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472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36472A CN110536472A CN201910731740.5A CN201910731740A CN110536472A CN 110536472 A CN110536472 A CN 110536472A CN 201910731740 A CN201910731740 A CN 201910731740A CN 110536472 A CN110536472 A CN 1105364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communication node
- random access
- air interface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30 bas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1005487 SCARB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7118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9 rub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750 rub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物联网标准已经可以高效地支持始呼提前数据传输(Mobile Originate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MO-EDT),但是对终呼提前数据传输(Mobile Terminate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MT-EDT)还没有完善的数据传输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优化MT-EDT的信令流程,减小信令开销,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MT-EDT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触发的MT-EDT回退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触发的MT-EDT回退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版本(Release,Rel-)15物联网标准中(例如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增强机器类通信(enhanced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eMTC)等),目前已经支持高效地上行小数据包传输(如MO-EDT)。即终端可以直接将上行小数据封装在随机接入过程的上行信令中发送给网络,终端与网络完成冲突解决即认为数据传输成功。终端与网络间无需建立无线连接,终端始终维持在空闲状态。
在Rel-16物联网标准中,正在讨论引入新的MT-EDT功能,该功能主要针对于下行小数据包传输为主的物联网应用或业务。图1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MT-EDT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MT-EDT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终端处于RRC_idle状态时(终端在不活动定时器超时后就会进入RRC_idle状态))基站(如图1所示的演进型节点B(evolutional NodeB,eNB))收到核心网设备(如图1所示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MME是基于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发送的数据通知触发的寻呼消息)发来的寻呼消息(S1Paging)后,确定需要触发MT-EDT流程。基站通过空中接口向终端(如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即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携带终端专用(即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用于识别终端上下行传输的终端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的相关信息。
步骤2、终端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获知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并向基站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即使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来发送随机接入前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终端之间的冲突。
步骤3、基站收到终端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缀后,触发相关流程向核心网索要终端的下行数据(DL Data),之后基站向终端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即包含下行数据的下行传输),该下行传输用终端专用RNTI加扰。该下行传输中可进一步包含针对该终端的更新的定时提前量信息。
步骤4、终端收到下行数据后,向基站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即用终端专用RNTI加扰的上行传输)。该上行传输中可以包含终端针对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上行物理层确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确认,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确认,或应用层确认。
然而,在上述图1所示的MT-EDT的基本流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问题1
在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中,通常会在一个寻呼消息中包含针对多个终端的寻呼记录。如果针对某个终端的寻呼记录中需要携带完整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相关信息和终端专用RNTI的相关信息,会占用数十比特甚至更多,这会导致寻呼消息能够容纳的寻呼记录减少,进而导致寻呼容量降低。
一些常见的可用于优化寻呼记录所携带信息的方案包括:
方案1-1:对于eMTC终端,在寻呼消息中携带由基站分配的固定长度的(例如3-4比特)、针对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前缀的专用偏移量。终端在最大的竞争随机接入前缀上叠加这个专用偏移量来获取到专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即CF preamble=numberOfRA-Preambles+preamble index。该专用偏移量的取值范围决定了能够支持的非竞争随机接入的最大数量。基站可以尽量保证为同时使用MT-EDT功能的不同终端分配不同的专用偏移量,且保证终端计算得到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不与因其他功能(例如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指令(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rder,PDCCH order)触发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使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终端的随机接入前缀冲突;
方案1-2:对于eMTC终端,为了进一步节省寻呼消息中携带的3-4比特专用偏移量,也可以由终端自己计算得到该针对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中的接入前缀的专用偏移量,例如用终端的标识(UE_ID)来模专用偏移量的最大个数,即CF preamble=numberOfRA-Preambles+UE_ID mod(64-numberOfRA-Preambles)。但是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同时使用MT-EDT功能的不同终端有可能取模得到相同的专用偏移量,导致出现不期望的冲突,且这个由终端自己计算得到的专用偏移量也无法保证最终得到的随机接入前缀不与因其他功能(例如PDCCH order触发的非竞争随机接入)使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终端的随机接入前缀冲突;
考虑到方案1-2存在的问题,可以优选使用方案1-1。但是因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是在多个功能之间共享的,固定长度的偏移量难以兼顾避免使用本功能终端之间的冲突和避免本功能与其他功能终端之间的冲突这两种需求。一般来说,为了减少使用本功能的终端之间的冲突,希望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越大越好,但这样会导致其他功能可使用的偏移量偏少,而且如果使用本功能的终端较少,则可能出现资源浪费,且寻呼消息中携带固定长度的专用偏移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此外,前述常见方案1-1主要针对eMTC终端使用MT-EDT功能时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信令开销进行优化。对于配置了多载波的NB-IoT系统,参考PDCCH order触发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功能可知,其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中还需包含基站指配的初始载波序号以及该载波上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如果将该载波序号(4比特)和子载波序号(6比特)包含在寻呼信令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相关信息中,会有10比特开销。目前尚无针对此开销进行优化的方案提出。
问题2
在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中,基站会在寻呼消息中携带终端专用(即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用于识别终端上下行传输的终端专用RNTI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知对于eMTC和NB-IoT系统,其随机接入资源是按照覆盖等级(或传输重复次数)来配置的,即不同覆盖等级会对应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由于基站无法准确获知空闲态终端所处覆盖等级,基站很可能会选择与最大覆盖等级或终端上次释放连接时所使用的覆盖等级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并放在寻呼消息中发给终端,如果终端移动到覆盖条件非常好或相比上次连接释放时覆盖条件有变化的区域,则终端使用该随机接入资源很可能会造成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常见的优化方法是,基站为终端配置多套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以便终端根据实际所处的覆盖情况选用最合适的资源,基站通过盲检获知终端实际使用的资源。但是考虑到在寻呼消息中携带多套随机接入资源会造成更大的信令开销,且对于静止终端其覆盖等级通常不会变化,此时提供两套或多套针对不同覆盖等级的随机接入资源,在某些场景下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问题3
