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9720A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59720A CN111559720A CN201910112881.9A CN201910112881A CN111559720A CN 111559720 A CN111559720 A CN 111559720A CN 201910112881 A CN201910112881 A CN 201910112881A CN 111559720 A CN111559720 A CN 1115597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vehicle
- base
- mounting groove
- platform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70 vert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71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6—Supplying batteries to, or removing batteries from,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1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directly by jacks
- B66F7/1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directly by jacks by mechanical jacks
- B66F7/14—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directly by jacks by mechanical jacks screw oper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2700/00—Lifting apparatus
- B66F2700/12—Lifting platforms for vehicles or motorcycles or similar lifting apparatus
- B66F2700/123—Details concerning the support members or devices not related to the lifting itsel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该换电平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其包括用于承重的多个纵向梁以及多个横向梁;以及平台部,其布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上,并用于停驻车辆;其中,所述平台部上设有用于嵌设车辆提升装置的第一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的第二安装凹槽,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的第三安装凹槽。根据本申请的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通过嵌设车辆换电零件,实现将换电平台底座与车辆换电平台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与驶入或驶离的换电车辆底盘发生接触或剐蹭等问题,有效改善换电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的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所带来的供应压力以及尾气污染,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进入了迟滞期。针对于此,出于对绿色能源前景的看好,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目前,在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当前电池技术的限制,电池容量不足及充电时间较长是现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为解决此类技术问题,一方面,加大了对电池技术自身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电池周边技术的开发。例如,电池更换即为一种极速、方便、安全的办法。
具体而言,换电(也即电池更换)是指电动汽车通过换电设备将车辆上装载的亏电动力电池卸下,并将另一组满电动力电池装载至电动汽车的补能方式。该过程既可以在设定的专用换电站执行,也可以在具备对应空间的换电车的车厢内执行。无论在何种场景内执行,均应为其配备对应的换电平台。考虑到前述应用场景中对于空间大小的要求通常较为严苛,故期望能够提供结构尽可能紧凑的换电平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从而有效解决了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电平台底座,其包括:底座框架,其包括用于承重的多个纵向梁以及多个横向梁;以及平台部,其布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上,并用于停驻车辆;其中,所述平台部上设有用于嵌设车辆提升装置的第一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的第二安装凹槽,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的第三安装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的柱体凹槽以及从柱体凹槽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所述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后排安装凹槽分别用于嵌设所述水平调整装置。
可选地,所述前排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中的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且/或所述后排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中的横向调整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凹槽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横向贯穿所述平台部。
可选地,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凹槽内的运行轨道,所述运行轨道固定在所述平台部与所述底座框架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平台部一侧的斜坡部,所述斜坡部具有预设角度。
可选地,还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两侧的起重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换电平台,其包括:换电平台底座,其设有第一安装凹槽、第二安装凹槽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的第三安装凹槽;车辆提升装置,其嵌设在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第一安装凹槽内,并用于升降停驻在所述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以及水平调整装置,其嵌设在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第二安装凹槽内,并用于调整来适应停驻在所述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的横向轮间距与纵向轮间距。
