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4549B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4549B CN111664549B CN202010523966.9A CN202010523966A CN111664549B CN 111664549 B CN111664549 B CN 111664549B CN 202010523966 A CN202010523966 A CN 202010523966A CN 111664549 B CN111664549 B CN 1116645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door heat
- outdoor
- heat exchanger
- defrosting
- heat exchang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至少一个室外机模块,各室外机模块包括: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其用于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并列设置的多个室外换热器;多个液管节流装置;多个室外风机,其且分别与其对应的室外换热器形成一风场;除霜回路,其将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并对应选择多个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而使制冷剂流入;分隔装置,其用于分隔相邻风场;在多个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除霜时,控制装置对多个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轮换除霜。本发明用于在全工况范围下实现空调器的不间断连续制热,除霜效果好,且在存在多个室外机模块时,多个室外机换热器轮换除霜,减小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的技术日益成熟,其在家用和商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空气源热泵多联机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和至少一个室外机模块,其中在室内机存在两个及以上时,各室内机并列布置且每个室内机具有室内换热器及对应的室内风机,在室外机模块存在两个及以上时,各室外机模块并列布置且每个室外机模块具有通过连接管路相连通的变频压缩机、四通阀、节流元件、至少一个室外换热器及室外风机,在一个室外机模块存在至少两个室外换热器时,各室外换热器并列布置。
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时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在室外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室外换热器空气侧会结霜,随着结霜量的增加,蒸发器表面会逐渐被堵塞,导致室外换热器表面换热系数减小,气体流动阻力增大,严重影响机器制热效果,因此,机组需要定期进行除霜。
目前大多采用逆向除霜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四通阀打开换向,将室外机切换为冷凝器,利用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显热和冷凝潜热除霜,其化霜速度快且可靠性好。但是除霜时制热运行会停止,同时由于室内机换热器切换为蒸发器,会从室内吸收热量,室内温度下降比较明显,严重影响室内热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不间断制热除霜方式,通过多个并列式室外换热器轮换除霜,即控制每次只有一台室外换热器除霜,其他室外换热器仍维持制热运行,来实现不间断制热。但是在轮换除霜时,并列式室外换热器的风场未进行分区隔离,导致处于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仍有风通过,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除霜下的室外换热器会出现冷凝负荷过大而无法除霜的情况,导致除霜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用于在全工况范围下实现空调器的不间断连续制热,除霜效果好,且在存在多个室外机模块时,多个室外机换热器轮换除霜,减小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
至少一个室内机;。
至少一个室外机模块,各室外机模块包括:
压缩机;
流路切换装置,其用于切换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
并列设置的多个室外换热器;
多个液管节流装置,其各自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换热器;
多个室外风机,其各自对应多个室外换热器,且分别与其对应的室外换热器形成一风场;
除霜回路,其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并对应选择多个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而使制冷剂流入;
分隔装置,其用于分隔相邻风场;
控制装置,其控制各流路切换装置、各液管节流装置、各室外风机和各除霜回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除霜时,所述控制装置对各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轮换除霜;
在轮换除霜时,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流路切换装置打开,控制所述除霜回路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切断与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并关闭与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对应的室外风机,使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剩余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
这样,由于分隔装置将各室外机模块中室外换热器所在的风场隔开,相邻风场互不干涉,通常制热或制冷运行时,各室外换热器所在风场可同时运行,当空调器进行轮换除霜时,正在除霜的室外换热器所在风场内的室外风机关闭并在转入通常制热模式时重新开启,同时其余室外换热器所在风场内的室外风机开启,由于分隔装置的存在,使得即使开启的室外风机对相邻的正在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也不会造成影响,防止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出现冷凝负荷过大而无法除霜的情况,实现空调器在提高除霜效果的同时实现全工况下不间断制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
至少一个室内机;
至少一个室外机模块,各室外机模块包括:
压缩机;
流路切换装置,其用于切换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
并列设置的多个室外换热器;
多个液管节流装置,其各自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换热器;
至少一个室外风机,其数量少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数量;
除霜回路,其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并对应选择多个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而使制冷剂流入;
分隔装置,其用于选择性地使任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形成风屏;
控制装置,其控制各流路切换装置、各液管节流装置、各室外风机、各除霜回路和各分隔装置;
在多个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除霜时,所述控制装置对各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轮换除霜;
