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1954A - 涂膜转印具 - Google Patents
涂膜转印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61954A CN110561954A CN201910465440.7A CN201910465440A CN110561954A CN 110561954 A CN110561954 A CN 110561954A CN 201910465440 A CN201910465440 A CN 201910465440A CN 110561954 A CN110561954 A CN 1105619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head
- modification
- coating film
-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M—BUREAU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3M11/00—Hand or desk devices of the office or personal type for applying liquid, other than ink, by contact to surfaces, e.g. for applying adhesive
- B43M11/06—Hand-held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B43L19/0093—Eraser shie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65H37/007—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coatings, e.g. correction, colour or adhesive coa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1—Pivoting support mean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涂膜转印具具备在不使用时尘埃等难以进入,且在使用时容易目视确认转印头的转印部的头盖。该涂膜转印具具备:形成有开口部的壳体主体(1)、从供给轴输出并经由转印头被卷绕至卷绕轴上的转印带、以及由被分割为两个的盖体构成,并且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并被保持在呈展开状态而将开口部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呈重叠状态而将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位置的头盖(4)。头盖(4)由以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为支点转动的第一盖体(41a)、和被设置为能够覆盖转印头的前端且位于第一盖体(41a)的宽度方向内侧,并以与第一盖体(41a)相同的支点转动的第二盖体(42a)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涂敷在转印带上的涂膜转印到被转印体上的涂膜转印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修正用的涂膜转印到例如写在纸面上的文字等上的工具、或者用于将糊状的涂膜转印到例如纸面上的工具,已知有涂膜转印具。
该涂膜转印具呈如下结构,即:相互联动地旋转的供给轴和卷绕轴被收纳于壳体内,将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供给轴和卷绕轴上的转印带挂绕在从形成于壳体前端的开口部突出而安装的转印头上。
并且,在使用时,通过抓住壳体并将转印头压在纸张等被转印体上,同时使其沿着该被转印体移动,从而将涂敷在从供给轴输出的转印带上的涂膜转印到被转印体上,将涂膜消失的转印后的转印带卷绕至卷绕轴上。
在此,为了在不使用涂膜转印具时保护挂绕在转印头上的转印带的未使用部分的涂膜,通常在壳体上可转动地安装有头盖。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93410号公报)中,公开了将头盖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的下侧(专利文献1中为盒)的技术。
进而,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6-15047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将头盖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93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6-150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虽然在不使用时能够保护未转印的涂膜,但由于壳体与头盖之间的间隙大,因而存在尘埃等从间隙进入这一问题。
为了防止尘埃等进入,考虑到延长头盖以充分覆盖壳体开口部,但是,这样的话,在使用时(即,打开头盖时)头盖成为障碍而难以使用。
另外,为了不使尘埃等进入,也考虑到延长壳体而不延长头盖,但是,这样的话,即使壳体为透明部件,使用时也存在转印头的转印部的目视确认性变差这一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移动后的头盖位于壳体上表面,因此,仍然会因为头盖而难以看到转印头的转印部。另外,由于是通过滑动件使头盖移动而打开或关闭的结构,因此,能够考虑到用户无法直观地理解使用方法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不使用时尘埃等难以进入,且在使用时容易目视确认转印头的转印部的头盖的涂膜转印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具备:形成有开口部的壳体主体;包括相互联动地旋转的供给轴和卷绕轴以及从所述开口部突出的转印头,并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主体中的收纳部件;以能够剥离的涂膜面位于外侧的方式挂绕在所述转印头上,并从所述供给轴输出并经由所述转印头被卷绕至所述卷绕轴上的转印带;以及由分割为多个的盖体构成,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并被保持在呈展开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呈重叠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位置的头盖。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相联动地变为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重叠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打开或关闭。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多个所述盖体中的其他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的所述盖体的规定位置上。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多个所述盖体中的其他所述盖体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的所述盖体上。
