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4255A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74255A CN111674255A CN202010555135.XA CN202010555135A CN111674255A CN 111674255 A CN111674255 A CN 111674255A CN 202010555135 A CN202010555135 A CN 202010555135A CN 111674255 A CN111674255 A CN 1116742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shaft
- gear
- shaft
- drive
- ro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3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gea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50—Architecture of the drivelin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or kind of transmiss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其中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传动轴平行且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能够带动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用于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且传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相连接,第四传动轴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相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车辆通常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它既具有发动机动力性好、反应快和工作时间长的优点,又具有电动机无污染和低噪声的好处。再加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能耗低、排放低,开始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目前,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案通常是在变速器和发动机之间增加一个电机和离合器,或者增加一对齿轮以及电机驱动装置,以实现车辆的纯电动驱动,制动能量回收,加速增扭等功能。
但是,该方案不能依靠电机调速,仍然需要通过切换双离合器进行换挡,并且换挡品质不高,软件控制难度很大,而且油耗的降低幅度较小。另外,目前常见的双电机混合驱动装置均沿车辆的横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布置,由于车辆横向空间较为狭窄,使得驱动装置往往非常紧凑,传动装置空间受限,相应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能够解决传动装置空间受限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发动机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
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所述第二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连接有电动机和第三齿轮,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机构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所述第五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同步机构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断开装置和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的主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的从动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相啮合,且所述第七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的传动比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传动比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同步机构和所述第七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电动机和所述第三齿轮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后轮驱动轴和前轮驱动轴,所述后轮差动装置通过所述后轮驱动轴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后轮,所述前轮差动装置通过所述前轮驱动轴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前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和所述第四传动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车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平行设置,并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第二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均与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使得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整体上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由于车辆在车辆的前进方向空间较大,这能够解决传统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空间受限的问题,各传动部件能够获得较大的设计空间,有利于降低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驱动组件;11、发动机;12、第一传动轴;121、第一齿轮;122、第六齿轮;13、连接断开装置;14、第五传动轴;2、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轴;211、第二齿轮;212、第三齿轮;213、第七齿轮;22、第一同步机构;23、电动机;24、发电机;3、第二传动组件;31、第三传动轴;311、第四齿轮;32、第四传动轴;321、第五齿轮;33、第二同步机构;34、第三同步机构;35、后轮驱动轴;36、前轮驱动轴;100、后轮差动装置;101、前轮差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第一传动组件2和第二传动组件3,第一传动组件2分别连接于驱动组件1和第二传动组件3之间,能够将驱动组件1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组件3上,第二传动组件3能够将动力分别或同时传递至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上。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包括发动机11和第一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2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连接于发动机11的输出轴上,用于将发动机11的动力引出,使得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能够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优选地,驱动组件1还包括连接断开装置13和第五传动轴14,第五传动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发动机11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断开装置13的主动端,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断开装置13的从动端,使得第一传动轴12通过连接断开装置13与发动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发动机11动力输出的切断与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断开装置13可以是离合器,有利于实现发动机11输出轴与外界传动部件的分离和接合。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五传动轴14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上,有利于保证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五传动轴14的顺畅转动,提高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优选地,第一传动组件2还包括发电机24,发电机24的输入轴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2上,使得发动机11输出的动力能够源源不断驱动发电机24发电,为车辆提供充足的电能,能够解决纯电动车辆续航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具体地,发电机24的输入轴设置为与第一传动轴12共用同一轴,有利于节省发电机24的占用空间,便于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各部件的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与第一传动轴12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传动轴21。第一传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1,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1,第二齿轮211与第一齿轮121相啮合。具体地,第二齿轮2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轴21上,有利于使第二齿轮211相对于第二传动轴21转动顺畅,摩擦阻力小。