在轮换除霜时,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流路切换装置打开,控制所述除霜回路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切断与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并控制所述分隔装置以在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之间形成风屏,使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剩余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霜回路包括:
多个除霜分支,其分别与各室外机模块中的多个室外换热器对应;
多个节流装置,其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除霜分支上,且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各室外机模块中存在室外换热器处于正在除霜时,提高所述室外机模块中其余正在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对应的室外风机的转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管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若达到第一预设除霜时间,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若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气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室外换热器对应的室外风机打开;
控制断开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除霜回路;
控制打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有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轮换除霜完成时对应的各完成时间中至少一个达到第二预设除霜时间时,选择逆向除霜运行模式作为下一次的除霜运行的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若达到第一预设除霜时间,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并控制所述分隔装置使所述室外风机能够向所述室外换热器送风、控制断开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除霜回路、且打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若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气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并控制所述分隔装置使所述室外风机能够向所述室外换热器送风、控制断开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除霜回路、且打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量;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多个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量进行轮换除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液管温度;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液管温度越大,其对应的结霜量越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室外机模块还包括:
机壳,所述分隔装置设于所述机壳的内部,且所述分隔装置将所述机壳分为多个风道,每个风道内设置有所述室外机中的一个室外换热器及其对应的室外风机;
其中,每个风道及其内的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形成一风道系统;
各风道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进行除霜的除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轮换除霜运行模式时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正在进行除霜时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处于轮换除霜运行模式时室内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中室外机模块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中室外机模块中分隔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中室外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实施例中室外机模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空调器的基本运行原理]
空调的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室外机是指包括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部分以及包括室外热交换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空调器]
在本申请中,室外机模块类似于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参考图1,本申请空调器指多联机空调器。
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其均并列布置。
每个室内机分别包括室内换热器5-1至5-4(即如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室内风机6-1至6-4,室内风机6-1至6-4用于分别将室内换热器5-1至5-4产生的冷气或热气吹向室内空间。
空调器包括至少一个室外机模块,图1中示出室外机模块A和A',其均并列布置。
室外机模块A和A'每个分别包括压缩机1、流路切换装置2、并列设置的多个室外换热器、多个液管节流装置、多个室外风机、除霜回路和分隔装置16。
室外机模块A和A'中的结构均相同。
以室外机模块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流路切换装置2切换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在本申请中,流路切换装置2为四通阀,其具有四个端子C、D、S和E。
在四通阀掉电时,默认C和D相连,S和E相连,使室内机换热器5-1至5-4用作蒸发器,空调器制冷。
在四通阀上电换向时,C和S相连,D和E相连,使室内机换热器5-1至5-4用作冷凝器,空调器制热。
室外换热器的数量可以与室外风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或者同属于同一室外机模块的多个室外换热器可以共用数量较少的室外风机,例如,同属于同一个室外机模块A或A'的两个室外换热器共用同一个室外风机。
如图1所示,室外换热器的数量与室外风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时。
室外机模块A具有室外换热器11-1(11-2)、室外风机12-1(12-2)、连接室内换热器5-1至5-4的液管和室外换热器11-1的液管的液管节流装置10-1(10-2)、以及连接室外换热器11-1(11-2)的气管和压缩机1回气口之间的气管节流装置13-1(13-2)。
室外风机12-1和12-2分别独立地受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且与其对应的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形成各自的风场。
分隔装置16,其用于隔开相邻风场,使各自风场相互独立且不受影响。
