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8091A - 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08091A CN110108091A CN201910284132.4A CN201910284132A CN110108091A CN 110108091 A CN110108091 A CN 110108091A CN 201910284132 A CN201910284132 A CN 201910284132A CN 110108091 A CN110108091 A CN 1101080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 gas
- subsequently
- decarburization
- lighter hydrocarb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J—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GASES OR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BY PRESSURE AND COLD TREATMENT OR BY BRINGING THEM INTO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 F25J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the constituents of gaseou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involving the use of liquefaction or solidification
- F25J3/08—Separating gaseous impurities from gases or gaseous mixtures or from liquefied gases or liquefied gaseous mix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该系统从脱氢反应产物的组成特征出发,在浅冷单元之后引入氢气膜分离单元,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分离大部分氢气,然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从剩余的不凝组分中进一步分离丙烷和丙烯。通过氢气膜分离单元内嵌改进深冷液化系统,可以在获得高浓度氢气的同时显著降低压缩负荷,总压缩能耗可降低8~24%,深冷单元的换热负荷可降低80~86%,副产氢气纯度可由82mol%提升至99mol%,满足炼化企业中加氢裂化等耗氢装置的需求。最优工况下,35万吨STAR工艺可节约压缩能耗1020kW,产出合格氢气16198Nm3/h。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属于石油化工领域。该工艺在浅冷单元和深冷单元之间嵌入氢气膜分离单元,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脱除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氢气,对丙烷和丙烯进行非相变浓缩,大幅减少气体流量,然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在获得高浓度氢气的同时降低深冷液化过程的压缩能耗。
背景技术
丙烯是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除此之外,丙烯还广泛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醇、丙酮和环氧丙烷等。2018年,全球丙烯产能超过1.4亿吨,消费量超过1亿吨。在未来5~10年,世界丙烯产能和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5%。根据原料类型,丙烯的主要生产路线可分为油头(蒸汽裂解、催化裂化)、煤头(甲醇制烯烃)、气头(丙烷脱氢)三种。近年来,随着页岩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采,丙烷的产量持续增加,其价格呈现跳水式下降,极大地推动了丙烷脱氢工艺的发展和工业应用。2018年,丙烷脱氢制烯烃的总产能超过1200万吨,是最重要的丙烯新增来源。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主要有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艺、伍德公司的STAR工艺以及林德公司的PDH工艺。与其他工艺技术相比,STAR工艺在较高反应压力(0.5MPaG)下通过蒸汽重整脱氢和部分氧化脱氢两个步骤将丙烷转化为丙烯,具有相对较小的反应器体积和较高的单程转化率。尤其是在部分氧化脱氢过程中,采用氢气部分燃烧与脱氢反应耦合,即可促进反应进程,又可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具有较显著的优势。
除了目标产物丙烯,丙烷脱氢过程还副产大量氢气、甲烷。得益于部分氧化脱氢过程中氢气的燃烧消耗,STAR工艺产生的不凝组分远少于其他丙烷脱氢工艺。即便如此,STAR反应产物中仍含有大量不凝组分。根据某企业典型的35万吨STAR装置,反应产物在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后,不凝组分(氢气、甲烷、氧气、氮气、一氧化碳)总含量高达22.18mol%。受制于大量不凝组分的存在,传统的STAR工艺采用深冷液化系统,需要在3.20MPaG、-78℃的高压低温条件下进行,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全部气态反应产物需由0.50MPaG左右加压至3.20MPaG,压缩能耗非常大;2)甲烷、氮气等不凝组分在深冷过程中与氢气共存,副产粗氢气的浓度低于90mol%,无法将其直接用于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炼化企业中典型的耗氢过程,而作为燃料使用将造成极大的浪费。以典型的35万吨STAR丙烷脱氢工艺为例,脱氢反应产物压缩能耗高达6400kW;将副产氢气提纯至99%以上,假设回收率为80%,每年可为炼厂加氢装置提供氢气约1.15亿标方。
表1某企业35万吨STAR装置丙烷脱氢反应产物(40℃冷却分水)的组成
根据典型STAR丙烷脱氢产物的组成,见表1,氢气是最主要的不凝组分。引进更高效的氢气分离技术,与传统的液化工艺耦合,有望大幅改善高压低温液化工况,通过分阶段增压/冷凝降低压缩功耗,同时副产高浓度氢气,增加产品价值。变压吸附和膜分离是两种不依赖分离对象相平衡关系的分离技术,都已经普遍用于氢气分离提纯。与变压吸附相比,氢气膜分离可以将碳三(丙烷、丙烯)等冷凝对象在高压的渗余侧浓缩,有利于后续的升压和冷凝液化,更适合于与STAR丙烷脱氢工艺结合。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在STAR丙烷脱氢工艺中的浅冷单元之后嵌入氢气膜分离单元,通过选择性渗透脱除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氢气,然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在获得高浓度氢气的同时降低深冷液化过程的压缩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该工艺在STAR丙烷脱氢工艺中的浅冷单元之后引入氢气膜分离单元,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分离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氢气,然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从剩余的不凝组分中进一步分离碳三(丙烷和丙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在脱碳/脱水系统13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二冷却器4和第三冷却器7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