所述头盖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所述第一盖体以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为支点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盖体被设置为能够覆盖所述转印头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并以与该第一盖体相同的支点进行转动。
【发明效果】
在使头盖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头盖的构成要素的被分割为多个的盖体变为展开状态,从而能够减少与壳体等的间隙,因而尘埃难以进入。
另外,在使头盖位于打开位置的使用时,由于盖体呈重叠状态,因此,头盖从壳体主体的伸出尺寸与未被分割的头盖相比变小。由此,在使用时,头盖不会成为障碍,容易目视确认转印头的转印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头盖位于关闭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涂膜转印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3是以头盖位于打开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涂膜转印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时的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部的放大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时的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的(a)~(e)是连续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头盖从关闭位置转动至打开位置后至开始向关闭位置转动为止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C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D-D线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的E部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3的F部的放大图。
图1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6的G-G线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7的H部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7的I部的放大图。
图20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21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24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25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28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29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32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33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36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37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39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40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41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43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44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45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47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48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49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50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51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52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53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
图54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图55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图1是以头盖位于关闭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涂膜转印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图3是以头盖位于打开位置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涂膜转印具的前端部的立体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时的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A部的放大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时的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具用于将涂敷有修正用的涂膜或糊状的涂膜等的转印带转印到纸面上,如图1及图3所示,具有沿长度方向纵向分割为两个,并通过未图示的嵌合机构相互嵌合而一体化,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主体1的第一壳体部11和第二壳体部12。
如图3至图7所示,壳体主体1的前端形成有开口部2,转印头(收纳部件的一部分)3被安装为从该开口部2突出。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壳体主体1内收纳有供给轴(收纳部件的一部分)和卷绕轴(收纳部件的一部分)。这些供给轴及卷绕轴经由齿轮或皮带等相互结合,并相互联动地旋转。转印带(未图示)的各端部卷绕在供给轴及卷绕轴上,并以修正用或糊状的可剥离的涂膜面朝向外侧的方式从供给轴输出并卷绕至卷绕轴上。另外,从供给轴输出的转印带被挂绕在转印头3上,经由转印头3被卷绕至卷绕轴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复杂化而省略了收纳部件的图示。