即,在室外风机12-1运行时,其不会将风吹向室外换热器11-1,而在室外风机12-2运行且室外风机12-1不运行时,其不会将风吹向室外换热器11-2。
分隔装置16的具体结构见下文描述。
在同属于同一室外机模块A或A'的室外换热器共用同一个室外风机时,即,室外机模块A具有室外换热器11-1(11-2)、一个室外风机(未示出,本文出于方便阐述,记为F)、连接室内换热器5-1至5-4的液管和室外换热器11-1的液管的液管节流装置10-1(10-2)、以及连接室外换热器11-1(11-2)的气管和压缩机1回气口之间的气管节流装置13-1(13-2)。
室外风机F受控制装置的控制,用于与室外换热器11-1和/或11-2与流动空气进行换热。
分隔装置(未示出,本文出于方便阐述,记为S),其受控制于控制装置,实现可选择性地在同属于同一个室外机模块A或A'中两个室外换热器之一11-1或11-2与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
即,在需要对一个室外机模块A或A'中的其中一个室外换热器例如室外换热器11-1进行除霜时,则控制分隔装置S将室外换热器11-1与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使在室外换热器11-1位于隔风区,且室外换热器11-2和室外风机F位于送风区,保证在室外换热器11-1进行除霜时免受室外风机F产生的风的影响。
在需要对一个室外机模块A或A'中的其中一个室外换热器例如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则控制分隔装置S将室外换热器11-2与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使在室外换热器11-2位于隔风区,且室外换热器11-1和室外风机F位于送风区,保证在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免受室外风机F产生的风的影响。
分隔装置S的具体结构见下文描述。
除霜回路将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并对应选择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中的一个而使制冷剂流入。即,在对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后,不同时分别通过除霜回路流入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即轮换流入室外换热器11-1和11-2。
参考图1,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室外换热器11-1的液管之间设置有除霜支路15-1',且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室外换热器11-2的液管之间设置有除霜支路15-2'。
在除霜支路15-1'上设置有节流装置15-1,用于在打开时压缩机1排出的部分制冷剂能够通过该节流装置15-1节流到合适的压力而进入室外换热器11-1进行热交换除霜。
在除霜支路15-2'上设置有节流装置15-2,用于在打开时压缩机1排出的部分制冷剂能够通过该节流装置15-2节流到合适的压力而进入室外换热器11-2进行热交换除霜。
为了避免在对室外换热器11-1或11-2进行除霜而不间断制热时,流经室内换热器5-1至5-4的制冷剂经过热交换后再流入室外换热器11-1或11-2,该除霜支路15-1'的一端形成在液管节流装置10-1和室外换热器11-1的液管之间的管路上,且该除霜支路15-2'的一端形成在液管节流装置10-2和室外换热器11-2的液管之间的管路上。
类似地,参考图1,可以获取室外机模块A'的结构,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室外机模块A'的结构如室外机模块A的结构。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室外机模块A和A'中的流路切换装置2、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各除霜回路(即节流装置15-1和15-2)、室外风机12-1和12-2。
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节流装置15-1和15-2均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节流毛细管和单向阀的组合、节流毛细管和电磁阀的组合、或双向热力膨胀阀等。
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节流毛细管、节流毛细管和单向阀的组合、节流毛细管和电磁阀的组合、双向热力膨胀阀等。
[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空调器具有通常制热运行模式、通常制冷运行模式、逆向除霜运行模式、以及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与空调器的普通制热运行模式无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处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时,参考图1,室外机模块A/A'中的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均打开,节流装置15-1和15-2均关闭,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均打开,室外风机12-1和12-2均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室外机模块A/A'中只存在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共用的一个室外风机F时,就打开该室外风机F。四通阀上电换向,使D和E连通且C和S连通,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经过D和E将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经过气侧截止阀3和第一延长配管4进入室内换热器5-1至5-4,在室内换热器5-1至5-4内部热交换后冷凝放热,成为液态冷媒,随后冷媒经过室内机侧节流装置7-1至7-4、第二延长配管8和液侧截止阀9,进入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节流至低温低压气液两态,随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内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出来的冷媒经过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节流后通过C和S进入气液分离器14,最后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完成制热循环。
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中的冷媒流向如图1中实现箭头所示方向。
在整个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中,室外风机12-1和12-2始终打开或者室外风机F始终打开。
通常制冷运行模式
通常制冷运行模式与空调器的普通制冷运行模式无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处于通常制冷运行模式时,参考图1,室外机模块A/A'中的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均打开,节流装置15-1和15-2均关闭,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均打开,室外风机12-1和12-2均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室外机模块A/A'中只存在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共用的一个室外风机F时,就打开该室外风机F。
