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7318A -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37318A CN110837318A CN201911036413.4A CN201911036413A CN110837318A CN 110837318 A CN110837318 A CN 110837318A CN 201911036413 A CN201911036413 A CN 201911036413A CN 110837318 A CN110837318 A CN 1108373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folding
- action
- mistaken touch
- b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折叠屏成为移动终端的下一个发展趋势。移动终端折叠屏具有多种折叠方式,例如三星的向内折叠、华为的向外折叠。然而,不论哪种折叠方式,在移动终端弯折过程中,用户手部都会与移动终端的折叠屏接触,以进行折叠动作或展开动作。
但是,用户手部与折叠屏的接触会大概率产生误触,即用户手部误触折叠屏上某些界面功能,导致移动终端弯折结束时与弯折前的屏幕内容不同,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包括:
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以及,
防误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任一项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折叠屏的弯折动作,进而根据弯折动作,设置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以便在检测到作用于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该误触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第一种防误触方案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第二种防误触方案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第三种防误触方案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第四种防误触方案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包括: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折叠屏具有多个屏幕,可以通过弯折实现屏幕的变化,一般是指屏幕大小的变化。折叠屏的弯折过程包括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其中,折叠过程是指由展开状态到弯折状态的过程,展开过程是指由弯折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展开状态是指多个屏幕完全平展,即多个屏幕构成一个大屏幕进行显示,折叠状态是指多个屏幕完全折叠在一起,即只需一个屏幕进行显示。折叠动作是指折叠过程中的折叠屏动作,展开动作是指展开过程中的折叠屏动作。
折叠屏是否处于弯折过程可以通过对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检测来获知。具体地,移动终端中可以包括重力传感器和陀螺仪,在折叠屏弯折时,重力传感器和陀螺仪检测到的参数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折叠移动终端时,用户的折叠行为会对移动终端产生几个方向的力,这些力引起移动终端的一些参数变化,而这些参数变化会被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捕捉,且这些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规律。在对移动终端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检测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相关参数的变化满足该特征规律,则判定移动终端折叠屏处于弯折过程中。
在判定移动终端折叠屏处于弯折过程中后,还需对折叠屏的弯折动作进行确定。弯折动作的确定主要是对折叠屏处于折叠过程还是处于展开过程进行确定,可以通过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角度来实现。
具体地,步骤101中的所述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弯折过程中,检测所述折叠屏的弯折角度;
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减小,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
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增大,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折叠屏中具有折叠铰链,移动终端中还设有铰链传感器,铰链传感器可以对折叠屏的弯折角度进行检测。在铰链传感器检测到折叠屏的折叠角度不为0°和180°时,也可判定折叠屏处于弯折过程中。进而铰链传感器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角度为不稳定持续增大还是不稳定持续减小,若弯折角度为不稳定持续增大,则判定折叠屏处于展开过程中;若弯折角度为不稳定持续减小,则判定折叠屏处于折叠过程中。
102.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本实施例中,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不同,设置的防误触方案不同,另外,折叠屏的折叠方式不同,设置的防误触方案也不同,防误触方案可基于大量用户弯折折叠屏的行为分析得出。
对于向外折叠的折叠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主屏21、第一副屏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屏21和所述第一副屏22的折叠轴23。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21和所述第一副屏22背向设置,且第一副屏22息屏,第一主屏21用来显示;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21和所述第一副屏22同侧设置,且第一主屏21和第一副屏22均用来显示。
在折叠屏折叠过程中,即折叠屏由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为用户拇指按压折叠轴23部分带来的误触以及第一副屏22中顺势产生的点击操作或背离折叠轴23的滑动操作。在折叠屏展开过程中,即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副屏22息屏,因此最可能产生的误触为按压折叠轴23以及按压可能发生的轻微滑动。
基于向外折叠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折叠屏上的误触区及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即步骤201中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具体包括: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并设置所述第一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背向所述折叠轴滑动的滑动操作;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
其中,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时,折叠屏处于折叠过程中,基于折叠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第一副屏22和折叠轴23所在的区域为误触区,即展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触的区域,折叠轴23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24和长按操作25,第一副屏22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26和滑动操作27,且滑动操作27为多指由折叠轴23向边缘滑动的操作,如图2所示。
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时,折叠屏处于展开过程中,基于展开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折叠轴23所在的区域为误触区,即展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触的区域。折叠轴23上的误触操作为折叠轴23上的点击操作28、长按操作29和由长按操作29带动的轻微滑动操作30,如图3所示。
对于向内折叠的折叠方式,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折叠屏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屏41和第三主屏42,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屏42背向设置的第二副屏43。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41和所述第三主屏42相对设置,且第二主屏41和第三主屏42息屏,第二副屏43用来显示;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41和所述第三主屏42同侧设置,且第二主屏41和第三主屏42用来显示,第二副屏43息屏。
在折叠屏折叠过程中,即折叠屏由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为用户在第二副屏43上的点击、长按和滑动。在折叠屏展开过程中,即折叠屏由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为用户在第二副屏43上的滑动。
基于向内折叠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折叠屏上的误触区及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即步骤201中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具体包括: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朝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背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其中,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时,折叠屏处于折叠过程中,基于折叠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第二副屏43所在的区域为误触区,第二副屏43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44、长按操作45和滑动操作46,且滑动操作46为第二副屏43边缘向第二主屏41与第三主屏42连接处滑动的操作,如图5所示。
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时,折叠屏处于展开过程中,基于展开过程中最可能产生的误触,设置第二副屏43所在的区域为误触区,第二副屏43上的误触操作为滑动操作47,且滑动操作47为第二主屏41与第三主屏42连接处向第二副屏43边缘滑动的操作,如图6所示。
103.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误触区内检测到任一误触操作,则忽略该误触操作,即不响应该误触操作。例如,对于向外折叠的折叠屏,且折叠屏处于展开过程中,在检测到作用于第一副屏22上的滑动操作时,不响应该滑动操作。
例如,用户采用折叠屏的第一主屏21观看视频时,想要将折叠屏展开,以便利用第一主屏21和第一副屏22构成大屏继续观看视频,用户在展开折叠屏时会产生在第一副屏22上的滑动操作,现有技术中该滑动操作可能会快进或后退视频的进度,因此本实施例在折叠屏展开过程中,若检测到作用于第一副屏22上的滑动操作,则不响应第一副屏22上的滑动操作,避免误触界面功能。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能够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折叠屏的弯折动作,进而根据弯折动作,设置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以便在检测到作用于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该误触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701.检测移动终端折叠屏是否处于弯折过程中,若是,则执行步骤702。
例如,通过移动终端中的重力传感器、六轴陀螺仪等判断折叠屏是否正在弯折。
702.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角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若增大,则执行步骤703,若减小,则执行步骤705。
例如,通过移动终端的铰链传感器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角度,若折叠屏为向外弯折的屏幕,则弯折角度为第一主屏与第一副屏之间的夹角,若折叠屏为向内弯折的屏幕,则弯折角度为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之间的夹角,弯折角度一般在0°~180°之间。