可选地,所述车辆提升装置包括:内置驱动部件的立柱柱体,以及耦合至所述驱动部件并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设置的提升臂;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的柱体凹槽,以及从柱体凹槽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其中,所述立柱柱体嵌设在所述柱体凹槽内,且所述提升臂嵌设在所述提升臂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提升臂包括导向部与支承部;其中,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立柱柱体内,并与所述驱动部件共同限定竖向运动轨迹面;所述支承部垂直于所述竖向运动轨迹面并朝向所述立柱柱体外侧延伸;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所述提升臂沿竖向运动轨迹面发生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相互耦合的动力源、水平传动机构以及竖向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竖向传动机构用于与所述导向部共同限定竖向运动轨迹面,且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用于调节从动力源传递至竖向传动机构的力。
可选地,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且/或所述竖向传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
可选地,所述车辆提升装置的立柱柱体的高度低于车辆后视镜距离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高度。
可选地,位于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横向两侧的多个所述车辆提升装置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主体的横向宽度,并小于车辆主体与侧视镜的宽度之和。
可选地,所述水平调整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承载停驻车辆的前轮及后轮的前轮调整装置以及后轮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所述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后排安装凹槽分别用于嵌设所述前轮调整装置以及后轮调整装置。
可选地,所述前轮调整装置包括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且/或所述后轮调整装置包括横向调整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凹槽沿横向贯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
可选地,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凹槽内的运行轨道。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换电站,其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
根据本申请的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通过设置多个用于嵌设车辆提升装置、水平调整装置及运行轨道等多种不同零部件的凹槽,实现将换电平台底座高度进一步降低,且对应地也将车辆换电平台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与驶入或驶离的换电车辆底盘发生接触或剐蹭等问题,有效改善换电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换电平台底座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换电平台底座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完成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车辆停驻在该车辆换电平台上。
图6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中车辆正在驶入或驶离该车辆换电平台。
图7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中的车辆提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中的车辆提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中的车辆提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车辆换电平台中的车辆提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完成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当知道的是,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设置方向与位置关系,文中引入纵向X、横向Y及竖向Z来作为坐标系,该坐标系旨在简洁清晰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而非用于构造特定的方位限制。在此前提下,引入的X、Y、Z方向可应用停驻于换电平台上的车辆来进行定向,例如从车尾至车头的延伸方向为纵向X,从车左侧至车右侧的延伸方向为横向Y,且由车底至车顶的延伸方向为竖向Z。类似地,引入的X、Y、Z方向也可应用换电平台或平台底座来进行定向,例如换电平台或平台底座的长度延伸方向为纵向X,换电平台或平台底座的宽度延伸方向为横向Y,且换电平台或平台底座的高度延伸方向为竖向Z(其在图5中已标示出)。由于前述参照系具有几乎相同的定向关系,故实质上并未构成冲突,在不同的描述内容中引用前述定向方式仅处于便利的目的,同样并非构成专用的限定。
其次,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申请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
参见图1至图2,在此提供了一种换电平台底座100的实施例。该换电平台底座100整体上包括底座框架110与平台部120两部分。其中,底座框架110作为整个换电平台底座100的基础,起到将换电平台底座100模块化以及提供承重的作用,且主要由用于承重的多个纵向梁111以及多个横向梁112连接而成。此外,平台部120则布置在底座框架110上,并用于提供执行换电行为的车辆停驻位置。具体而言,该平台部120上设有用于嵌设车辆提升装置200的第一安装凹槽121,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300的第二安装凹槽122,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124的第三安装凹槽123。在此种布置下,该换电平台底座100将车辆提升装置200、水平调整装置300及运行轨道124等多种不同零部件嵌设其中,且将车辆提升装置200与水平调整装置300分离设置,由此实现将换电平台底座100高度进一步降低,且对应地也将车辆换电平台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与驶入或驶离的换电车辆底盘发生接触或剐蹭等问题,有效改善换电体验。