四通阀断电,默认D和C连通且E和S连通,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经过D和C将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经过气管节流装置13-1和13-2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在室外换热器11-1和11-2热交换后冷凝放热,成为液态冷媒,随后冷媒经过液管节流装置10-1和10-2、液侧截止阀9和第二延长配管8,进入室内换热器5-1至5-4内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室内换热器5-1至5-4出来的冷媒经过第一延长配管4、气侧截止阀3和四通阀的E和S进入气液分离器14,最后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完成制冷循环。
在整个通常制冷运行模式中,室外风机12-1和12-2始终打开或者室外风机F始终打开。
逆向除霜运行模式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检测判定室外换热器11-1和/或11-2需要除霜时,压缩机1首先降频或直接停机,室内风机6-1至6-4及室外风机12-1和12-2(或者室外风机F)停止运行。
然后,四通阀断电换向,压缩机1启动,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作为冷凝器执行,开始化霜,即停止对所有室内机的制热而对所有的室外换热器11-1和11-2进行除霜。
在完成除霜后,压缩机1停机;然后,四通阀上电换向,压缩机1重新启动,室外风机112-1和12-2重新启动(或者室外风机F重新启动),室内风机6-1至6-4按防冷风程序运行,空调器重新进入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该防冷风程序运行可以为:通过检测室内盘管温度来控制室内风机6-1至6-4的动作,例如,可以在检测到室内盘管温度到第一温度(例如20℃)时,控制室内风机6-1至6-4以微风开始运行,并根据室内盘管温度对室内风机转速进行逐级升速运行控制;当室内盘管温度到达第二温度(例如38℃),控制室内风机6-1至6-4的转速按照设定转速运行。
该逆向除霜运行模式的优点是除霜干净,但由于除霜期间制热运行停止,室内温度下降比较明显,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该轮换除霜运行模式是在需要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且仍希望室内机具有一定制热能力的情况下运行的,使得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同时,空调器可以保持不间断制热,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增强用户制热舒适性。
在室外机模块A和A'中存在多个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多个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执行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以室外机模块A中室外换热器11-1和11-2需要进行除霜进行说明。
S1:流程开始。
S2:空调器执行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S3:判断室外换热器11-1和11-2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若是,进入S4,若否,继续执行S2的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对于除霜条件的判断,可根据现有判断依据来进行,例如,根据压缩机1运行时间以及环境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之间的温差作为判据来判断。
S4:判断除霜时间t是否大与第一预设除霜时间T1,若是,进行到S5中的逆向除霜运行模式,若否,则对多个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执行S9中的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在空调器安装后首次运行时,除霜时间t初始化为0。此后,在每次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包括执行逆向除霜运行模式和执行轮换除霜运行模式)并完成除霜后,更新除霜时间t。
针对于逆向除霜运行模式,室外机模块A中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同时执行除霜,室外换热器11-1和11-2除霜完毕后的时间作为除霜时间t。
针对于轮换除霜运行模式,室外机模块A中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交替进行除霜,室外换热器11-1除霜完毕后的时间作为t1,室外换热器11-2除霜完毕后的时间作为t2,选择t1和t2之间的最大值作为除霜时间t。
通过判断除霜时间t与第一预设时间T1的关系,确定空调器下一次要执行的除霜运行模式是逆向除霜运行模式还是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S5:执行逆向除霜运行模式,并进行到S6。
该逆向除霜运行模式的除霜过程参见如上描述。
S6:判断除霜是否结束。
此处的除霜结束条件,可以判断除霜时间t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T2,或者室外机盘管温度t是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D1;若满足两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则表示除霜结束,否则继续进行判断。
当然,除霜结束条件也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室外换热器的制冷剂流出侧的过冷度进行判断。
S7:若除霜结束,记录除霜时长t',并进行到S8;若否,继续执行S5中的逆向除霜运行模式。
针对于只有一个室外机模块A的情况,除霜时长t'为第一值t1'。
针对于两个室外机模块A和A'的情况,除霜时间t'有两个值,记为第一值t1'和第二值t2'。
S8:根据除霜时长获取除霜时间t。
在S8中,针对于只有一个室外机模块A的情况,除霜时间t=t1'。
针对于两个室外机模块A和A'的情况,除霜时间t为t1'和t2'中较大值。
S9:针对多个除霜换热器依次执行轮换除霜运行模式。
根据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即,除霜换热器)的结霜量,对室外换热器11-1和11-2进行轮换除霜。
可以根据结霜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依次进行除霜。
可通过检测装置(未示出)检测表征结霜量的指标进行结霜量的判断,例如室外换热器11-1和11-2的加热能力、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室内机吹出温度、室外换热器的液管温度等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值得变化来预测室外换热器11-2和11-2的结霜量。
例如,利用室外换热器的液管温度来判断结霜量,在室外换热器的液管温度越小时,其结霜量越大。
假设室外换热器11-2的结霜量大于室外换热器11-1的结霜量,应首先对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以避免因室外换热器11-2过度结霜而影响其正常运行。此时室外换热器11-1处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即,室外换热器11-2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而室外换热器11-1作为蒸发器执行。
在完成对室外换热器11-2的除霜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模式后,再对室外换热器11-1进行除霜。
即,切换室外换热器11-1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而室外换热器11-2作为蒸发器执行。
每个除霜换热器进行除霜的过程参见图3进行描述。
在室外换热器的数量与室外风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参见图3,其示出每个除霜换热器处于轮换除霜运行模式时的流程图。S91:控制流路切换装置2打开(即通电),控制除霜回路使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与除霜换热器连通,切断与除霜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并关闭室外风机,剩余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