703.判定折叠屏正在展开。
其中,折叠屏正在展开说明折叠屏处于展开过程中,移动终端由小屏显示变为大屏显示。
704.启动防误触方案一。
其中,防误触方案一是根据折叠屏展开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触而设置的防误触方案,例如,对于向外折叠的折叠屏,防误触方案一为忽略折叠轴上的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即表明在检测到折叠轴上的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时,不响应该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
705.判定折叠屏正在折叠。
其中,折叠屏正在折叠说明折叠屏处于折叠过程中,移动终端由大屏显示变为小屏显示。
706.启动防误触方案二。
其中,防误触方案二是根据折叠屏折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触而设置的防误触方案,例如,对于向外折叠的折叠屏,防误触方案二为忽略折叠轴上的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以及忽略第一副屏上的点击操作和滑动操作,即表明在检测到折叠轴上的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时,不响应该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同理,在检测到第一副屏上的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时,不响应该点击操作或滑动操作。
707.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过程是否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708。
例如利用移动终端中的铰链传感器来检测折叠屏的弯折过程是否结束,若折叠屏的弯折角度为0°或180°,则判定折叠屏的弯折过程结束,若折叠屏的弯折角度大于0°且小于180°,则判定折叠屏的弯折过程未结束。弯折过程结束是指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
708.结束防误触,恢复正常触控。
其中,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不再执行防误触方案,恢复对误触区内误触操作的响应。
本实施例对折叠屏不同的弯折过程采用不同的防误触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本实施例将从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的角度进一步进行描述,该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可以集成在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请参阅图8,图8具体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该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0、设置模块20和防误触模块30,其中:
(1)确定模块10
确定模块10,用于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2)设置模块20
设置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3)防误触模块30
防误触模块30,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弯折过程中,检测所述折叠屏的弯折角度;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减小,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以及,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增大,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主屏、第一副屏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的折叠轴;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背向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同侧设置;
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并设置所述第一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背向所述折叠轴滑动的滑动操作;以及,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屏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屏和第三主屏,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屏背向设置的第二副屏;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相对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同侧设置;
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朝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第四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背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能够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折叠屏的弯折动作,进而根据弯折动作,设置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以便在检测到作用于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该误触操作,从而有效降低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的误触概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9所示,移动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其中,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电性连接。
处理器401是移动终端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RF电路3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传声器362、传输模块3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3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RF电路3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电路3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上述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拍照自动补光系统、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前置摄像头拍照自动补光的功能。存储器32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8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3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单元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30可包括触敏表面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32。触敏表面3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331上或在触敏表面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80,并能接收处理器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331。除了触敏表面331,输入单元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3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340可包括显示面板3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331可覆盖显示面板341,当触敏表面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敏表面331与显示面板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331与显示面板3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移动终端3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3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移动终端3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和传声器362,传声器3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80处理后,经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3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移动终端300的通信。
移动终端300通过传输模块370(例如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5示出了传输模块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3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80是移动终端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
移动终端3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90(比如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3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移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该,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
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具体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弯折过程中,检测所述折叠屏的弯折角度;
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减小,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
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增大,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主屏、第一副屏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的折叠轴;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背向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同侧设置;
所述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具体包括: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并设置所述第一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背向所述折叠轴滑动的滑动操作;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屏和第三主屏,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屏背向设置的第二副屏;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相对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同侧设置;
所述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具体包括: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朝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背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取消所述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的设置。
