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095998A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5998A
CN111095998A CN201880058107.8A CN201880058107A CN111095998A CN 111095998 A CN111095998 A CN 111095998A CN 201880058107 A CN201880058107 A CN 201880058107A CN 111095998 A CN111095998 A CN 111095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unit
transmission
sounding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81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5998B (zh
Inventor
横枕一成
山田升平
坪井秀和
高桥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5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5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高效地发送功率余量。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发送部,其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对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 Pro(LTE的扩展标准即LTE-A Pro)和NR(New Radiotechnology:新无线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非专利文献1)。
在第五代蜂窝系统中,作为服务的假定场景,请求以下三个场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移动宽带增强)、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的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等机器型设备大量连接的mMTC(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61214,NTT DOCOMO,“Revision of SI:Study on 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2016年6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高效地提供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方案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发送部,其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2)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进行计算,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用参考格式进行计算。
(3)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基站装置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其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接收部,其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4)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进行计算,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用参考格式进行计算。
(5)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方法是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6)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方法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7)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接收单元,其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发送单元,其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8)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发送单元,其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接收单元,其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SRS资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至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也将终端装置1A~1C称为终端装置1。
终端装置1也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移动站装置、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终端、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基站装置3也可以被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B)、eNB(evolved NodeB:演进节点B)、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BS(Base Station)、NR NB(NR Node B)、NNB、TRP(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收发点)、gNB。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以及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 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使用通用滤波器多载波(UFMC:Universal-Filtered Multi-Carrier)、滤波OFDM(F-OFDM:FiheredOFDM)、加窗OFDM(Windowed OFDM)以及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Filter-Bank Multi-Carrier)。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OFDM作为传输方式,以OFDM符号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包括使用了上述其他传输方式的情况。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不使用CP,或者使用进行了零填充的上述传输方式来代替CP。此外,CP、零填充可以附加于前方和后方双方。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以及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物理信道。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BCH是用于广播包括终端装置1所需的重要的系统信息的重要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EIB:Essential Information Block(重要信息块)、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
此外,PBCH可以用于广播同步信号的块(也称为SS/PBCH块)的周期内的时间索引。在此,时间索引是表示小区内的同步信号和PBCH的索引的信息。例如,在使用三个发送波束来发送SS/PBCH块的情况下,可以表示预先设定的周期内或设定后的周期内的时间顺序。此外,终端装置可以将时间索引的差异识别为发送波束的差异。
PDCCH用于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中发送(或运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一个或多个DCI(也可以称为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可以将表示时隙格式的信息指示为DCI。例如,作为DCI,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包括PDCCH和/或PDSCH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时段、包括间隔、PUCCH和/或PUSCH以及SRS的上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DSCH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USCH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发送针对被调度的PDSCH的HARQ-ACK的定时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发送针对被调度的PUSCH的HARQ-ACK的定时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在此,DCI中包括与PUSCH或PD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称为下行链路授权(downlink gra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在此,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称为上行链路授权(uplink grant)或上行链路分配(Uplinkassignment)。
PUSCH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中,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HARQ-ACK(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HARQ-ACK可以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传输块)、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HARQ-ACK。