以室外机模块A中的室外换热器11-2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进入除霜过程,而室外换热器11-1作为蒸发器执行,保持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保持四通阀处于通电打开状态,控制除霜支路15-2上的节流装置15-2'打开,关闭室外风机12-2,关闭液管节流装置10-2,其余装置保持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中的状态相同。
再参见图1,实线箭头表示室外换热器11-1处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冷媒流向,虚线箭头表示室外换热器11-2除霜过程时的冷媒流向。
在进入轮换除霜运行模式时,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并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
其中一部分高温高压制冷剂经过D和E、气侧截止阀3和第一延长配管4进入室内换热器5-1至5-4,在室内换热器5-1至5-4内部热交换后冷凝放热,成为液态冷媒,随后冷媒经过室内机侧节流装置7-1至7-4、第二延长配管8和液侧截止阀9,进入液管节流装置10-1节流至低温低压气液两态,随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1-1内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室外换热器11-1出来的冷媒经过气管节流装置13-1节流后通过C和S进入气液分离器14,最后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
其中另一部分高温高压制冷剂经过除霜支路15-2'上的节流装置15-2节流到合适压力(如0.8MPa至1.0MPa),随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1-2放热除霜,流经气管节流装置13-2,与来自室外换热器11-1的冷媒汇合一起通过四通阀的C和S,进入气液分离器14,最后被吸入压缩机1压缩。
在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室外风机12-2已关闭而室外风机12-1仍开启散热,由于分隔装置16已分离室外换热器11-2所在的第一风场以及室外换热器12-1所在的第二风场,因此,即使室外风机12-1仍运行,对第一风场也不会产生影响。
由此,有效避免在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其表面有风吹过,进而防止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出现冷凝负荷过大而无法有效除霜的情况,可以实现全温区不间断制热。
此外,在室外风机12-2停止运行(即室外换热器11-2正在除霜)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外风机12-1的转速,进一步增强制热效果,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大大改善空调器制热能力及用户制热舒适性。
S92:判断除霜是否结束。
作为除霜结束条件可以判断除霜时长t1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间T3,或者室外换热器11-2的气管温度Tg是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Tm且压缩机1的吸气压力Ps是否大于等于设定压力Po;若满足两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则表示除霜结束,否则继续进行判断。
当然,除霜结束条件也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室外换热器11-2的制冷剂流出侧的过冷度进行判断。
S93:若除霜完毕后,记录除霜时长t';若否,继续执行S91。
针对于只有一个室外机模块A的情况,除霜时长t'有两个t1'和t2'。
针对于两个室外机模块A和A'的情况,除霜时间t'有四个值,记为t1'、t2'、t3'和t4'。
在室外换热器11-2除霜结束后,退出除霜过程,记录除霜时长t1',并此后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室外换热器11-2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具体包括:
(1)控制除霜支路15-2上的节流装置15-2'关闭;
(2)打开室外风机12-2;及
(3)打开液管节流装置10-2。
为了保证在例如室外换热器11-2除霜完毕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时,控制该室外换热器11-2的出口过热度,需要打开室外风机12-2和液管节流装置10-2、关闭节流装置15-2,且保持气管节流装置13-2至合适的开度,因此,在本申请中,气管节流装置13-2可以选择电子膨胀阀或双向热力膨胀阀。
此后,室外换热器11-1作为除霜换热器,进入除霜过程,而室外换热器11-2作为蒸发器,保持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保持四通阀处于打开通电状态,控制除霜支路15-1'上的节流装置15-1打开,关闭室外风机12-1,关闭液管节流装置10-1,其余装置保持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中的状态相同。
室外换热器11-1的除霜过程参见室外换热器11-2的除霜过程。
在室外换热器11-1进行除霜时,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在对室外换热器11-1进行除霜时,关闭室外风机12-1和液管节流装置10-1,打开节流装置15-1和气管节流装置13-1至合适的开度,来控制室外换热器11-1内的压力和冷媒流量。
因此,在本申请中,气管节流装置13-1和节流装置15-1选择电子膨胀阀或双向热力膨胀阀。
类似地,节流装置15-2也选择为电子膨胀阀或双向热力膨胀阀。
在室外换热器11-1除霜结束后,记录除霜时间t2',若否,继续执行除霜过程。
在室外机模块A/A'中只存在室外换热器11-1和11-2共用的一个室外风机F的情况下,与图3示出的轮换除霜模式的不同点仅在于S91中对室外风机的控制以及在退出轮换除霜运行过程后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时的室外机风机的控制。
S91:控制流路切换装置2打开,控制除霜回路使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与除霜换热器连通,切断与除霜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并控制分隔装置S使除霜换热器和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剩余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
以室外机模块A中的室外换热器11-2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进入除霜过程,而室外换热器11-1作为蒸发器执行,保持通常制热运行过程。
保持四通阀处于通电打开状态,控制除霜支路15-2上的节流装置15-2'打开,室外风机F打开但控制分隔装置S在室外换热器11-1和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此时室外风机F对室外换热器11-2送风),关闭液管节流装置10-2,其余装置保持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中的状态相同。
该除霜换热器所进行的除霜过程与如上所述的除霜过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其仍参见图1,实线箭头表示室外换热器11-1处于通常制热运行模式时的冷媒流向,虚线箭头表示室外换热器11-2除霜过程时的冷媒流向。
在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室外风机F始终打开保持室外换热器11-1的散热,但是分隔装置S将室外风机F产生的风场与室外换热器11-2隔离,因此,即使室外风机F仍运行,但对室外换热器11-2不会产生影响。
由此,有效避免在室外换热器11-2进行除霜时其表面有风吹过,进而防止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出现冷凝负荷过大而无法有效除霜的情况,可以实现全温区不间断制热。
