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3817B - 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33817B CN110133817B CN201910104137.4A CN201910104137A CN110133817B CN 110133817 B CN110133817 B CN 110133817B CN 201910104137 A CN201910104137 A CN 201910104137A CN 110133817 B CN110133817 B CN 1101338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fitting portion
- optical lens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产生了温度变化时也不会对透镜框以及透镜保持器作用过大的应力且也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劣化的光学单元。光学单元(100)具备:第四透镜(第一光学透镜)(L4),具有玻璃制的透镜主体(31)和在内侧组装有该透镜主体(31)的树脂制的透镜框(32);和第三透镜(第二光学透镜)(L3),具有比透镜框(32)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线性膨胀系数,透镜框(32)具有第一朝外嵌合部(4a),第三透镜(第二光学透镜)(L3)具有第一朝内嵌合部(3b),通过使第一朝外嵌合部(4a)与第一朝内嵌合部(3b)嵌合,来将第三透镜(第二光学透镜)(L3)与透镜框(32)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透镜作为元素而包含的光学单元,上述透镜通过树脂制的透镜框来保持玻璃制的透镜主体。
背景技术
在车载相机等用途中,为了在伴随着较大的温度变化的环境试验中也维持光学性能,有时对灵敏度高的光圈附近的透镜使用玻璃材料。在使用玻璃透镜的情况下,由于加工的制约,而有时无法使外径较大,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在与透镜保持器部件不同的透镜框收纳玻璃透镜,并将该透镜框压入至透镜保持器部件的构造。
但是,在该构造的情况下,针对透镜框以及透镜保持器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关系,优选为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于透镜保持器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关系,在放置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配置于内侧的透镜框比透镜保持器更加膨胀,而对透镜保持器作用过大的应力,在该状态下产生退火效果,因此有可能返回常温时透镜保持器侧不恢复至原来的尺寸,无法维持透镜框与透镜保持器的压入关系。在未维持压入关系而在透镜框与透镜保持器之间产生了晃动的情况下,也可能引起光学性能的劣化。另外,也考虑不成为原来的压入关系而具有一定的晃动量,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透镜框在常温下相对于透镜保持器而偏芯,从而难以保持稳定的光学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产生了温度变化也不会对透镜框以及透镜保持器作用过大的应力且也能够防止光学性能劣化的光学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反映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光学单元具备:第一光学透镜,具有玻璃制的透镜主体和在内侧组装有该透镜主体的树脂制的透镜框;和第二光学透镜,具有比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线性膨胀系数,透镜框具有第一朝外嵌合部,第二光学透镜具有第一朝内嵌合部,通过使第一朝外嵌合部与第一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第二光学透镜与透镜框固定。
根据上述光学单元,第二光学透镜的线性膨胀系数比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并且通过使第一朝外嵌合部与第一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第二光学透镜与透镜框固定,因此在放置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第二光学透镜比透镜框更加膨胀,因此成为嵌合松弛的方向,能够避免对第二光学透镜的框部或者透镜框作用过大的应力。这样,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不作用过大的应力,因此在从高温环境返回至常温环境时能够确保基于嵌合的固定状态,能够防止光学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产生与上述相反的现象,第二光学透镜紧固透镜框,对透镜框作用较大的应力,但在低温环境下不产生退火效果,因此返回至常温环境时第二光学透镜与透镜框的基于嵌合的固定状态不会变化。
对于本发明的具体的方面而言,在上述光学单元中,还具备:第三光学透镜,其具有比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线性膨胀系数,透镜框具有与第一朝外嵌合部不同的第二朝外嵌合部,第三光学透镜具有第二朝内嵌合部,通过使第二朝外嵌合部与第二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第三光学透镜与透镜框固定成第三光学透镜隔着第一光学透镜而配置于第二光学透镜的相反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线性膨胀系数相对较小的第二朝外嵌合部与线性膨胀系数相对较大的第二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第三光学透镜与透镜框固定,因此,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对第三光学透镜或者透镜框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由第三光学透镜等的框部的变形而引起的固定状态的劣化。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还具备:与第一光学透镜以及第二光学透镜不同的一个以上的元素光学透镜;和透镜保持器,其对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以及元素光学透镜进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三个以上光学透镜构成光学单元,并将第一光学透镜配置于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环境耐受性。
在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中,透镜保持器通过嵌合来将第一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以及元素光学透镜中的任意一个固定于规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若以固定于透镜保持器的光学透镜作为基准,来调整其他光学透镜的相对配置,则针对整体的配置关系能够确保规定的精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中,除了第一光学透镜之外的相邻的一对光学透镜通过线性膨胀系数大的朝内嵌合部和线性膨胀系数小的朝外嵌合部来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中,透镜框由包含纤维的材料形成,透镜主体、第二光学透镜以及元素光学透镜由不包含纤维的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比第二光学透镜等的线性膨胀系数小。
