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1210A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81210A CN111081210A CN202010011188.5A CN202010011188A CN111081210A CN 111081210 A CN111081210 A CN 111081210A CN 202010011188 A CN202010011188 A CN 202010011188A CN 111081210 A CN111081210 A CN 111081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glass
- sound
- transparent
- sound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8—Details, e.g. bulbs, pumps, pistons, switches or casings
- G10K9/20—Sound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多个分区条及多个发声机构;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第三层玻璃、第一固定结构件及第二固定结构件,第二层玻璃与第三层玻璃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一中空层,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二中空层;以及多个分区条设置于第二中空层内,并将第二中空层分割成多个发音区域,且多个发音区域之间互不连通,多个发声机构对应设置于多个发音区域内。本发明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设置多个独立的发音区域,包括低音区域和中高音区域,使得低音、中高音在各自音腔内独立完成,且互不干扰,有效提高整体装置的音量和音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轨道交通侧窗玻璃为第二层玻璃与第三层玻璃之间通过第三铝间隔条的隔断形成的一种中空玻璃窗户结构,因此,现有技术的透明发声装置通常是在现有轨道交通侧窗玻璃的基础上,集成动力单元,通过动力单元带动表面玻璃的振动实现发声。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在第二层玻璃的基础上增加第一层玻璃,形成双层中空玻璃的结构,在第一层与第二层玻璃之间的中空层中集成动力单元及其线路,通过动力单元的振动带动第一层玻璃的振动再推动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同时,整个侧窗玻璃的四周通过丝印黑色油墨的方式,将侧窗玻璃分割成不可见区域与透明可视区域两块区域,动力单元及其相关组件设置在不可见区域中。在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之间的中空层中,动力单元的径向表面通过胶黏剂的方式与第一层玻璃及第二层玻璃粘接,在玻璃的边缘处使用第一铝间隔条固定隔断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铝间隔条的上下表面通过胶黏剂的方式与上下两侧的玻璃粘接,最后再通过碳纤维外框固定整个三层玻璃组成的双层中空结构形成轨道交通侧窗玻璃总成。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的透明发声装置在发声时,其发声效果较差,尤其是低音部分效果较差,总体音量得不到提高,因此急需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方案,以解决其发声效果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中包括:
主体结构、多个分区条及多个发声机构;
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第三层玻璃、第一固定结构件及第二固定结构件,第二层玻璃与第三层玻璃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一中空层,第一层玻璃与第二层玻璃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二中空层;以及
多个分区条设置于第二中空层内,并将第二中空层分割成多个发音区域,且多个发音区域之间互不连通,多个发声机构对应设置于多个发音区域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主体结构还包括碳纤维外框,包覆于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及第三层玻璃的边缘。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及第三层玻璃的边缘分别设置有黑色油墨区域,第一固定结构件、第二固定结构件、多个分区条及多个发声机构位于黑色油墨区域,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及第三层玻璃的中部为透明可视区域。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结构件、第二固定结构件及多个分区条均为铝间隔条。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分区条与第二固定结构件为一体式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发音区域包括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和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至少一个低音区域用于提供低音音频播放,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用于提供中高音音频播放。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发声机构为多个动力单元,多个动力单元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层玻璃及第二层玻璃连接,并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及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多个动力单元通过带动第一层玻璃振动而发声,且低音区域的面积大于中高音区域的面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在发声时,通过分频器的方式将音频信号分为低频信号和中高频信号,并将其对应传送给位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内的动力单元及位于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的动力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多个发声机构为多个发声单元,多个发声单元的一侧粘贴于第二层玻璃上,并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及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多个发声单元的另一侧为发声侧,第一层玻璃上还设置有多个与多个发声单元的发声侧对应的出声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层玻璃的内侧与出声孔对应位置还设置有防尘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发明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设置多个独立的发音区域,包括低音区域和中高音区域,使得低音、中高音在各自音腔内独立完成,且互不干扰,有效提高整体装置的音量和音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包括主体结构2、多个分区条3及多个发声机构4,其中:
主体结构2还包括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第三层玻璃23、第一固定结构件24及第二固定结构件25,第二层玻璃22与第三层玻璃23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件24连接,其连接方式通常为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层玻璃22与第三层玻璃23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件24隔开,而形成第一中空层26,该层结构通常为中空玻璃窗户结构。