具体而言,为提高该换电平台底座100与各种换电零部件之间配合度,在此还提供一类具体的换电平台底座100上的凹槽结构形式与布局的设计。
例如,第一安装凹槽121可包括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分别布置在平台部120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200的柱体凹槽121a以及从柱体凹槽121a朝向换电平台底座100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121b。一方面,此种布置可匹配一类具有柱体与提升臂220的提升装置来实现车辆的提升;另一方面,该第一安装凹槽121的设置位置使得因装载驱动部件而具有较大体积提升装置的柱体布置在平台部120的侧部,由此不会对平台中间位置的高度造成影响,而平台中间位置的降低则有利于车辆在驶入或驶离过程中不发生剐蹭现象。
又如,第二安装凹槽122可包括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分别布置在平台部120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122a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122b,该前排安装凹槽122a以及后排安装凹槽122b分别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300。作为一种更具体的实现形式,前排安装凹槽122a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300中的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且后排安装凹槽122b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300中的横向调整机构。一方面,此种布置在需要支承于车轮下方的水平调整装置300内省却了举升车辆的相应机构(例如,剪刀叉举升机构等),由此降低了相应机构所带来的竖向Z高度上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两组横向调整机构可以实现适应换电车辆前排与后排的不同横向轮间距,且通过一组纵向调整机构即可实现换电车辆两排车轮之间的纵向轮间距。
再如,可使第三安装凹槽123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横向Y贯穿平台部120,由此便于换电运输装置经由此轨道运行至换电车辆下方来执行装卸电池的动作。作为一类实施方案,该换电平台底座100还可包括嵌设在第三安装凹槽123内的运行轨道124,此时运行轨道124固定在平台部120与底座框架110之间,实现模块的集成性。可选地,该运行轨道124也可作为单独的零件而独立嵌设于运行轨道124内,这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形来做出选择。
此外,还可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在平台部120一侧设置斜坡部130,且斜坡部130具有预设角度,从而可进一步地方便换电车辆的驶入与驶离,且避免车辆底盘与平台底座之间的剐蹭问题,
另外,还可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在底座框架110两侧设置起重环113,由此实现整套换电平台底座100的单独制造与快速转移。
继续参见图4至图6,在此还提供一种车辆换电平台,该车辆换电平台将包括换电平台底座100、车辆提升装置200以及水平调整装置300。其中的换电平台底座100可为前述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中的换电平台底座100,也可以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换电平台底座100仅具有部分特定技术特征的换电平台底座100。如下将予以示例性地说明。
其中,该车辆换电平台的换电平台底座100设有第一安装凹槽121、第二安装凹槽122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124的第三安装凹槽123。该车辆换电平台的车辆提升装置200嵌设在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第一安装凹槽121内,并用于升降停驻在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且该车辆换电平台的水平调整装置300嵌设在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第二安装凹槽122内,并用于调整来适应停驻在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的横向轮间距与纵向轮间距。在此种布置下,该车辆换电平台可将车辆提升装置200、水平调整装置300及运行轨道124等多种不同零部件均嵌设在换电平台底座100,并将车辆提升装置200与水平调整装置300分离设置,由此实现了车辆换电平台高度的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与驶入或驶离的换电车辆底盘发生接触或剐蹭等问题,有效改善换电体验。
具体而言,为提高该换电平台底座100与车辆换电平台上的各种换电零部件之间配合度,在此还提供一类具体的换电平台底座100上的凹槽及对应换电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布局的设计
例如,水平调整装置300可包括分别用于承载停驻车辆的前轮与后轮的前轮调整装置310以及后轮调整装置320;第二安装凹槽122包括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分别布置在平台部120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122a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122b,前排安装凹槽122a以及后排安装凹槽122b分别用于嵌设前轮调整装置310以及后轮调整装置320。作为一种更具体的实现形式,前轮调整装置310可包括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后轮调整装置320可包括横向调整机构。一方面,此种布置在需要支承于车轮下方的水平调整装置300内省却了举升车辆的相应机构(例如,剪刀叉举升机构等),由此降低了相应机构所带来的竖向Z高度上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两组横向调整机构可以实现适应换电车辆前排与后排的不同横向轮间距,且通过一组纵向调整机构即可实现换电车辆两排车轮之间的纵向轮间距。
又如,可使得第三安装凹槽123沿横向Y贯穿换电平台底座100,由此便于换电运输装置经由此轨道运行至换电车辆下方来执行装卸电池的动作。作为一类实施方案,在换电平台底座100不具有一体化的运行轨道124时,对应的换电平台自身可配备运行轨道124,且将其嵌设在第三安装凹槽123内。
