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7481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57481B CN110557481B CN201910799430.7A CN201910799430A CN110557481B CN 110557481 B CN110557481 B CN 110557481B CN 201910799430 A CN201910799430 A CN 201910799430A CN 110557481 B CN110557481 B CN 1105574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housing
- thickness
- electronic device
- hing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05K5/0018—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having an electronic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铰链装置、第二壳体及柔性屏,所述铰链装置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铰链装置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所述柔性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不同,且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不同。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折叠时显得较薄,外观体验较好,也便于人手持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折叠屏手机是当前的研发热点。常规的折叠屏手机在折叠状态下显得较厚,外观体验不好,也不利于人手持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折叠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显得较薄,外观体验较好,也便于人手持握。
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铰链装置、第二壳体及柔性屏,所述铰链装置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铰链装置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所述柔性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不同,且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不同。
该电子设备可以折叠成“两层”,即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弯折部分和分别连接在该弯折部分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平直部分,该两个平直部分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电子设备呈两层的形态。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折叠成“多层”,即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分和至少三个平直部分,每相邻的两个平直部分之间通过一个弯折部分连接,每相邻的两个平直部分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电子设备呈至少两层的形态。
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均可作为柔性屏的承载体。铰链装置包括若干转动连接的部件,铰链装置发生形变指该若干部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该若干部件中位于两端的部件分别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固定连接,通过该若干部件的相对转动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转动。在第一壳体沿靠拢第二壳体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壳体逐渐相对第二壳体折叠;反之,在第一壳体沿背离第二壳体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壳体逐渐相对第二壳体展开。
该柔性屏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整部。第一平整部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平整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弯折部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转动时可带动第一平整部相对第二平整部转动,此过程中弯折部发生形变。
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壳体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可以具有基本一致的厚度。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具有分型面与放置面,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折叠时,分型面朝向第二壳体,分型面与柔性屏的第一平整部平行;放置面平行于分型面,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折叠时放置面背离第二壳体。具体的,分型面与放置面均为第一壳体的两个轮廓外表面,分型面靠近第一平整部(例如第一平整部安装在分型面上,或者第一平整部基本与分型面平齐)。放置面远离第一平整部,放置面为第一壳体放置在台面时接触该台面的表面。放置面可以是第一壳体背离第一平整部的表面的全部,也可以仅仅是第一壳体背离第一平整部的表面的局部区域。由于分型面与放置面平行间隔,因此第一壳体中包含放置面的区域的厚度恒定。对于放置面为第一壳体背离第一部分的表面的全部的方案,从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到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第一壳体具有恒定的厚度。对于放置面为第一壳体背离第一部分的表面的局部区域的方案,放置面的相对两侧的区域(两侧分别指靠近铰链装置的一侧,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侧)可以基本对称,使得第一壳体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基本一致。
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壳体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也可以发生突变。
第二壳体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壳体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第二壳体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也可以发生突变。对于电子设备而言,在折叠形态下,电子设备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电子设备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电子设备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也可以发生突变。
本申请的方案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厚度分布决定了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分布。第一壳体的厚度分布与第二壳体的厚度分布可以根据需要组合,只要最终使电子设备整体呈现两端厚度具有差异即可(两端指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
电子设备的最大厚度受制于整机中较厚的部件,如摄像头模组、铰链装置等,这些较厚的部件较难做薄,而常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基本一致,这导致常规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较大。本申请的方案中,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设置较厚的部件,这一端可与常规电子设备基本等厚。在折叠状态下本电子设备的另一端进行了厚度减薄(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较薄的部件,或设置较少的部件实现“厚度减薄”),相较于常规电子设备,本电子设备在视觉上会显得更薄,也更加轻巧,同时用户的持握感也更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与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端位于电子设备的同侧,即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与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与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端对应。作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第二壳体,与电子设备形成厚-厚、薄-薄的对应关系,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一致性较好,外观体验较佳。
