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287542A -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7542A
CN111287542A CN201811490076.1A CN201811490076A CN111287542A CN 111287542 A CN111287542 A CN 111287542A CN 201811490076 A CN201811490076 A CN 201811490076A CN 111287542 A CN111287542 A CN 111287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section
arm
crane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00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阳
李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00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7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4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or lowering towers, masts, poles, chimney stack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地面上建造塔筒基础,且在塔筒基础上建造塔吊基础;S2:在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主体,塔吊主体包括纵向桁架和水平桁架,纵向桁架沿竖向固定在塔吊基础上,S3:使用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塔筒基础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塔筒段位于塔吊主体的水平一侧,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预制件拼出环形,塔筒段的中轴线竖向设置;S4:每吊装一个塔筒段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直至形成塔筒主体;其中,至少一个塔筒段为扶臂塔筒段,扶臂塔筒段与纵向桁架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吊主体及塔筒主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塔筒建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机发电效率的增加,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因此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预制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筒建造过程中通过由下往上依次吊装单个塔筒,最终建造成完整的混凝土塔筒。而在由于塔吊的高度较高,在吊装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歪斜,因此当一个或多个混凝土塔筒建造完毕时,利用连接装置将混凝土塔筒与塔吊装置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混凝土塔筒对塔吊装置的支撑,从而避免塔吊装置侧翻。但是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塔筒对塔吊装置的支撑力不足,仍有塔吊装置侧翻的风险,且混凝土塔筒在建造过程中的强度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依照所述施工方法建造混凝土塔筒,建造过程中混凝土塔筒的强度较好,塔吊装置的稳定性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建造塔筒基础,且在所述塔筒基础上建造塔吊基础;
S2:在所述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主体,所述塔吊主体包括纵向桁架和水平桁架,所述纵向桁架沿竖向固定在所述塔吊基础上,所述水平桁架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所述纵向桁架上,所述水平桁架上设有可沿所述水平桁架滑动的吊车,所述纵向桁架安装达第一预设高度;
S3:使用所述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所述塔筒基础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所述塔筒段位于所述塔吊主体的水平一侧,所述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所述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所述预制件拼出环形,所述塔筒段的中轴线竖向设置;
S4:每吊装一个所述塔筒段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直至形成塔筒主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为扶臂塔筒段,所述扶臂塔筒段与所述纵向桁架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其中,
在步骤S4中,每完成一个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吊装后,先安装所述扶臂结构,后在该所述扶臂塔筒段的上方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所述扶臂塔筒段上或者该所述扶臂塔筒段上方的所述塔筒段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每个需要安装所述锚固装置的所述塔筒段吊装完成后,先将所述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所述锚固装置和所述塔筒基础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多个塔筒段上吊装一个扶臂塔筒段,且每完成一个扶臂塔筒段的吊装后,先安装扶臂结构,后在该扶臂塔筒段的上方吊装另一个塔筒段,使得塔筒主体对纵向桁架结构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吊主体的稳定性。此外,每个扶臂塔筒段上或者该扶臂塔筒段上方的塔筒段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在需要安装锚固装置的塔筒段吊装完成后,先将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锚固装置和塔筒基础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极大地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筒主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臂结构沿竖向设置有二或者三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每拼装完成多个所述塔筒段,所述纵向桁架的高度加高一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上设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有配合孔;所述扶臂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耳板的所述配合孔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孔为长孔,所述螺栓在所述长孔内调整位置后,焊接连接在所述耳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扶臂塔筒段还设有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内埋件,所述内埋件预埋在所述扶臂塔筒段内,所述耳板与所述内埋件相连。