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100A - 致动器及触觉器件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及触觉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77100A CN111277100A CN201911218227.2A CN201911218227A CN111277100A CN 111277100 A CN111277100 A CN 111277100A CN 201911218227 A CN201911218227 A CN 201911218227A CN 111277100 A CN111277100 A CN 1112771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ner
- corner portion
- support
- holder
- contact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44000145845 chattering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44 die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2 Polybutadi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et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3 fluoro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9 isopr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CLNYHERYALISIR-UHFFFAOYSA-N nona-1,3-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 CLNYHERYALISI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84 poly(chlorop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57 polybutadi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8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90 viscoelast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抑制来自支承体的颤振音的发生的致动器及触觉器件。在该致动器的支承体(2)上,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角部(160)和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第一支承部(21),设置有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和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相接的第一接触区域(212)。因此,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而,能通过第一接触区域(212)使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第一接触区域围绕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的周围设置,在第一非接触区域设置有第一粘接剂。因此,即使在振动传递到第一支承部(21)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颤振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可动体振动的致动器及触觉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振动来通知信息的器件,提出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支承体、可动体、与支承体及可动体连接的连接体以及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相对移动的磁驱动回路,磁驱动回路例如通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线圈及磁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可动体(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支承体中,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59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角部彼此相互重叠而构成支承部。但是,存在如下问题:若受制造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时的尺寸公差等的影响,在第一壳体部件、保持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角部产生间隙,则角部彼此会因可动体被驱动时的振动而碰撞,产生颤振音。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来自支承体的颤振音的发生的致动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体;可动体;连接体,其具有弹性及粘弹性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磁驱动回路,其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所述支承体具备保持所述磁驱动回路的线圈及磁体中的一方的保持架和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和所述保持架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在所述第一接触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接。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角部和保持架的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相接的第一接触区域,因此,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此,能够使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因此,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一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围绕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的周围设置。根据该方式,因为能够使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所以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一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设置有粘接剂。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以稳定的状态相互支承,所以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一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部和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隔着第一间隙对置。根据该方式,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也不易从支承体的端面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部及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的一方具有使所述第一间隙弯曲成L形的第一弯曲部。根据该方式,可以抑制异物从第一间隙侵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支承体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有第二非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在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接。根据该方式,在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三角部和保持架的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第二支承部,设置有第二角部与第三角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第二非接触区域和第二角部与第三角部在第一方向上相接的第二接触区域,因此,第二角部和第三角部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此,可以使第二角部和第三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因此,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二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二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二接触区域围绕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的周围设置。根据该方式,因为能够使第二角部和第三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所以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二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二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设置有粘接剂。根据该方式,因为可以使第二角部和第三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所以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二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二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和所述第三角部的外缘部隔着第二间隙对置。