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壳体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侧,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侧,即第二壳体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与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与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端对应。其中,第一壳体的两端厚度不等,第一壳体较厚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较薄的一端,第一壳体较薄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较厚的一端。作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第二壳体,与电子设备形成厚-薄、薄-厚的对应关系,能够赋予产品差异化的外观形态,提升产品的识别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上述第二壳体与电子设备形成厚-厚、薄-薄的对应关系的方案,第二壳体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壳体远离铰链装置一端的厚度。也即对于第二壳体与电子设备而言,二者均是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较厚,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较薄。其中,从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到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第一壳体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由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往往存在厚度减薄空间,对这一端进行厚度减薄使产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较高,量产性较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屏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整部,第一平整部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平整部安装于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下,柔性屏位于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且第二平整部与大部分弯折部均收容于第二壳体内,第一平整部与其余小部分弯折部可以收容在第一壳体内。或者,第二平整部与全部弯折部均收容于第二壳体内,第一平整部可以收容在第一壳体内。通过使折叠状态下的至少大部分柔性屏收容在厚度减薄的第二壳体内,能够基于产品的外观形态设置柔性屏的位置,充分利用电子设备靠近铰链装置一端的较大空间容纳弯折部,使柔性屏对结构空间的利用率高。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壳部与支撑部;第一外壳部与第一壳体分别连接在铰链装置的相对两端,第一外壳部能够相对第一壳体折叠或展开;支撑部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部内,第二平整部安装于支撑部背离第二壳体的一面;第一外壳部相对第一壳体折叠的过程中,支撑部相对第一壳体转动且支撑部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外壳部内设置支撑部,支撑部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在折叠过程中可以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使得第二平整部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以及弯折部邻接第二平整部的部分,也会在支撑部的牵引下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最终使至少大部分弯折部及第二平整部均收容在第一外壳部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第一平整部安装于第一壳体并覆盖电子组件。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壳体承载第二平整部,第二壳体内可以不安装电子组件,由此第二壳体无需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使得第二壳体的厚度可以尽量做薄,也可以使整机更加纤薄。并且,电子组件的走线可以仅布置在第一壳体内,无需穿出第一壳体、穿过铰链装置并伸入第二壳体内。这样只要对第一壳体进行密封设计即可,无需针对走线问题特别考虑铰链装置及第二壳体的密封,从而减小了整机的密封防护难度。另外,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平整部内依然可以集成电器件,如指纹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此能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但是,集成在第二平整部内的该电器件可通过柔性屏本身的走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无需额外增设走线,因此无需针对该电器件考虑对第二壳体进行密封设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折叠状态下,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外壳部和盖板,第二外壳部的一端与铰链装置连接,第二外壳部能够相对第一壳体折叠或展开,盖板与第二外壳部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柔性屏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平整部,以及安装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平整部,第二平整部与第二外壳部及盖板均相对,在折叠状态下盖板覆盖第一平整部的局部区域。本实现方式中,安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平整部可以与第二外壳部及盖板均接触,或者只与第二外壳部接触。本实现方式通过设置包括第二外壳部和盖板的分体式第二壳体,能够制造出有别于常规电子设备的产品外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盖板远离所述第二平整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部远离所述第二平整部的表面之间具有段差。电子设备折叠时,盖板可以相较第二外壳部朝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下陷。由此,通过将第二壳体划分为厚度不同的两部分,下陷的盖板可以令第二壳体的端部变薄,在视觉上使第二壳体及电子设备更为轻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盖板由透光材料制成。当盖板覆盖第一平整部的局部区域时,用户可透过盖板看到该局部区域。为充分利用该局部区域显示信息,以提升用户体验,可以在该局部区域显示来电提醒、信息预览、时间、天气预报、电量提示、信号状态等。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光学器件,光学器件设在第一壳体内并位于该局部区域。本实现方式中,光学器件可以设于柔性屏之下并落入该局部区域,或者设于柔性屏内(例如柔性屏可形成安装腔,光学器件安装在该安装腔中;或者,光学器件集成在柔性屏的层结构中,在柔性屏的制程中一并形成光学器件)并落入该局部区域。光学器件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光线生成电信号,该电信号携带有目标对象的信息。在电子设备折叠时,盖板覆盖第一壳体上的柔性屏及光学器件,目标对象的光线可透过盖板射入光学器件,光学器件感应光线生成电信号。该电信号可输出至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实现目标对象的信息采集(例如可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感知目标对象靠近、获取虹膜信息、获取指纹信息等)。本实现方式的方案使得用户无需翻开第二壳体即可进行信息采集,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的一种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的另一种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第二壳体的俯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是具有柔性屏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设备等。该电子设备可以折叠和展开。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弯折部分,及连接在弯折部分的相对两侧的平直部分。弯折部分可发生弯折形变,以使其两侧的平直部分相向转动或背向转动。当弯折部分两侧的平直部分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时(平直部分可以无间隙贴合,或者间隔相对),此时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反之,当弯折部分两侧的平直部分由相互层叠状态起,背向转动直至极限位置(即无法继续背向转动时),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弯折部分两侧的平直部分可以完全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或弧度。