在上述MT-EDT的基本流程中,基站收到终端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缀后,触发相关流程向核心网索要终端的下行数据,之后基站向终端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即包含下行数据的下行传输。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缀之后接收空中接口第三传输,类似于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发送完随机接入前缀后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但又存在以下不同:
终端在发送完随机接入前缀之后间隔较短时间(固定长度的子帧数,例如3个子帧)即开始监听RAR,但对于MT-EDT功能,由于基站需要从核心网获取数据后才能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如果终端在上次连接释放后移动到新的小区,终端在新的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缀,上述数据获取过程还可能包含新基站向旧基站获取终端上下文的过程,导致基站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进一步延迟。为避免无谓的监听造成耗电,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缀结束后,最好等待一段时间再开始监听空中接口第三传输。
另外,在传统随机接入过程中,由于RAR消息较短,且为了避免监听由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加扰的RAR消息的多个终端之间发生冲突,终端需要在一定长度的RAR消息接收窗(RAR window)内接收RAR消息。而MT-EDT功能中,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因包含下行数据,很可能会比RAR消息大很多,因此原有的RAR消息监听窗也不再适用于终端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的接收。
针对上述问题常见的优化方法是,为终端配置扩展的RAR响应接收窗用于确定接收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所需的时长,以及配置新的相对于空中接口第二传输结束的偏移量用于确定接收空中接口第三传输的起始位置。通常,这些扩展接收窗和偏移量应通过广播信令进行配置。但是考虑到终端状态的变化,一套固定的扩展接收窗和偏移量配置无法满足不同的场景需要。
问题4
在上述MT-EDT的基本流程中,基站收到终端在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缀后,触发相关流程向核心网索要终端的下行数据,之后基站向终端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即包含下行数据的下行传输。终端收到下行数据后传递给其应用层,应用层有可能通知终端需要传递上行数据作为对所接收下行数据的确认或应答。例如在某些应用中,下行数据可能是一个网络命令,触发终端上报存储的操作数据、异常报告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较大。
一般的,网络可以在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中包含上行授权,以便终端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直接包含少量数据,或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以便申请更大的上行授权。但是在前述终端可能存在较大上行数据作为对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应答的场景下,采用上述方式的效率较低。
现有MO-EDT标准中另外支持网络侧根据终端是否上报释放辅助信息(即指示终端是否有缓存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以及网络侧是否有缓存数据,来决定是否将MO-EDT流程回退到普通的连接建立过程,即网络侧控制将终端转移到连接态,并在连接态传递更多的业务数据。在该流程中,终端通常伴随第一条上行RRC消息向网络发送接入层(AccessStratum,AS)层或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层释放辅助信息,网络可以利用第一条下行RRC消息将终端回退到连接态。在MT-EDT现有讨论中也提及类似方案。如果网络在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之前,获知有更多下行数据需要发送给终端,则网络侧可以在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时发送下行RRC消息将终端回退到连接态。但该流程无法应用到前述终端在收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后进一步发现有较大上行数据需要传输的情况。
问题5
在上述MT-EDT的基本流程中,所有终端都可以接收空中接口第一传输,解析寻呼消息及其包含的寻呼记录。这里有可能存在恶意的伪终端,利用针对目标终端的寻呼记录中提供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相关信息向基站发送专用随机接入前缀。基站收到随机接入前缀后,无法识别其是否来自真正的目标终端,基站会根据收到的随机接入前缀估计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向核心网获取针对终端的下行业务数据,并将这些内容包含在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中发给终端。
进一步的,对于UP(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方案,基站会获取终端的安全密钥并对下行业务数据做AS层加密。上述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仍然可以被伪终端接收,但其中的业务数据由于做了NAS层加密(对CP(control plane CIoT EPSoptimization)方案)或AS层加密,伪终端无法解析。由于上述伪终端存在,如果只是要求终端收到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后发送物理层或MAC层确认,尽管伪终端无法解析下行业务数据,但仍然可以伪造上行确认,导致基站或核心网错误地判断数据已被目标终端收到。
为了确保基站及核心网能够准确判断业务数据送达目标终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案包括:对CP方案,终端应发送上行NA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包含NAS信令或NAS数据)以便在NAS层对终端确认进行校验,对UP方案,终端应发送经过加密的上行RRC信令以便在AS层对终端确认进行校验。但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对于CP方案,有可能需要定义新的NAS信令,对于UP方案,该上行RRC信令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下行RRC信令来确认,造成不必要的信令负荷,导致该方案相对传统数据传输方案的优势被进一步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Generation,5G)),该网络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例如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基站,传输节点,接入节点(AP,Access Point),中继,节点B(Node B,NB),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型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等)和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设备数据卡,中继(relay),移动设备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运行于上述网络架构上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优化MT-EDT的信令流程,减小信令开销,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下面,对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其技术效果进行描述。
图2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为终端(如UE、移动设备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除包括上述步骤S110外,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20、第一通信节点获取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传输资源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即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为不大于传输资源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传输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至少一项:随机接入资源,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上行传输授权资源,下行传输调度资源,免调度资源,免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免调度下行传输资源,随机接入资源中的随机接入前缀,终端特定的C-RNTI;其他类型的RNTI。
第一通信节点获取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方法1、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在广播消息或专用消息中发送的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该偏移量取值可为正数,零或负数);
方法2、第一通信节点基于终端标识或所在小区标识确定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例如,终端可以基于某个终端特征ID对该传输资源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取模来获取传输资源偏移量)。
S130、第一通信节点确定传输资源的起始位置X,并在起始位置X上叠加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得到实际使用的传输资源位置(X+offset)。
起始位置X是基于终端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该实施例可用于确定传输资源位置,以使得第一通信节点在传输资源位置上发送后续的消息(例如空中接口第二传输等)。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方法还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步骤1、第一通信节点根据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