第一不凝气S9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14和加热器15进行升温,然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16,在低压侧获得氢气浓缩的膜分离渗透气S18,氢气浓度达到99mol%以上,在高压侧获得氢气大部分脱除的膜分离渗余气S19,在合适的操作压力下氢气浓度低于25mol%;
膜分离渗余气S19经第四冷却器8降至常温,然后进入第二压缩机3,二次增压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4预冷,然后进入第五冷却器17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第二不凝气S12与脱乙烷塔顶气S14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罐18,在罐底采出第四轻烃凝液S15,在罐顶采出第三不凝气S16;
第四轻烃凝液S15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第三轻烃凝液S11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三不凝气S16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三不凝气S16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浅冷单元和深冷单元之间嵌入氢气膜分离单元,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脱除反应产物中大部分氢气,对丙烷和丙烯等可凝组分进行非相变浓缩,大幅减少气体流量,然后再进一步增压和深冷液化,在获得高浓度氢气的同时显著降低深冷液化过程的压缩能耗。以典型的35万吨STAR丙烷脱氢工艺为例,反应产物经2.30MPaG、-24℃浅冷操作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膜分离渗余气在3.20MPaG、-78℃条件下进行深冷液化,总压缩能耗降低16.1%,氢气纯度由82.8mol%提高到99.0mol%,回收率超过85%。综合考虑节能和氢气产出,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深冷液化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STAR丙烷脱氢工艺中的深冷液化系统。
图2是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图中:1第一压缩机;2第一冷却器;3第二压缩机;4第二冷却器;5脱碳/脱水系统;6第一换热器;7第三冷却器;8第四冷却器;9第一气液分离罐;10冷箱;11第二气液分离罐;12透平制冷机;13脱碳/脱水系统;14第二换热器;15加热器;16氢气膜分离单元;17第五冷却器;18第三气液分离罐;S1冷却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2脱碳吸收剂;S3脱碳吸收剂富液;S4冷凝水;S5第一轻烃凝液;S6脱水循环气;S7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8第二轻烃凝液;S9第一不凝气;S10脱乙烷塔顶气;S11第三轻烃凝液;S12第二不凝气;S13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4脱乙烷塔顶气;S15第四轻烃凝液;S16第三不凝气;S17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8膜分离渗透气;S19膜分离渗余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针对某企业典型的35万吨STAR工艺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采用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进行处理,对应技术方案描述如下:
表2实施例1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
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至1.40MPaG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接着经第二压缩机3进一步增压至3.20MPaG后进入第二冷却器4,将物料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5,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5;在脱碳/脱水系统5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三冷却器7和第四冷却器8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第一不凝气S9与脱乙烷塔顶气S10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
第三轻烃凝液S11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二不凝气S12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二不凝气S12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3。
在该实施案例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3的电力消耗是最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总装机功率6350kW。冷箱10是最关键的冷换设备,其中的轻烃冷凝量达到5782kg/h。副产氢气的浓度仅为82.82mol%,无法直接用于炼化企业的加氢裂化等耗氢装置。
实施例2
实施例2针对某企业典型的35万吨STAR工艺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进行处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表3实施例2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
