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3141B -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53141B CN111353141B CN201811567547.4A CN201811567547A CN111353141B CN 111353141 B CN111353141 B CN 111353141B CN 201811567547 A CN201811567547 A CN 201811567547A CN 111353141 B CN111353141 B CN 1113531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account
- target intelligent
- user
- intelligen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06F21/445—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 mutual authentication, e.g. between devices or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第一账号与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第一账号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本发明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硬件产品智能化赋予硬件网络能力,实现远程控制、消息通知等各种功能,为用户使用带来便利。如何让智能硬件产品联网,是一个现实痛点。
现在处于开放合作的时代,产品厂商大部分会开放自己产品的联网、控制能力给第三方,让第三方为产品联网,提升联网率。
由于隐私保护问题,第三方在协议联网时,硬件产品制造商只能拿到一个第三方传过来的虚拟的唯一的用户编号,没法获取真实用户信息,因此,用户无法知道其在硬件厂商所注册的用户账号,故当用户想用硬件产品厂商的APP等平台去控制产品时,由于不知道其在硬件厂商所注册的用户账号而无法对产品进行控制。
目前,若要实现产品在第三方辅助联网后能够在自己的产品平台实现控制,共有下面两种处理方式:
(1)强制要求第三方辅助联网时传递真实用户账号,比如手机号。
(2)采用oauth标准验证方式。
然而上面第一种方案有隐私风险,一般合作模式下,第三方不愿意将自己用户的手机号传过来。而上面第二种方案虽然也是使用真实账号来授权,但是用户需要先在硬件产品厂商的平台上注册账号,然后再授权,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进一步地,在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端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进一步地,在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包含所述第一账号的注册请求;
验证所述注册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并在确认所述注册请求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账号信息,同时向用户发送注册成功的提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端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服务器,以及,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用户端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去控制产品时,只需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并利用注册得到的APP账号登录APP后,直接在硬件产品厂商APP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然后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从而使得服务器完成APP账号与智能设备的绑定关系,进而用户后续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去控制产品时,只需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并利用注册得到的APP账号登录APP后,直接在硬件产品厂商APP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然后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从而使得服务器完成APP账号与智能设备的绑定关系,进而用户后续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内容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在介绍下述实施例内容之前,对下述实施例中出现的名词给予解释。其中,智能设备指局域网中的智能家用电器、智能生活电器、智能办公设备等智能设备,如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室内灯、电饭煲、抽烟机、摄像机、手机、智能耳机、智能播放器、高拍仪等智能设备。用户端设备指硬件产品厂商APP(当然用户端设备也可以为装载有硬件产品厂商APP的硬件设备),如美的产品厂商开发的APP,用于方便对美的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如设备状态、权限配置、维修登记等。服务器指硬件产品厂商云,如美的产品厂商云,用于作为硬件产品厂商APP的后台管理中心行使管理操作。如数据存储、权限分配管理等。第三方设备指除硬件产品厂商APP以外的其他可以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的APP,如苏宁、创维等第三方平台APP。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也即硬件产品厂商云接收硬件产品厂商APP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产品厂商大部分会开放自己产品的联网、控制能力给第三方如苏宁APP,让第三方苏宁APP为产品联网,提升联网率。所以,目前很多用户都是使用第三方设备如苏宁APP对家电设备进行联网控制,苏宁APP通过与硬件产品厂商云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进而使得苏宁APP的用户可以通过苏宁APP对家电进行配网和权限管理。但是,随着硬件产品厂商APP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很多用户开始下载硬件产品厂商APP并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但是由于隐私保护问题,第三方苏宁APP在协议联网时,硬件产品制造商拿到一个第三方苏宁APP传过来的虚拟账号(非用户登录苏宁APP的真实账号)。这个虚拟账号在苏宁APP中与用户登录苏宁APP的真实账号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硬件产品制造商却无法将所述虚拟账号和真实的用户对应起来,因此用户即便与硬件产品制造商取得联系,也无法获知用户在服务器端(也即产品厂商云端)通过第三方设备已经绑定的账号,因此,用户无法直接利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使得硬件产品厂商云在进行用户关联关系处理时,将用户关联关系做到支持硬件平台+1的模式,也即支持自己产品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可以同时绑定产品。这样,当用户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去控制产品时,只需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并利用注册得到的APP账号登录APP后,直接在硬件产品厂商APP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然后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使得服务器完成APP账号与智能设备的绑定关系,从而用户后续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之前已经通过第三方APP进行配网,故在用户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后不需要重新给智能设备配网,而是只需本地找到该目标智能设备后直接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然后由服务器完成绑定过程即可,后续用户就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硬件产品厂商APP处在本地路由器的联网状态时,硬件产品厂商APP可以自动搜索到本地路由器下已经联网的设备ID列表,用户只需从已经联网的设备ID列表选择待进行绑定的目标智能设备(如电视)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用自由使用第三方平台账号或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第一账号)进行产品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不需要用户必须先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上注册账号,才能进行产品配网操作。也即是说,用户可以选择在第三方平台上完成配网操作。后续,当用户在某天想要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对产品进行控制时,可以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上注册账号,并通过硬件产品厂商平台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的方式将用户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的账号与产品进行绑定,从而可以利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APP)对产品进行控制。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并不限制用户进行配网的自由,因此不会存在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可以让第三方平台用户更方便自如地回流到硬件产品平台上。