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折叠成“两层”,即电子设备包括一个弯折部分和两个平直部分,该两个平直部分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电子设备呈两层的形态。对于可折叠为“两层”的电子设备,“展开”指该两个平直部分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或弧度。该电子设备还可以折叠成“多层”,即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分和至少三个平直部分,每相邻的两个平直部分之间通过一个弯折部分连接,每相邻的两个平直部分可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电子设备呈至少两层的形态(例如,该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弯折部分和三个平直部分,折叠后两侧的两个平直部分并排层叠于中间的平直部分上,此时该电子设备呈两层形态。或者,折叠后两侧的两个平直部分中的第一个层叠于中间的平直部分上,第二个层叠于第一个上,此时该电子设备呈三层形态)。对于可折叠成“多层”的电子设备,只要至少三个平直部分中的其中两个展平,或展开形成一定弯折角或弧度,即可称为“展开”。下文将以该电子设备可折叠成“两层”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铰链装置14、第二壳体12及柔性屏13。其中,在图3中下方的为第一壳体11,上方的为第二壳体12,这仅仅是一种示意。实际上当电子设备10折叠时(即处于折叠状态时,下同),也可以是上方的为第一壳体11,在下方的为第二壳体12。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折叠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以基本无间隙贴合。电子设备10展开时(即处于展开状态时,下同),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以展平。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均可作为柔性屏13的承载体。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均可以具有安装槽,电子设备10展平时,第一壳体11的安装槽与第二壳体12的安装槽的开口朝向相同,柔性屏13安装在两个安装槽内 (由于安装槽被柔性屏13遮挡,故而省去标号),安装槽的槽壁能够对柔性屏13进行安装限位及防护。第一壳体11上的安装槽的槽壁的第一顶面11a,以及第二壳体12上的安装槽的槽壁的第二顶面12a均可以为平面,电子设备10展平时第一顶面11a与第二顶面12a可以基本平齐,电子设备10折叠时第一顶面11a与第二顶面12a基本贴合。电子设备10展开时,柔性屏13的显示面(朝向用户的表面)可以与第一顶面11a及第二顶面12a基本平齐,例如柔性屏13的显示面可以相对第一顶面11a及第二顶面12a下陷一微小尺寸,或者与第一顶面 11a及第二顶面12a平齐等高。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也可以不设安装槽,柔性屏13铺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壳体12上的第二安装面,柔性屏 13的边界与第一安装面的边界、第二安装面的边界对齐。
铰链装置14是电子设备10实现折叠与展开的必要部件。本实施例中,铰链装置14设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铰链装置1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 连接。铰链装置14可以包括若干转动连接的部件(该若干部件之间相对转动时可认为铰链装置14发生了形变),若干部件中位于两端的部件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固定连接,通过该若干部件的相对转动实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相对转动。根据产品需要,铰链装置14可以具有相应的结构,只要能实现电子设备10的折叠与展开即可。
本实施例中,柔性屏13包括但不限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屏。如图2所示,柔性屏13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131、弯折部132和第二平整部133。第一平整部131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第二平整部133安装在第二壳体12上,弯折部132位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第一壳体11、铰链装置14、第二壳体12位于柔性屏13的同侧,在电子设备10折叠时柔性屏13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0的外侧或内侧。当第二壳体12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时(例如用户弯折电子设备10时,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转动;或者用户展开电子设备10时,第二壳体12背向第一壳体11转动),第二平整部133可相对第一平整部131转动,使得弯折部132发生形变(弯折或展开)。为更好地对柔性屏13进行支撑,提升屏幕结构强度及避免磨损,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屏幕支撑层,该屏幕支撑层的一面与柔性屏13相贴合,相对的另一面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连接。当然屏幕支撑层并非是必需的。
结合图1-图3所示,电子设备10放置在水平面时,在展开或折叠状态下,第一壳体11 上的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可以平行于水平面。同样的,对于图4-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20- 电子设备60(将在下文继续描述),在展开或折叠状态下,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也可以平行于水平面。因此可以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厚度方向。或者,对于图 9所示的电子设备70(将在下文继续描述),在展开或折叠状态下,第一壳体71接触水平面的表面可以与水平面平行。可以以第一壳体71接触水平面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作为厚度方向。基于以上两种厚度方向的定义,可以确定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顶面11a与第一背面11b,第一顶面11a与第一背面11b分别位于该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一背面11b是第一壳体11背离第一平整部131的一侧的轮廓外表面,第一背面11b可以是平面或具有弧度的曲面。当用户持握电子设备10时,第一背面11b可与用户接触。以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厚度方向,在该厚度方向上,第一顶面11a上的某位置到第一背面11b上的对应位置的距离,可以称为第一壳体11在该位置的厚度。
类似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顶面12a与第二背面12b,第二顶面12a与第二背面12b分别位于该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二背面12b是第二壳体12背离第二平整部133的一侧的轮廓外表面,第二背面12b可以是平面或具有弧度的曲面。当用户持握电子设备10时,第二背面12可与用户接触。以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厚度方向,在该厚度方向上,第二顶面12a上的某位置到第二背面12b上的对应位置的距离,可以称为第二壳体12在该位置的厚度。