如图2所示,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至1.90MPaG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在脱碳/脱水系统13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二冷却器4和第三冷却器7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第一不凝气S9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14和加热器15进行升温,然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16,在低压侧获得氢气浓缩的膜分离渗透气S18,氢气浓度达到99mol%以上,在高压侧获得氢气大部分脱除的膜分离渗余气S19,氢气浓度低于35mol%;
膜分离渗余气S19经第四冷却器8降至常温,然后进入第二压缩机3,二次增压至3.20MPaG进入第二换热器14预冷,然后进入第五冷却器17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第二不凝气S12与脱乙烷塔顶气S14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罐18,在罐底采出第四轻烃凝液S15,在罐顶采出第三不凝气S16;
第四轻烃凝液S15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第三轻烃凝液S11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三不凝气S16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三不凝气S16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7。
表4实施例2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续表)。
在该实施案例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3的电力消耗是最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总装机功率4820kW,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节约24%。冷箱10是最关键的冷换设备,其中的轻烃冷凝量为1115kg/h,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负荷减少80.7%。膜分离产出的氢气浓度达到99.0mol%,满足炼化企业中加氢裂化等耗氢装置的需求,氢气回收率达到83.7%,氢气产量15159Nm3/h。
实施例3
实施例3针对某企业典型的35万吨STAR工艺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进行处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表5实施例3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
如图2所示,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至2.30MPaG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在脱碳/脱水系统13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表6实施例3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续表)。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二冷却器4和第三冷却器7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第一不凝气S9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14和加热器15进行升温,然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16,在低压侧获得氢气浓缩的膜分离渗透气S18,氢气浓度达到99mol%以上,在高压侧获得氢气大部分脱除的膜分离渗余气S19,氢气浓度低于25mol%;
膜分离渗余气S19经第四冷却器8降至常温,然后进入第二压缩机3,二次增压至3.20MPaG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4预冷,然后进入第五冷却器17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第二不凝气S12与脱乙烷塔顶气S14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罐18,在罐底采出第四轻烃凝液S15,在罐顶采出第三不凝气S16;
第四轻烃凝液S15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第三轻烃凝液S11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三不凝气S16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三不凝气S16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7。
在该实施案例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3的电力消耗是最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总装机功率5330kW,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节约16%。冷箱(15)是最关键的冷换设备,其中的轻烃冷凝量为799kg/h,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负荷减少86.2%。膜分离产出的氢气浓度达到99.0mol%,满足炼化企业中加氢裂化等耗氢装置的需求,氢气回收率达到86.0%,氢气产量16198Nm3/h。
实施例4
实施例4针对某企业典型的35万吨STAR工艺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进行处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表7实施例4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
如图2所示,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至2.70MPaG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在脱碳/脱水系统13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二冷却器4和第三冷却器7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第一不凝气S9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14和加热器15进行升温,然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16,在低压侧获得氢气浓缩的膜分离渗透气S18,氢气浓度达到99mol%以上,在高压侧获得氢气大部分脱除的膜分离渗余气S19,氢气浓度低于22mol%;