步骤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确定专用资源。
步骤3、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第一通信节点根据专用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1)。
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使用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MO-EDT、MT-EDT;功能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NR)系统中基于单边带(Single Side Band,SSB)的随机接入资源(如每个随机接入时机的SSB个数或每个SSB上的随机接入前缀等);
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C-RNTI);其他类型的RNTI。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方法还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方法1、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N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方法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子载波序号对T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方法还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与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
步骤2、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将这些载波上的子载波资源排列在一起(例如采用级联方式或某种组合方式),可得到一组可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该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采用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得到: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从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得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终端标识对M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大于M时,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M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小于M时,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的每个资源序号对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相当于将多个非竞争初始频域资源映射到一个寻呼载波。第一通信节点另外接收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中携带的非竞争初始频域资源对应的偏移量,根据该偏移量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从与当前监听的寻呼载波对应的多个非竞争初始频域资源里得到一个确定的非竞争初始频域资源。
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得到的确定的非竞争初始频域资源以及资源的排列方式来提取出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初始载波序号以及该载波上的初始子载波序号。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2,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一通信节点选择一套随机接入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多套随机接入资源配置所占用的信令开销能够用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例如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可用于区分第一通信节点在收到下行数据后是否需要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发送额外的上行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网络将第一通信节点的特征信息(例如Subscription Based UEDifferentiation Information)或状态信息在寻呼消息中带给第二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在上次连接释放时将某些终端特征信息或状态信息存储在该第一通信节点的接入层上下文中。收到核心网发来的寻呼消息后,第二通信节点在寻呼消息中携带多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给第一通信节点,进一步的,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特征信息或状态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类型,并根据第一通信节点的类型来标记多套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3,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进一步的,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可以作为基准配置,第二通信节点可以进一步将不同的基准配置扩展为针对不同覆盖等级的配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5,方法还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2);
步骤2、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NAS标识(例如S-TMSI)和恢复ID(例如ResumeID)中的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校验目标第一通信节点。
第二通信节点收到该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后,将该标识和所保存的与寻呼消息关联的第一通信节点标识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认为该空中接口第四传输来自目标第一通信节点。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引入新的上行NAS信令或RRC信令,因此可以避免额外的下行NAS或RRC确认信令,节省信令开销。
进一步的,第一通信节点标识可以包含在上行媒体接入控制元件(Media Access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也可以附加在上行业务数据中(例如应用层发送的用于对下行业务数据进行确认的上行业务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可以为寻呼消息;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可以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可以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可以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信息可以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图4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基站(如eNB、AP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专用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 1)。
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使用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MO-EDT、MT-EDT;功能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NR系统中基于SSB的随机接入资源(如每个随机接入时机的SSB个数或每个SSB上的随机接入前缀等);
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C-RNTI;其他类型的RNTI。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方法还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方法1、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方法2、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1,在多载波NB-IoT系统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2,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选择的一套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3,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5,方法还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