PDSCH用于发送来自媒体接入(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的下行链路数据(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也用于发送系统信息(SI:System Information)、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等。
PUSCH可以用于与来自MAC层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或上行链路数据一同发送HARQ-ACK和/或CSI。此外,也可以用于仅发送CSI或者仅发送HARQ-ACK和CSI。即,也可以用于仅发送UCI。
在此,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上层(higher layer)交换(收发)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收发RRC信令(也被称为RRC message: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information: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收发MAC控制元素。在此,也将RRC信令和/或MAC控制元素称为上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这里的上层意味着从物理层观察到的上层,因此,可以包括MAC层、RRC层、RLC层、PDCP层、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MAC层的处理中上层可以包括RRC层、RLC层、PDCP层、NAS层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PDSCH或PUSCH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和MAC控制元素。在此,在PDSCH中,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可以是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共用的信令。此外,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专用信令)。即,可以使用专用的信令来对某个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固有(UE特定)的信息。此外,PUSCH可以用于在上行链路发送UE的能力(UE Capability)。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在此,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
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可以使用PSS和SSS来检测小区ID。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和时域的同步。在此,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选择由基站装置3进行的预编码或波束成形中的预编码或波束。需要说明的是,波束也可以被称为发送或接收滤波设定。
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进行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补偿。在此,参考信号也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计算出下行链路的CSI。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细同步(Finesynchronization),所述细同步为能实现无线参数、子载波间隔等参数集以及FFT的窗口同步等程度的细同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跟踪参考信号)
DMRS用于解调调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DMRS中定义用于解调PBCH的参考信号和用于解调PDSCH的参考信号这两种,可以将两者称为DMRS。CSI-RS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测量和波束管理。PTRS用于在时间轴跟踪相位,以保证相位噪声引起的频率偏移。TRS用于保证高速移动时的多普勒频移。需要说明的是,TRS可以用作CSI-RS的一个设定。例如,也可以将一个端口的CSI-RS作为TRS来设定无线资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用于解调调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DMRS中定义用于解调PUCCH的参考信号和用于解调PUSCH的参考信号这两种,可以将两者称为DMRS。SRS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测量、信道探测以及波束管理。PTRS用于在时间轴跟踪相位,以保证相位噪声引起的频率偏移。
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也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和/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按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转发(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至码字,并按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无线资源测量(RRM:Radio Resource Measurement)。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波束管理。
波束管理可以是用于将发送装置(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中的模拟和/或数字波束与接收装置(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中的模拟和/或数字波束的方向性匹配获得波束增益的基站装置3和/或终端装置1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设定或建立波束配对的过程,可以包括下述过程。
·波束选择(Beam selection)
·波束细化(Beam refinement)
·波束恢复(Beam recovery)
例如,波束选择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选择波束的过程。此外,波束细化可以是进一步选择增益高的波束或者通过终端装置1的移动来变更最优的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波束的过程。波束恢复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在由于遮蔽物、人的通过等产生的堵塞而导致通信链路的质量降低时重选波束的过程。
波束管理中可以包括波束选择和波束细化。波束恢复中可以包括下述过程。
·检测波束失败(beam failure)
·发现新的波束
·发送波束恢复请求
·监测针对波束恢复请求的响应
例如,在选择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发送波束时,可以使用CSI-RS或SS/PBCH块中所包括的SSS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也可以使用CSI。此外,作为向基站装置3的报告,可以使用CSI-RS资源索引(CRI:CSI-RS ResourceIndex),也可以使用SS/PBCH块中所包括的由PBCH广播的时间索引。
此外,基站装置3在向终端装置1指示波束时指示CRI或SS/PBCH的时间索引,终端装置1基于所指示的CRI或SS/PBCH的时间索引来进行接收。此时,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所指示的CRI或SS/PBCH的时间索引来设定、接收空间滤波。此外,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假定准共址(QCL:Quasi-Co-Location)来进行接收。某个信号(天线端口、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等)与其他信号(天线端口、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等)为QCL,或者QCL假定可以解释为某个信号与其他信号建立有关联。
若可以根据输送另一方的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来推测出输送某个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则认为两个天线端口为QCL。信道的长区间特性包括:延迟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增益以及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为与平均迟延有关的QCL的情况下,意味着可以根据天线端口1的接收定时来推测出天线端口2的接收定时。
该QCL也可以扩展至波束管理。因此,扩展至空间的QCL也可以重新进行定义。例如,作为空间的QCL假定中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可以是无线链路或者信道中的到来角(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ZoA(Zenith angle of Arrival:到达天顶角)等)和/或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A(Angle Spread of Arrival:到达角度扩展)、ZSA(Zenith angle Spread of Arrival:到达天顶角扩展))、送出角(AoD(偏离角)、ZoD等)或其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D(Angle Spread of Departure:偏离角扩展)、ZSS(Zenith angle Spread of Departure:偏离天顶角扩展))、空间相关性(Spatial Correlation)以及接收空间参数。
例如,在被视为在天线端口1与天线端口2之间关于接收空间参数为QCL的情况下,意味着可以根据接收来自天线端口1的信号的接收波束(空间滤波)来推测接收来自天线端口2的信号的接收波束。
根据该方法,作为波束管理和波束指示/报告,可以根据空间的QCL假定和无线资源(时间和/或频率)来定义与波束管理等价的基站装置3、终端装置1的动作。