从形成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部2突出的转印头3具备挂绕转印带的圆筒状的头主体部3a和一对引导片3b,该一对引导片3b在头主体部3a的两侧相互对置地设置并支撑头主体部3a,并且引导转印带的移动。
头主体部3a的前端从引导片3b稍微突出,在将转印头3压在纸张等的被转印体上转印涂膜时,将挂绕有转印带的头主体部3a可靠地压在被转印体上。引导片3b限制转印带的宽度方向的自由移动,通过该引导片3b使得转印涂膜的转印带移动时不会脱离头主体部3a。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形成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的开口部2处,打开或关闭该开口部2的头盖4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本实施方式的头盖4被分割为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这两个盖体,其中,第二盖体42a位于该第一盖体41a的宽度方向内侧,并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
并且,如这些附图所示,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变为相互展开的状态(展开状态),头盖4位于将开口部2关闭的关闭位置(图1、图2),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变为相互重叠的状态(重叠状态),头盖4位于将开口部2打开的打开位置(图3、图4)。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谓的“关闭位置”是指头盖4将开口部2关闭至尘埃等难以进入壳体主体1内部的程度的位置,而不是头盖4将开口部2关闭至头盖4与开口部2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的程度的位置。
在此,在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相互对置地形成有沿该壳体主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一对盖轴支撑部1a。在这些盖轴支撑部1a的外侧形成有第一轴孔1ab,内侧形成有第二轴孔1ac。而且,相互朝向内侧形成于第一盖体41a上的两个轴突起41ab嵌入第一轴孔1ab并能够转动,相互朝向外侧形成于第二盖体42a上的轴突起42ab嵌入第二轴孔1ac并能够转动。因此,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以彼此相同的支点进行转动。
此外,包括以下说明的情况在内,相同的支点并非是指构成支点的部件相同,而是指转动的支点(转动轴)相同。
在第一盖体41a的内侧,形成有在关闭位置时越过形成于壳体主体1的开口部2的边缘部上的壳体侧凸部1b的盖侧凸部41ac。另外,在第一盖体41a的轴突起41ab的附近形成有卡定部41ad,该卡定部41ad在打开位置时弹性变形而夹入形成于盖轴支撑部1a的外周上的卡定突起1ad,从而被该卡定突起1ad卡定。因此,第一盖体41a通过盖侧凸部41ac越过壳体侧凸部1b而被保持在关闭位置(参照后述的图9至图11),通过卡定部41ad被卡定突起1ad卡定而被保持在打开位置(参照后述的图16至图18)。
此外,在第一盖体41a的上部形成有突起部41ae。而且,若在第一盖体41a位于关闭位置时朝向前方推压该突起部41ae,则能够容易地使第一盖体41a朝向打开位置转动。
在第二盖体42a中的关闭位置下与第一盖体41a重叠的部位上,朝向外侧形成有卡合片42ac。另一方面,在第一盖体41a中的关闭位置下与第二盖体42a重叠的部位上,朝向内侧形成有卡合片41af,该卡合片41af在第一盖体41a朝向关闭位置转动时与卡合片42ac卡合,从而使第二盖体42a联动地朝向关闭位置转动。另外,在第二盖体42a的轴突起42ab的附近,形成有在关闭位置时与壳体主体1的开口部2的边缘部抵接的挡块42ad。
因此,第二盖体42a的转动被卡合片42ac和挡块42ad限制而被保持在关闭位置(参照后述的图12至图15)。并且,此时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变为相互重叠的部分相对较少的状态、即展开状态。
进而,在上述第一盖体41a的盖侧凸部41ac的附近形成有突起41ag,该突起41ag在该第一盖体41a朝向打开位置转动时与第二盖体42a的边缘部抵接,从而使第二盖体42a联动地朝向打开位置转动。另外,第二盖体42a中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的部位在打开位置下与壳体主体1抵接。
因此,第二盖体42a通过第一盖体41a的突起41ag与该第一盖体41a一同转动并与壳体主体1抵接,从而转动被限制而被保持在打开位置(参照后述的图16、图17、图19)。并且,此时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变为相互重叠的部分相对较多的状态、即重叠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重叠状态下,第二盖体42a的一部分从第一盖体41a向外伸出,但也可以全部隐藏。但是,在重叠状态下,若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完全正好重叠,则头盖4被最紧凑地折叠,因而最好。
接着,使用图8至图19,对于在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4从将开口部2关闭的关闭位置向将开口部2打开的打开位置转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此,图8的(a)~(e)是连续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的头盖从关闭位置转动至打开位置后至开始向关闭位置转动为止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主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B-B线的剖面图,图11是图10的C部的放大图,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俯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D-D线的剖面图,图14是图13的E部的放大图,图15是图13的F部的放大图,图16是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膜转印具中头盖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俯视图,图17是沿着图16的G-G线的剖面图,图18是图17的H部的放大图,图19是图17的I部的放大图。
在图8(a)所示的头盖4的关闭位置(即,转印头3被头盖4覆盖的位置)下,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盖体41a的盖侧凸起41ac越过形成于壳体主体1上的壳体侧凸部1b而将第一盖体41a保持在关闭位置。另外,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二盖体42a的卡合片42ac与形成于第一盖体41a上的卡合片41af卡合,如图12、图13以及图15所示,通过挡块42ad与壳体主体1的开口部2的边缘部抵接来限制转动,从而将第二盖体42a保持在关闭位置。而且,如图所示,在关闭位置下,成为第一盖体41a与第二盖体42a重叠的部分相对较少的展开状态。