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内撑件,所述内撑件设在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内周壁上,所述内埋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扶臂塔筒段并与所述内撑件相连;外撑件,所述外撑件设在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上,所述内埋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扶臂塔筒段并与所述外撑件相连,所述耳板设在所述外撑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撑件为沿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内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所述外撑件为沿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臂结构包括四根扶杆,四根所述扶杆呈M状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扶杆均包括:长直管;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设在所述长直管的一端,用以铰接连接在所述扶臂塔筒段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设在所述长直管的另一端,且铰接连接在所述纵向桁架上;其中,四根所述扶杆的所述第一铰接部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四根所述扶杆的所述第二铰接部的结构、尺寸均相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建造过程中混凝塔筒与塔吊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扶臂塔筒段与塔吊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扶臂塔筒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扶臂结构的单个扶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混凝土塔筒10、
塔筒基础110、
塔筒主体120、扶臂塔筒段121、耳板1211、配合孔12111、塔筒段122、
装配组件130、内埋件131、外撑件132、内撑件133、
塔吊基础210、
塔吊主体220、纵向桁架221、水平桁架222、
扶臂结构230、
扶杆231、
长直管2311、
管法兰23111、
第一铰接部2312、
第一法兰23121、第一铰轴23122、
第一连接板组23123、第一连孔231231、第一固定件23124、
第二铰接部2313、
第二法兰23131、第二铰轴23132、
第二连接板组23133、第二连孔231331、第二固定件23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竖直”、“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塔筒的施工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建造塔筒基础110,且在塔筒基础110上建造塔吊基础210;
S2:在塔吊基础210上安装塔吊主体220,塔吊主体220包括纵向桁架221和水平桁架222,纵向桁架221沿竖向固定在塔吊基础210上,水平桁架2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纵向桁架221上,水平桁架222上设有可沿水平桁架222滑动的吊车,纵向桁架221安装达第一预设高度;
S3:使用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塔筒基础110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122,塔筒段122位于塔吊主体220的水平一侧,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预制件拼出环形,塔筒段122的中轴线竖向设置;
S4:每吊装一个塔筒段122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直至形成塔筒主体120;其中,至少一个塔筒段122为扶臂塔筒段121,扶臂塔筒段121与纵向桁架221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230。其中,
在步骤S4中,每完成一个扶臂塔筒段121的吊装后,先安装扶臂结构230,后在该扶臂塔筒段121的上方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扶臂塔筒段121上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122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图未示出)的锚固装置(图未示出);每个需要安装锚固装置的塔筒段122吊装完成后,先将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锚固装置和塔筒基础110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用于火力发电领域的塔筒建造,也可以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塔筒建造,还可以用于化工领域的塔筒建造,既可以用于顶端安装有发电装置的塔筒建造,也可以用于顶端敞开的烟囱塔筒建造,在此不对建造的混凝土塔筒10的具体用途及其应用领域做出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在吊装多个塔筒段122后,可吊装一个扶臂塔筒段121,而在吊装扶臂塔筒段121之后先安装扶臂结构230,然后在继续吊装其他塔筒段122,这样保证了塔筒本体上每隔多个塔筒段122均有一个与纵向桁架221连接的扶臂结构230,使得塔筒主体120对纵向桁架221结构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吊主体220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扶臂塔筒段121上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122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且每个需要安装锚固装置的塔筒段122吊装完成后,先将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锚固装置和塔筒基础110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由此,塔筒在建造过程中实现了分段固定不同长度预应力索,极大地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筒主体120的稳定性。