优选地,第二传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22,第一同步机构22能够与第二齿轮211接合或分离,当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接合后,第一齿轮121能够通过第二齿轮211带动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分离后,第一齿轮121仅能够带动第二齿轮211空转。值得说明的是,第二传动轴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上,有利于保证第二传动轴21的顺畅转动,提高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更为优选地,第一传动轴12的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122,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七齿轮213,第六齿轮122和第七齿轮213相啮合,第一同步机构22能够与第七齿轮213接合或分离,当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七齿轮213接合后,第六齿轮122能够通过第七齿轮213带动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当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七齿轮213分离后,第六齿轮122仅能够带动第七齿轮213空转。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同步机构22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之间的第二传动轴21上,使得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能够分别通过向第一同步机构22靠近并接合,实现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能够分别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优选地,第二齿轮211和第一齿轮121的传动比设置为与第七齿轮213和第六齿轮122的传动比不同,使得在第一传动轴12的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传动轴21能够获得不同的转速,从而实现两档变速,有利于使发动机11处于最经济的工作模式,使发动机11油耗大大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2还包括电动机23和第三齿轮212,电动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21上,用于将自身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21上,实现电动机23驱动;第三齿轮212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21上,用于将第二传动轴21的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组件3中。具体地,电动机23连接于第七齿轮213和第三齿轮212之间的第二传动轴21上,有利于减小电动机23占用的空间,便于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各部件的布置。优选地,电动机23的输出轴设置为与第二传动轴21共用同一轴,有利于节省电动机23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使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中各部件的布置方便。
优选地,第二传动轴21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第二轴部与第一轴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11、第一同步机构22和第七齿轮213连接于第一轴部上,电动机23的输出轴和第三齿轮212均连接于第二轴部上,使得第二传动轴21能够从一端接收动力,另一端向外传递动力。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上,有利于保证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的顺畅转动,提高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3包括与第二传动轴21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能够分别或同时与第二传动轴21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轴31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100相连接,第四传动轴32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101相连接,使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能够实现车辆的单独后轮驱动、单独前轮驱动以及四轮驱动。更为优选地,第三传动轴31与第一传动轴12同轴设置,第四传动轴32与第二传动轴21平行间隔设置,使得各传动轴在车辆的车架上布置均匀。值得说明的是,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上,有利于保证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的顺畅转动,提高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优选地,第三传动轴3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11,第四齿轮311与第三齿轮212相啮合。具体地,第四齿轮3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三传动轴31上,有利于使第四齿轮311相对于第三传动轴31转动顺畅,摩擦阻力小。优选地,第三传动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33,第二同步机构33能够与第四齿轮311接合或分离,当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后,第三齿轮212能够通过第四齿轮311带动第二同步机构33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当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分离后,第三齿轮212仅能够带动第四齿轮311空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传动轴32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321,第五齿轮321与第三齿轮212相啮合。具体地,第五齿轮32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四传动轴32上,有利于使第五齿轮321相对于第四传动轴32的转动顺畅,摩擦阻力小。优选地,第四传动轴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34,第三同步机构34能够与第五齿轮321接合或分离,当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后,第三齿轮212能够通过第五齿轮321带动第三同步机构34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当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分离后,第三齿轮212仅能够带动第五齿轮321空转。
优选地,第二传动组件3还包括后轮驱动轴35和前轮驱动轴36,后轮驱动轴3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后轮相连接,用于驱动后轮转动;前轮驱动轴3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轮相连接,用于驱动前轮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后轮差动装置100通过后轮驱动轴35连接于车辆的后轮,前轮差动装置101通过前轮驱动轴36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使得第三传动轴31传递的动力能够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第四传动轴32传递的动力能够通过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1、车辆后轮由发动机11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此时,电动机23跟随第二传动轴21转动,不产生驱动力。
2、车辆前轮由发动机11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动力经第四传动轴32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前轮转动。此时,电动机23跟随第二传动轴21转动,不产生驱动力。
3、车辆四轮由发动机11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分别通过第四齿轮311和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转动,最后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分别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和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后轮和前轮共同转动。此时,电动机23跟随第二传动轴21转动,不产生驱动力。
4、车辆后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不接合,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绕第二传动轴21空转,发动机11的驱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
5、车辆前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不接合,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绕第二传动轴21空转,发动机11的驱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动力经第四传动轴32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前轮转动。