第一层玻璃21与第二层玻璃2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件25连接,其连接方式通常为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层玻璃21与第二层玻璃2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件25隔开,而形成第二中空层27,从而使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形成双层中空玻璃的结构。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主体结构2还包括碳纤维外框28,碳纤维外框28包覆于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的边缘,用于保护和安装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其中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的边缘分别设置有黑色油墨区域201,通过在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的边缘印刷黑色油墨,使得其四周一圈变为不透明状态,为双层中空玻璃的结构的不可视区域,第一层玻璃21、第二层玻璃22及第三层玻璃23的中部为透明可视区域202,第一固定结构件24、第二固定结构件25、多个分区条3及多个发声机构4位于黑色油墨区域201,但并不以此为限。
多个分区条3设置于第二中空层27内,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胶黏剂粘接于第一层玻璃21及第二层玻璃22上,多个分区条3将第二中空层27分割成多个发音区域5,且多个发音区域5之间互不连通,以防止各个发音区域5在发音时互相产生干扰。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优选的,多个分区条3与第二固定结构件25为一体式结构,多个分区条3与第二固定结构件25形成多个异形分区条7,且各个异形分区条7为闭环结构,又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层玻璃21及第二层玻璃22粘接,从而可以使形成的多个发音区域5不连通,至于异形分区条7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作,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件24、第二固定结构件25及多个分区条3均为铝间隔条,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第一固定结构件24、第二固定结构件25及多个分区条3。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6,其中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多个发音区域5包括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和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用于提供低音音频播放,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用于提供中高音音频播放,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的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的数量为二个,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的数量为二个,二个低音区域51对称设置于主体结构2的短边的两侧,二个中高音区域52对称设置于主体结构2的长边的两侧,但并不以此为限。
多个发声机构4对应设置于多个发音区域5内。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4,其中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的多个发声机构4可以为多个动力单元41,也可以为多个发声单元42,至于选择哪种结构为发声机构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发声需求进行选择。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多个发声机构4为多个动力单元41,多个动力单元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层玻璃21及第二层玻璃22连接,其连接方式通常为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连接,且其所用胶黏剂必须能够传递结构应力,但并不以此为限。多个动力单元41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及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内。优选的,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及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内所设置的动力单元41的数量相同,但并不以此为限。
多个动力单元41通过带动第一层玻璃21振动而发声,由于同等动力单元41作用下,面积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低音的效果越好,则优选的,将低音区域51的面积设置为大于中高音区域52的面积,以提高低音的发声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在发声时,驱动动力单元41振动的线路通常是设置于第二中空层27内的,并通过分频器的方式将音频信号分为低频信号和中高频信号,并将其对应传送给位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内的动力单元41及位于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内的动力单元41,此时低音区域51为独立的低音喇叭提供低音音频播放,中高音区域52为独立中高音喇叭提供中高音音频播放,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4,多个发声机构4为多个发声单元42,多个发声单元42可以选择为常见的纸盆扬声器,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扬声器,多个发声单元42的一侧粘贴于第二层玻璃22上,并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低音区域51及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52内。请再次参考图6,此处对应设置是指,多个发声单元42中的低音发声单元421设置于低音区域51内,多个发声单元42中的中高音发声单元422设置于中高音区域52内,具体的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采用对应型号功能的扬声器,灵活应对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多个发声单元42的另一侧为发声侧,请同时参考图4及图5,其中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中所示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一层玻璃21上还设置有多个与多个发声单元42的发声侧对应的出声孔211,音频信号通过分频器的分配,将中高音信号分配给中高音发声单元42,将低音信号分配给低音发声单元42,这样使得整体发声方案能够做到全频段响应,有效提高整体装置的音量和音效。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4,第一层玻璃21的内侧与出声孔211对应位置还设置有防尘网6,也即防尘网6设置于第二中空层27内,并贴合于出声孔211上,以防止灰尘进入,同时,由于各个发音区域5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空间,还可以避免水气、灰尘等由出声孔211进入到第一层玻璃21与第二层玻璃22之间的透明可视区域202,从而避免影响透明可视区域202透光率及雾度,但并不以此为限。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结构、多个分区条及多个发声机构;
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一层玻璃、第二层玻璃、第三层玻璃、第一固定结构件及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二层玻璃与所述第三层玻璃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一中空层,所述第一层玻璃与所述第二层玻璃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连接,形成第二中空层;以及