在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方面中,第一光学透镜配置于光圈位置的附近。第一光学透镜具有玻璃制的透镜主体,能够抑制因温度而引起的特性的变动,因此通过将第一光学透镜配置于特别靠近光圈位置的附近,从而能够降低光学单元整体的温度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拍摄装置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2A是对基于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的外周框部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B是对基于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的外周框部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C是对基于第七透镜的外周框部以及透镜保持器的像侧端部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4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和具备它的拍摄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光学单元100通过与传感器部50组合而构成拍摄装置200。光学单元100具备拍摄光学系统10和收纳拍摄光学系统10的透镜保持器20。拍摄光学系统10由第一~第七透镜L1~L7构成。第一~第七透镜L1~L7中的第一~第三透镜L1~L3以及第五~第七透镜L5~L7是树脂制的光学透镜,第四透镜L4是具有玻璃制的透镜主体31和在内侧组装有该透镜主体31的树脂制的透镜框32的光学透镜。透镜保持器20由树脂材料、在树脂中混合玻璃纤维而成的材料等形成。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夹持地配置有光圈ST1,在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固定有光圈ST2。作为透镜保持器20、透镜框32,例如使用在聚碳酸酯、聚酰胺配合有玻璃纤维的材料等。另一方面,针对透镜L1~L3、L5~L7以及透镜主体31,选择具有发挥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折射率等的材料。
第一透镜L1在外周部11a的像侧具有台阶部11c,该台阶部11c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面和与光轴AX垂直的面,在台阶部11c安装有防水用的O形圈25。在外周部11a的像侧设置有具有与光轴AX垂直的接触面的平坦部11d。另一方面,外周部11a的物体侧的外缘与在透镜保持器20的物体侧端部20a形成的热铆接部20h紧贴而固定于物体侧端部20a。第二透镜L2在发挥光学功能的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环状的框部12,在框部12中,在第一透镜L1侧设置有物体侧抵接部2a,在第三透镜L3侧设置有朝外嵌合部2b。第三透镜L3在发挥光学功能的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环状的框部13,在框部13中,在第二透镜L2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3a,在第四透镜L4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3b(第一朝内嵌合部)。在构成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框部14中,在第三透镜L3侧设置有朝外嵌合部4a(第一朝外嵌合部),在第五透镜L5侧设置有朝外嵌合部4b(第二朝外嵌合部)。第五透镜L5在发挥光学功能的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环状的框部15,在框部15中,在第四透镜L4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5a(第二朝内嵌合部),在第六透镜L6侧设置有朝外嵌合部5b。第六透镜L6在发挥光学功能的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环状的框部16,在框部16中,在第五透镜L5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6a,在第七透镜L7侧设置有朝外嵌合部6b。第七透镜L7在发挥光学功能的主体部分的外侧具有环状的框部17,在框部17中,在第六透镜L6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7a,在透镜保持器20的像侧端部20b侧设置有朝内嵌合部7b。
图2A是对基于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图。第四透镜L4的设置于第三透镜L3侧的朝外嵌合部4a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外周面41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42、43。另外,第三透镜L3的设置于第四透镜L4侧的朝内嵌合部3b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内周面44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45、46。通过朝外嵌合部4a的外周面41与朝内嵌合部3b的内周面44抵接,从而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另外,通过朝外嵌合部4a的一个平面42与朝内嵌合部3b的一个平面45抵接,从而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在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换句话说,通过构成作为第一光学透镜的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朝外嵌合部4a和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的朝内嵌合部3b的组合,使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L3、L4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准且固定。这里,平面43、46不贡献于对准,不局限于图示的结构,也能够成为相互不干涉的任意的形状。
针对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L3、L4,以使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的线性膨胀系数比作为第一光学透镜的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方式选择材料,在光学单元100放置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比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更加膨胀,因此成为嵌合松弛的方向,能够避免对第三透镜L3的框部13、透镜框32作用过大的应力。这样,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不会作用过大的应力,所以在从高温环境返回至常温环境时,能够确保基于朝内嵌合部3b以及朝外嵌合部4a的嵌合的固定状态,能够防止光学单元100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产生与上述相反的现象,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紧固透镜框32,对透镜框32作用较大的应力,但在低温环境下不产生退火效果,因此在返回至常温环境时基于第三透镜L3与透镜框32的嵌合的固定状态没有变化。