步骤2、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NAS标识(例如S-TMSI)和恢复ID(例如ResumeID)中的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校验目标第一通信节点。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可以为寻呼消息;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可以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可以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可以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信息可以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图5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可以为终端(如UE、移动设备等),该方法主要针对问题4,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0、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S320、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即第一通信节点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发起回退流程,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通信节点在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中已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进行接入,因此在第一通信节点发起的回退流程信令中不再需要包含冲突解决相关信息。其次,由于第一通信节点与第而通信节点之间已经存在数据传输通道(对CP方案,至少可以使用信令资源承载(Signal Resource Bearers,SRB)0或建立并使用SRB1用于数据传输,对UP方案,可以使用已激活的数据资源承载(Data Resource Bearers,DRB)用于数据传输),也无需触发SRB或DRB的配置过程。最后,由于第二通信节点与网络间接口已经存在,则第二通信节点收到用于完成RRC连接建立或恢复或重配置的消息后,也不再需要触发S1接口建立或恢复的流程。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还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六传输,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5,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NAS标识(例如S-TMSI)和恢复ID(例如ResumeID)中的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校验目标第一通信节点。
第二通信节点收到该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后,将该标识和所保存的与寻呼消息关联的第一通信节点标识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认为该空中接口第四传输来自目标第一通信节点。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引入新的上行NAS信令或RRC信令,因此可以避免额外的下行NAS或RRC确认信令,节省信令开销。
图6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可以为基站(如eNB、AP等),该方法主要针对问题4,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0、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S420、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即第一通信节点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发起回退流程,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还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六传输,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问题5,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NAS标识(例如S-TMSI)和恢复ID(例如ResumeID)中的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校验目标第一通信节点。
下面以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为例,罗列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第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接收网络在系统消息中配置的用于MT-EDT功能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当使用MT-EDT功能的终端较少时,可以对该偏移量设置较短长度或取值范围,例如2比特,占用寻呼信令开销小;当使用MT-EDT功能的终端较多时,可以对该偏移量设置较大长度或取值范围,例如5比特,以便支持更多终端的非竞争随机接入。根据配置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基于前述方案1-1,基站可以在寻呼信令中包含不大于该长度或取值范围的为不同终端分配的不同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终端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的起始值或基准值(例如竞争随机接入前缀最大值加1)以及该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来得到实际应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或者,基于前述方案1-2,终端可以基于某个终端特征ID对该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取模来获取自己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
在第二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接收网络在系统消息中配置的用于多个功能(如MT-EDT功能和PDCCH 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功能)的多个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或者网络将所有可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分段并提供给不同功能。例如为MT-EDT功能分配4个比特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长度,为PDCCHorder功能分配2个比特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长度。基站可以在寻呼信令中或PDCCH order信令中包含不大于与相应功能对应的偏移量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的为不同终端分配的不同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或者,基于前述方案1-2,终端可以基于某个终端特征ID对与相应功能对应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取模来获取自己使用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前缀偏移量。
在第三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接收网络在系统消息中配置的用于MT-EDT功能的专用C-RNTI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和专用C-RNTI的起始值中的至少一项。基站可以在寻呼信令中包含不大于该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的为不同终端分配的专用C-RNTI偏移量,终端基于专用C-RNTI的起始值(由基站配置或根据其他RNTI范围推导得出)以及该专用C-RNTI偏移量来得到实际应使用的专用C-RNTI。或者,终端可以基于某个终端特征ID对该专用C-RNTI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取模来获取自己使用的专用C-RNTI偏移量。
在第四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接收网络在系统消息中配置的用于多个功能的多个专用C-RNTI偏移量的长度或取值范围参数。或网络将所有可用的专用C-RNTI偏移量分段并提供给不同功能。
在第五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站在寻呼消息中携带多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给终端,每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中可以包含该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在收到核心网发来的寻呼消息后,基站根据特征信息或状态信息判断是否为移动终端。如果终端为移动终端,则基站在寻呼消息中携带多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给终端,且利用该使用方式信息,标记该多套随机接入资源对应不同覆盖等级;如果终端为静止终端,则基站在寻呼消息中携带多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给终端,且利用该使用方式信息,标记该多套随机接入资源对应不同空中接口第四传输。
进一步的,以基站在寻呼消息中携带两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给终端为例(为了区分,两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分别命名为第一使用方式和第二使用方式)。第一使用方式用于指示终端将在后续的上行传输中(如随机接入前缀之后的第一个上行传输)包含数据,需要请求较大的上行授权;第二使用方式用于指示终端在后续的上行传输中(如随机接入前缀之后的第一个上行传输)不包含数据,网络分配较小的上行授权即可。如果每套随机接入资源的相关信息中分别包含覆盖等级信息,则可以认为隐含地指示了这些随机接入资源是对应不同覆盖等级的。上述使用方式也可以进行组合,例如用某一使用方式指示:当终端使用该套随机接入资源时,表明终端处于覆盖等级n且将在随机接入前缀之后的上行传输中包含数据。用另一使用方式指示:当终端使用该套随机接入资源时,表明终端处于覆盖等级n且将在随机接入前缀之后的上行传输中不包含数据。
终端收到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寻呼消息)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多套覆盖等级中的一套发起随机接入(即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第六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基站广播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分别标记这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分别针对静止终端和非静止终端),或者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分别标记这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分别针对始终处于本小区的终端或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的终端)。
针对静止终端或始终处于本小区的终端的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可设置为较小的值,或定时器时长可以设置为较小的值。针对非静止终端或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的终端的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可设置为较大的值,或定时器时长可以设置为较大的值。
进一步的,针对非静止终端,基站可以提供针对多套覆盖等级的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若终端在上次连接释放后发生了移动,终端会优选针对非静止终端的、且与自己发送随机接入前缀采用的覆盖等级相适配的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来接收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基站也会根据接收专用随机接入前缀的情况判断出该被寻呼终端是否发生了移动以及适用的覆盖等级,从而在合适的定时器起始位置以及定时器时长范围内向终端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