根据该方式,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二支承部,也不易从支承体的端面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及所述第三角部的外缘部的一方具有使所述第二间隙弯曲成L形的第二弯曲部。根据该方式,可以抑制异物从第二间隙侵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从所述第一角部延伸的壁部和所述保持架的从所述第二角部延伸的壁部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处于非接触状态。根据该方式,不易从第一壳体部件的壁部和保持架的壁部之间产生颤振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角部和保持架的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重叠的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分开的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角部与第二角部在第一方向上相接的第一接触区域,因此,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此,可以使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以稳定的状态接触。因此,即使驱动可动体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也不易从第一支承部产生颤振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XZ剖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磁驱动回路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保持架及线圈等的说明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保持架等的说明图。
图8是图2所示的可动体的说明图。
图9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图3所示的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图4所示的第二角部及第三角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在穿过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的位置剖切支承体时的XZ剖视图。
图12是在穿过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的位置剖切支承体时的YZ剖视图。
图13是在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之间剖切支承体时的XZ剖视图。
图14是在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之间剖切支承体时的YZ剖视图。
图15是在穿过图9及图10所示的贯通孔的位置剖切支承体时的YZ剖视图。
图16是在穿过图9及图10所示的贯通孔的位置剖切支承体时的XZ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5等所示的配线基板和保持架的第三壁部之间的间隙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致动器;2…支承体;3…可动体;6…磁驱动回路;7…线圈;8…磁体;9…粘弹性部件;15…配线基板;16…第一壳体部件;16s…第一区域;16t…第二区域;16u…第一弯曲部;17…第二壳体部件;17u…第二弯曲部;18…螺丝;21…第一支承部;22…第二支承部;24…第一间隙;25…第二间隙;60…保持架;60p、60r…外缘部;60s…第三区域;60t…第四区域;61、161、171…第一壁部;62、162、172…第二壁部、63、163、173…第三壁部、64、164、174…第四壁部;65、165、175…底板部;67…贯通孔;71…第一线圈;72…第二线圈;81、83…第一磁体;82、84…第二磁体;86…第一磁轭;87…第二磁轭;90…连接体;91…第一粘弹性部件;92…第二粘弹性部件;160…第一角部;170…第三角部;211…第一非接触区域;212…第一接触区域;221…第二非接触区域;222…第二接触区域;600…第二角部;676…第一孔;677…第二孔;678…倾斜面;679、679a、679b…平面部;679c、679d…直线部分;H1…第一粘接剂;H2…第二粘接剂;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交叉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进行说明。另外,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另外,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标注X1,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标注X2,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在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标注Y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标注Z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标注Z2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说明的致动器1的磁驱动回路6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线圈7设置于支承体2(一侧部件)侧,磁体8设置于可动体3(另一侧部件)侧的方式;以及磁体8设置于支承体2(另一侧部件)侧,线圈7设置于可动体3(一侧部件)侧的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以线圈7设置于支承体2侧且磁体8设置于可动体3侧的方式为中心进行说明。
(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致动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XZ剖视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1分解并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1分解并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整体呈第二方向X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Y的尺寸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致动器1具有支承体2、可移动地支承于支承体2的可动体3、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的磁驱动回路6,磁驱动回路6使可动体3在第二方向X上振动。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支承体2具有保持架60、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保持架60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16、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保持架60重叠的第二壳体部件17,可动体3及磁驱动回路6配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6和第二壳体部件17之间。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分别呈四边形的平面形状。第一壳体部件16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160、保持架60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600以及第二壳体部件17的角附近即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分别为树脂制。此外,角附近是指包含角及与角相邻的区域。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壳体部件16具有由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壁部16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壁部16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壁部16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壁部164围绕的底板部165。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161及第二壁部16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163及第四壁部16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
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四个角附近分别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开口的定位用孔16c。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用于固定螺丝18的有底孔16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6f。
在底板部165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上形成有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两个凹部166、167。在凹部166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角及凹部167的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角上形成有贯通孔16a。在凹部166、167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形成有贯通孔16b。