所述多个分区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层内,并将所述第二中空层分割成多个发音区域,且所述多个发音区域之间互不连通,所述多个发声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发音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碳纤维外框,包覆于所述第一层玻璃、所述第二层玻璃及所述第三层玻璃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玻璃、所述第二层玻璃及所述第三层玻璃的边缘分别设置有黑色油墨区域,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所述多个分区条及所述多个发声机构位于所述黑色油墨区域,所述第一层玻璃、所述第二层玻璃及所述第三层玻璃的中部为透明可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件、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及所述多个分区条均为铝间隔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区条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件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音区域包括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和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所述至少一个低音区域用于提供低音音频播放,所述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用于提供中高音音频播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声机构为多个动力单元,所述多个动力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玻璃及所述第二层玻璃连接,并对应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及所述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所述多个动力单元通过带动所述第一层玻璃振动而发声,且所述低音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中高音区域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在发声时,通过分频器的方式将音频信号分为低频信号和中高频信号,并将其对应传送给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内的所述动力单元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的所述动力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声机构为多个发声单元,所述多个发声单元的一侧粘贴于所述第二层玻璃上,并对应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低音区域及所述至少一个中高音区域内,所述多个发声单元的另一侧为发声侧,所述第一层玻璃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发声单元的所述发声侧对应的出声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玻璃的内侧与所述出声孔对应位置还设置有防尘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1188.5A CN111081210B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1188.5A CN111081210B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81210A true CN111081210A (zh) | 2020-04-28 |
CN111081210B CN111081210B (zh) | 2025-01-21 |
Family
ID=70322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1188.5A Active CN111081210B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8121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4102A (ja) * | 2004-01-16 | 2005-07-2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音響発生装置 |
TW201025293A (en) * | 2008-12-31 | 2010-07-01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 Acoustic module and acoust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8124218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
CN109525915A (zh) * | 2019-01-22 | 2019-03-26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单向出声的透明音响 |
CN211628682U (zh) * | 2020-01-06 | 2020-10-02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
2020
- 2020-01-06 CN CN202010011188.5A patent/CN1110812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04102A (ja) * | 2004-01-16 | 2005-07-2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音響発生装置 |
TW201025293A (en) * | 2008-12-31 | 2010-07-01 |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 | Acoustic module and acoust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8124218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
CN109525915A (zh) * | 2019-01-22 | 2019-03-26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单向出声的透明音响 |
CN211628682U (zh) * | 2020-01-06 | 2020-10-02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81210B (zh) | 2025-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5915B (zh) | 单向出声的透明音响 | |
US4756382A (en) | Loudspeaker having enhanced response at bass frequencies | |
US7212648B2 (en) | Loudspeaker system in which a diaphragm panel is driven by an electromechanical acoustic converter | |
CN211628682U (zh)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
JP2001061194A (ja) |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 |
JP2002152888A (ja) | 圧電スピーカ | |
CN113784255A (zh) | 面发声结构 | |
JP2576454B2 (ja) | スクリーン兼用スピーカ | |
CN111081210A (zh) | 透明发声装置的音腔分区结构 | |
CN202957969U (zh) | 音箱 | |
CN209105418U (zh) | 单向出声的透明音响 | |
CN113993016B (zh) | 具有可靠性金属的透明音箱 | |
JP3892159B2 (ja) |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 | |
CN208291048U (zh) | 一种具有扬声器的座椅头枕 | |
CN206907459U (zh) | 一种吉他琴鼓 | |
CN213342673U (zh) | 显示装置及可发声oled屏幕 | |
CN111862840B (zh) |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 |
JP4468075B2 (ja) | スピーカ | |
KR200401752Y1 (ko) | 발광기능을 갖춘 스피커 | |
CN201504307U (zh) | 一种阵列传输线有源车载音响系统 | |
CN212785842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3342672U (zh) | 显示装置 | |
JP3865244B2 (ja) |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 |
CN211860455U (zh) | 一种具有反音系统的壁画平板音箱 | |
CN211836286U (zh) | 一种用于玩具的发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