而且,在这样使头盖4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头盖4变为展开状态而能够减少与壳体主体1的间隙,因而尘埃难以进入。
在图8(a)所示的关闭位置下,若朝向前方推压形成于第一盖体41a上的突起部41ae,则壳体侧凸部1b对于该第一盖体41a的保持被解除,从而该第一盖体41a开始向打开位置转动。
并且,当形成于转动的第一盖体41a上的突起41ag与第二盖体42a的边缘部抵接时,如图8(b)所示,第一盖体41a带着第二盖体42a朝向打开位置转动。
然后,经过图8(c)所示的状态,在图8(d)所示的头盖4的打开位置(即,转印头3未被头盖4覆盖的位置,换言之,使用涂膜转印具的位置),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一盖体41a的卡定部41ad卡定在形成于壳体主体1的盖轴支撑部1a上的卡定突起1ad上,从而将第一盖体41a保持在打开位置。另外,第二盖体42a通过第一盖体41a的突起41ag与壳体主体1抵接而转动被限制,从而被保持在打开位置。并且,如图所示,在打开位置下,变为第一盖体41a与第二盖体42a重叠的部分相对较多的重叠状态。
而且,在头盖4位于打开位置时,转印头3从开口部2露出,因此,使用者能够抓住涂膜转印具将转印头3按压在纸面上进行规定的作业。
在此,在打开位置下,构成头盖4的被分割的两个盖体、即第一盖体41a及第二盖体42a如上所述成为重叠的部分相对较多的重叠状态。因此,保持在打开位置的头盖4中从壳体主体1朝向下方的突出尺寸约为未分割的头盖的一半。
因此,在维持不使用时头盖4对于开口部2的覆盖性能的同时,在使用时头盖4不会造成障碍,即使不使壳体主体1变为稍微竖起的不自然的姿势,头盖4也不易与纸面发生干扰。另外,由于不需要使壳体主体1稍微竖起,因而容易目视确认转印头3的转印部。
另外,由于部件数量仅增加了将头盖4分割的量,因此,能够在最小的部件数量的增加下实现简便的操作性。
另外,在使头盖4从打开位置返回关闭位置时,如图8(e)所示,使第一盖体41a转动。由此,卡合片41af与第二盖体42a的卡合片42ac卡合,第一盖体41a带着第二盖体42a朝向关闭位置转动。
另外,以上说明的涂膜转印具的头盖4中,第一盖体41a和第二盖体42a的转动支点相同并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另外,第二盖体42a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并位于第一盖体41a的宽度方向内侧。
但是,头盖4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只要能够转动至呈展开状态而将开口部2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呈重叠状态而将开口部2打开的打开位置,便能够采用各种形态。
因此,以下,作为头盖4的各种形态的一例,对第一至第九变形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表示第一至第九变形例的附图中,仅示出头盖4,省略了安装头盖4的壳体主体1等的图示。另外,也省略了相对于壳体主体1的头盖4的保持机构和安装机构的详细情况、以及盖体相互的联动机构的详细情况等的图示。
(第一变形例)
图20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21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23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一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第一变形例的头盖4由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的第一盖体41b、和位于第一盖体41b的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二盖体42b构成。
而且,这些第一盖体41b及第二盖体42b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即以同一支点P进行转动。因此,如图23所示,在重叠状态下,第二盖体42b进入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的第一盖体41b中。
这样,也可以构成为:作为覆盖转印头3前端的盖体的第一盖体41b比不覆盖转印头3前端的第二盖体42b更靠宽度方向的外侧。
(第二变形例)
图24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25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27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二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第二变形例的头盖4由第一盖体41c和第二盖体42c构成,该第一盖体41c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且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第二盖体42c位于第一盖体41c的宽度方向外侧。
而且,如图所示,第二盖体42c能够以第一盖体41c的规定位置(此处为第一盖体41c的开口部的两侧)为支点Pc进行转动。
这样,也可以仅将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一盖体41c)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而将另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二盖体42c)可转动地安装于一方的盖体上。即,也可以不是所有的盖体都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
(第三变形例)
图28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29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30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31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三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第三变形例的头盖4由第一盖体41d和第二盖体42d构成,该第一盖体41d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第二盖体42d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且位于第一盖体41d的宽度方向内侧。
并且,如图所示,第二盖体42d能够以第一盖体41d的规定位置(此处为第一盖体41d的一方的开口部的两侧)为支点Pd进行转动。
这样,在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一盖体41d)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另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二盖体42d)可转动地安装于一方的盖体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二变形例相反地,由未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的盖体(此处为第二盖体42d)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