在第三壁部163的外表面,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凹陷的凹部168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在第三壁部163,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多个凸板部163a沿着第二方向X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在第一壁部161及第二壁部162形成有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圆柱形凸部161h、162h。另外,在第一壁部161及第二壁部162,在第三方向Y的中央形成有从外缘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凸板部161a、162a。
第二壳体部件17具有由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壁部17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壁部17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壁部17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壁部174围绕的底板部175。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173及第四壁部17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
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四个角附近分别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开口的定位用凹部17d。另外,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用于固定螺丝18的贯通孔17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7f。
在底板部175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上形成有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两个凹部176、177。另外,在凹部176、177的边缘上形成有缺口17b。
在第三壁部173的外表面,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凹陷的凹部178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在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形成有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凸部161h、162h嵌入的孔171h、172h。在第一壁部171,在第三方向Y的中央形成有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凸板部171a。
(磁驱动回路6的构成)
图5是图2所示的磁驱动回路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及图5所示,磁驱动回路6具有线圈7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7对置的磁体8。线圈7由配置成在第二方向X上并排的第一线圈71及第二线圈72构成,线圈7保持于支承体2中的保持架60上。
(线圈7及保持架60的结构)
图6是图5所示的保持架60及线圈7等的说明图。图7是图6所示的保持架60等的说明图。如图6及图7所示,线圈7是长边701(有效部分)在第三方向Y上延伸的长圆形状的空芯线圈,线圈线的端部705引出到第三方向Y的一侧Y1。
保持架60具有由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壁部6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壁部6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壁部6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壁部64围绕的底板部65。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61及第二壁部6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
在保持架60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用于使螺丝18穿过的贯通孔60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60f。在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形成有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定位用凸部60c和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定位用凸部60d。
在底板部65,以在第二方向X上并排的方式形成有两个线圈保持孔651、652,第一线圈71及第二线圈7 2分别配置在线圈保持孔651、652中。线圈保持孔651、652是贯通孔,在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形成有以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线圈保持孔651、652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伸出的承接部641、642。因此,当将第一线圈71及第二线圈72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安装到线圈保持孔651、652时,成为线圈7的短边702(无效部分)由承接部641、642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1支承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板26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保持架60重叠,且板26通过粘接剂与第一线圈71及第二线圈72固定,并且固定在保持架60上。板26例如为铝、不锈钢等非磁性的金属板。
在保持架60上,在线圈保持孔651和第一壁部61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口部601,在线圈保持孔652和第二壁部62之间形成有第二开口部602。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在第一方向Z上贯穿保持架60的底板部65。在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的内周面形成有缺口603。
在第一壁部61中,在第二角部600之间,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形成有凹部611(参照图2及图4),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形成有凹部612。在第二壁部62中,在第二角部600之间,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形成有凹部621(参照图2及图4),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形成有凹部622。因此,四个第二角部600具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两侧突出的结构。
在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凹陷的凹部630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在凹部630的底部,沿着第二方向X形成有多个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开口的缺口状的引出部68。另外,凹部630中由引出部68夹着的部分成为从凹部630的底部进一步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凹陷的凹部630a。
在凹部630的底部,沿着第二方向X形成有多个卡合凸部69,该卡合凸部69在第二方向X上与凹部630a错开的位置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凸部69形成于三个部位。
(线圈7的端部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基板15固定在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在配线基板15上,在与引出部68重叠的部分形成有缺口158。另外,在配线基板15上,在与卡合凸部69重叠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卡合孔159。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卡合凸部69的数量相对应,作为多个卡合孔159形成有三个卡合孔159,三个卡合孔159中的中央的卡合孔159形成为与缺口158相连的缺口状。
配线基板15在卡合凸部69和卡合孔159已经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固定于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在配线基板15上形成有第一线圈71的端部705及第二线圈72的端部705电连接的焊盘151和来自外部的配线部件(未图示)电连接的焊盘152,第一线圈71的端部及第二线圈72的端部705经由引出部68被穿绕至焊盘151之后,通过焊锡电连接于焊盘151。此外,焊盘151和焊盘152经由配线图案(未图示)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焊盘151形成有三个,第一线圈71的卷绕结束的端部705及第二线圈72的卷绕开始的端部705电连接于中央的焊盘151。因此,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被串联电连接。此外,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也可以并联电连接。
(支承体2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状态下,将由自攻螺丝构成螺丝18固定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贯通孔17e、保持架60的贯通孔60e及第一壳体部件16的孔16e中,在第一方向Z上将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紧固。在固定螺丝18时,螺丝18的头部不从第二壳体部件17突出到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