再如,参见图7至图10,其详细示出了一种与第一安装凹槽121进行匹配的车辆提升装置200的实施例。其中,该车辆提升装置200包括立柱柱体210以及提升臂220。立柱柱体210用于内置驱动部件并为提升臂220提供支承受力的基础。作为柱状设计,该提升装置可以较为合理地应用平面空间与竖向Z空间来布置驱动部件,使其在满足提升行程的同时,一方面减少占用过多平面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在竖向Z空间上与往来车辆的车身部件发生干涉或抵触问题。此外,提升臂220被耦合至驱动部件,从而能够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来稳定提升或降下车辆,以便换电操作设备能够在车辆底盘下方执行各种装卸电池的操作。另一方面,该第一安装凹槽121包括沿换电平台底座100的纵向X分别布置在平台部120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200的柱体凹槽121a以及从柱体凹槽121a朝向换电平台底座100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121b;其中,立柱柱体210嵌设在柱体凹槽121a内,且提升臂220嵌设在提升臂凹槽121b内。一方面,此种布置可匹配一类具有柱体与提升臂220的提升装置来实现车辆的提升;另一方面,该第一安装凹槽121的设置位置使得因装载驱动部件而具有较大体积提升装置的柱体布置在平台部120的侧部,由此不会对平台中间位置的高度造成影响,而平台中间位置的降低则有利于车辆在驶入或驶离过程中不发生剐蹭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各个车辆提升装置200的提升臂220被设置成分别朝向平台基部的中部设置,在满足举升车辆的相同支承力与支承点要求的前提下,此种设置可以使提升装置的立柱柱体210尽可能朝平台纵向X的两端布置,从而在相邻一侧的两个立柱柱体210之间留住尽可能大的空间,以便于RGV携带更换电池进出。
当然,作为一种备选的方式,在能够确保为RGV携带更换电池提供足够让位空间的结构布局下,也可将车辆提升装置200100的提升臂220120设置成直接沿平台横向Y向内侧延伸,此时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提升臂220臂长,有助于减小力矩。
更具体而言,该提升臂220至少可包括导向部221与支承部222两部分。其中,提升臂220的导向部221可设置在立柱柱体210内,并与驱动部件共同来限定竖向Z运动轨迹面;而提升臂220的支承部222则垂直于竖向Z运动轨迹面并朝向立柱柱体210外侧延伸设置。最后,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提升臂220沿竖向Z运动轨迹面发生往复运动。此时,由于提升臂220在发生竖向Z运动的过程中均垂直于竖向Z运动轨迹面,故在满足举升车辆的相同支承力与支承点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了提升臂220臂长,从而降低所需提供的力矩,有效提高提升装置的使用效率。
关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竖向Z运动轨迹面,其本质上为由导向部221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所发生的运动而构成的相应轨迹。通常而言,点的运动轨迹构成线,线的运动轨迹构成面,而面的运动轨迹构成体。在本申请上下文所述及的实施例中,旨在关注将导向部221件抽象成对应的线后,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进行运动而产生的轨迹面。举例而言,当参照图7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时,该导向部221件所构成的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为图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滚轮,在该滚轮与相配合的导轨的限制下,整个提升臂220仅能按照限定的轨迹面发生运动。此时,若提升臂220的支承部222垂直于该轨迹面,则提升臂220的臂长将被尽可能地缩短,从而降低所需提供的力矩。
基于前述车辆提升装置200的实施例或其任意组合中的结构设置,可使得该车辆提升装置200的立柱柱体210的高度低于车辆后视镜410距离平台基部的高度,由此避免与车身上的侧视镜发生干涉或抵触问题,且同时依然保持提升臂220的升降行程不变。
类似地,由于该车辆提升装置200的立柱柱体210的高度降低,故可将其设置成使得位于沿横向Y的两侧的多个车辆提升装置200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主体的横向宽度,并小于车辆主体与侧视镜的宽度之和,由此将进一步改善换电平台的整体结构紧凑程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此外,该提升装置的驱动部件的结构上也作出了改进,以便优化提升装置的举升力矩、效率及噪音等。作为一类示例,该驱动部件可包括相互耦合的动力源、水平传动机构以及竖向Z传动机构。其中,该竖向Z传动机构用于与导向部221共同限定竖向Z运动轨迹面,且直接驱动提升臂220来执行升降动作;而水平传动机构则用于调节从动力源传递至竖向Z传动机构的力矩,并实现力的传递方式的转变,例如从旋转运动转换成升降运动等等。
更具体而言,水平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链条传动机构包括链条中转柱213、第一传动链条212112以及第二传动链条214;其中,第一传动链条212耦接动力源与链条中转柱213,且第二传动链条214耦接链条中转柱213与竖向Z传动机构。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为匹配相应的驱动零件布局,也可以使用单排传动链条或多排传动链条,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竖向Z传动机构可以包括滚珠丝杠机构215,且动力源可为电机211。
在此种布置下,一方面,该组合方式具有较高的力转换效率。例如,通过滚珠丝杠来承载一吨的重量可能仅需要链条传递不到一百公斤的力;另一方面,滚珠丝杠也具有较快的升降速度与较小的运转噪音;第三方面,考虑到部分力的传递与转换机构呈水平布置,故在保持提升臂220升降行程不变的前提下,整套驱动部件的竖向Z高度得以降低,这将避免与车身上的侧视镜发生干涉或抵触问题。
另外,为确保驱动部件的运转与可靠性,立柱柱体210整体上大致呈封闭形式,由此避免外界灰尘杂物进入柱体内。但考虑到提升臂220需要相对于驱动部件发生沿竖向Z的往复运动,故仍需沿竖向Z留出一定让位空间。此时,为免外界灰尘杂物经由此让位空间进入立柱柱体210,还可为该车辆提升装置200设置挡板230,且导向部221对应地具有沿竖向Z开设的让位槽221a。在组装状态下,该挡板230插设于让位槽221a中,并连接至立柱柱体210的顶端与低端。且更具体而言,该让位槽221a开设于导向部221靠近提升臂220的一侧。在此种布置下,提升装置的整个立柱柱体210的内部空间基本上由其侧壁与挡板230共同实现封闭,从而起到极好的防尘效果,且也具有更为美观的外表;同时,提升臂220的导向部221及其支承部222沿竖向Z的运动也不会受到任何阻碍,不影响其升降功能的实现。
此外,该提升装置中的其他零件也可作出适当的改型,以期提供更好的效果。
例如,该提升装置中的导向部221也具有多个选择。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向部221包括导向滚轮216,其具有更小的摩擦力。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导向部221也可包括导向滑块。
再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立柱柱体210的外观上还可做如下设置。一方面,可在立柱柱体210的侧壁上设置散热孔217,以为内置的驱动部件提供良好的散热功能。另一方面,该立柱柱体210可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柱体侧壁210a与第二柱体侧壁210b,以及位于第一柱体侧壁210a与第二柱体侧壁210b之间的倾斜侧壁210c;其中,倾斜侧壁210c平行于竖向Z运动轨迹面,且提升臂220从倾斜侧壁210c延伸突出。此种布置下的立柱柱体210具有与车辆换电平台更为适配的结构,相互垂直的第一柱体侧壁210a与第二柱体侧壁210b便于其直接沿换电平台的纵向X与横向Y布置于换电平台上,且其间的倾斜侧壁210c便于该提升臂220可以按期望的倾斜方式设置在换电平台中,从而在升降车辆时起到更好的效果。
再者,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此还提供一种换电站的实施例,其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中的车辆换电平台,故也具有其所带来的相应技术效果。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申请的车辆提升装置及车辆换电平台的结构构造、组成、原理、特点和优点等。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申请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20)