以下,对子帧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子帧,但也可以被称为资源单元、无线帧、时间区间、时间间隔等。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此外,各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和W个时隙构成。此外,一个时隙由X个OFDM符号构成。就是说,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ms。各时隙由子载波间隔来定义时间长度。例如,在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N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5ms和1ms。此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125ms和0.25ms。此外,例如,在X=14的情况下,当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W=10,当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W=40。图2将X=7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X=14的情况下也同样能进行扩展。此外,可以对上行链路时隙也同样地进行定义,也可以对下行链路时隙和上行链路时隙分别进行定义。此外,图2的小区的带宽可以定义为频带的一部分(BWP:BandWidth Part)。此外,时隙可以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时隙也可以不定义为TTI。TTI可以是传输块的发送时段。
在各时隙中发送的信号或物理信道可以通过资源网格来表现。资源网格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量分别取决于小区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带宽。将资源网格内的各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可以使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编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个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等)或上行链路信道(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中定义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首先,某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被映射至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在时隙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X=7且为NCP的情况下,一个物理资源块通过时域上7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包括(7×12)个资源元素。在ECP(ExtendedCP: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物理资源块例如通过时域上6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包括(6×12)个资源元素。此时,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上对应于一个时隙,在为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在频域上对应于180kHz(60kHz的情况下为72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从0开始标注编号。
接着,对子载波间隔设定μ进行说明。在NR中,支持多个OFDM参数集。在某个BWP中,子载波间隔设定μ(μ=0,1,…,5)和循环前缀长度,针对下行链路的BWP由上层给出,在上行链路的BWP中由上层给出。在此,当给出μ时,子载波间隔Δf由Δf=2^μ·15(kHz)给出。
在子载波间隔设定μ中,时隙在子帧内按升序从0开始数到N^{subframe,μ}_{slot}-1,在帧内按升序从0开始数到N^{frame,μ}_{slot}-1。基于时隙设定和循环前缀,N^{slot}_{symb}的连续的OFDM符号位于时隙内。N^{slot}_{symb}为7或14。子帧内的时隙n^{μ}_{s}的起点在时间上与相同子帧内的第n^{μ}_{s}N^{slot}_{symb}个OFDM符号的起点对齐。
接着,对子帧、时隙、迷你时隙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的时域上的关系的图。如图3所示,定义了三种时间单元。无论子载波间隔如何,子帧均为lms,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为7或14,时隙长度根据子载波间隔而不同。在此,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在一个子帧中包括14个OFDM符号。
迷你时隙(也可以被称为子时隙)是由少于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的OFDM符号构成的时间单元。图3将迷你时隙包括两个OFDM符号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示出。迷你时隙内的OFDM符号也可以与构成时隙的OFDM符号定时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调度的最小单位可以是时隙或迷你时隙。此外,也可以将分配迷你时隙称为不基于时隙(non-slot base)的调度。此外,可以将调度迷你时隙表现为调度参考信号与数据的开始位置的相对时间位置为固定的资源。
图4是表示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在此,以在子载波间隔15kHz中时隙长度为0.5ms的情况为例示出。在图4中,D表示下行链路,U表示上行链路。如图4所示,可以在某个时间区间内(例如,在系统中必须分配给一个UE的最小的时间区间)包括:
·下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
·间隔
·上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比例可以预先定义为时隙格式。此外,也可以由时隙内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的OFDM符号数或时隙内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定义。此外,也可以由时隙内所包括的上行链路的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数或时隙内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定义。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调度时隙表现为调度参考信号与时隙边界的相对时间位置为固定的资源。
图4的(a)是在某个时间区间(例如,可以被称为可以分配给一个UE的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或时间单元等。此外,也可以将多个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合称为时间单元)中全部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示例,图4的(b)是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例如经由PDCCH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经由用于PDCCH的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图4的(c)中,在第一个时间资源中用于发送PDCCH和/或下行链路的PDSCH,并用于经由用于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PUSCH或PU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发送HARQ-ACK和/或CSI,即UCI。在图4的(d)中,在最初的时间资源中用于发送PDCCH和/或PDSCH,并用于经由用于处理延迟和从下行至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的PUSCH和/或PU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即UL-SCH。图4的(e)是全部用于上行链路发送(PUSCH或PUCCH)的示例。
上述的下行链路部分、上行链路部分可以与LTE同样包括多个OFDM符号。
图5是表示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多个天线元件连接于一个发送单元(TXRU:Transceiver unit)10,通过每个天线元件的移相器11来控制相位,并由天线元件12来发送,由此能将波束引导至相对于发送信号的任意方向。典型的是,可以将TXRU定义为天线端口,可以在终端装置1中仅定义天线端口。由于能通过控制移相器11将方向性引导至任意的方向,因此基站装置3能使用增益高的波束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
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CP-OFDM和DFT-S-OFDM这两种波形(waveform)。此外,终端装置1在使用CP-OFDM和/或DFT-S-OFDM来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终端装置1在不启用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转换预编码的情况下使用CP-OFDM。可以将转换预编码未被启用的PUSCH称为OFDM based PUSCH。终端装置1在启用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转换预编码的情况下使用DFT-S-OFDM。也可以将转换预编码被启用的PUSCH称为DFT-S-OFDMbasedPUSCH。服务小区c、服务小区c的频带的一部分(也称为服务BWP)cb(以下,cb仅表达为c)或服务频带的一部分(也称为服务BWP)c的发送功率由以下公式表示。需要说明的是,转换预编码可以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此外,是否启用转换预编码可以是切换将DFT-S-OFDM用于PUSCH还是将CP-OFDM用于PUSCH发送。此外,终端装置1是使用启用转换预编码的PUSCH还是使用不启用转换预编码的PUSCH发送可以由基站装置3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或DCI指示。是CP-OFDM和/或DFT-S-OFDM可以通过RRC信令、MAC CE和/或DCI进行切换。此外,基站装置3可以通过RRC来对终端装置1设定任一种或两种波形,并通过DCI来切换波形。
[数式1]
Figure BDA0002402656290000151
PPUSCH,c(i)表示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第i个时隙中的PUSCH的发送功率(dBm),j表示与PUSCH的种类有关的参数。例如,在j=0的情况下,表示半静态调度,j=1表示动态调度,j=2表示随机接入响应授权的发送。