另外,如后文中将描述的那样,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角部160和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之间设置有第一粘接剂,在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和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三角部170之间设置有第二粘接剂。
这样一来,由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形成支承体2。此时,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凸部161h、162h分别贯通保持架60的孔61h、62h并嵌入第二壳体部件17的孔171h、172h。另外,保持架60的凸部60c嵌入第一壳体部件16的孔16c,保持架60的凸部60d嵌入第二壳体部件17的凹部17d。因此,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在彼此定位的状态下被连接。另外,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凸板部163a与保持架60的凹部630a重叠。
此外,在将致动器1装设到各种设备时,第二壳体部件17的贯通孔17f、保持架60的贯通孔60f及第一壳体部件16的贯通孔16f用来固定对设备的框架进行固定的螺丝(未图示)。
(可动体3的构成)
图8是图2所示的可动体3的说明图。如图5及图8所示,图2等所示的可动体3具有:具备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线圈7对置的平板部860的第一磁轭86;具备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线圈7对置的平板部870的第二磁轭87;以及磁体8。磁体8被保持于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及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中的至少一方,并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7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体3具备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上的第一磁体81和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中在与第一方向Z交叉的方向上与第一磁体81相邻的第二磁体82,作为磁体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81和第二磁体82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因此,第一磁体8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一线圈71的长边701对置,第二磁体8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第二线圈72的长边701对置。
另外,可动体3具备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上的第一磁体83和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中在与第一方向Z交叉的方向上与第一磁体83相邻的第二磁体84,作为磁体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83和第二磁体84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因此,第一磁体83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线圈71的长边701对置,第二磁体84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二线圈72的长边701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81、83及第二磁体82、84分别在厚度方向(第一方向Z)及宽度方向(X方向)上被分极磁化。第一磁体81和第二磁体82在相邻的方向(第二方向X)上沿相同方向磁化,第一磁体83和第二磁体84在相邻的方向(第二方向X)上沿相同方向磁化。因此,第一磁体81的第二磁体82侧的磁极与第二磁体82的第一磁体81侧的磁极不同,第一磁体83的第二磁体84侧的磁极与第二磁体84的第一磁体83侧的磁极不同。
另外,第一磁体81和第一磁体83在相邻的方向(第二方向X)上沿相反方向磁化,第二磁体82和第二磁体84在相邻的方向(第二方向X)上沿相反方向磁化。因此,在第一磁体81和第一磁体83中,与第一线圈71对置的面的磁极不同,在第二磁体82和第二磁体84中,与第二线圈72对置的面的磁极不同。
第一磁轭86具备从平板部860的第二方向的一侧X1的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并与第二磁轭87连接的第一连接板部861和从平板部860的第二方向的另一侧X2的端部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并与第二磁轭87连接的第二连接板部862。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第三方向Y的尺寸比平板部860的小,在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的两侧形成有缺口869。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部861相对于线圈7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穿过保持架60的第一开口部601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第二连接板部862相对于线圈7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Z2穿过保持架60的第二开口部602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通过焊接与第二磁轭87的端部连接。更具体地说,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861a与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第一侧面871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板部861和第二磁轭87的第一侧面871。同样,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862a与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第二侧面872重叠,焊接第二连接板部862和第二磁轭87的第二侧面872。
在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端部861a及第一侧面871中的一方形成有嵌入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并焊接的凸部,在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端部862a及第二侧面872中的一方形成有嵌入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并焊接的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平板部870的凸部873嵌入形成于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端部861a的凹部863并焊接,形成于平板部870的凸部874嵌入形成于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端部862a的凹部864并焊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及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第三方向Y的端部,形成有在装设磁体8时用于进行第一磁轭86及第二磁轭87的定位的缺口860a、870a。
在这样构成的可动体3中,在第一磁轭86及磁体8的至少一方标注有表示磁体8的磁化方向的标记。例如,在第一磁轭86上标注平板部860的四个角中S极所在的一侧的角被切去的标记86s,其它角呈方形。另外,在第二磁轭87及磁体8的至少一方也标注有表示磁体8的磁化方向的标记。例如,在第二磁轭87上标注平板部870的四个角中N极所在的一侧的角被切去的标记87s,其它角形成方形。此外,在对磁体8标注标记的情况下,只要利用印刷等即可。
(定位凸部865、875的构成)
第一磁轭86具有定位凸部865,该定位凸部865是第一磁轭86的一部分从固定了磁体8的一面突出而形成的,进行第一磁体81及第二磁体82在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面内方向上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部865包括规定第一磁体81的第二磁体82侧的位置的第一凸部865a和规定第二磁体82的第一磁体81侧的位置的第二凸部865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865a和第二凸部865b由设置于第一磁体81和第二磁体82之间的共同的凸部865c构成。凸部865c(第一凸部865a及第二凸部865b)设置于在第三方向Y上分开的两个部位。
定位凸部865还包括第三凸部865d、865e,该第三凸部865d、865e在与第一磁体81和第二磁体82相邻的第二方向X交叉的第三方向Y上进行第一磁体81的定位及第二磁体82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凸部865d设置于第一磁体81的Y方向的两侧两个部位,第三凸部865e设置于
第二磁体82的Y方向的两侧两个部位。
定位凸部865是使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一部分从与磁体8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侧向磁体8所在的一面侧突出的凸部。因此,如图4所示,形成定位凸部865时的凹状的痕迹865x保留在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的与磁体8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上。