对于电子设备10而言,本实施例讨论其在折叠状态下的厚度。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 10折叠时,第二背面12b与第一背面11b分别位于该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以第一平整部 131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厚度方向,在该厚度方向上,第二背面12b上的某位置到第一背面11b上的对应位置的距离,可以称为电子设备10在该位置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与第二壳体12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壳体1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大于第二壳体12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即在该厚度方向上,该第二顶面12a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二背面12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二顶面12a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二背面12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同样的,如图5-图8所示,对于电子设备30-电子设备60中的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6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20的第二壳体2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小于第二壳体22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即在该厚度方向上,该第二顶面22a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二背面22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二顶面22a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二背面22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从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远离铰链装置14 的一端,第二壳体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其中,厚度的变化率可以基本恒定,若将第二壳体各个位置的坐标与对应的各个厚度作为变量构造一厚度曲线,该厚度曲线基本为一斜直线。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的厚度可以突变,第二壳体的厚度曲线可以为折线。如图5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30的第二壳体32包括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2,第一部分321和第二部分322的厚度均呈渐变形式,第一部分321与第二部分322邻接处的厚度发生突变,厚度变化率基本不变。或者如图6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40的第二壳体42包括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第一部分421的厚度基本恒定,第二部分422 的厚度呈渐变形式,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邻接处的厚度与厚度变化率均发生突变(第一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2的厚度变化率分别为零和非零)。或者如图7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50的第二壳体52包括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第一部分521的厚度呈渐变形式,第二部分522的厚度基本恒定,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邻接处的厚度变化率发生突变(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的厚度变化率分别为非零和零)。或者如图8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60的第二壳体62包括第一部分621和第二部分622,第一部分621和第二部分622的厚度均可以基本恒定,第一部分621和第二部分622邻接处的厚度发生突变。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8所示,以第一平整部131的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厚度方向,第一壳体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基本一致。示例性的,如图1与图3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分型面与放置面11b1,分型面与放置面11b1基本平行并相间隔。在电子设备10折叠时,分型面朝向第二壳体12,分型面与第一平整部131基本平行,分型面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顶面11a或者第一安装面。即若分型面为第一顶面11a,则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平整部131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内,分型面围绕在第一平整部131的周缘,分型面与第一平整部131基本平齐;若分型面为第一安装面,则第一壳体11不设第一安装槽,第一平整部131直接设在分型面上,第一平整部 131的边界与分型面的边界对齐。电子设备10折叠时,放置面11b1背离第二壳体12,放置面11b1可以是上述第一背面11b的局部区域,或者放置面11b1即为第一背面11b。
本实施方式中,放置面11b1到分型面的间距唯一,第一壳体11中包含放置面11b1的区域的厚度恒定。对于放置面11b1为第一背面11b的局部区域的方案,放置面11b1的相对两侧的区域(两侧分别指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侧,与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侧)均可以为弧面,以使第一背面11b的两端呈圆角过渡。放置面11b1的相对两侧的两个该弧面可以基本对称,使得第一壳体11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基本一致。对于放置面11b1即为第一背面11b的方案,第一壳体11的各个位置具有一致的厚度。
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与靠近铰链装置 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不同。如图9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70的第一壳体71具有接触水平面的表面71b,表面71b与水平面基本平行,第一壳体71的分型面71a相较水平面倾斜。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表面71b的法线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第一壳体71靠近铰链装置 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较大,而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较小。从远离铰链装置14 的一端的到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第一壳体71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另外,第二壳体7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二壳体72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下文将继续描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较小,而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可以较大,和/或第一壳体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发生突变。