6、车辆四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不接合,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绕第二传动轴21空转,发动机11的驱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分别通过第四齿轮311和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转动,最后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分别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和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后轮和前轮共同转动。
7、车辆后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不发电:
发动机11不工作,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断开状态,发电机24不发电。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
8、车辆前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不发电:
发动机11不工作,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断开状态,发电机24不发电。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动力经第四传动轴32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前轮转动。
9、车辆四轮纯电动机23驱动,发动机11不发电:
发动机11不工作,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断开状态,发电机24不发电。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分别通过第四齿轮311和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转动,最后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分别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和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后轮和前轮共同转动。
10、车辆后轮混合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
同时,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轴21同时由电动机23和发动机11驱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
11、车辆前轮混合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动力经第四传动轴32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前轮转动。
同时,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轴21同时由电动机23和发动机11驱动,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四传动轴32转动,动力经第四传动轴32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带动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前轮转动。
12、车辆四轮混合驱动,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接合,第一传动轴12通过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中的一个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分别通过第四齿轮311和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转动,最后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分别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和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后轮和前轮共同转动。
同时,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转动,使得第二传动轴21同时由电动机23和发动机11驱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三同步机构34与第五齿轮321接合,第二传动轴21分别通过第四齿轮311和第五齿轮32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转动,最后通过后轮差动装置100和前轮差动装置101分别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和前轮驱动轴36转动,驱动车辆后轮和前轮共同转动。
13、车辆倒车,发动机11不发电:
发动机11不工作,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断开状态,发电机24不发电。
电动机23利用车辆存储的电能产生反向驱动力,带动第二传动轴21反向转动,第二同步机构33与第四齿轮311接合,第二传动轴21通过第四齿轮311将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轴31上,带动第三传动轴31转动,动力经第三传动轴31和后轮差动装置100带动后轮驱动轴35转动,驱动车辆后轮转动。
14、车辆静止,发动机11发电:
发动机11处于工作状态,连接断开装置13处于连接状态,第一传动轴12在发动机11的带动下转动,此时发电机24进行发电。第一同步机构22与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不接合,第二齿轮211和第七齿轮213均绕第二传动轴21空转,发动机11的驱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二传动轴21上;
此时,电动机23跟随第二传动轴21同样不转动,不产生驱动力,因此没有驱动力传递到后轮驱动轴35和前轮驱动轴36上,车辆后轮和前轮均不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该混合动力车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该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11不论在车速高时参与驱动还是在车速低时不参与驱动,都处在最经济的工作模式,使得发动机11的油耗大幅降低。另外,由于该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驱动装置中的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难度低,能够降低该混合动力车辆的制造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1),包括发动机(11)和第一传动轴(12),所述第一传动轴(12)沿车辆的前进方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连接有第一齿轮(121);
第一传动组件(2),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2)平行设置的第二传动轴(21),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1),所述第二齿轮(211)与所述第一齿轮(121)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同步机构(22),所述第二齿轮(21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连接有电动机(23)和第三齿轮(212),所述电动机(2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1)转动;
第二传动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1)平行设置的第三传动轴(31)和第四传动轴(32),所述第三传动轴(31)用于与后轮差动装置(100)相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32)用于与前轮差动装置(101)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311),所述第四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三传动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机构(33),所述第四齿轮(31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机构(33)同步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321),所述第五齿轮(32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相啮合,所述第四传动轴(3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同步机构(34),所述第五齿轮(321)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同步机构(34)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还包括连接断开装置(13)和第五传动轴(14),所述第五传动轴(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13)的主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2)连接于所述连接断开装置(13)的从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连接有第六齿轮(122),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七齿轮(213),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211)和所述第七齿轮(213)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所述第六齿轮(122)和所述第七齿轮(213)相啮合,且所述第七齿轮(21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齿轮(213)和所述第六齿轮(122)的传动比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齿轮(211)和所述第一齿轮(121)的传动比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3)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213)和所述第三齿轮(212)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21)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与所述第一轴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11)、所述第一同步机构(22)和所述第七齿轮(213)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电动机(23)和所述第三齿轮(212)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还包括发电机(24),所述发电机(24)的输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还包括后轮驱动轴(35)和前轮驱动轴(36),所述后轮差动装置(100)通过所述后轮驱动轴(35)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后轮,所述前轮差动装置(101)通过所述前轮驱动轴(36)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前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21)、所述第三传动轴(31)和所述第四传动轴(32)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车架上。