图2B是对基于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图。第四透镜L4的设置于第五透镜L5侧的朝外嵌合部4b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外周面141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142、143。另外,第五透镜L5的设置于第四透镜L4侧的朝内嵌合部5a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内周面144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145、146。通过朝外嵌合部4b的外周面141与朝内嵌合部5a的内周面144抵接,从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另外,通过朝外嵌合部4b的一个平面142与朝内嵌合部5a的一个平面145抵接,从而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在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换句话说,通过构成作为第一光学透镜的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朝外嵌合部4b与作为第三光学透镜的第五透镜L5的朝内嵌合部5a的组合,使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L4、L5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准且固定。这里,平面143、146不贡献于对准,不局限于图示的结构,能够成为相互不干涉的任意的形状。
针对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L4、L5,以使作为第三光学透镜的第五透镜L5的线性膨胀系数比作为第一光学透镜的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大方式选择材料,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第五透镜L5、透镜框32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由于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第五透镜L5的框部15的变形而引起的固定状态的劣化。
图2C是对基于第七透镜L7与透镜保持器20的像侧端部20b的嵌合的固定进行说明的图。第七透镜L7的设置于像侧端部20b侧的朝内嵌合部7b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内周面241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242、243。另外,像侧端部20b的设置于第七透镜L7侧的朝外嵌合部8a具有与光轴AX平行的外周面244和与光轴AX垂直的一对平面245、246。通过朝内嵌合部7b的内周面241与朝外嵌合部8a的外周面244抵接,从而第七透镜L7与透镜保持器20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另外,通过朝内嵌合部7b的一个平面242与朝外嵌合部8a的一个平面245抵接,从而第七透镜L7与透镜保持器20在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上对准且相互支承。换句话说,通过作为元素光学透镜的第七透镜L7的朝内嵌合部7b与透镜保持器20的朝外嵌合部8a的组合,使第七透镜L7相对于透镜保持器20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对准且固定。这里,平面243、246不贡献于对准,不局限于图示的结构,能够成为相互不干涉的任意的形状。
以上,透镜保持器20的材料以使透镜保持器20的线性膨胀系数与作为元素光学透镜的第七透镜L7的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者比其大的方式选择,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第七透镜L7、像侧端部20b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由第七透镜L7的框部17、像侧端部20b的变形而引起的固定状态的劣化。
返回至图1,在第四透镜L4中,透镜主体31在与透镜框32的朝内嵌合部4c嵌合的状态下固定。玻璃制的透镜主体31的线性膨胀系数比树脂制的透镜框32的线性膨胀系数小,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透镜主体31与透镜框32之间作用过大的应力,在低温环境下不产生透镜框32的变形,能够防止由透镜框32的变形引起的固定状态的劣化。
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但针对基于作为相邻的一对元素光学透镜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嵌合的固定,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小的第二透镜L2的朝外嵌合部2b和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大的第三透镜L3的朝内嵌合部3a嵌合,不仅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准且固定,还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第二透镜L2以及第三透镜L3间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固定状态的劣化。针对基于作为相邻的一对元素光学透镜的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的嵌合的固定,也是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小的第五透镜L5的朝外嵌合部5b与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大的第六透镜L6的朝内嵌合部6a嵌合,不仅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准且固定,还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间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固定状态的劣化。针对基于作为相邻的一对元素光学透镜的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嵌合的固定,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小的第六透镜L6的朝外嵌合部6b与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大的第七透镜L7的朝内嵌合部7a嵌合,不仅在光轴AX的方向以及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准且固定,还根据膨胀程度之差,在高温环境下不会对第六透镜L6以及第七透镜L7间作用过大的应力,能够防止固定状态的劣化。
以上,第一~第六透镜L1~L6具有与透镜保持器20的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比其小的线性膨胀系数,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在与透镜保持器20之间作用应力的负面影响,但若在透镜保持器20的躯干部20c与各透镜L1~L6的框部11~16的外周面之间设置适度的空间SP,则能够避免由于第一~第六透镜L1~L6的膨胀而引起的应力变形。
针对光学单元100的组装简单地进行说明,准备透镜保持器20,将第七透镜L7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8a、7b而固定于像侧端部20b。接下来,将第六透镜L6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7a、6b而相对于第七透镜L7固定。接下来,将第五透镜L5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6a、5b而相对于第六透镜L6固定。接下来,将第四透镜L4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5a、4b而相对于第五透镜L5固定。接下来,将第三透镜L3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4a、3b而相对于第四透镜L4固定。接下来,将第二透镜L2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并使用嵌合部3a、2b而相对于第三透镜L3固定。最后,在第一透镜L1的台阶部11c安装O形圈25后插入至透镜保持器20内,成为使第一透镜L1的平坦部11d与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抵接部2a抵接的状态,使透镜保持器20前端的铆接预定部热变形而形成热铆接部20h,从而光学单元100的组装完成。