在此,在第一磁轭86中,在相对于第一磁体81与第二磁体82相反的一侧及相对于第二磁体82与第一磁体81相反的一侧未设置定位凸部865。另外,定位凸部865从平板部860突出的尺寸低于磁体8的厚度(第一磁体81的厚度及第二磁体82的厚度)。因此,在将磁体8装设于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时,在使层叠于磁体盒等的内部的多个磁体8中位于最下方的磁体8滑动,作为第一磁体81等配置时,定位凸部865和磁体盒不易发生干扰等,定位凸部865不会成为妨碍。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磁轭87与第一磁轭86同样,也具有定位凸部,该定位凸部是第二磁轭87的一部分从固定有磁体8的一面突出而形成的,进行第一磁体83及第二磁体84在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面内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如图8所示,形成定位凸部875时的凹状痕迹875x保留在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的与磁体8相反一侧的另一面上。
此外,定位凸部865也可以是将第一磁轭86及第二磁轭87的一部分折弯而形成的凸部。
(挡块的构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用于可动体3的第一磁轭86的第一连接板部861,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壁部161、保持架60的第一壁部61及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表面以构成连续的平面的状态对置。因此,第一连接板部861构成第一挡块,该第一挡块在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时限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可动范围。
同样,相对于第二连接板部862,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二壁部162、保持架60的第二壁部62及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二壁部172的内表面以构成连续的平面的状态对置。因此,第二连接板部862构成第二挡块,该第二挡块在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移动时限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可动范围。
(基本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中,当对线圈7施加交流电时,可动体3在第二方向X上振动,因此,致动器1的重心沿第二方向X变动。因此,用户可以感受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因此,能够使致动器1作为触觉器件发挥作用。此时,如果调整施加于线圈7的交流电波形,使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X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用户可以感受在第二方向X上具有方向性的振动。
(连接体90及粘弹性部件9的构成)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设置有与支承体2及可动体3连接的连接体90。连接体90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体90是设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体3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的粘弹性部件9,在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方向上可弹性变形。粘弹性是指兼具粘性和弹性这两者的性质,是在凝胶状部件、塑料、橡胶等高分子物质中显著表现出的性质。因此,作为粘弹性部件9,可以使用各种凝胶状部件。作为粘弹性部件9,也可以使用天然橡胶、二烯橡胶(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非二烯橡胶(例如,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种橡胶材料及它们的改性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体90,仅粘弹性部件9与支承体2及可动体3双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弹性部件9,第一粘弹性部件91配置在可动体3的第一磁轭86和支承体2的第一壳体部件16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第二粘弹性部件92配置在可动体3的第二磁轭87和支承体2的第二壳体部件17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更具体地说,第一粘弹性部件91分别设置于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和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之间,第二粘弹性部件92分别设置于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和第二壳体部件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之间。
在此,第一粘弹性部件91以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一磁轭86的平板部860和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之间,第二粘弹性部件92以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二磁轭87的平板部870和第二壳体部件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之间。第一粘弹性部件91粘接于与支承体2相接的面(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上,并且与和可动体3相接的面(第一磁轭86)粘接。第二粘弹性部件92粘接于与支承体2相接的面(第二壳体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上,并且与和可动体3相接的面(第二磁轭87)粘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弹性部件9(第一粘弹性部件91及第二粘弹性部件92)是针入度为10度~110度的硅酮系凝胶。针入度在JIS-K-2207、JIS-K-2220中定义,意味着该值越小越硬。粘弹性部件9根据其伸缩方向具备线性或非线性的伸缩特性。例如,粘弹性部件9在沿其厚度方向(轴向)按压而压缩变形时,具备非线性成分(弹簧系数)大于线性成分(弹簧系数)的伸缩特性。与之相对,在沿厚度方向(轴向)拉伸而伸展的情况下,具备线性成分(弹簧系数)大于非线性成分(弹簧系数)的伸缩特性。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在粘弹性部件9沿与厚度方向(轴向)交叉的方向(剪切方向)变形的情况下,无论向哪个方向动作,都是被拉伸而伸展的方向的变形,因此,具有线性成分(弹簧系数)大于非线性成分(弹簧系数)的变形特性。因此,在粘弹性部件9中,运动方向上的弹力恒定。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粘弹性部件9的剪切方向的弹簧要素,可以提高振动加速度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再现性,因此,可以实现具有细微差异的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凹部166、167中连接第一粘弹性部件91的连接区域166a、167a形成有多个凹部。另外,有时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凹部176、177中连接第二粘弹性部件92的连接区域176a、177a形成有多个凹部。
根据该方式,因为连接体90处于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所以连接体90的一部分位于多个凹部的内侧。因此,多个凹部的边缘抑制连接体90向与第一方向Z交叉的方向移动。因此,在将连接体90配置到支承体2和可动体3之间时,多个凹部的边缘有效地抑制连接体90向与第一方向Z交叉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时,多个凹部的边缘有效地抑制连接体90向第二方向X移动。因此,能够抑制配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体3之间的连接体90的错位。另外,连接体90经由粘接剂固定于连接区域166a、167a、176a、177a,粘接剂的一部分位于多个凹部的内侧。因此,连接体90的粘接强度高。
(第一壳体部件16、保持架60及第二壳体部件17的支承结构)
图9是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到的图3所示的第一角部160及第二角部600的立体图。图10是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到的图4所示的第二角部600及第三角部170的立体图。图11是在穿过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160的位置剖切支承体2时的XZ剖视图。图12是在穿过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160的位置剖切支承体2时的YZ剖视图。图13是在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160之间剖切支承体2时的XZ剖视图。图14是在图9所示的第一角部160之间剖切支承体2时的YZ剖视图。
如图9~图12所示,在形成支承体2时,在支承体2的四个角中的各角上,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角部160和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21。另外,在支承体2的四个角中的各角上,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和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构成第二支承部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承部21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和第一接触区域212,在第一非接触区域211中,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分开,在第一接触区域212中,在与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相邻的位置,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是平面,另一方面,第一角部16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具有图9中用灰色表示的第一区域16s和从第一区域16s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凹陷的第二区域16t。因此,在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时,第二区域16t构成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分开的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第一区域16s构成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的第一接触区域212。在此,第一接触区域212围绕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的周围设置。另外,在第一非接触区域211设置有粘接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的第一粘接剂H1(参照图11及图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架60中相当于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填充第一粘接剂H1的贯通孔67,后文中将参照图15及图16描述贯通孔67的详细结构等。