10.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55135.XA CN111674255B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PCT/CN2021/098054 WO2021254159A1 (zh) | 2020-06-17 | 2021-06-03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55135.XA CN111674255B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74255A true CN111674255A (zh) | 2020-09-18 |
CN111674255B CN111674255B (zh) | 2022-02-18 |
Family
ID=7245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55135.XA Active CN111674255B (zh) | 2020-06-17 | 2020-06-17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74255B (zh) |
WO (1) | WO202125415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9185A (zh) * | 2020-11-25 | 2021-02-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
WO2021254159A1 (zh) * | 2020-06-17 | 2021-12-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WO2022142897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纵置车辆动力总成及车辆动力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35100A (zh) * | 2022-02-21 | 2022-05-0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18871A (ja) * | 2010-04-05 | 2011-11-04 | Toyota Motor Corp | スタンバイ四輪駆動車 |
CN107539115A (zh) * | 2017-10-10 | 2018-01-05 | 吉林大学 |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
CN108473042A (zh) * | 2015-12-07 | 2018-08-31 | 德纳重型车辆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混合动力动力系和双范围断开轮轴的商用车辆的分布式传动系架构 |
CN110834532A (zh) * | 2019-11-04 | 2020-02-2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 |
JP2020044958A (ja) * | 2018-09-19 | 2020-03-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
CN111098688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11396B1 (fr) * | 2000-07-06 | 2002-12-06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Boite de vitesse mecanique, pour un vehicule a propulsion hybride |
CN111674255B (zh) * | 2020-06-17 | 2022-02-18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
2020
- 2020-06-17 CN CN202010555135.XA patent/CN111674255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03 WO PCT/CN2021/098054 patent/WO202125415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18871A (ja) * | 2010-04-05 | 2011-11-04 | Toyota Motor Corp | スタンバイ四輪駆動車 |
CN108473042A (zh) * | 2015-12-07 | 2018-08-31 | 德纳重型车辆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混合动力动力系和双范围断开轮轴的商用车辆的分布式传动系架构 |
CN107539115A (zh) * | 2017-10-10 | 2018-01-05 | 吉林大学 |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
JP2020044958A (ja) * | 2018-09-19 | 2020-03-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
CN110834532A (zh) * | 2019-11-04 | 2020-02-2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 |
CN111098688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54159A1 (zh) * | 2020-06-17 | 2021-12-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CN112389185A (zh) * | 2020-11-25 | 2021-02-2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
CN112389185B (zh) * | 2020-11-25 | 2021-12-10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
WO2022142897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纵置车辆动力总成及车辆动力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54159A1 (zh) | 2021-12-23 |
CN111674255B (zh) | 2022-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74255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 | |
CN214564580U (zh) | 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13232501B (zh) |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10578772A (zh) | 一种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 | |
CN113348101B (zh) | 混合动力系统 | |
CN216709004U (zh) |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WO2023273007A1 (zh) | 车辆混合动力总成、控制方法及车辆 | |
CN111791694A (zh) | 同轴式两挡驱动系统 | |
CN110758082B (zh) |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耦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283891U (zh) | 同轴式两挡驱动系统 | |
CN220378803U (zh) | 一种纵置两档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 | |
CN217994129U (zh) |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2224009A (zh) | 一种防止能量浪费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 |
WO2023124184A1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 | |
CN110758083A (zh) |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2111557A1 (zh)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 |
CN215621354U (zh) | 一种带脱开的同轴集成式双电机附庸双速比电驱动总成 | |
CN210623490U (zh) | 一种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 | |
CN111114279B (zh)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 |
CN216424061U (zh) | 动力驱动系统和车辆 | |
CN112477571A (zh) | 一种多电机驱动装置和电动车辆 | |
WO2020177013A1 (zh) | 混合动力系统 | |
CN219789894U (zh) |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总成纵置结构驱动装置 | |
CN220720800U (zh) | 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
CN215552537U (zh) | 一种单电机电驱动力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