1.一种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框架,其包括用于承重的多个纵向梁以及多个横向梁;以及
平台部,其布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上,并用于停驻车辆;
其中,所述平台部上设有用于嵌设车辆提升装置的第一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的第二安装凹槽,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的第三安装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的柱体凹槽以及从柱体凹槽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所述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后排安装凹槽分别用于嵌设所述水平调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中的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且/或所述后排安装凹槽用于嵌设水平调整装置中的横向调整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凹槽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横向贯穿所述平台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凹槽内的运行轨道,所述运行轨道固定在所述平台部与所述底座框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平台部一侧的斜坡部,所述斜坡部具有预设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电平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两侧的起重环。
9.一种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电平台底座,其设有第一安装凹槽、第二安装凹槽以及用于嵌设运行轨道的第三安装凹槽;
车辆提升装置,其嵌设在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第一安装凹槽内,并用于升降停驻在所述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以及
水平调整装置,其嵌设在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第二安装凹槽内,并用于调整来适应停驻在所述车辆换电平台上的车辆的横向轮间距与纵向轮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提升装置包括:内置驱动部件的立柱柱体,以及耦合至所述驱动部件并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设置的提升臂;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两侧的车辆提升装置的柱体凹槽,以及从柱体凹槽朝向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中部延伸的提升臂凹槽;其中,所述立柱柱体嵌设在所述柱体凹槽内,且所述提升臂嵌设在所述提升臂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臂包括导向部与支承部;其中,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立柱柱体内,并与所述驱动部件共同限定竖向运动轨迹面;所述支承部垂直于所述竖向运动轨迹面并朝向所述立柱柱体外侧延伸;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所述提升臂沿竖向运动轨迹面发生往复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相互耦合的动力源、水平传动机构以及竖向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竖向传动机构用于与所述导向部共同限定竖向运动轨迹面,且所述水平传动机构用于调节从动力源传递至竖向传动机构的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且/或所述竖向传动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提升装置的立柱柱体的高度低于车辆后视镜距离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位于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横向两侧的多个所述车辆提升装置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主体的横向宽度,并小于车辆主体与侧视镜的宽度之和。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整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承载停驻车辆的前轮及后轮的前轮调整装置以及后轮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包括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的纵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平台部的前部的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布置在后部的后排安装凹槽,所述前排安装凹槽以及后排安装凹槽分别用于嵌设所述前轮调整装置以及后轮调整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调整装置包括纵向调整机构与横向调整机构;且/或所述后轮调整装置包括横向调整机构。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凹槽沿横向贯穿所述换电平台底座。
19.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凹槽内的运行轨道。
20.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换电平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2881.9A CN111559720A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2881.9A CN111559720A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59720A true CN111559720A (zh) | 2020-08-21 |
Family
ID=7206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2881.9A Pending CN111559720A (zh) | 2019-02-13 | 2019-02-13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5972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9105A (zh) * | 2021-06-17 | 2022-03-01 | 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搬运器 |