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环形的塔筒段122并不单指塔筒段122的截面形成为圆环形,还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等等多边形结构。同理,预制件并不限于弧形还可以是平板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多个塔筒段122上吊装一个扶臂塔筒段121,且每完成一个扶臂塔筒段121的吊装后,先安装扶臂结构230,后在该扶臂塔筒段121的上方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使得塔筒主体120对纵向桁架221结构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吊主体220的稳定性。此外,每个扶臂塔筒段121上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122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在需要安装锚固装置的塔筒段122吊装完成后,先将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锚固装置和塔筒基础110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极大地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塔筒主体12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扶臂结构230沿竖向设置有二或者三道。可以理解的是,扶臂结构230过多会造成施工复杂,而扶臂结构230较少则不能很好地起到支撑塔吊主体220的作用。因此扶臂结构230沿纵向桁架221设置有二或者三道,既能保证施工较为便捷,还能够保证对塔吊主体220的支撑效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扶臂结构230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混凝土塔筒10的高度及塔吊主体220的高度确定,并不限于上述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每拼装完成多个塔筒段122,纵向桁架221的高度加高一次。可以理解的是,在混凝土塔筒10建造的过程中,纵向桁架221的高度是逐渐增加的,并不是一开始便竖立为高于需要建造的混凝土塔筒10的高度。而在建造的过程中,纵向桁架221的在增加之前,下方的部分已经通过扶臂结构230连接在混凝土塔筒10的扶臂塔筒段121上,这样极大地保证了纵向桁架221的稳定性,即保证了塔吊装置2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扶臂塔筒段121的外周壁上设有耳板1211,耳板1211上设有配合孔12111,扶臂结构230通过螺栓连接在耳板1211的配合孔12111上。可以理解的是,扶臂塔筒段121的外周壁上设有耳板1211,耳板1211上具有配合孔12111,塔吊主体220的纵向桁架221上设有扶臂结构230,且扶臂结构230通过螺栓连接在耳板1211的配合孔12111上。采用螺栓连接简化了扶臂结构230与扶臂塔筒段121之间的连接结构,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塔吊主体220包括水平桁架222和纵向桁架221,且水平桁架2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纵向桁架221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塔吊主体22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当混凝土塔筒10的建造高度过高出现塔吊主体220歪斜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孔12111为长孔,螺栓在长孔内调整位置后,焊接连接在耳板121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扶臂结构230与耳板1211的连接位置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果配合孔12111仅形成为与螺栓形状相同的形状,很可能导致螺栓与配合孔12111错开的现象。因此,将配合孔12111设置为长孔,不但可以保证螺栓可以与配合孔12111较为容易的配合,还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对螺栓的位置做出调整,从而方便进行螺栓与耳板1211的焊接操作。这里需额外说明的是,这里的长孔是指配合孔12111的形状相对螺栓的横截面长度较长,在此不对长孔的具体形状做出限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长孔的形状可以根据螺栓的形状而任意选择。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配合孔12111可以有形成为设在耳板1211的多个,由此,可以同样保证螺栓和配合孔12111较为方便的配合。此外,由于螺栓焊接连接在耳板1211上,这样的连接方式进一步保证了扶臂与扶臂塔筒段121之间连接,提高了在建造过程中塔吊主体220的稳定性,保障了施工安全性。当然,螺栓也可以不是焊接在耳板1211上,或者耳板1211与扶臂结构230通过其他方式例如,铆接、铰接等其他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扶臂塔筒段121还设有装配组件130,装配组件130包括内埋件131,内埋件131预埋在扶臂塔筒段121内,耳板1211与内埋件13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耳板1211上连接有内埋件131,且内埋件131预埋在扶臂塔筒段121上,由此耳板1211与扶臂塔筒段121的连接强度较好,避免了耳板1211从扶臂塔筒段121上脱落导致扶臂塔筒段121与扶臂结构230连接失效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装配组件130包括内撑件133,内撑件133设在扶臂塔筒段121的内周壁上,内埋件131的一端伸出扶臂塔筒段121并与内撑件133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当扶臂结构230安装到扶臂塔筒段121和纵向桁架221之间后,扶臂结构230将对扶臂塔筒段121产生挤压。在扶臂塔筒段121的内周壁上设有内撑件133,这样内撑件133对扶臂塔筒段121的内壁有一个作用力,这样可以避免扶臂结构230将扶臂塔筒段121挤压变形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内撑件133为沿扶臂塔筒段121的内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由此,可以保证内撑件133对扶臂塔筒段121的内撑作用,进一步避免了扶臂结构230挤压扶臂塔筒段121导致扶臂塔筒段121变形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装配组件130包括外撑件132,外撑件132设在扶臂塔筒段121的外周壁上,内埋件131的一端伸出扶臂塔筒段121并与外撑件132相连,耳板1211设在外撑件132上。可以理解的是,在扶臂塔筒段121的外周壁上设有外撑件132,外撑件132对扶臂塔筒段121有箍紧作用,提高了扶臂塔筒段121的强度,降低了扶臂结构230对扶臂塔筒段121的作用力过大导致扶臂塔筒段121变形风险。此外,耳板1211设在外撑件132上能够使得扶臂结构230不直接和扶臂塔筒段121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扶臂结构230对扶臂塔筒段121的作用力过大导致扶臂塔筒段121变形风险。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外撑件132为沿扶臂塔筒段121的外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由此,可以保证外撑件132对扶臂塔筒段121的箍紧作用,进一步避免了扶臂结构230挤压扶臂塔筒段121导致扶臂塔筒段121变形的现象发生。