此外,Pcmax,c是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最大发送功率,MPUSCH,c(i)是由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的第i个时隙用(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表达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带宽。此外,PO_PUSCH,c(j)是由上层给出的小区特有和/或用户特有的功率,αc(j)是在由上层给出的在0至1之间表示的路径损失补偿因子,PLc是根据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SS块(PSS、SSS、PBCH等)或CSI-RS估计出的路径损失估计值。ΔTF,c是在由上层指示的情况或对UCI进行复用的情况下给出的功率校正,fc(i)是根据由DCI指示的TPC(TransmissionPower 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命令的第i个时隙中的校正值或累积值。
即,在某个状况(例如,不在同一时隙发送PUCCH的情况等)下,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第i个时隙中的PUSCH的发送功率(dBm)基于Pcmax,c、MPUSCH,c(i)、PO_PUSCH,c(j)、αc(j)、PLc、ΔTF,c,fc(i)等进行计算。
在同一时隙发送PUCCH的情况下,由以下公式给出发送功率。
[数式2]
Figure BDA0002402656290000161
式中,P^cmax,c是Pcmax,c的线性值(linear value),P^PUCCH(i)是时隙i中的PUCCH的发送功率的线性值。
即,在某个其他状况(例如,在同一时隙发送PUCCH的情况等)下,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第i个时隙中的PUSCH的发送功率(dBm)基于P^cmax,c、P^PUCCH(i)、MPUSCH,c(i)、PO_PUSCH,c(j)、αc(j)、PLc、ΔTF,c、fc(i)等进行计算。
接着,对功率余量报告进行说明。终端装置1在子帧i中的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发送PUSCH而不伴随PUCCH的情况下的功率余量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数式3]
PHtpcl,c(i)=PCMAX,c(i)-{10log10(MPUSCH,c(i))+PO_PUSCH,c(j)+αc(j)·PLcTF,c(i)+fc(i)}
Ptypel,c(i)是终端装置1在第i个子帧中的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发送PUSCH而不伴随PUCCH的情况下的功率余量。即,在某个状况下,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第i个时隙中的功率余量基于Pcmax,c、MPUSCH,c(i)、PO_PUSCH,c(j)、αc(j)、PLc、ΔTF,c、fc(i)等来进行计算。
接着,对功率余量报告进行说明。终端装置1在子帧i中的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不发送PUSCH的情况下的功率余量由以下公式表示。
[数式4]
Figure BDA0002402656290000162
在此,P~cmax,c是将MPR(Maximum Power Reduction:最大功率衰减)、追加的MPR(A-MPR:Additional MPR、P-MPR(Power management term for MPR)、ΔTc假定为零分贝(0dB)来计算得到的。这是与将数式3中的MPUSCH,c(i)设为1,将j设为1相同的计算式。就是说,将第c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第i个时隙用的有效资源块数设为1。换句话说,不基于PUSCH的资源分配的带宽地计算功率余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也可以称为参考格式(或虚拟格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由数式3或数式4计算出的功率余量称为功率余量的值。
接着,对功率余量报告的触发进行说明。
功率余量报告的过程用于向服务基站提供:关于名义上的终端装置1的最大发送功率(nominal maximum transmit power)与为每个被激活的服务小区或服务BWP的UL-SCH的发送功率估计出的功率之差的信息,以及为名义上的终端装置1的最大发送功率与SpCell和PUCCH SCell中的UL-SCH和PUCCH估计出的功率之差。
RRC层通过设定两个定时器(periodicPHR-Timer和prohibitPHR-Timer)和规定值(dl-PathlossChange)来控制功率余量报告,该规定值设定所测量的下行链路的路径损失和由功率管理请求的功率退避的变化。periodicPHR-Timer是用于周期性地进行功率余量报告的定时器。prohibitPHR-Timer是用于禁止功率余量报告直至期满为止的定时器。
在某个TTI中,若发生了接下来的事件中的任意事件,则触发功率余量报告。
(1)在prohibitPHR-Timer失效或已经失效,且用作路径损失参考的任意MAC实体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具有用于初传(new transmission)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情况下,在该MAC实体内,从发送最新PHR开始,路径损失变化得比规定值(dl-PathlossChange)分贝(dB)大
(2)periodicPHR-Timer期满(失效)
(3)基于不禁用功能的上层的功率余量功能的设定以及重新设定
(4)激活设定有上行链路的SCell
(5)追加PSCell
(6)在prohibitPHR-Timer期满或已期满,在具有用于初传(new transmission)的上行链路资源的情况下设定有上行链路的任意MAC实体的任意的被激活的服务小区或服务BWP中,以下条件在该TTI中为真的情况下
·在该小区或BWP中存在分配给发送的上行链路资源或PUCCH资源,由功率管理请求的功率退避从该小区或BWP的最后一个功率余量报告开始使路径损失变化得比dl-PathlossChange分贝(dB)大。
(7)切换了用于PUSCH发送的波形
(8)重新设定了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转换预编码
接着,对MAC实体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某个TTI中,若MAC实体具有为了该TTI用的初传而被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则MAC实体进行下述的动作。
(1)若其(为了初传而被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是自最后一个MAC重置以来第一个初传的上行链路资源,则开始periodicPHR-Timer
(2)在功率余量报告过程触发至少一个PHR,且没有被取消的情况且在能将设定为由MAC实体进行发送的PHR也加上其子报头来作为逻辑信道优先的结果进行容纳的情况下,发送功率余量。
就是说,终端装置1的MAC层在满足以下任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功率余量的报告定时,并使用发送数据的控制报头部分中所包括的MAC控制要素来将功率余量发送至基站装置。触发条件如下:(1)PH报告禁止定时器(prohibit PHR timer))停止时,即区内小区的路径损失值比报告上一个PH时劣化了规定值以上时;(2)PH周期定时器(PeriodicPHR timer)期满时;(3)变更了功率余量的设定时;(4)激活了辅小区或辅BWP时。
对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进行说明。终端装置支持CP-OFDM和DFT-S-OFDM这两种波形。在此,可以是根据网络或小区仅使用任一种波形的案例,也可以是使用两种的案例。
在网络支持两种波形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通过用户特有的RRC信令或DCI设定使用哪种波形来对各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像发送消息3那样,使用系统信息(例如RACH设定)来将波形广播给终端装置1。消息3包括C-RNTI MAC CE或CCCH SDU,由上层提出,是作为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通过与终端装置1的竞争消除标识相关联的UL-SCH而发送的消息。
终端装置1中,分配有多个PO_PUSCH,c、αc,并被设定为链接至各个波形。例如,当PO_PUSCH,c=PO_OFDM和αc=αOFDM是被设定为与CP-OFDM关联的参数,PO_PUSCH,c=PO_DFT和αc=αDFT是被设定为与DFT-S-OFDM关联的参数时,则在CP-OFDM被设定为用于发送PUSCH的情况下,基于是否使用PO_OFDM和/或αOFDM来分配PUSCH,计算数式3或数式4的功率余量。另一方面,关于未被设定为用于发送PUSCH的DFT-S-OFDM,可以使用PO_DFT和/或αDFT,并使用由数式4表示的参考格式来进行报告。
接着,对由波形的差异而引起的发送退避(发送功率的降低量)不同的情况下反映至Pcmax,c的情况进行说明。在CP-OFDM被设定为用于发送PUSCH的的情况下,基于是否分配PUSCH来计算数式3或数式4的功率余量。另一方面,关于未被设定为用于发送PUSCH的DFT-S-OFDM,可以使用由数式4表示的参考格式来进行报告。此时,可以使发送功率使用对P~cmax,c减去不将MPR、A-MPR、P-MPR、ΔTc中的至少任一个假定为0分贝而由波形引起的发送退避的P~cmax,c
为了发送各个波形的PHR,可以按每个波形来设定触发的条件(periodicPHR-Timer、prohibitPHR-Timer和/或dl-PathlossChange)。
接着,对设定为基站仅使用任一种波形的情况进行说明。基站装置3使用RRC信令或系统信息来对终端装置1设定用于终端发送PUSCH的波形,终端装置1以设定好的波形来发送PUSCH。此时,对针对设定好的波形的功率余量的值进行计算。
接着,对设定了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情况进行说明。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多个SRS资源。多个SRS资源与上行链路时隙后方的多个符号相互关联。例如,设定有四个SRS资源,将各SRS资源与时隙后方的四个符号中的每个符号相关联。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各个SRS符号均独立的发送波束(发送滤波)来进行发送。
图6示出设定了四个SRS资源的情况的SRS符号的示例。S1是与SRS资源#1相关联的SRS资源,S2是与SRS资源#2相关联的SRS资源,S3是与SRS资源#3相关联的SRS资源,S4是与SRS资源#4相关联的SRS资源。终端装置1基于该设定在各个资源应用各发送波束来发送SRS。
终端装置1可以按每个SRS资源使用不同的发射天线端口来进行发送。例如,可以在S1中使用天线端口10,在S2中使用天线端口11,在S3中使用天线端口12,在S4中使用天线端口13来发送SRS。
终端装置1可以按每个SRS资源使用多个发射天线端口或发射天线端口组来进行发送。例如,可以在S1中使用天线端口10和11,在S2中使用天线端口12和13来进行发送。