(第四变形例)
图32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33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34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35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四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在第四变形例的头盖4中,第二盖体42e位于第一盖体41e的宽度方向内侧这一点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头盖4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头盖4的第一盖体41e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且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另外,第二盖体42e位于该第一盖体41e的宽度方向内侧。
并且,第二盖体42e能够以第一盖体41e的规定位置(此处为第一盖体41e的开口部的两侧)为支点Pe进行转动。
这样,也可以是第二盖体42e位于第一盖体41e的宽度方向内侧。
(第五变形例)
图36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37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38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39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五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在第五变形例的头盖4中,第二盖体42f位于第一盖体41f的宽度方向外侧这一点与上述第三变形例中的头盖4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头盖4的第一盖体41f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另外,第二盖体42f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并位于第一盖体41f的宽度方向外侧。
而且,第二盖体42f能够以第一盖体41f的规定位置(此处为第一盖体41f的一方的开口部的两侧)为支点Pf进行转动。
这样,也可以是第二盖体42f位于第一盖体41f的宽度方向外侧。
(第六变形例)
图40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41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43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六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在第二至第五变形例中说明的头盖4中,安装于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主体1的一方盖体上的另一方盖体能够相对于一方盖体转动。但是,只要是另一方的盖体能够相对于一方的盖体以转动以外的方式移动,由此变为展开状态和重叠状态而能够打开或关闭开口部2即可。
在第六至第九变形例中,作为转动以外的移动的一例,示出了能够滑动的情况。
即,第六变形例的头盖4由第一盖体41g和第二盖体42g构成,该第一盖体41g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且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第二盖体42g位于第一盖体41g的宽度方向外侧。
并且,如图所示,第二盖体42g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盖体41g上。
这样,在具备滑动的第二盖体42g的第六变形例的头盖4中,也能够变为展开状态(图42)和重叠状态(图43)而打开或关闭开口部2。
(第七变形例)
图44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45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46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47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七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第七变形例的头盖4由第一盖体41h和第二盖体42h构成,该第一盖体41h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第二盖体42h位于第一盖体41h的宽度方向内侧。
而且,如图所示,第二盖体42h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盖体41h上。
在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一盖体41h)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另一方的盖体(此处为第二盖体42h)可滑动地安装于一方的盖体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第六变形例相反地,由未安装于壳体主体1上的盖体(此处为第二盖体42h)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
(第八变形例)
图48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49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50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51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八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在第八变形例的头盖4中,第二盖体42i位于第一盖体41i的宽度方向内侧这一点与上述第六变形例的头盖4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头盖4中,第一盖体41i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且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另外,第二盖体42i位于该第一盖体41i的宽度方向内侧。
而且,第二盖体42i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盖体41i上。
这样,也可以是第二盖体42i位于第一盖体41i的宽度方向内侧。
(第九变形例)
图52是从前方表示作为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53是从后方表示作为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立体图,图54是表示呈展开状态的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图55是表示呈重叠状态的第九变形例的头盖的说明图。