此外,在某个室外机模块中存在正在除霜的除霜控制器时,可以提高室外风机F的转速,进一步增强制热效果,减小室内温度波动,大大改善空调器制热能力及用户制热舒适性。
室外换热器11-2退出除霜过程而进入通常制热运行过程,具体包括:
(1)控制除霜支路15-2上的节流装置15-2'关闭;
(2)控制分隔装置S使室外风机F能够向室外换热器11-2送风;及
(3)打开液管节流装置10-2。
此后,室外换热器11-1作为除霜换热器,进入除霜过程,而室外换热器11-2作为蒸发器,保持通常制热运行过程。参见图1中所增加的虚线框部分,在存在不止一个室外机模块时,例如除在室外机模块A和A'。
增加与室外机模块A并行布置的室外机模块A',在对室外机模块A和A'中所有的室外换热器(即室外机模块A的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以及室外机模块A'的室外机换热器11-1和11-2)进行除霜时,根据结霜量大小依次进行除霜,每次以一个室外换热器作为除霜换热器,其余三个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相比存在单一的室外机模块A或A'时,除霜换热器由1/2减小到1/4,进一步降低除霜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
且由于除霜换热器占室外换热器总数量较小,因此,在原有控制上适当缩短制热时间,增加除霜频率,也不会室内温度造成明显波动,同时还能减少结霜量和除霜时间,从而达到准无衰减制热的效果,实现全温区下的不间断制热。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在存在室外机模块A和A'时进行轮换除霜运行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中实线示出的)和存在单室外机模块A或A'时进行轮换除霜运行模式下的室内温度变化曲线(如凸4中虚线示出的),可知,本申请提出的方案能够保证全工况下、全系列产品都能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
当然,室外机模块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一个或两个,空调器也可以包括不止两个的室外机模块。
S10:根据除霜时长t'获取除霜时间t。
在S10中,针对于只有一个室外机模块A的情况,除霜时间t为t1'和t2'中较大值。
针对于两个室外机模块A和A'的情况,除霜时间t'为t1'、t2'、t3'和t4'中最大值。
分隔装置Ⅰ
在本申请中,例如针对于室外机模块A,室外换热器(下文称为第一换热器)11-1及其室外风机(下文称为第一风机)12-1,形成第一风场;室外换热器11-2(下文称为第二换热器)及其室外风机(下文称为第二风机)12-2,形成第二风场。
分隔装置16用于分隔第一风场和第二风场,使两者独立,即,风场互不干涉。
当然,在室外机模块A具有室外换热器时,也具有不止两个风场,分隔装置16用于分隔相邻风场。
分隔装置16可以为实现风场隔离的任何结构部件。
参考图5和图6其示出一种用于分隔第一风场和第二风场的分隔装置16。
为了建立独立的第一风场和第二风场,室外机模块A还包括机壳1'。
机壳1'可包括顶盖、前面板、后面板、侧面板和底板11'。
分隔装置16位于机壳1'内,将机壳1'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独立风道,分别为第一风道18和第二风道19。第一风机12-1和第一换热器11-1位于第一风道18内,第二风机12-2和第二换热器11-2位于第二风道19内。
第一换热器11-1、第一风道18、第一风机12-1形成第一风道系统,第二换热器11-2、第二风道19、第二风机12-2形成第二风道系统。第一风道系统与第二风道系统可以相互独立运行。
由于第一风道系统和第二风道系统被分隔装置16隔开,两系统在运行时各自的风场不会受到影响,正常运行时两个系统同时运行,当空调运行在制热除霜时,第一风道系统和第二风道系统可以采用交替除霜的形式。
例如当第一风道系统处于除霜状态时,第二风道系统继续制热运行;当第二风道系统处于除霜状态时,第一风道系统继续制热运行,如此,中央空调可以进行持续、不间断制热,避免相关技术中在空调制热除霜时必须停止制热所带来的无法持续制热的问题,可以提高制热效果和用户使用体验。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分隔装置16的立体图。
分隔装置16包括隔板161,隔板161垂直于底板11'安装,将机壳1'分隔为左右两个腔,定义左侧的腔为第一风道18,右侧的腔为第二风道19,第一换热器11-1位于左侧的第一风道18内,第二换热器11-2位于右侧的第二风道19内,第一风机12-1对应于第一风道18,第二风机12-2对应于第二风道19。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装置16还可包括连接梁组件162,通过连接梁组件162实现隔板161与机壳1'的可靠连接,连接形式可以是螺钉连接、或者螺钉与卡接配合的形式。
分隔装置Ⅱ
参考图7,其示出了在存在两个室外换热器共用一个室外风机F的情况下的分隔装置S的结构示意图。
以室外机模块A中分隔装置S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分隔装置S,其设于室外机模块A的机壳内,包括驱动模块S1、延伸引导部、以及可伸缩延展的遮风部S2,驱动模块受控于控制装置,并驱动遮风部S2沿延伸引导部运动,以使遮风部S2可选择地在两个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中之一与室外风机F之间形成风屏。
在遮风部S2展开后,机壳的内部包括:
送风区,室外风机F、进行制热的一个室外换热器位于送风区内;该送风区内的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保证空调器通常制热运行模式;
隔风区,进行除霜的一个室外换热器位于隔风区内;该隔风区内的室外换热器通过遮风部S2对室外风机产生的风进行遮挡,在隔风期间,作为冷凝器,通过高温高压液态冷媒实现除霜。
分隔装置S还包括容纳部S3,其设于两个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之间,以收纳遮风部S2。遮风部S2的一侧固定于容纳部S3内,另一侧可以沿延伸引导部自下向上运动。
延伸引导部包括第一导轨S4和第二导轨S5.
第一导轨S4的直线段位于两个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之间的一侧,第一导轨S4的弯曲段绕其中一个室外换热器11-1的顶部延伸至机壳的一内壁,其中,第一导轨S4的直线段的一端连接于容纳部S3开口处的一侧,第一导轨S4的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导轨S4的弯曲段的一端,第一导轨S4的弯曲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机壳的一内壁。
第二导轨S5的直线段位于两个室外换热器11-1和11-2之间的另一侧,第二导轨S5的弯曲段绕另一个所述室外换热器1-2的顶部延伸至机壳的另一内壁,其中,第二导轨S5的直线段的一端连接于所容纳部S3开口处的另一侧,第二导轨S5的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导轨S5的弯曲段的一端,第二导轨S5的弯曲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机壳的另一内壁。
通过设置两个导轨S4和S5对遮风部S2的伸缩延展运动过程进行引导,能够控制遮风部S2沿预设的轨迹进行运动。
分隔装置S还包括换向模块S6,其设于容纳部S3与延伸引导部之间,受控于控制装置,以将遮风部S2引导至第一导轨S3或第二导轨S5。
换向模块S6可以实现遮风部S2在两个导轨S4和S5之间选择性展开,引导到第一导轨S4或第二导轨S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模块S6可以为电磁吸合式或机械换向式。
如上所述的分隔装置16和S的结构仅是示例方案,其将除霜换热器与作为蒸发器的其他室外换热器在除霜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进行风场分隔的所有结构的变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
室外机模块,室外机模块包括:
机壳;
压缩机;
流路切换装置,其用于切换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流路;
并列设置的两个室外换热器;
两个液管节流装置,其各自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换热器;
室外风机,两个室外换热器共用所述室外风机;