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与电子设备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不同。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大于电子设备10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即在该厚度方向上,该第二背面12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一背面11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二背面12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一背面11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同样的,如图5-图8所示,电子设备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大于电子设备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或者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20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小于电子设备20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厚度。即在该厚度方向上,该第二背面22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一背面11b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二背面22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到第一背面11b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从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的到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电子设备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或者可以发生突变。“连续平滑地渐变”与“突变”的含义同上文,此处不再重复。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电子设备的薄-厚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8所示,在折叠形态时,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对应,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厚度较大的一端对应,即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侧,第二壳体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侧。第一壳体的厚度可以基本恒定。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的部件的第二壳体与电子设备形成厚-厚、薄-薄的对应关系,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一致性较好,外观体验较佳。
或者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70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 72厚度较大的一端对应,电子设备70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壳体72厚度较小的一端对应,即第二壳体72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70厚度较小的一侧,第二壳体72厚度较小的一端可以位于电子设备70厚度较大的一侧。其中,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71的两端厚度不等,第一壳体71较厚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72较薄的一端,第一壳体71较薄的一端对应第二壳体72较厚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71与第二壳体72形成厚-薄、薄-厚的对应关系,能够赋予产品差异化的外观形态,提升产品的识别度。
电子设备的最大厚度受制于整机中较厚的部件,如摄像头模组、铰链装置等,这些较厚的部件较难做薄,而常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与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基本一致,这导致常规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较大。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厚度较大的一端可以设置较厚的部件,这一端可与常规电子设备基本等厚。在折叠状态下本电子设备的另一端进行了厚度减薄(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较薄的部件,或设置较少的部件实现“厚度减薄”),相较于常规电子设备,本电子设备在视觉上会显得更薄,也更加轻巧,同时用户的持握感也更好。特别的,当本电子设备的厚度呈现连续平滑渐变时,整机线条比较流畅,外观体验得到提升。尤其是将整机厚度设计成从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到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逐渐减小,不仅使得整机的外观形态流畅优美,而且能对电子设备中较容易减薄的一端进行厚度削减,使产品设计方案可行性较高,量产性较好。当然,对于上文的折叠状态下靠近铰链装置的一端厚度较小、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厚度较大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相应的设计实现此种特别的外观形态,例如可以减小铰链装置的厚度,将较厚的部件(如摄像头模组) 布置在远离铰链装置的一端。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10(以电子设备10为例,实际上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30-电子设备60中的任一个)折叠时,柔性屏13位于电子设备10的内侧,即柔性屏13位于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并且,柔性屏13的第二平整部133与大部分弯折部132均收容于第二壳体12内。第二平整部133可与第二壳体12的外观形态匹配,例如第二平整部133可与第二壳体12的第二背面12b基本平行。图10视角中第一平整部131可以低于第一顶面11a,即第一平整部131可以收容在第一壳体11内。另外,其余的小部分弯折部132也可以收容在第一壳体11内。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平整部133与全部弯折部132均收容于第二壳体12内,第一平整部131收容在第一壳体11内。通过使折叠状态下的至少大部分柔性屏13收容在厚度减薄的第二壳体12 内,能够基于产品的外观形态设置柔性屏13的位置,充分利用电子设备10靠近铰链装置14 一端的较大空间容纳弯折部132,使柔性屏13对结构空间的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实现“折叠状态下的至少大部分柔性屏13收容在第二壳体12内”。
具体如图11所示,第二壳体12可以包括第一外壳部121与支撑部122,第一外壳部121 与第一壳体11分别连接在铰链装置14的相对两端,第一外壳部121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1折叠或展开。第一外壳部121为第二壳体12的外壳,第一外壳部121各个位置的厚度即为上文的第二壳体12各个位置的厚度,例如第一外壳部121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较厚,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较薄。支撑部122设于第一外壳部121内部,并与第一外壳部121活动连接。第二平整部133可以安装于支撑部122背离第一外壳部121的一面,支撑部122能够带动第二平整部133运动。在第一外壳部121相对第一壳体11折叠的过程中,支撑部122相对第一壳体11转动,且支撑部122靠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121。在此过程中,柔性屏13的弯折部132逐渐弯折形变,并且第二平整部133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以及弯折部132邻接第二平整部133的部分,也会在支撑部122的牵引下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121。在第一外壳部121与第一壳体11接近折叠时,支撑部122连接铰链装置14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的间距逐渐增大,即支撑部122可相较第一壳体11逐渐退让,第二平整部133近铰链装置14的一端以及弯折部132邻接第二平整部133的部分将会占据支撑部122退让之后腾出的空间。最终当第一外壳部121与第一壳体11完全折叠时,第二平整部133和至少大部分弯折部132将会收容在第一外壳部121内。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外壳部121内设置用于承载第二平整部133的支撑部122,支撑部122连接铰链装置14的一端在折叠过程中可以逐渐靠近第一外壳部121,最终使至少大部分弯折部132及第二平整部133均收容在第一外壳部121内。此种设计能够基于第二壳体12的外观形态设置柔性屏13的位置,使得柔性屏13的堆叠设计能够与第二壳体12的外观形态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使折叠状态下的至少大部分柔性屏13收容在第二壳体12内”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电子组件全部布置在第一壳体11一侧,由此可以将第二壳体12做的更加轻薄,进而可以使整机更加纤薄,也便于整机的密封防护。