在第七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7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触发的MT-EDT回退流程的流程示意图。终端可以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发送传统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请求建立/恢复/重配置空中接口(如RRC)连接,该消息中可以同时携带部分上行数据或缓冲区状态报告。基站收到该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后,向终端发送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可包含空中接口建立消息/恢复消息/重配置消息,但无需包含冲突解决相关信息,且无需再次触发基站与核心网间连接的建立或恢复。终端收到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后,进入连接态,并向基站发送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可包含空中接口建立完成消息/恢复完成消息/重配置完成消息。
使用CP方案的终端可以优选使用该第七个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第八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8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触发的MT-EDT回退流程的流程示意图。终端可以在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中直接包含空中接口建立完成消息/恢复完成消息/重配置完成消息,并转入连接态。后续基站如果需要修改终端配置,则可以发起空中接口连接重配置流程。
使用UP方案的终端可以优选使用该第八个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如图9所示,包括:接收模块10。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处理模块11和发送模块12。
接收模块10,设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实现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处理模块11,设置为根据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根据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确定专用资源;
发送模块12,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根据专用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 1)。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指令(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DT、始呼提前数据传输MO-EDT、终呼提前数据传输MT-EDT;功能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新无线接入技术NR系统中基于单边带SSB的随机接入资源;
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处理模块11,设置为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N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发送模块12,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和/或;
处理模块11,设置为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子载波序号对T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发送模块12,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处理模块11,设置为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与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
发送模块12,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
发送模块12,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采用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得到: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从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得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终端标识对M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大于M时,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M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小于M时,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的每个资源序号对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处理模块11,设置为在接收模块1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选择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发送模块12,设置为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设置为获取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确定传输资源的起始位置X,并在起始位置X上叠加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得到实际使用的传输资源位置(X+offset)。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至少一项:随机接入资源,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免调度资源,免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免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起始位置X是基于终端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是设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在广播消息或专用消息中发送的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处理模块11,是设置为基于终端标识或所在小区标识确定处于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还设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
发送模块,还设置为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为寻呼消息;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图10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如图10所示,包括:发送模块20。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模块21。
发送模块20,设置为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实现图4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专用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 1)。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指令(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DT、始呼提前数据传输MO-EDT、终呼提前数据传输MT-EDT;功能是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新无线接入技术NR系统中基于单边带SSB的随机接入资源;
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和/或,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类型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接收模块21,设置为在发送模块20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接收第一通信节根据选择的一套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20,还设置为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
接收模块2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为寻呼消息;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图11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如图11所示,包括:接收模块30和发送模块31。
接收模块30,设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发送模块31,设置为根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0,还设置为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发送模块31,还设置为根据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六传输,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图12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如图12所示,包括:发送模块40和接收模块41。