终端装置1可以按每个SRS资源使用同一端口并改变发送波束来进行发送。例如,可以是在S1中使用发射天线10和11,在S2中使用天线端口10和11,并按每个资源,改变发送波束来进行发送。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可以包括下述的信息资源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1)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符号有关的信息或索引
(2)与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有关的信息
(3)探测参考信号的跳频图案
基站装置3可以选择设定好的各SRS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并通过DCI或MAC CE、RRC信令来将为了发送PUSCH而与SRI(SRS Resource Index)、SRS资源相关联的索引或与SRI相关联的索引指示给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DCI或MAC CE、RRC信令来从基站装置3中接收设定好的各SRS资源中的与SRI(SRS Resource Index)、SRS资源相关联的索引或与SRI相关联的索引。终端装置1使用与所指定的SRS资源相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和/或PUSCH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来发送PUSCH。例如,终端装置1在四个SRS资源中使用发送波束#1~#4来发送SRS,在由基站装置3将SRS资源#2指示为SRI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使用发送波束#2来发送PUSCH。此外,在指示多个SRS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与所指示的SRI相关联的SRS资源中使用的多个发送波束来通过MIMO空间复用(MIMO S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Multiplexing: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发送PUSCH。
基站装置3可以选择设定好的各SRS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并通过DCI或MAC CE、RRC信令来将为了发送PUCCH而与SRI(SRS Resource Index)、SRS资源相关联的索引或与SRI相关联的索引指示给终端装置1。用于确定与PUCCH相关联的SRS资源的信息包括在进行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DCI中。终端装置1基于进行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DCI,对PDSCH进行解码,并在由进行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DCI指示的PUCCH资源中发送HARQ-ACK。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DCI或MAC CE、RRC信令来从基站装置3中接收设定好的各SRS资源中的与SRI(SRSResource Index)、SRS资源相关联的索引或与SRI相关联的索引。终端装置1使用与所指定的SRS资源相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和/或PUCCH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来发送PUCCH。
可以按每个SRS资源来发送功率余量。例如,在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的MAC实体可以按每个设定好的SRS资源来触发功率余量报告。终端装置1的MAC实体可以按每个设定好的SRS资源来计算功率余量。每个SRS资源是指,针对与SRS资源相关联的PUSCH发送的功率余量。终端装置1的MAC实体可以发送设定好的SRS资源数的包括功率余量的值的功率余量MAC CE。
此外,基站装置1可以对终端装置3按每个SRS资源设定功率余量报告的触发的条件。例如,基站装置1可以对每个SRS资源的PHR的报告周期设定报告禁止时段。此外,在计算功率余量的值时,基于所指示的SRI来发送PUS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是否存在PUSCH的分配来使用数式3和数式4,而关于与未指示的SRI关联的PUSCH,可以使用参考格式(数式4)。
在基站装置1对终端装置3指示的SRI与最新的SRI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装置3的MAC实体可以触发功率余量报告。
接着,对功率余量MAC CE进行说明。功率余量MAC CE由MAC PDU子报头识别(identify)。MAC CE中包括称为功率余量(PH)的字段,表示具有规定比特长度(例如,6比特)的功率余量等级。对于功率余量等级而言,可以按规定范围来定义功率余量等级。例如,在LTE中,可以以1分贝为单位来将-23dB至40dB之间设为64个等级的功率余量,并将与基于数式3或数式4计算出的值对应的PH定义为MAC CE。此外,也可以定义用于表示PHR是实际的发送还是参考格式的信息字段。此外,基站装置1可以对终端装置3设定多个PO_PUSCH,c、αc,并与各SRS资源建立关联。
就是说,可以是,终端装置1接收设定是否启用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转换预编码的信息,发送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被启用的PUSCH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和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未被启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在启用针对PUSCH的转换预编码的情况下,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来计算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被启用的PUSCH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通过参考格式来计算针对转换预编码未被启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
此时,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在不启用针对PUSCH的转换预编码的情况下,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来计算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未被启用的PUSCH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通过参考格式来计算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被启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在不启用针对PUSCH的转换预编码的情况下,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来计算表示针对转换预编码未被启用的PUSCH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通过参考格式来计算针对转换预编码被启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
就是说,也可以是,终端装置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的信息,发送表示针对PDCCH中所包括的与包括在DCI中的SRI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发送表示针对PDCCH中所包括(所运送)的与不包括在DCI中的SRI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是,终端装置1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来计算表示针对PDCCH中所包括的与包括在DCI中的SRI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通过参考格式来计算表示针对PDCCH中所包括的与不包括在DCI中的SRI相关联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案可以在称作LTE、LTE-A/LTE-A Pro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的载波聚合或双连接中进行操作。此时,可以用于一部分或全部小区或小区组、载波或载波组(例如,主小区(PCell:PrimaryCell)、辅小区(SCell:SecondaryCell)、主辅小区(PSCell)、MCG(Master Cell Group)、SCG(Secondary CellGroup)等)。此外,也可以用于单独操作的独立部署。在双连接操作中,SpCell(SpecialCell)根据MAC实体与MCG相关联还是与SCG相关联,分别称为MCG的PCell或SCG的PSCell。若并非双链接操作,则SpCell(Special Cell)称为PCell。SpCell(Special Cell)支持PUCCH发送和竞争随机接入。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此,示出了应用CP-OFDM作为下行链路的无线传输方式、应用CP-OFDM或DFTS-OFDM(SC-FDM)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传输方式的情况的示例。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7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109。此外,上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控制部1015。此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解复用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以及测量部1059。此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此外,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调度信息)的解释,基于解释所述DCI的结果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CSI报告控制部1015指示测量部1059导出与CSI参考资源关联的信道状态信息(RI/PMI/CQI/CRI)。CSI报告控制部1015指示发送部107发送RI/PMI/CQI/CRI。CSI报告控制部1015设置测量部1059计算出CQI时所使用的设定。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进行接收部105和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转换(downcovert:下变频)为中间频率,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并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