除霜回路,其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支,并对应选择两个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而使制冷剂流入;
分隔装置,用于选择性地使任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形成风屏;
所述分隔装置设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分隔装置至少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延伸引导部、可伸缩延展的遮风部、容纳部以及换向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并驱动所述遮风部沿所述延伸引导部运动,以使所述遮风部可选择地在两个所述室外换热器之一与所述室外风机之间形成风屏;
所述容纳部设于两个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以收纳所述遮风部;
所述延伸引导部包括: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直线段位于两个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绕其中一个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机壳的一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导轨的直线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部开口处的一侧,所述第一导轨的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导轨的弯曲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壳的一内壁;
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直线段位于两个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绕另一个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另一内壁,其中,所述第二导轨的直线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部开口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轨的直线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导轨的弯曲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壳的另一内壁;
所述换向模块设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延伸引导部之间,受控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将所述遮风部引导至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
控制装置,其控制流路切换装置、各液管节流装置、室外风机、除霜回路和分隔装置;
在多个室外换热器需要进行除霜时,所述控制装置对各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轮换除霜;
在轮换除霜时,所述空调器控制所述流路切换装置打开,控制所述除霜回路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切断与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并控制所述分隔装置以在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之间形成风屏,使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作为除霜换热器执行,剩余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回路包括:
多个除霜分支,其分别与室外机模块中的多个室外换热器对应;
多个节流装置,其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除霜分支上,且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在对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时,若达到第一预设除霜时间,或者
若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气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且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设定值,所述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退出除霜过程,并控制所述分隔装置使所述室外风机能够向所述室外换热器送风、控制断开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除霜回路、且打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的液管节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量;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多个待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量进行轮换除霜。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23966.9A CN111664549B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空调器 |
PCT/CN2021/098800 WO2021249372A1 (zh) | 2020-06-10 | 2021-06-08 | 空调器 |
US18/063,204 US20230107874A1 (en) | 2020-06-10 | 2022-12-08 | Air condition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23966.9A CN111664549B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4549A CN111664549A (zh) | 2020-09-15 |
CN111664549B true CN111664549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7238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23966.9A Active CN111664549B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645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49372A1 (zh) * | 2020-06-10 | 2021-12-16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4002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3997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3996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4001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4000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3999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CN112443998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444003A (zh) * | 2020-11-30 | 2021-03-0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2539521B (zh) * | 2020-12-21 | 2022-0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多联机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EP4040056A1 (en) * | 2021-02-09 | 2022-08-10 | Daikin Europe N.V. | Heat-source side unit of a heat pump system with a refrigerant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frosting thereof |