发送模块40,设置为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接收模块41,设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3),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模块40,还设置为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接收模块41,还设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六传输,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体的,该业务传输装置可以为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通信节点,也可以为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通信节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下述实施例分别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为UE和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UE可以以多种形式来实施,本申请中的UE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Portable Device,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车载终端设备、车载显示终端、车载电子后视镜等等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诸如数字电视(television,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设备。
如图13所示,UE 5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51、音频/视频(Audio/Video,A/V)输入单元52、用户输入单元53、感测单元54、输出单元55、存储器56、接口单元57、处理器58和电源单元59等等。图13示出了包括多种组件的UE,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单元51允许UE 50与基站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A/V输入单元52设置为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用户输入单元53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UE 50的多种操作。感测单元54检测UE 50的当前状态、UE 50的位置、用户对于UE 50的触摸输入的有无、UE 50的取向、UE 5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UE 5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接口单元57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UE 5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输出单元55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存储器56可以存储由处理器58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存储器56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而且,UE 5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56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处理器58通常控制UE 50的总体操作。电源单元59在处理器58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多种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处理器5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6中的程序,从而执行至少一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图14示出了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基站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和通信接口62;基站中处理器6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60为例;基站中的处理器60、存储器61、通信接口62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总线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6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基站的至少一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6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1可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基站。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接口62可设置为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穷举的列表):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数据信号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Ruby、Go,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Claims (5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有效值,确定专用资源;
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专用资源,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 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指令(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DT、始呼提前数据传输MO-EDT、终呼提前数据传输MT-EDT;所述功能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所述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新无线接入技术NR系统中基于单边带SSB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所述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N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子载波序号对T取模,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与所述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
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采用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得到: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确定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从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得到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终端标识对M取模,确定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大于M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当前时刻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序号对M取模,确定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当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小于M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中的每个资源序号对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载波数量取模,确定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所述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选择一套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处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传输资源的起始位置X,并在所述起始位置X上叠加所述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得到实际使用的传输资源位置(X+offset)。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至少一项:随机接入资源,竞争随机接入资源,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免调度资源,免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免调度下行传输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位置X是基于终端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所述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广播消息或专用消息中发送的处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基于终端标识或所在小区标识确定处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范围内的所述传输资源偏移量offset。
17.根据权利要求3、8-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为寻呼消息;所述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2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
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时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
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