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撑件133和外撑件132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仅有一个,且当内撑件133和外撑件132同时存在时,内撑件133和外撑件132可以均形成为沿扶臂塔筒段121的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可以只有一个形成为闭环形,又或者二者均不为闭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扶臂结构230包括四根扶杆231,四根扶杆231呈M状排布。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四根扶杆231呈M状排布,其中两个扶杆231与纵向桁架221的交点及两个扶杆231与扶臂塔筒段121的交点的四个点中,两个扶杆231与纵向桁架221的交点距离较近可以近似看作一个点,这样两个扶杆231与纵向桁架221的交点及两个扶杆231与扶臂塔筒段121的两个交点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极大的提成了扶杆231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混凝土塔筒10对塔吊主体220的支撑作用,较好地避免了塔吊主体220侧翻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根扶杆231均包括长直管2311、第一铰接部2312和第二铰接部2313,第一铰接部2312设在长直管2311的一端,用以铰接连接在扶臂塔筒段121上,第二铰接部2313设在长直管2311的另一端,且铰接连接在纵向桁架221上。四根扶杆231的第一铰接部2312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四根扶杆231的第二铰接部2313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四根扶杆231的第一铰接部2312和第二铰接部2313结构尺寸均相同,这样保证了纵向桁架221及扶臂塔筒段121上分别与第二铰接部2313及第一铰接部2312连接的连接结构相同,这样方便了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2312和第二铰接部2313与长直管2311的连接还可以是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长直管2311的两端分别设有管法兰23111,第一铰接部2312上设有第一法兰23121,第二铰接部2313上设有第二法兰23131,第一法兰23121和第二法兰23131分别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在两个管法兰23111上,管法兰23111、第一法兰23121和第二法兰23131上均设有多个加强筋。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铰接部2312的第一法兰23121与长直管2311的管法兰23111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第二铰接部2313的第二法兰23131与长直管2311的管法兰23111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由此,扶杆231形成为第一铰接部2312、长直管2311和第二铰接部2313的分体式结构的结构,也就是说当长直管2311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整个扶杆231的长度也可随之变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长直管2311,使得扶杆231满足连接需求。根据前文的叙述,四根扶杆231的第一铰接部2312及第二铰接部2313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需长度不同的长直管2311和足量的第一铰接部2312和第二铰接部2313即可,这样降低了实际使用的零部件种类,降低了采购、运输成本。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法兰23121和第二法兰23131与管法兰23111之间的连接并不限于螺栓连接,还可以铆接、焊接等多种方式连接。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管法兰23111、第一法兰23121及第二法兰23131上均设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能够保证管法兰23111、第一法兰23121及第二法兰23131的强度,保证了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了整个扶杆231的强度。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里的加强筋仅起到增加零件强度的作用,因此加强筋可以形成为任何能够加强零件强度的结构,在此不对加强筋的具体形状、尺寸做出具体要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铰接部2312包括第一铰轴23122、第一连接板组23123和第一固定件23124,第一连接板组23123外套在第一铰轴23122上,第一连接板组23123上设有用于铰接在扶臂塔筒段121上的第一连孔231231,第一连孔231231的中心轴与第一铰轴23122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固定件23124外套在第一铰轴23122上,第一固定件23124固定连接在长直管2311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铰接部2312由多个零件拼接而成,方便了第一铰接部2312的运输及存放,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连接板组23123和第一固定件23124的长度,从而是的第一铰接部2312的适用范围更高。此外,第一连接板组23123相对第一铰轴23122还可以转动,这样在安装时可以将第一连接板组23123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完成第一连接板组23123和扶臂塔筒段121的铰接。由此,方便了扶杆231与扶臂塔筒段121的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铰接部2313包括第二铰轴23132、第二连接板组23133和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板组23133外套在第二铰轴23132上,第二连接板组23133上设有用于铰接在纵向桁架221上的第二连孔231331,第二连孔231331的中心轴与第二铰轴23132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二固定件外套在第二铰轴23132上,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在长直管2311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铰接部2313由多个零件拼接而成,方便了第二铰接部2313的运输及存放,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二连接板组23133和第二固定件的长度,从而是的第二铰接部2313的适用范围更高。此外,第二连接板组23133相对第二铰轴23132还可以转动,这样在安装时可以将第二连接板组23133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完成第二连接板组23133和纵向桁架221的铰接。由此,方便了扶杆231与纵向桁架221的连接。