在拍摄装置200中,传感器部50具备:固体拍摄元件51,其对由光学单元100的拍摄光学系统10形成的被拍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和传感器保持器53,其保持固体拍摄元件51、滤波器52。固体拍摄元件51例如是CMOS型的图像传感器。
在以上所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00中,以使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的线性膨胀系数比作为第一光学透镜的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方式选择材料,并通过使朝外嵌合部4a与朝内嵌合部3b嵌合从而将第三透镜L3与透镜框32固定,因此,在光学单元100被放置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比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更加膨胀。因此,成为第三透镜L3与透镜框32的嵌合松弛的方向,能够避免对第三透镜L3的框部13、透镜框32作用过大的应力。这样,在高温环境下不会作用过大的应力,因此在从高温环境返回至常温环境时,能够确保基于朝内嵌合部3b以及朝外嵌合部4a的嵌合的固定状态,能够防止光学单元100的光学性能的劣化。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产生与上述相反的现象,作为第二光学透镜的第三透镜L3紧固透镜框32,对透镜框32作用较大的应力,但在低温环境下不产生退火效果,因此在返回至常温环境时基于第三透镜L3与透镜框32的嵌合的固定状态不会变化。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进行说明。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变形而得到的,未特别说明的事项与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
如图3所示,光学单元100具备拍摄光学系统10和收纳拍摄光学系统10的透镜保持器20。拍摄光学系统10由第一~第七透镜L1~L7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第四透镜L4通过嵌合而固定于透镜保持器20内,并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被定位。另外,第七透镜L7未通过嵌合而固定于透镜保持器20内,但在光轴AX的方向上被定位。具体而言,在透镜保持器20的内周面9a抵接有第四透镜L4的透镜框32的外周面9b,通过透镜保持器20与第四透镜L4的嵌合,实现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的固定。另外,在透镜保持器20的像侧端部20b中省略朝外嵌合部8a,在第七透镜L7中省略朝内嵌合部7b。取而代之,在透镜保持器20的像侧端部20b的平面9c抵接有第七透镜L7的框部17的平面9d,通过透镜保持器20与第七透镜L7的抵接,实现在光轴AX的方向上的支承或者定位。此外,第一~第七透镜L1~L7间的固定或者定位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进行说明。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变形而得到的,未特别说明的事项与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
如图4所示,在光学单元100中的拍摄光学系统10中,第二透镜L2通过与透镜保持器20的物体侧端部20a的嵌合而固定。针对作为元素光学透镜的第二透镜L2与透镜保持器20的物体侧端部20a的固定,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大的第二透镜L2的朝内嵌合部12a与线性膨胀系数相等或相对较小的透镜保持器20的物体侧端部20a的朝外嵌合部8b嵌合。此时,通过朝内嵌合部12a的内周面341与朝外嵌合部8b的外周面344抵接,从而第二透镜L2相对于透镜保持器20在与光轴AX垂直的方向上对准。并且,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朝内嵌合部12a与朝外嵌合部8b嵌合时,第二透镜L2相对于透镜保持器20也在光轴AX的方向上对准。在这种情况下,以第二透镜L2作为起点,将第三~第七透镜L3~L7依次定位并且固定,第七透镜L7在透镜保持器20的像侧端部20b中通过热铆接而固定。针对第一透镜L1,通过使第一透镜L1的平坦部11d与透镜保持器20的物体侧端部20a抵接来进行定位。
〔其他〕
以上,对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100进行了说明,但能够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光学单元而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构成拍摄光学系统10的光学透镜的数量不局限于七个,例如能够为三个以上的各种正负功率的组合的光学透镜。另外,透镜保持器20的形状也能够根据拍摄光学系统的用途等而适当地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是由透镜主体31和透镜框32构成的复合型的透镜,但第四透镜L4以外的一个以上的其他透镜也可以是由透镜主体和透镜框构成的复合型的透镜。
Claims (7)
1.一种光学单元,具备:
第一光学透镜,具有玻璃制的透镜主体和在内侧组装有该透镜主体的树脂制的透镜框;
第二光学透镜,具有比所述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线性膨胀系数;
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以及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不同的一个以上的元素光学透镜;以及
透镜保持器,对所述第一光学透镜、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以及所述元素光学透镜进行保持,
所述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透镜、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以及所述元素光学透镜以相邻的一对光学透镜相互嵌合的状态一体地插入至所述透镜保持器的躯干部内,
所述透镜框具有第一朝外嵌合部,
所述第二光学透镜具有第一朝内嵌合部,
通过使所述第一朝外嵌合部与所述第一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与所述透镜框固定,
所述透镜保持器通过嵌合来将所述第一光学透镜、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以及所述元素光学透镜中的任意一个固定于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三光学透镜,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具有比所述透镜框的线性膨胀系数大的线性膨胀系数,
所述透镜框具有与所述第一朝外嵌合部不同的第二朝外嵌合部,
所述第三光学透镜具有第二朝内嵌合部,
通过使所述第二朝外嵌合部与所述第二朝内嵌合部嵌合,来将所述第三光学透镜与所述透镜框固定成所述第三光学透镜隔着所述第一光学透镜而配置于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之外的相邻的一对光学透镜通过线性膨胀系数大的朝内嵌合部和线性膨胀系数小的朝外嵌合部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之外的相邻的一对光学透镜通过线性膨胀系数大的朝内嵌合部和线性膨胀系数小的朝外嵌合部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框由包含纤维的材料形成,