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message 0)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专用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message 1)。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针对不同功能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每套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均包括专用资源的偏移量的长度和取值范围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专用资源的功能为以下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切换(handover)、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指令(PDCCH order)、提前数据传输EDT、始呼提前数据传输MO-EDT、终呼提前数据传输MT-EDT;所述功能是所述专用资源的偏移量配置信息的内容之一。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资源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专用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所述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前缀;窄带物联网NB-IoT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频域资源中的载波序号、子载波序号;随机接入时域资源;新无线接入技术NR系统中基于单边带SSB的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专用终端标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终端特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包括初始载波列表和初始子载波列表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初始载波列表包括N个载波,所述初始子载波列表包括T个子载波,N、T为正整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项: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子载波序号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监听空中接口第一传输的资源和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映射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至少包括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载波序号和初始子载波序号中的至少一项。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所述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信息的偏移量配置信息包括N个载波,N为正整数;若每个载波i上配置了mi个子载波资源,则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组包括M个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非竞争随机接入资源的初始频域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第一通信节点的至少两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每套下行传输接收定时器配置信息包括类型信息、定时器长度和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状态为静止或非静止,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是始终处于一个小区或者是从其他小区移动而来;所述定时器起始位置偏移量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之前上行传输结束位置的偏移量。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每个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对应一套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覆盖等级;
所述随机接入资源的使用方式信息用于标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使用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之后的上行传输的特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一传输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根据选择的一套随机接入资源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二传输。
33.根据权利要求23、28-30、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一传输为寻呼消息;所述空中接口第二传输为随机接入消息和随机接入前缀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为下行数据信息、随机接入响应消息、随机接入前缀响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为上行消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广播消息、专用消息、单播消息、配置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3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所述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六传输,所述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41.根据权利要求37-4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4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三传输(message 2),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包括下行数据,所述空中接口第三传输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大流量上行数据;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四传输(message 3),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触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还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重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空中接口第五传输(message 4),所述空中接口第五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恢复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空中接口第六传输,所述空中接口第六传输包括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47.根据权利要求43-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接口第四传输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包括非接入层NAS标识和恢复标识ID中的至少一项。
4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5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31740.5A CN110536472A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CT/CN2020/108222 WO2021023311A1 (zh) | 2019-08-08 | 2020-08-10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7/632,803 US20220400520A1 (en) | 2019-08-08 | 2020-08-10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EP20849114.2A EP4013174A4 (en) | 2019-08-08 | 2020-08-10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
KR1020227007820A KR20220047308A (ko) | 2019-08-08 | 2020-08-10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31740.5A CN110536472A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36472A true CN110536472A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61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31740.5A Pending CN110536472A (zh) | 2019-08-08 | 2019-08-08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400520A1 (zh) |
EP (1) | EP4013174A4 (zh) |
KR (1) | KR20220047308A (zh) |
CN (1) | CN110536472A (zh) |
WO (1) | WO202102331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23311A1 (zh) * | 2019-08-08 | 2021-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232847A1 (zh) * | 2020-05-21 | 2021-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攻击检测控制方法、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205920A (zh) * | 2020-09-17 | 2022-03-18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小数据传送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3231005A1 (zh) * | 2022-06-02 | 2023-12-07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400507A1 (en) * | 2019-08-08 | 2022-12-15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indication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51006A1 (en) * | 2005-04-19 | 2006-11-09 | Oliver Neal C | Cooperative scheduling of master and slav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s to provide coexistence between networks |
US20090201873A1 (en) * | 2008-02-11 | 2009-08-13 | Nokia Corporation | Rach preamble response with flexible ul allocation |
US20120099515A1 (en) * | 2009-06-20 | 2012-04-26 | Zte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relay nodes |
