用同体系同结构的锂离子蓄电池单体。
CN202010624417.0A 2020-06-30 2020-06-30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Active CN111766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417.0A CN111766530B (zh) 2020-06-30 2020-06-30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417.0A CN111766530B (zh) 2020-06-30 2020-06-30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6530A true CN111766530A (zh) 2020-10-13
CN111766530B CN111766530B (zh) 2021-09-10

Family

ID=7272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4417.0A Active CN111766530B (zh) 2020-06-30 2020-06-30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65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592A (zh) * 2021-03-26 2021-05-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方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蓄电池寿命检测系统
CN11281688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3419185A (zh) * 2021-06-22 2021-09-21 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容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5179811A (zh) * 2021-04-06 2022-10-1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动汽车电池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动汽车
CN117452235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南昌大学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漏液预警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4875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Reizo Maeda Method of detecting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
US2015024151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remaining-life estimation apparatus, battery pack, capacitor, electric vehicle, and battery remaining-life estimation method
CN106291372A (zh) * 2016-07-22 2017-01-0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788471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池循环寿命检测方法
US20190079139A1 (en) * 2017-09-12 2019-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dictive Battery Tes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596987A (zh) * 2018-11-21 2019-04-09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日历寿命测试方法
CN109856559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锂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10221224A (zh) * 2019-07-01 2019-09-10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20474A (zh) * 2019-05-28 2019-10-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型的寿命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4875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Reizo Maeda Method of detecting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
US2015024151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Sony Corporation Battery remaining-life estimation apparatus, battery pack, capacitor, electric vehicle, and battery remaining-life estimation method
CN106291372A (zh) * 2016-07-22 2017-01-0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788471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池循环寿命检测方法
US20190079139A1 (en) * 2017-09-12 2019-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redictive Battery Tes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596987A (zh) * 2018-11-21 2019-04-09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日历寿命测试方法
CN109856559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锂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10320474A (zh) * 2019-05-28 2019-10-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型的寿命预测方法
CN110221224A (zh) * 2019-07-01 2019-09-10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688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2816889B (zh) * 2020-12-30 2023-02-03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2782592A (zh) * 2021-03-26 2021-05-1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方城县供电公司 一种蓄电池寿命检测系统
CN115179811A (zh) * 2021-04-06 2022-10-1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动汽车电池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混动汽车
CN113419185A (zh) * 2021-06-22 2021-09-21 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容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419185B (zh) * 2021-06-22 2024-02-02 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容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7452235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南昌大学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漏液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452235B (zh) * 2023-12-22 2024-04-19 南昌大学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漏液预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6530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6530B (zh) 锂离子蓄电池单体寿命检测方法
Zheng et al. Fault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diagnosis method for series-connected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based on capacity estimation
Lu et al. A method of cell-to-cell variation evaluation for battery packs in electric vehicles with charging cloud data
CN106443474B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寿命衰退特征快速识别的方法
CN102508165B (zh) 一种评价磷酸铁锂电池自放电一致性的方法
CN105319515B (zh)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联合估算方法
CN102468521B (zh)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65710B (zh) 用于估计蓄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61075B (zh) 一种确定动力电池sop的方法
Motloch et al. High-power battery testing procedures and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for HEV's
CN111722118B (zh) 一种基于soc-ocv优化曲线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
EP359470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ervice capacity and state of health of minimum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system
CN109307821B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的老化性能测试方法
CN112180274B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快速检测测评方法
CN110244234A (zh) 一种电池加速寿命测试方法
CN113109729B (zh) 基于加速老化试验与实车工况的车用动力电池soh评估方法
CN103884991A (zh) 一种单体电池直流内阻的测试方法
CN109358293B (zh) 基于ip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
CN111537885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多时间尺度短路电阻估计方法
Tan et al. Joint estimation of ternary lithium-ion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and state of power based on dual polarization model
CN104950263A (zh) 汽车动力电池soc的估算方法
CN110988728B (zh) 一种锂电池包内部连接异常快速诊断方法
CN113777501A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soh的估算方法
CN113884932A (zh) 电池使用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184963A (zh) 一种快速同步测试电池最大脉冲电流、峰值功率和直流内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