在第二支承部22设置有第二非接触区域221和第二接触区域222,在第二非接触区域221中,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分开,在第二接触区域222中,在与第二非接触区域221相邻的位置,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角部17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表面是平面,另一方面,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具有图9中用灰色表示的第三区域60s和从第三区域60s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凹陷的第四区域60t。因此,在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时,第四区域60t构成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分离的第二非接触区域221,第三区域60s构成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的第二接触区域222。在此,第二接触区域222围绕第二非接触区域221的周围设置。另外,在第二非接触区域221设置有粘接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的第二粘接剂H2(参照图11及图12)。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支承体2的端面,第一角部160的外缘部16r和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r隔着第一间隙24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部160的外缘部16r及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r的一方具有使第一间隙24弯曲成L形的第一弯曲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部160的外缘部16r具有沿着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r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弯曲成L形的第一弯曲部16u,第一间隙24通过第一弯曲部16u弯曲成L形。此外,也可以在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r设置第一弯曲部,使第一间隙24弯曲成L形。
另外,在支承体2的端面,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p和第三角部170的外缘部17p隔着第二间隙25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p及第三角部170的外缘部17p的一方具有使第二间隙25弯曲成L形的第二弯曲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角部170的外缘部17p具有沿着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p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成L形的第二弯曲部17u,第二间隙25通过第二弯曲部17u弯曲成L形。此外,也可以在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p设置第二弯曲部,使第二间隙25弯曲成L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角部160延伸的壁部和从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延伸的壁部至少一部分在支承体2的端面处于非接触状态。另外,从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三角部170延伸的壁部和从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延伸的壁部至少一部分在支承体2的端面处于非接触状态。即,在支承体2上,即使是第一角部160、第二角部600及第三角部170以外的部分,例如,如图13所示,在支承体2的端面上,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壁部161和保持架60的第一壁部61之间等也形成有弯曲成L形的间隙28,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一壁部171和保持架60的第一壁部61之间等也形成有弯曲成L形的间隙29。
另外,如图14所示,在支承体2的端面,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三壁部163和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之间形成有弯曲成L形的间隙28,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三壁部173和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之间等形成有弯曲成L形的间隙29。另外,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四壁部164和保持架60的第四壁部64之间形成有间隙28,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四壁部174和保持架60的第四壁部64之间等形成有弯曲成L形的间隙29。
(粘接剂填充用的贯通孔的结构)
图15是在穿过图9及图10所示的贯通孔67的位置剖切支承体2时的YZ剖视图。图16是在穿过图9及图10所示的贯通孔67的位置剖切支承体2时的XZ剖视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设置有在第一方向Z上贯通第二角部600并在设置有第一粘接剂H1的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开口的贯通孔67。如图15及图16所示,贯通孔67的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开口部671的开口尺寸S1大于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第二开口部672的开口尺寸S2。
贯通孔67具有在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L1开口的第一孔676和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孔676连通并在第二角部60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开口的第二孔677。在此,第二孔677的内周面成为内径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逐渐减小的倾斜面。第一孔676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成为内径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增大的圆锥面状的倾斜面678。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676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成为圆锥面状的倾斜面678,周向的另一部分成为平面部679a。另外,第二孔677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也成为与平面部679a连续的平面部679b。因此,贯通孔67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成为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开口边缘延伸至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开口边缘的平面部679。在该贯通孔67中,平面部679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开口边缘形成的直线部分679c(参照图10)的长度比在平面部679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开口边缘形成的直线部分679d(参照图9)的长度长。此外,在贯通孔67的内周面中平面部679以外的部分中,在第一孔676和第二孔677之间,第一孔676的内周面位于比第二孔677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致动器1的制造方法)
图17是表示图5等所示的配线基板15和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之间的间隙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从第一壳体部件16的贯通孔16b插入的支承销(未图示)支承第一磁轭86,同时将第一壳体部件16、第一磁轭86、保持架60及第二磁轭87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时,以从贯通孔16a插入的定位销为基准,将第一壳体部件16的贯通孔16a、第一磁轭86的缺口869、保持架60的缺口603及第二磁轭87的缺口879重叠。因此,可以将第一壳体部件16、第一磁轭86、保持架60及第二磁轭87适当地重叠。
此时,使第一磁轭86的第一连接板部861通过保持架60的第一开口部601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使第二连接板部862通过保持架60的第二开口部602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因此,能够将第一磁轭86的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分别与第二磁轭87连接。