解复用部1055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为下行链路的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解复用部1055根据从测量部1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DCCH和PU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1055将分离后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测量部1059。
解调部1053对下行链路的PDCCH进行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RNTI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通过下行链路授权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与传输或原始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测量部1059根据从解复用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下行链路的路径损失的测量、信道测量和/或干扰测量。测量部1059将基于测定结果所计算出的CSI和测定结果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此外,测量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计算出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至解复用部1055。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经由收发天线109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1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通知的循环移位以及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值等生成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公式)求得的序列。
复用部1075基于用于PUSCH的调度的信息确定被空间复用的PUSCH的层数,通过使用MIMO SM(MIMO S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 Multiplexing(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将以相同的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至多个层,对该层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PUSCH的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对PUCCH和/或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将PUCCH和/或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给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来进行SC-FDM方式的调制,并对SC-FDM调制后的SC-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去除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转换(up convert:上变频)为高频率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来放大功率,输出、发送至收发天线109。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8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此外,上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以及CSI报告控制部3015。此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解复用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以及测量部3059。此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层处理部3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生成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303。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从上层节点获取配置给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送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 Element)等,并输出至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接收到的CSI以及从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确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或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或PUSCH)的传输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物理信道(PDSCH或PUSCH)的调度的信息(例如DCI格式)。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CSI报告控制部3015控制终端装置1的CSI报告。CSI报告控制部3015将为了使终端装置1在CSI参考资源中导出RI/PMI/CQI而假定的表示各种设定的信息经由发送部307发送至终端装置1。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进行接收部305和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中间频率,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解复用部3055。
解复用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来确定,并基于包括在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授权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此外,解复用部3055根据从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3055将分离后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测量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而得到调制符号,并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调制方式对PUCCH和PUSCH的各调制符号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空间复用的序列数和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通过使用MIMO SM来对通过同一PUSCH来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根据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设定的或者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的传输或原始编码率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在重传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保存于HARQ缓存器中的编码位和解调后的编码位来进行解码。测量部3059根据从解复用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测量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输出至解复用部3055和上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对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或分别通过无线资源经由收发天线309将信号发送给终端装置1。
编码部3071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通过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等而预先设定的规则求得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复用部3075根据被空间复用的PDSCH的层数,将通过一个PDSCH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映射至一层或多层,并对该一层或多层进行预编码(precoding)。复用部3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复用部3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给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来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根据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去除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转换(up convert)为高频率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来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309。