具体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电子组件15,该电子组件15可以包括电路板 152和电器件151,电器件151布置在电路板152上,电器件151包括但不限于芯片、连接器、传感器、开关、摄像头模组、闪光灯、呼吸灯、听筒、扬声器、马达、电池等。电子组件15 安装在第一壳体11内,第一平整部131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并覆盖电子组件15。第二壳体 12承载第二平整部133,第二壳体12内可以不安装电子组件,由此第二壳体12无需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使得第二壳体12的厚度可以尽量做薄,也可以使整机更加纤薄。并且,电子组件15的走线(即电器件151连接至电路板152的走线)可以仅布置在第一壳体11内,无需穿出第一壳体11、穿过铰链装置14并伸入第二壳体12内。这样只要对第一壳体11进行密封设计即可,无需针对走线问题特别考虑铰链装置14及第二壳体12的密封(当然可以对铰链装置14及第二壳体12进行常规密封设计),从而减小了整机的密封防护难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平整部133内依然可以集成电器件,如指纹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此能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但是,集成在第二平整部133内的该电器件可通过柔性屏13本身的走线与电路板152电连接,无需额外增设走线,因此无需针对该电器件考虑对第二壳体12进行密封设计。当然,第二平整部133内集成电器件并非是必需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2 内也可以布置电子组件(第二壳体12内的电子组件可以包括电路板和/或电器件)。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第二壳体设置成具有段差的两部分结构,进一步地使第二壳体变薄。
具体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80包括第一壳体11、柔性屏13、第二壳体82及铰链装置14,柔性屏收容于第二壳体82与第一壳体11之间。第二壳体82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二外壳部822和盖板821。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外壳部822可以包括本体结构8222与框体结构8221,本体结构8222与框体结构8221 之间具有段差。该框体结构8221可以包括底壁8221a和围设在底壁8221a的周缘的边框8221b,该边框8221b的一侧与该本体结构8222连接,该底壁8221a可以局部镂空或不镂空,盖板 821安装在该底壁8221a上,边框8221b围绕在盖板821的外周。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框体结构可以不含底壁,而是由若干边框首尾相接围成,盖板821“镶嵌”在该框体结构中,该框体结构的边框围绕在盖板821的外周。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 所示,第二外壳部822可以包括本体结构8222与承载台8223,本体结构8222与承载台8223 之间具有段差。该承载台8223的一侧与该本体结构8222连接,盖板821安装在该承载台8223 上。当然,第二外壳部822与盖板8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二外壳部822的一端与铰链装置14连接。通过铰链装置14,第二外壳部822能够相对第一壳体11折叠或展开。盖板821与第二外壳部822远离铰链装置14的一端固定连接,盖板821可随第二外壳部822运动。盖板821远离第二外壳部 822的一端的厚度,可以小于盖板821与第二外壳部822邻接的一端的厚度,盖板821两端的厚度可以连续平滑地渐变,并可与第二外壳部822的厚度变化率一致(类似图5所示)。或者,盖板821各个位置的厚度也可以基本一致(类似图6所示)。盖板821远离第二外壳部 822的一端可与第一壳体11基本对齐。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柔性屏13的第一平整部131安装于第一壳体11。第二平整部133安装于第二壳体82,并与第二外壳部822及盖板821均相对。例如在图15与图16所示的第二外壳部822的结构中,第二平整部133可以接触该本体结构8222的表面和框体结构8221的底壁8221a,可以不接触盖板821。或者,对于第二外壳部822的框体结构不含底壁的方式,第二平整部133可以接触该本体结构8222的表面、框体结构的表面,以及盖板 821的表面。又或者,在图17与图18所示的第二外壳部822的结构中,第二平整部133仅接触该本体结构8222的表面与承载台8221的表面,并不会接触盖板821。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第二平整部133总是与第二外壳部822及盖板821相对。
结合图13与图14所示,当电子设备80折叠时,盖板821可以覆盖第一平整部131的局部区域。本实施方式中,盖板821远离第二平整部133的表面与第二外壳部822远离第二平整部133的表面之间形成段差,即盖板821可以相较第二外壳部822朝靠近第一壳体11的方向下陷。由此,第二壳体82被划分为厚度不同的两部分,下陷的盖板821可以令第二壳体 82的端部变薄,在视觉上使第二壳体82及电子设备80更为轻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82无需具有此种段差结构,盖板821远离第二平整部133的表面与第二外壳部822远离第二平整部133的表面之间无段差。此种方案通过设置分体式的第二壳体82,能够制造出新颖的产品外观。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具有段差结构或没有段差结构的第二壳体82的方案,盖板821可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例如玻璃),当盖板821覆盖第一平整部131的局部区域时,用户可透过盖板821看到该局部区域。为充分利用该局部区域显示信息,以提升用户体验,可以在该局部区域显示来电提醒、信息预览、时间、天气预报、电量提示、信号状态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821也可以采用非透光材料制造,此时盖板821的作用可以是减薄第二壳体82及电子设备80,或者赋予产品新颖的外观。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可透光的盖板821,并透过盖板821采集目标对象的光线,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的,如图19所示,电子设备80还可以包括光学器件83(例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虹膜模组、光学指纹模组等),光学器件83设于第一壳体11内,并位于第一平整部131的该局部区域。例如,光学器件83可以设于柔性屏之下(此时柔性屏可具有透光区域,光学器件83对准该透光区域布置)并落入该局部区域,或者设于柔性屏内(例如柔性屏可形成安装腔,光学器件83安装在该安装腔中;或者,光学器件83集成在柔性屏的层结构中,在柔性屏的制程中一并形成光学器件83)并落入该局部区域。光学器件83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光线生成电信号,该电信号携带有目标对象的信息。在电子设备折叠时,盖板覆盖第一壳体11上的柔性屏及光学器件83,目标对象的光线可透过盖板射入光学器件83,光学器件83感应光线生成电信号。该电信号可输出至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实现目标对象的信息采集(例如可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感知目标对象靠近、获取虹膜信息、获取指纹信息等)。此种设计使得用户无需翻开第二壳体82即可进行信息采集,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实施方式中,盖板821与第二外壳部822可以形成段差,也可以没有段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器件83并非是必需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壳体、铰链装置、第二壳体及柔性屏,所述铰链装置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铰链装置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或展开;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铰链装置一端的厚度,且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电子设备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的厚度不同;所述柔性屏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整部,所述第一平整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平整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且所述第二平整部与至