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在本步骤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硬件产品厂商APP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从而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在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去控制产品时,只需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并利用注册得到的APP账号登录APP后,直接在硬件产品厂商APP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然后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从而使得服务器完成APP账号与智能设备的绑定关系,进而用户后续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99: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00: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在本实施方式中,给出了服务器对第三方设备用户进行绑定的过程。例如,用户在第三方设备如苏宁APP注册账号,服务器将用户在第三方设备上注册的第二账号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绑定,以授予第三方设备用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通过第三方设备配网(权限绑定)后,为保护用户隐私,第三方设备不会向硬件产品制造商发送用户在第三方设备上注册的账号,而是只向硬件产品制造商发送一个虚拟账号。这个虚拟账号在第三方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账号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硬件产品制造商却无法将所述虚拟账号和真实的用户对应起来,因此用户无法获知用户在服务器端(也即产品厂商云端)通过第三方设备已经绑定的账号,因此,用户无法直接利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使得硬件产品厂商云在进行用户关联关系处理时,将用户关联关系做到支持产品硬件平台+1的模式,也即支持自己产品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可以同时绑定产品。这样,当用户想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去控制产品时,只需注册硬件产品厂商APP,然后由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进而使得服务器完成APP账号与智能设备的绑定关系,从而用户后续可以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账号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或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方便用户后续使用硬件产品厂商APP对产品进行控制的目的。其中,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的具体处理过程上面实施例已经讲述清楚,即:用户利用注册得到的APP账号登录APP后,直接在硬件产品厂商APP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然后触发硬件产品厂商APP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不需要用户必须先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上注册账号,才能进行产品配网操作。也即是说,用户可以选择在第三方平台上完成配网操作。后续,当用户在某天想要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对产品进行控制时,可以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上注册账号,并通过硬件产品厂商平台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的方式将用户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的账号与产品进行绑定,从而可以利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APP)对产品进行控制。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并不限制用户进行配网的自由,因此不会存在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权限控制方法,可以让第三方平台用户更方便自如地回流到硬件产品平台上。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处理过程:
a、第三方合作方(如苏宁APP)用硬件产品厂商提供的工具给产品联网;
b、第三方的用户将产品绑定到第三方平台的账号下(此账号在硬件产品厂商平台有一个虚拟的账号);
c、用户从某个渠道接触到硬件产品厂商的平台,使用其APP并注册账号;
d、用户使用产品厂商的APP在局域网内直接发现联网设备,并绑定到自己的账号下;
e、硬件产品厂商后台设备将用户关联关系做到支持硬件产品厂商平台+1的模式,支持自己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同时绑定;
f、用户通过第三方平台和硬件产品厂商的平台都可以控制硬件产品。
可见,本实施例在不增加用户交互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用户切换到硬件产品厂商平台的便利性,做到用户在第三方平台和硬件产品厂商平台的无缝切换。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应用于用户端设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步骤202: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0: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包含所述第一账号的注册请求,验证所述注册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并在确认所述注册请求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账号信息,同时向用户发送注册成功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只是执行主题不一致,两者实际工作原理一致,故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和第一绑定模块12,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绑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以用于执行上面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设备,包括:第三接收模块21和发送模块22,其中:
第三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发送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面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包括:上面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和用户端设备。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7,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处理器701、存储器702、通信接口703和总线704;
其中,所述处理器701、存储器702、通信接口703通过所述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703用于实现各建模软件及智能制造装备模块库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7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图1或图3所示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1或图3所示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其中,所述用户端设备为装载有硬件产品厂商APP的硬件设备,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已通过第三方APP进行配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3.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端设备,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其中,所述用户端设备为装载有硬件产品厂商APP的硬件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包含所述第一账号的注册请求;
验证所述注册请求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并在确认所述注册请求符合预设要求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账号信息,同时向用户发送注册成功的提示信息。
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触发所述用户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其中,所述用户端设备为装载有硬件产品厂商APP的硬件设备,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已通过第三方APP进行配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设备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用户利用在所述第三方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二账号登录到所述第三方设备后触发所述第三方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携带有第三方设备连接的局域网网关信息、所述第二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局域网网关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配置联网,并根据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第二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二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7.一种用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用户端设备中输入的绑定触发指令;其中,所述绑定触发指令为用户采用在所述用户端设备注册成功的第一账号登录到所述用户端设备后,通过在用户端设备的联网设备列表里选择已经联网的目标智能设备后输入的;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触发指令向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绑定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第一账号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账号与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进行绑定,以授予所述第一账号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权;