另外,预先通过粘接剂将第一粘弹性部件91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16及第一磁轭86的一方,在将第一壳体部件16和第一磁轭86重叠时,通过粘接剂将第一粘弹性部件91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16及第一磁轭86的另一方。另外,预先通过粘接剂将第二粘弹性部件92连接到第二壳体17及第二磁轭87的一方,在将第二壳体部件17和第二磁轭87重叠时,通过粘接剂将第二粘弹性部件92连接到第二壳体部件17及第二磁轭87的另一方。此时,使从贯通孔16b插入的支承销与第二壳体部件17的缺口17b抵接,支承第二壳体部件17。
这样,在制造致动器1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保持架60堆叠到第一壳体部件16上的状态下,使第一粘接剂H1从贯通孔67滴下,且使第一粘接剂H1通过贯通孔67填充到第一壳体部件16和保持架60之间的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然后,在将保持架60堆叠到第二壳体17时,在保持架60上,在构成第二非接触区域221的第四区域60t涂布第二粘接剂H2。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形成有在填充第二粘接剂H2时用于从第一非接触区域211排出空气的缺口、凹部。
在此,如图17所示,在图5等所示的配线基板15和保持架60的第三壁部63之间设置有间隔从一方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向另一方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扩大的间隔G。因此,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间隙G的开口宽度宽,所以能够将第三粘接剂(未图示)填充到配线基板15和第三壁部63之间。
这样,将粘接剂设置到规定位置后进行加热,使所有未固化的粘接剂同时固化。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中,在第一壳体部件16的第一角部160和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第一支承部21,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和第一接触区域212,在第一非接触区域211中,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分开,在第一接触区域212中,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因此,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此,可以使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稳定的状态下接触。因此,即使驱动可动体3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一支承部21,也不易从第一支承部21产生颤振音。
另外,在第二壳体部件17的第三角部170和保持架60的第二角部60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的第二支承部22,设置有第二非接触区域221和第二接触区域222,在第二非接触区域221中,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分开,在第二接触区域222中,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相接,因此,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接触的区域被限定。因此,可以使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稳定的状态下接触。因此,即使驱动可动体3时的振动等传递到第二支承部22,也不易从第二支承部22产生颤振音。
另外,第一接触区域212围绕第一非接触区域211的周围设置,第二接触区域222围绕第二非接触区域221的周围设置。此外,在第一非接触区域211设置有第一粘接剂H1,在第二非接触区域221设置有第二粘接剂H2。因此,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在稳定的状态下相互支承,第二角部600和第三角部170在稳定的状态下相互支承。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颤振音的发生。
另外,在支承体2的端面中,第一角部160的外缘部16r和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r隔着第一间隙24对置,第二角部600的外缘部60p和第三角部170的外缘部17p隔着第二间隙25对置。因此,不易从支承体的端面产生颤振音。另外,因为第一间隙24及第二间隙25弯曲,所以可以抑制异物从外部侵入。
另外,因为在保持架60上设置有贯通孔67,所以在将第一壳体部件16及保持架60经由第一粘接剂H1重叠的工序中,当在将保持架60堆叠到第一壳体部件16上的状态下从贯通孔671滴下粘接剂H1时,第一粘接剂H1沿着贯通孔67流出到第一壳体部件16和保持架60之间。因此,与在第一壳体部件16或保持架60上涂布了第一粘接剂H1后将第一壳体部件16和保持架60重叠的情况相比,可以将第一粘接剂H1高效地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6和保持架60之间。
另外,因为贯通孔67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处的开口尺寸大于另一侧Z2处的开口尺寸,所以第一粘接剂H1从贯通孔67顺畅地流出到第一壳体部件16和保持架60之间。
另外,构成贯通孔67的第一孔676的内周面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成为内径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朝向一侧Z1增大的倾斜面678。因此,可以确保贯通孔67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处的开口尺寸,并增大贯通孔67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处的开口尺寸。
另外,贯通孔67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为平面部679,因此,在第一粘接剂H1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向贯通孔67滴下时,如果将第一粘接剂H1滴在平面部679,则可以使第一粘接剂H1沿着平面部679顺畅地流出到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之间。另外,平面部679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开口边缘形成的直线部分679c(参照图10)的长度比平面部679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开口边缘形成的直线部分679d(参照图9)的长度长,因此,容易使第一粘接剂H1避开倾斜面678滴下到平面部679。因此,可以使第一粘接剂H1沿着平面部679顺畅地流出到第一角部160和第二角部600之间。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设置于第一角部160的高低差构成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及第一接触区域212,但也可以利用设置于第二角部600的高低差构成第一非接触区域211和第一接触区域212。另外,利用设置于第二角部600的高低差来构成第二非接触区域221及第二接触区域222,但也可以利用设置于第三角部170的高低差来构成第二非接触区域221和第二接触区域22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磁体8(第一磁体81及第二磁体82),但例如在将磁体8相对于线圈7仅配置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且仅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存在第二磁轭87的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硅酮系凝胶等凝胶状部件作为粘弹性部件9,但也可以将橡胶等用作粘弹性部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粘弹性部件9作为连接体90,但也可以使用弹簧等弹性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及保持架设置在支承体2上,磁体及磁轭设置在可动体3上,但在线圈及保持架设置在可动体3上而磁体及磁轭设置在支承体2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仅在第二方向X上驱动可动体3的致动器1,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上驱动可动体3的致动器1。
Claims (13)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
可动体;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具有弹性及粘弹性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
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
所述支承体具备保持所述磁驱动回路的线圈及磁体中的一方的保持架和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和所述保持架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在所述第一接触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围绕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的周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设置有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部和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隔着第一间隙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部及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的一方具有使所述第一间隙弯曲成L形的第一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具备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二壳体部件,