下面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S1:在地面上建造塔筒基础110,且在塔筒基础110上建造塔吊基础210;
S2:在塔吊基础210上安装塔吊主体220,塔吊主体220包括纵向桁架221和水平桁架222,纵向桁架221沿竖向固定在塔吊基础210上,水平桁架2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纵向桁架221上,水平桁架222上设有可沿水平桁架222滑动的吊车,纵向桁架221安装达第一预设高度;
S3:使用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塔筒基础110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122,塔筒段122位于塔吊主体220的水平一侧,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预制件拼出环形,塔筒段122的中轴线竖向设置;
S4:每吊装一个塔筒段122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直至形成塔筒主体120;其中,至少一个塔筒段122为扶臂塔筒段121,扶臂塔筒段121与纵向桁架221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230:其中,
在步骤S4中,每完成一个扶臂塔筒段121的吊装后,先安装扶臂结构230,后在该扶臂塔筒段121的上方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扶臂塔筒段121上或者该扶臂塔筒段121上方的塔筒段122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每个需要安装锚固装置的塔筒段122吊装完成后,先将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锚固装置和塔筒基础110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塔筒段12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建造塔筒基础,且在所述塔筒基础上建造塔吊基础;
S2:在所述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主体,所述塔吊主体包括纵向桁架和水平桁架,所述纵向桁架沿竖向固定在所述塔吊基础上,所述水平桁架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连接在所述纵向桁架上,所述水平桁架上设有可沿所述水平桁架滑动的吊车,所述纵向桁架安装达第一预设高度;
S3:使用所述吊车将预制件吊装到所述塔筒基础上形成环形的塔筒段,所述塔筒段位于所述塔吊主体的水平一侧,所述预制件为环形或者片状,当所述预制件为片状时要吊装多个所述预制件拼出环形,所述塔筒段的中轴线竖向设置;
S4:每吊装一个所述塔筒段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直至形成塔筒主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塔筒段为扶臂塔筒段,所述扶臂塔筒段与所述纵向桁架之间连接有扶臂结构:其中,
在步骤S4中,每完成一个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吊装后,先安装所述扶臂结构,后在该所述扶臂塔筒段的上方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所述扶臂塔筒段上或者该所述扶臂塔筒段上方的所述塔筒段上,设有用于固定预应力索的锚固装置;每个需要安装所述锚固装置的所述塔筒段吊装完成后,先将所述预应力索抻拉固定在所述锚固装置和所述塔筒基础之间,后再向上吊装另一个所述塔筒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扶臂结构沿竖向设置有二或者三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每拼装完成多个所述塔筒段,所述纵向桁架的高度加高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上设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有配合孔;所述扶臂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耳板的所述配合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为长孔,所述螺栓在所述长孔内调整位置后,焊接连接在所述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扶臂塔筒段还设有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内埋件,所述内埋件预埋在所述扶臂塔筒段内,所述耳板与所述内埋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
内撑件,所述内撑件设在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内周壁上,所述内埋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扶臂塔筒段并与所述内撑件相连;
外撑件,所述外撑件设在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上,所述内埋件的一端伸出所述扶臂塔筒段并与所述外撑件相连,所述耳板设在所述外撑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件为沿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内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所述外撑件为沿所述扶臂塔筒段的外周壁延伸一圈的闭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所述扶臂结构包括四根扶杆,四根所述扶杆呈M状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扶杆均包括:
长直管;
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设在所述长直管的一端,用以铰接连接在所述扶臂塔筒段上;
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设在所述长直管的另一端,且铰接连接在所述纵向桁架上;其中,
四根所述扶杆的所述第一铰接部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四根所述扶杆的所述第二铰接部的结构、尺寸均相同。