少大部分所述弯折部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二壳体厚度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电子设备厚度较小的一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分型面与放置面,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分型面朝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分型面与所述第一平整部平行;所述放置面平行于所述分型面,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折叠时所述放置面背离所述第二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壳部与支撑部;所述第一外壳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分别连接在所述铰链装置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外壳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折叠或展开;所述支撑部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部内,所述第二平整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外壳部相对第一壳体折叠的过程中,所述支撑部相对第一壳体转动且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一外壳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平整部覆盖所述电子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外壳部和盖板,所述第二外壳部的一端与所述铰链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外壳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壳体折叠或展开,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外壳部远离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柔性屏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平整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平整部,所述第二平整部与所述第二外壳部及所述盖板均相对,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平整部的局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第二平整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部远离所述第二平整部的表面之间具有段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局部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9430.7A CN110557481B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电子设备 |
PCT/CN2020/107363 WO2021036730A1 (zh) | 2019-08-28 | 2020-08-06 | 电子设备 |
EP20856395.7A EP4016971A4 (en) | 2019-08-28 | 2020-08-06 | ELECTRONIC DEVICE |
US17/638,477 US12114447B2 (en) | 2019-08-28 | 2020-08-06 | Electronic device |
CN202080058330.XA CN114270793A (zh) | 2019-08-28 | 2020-08-06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99430.7A CN110557481B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7481A CN110557481A (zh) | 2019-12-10 |
CN110557481B true CN110557481B (zh) | 2021-06-15 |
Family
ID=6873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99430.7A Active CN110557481B (zh) | 2019-08-28 | 2019-08-28 | 电子设备 |
CN202080058330.XA Pending CN114270793A (zh) | 2019-08-28 | 2020-08-06 | 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58330.XA Pending CN114270793A (zh) | 2019-08-28 | 2020-08-06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14447B2 (zh) |
EP (1) | EP4016971A4 (zh) |
CN (2) | CN110557481B (zh) |
WO (1) | WO20210367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7481B (zh) | 2019-08-28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US11016539B2 (en) | 2019-09-26 | 2021-05-25 | Dell Products L.P. | Belt synchronized expandable dual axle hinge |
US11016540B2 (en) * | 2019-09-26 | 2021-05-25 | Dell Products L.P. | Bi-stable synchronized dual axle hinge |
CN110995892B (zh) * | 2019-10-31 | 2021-10-2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4338864A (zh) | 2020-09-30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883156A (zh) | 2020-07-01 | 2022-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CN114449068A (zh) | 2020-10-31 | 2022-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EP4072110B1 (en) * | 2019-12-27 | 2024-06-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
CN111885232A (zh) * | 2020-07-22 | 2020-11-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497843B (zh) * | 2021-07-29 | 2023-06-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
CN116798311A (zh) * | 2022-03-14 | 2023-09-2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可折叠设备 |
CN117789596A (zh) * | 2022-09-27 | 2024-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折叠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82261T1 (de) | 1997-12-24 | 2000-02-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nbringungskonstruktion für eine flexibl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tafel |
JP2006072115A (ja) * | 2004-09-03 | 2006-03-1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表示装置 |
US8804349B2 (en) | 2012-10-19 | 2014-08-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KR102020659B1 (ko) * | 2013-06-03 | 2019-09-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표시 장치 |
KR101663728B1 (ko) * | 2013-08-26 | 2016-10-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한 접철식 전자 기기 |
US9442530B2 (en) * | 2013-12-04 | 2016-09-1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Foldable device |