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二支承部,
在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有第二非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在所述第二接触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二角部和所述第三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触区域围绕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的周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非接触区域设置有粘接剂。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和所述第三角部的外缘部隔着第二间隙对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部及所述第三角部的外缘部的一方具有使所述第二间隙弯曲成L形的第二弯曲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从所述第一角部延伸的壁部和所述保持架的从所述第二角部延伸的壁部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支承体的端面处于非接触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
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移动。
13.一种触觉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体;
可动体;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具有弹性及粘弹性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支承体连接;以及
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相对移动,
所述支承体具备保持所述磁驱动回路的线圈及磁体中的一方的保持架和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重叠的第一壳体部件,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角附近即第一角部和所述保持架的角附近即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构成第一支承部,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设置有第一非接触区域和第一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中,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开,在所述第一接触区域中,在与所述第一非接触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7069A JP7199941B2 (ja) | 2018-12-04 | 2018-12-04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18-227069 | 2018-12-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77100A true CN111277100A (zh) | 2020-06-12 |
Family
ID=7100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18227.2A Pending CN111277100A (zh) | 2018-12-04 | 2019-12-03 | 致动器及触觉器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99941B2 (zh) |
CN (1) | CN111277100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7861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株式会社电装 | 驱动装置 |
CN104808307A (zh) * | 2014-01-29 | 2015-07-29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透镜驱动装置 |
WO2018043132A1 (ja) * | 2016-09-02 | 2018-03-0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CN207200547U (zh) * | 2017-08-21 | 2018-04-06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致动器 |
CN108352773A (zh) * | 2016-01-29 | 2018-07-31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致动器 |
CN208141022U (zh) * | 2017-05-17 | 2018-11-23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87037A (ja) | 2006-01-12 | 2007-07-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ベーンロータリ型空気ポンプ |
JP2011007825A (ja) | 2009-06-23 | 2011-01-13 | Nidec Sankyo Corp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2011028104A (ja) | 2009-07-28 | 2011-02-1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US11411482B2 (en) | 2017-03-30 | 2022-08-09 |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 Actuator with two magnetic drive circuits to vibrate a body in two directions |
-
2018
- 2018-12-04 JP JP2018227069A patent/JP719994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3 CN CN201911218227.2A patent/CN11127710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7861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株式会社电装 | 驱动装置 |
CN104808307A (zh) * | 2014-01-29 | 2015-07-29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透镜驱动装置 |
CN108352773A (zh) * | 2016-01-29 | 2018-07-31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致动器 |
WO2018043132A1 (ja) * | 2016-09-02 | 2018-03-0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CN208141022U (zh) * | 2017-05-17 | 2018-11-23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机构 |
CN207200547U (zh) * | 2017-08-21 | 2018-04-06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致动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92494A (ja) | 2020-06-11 |
JP7199941B2 (ja) | 2023-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00200B (zh) | 致动器 | |
CN110323911B (zh) | 致动器 | |
CN111277105B (zh) | 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的制造方法 | |
JP6944288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0800199B (zh) | 致动器 | |
JP2019013087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756210B (zh) | 致动器 | |
JP7020809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19013095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020810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77106B (zh) | 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 |
CN111277100A (zh) | 致动器及触觉器件 | |
CN111277103B (zh) | 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 |
JP7386030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77101B (zh) | 致动器 | |
CN112018991B (zh) | 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 |
JP7267551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23065769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6914121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77102A (zh) | 致动器 | |
CN110971100A (zh) | 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 |
JP2023173926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62369A (zh) | 致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