CN201811490076.1A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287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076.1A CN111287542A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076.1A CN111287542A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542A true CN111287542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1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0076.1A Pending CN111287542A (zh) 2018-12-06 2018-12-06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75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0919A (zh) * 2021-12-13 2022-03-08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烟囱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97872U (zh) * 2012-08-13 2013-04-24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附着杆
CN103848357A (zh) * 2014-03-17 2014-06-11 张亮 塔吊附墙装置
CN104925680A (zh) * 2015-06-03 2015-09-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塔吊塔身的方法
EP2715115B1 (de) * 2011-05-27 2017-11-15 Max Bögl Wind AG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windkraftanl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15115B1 (de) * 2011-05-27 2017-11-15 Max Bögl Wind AG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windkraftanlage
CN202897872U (zh) * 2012-08-13 2013-04-24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附着杆
CN103848357A (zh) * 2014-03-17 2014-06-11 张亮 塔吊附墙装置
CN104925680A (zh) * 2015-06-03 2015-09-23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塔吊塔身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0919A (zh) * 2021-12-13 2022-03-08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装配式烟囱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9316B2 (ja) 伸縮式タワーアセンブリおよび方法
US8555600B2 (en) Method for mounting in sections an annular tower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heliostatic power generator or chimney composed from three concrete segments or more
US10519685B2 (en) Hybrid concrete-composite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10012005B2 (en) Crane system incorporated into a tower
US11578698B2 (en) Foundation for a windmill
BRPI1101612B1 (pt) Método de construção de uma torre híbrida
US8511044B2 (en) Composite conne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AU2008320532A1 (en) Segmented concrete tower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s and method of erection thereof
US20180003158A1 (en) Wind turbine tower
CN111456072A (zh) 中心筒、塔筒基础、塔筒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塔筒
CA2823814C (en) Mou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to erect in sections an annular tower for wind or heliostatic power generators in an energy farm
CN111287542A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MX2007009456A (es) Torre de concreto postensado para generadores eolicos.
CN110395494B (zh) 拼装式储料罐及其组装方法
CN209367700U (zh) 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塔吊装置
CN215670948U (zh) 一种用于穹顶结构施工的钢索桁架装置
CN114108811B (zh) 超高层转换桁架无支撑安装方法
CN111287459B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209908665U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装置
CN111287457B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111285275A (zh) 用于建造混凝土塔筒的塔吊装置
CN111287908B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方法
CN111287458B (zh) 锚固塔筒段的施工方法
CN111287891A (zh) 混凝土塔筒的施工装置
CN111287895A (zh) 塔筒的预应力筋连接器和具有其的混凝土塔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200021 room 1001, 10th floor, 138 Huaihai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5, building 4, Nanyou fourth industrial zone, 1124 Nanshan Avenue,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NGCHUANG HEAVY INDUSTRY SPECIAL ENGINEE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