膜分离渗余气S19经第四冷却器8降至常温,然后进入第二压缩机3,二次增压至3.20MPaG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4预冷,然后进入第五冷却器17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第二不凝气S12与脱乙烷塔顶气S14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罐18,在罐底采出第四轻烃凝液S15,在罐顶采出第三不凝气S16;
第四轻烃凝液S15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第三轻烃凝液S11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三不凝气S16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三不凝气S16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7。
表8实施例4中关键物料的组成和操作参数一览表(续表)。
在该实施案例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12的电力消耗是最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总装机功率6230kW,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节约8%。冷箱(15)是最关键的冷换设备,其中的轻烃冷凝量为799kg/h,相比实施例1中传统的深冷液化系统,负荷减少86.2%。膜分离产出的氢气浓度达到99.0mol%,满足炼化企业中加氢裂化等耗氢装置的需求,氢气回收率达到87.2%,氢气产量16356Nm3/h。
Claims (1)
1.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冷却至常温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1)经第一压缩机(1)增压后进入第一冷却器(2),将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与此同时,脱碳吸收剂(S2)也进入脱碳/脱水系统(13);在脱碳/脱水系统(13)中产生五股物料输出,脱碳吸收剂富液(S3)和冷凝水(S4)送往界外,第一轻烃凝液(S5)送往脱乙烷塔,脱水循环气(S6)返回第一压缩机(1)入口,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送往第一换热器(6);
脱碳脱水后的丙烷脱氢反应产物(S7)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第二冷却器(4)和第三冷却器(7)降温,然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9),在罐底采出第二轻烃凝液(S8),在罐顶采出第一不凝气(S9);
第一不凝气(S9)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14)和加热器(15)进行升温,然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单元(16),在低压侧获得氢气浓缩的膜分离渗透气(S18),氢气浓度达到99mol%以上,在高压侧获得氢气大部分脱除的膜分离渗余气(S19),在合适的操作压力下氢气浓度低于25mol%;
膜分离渗余气(S19)经第四冷却器(8)降至常温,然后进入第二压缩机(3),二次增压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4)预冷,然后进入第五冷却器(17)进一步降温,然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罐(11),在罐底采出第三轻烃凝液(S11),在罐顶采出第二不凝气(S12);第二不凝气(S12)与脱乙烷塔顶气(S14)合股进入冷箱(10)进一步深冷,然后进入第三气液分离罐(18),在罐底采出第四轻烃凝液(S15),在罐顶采出第三不凝气(S16);
第四轻烃凝液(S15)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与第二轻烃凝液(S8)、第三轻烃凝液(S11)合股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回收中低温冷量,最后送往脱乙烷塔;第三不凝气(S16)经过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然后进入透平制冷机(12),膨胀降温后再一次进入冷箱(10)回收低温冷量;第三不凝气(S16)充分回收冷量后称之为丙烷脱氢工艺尾气(S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4132.4A CN110108091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Star丙烷脱氢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4132.4A CN110108091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Star丙烷脱氢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8091A true CN110108091A (zh) | 2019-08-09 |
CN110108091B CN110108091B (zh) | 2020-08-21 |
Family
ID=6748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84132.4A Active CN110108091B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Star丙烷脱氢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0809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1090A (zh) * | 2022-02-07 | 2022-05-13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综合利用乙烯装置火炬气的膜耦合分离工艺 |
CN114576928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丙烷脱氢反应产物复叠制冷分离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3122A (en) * | 1991-12-30 | 1993-09-07 |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 Dehydrogenation process control |
CN101087740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巴斯福股份公司 | 由丙烷生产丙烯的方法 |
CN102164880A (zh) * | 2008-07-30 | 2011-08-24 | 鲁姆斯科技公司 | 利用高压产物分流器塔的丙烷脱氢装置中的高能量减少 |