6.一种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折叠屏弯折过程中,确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所述弯折动作包括折叠动作或者展开动作;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弯折动作,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以及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以及,
防误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作用于所述误触区内的误触操作时,忽略所述误触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弯折过程中,检测所述折叠屏的弯折角度;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减小,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以及,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角度持续增大,则判定所述折叠屏的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主屏、第一副屏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的折叠轴;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背向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屏和所述第一副屏同侧设置;
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一副屏和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长按操作,并设置所述第一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和背向所述折叠轴滑动的滑动操作;以及,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折叠轴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折叠轴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滑动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主屏和第三主屏,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屏背向设置的第二副屏;在所述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相对设置,在所述折叠屏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主屏和所述第三主屏同侧设置;
所述设置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折叠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和朝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第四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弯折动作为展开动作,则设置所述折叠屏的误触区为所述第二副屏所在的区域,并设置所述第二副屏上的误触操作为背向所述第二主屏与第三主屏连接处滑动的滑动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36413.4A CN110837318B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36413.4A CN110837318B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7318A true CN110837318A (zh) | 2020-02-25 |
CN110837318B CN110837318B (zh) | 2023-09-19 |
Family
ID=6957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36413.4A Active CN110837318B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3731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31827A (zh) * | 2021-04-19 | 2021-06-25 | 深圳市宝能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屏设备防误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25865A (zh) * | 2020-05-07 | 2021-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4879860A (zh) * | 2022-04-20 | 2022-08-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屏幕防误触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016720A (zh) * | 2021-03-04 | 2022-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5297205A (zh) * | 2022-08-01 | 2022-11-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3389A (zh) * | 2014-12-29 | 2017-08-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可折叠设备以及控制可折叠设备的方法 |
CN107291294A (zh) * | 2017-06-21 | 2017-10-24 | 滁州学院 | 一种触控屏灵敏度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765971A (zh) * | 2017-10-24 | 2018-03-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CN108319390A (zh) * | 2018-01-25 | 2018-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459797A (zh) * | 2018-01-23 | 2018-08-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0221653A (zh) * | 2019-05-14 | 2019-09-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 |
-
2019
- 2019-10-29 CN CN201911036413.4A patent/CN1108373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3389A (zh) * | 2014-12-29 | 2017-08-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可折叠设备以及控制可折叠设备的方法 |
CN107291294A (zh) * | 2017-06-21 | 2017-10-24 | 滁州学院 | 一种触控屏灵敏度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765971A (zh) * | 2017-10-24 | 2018-03-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
CN108459797A (zh) * | 2018-01-23 | 2018-08-2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8319390A (zh) * | 2018-01-25 | 2018-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0221653A (zh) * | 2019-05-14 | 2019-09-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25865A (zh) * | 2020-05-07 | 2021-11-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WO2021223560A1 (zh) * | 2020-05-07 | 2021-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5016720A (zh) * | 2021-03-04 | 2022-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2088754B2 (en) | 2021-03-04 | 2024-09-1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
CN113031827A (zh) * | 2021-04-19 | 2021-06-25 | 深圳市宝能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屏设备防误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879860A (zh) * | 2022-04-20 | 2022-08-0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屏幕防误触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297205A (zh) * | 2022-08-01 | 2022-11-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37318B (zh) | 2023-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2954B (zh) | 一种对象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837318B (zh) | 移动终端折叠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17088131A1 (zh) | 一种快速分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显示界面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977132B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227996B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6058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11762621B2 (en) | Obj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7728923B (zh) | 一种操作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9032447B (zh) | 一种图标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897473B (zh)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 | |
US11778079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oldable terminal and foldable terminal | |
CN109407949B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8008859B (zh) |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142745B (zh) |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855839A (zh) |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984099B (zh) |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及终端 | |
CN108073405B (zh) | 一种应用程序卸载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522613B (zh) | 截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324257B (zh) | 一种应用程序图标排列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647277A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9189514B (zh) |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0691168A (zh) | 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021315B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064847B (zh) | 一种防误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9947323B (zh) | 一种终端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