CN112880049B (zh) * | 2021-02-22 | 2022-02-25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 |
CN113294895B (zh) * | 2021-05-31 | 2023-03-3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云空调室外机、云多联空调室外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587212A (zh) * | 2021-07-26 | 2021-11-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拖二空调室外机结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484741A (zh) * | 2022-01-29 | 2022-05-1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
CN114992799B (zh) * | 2022-05-05 | 2024-06-07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5235072B (zh) * | 2022-08-17 | 2024-04-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系统及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9753A (ja) * | 1996-09-13 | 1998-04-10 |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 Co Ltd | 換気式空気熱源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469926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改进的空调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1144996A (ja) * | 2010-01-14 | 2011-07-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調機 |
CN202973694U (zh) * | 2012-12-17 | 2013-06-05 | 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可互补除霜的双翅片双风机热泵系统 |
JP2016041988A (ja) * | 2014-08-18 | 2016-03-31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
CN106642403A (zh) * | 2017-02-23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CN107709900A (zh) * | 2015-07-06 | 2018-02-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0947A (zh) * | 2009-07-28 | 2016-06-08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热源单元 |
-
2020
- 2020-06-10 CN CN202010523966.9A patent/CN1116645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9753A (ja) * | 1996-09-13 | 1998-04-10 |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 Refrig Co Ltd | 換気式空気熱源空気調和装置 |
CN101469926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改进的空调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1144996A (ja) * | 2010-01-14 | 2011-07-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調機 |
CN202973694U (zh) * | 2012-12-17 | 2013-06-05 | 广州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可互补除霜的双翅片双风机热泵系统 |
JP2016041988A (ja) * | 2014-08-18 | 2016-03-31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
CN107709900A (zh) * | 2015-07-06 | 2018-02-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CN106642403A (zh) * | 2017-02-23 | 2017-05-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4549A (zh) | 202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664549B (zh) | 空调器 | |
JP3985394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KR101192346B1 (ko) | 히트 펌프식 급탕장치 | |
EP0279143B1 (en) | Integrated heat pump system | |
US4569207A (en) | Heat pump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 |
CN213841110U (zh) | 空调器 | |
US842433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1438109A (zh) | 可变容量多回路空调系统 | |
CN112444000A (zh) | 空调器 | |
CN112443999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2443997A (zh) | 空调器 | |
CN112444001A (zh) | 空调器 | |
EP1793179B1 (en) | Multi-type air conditioner | |
CN213841111U (zh) | 空调器 | |
KR102082881B1 (ko) |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 |
JP2022052743A (ja) | 冷暖房換気マルチ空気調和機 | |
JPH043865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H042076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4023387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14440401B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 |
JP547358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12443998A (zh) | 空调器 | |
CN113776162A (zh) | 空调器 | |
CN112444003A (zh) | 空调器 | |
CN112444002A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