其中,所述用户端设备为装载有硬件产品厂商APP的硬件设备,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已通过第三方APP进行配网。
8.一种智能设备权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服务器,以及,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端设备。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67547.4A CN111353141B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67547.4A CN111353141B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53141A CN111353141A (zh) | 2020-06-30 |
CN111353141B true CN111353141B (zh) | 2022-05-24 |
Family
ID=71196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67547.4A Active CN111353141B (zh) | 2018-12-20 | 2018-12-20 |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531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1344B (zh) * | 2020-11-06 | 2023-08-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827939A (zh) * | 2021-01-13 | 2022-07-2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
US11206372B1 (en) * | 2021-01-27 | 2021-12-21 | Ampula Inc. | Projection-type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
CN113098976B (zh) * | 2021-04-20 | 2023-04-18 |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ot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985743A (zh) * | 2021-09-26 | 2022-01-28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CN114040403B (zh) * | 2021-10-26 | 2024-05-24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6208435A (zh) * | 2021-11-30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注册方法、中枢设备及装置 |
CN115001889B (zh) * | 2022-05-30 | 2024-03-22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333886A (zh) * | 2022-07-22 | 2022-11-11 |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8474155B (zh) * | 2024-07-11 | 2024-09-24 | 杭州行至云起科技有限公司 | 行业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0265A (zh) * | 2015-02-13 | 2015-04-2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7133691A1 (zh) * | 2016-02-04 | 2017-08-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
CN108449758A (zh) * | 2018-03-27 | 2018-08-24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
CN108809968A (zh) * | 2018-05-28 | 2018-11-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设备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12-20 CN CN201811567547.4A patent/CN1113531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80265A (zh) * | 2015-02-13 | 2015-04-2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7133691A1 (zh) * | 2016-02-04 | 2017-08-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
CN108449758A (zh) * | 2018-03-27 | 2018-08-24 |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
CN108809968A (zh) * | 2018-05-28 | 2018-11-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设备共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53141A (zh) | 2020-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53141B (zh) | 智能设备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端设备及电子设备 | |
CN110912761B (zh) | 设备自动配网的绑定方法、防误配方法及云服务器 | |
CN110650070B (zh) | 一种家电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以及WiFi模块 | |
CN105471686B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831410B (zh) | 智能设备权限管理方法、配网设备、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 |
US9596501B2 (en) | Remote control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KR102377724B1 (ko) | 기기의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 |
CN104767715B (zh) |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06656547B (zh) | 一种更新家电设备网络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JP6072132B2 (ja) | モバイル端末の中継サーバー能動接続を用いた通信路の開設方法 | |
JP2016522653A (ja) | 複数の端末が仮想simカードを共有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サーバ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5306320B (zh) | 一种为智能设备绑定客户端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075895B2 (en) | Cloud operation interface shar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0932944A (zh) | 一种实现访客终端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1835607A (zh) |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WO2021103619A1 (zh) | 配网终端、家电的配网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375442A (zh) | 一种跨平台管理设备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637931A (zh) |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1248963A1 (zh) | 家电设备及其配网方法、控制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17088795A1 (zh) | 一种控制智能电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175152B (zh) | 智能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6347563A (zh) | 一种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 | |
CN111343057A (zh) |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及智能家电 | |
CN107241332B (zh) | 网关权限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7770772B (zh) | 一种通过app实现无感知认证上网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