(1)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终端装置1是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发送部,其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与在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2)在上述第一方案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进行计算,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用参考格式进行计算。
(3)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基站装置3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具备:发送部,其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接收部,其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4)在上述第二方案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基于被调度的有效资源块数进行计算,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用参考格式进行计算。
(5)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通信方法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6)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通信方法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7)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接收单元,其接收第一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发送单元,其发送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8)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集成电路是一种安装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发送单元,其发送第一信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设定;以及接收单元,其接收表示第一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第一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表示第二功率余量等级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功率余量等级针对在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为了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而控制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驱动器(HDD)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现有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现有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了适用于由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的示例,但在像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那样的终端相互进行通信的系统中也能够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考)
本申请对于2017年9月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7-172866主张优先权的利益,并通过对其进行参照而将其全部内容包括到本说明书中。
符号说明
1 (1A、1B、1C)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 TXRU
11 移相器
12 天线
101 上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109 天线
301 上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控制部
1051 解码部
1053 解调部
1055 解复用部
1057 无线接收部
1059 测量部
1071 编码部
1073 调制部
1075 复用部
1077 无线发送部
1079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控制部
3051 解码部
3053 解调部
3055 解复用部
3057 无线接收部
3059 测量部
3071 编码部
3073 调制部
3075 复用部
3077 无线发送部
3079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S1 SRS资源#1
S2 SRS资源#2
S3 SRS资源#3
S4 SRS资源#4

Claims (8)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发送部,其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
控制部,其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部还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确定所述发送功率。
3.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和
接收部,其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部还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运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
5.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6.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7.一种安装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
接收单元,其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
发送单元,其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
控制单元,其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8.一种安装于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
发送单元,其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和
接收单元,其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发送功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与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关联的索引,
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中的一个参数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索引相关联。
CN201880058107.8A 2017-09-08 2018-09-10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11095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2866A JP7094673B2 (ja) 2017-09-08 2017-09-08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7-172866 2017-09-08
PCT/JP2018/033453 WO2019050031A1 (ja) 2017-09-08 2018-09-10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998A true CN111095998A (zh) 2020-05-01
CN111095998B CN111095998B (zh) 2024-08-27

Family

ID=6563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8107.8A Active CN111095998B (zh) 2017-09-08 2018-09-10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6182B2 (zh)
EP (1) EP3681209A4 (zh)
JP (1) JP7094673B2 (zh)
KR (1) KR102545992B1 (zh)
CN (1) CN111095998B (zh)
RU (1) RU2767761C2 (zh)
WO (1) WO201905003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6696A1 (en) * 2020-07-06 2022-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 report triggering by dormant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WO2022083634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884A (zh) * 2020-12-24 2022-06-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传送/接收点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16349272A (zh) * 2020-07-31 2023-06-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WO2024022094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0470A (ja) * 2017-09-08 2019-03-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220174609A1 (en) * 2019-03-28 2022-06-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0218896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ity measurements in new radio (nr) 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network