在第九变形例的头盖4中,第二盖体42j位于第一盖体41j的宽度方向外侧这一点与上述第七变形例的头盖4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头盖4的第一盖体41j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并以该部位为支点P进行转动。另外,第二盖体42j能够覆盖转印头3的前端并位于第一盖体41j的宽度方向外侧。
而且,第二盖体42j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盖体41j上。
这样,也可以是第二盖体42j位于第一盖体41j的宽度方向外侧。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具体进行了说明,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技术。即,并不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限制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应该根据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只要不脱离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技术同等的技术以及权利要求书的主旨,便包含所有的变更。
例如,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头盖4被分割为两个,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但是若能分割为多个,也可以分割为三个以上。但是,在分割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除了机构复杂化之外,还可以考虑到头盖4内侧的宽度变窄而有可能与转印头3发生干扰等,因而认为将头盖4分割为两个最好。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头盖4安装于壳体主体1的前端下部,但也可以安装于前端上部。即使在该情况下,保持在打开位置的头盖4中从壳体主体1朝向上方的伸出尺寸也比未分割的头盖小,因此,在使用时,容易目视确认转印头3的转印部。另外,由于头盖4未从壳体主体1朝向下方伸出,因此,头盖4与纸面不会发生干扰,从而在转印时不会造成障碍。
进而,头盖4也可以不安装于壳体主体1,而是安装于例如转印头3等收纳于壳体主体1中的部件、即收纳部件上。
另外,头盖4只要被分割为多个的盖体变为展开状态而将开口部2关闭从而覆盖转印头3,这些盖体在重叠状态下将开口部2打开而使转印头3露出,则也可以不使另一方的盖体与一方的盖体相联动地进行转动或滑动。即,各个盖体也可以分别独立地移动(转动、滑动等)。
进而,在多个盖体安装于壳体主体1等并进行转动的构成中,无需以相互相同的支点进行转动。即,也可以以一个盖体与其他盖体以相互不同的支点转动的方式安装。
进而,在第二至第五变形例中,如图24至图39所示,支点P与支点Pc、Pd、Pe、Pf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但也可以位于相同位置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涂膜转印具可以安装胶带、修正带、荧光带、装饰带等各种转印带而使用,并不限定于特定的转印带。
【符号说明】
1 壳体主体
1a 盖轴支撑部
1ab 第一轴孔
1ac 第二轴孔
1ad 卡定突起
1b 壳体侧凸部
2 开口部
3 转印头(收纳部件的一部分)
3a 头主体部
3b 引导片
4 头盖
11 第一壳体部
12 第二壳体部
41a~41j 第一盖体
41ab 轴突起
41ac 盖侧凸部
41ad 卡定部
41ae 突起部
41af 卡合片
41ag 突起
42a~42j 第二盖体
42ab 轴突起
42ac 卡合片
42ad 挡块
P、Pc、Pd、Pe、Pf 支点
Claims (6)
1.一种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主体,形成有开口部;
收纳部件,包括相互联动地旋转的供给轴和卷绕轴以及从所述开口部突出的转印头,并被收纳于所述壳体主体中;
转印带,以能够剥离的涂膜面位于外侧的方式挂绕在所述转印头上,并从所述供给轴输出并经由所述转印头被卷绕至所述卷绕轴上;以及
头盖,由分割为多个的盖体构成,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并被保持在呈展开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呈重叠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相联动地变为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重叠状态而将所述开口部打开或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
多个所述盖体中的其他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的所述盖体的规定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盖的多个所述盖体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上;
多个所述盖体中的其他所述盖体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上的所述盖体上。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膜转印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盖由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构成;
所述第一盖体以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收纳部件的规定位置为支点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盖体被设置为能够覆盖所述转印头的前端,且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宽度方向内侧,并以与该第一盖体相同的支点进行转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07363 | 2018-06-05 | ||
JP2018107363A JP7083485B2 (ja) | 2018-06-05 | 2018-06-05 | 塗膜転写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61954A true CN110561954A (zh) | 2019-12-13 |
CN110561954B CN110561954B (zh) | 2022-08-19 |
Family
ID=6857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65440.7A Active CN110561954B (zh) | 2018-06-05 | 2019-05-30 | 涂膜转印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83485B2 (zh) |
CN (1) | CN110561954B (zh) |