CN114312442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站及其换电控制方法 |
WO2023185899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仓及换电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1772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北京洁天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更换多型号电动汽车电池的车辆定位平台及控制方法 |
CN104960507A (zh) * | 2015-07-12 | 2015-10-07 | 沈颖 | 一种轮距可调车辆维修举升设备 |
CN106044622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南京卓基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装置 |
CN106744479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车辆维修智能举升定位装置 |
CN206254980U (zh) * | 2016-11-17 | 2017-06-16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举升式换电平台 |
CN207608269U (zh) * | 2017-12-15 | 2018-07-13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
CN209906288U (zh) * | 2019-02-13 | 2020-01-07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
2019
- 2019-02-13 CN CN201910112881.9A patent/CN1115597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1772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北京洁天电动汽车加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更换多型号电动汽车电池的车辆定位平台及控制方法 |
CN104960507A (zh) * | 2015-07-12 | 2015-10-07 | 沈颖 | 一种轮距可调车辆维修举升设备 |
CN106044622A (zh) * | 2016-06-30 | 2016-10-26 | 南京卓基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装置 |
CN206254980U (zh) * | 2016-11-17 | 2017-06-16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举升式换电平台 |
CN106744479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车辆维修智能举升定位装置 |
CN207608269U (zh) * | 2017-12-15 | 2018-07-13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
CN209906288U (zh) * | 2019-02-13 | 2020-01-07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12442A (zh) * | 2020-09-30 | 2022-04-1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站及其换电控制方法 |
CN114312442B (zh) * | 2020-09-30 | 2024-04-12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换电站及其换电控制方法 |
CN114109105A (zh) * | 2021-06-17 | 2022-03-01 | 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搬运器 |
WO2023185899A1 (zh) * | 2022-03-31 | 2023-10-05 | 时代电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仓及换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198378A (zh) | 适用于电动车辆的底盘换电方法 | |
WO2022057816A1 (zh) | 一种顶升联动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 |
WO2022057815A1 (zh) | 一种斜拉顶升换向式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 |
WO2019105458A1 (zh) | 换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559720A (zh)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
CN209906288U (zh) | 换电平台底座、车辆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 |
CN111231737B (zh) | 换电系统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 |
CN111231742A (zh) | 换电系统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 |
CN210174831U (zh) | 换电设备 | |
CN112721723A (zh) | 一种可移动式换电站、换电方法、终端及介质 | |
CN209906289U (zh) | 车辆提升装置及车辆换电平台 | |
CN212243022U (zh) | 换电系统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 |
CN220884344U (zh) |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补位的平台 | |
CN212243021U (zh) | 换电系统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 |
CN219096534U (zh) | 一种电池包缓存装置及换电设备 | |
CN111634858A (zh) | 车辆提升装置及车辆换电平台 | |
WO2023186129A1 (zh) | 换电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 |
CN218228707U (zh) | 换电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 |
CN217804728U (zh) | 一种重工运输四向rgv车辆 | |
CN215254971U (zh) | 一种垂直升降型立体车库 | |
CN204452400U (zh) | 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更换装置 | |
CN210083177U (zh) | 车辆换电系统 | |
CN115848321A (zh) | 换电站停车机构和换电设备 | |
CN208995062U (zh) | 升降机构、升降装置、升降单元和换电平台 | |
CN114801850B (zh) | 一种电池缓存装置、换电站及电池转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