CN102471187A (zh) * | 2009-07-22 | 2012-05-23 | 蒂森克虏伯伍德公司 | 用于产物组成稳定化的烷烃脱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795956A (zh) * | 2012-08-30 | 2012-11-28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
CN105439793A (zh) * | 2015-12-08 | 2016-03-30 |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dh项目的冷箱低温分离方法 |
-
2019
- 2019-04-10 CN CN201910284132.4A patent/CN1101080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3122A (en) * | 1991-12-30 | 1993-09-07 |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 Dehydrogenation process control |
CN101087740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巴斯福股份公司 | 由丙烷生产丙烯的方法 |
CN102164880A (zh) * | 2008-07-30 | 2011-08-24 | 鲁姆斯科技公司 | 利用高压产物分流器塔的丙烷脱氢装置中的高能量减少 |
CN102471187A (zh) * | 2009-07-22 | 2012-05-23 | 蒂森克虏伯伍德公司 | 用于产物组成稳定化的烷烃脱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795956A (zh) * | 2012-08-30 | 2012-11-28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
CN105439793A (zh) * | 2015-12-08 | 2016-03-30 |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pdh项目的冷箱低温分离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HMED A. BHRAN,MOHAMED M. EL-GHARBAWY: "Modification of a deethanization plant for enhancing propane and propylene recovery and solving some operational problems",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6928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丙烷脱氢反应产物复叠制冷分离系统及方法 |
CN114576928B (zh) * | 2020-11-30 | 2024-05-10 |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丙烷脱氢反应产物复叠制冷分离系统及方法 |
CN114471090A (zh) * | 2022-02-07 | 2022-05-13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综合利用乙烯装置火炬气的膜耦合分离工艺 |
CN114471090B (zh) * | 2022-02-07 | 2022-10-04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综合利用乙烯装置火炬气的膜耦合分离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8091B (zh) | 2020-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449655B (en) | A process for separating a multi-component pressurized feed stream using distillation | |
RU2350553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родуктов из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включающих в себя гелий и сжиженный природный газ | |
CN104528647B (zh) | 一种合成气分离制取氢气及高纯一氧化碳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610229B (zh) | 一种轻烃分离系统及方法 | |
US2017036335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feed gas containing at least 20 mol % of co2 and at least 20 mol % of methane, by partial condensation and/or by distillation | |
CN108795508A (zh) | 一种利用氮气和氦气膨胀制冷分离焦炉煤气的方法 | |
CN110455038B (zh) | 一种氦提取单元、氦提取装置和联产氦气的系统 | |
CN110108091A (zh) | 一种针对star丙烷脱氢工艺的氢气分离膜内嵌改进的深冷液化系统 | |
CN203513622U (zh) | 富甲烷气精馏脱氢氮并生产液化天然气的装置 | |
CN103697661B (zh) | 从焦炉煤气中制取液化天然气和富氢产品的装置及方法 | |
Lin et al. | Effects of hydrogen content on nitrogen expansion liquefaction process of coke oven gas | |
CN102653692B (zh) | 焦炉煤气制取液化天然气的方法 | |
CN204508803U (zh) | 一种高效分离合成气制取氢气及一氧化碳的装置 | |
CN103773529B (zh) | 一种撬装式伴生气液化系统 | |
CN109608299B (zh) | 一种基于塔间热集成技术的石油轻烃分离装置及方法 | |
CN204702504U (zh) | 一种合成气分离制取氢气及高纯一氧化碳装置 | |
US11604024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pure nitrogen from a natural gas stream containing nitrogen | |
CN109456139B (zh) | 甲烷制乙烯反应产物的油吸收分离方法 | |
CN103983086B (zh) | 一种适用于煤制甲醇装置中的合成气分离系统及深冷分离制lng的方法 | |
CN206207884U (zh) | 一种焦炉气制lng联产合成氨装置 | |
CN106938170B (zh) | 一种钴基固定床费托合成弛放气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13670002B (zh) | 一种双塔天然气氦回收方法 | |
CN212274412U (zh) | 化工尾气回收丙烷、丙烯、乙烯的设备 | |
CN110387274B (zh) | 热解煤气制lng联产lpg的设备以及方法 | |
CN203687516U (zh) | 从焦炉煤气中制取液化天然气和富氢产品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