KR102331956B1 (ko) * | 2014-02-10 | 2021-1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
KR102235171B1 (ko) * | 2014-09-01 | 2021-04-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252032B1 (ko) * | 2014-09-04 | 2021-05-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KR102406091B1 (ko) * | 2015-04-01 | 2022-06-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KR102415655B1 (ko) * | 2015-07-07 | 2022-07-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US10539978B2 (en) * | 2015-09-08 | 2020-01-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of |
US9871954B2 (en) | 2016-06-06 | 2018-01-1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Two part device with camera and mechanical flap |
KR101820470B1 (ko) * | 2016-06-28 | 2018-0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KR102595230B1 (ko) * | 2016-10-13 | 2023-10-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
US10890949B2 (en) * | 2018-10-12 | 2021-01-12 | Google Llc | Hinge mechanism by gear set with slider for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US10601968B1 (en) * | 2018-11-29 | 2020-03-24 | Wei Hu Koh | Foldable wedge-shape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
KR102585017B1 (ko) * | 2018-12-12 | 2023-10-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795415B2 (en) * | 2019-01-30 | 2020-10-06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Foldable display with stiff support |
WO2020172307A1 (en) * | 2019-02-19 | 2020-08-27 | Lepton Computing Llc | Flexible and rigid touch screen display computing devices |
CN209313879U (zh) * | 2019-03-25 | 2019-08-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 |
WO2020242036A1 (en) * | 2019-05-31 | 2020-12-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rotection structure |
WO2020242025A1 (en) * | 2019-05-31 | 2020-12-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sealing member |
CN110557481B (zh) | 2019-08-28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KR102668620B1 (ko) * | 2019-08-30 | 2024-05-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KR102344644B1 (ko) * | 2020-01-08 | 2021-1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137286A (ko) * | 2020-05-07 | 2021-11-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10156893A (ko) * | 2020-06-18 | 2021-1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9
- 2019-08-28 CN CN201910799430.7A patent/CN110557481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8-06 CN CN202080058330.XA patent/CN114270793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8-06 US US17/638,477 patent/US12114447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8-06 EP EP20856395.7A patent/EP4016971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8-06 WO PCT/CN2020/107363 patent/WO2021036730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0793A (zh) | 2022-04-01 |
EP4016971A4 (en) | 2022-10-12 |
EP4016971A1 (en) | 2022-06-22 |
CN110557481A (zh) | 2019-12-10 |
WO2021036730A1 (zh) | 2021-03-04 |
US12114447B2 (en) | 2024-10-08 |
US20220408578A1 (en) | 2022-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57481B (zh) | 电子设备 | |
US10754388B2 (en) | Handheld device enclosure having outer periphery members and a front cover assembly | |
US9939850B2 (en) | Accessor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528940B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CN110995892B (zh) | 电子设备 | |
EP3166229B1 (en) | Proximity illuminance sensor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same | |
RU2451980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
CN101529545B (zh) | 电子装置 | |
US20200333855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5637574B (zh) | 具有弯曲的显示模块的电子设备 | |
EP2560351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11642091B (zh) | 电子装置 | |
EP2523066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3761040A (zh) | 移动终端 | |
EP2635006B1 (en) |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an image module provided thereon | |
CN116157763A (zh) | 包括显示器和相机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109271058B (zh) |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 |
KR20210008238A (ko) | 전자 장치 | |
US20230208948A1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elastic means | |
KR101772078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KR102018228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7157827A (zh) | 天线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 |
CN213877387U (zh)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7957597A (zh) | 柔性显示器和包括该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 |
CN117677917A (zh) | 用于检测盖单元是否附接到其上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