所述透镜主体、所述第二光学透镜以及所述元素光学透镜由不包含纤维的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光圈配置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与同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相邻的光学透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光圈配置于所述第一光学透镜与同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相邻的光学透镜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17434 | 2018-02-02 | ||
JP2018017434A JP7011220B2 (ja) | 2018-02-02 | 2018-02-02 | 光学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33817A CN110133817A (zh) | 2019-08-16 |
CN110133817B true CN110133817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6754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04137.4A Active CN110133817B (zh) | 2018-02-02 | 2019-02-01 | 光学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11220B2 (zh) |
CN (1) | CN1101338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45685B2 (ja) * | 2019-03-20 | 2023-03-2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JP7200018B2 (ja) * | 2019-03-20 | 2023-01-06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JP2022022856A (ja) * | 2020-07-09 | 2022-02-07 | 東京晨美光学電子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9323A (zh) * | 2011-04-05 | 2013-04-24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48013A (ja) * | 2004-06-30 | 2006-02-16 | Tamron Co Ltd | プロジェクタ光学装置 |
JP4829573B2 (ja) | 2005-09-14 | 2011-1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部材固定方法 |
US8567678B2 (en) * | 2007-01-30 | 2013-10-29 | Kyocera Corporation | Imaging device,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imag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code-reading device |
JP5065114B2 (ja) | 2007-09-27 | 2012-10-31 |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 光学ユニット |
US7738196B2 (en) * | 2007-09-27 | 2010-06-15 | Enplas Corporation | Optical unit |
JP6129587B2 (ja) | 2013-03-04 | 2017-05-1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JP6539120B2 (ja) * | 2015-06-11 | 2019-07-0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車載カメラ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
-
2018
- 2018-02-02 JP JP2018017434A patent/JP70112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01 CN CN201910104137.4A patent/CN1101338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9323A (zh) * | 2011-04-05 | 2013-04-24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33093A (ja) | 2019-08-08 |
JP7011220B2 (ja) | 2022-02-10 |
CN110133817A (zh) | 2019-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33817B (zh) | 光学单元 | |
US7738196B2 (en) | Optical unit | |
US7088530B1 (en) | Passively aligned optical elements | |
JP5065114B2 (ja) | 光学ユニット | |
CN111448500B (zh) |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组件 | |
CN112987453A (zh) | 相机模块 | |
JP7117879B2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
JP6822912B2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
JP6890447B2 (ja) | 光学レンズ装置 | |
CN113597575B (zh) | 透镜单元 | |
JP7201543B2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7521881B2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
CN116491059A (zh)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 |
JP6731280B2 (ja) | 撮像装置 | |
JP7037113B2 (ja) |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
KR20100046892A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장치 | |
JP2024060827A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
US8111468B2 (en) |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10039405A (ja)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2022095200A (ja) | レンズ鏡筒、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
JPH0996523A (ja) | 測距装置 | |
JPH11344644A (ja) |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と光モジュールとの接続構造 | |
WO2023237550A1 (en) | Stereo camera module | |
JPH0284607A (ja) | 焦点位置の温度変化を補正する方法 | |
JP2021047348A (ja) | 撮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