CN118555580A (zh) * 2019-08-23 2024-08-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617211B2 (en) * 2020-04-21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beam sweeping across multiple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s of a serving cell
CN114125955B (zh) * 2020-08-28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形指示方法及芯片、系统
WO2023157022A1 (en) * 2022-02-17 2023-08-24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Wireless Technology Methods of waveform switch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WO2024026691A1 (en) * 2022-08-02 2024-02-08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WO2024170152A1 (en) * 2023-02-17 2024-08-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for triggering user equipment to report assisting information for dynamic waveform switching
CN118695389A (zh) * 2023-03-24 2024-09-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8804302A (zh) * 2023-04-14 2024-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芯片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300A (zh) * 2014-04-03 2017-02-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9619A1 (en) * 2010-04-13 2011-10-13 Yi Y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EP2600580B1 (en) * 2010-07-26 2018-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JP5009410B2 (ja) * 2010-10-29 2012-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2780532B (zh) * 2011-05-09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46470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5005462A1 (ja) * 2013-07-12 2015-0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565641B2 (en) * 2013-07-12 2017-02-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7172866A (ja) 2016-03-23 2017-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凝縮器
CN108462552B (zh) * 2017-02-17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码字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063652B2 (en) * 2017-03-07 2021-07-13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improved beam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300A (zh) * 2014-04-03 2017-02-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中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其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3246"", 3GPP TSG_RAN\\WG1_RL1, pages 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 "\"R1-1713246 Uplink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for NR\"", pages 2 *
INTEL CORPORATION: "Details for UL Beam Management", 3GPP TSG-RAN WG1 #88BIS R1-1707354, 19 May 2017 (2017-05-19) *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R1-1705994 "SRS based UL CSI aquisi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pages 1 - 3 *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SRS design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1818, 17 February 2017 (2017-02-17) *
ZTE: "\"R1-1715190 Offline summary for Al 6.1.7 NR UL power control_v4\"", pages 2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6696A1 (en) * 2020-07-06 2022-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 report triggering by dormant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16349272A (zh) * 2020-07-31 2023-06-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WO2022083634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1629A (zh) * 2020-10-23 2022-05-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1629B (zh) * 2020-10-23 2023-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6884A (zh) * 2020-12-24 2022-06-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传送/接收点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14666884B (zh) * 2020-12-24 2024-06-1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传送/接收点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WO2024022094A1 (zh) * 2022-07-25 2024-02-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20113018A (ru) 2021-10-08
EP3681209A1 (en) 2020-07-15
US11026182B2 (en) 2021-06-01
WO2019050031A1 (ja) 2019-03-14
CN111095998B (zh) 2024-08-27
KR20200044900A (ko) 2020-04-29
KR102545992B1 (ko) 2023-06-22
RU2020113018A3 (zh) 2022-02-01
JP7094673B2 (ja) 2022-07-04
JP2019050471A (ja) 2019-03-28
RU2767761C2 (ru) 2022-03-21
EP3681209A4 (en) 2021-05-26
US20200267660A1 (en)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998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183682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456287B2 (ja)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378679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711622B2 (ja)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37656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410153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TWI700011B (zh) 基地台裝置、終端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JP636211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1937462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5005325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1670591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1670590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Japan's Osaka City. Sakai Sakai district town 1 times

Applicant after: Sharp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Sakai Sakai district town 1 times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

Applicant before: FG Innova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