CN106304383A (zh) * | 2015-05-22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WO2018066727A1 (ko) * | 2016-10-06 | 2018-04-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WO2018127092A1 (zh) * | 2017-01-06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免授权资源分配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CN109392061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50502A (zh) * | 2017-09-29 | 2019-07-23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可靠性和数据提前传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3003B (zh) * | 2017-03-16 | 2021-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
US20220256606A1 (en) * | 2019-01-30 | 2022-08-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arly Transmission of Mobile-Terminated Data |
CN114026931A (zh) * | 2019-05-01 | 2022-02-08 | 苹果公司 | 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解决方案中的移动终止(mt)早期数据传输(edt) |
WO2021012119A1 (en) * | 2019-07-19 | 2021-01-28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CN110536472A (zh) * | 2019-08-08 | 2019-1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19
- 2019-08-08 CN CN201910731740.5A patent/CN110536472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8-10 KR KR1020227007820A patent/KR20220047308A/ko unknown
- 2020-08-10 US US17/632,803 patent/US2022040052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8-10 EP EP20849114.2A patent/EP401317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8-10 WO PCT/CN2020/108222 patent/WO2021023311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51006A1 (en) * | 2005-04-19 | 2006-11-09 | Oliver Neal C | Cooperative scheduling of master and slav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s to provide coexistence between networks |
US20090201873A1 (en) * | 2008-02-11 | 2009-08-13 | Nokia Corporation | Rach preamble response with flexible ul allocation |
US20120099515A1 (en) * | 2009-06-20 | 2012-04-26 | Zte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relay nodes |
CN106304383A (zh) * | 2015-05-22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WO2018066727A1 (ko) * | 2016-10-06 | 2018-04-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WO2018127092A1 (zh) * | 2017-01-06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免授权资源分配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CN109392061A (zh) * | 2017-08-11 | 2019-0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050502A (zh) * | 2017-09-29 | 2019-07-23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可靠性和数据提前传送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 HISILICON: "R1-1903254 "Feature lead summary of Support for transmission in preconfigured UL resources"",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26 February 2019 (2019-02-26)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23311A1 (zh) * | 2019-08-08 | 2021-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232847A1 (zh) * | 2020-05-21 | 2021-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攻击检测控制方法、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205920A (zh) * | 2020-09-17 | 2022-03-18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小数据传送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
CN114205920B (zh) * | 2020-09-17 | 2023-12-08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小数据传送程序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3231005A1 (zh) * | 2022-06-02 | 2023-12-07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400520A1 (en) | 2022-12-15 |
EP4013174A1 (en) | 2022-06-15 |
KR20220047308A (ko) | 2022-04-15 |
EP4013174A4 (en) | 2022-08-17 |
WO2021023311A1 (zh) | 2021-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3647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1169775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与设备 | |
WO2018014741A1 (zh)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84816A1 (zh) | 一种终端选择资源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18126801A1 (zh) | 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112604A1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US11405830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587769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搜索空间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4375068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响应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6261896A (zh) | 用户设备和侧行通信中的资源选择方法 | |
CN108432311A (zh) |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设备、网络侧节点及系统 | |
WO2022127582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30371070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monitoring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40064606A1 (en) | Relay ue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 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medium | |
WO2020221279A1 (zh) |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172184A1 (en) | User equipment,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6321430A (zh) | 用户设备和侧链通信中的资源选择方法 | |
KR20240005079A (ko) | 연결 실패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통신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connection fail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049265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30379948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monitoring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30345422A1 (en) |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monitoring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WO2018205831A1 (zh) | 一种网络验证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
CN114190115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329322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3497685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