DE (1) | DE102019115182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02249B2 (ja) * | 2019-04-10 | 2023-07-04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塗膜転写具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9990031513U (ko) * | 1997-12-31 | 1999-07-26 | 유광호 | 캡보관대를 갖는 수정테이프 |
DE10228996A1 (de) * | 2001-09-28 | 2003-04-10 | Plus Stationery Corp | Abdeckfilm-Übertrag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Ersetzen von Abdeckfilm-Übertragungsbändern |
CN1636764A (zh) * | 2003-12-26 | 2005-07-13 | 国誉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KR20060130537A (ko) * | 2006-11-29 | 2006-12-19 | 김현수 | 테이프 전사구 |
CN1883962A (zh) * | 2005-06-23 | 2006-12-27 | 国誉S&T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JP2008037014A (ja) * | 2006-08-08 | 2008-02-21 | General Technology Kk | 転写具 |
JP2009285884A (ja) * | 2008-05-27 | 2009-12-10 | Kokuyo Co Ltd | 転写具 |
CN101678703A (zh) * | 2007-06-07 | 2010-03-24 | 国誉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KR200450068Y1 (ko) * | 2010-03-29 | 2010-09-03 | 인성테크 주식회사 | 전사테이프 디스펜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93410A (en) | 1975-02-14 | 1976-08-16 | Konendo oyobi surariekitaigenryofunshanozuru | |
JP6488750B2 (ja) | 2015-02-16 | 2019-03-27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転写具 |
-
2018
- 2018-06-05 JP JP2018107363A patent/JP708348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30 CN CN201910465440.7A patent/CN11056195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6-05 DE DE102019115182.1A patent/DE102019115182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9990031513U (ko) * | 1997-12-31 | 1999-07-26 | 유광호 | 캡보관대를 갖는 수정테이프 |
DE10228996A1 (de) * | 2001-09-28 | 2003-04-10 | Plus Stationery Corp | Abdeckfilm-Übertrag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Ersetzen von Abdeckfilm-Übertragungsbändern |
CN1636764A (zh) * | 2003-12-26 | 2005-07-13 | 国誉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CN1883962A (zh) * | 2005-06-23 | 2006-12-27 | 国誉S&T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JP2008037014A (ja) * | 2006-08-08 | 2008-02-21 | General Technology Kk | 転写具 |
KR20060130537A (ko) * | 2006-11-29 | 2006-12-19 | 김현수 | 테이프 전사구 |
CN101678703A (zh) * | 2007-06-07 | 2010-03-24 | 国誉株式会社 | 转印用具 |
JP2009285884A (ja) * | 2008-05-27 | 2009-12-10 | Kokuyo Co Ltd | 転写具 |
KR200450068Y1 (ko) * | 2010-03-29 | 2010-09-03 | 인성테크 주식회사 | 전사테이프 디스펜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9115182B4 (de) | 2023-09-21 |
DE102019115182A1 (de) | 2019-12-05 |
CN110561954B (zh) | 2022-08-19 |
JP7083485B2 (ja) | 2022-06-13 |
JP2019209588A (ja) | 2019-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73544B1 (ko) | 도포막 전사구 및 도포막 전사테이프의 교환방법 | |
EP2019065B1 (en) | Transfer tool | |
US7900679B2 (en) | Transfer tool | |
US7793883B2 (en) | Transfer tool | |
CN110561954B (zh) | 涂膜转印具 | |
US7703715B2 (en) | Transfer tool | |
US7963309B2 (en) |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with a protective cover | |
JP2004216837A (ja) | 塗膜転写具 | |
JP5307500B2 (ja) | 詰替型転写具 | |
CN109941813B (zh) | 转印用具 | |
TW201739633A (zh) | 打印型塗膜轉印工具 | |
JP3876396B2 (ja) | 塗布具のスライドカバー | |
JP2004114471A (ja) | 塗膜転写具、そのハウジング保持機構及び保持部材 | |
JP2009110903A (ja) | 収納ケース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7000467B (zh) | 转印用具 | |
JP6780191B2 (ja) | 塗膜転写具 | |
JP6566260B2 (ja) | 塗膜転写具 | |
US20090168175A1 (en) | Closing mechanism for lens shutter | |
JP4617435B2 (ja) | 塗膜転写具 | |
JP6981216B2 (ja) | 転写具 | |
KR200479213Y1 (ko) | 휴대용 다이어리 | |
JP2009083397A (ja) | 塗膜転写具 | |
JP4934837B2 (ja) | 転写体装填補助具 | |
JP2019073035A (ja) | 転写具 | |
ACCESSORIES | AEROSPACE STANDAR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